台積電碳權2023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15, 2022

台積電碳權

法人指出,全球總體經濟不佳,消費性電子市場連帶受到衝擊,台積電今年營運表現相對平淡,且更出現兩度下修財測狀況,雖然下半年營運有機會優於上半年,但全年營運恐將繳出低於去年的成績單。 台灣農林是老牌茶廠,也是大地主,坐擁全台逾3700公頃土地,身兼三陽董事長的吳清源坦言:「當年投資台灣農林,是為了三陽」,他分析,三陽本身是汽機車工廠,未來勢必面臨碳權議題,初衷是希望靠農林龐大的林木資產,解決三陽碳權問題。 被視為「碳權概念股」的台灣農林董事長吳清源表示,隨著企業追求碳中和,碳權如同土地資產一樣,是責任也是商機。

台積電碳權

2020年成為國內首批購買轉供再生能源的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7月,於台灣簽署再生能源購電契約之總裝置容量達1.2GW,其中包含沃旭能源離岸風場共920MW裝置容量之契約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企業購售電契約。 另外,如果用更嚴謹的標準來看,淨零碳排要求的不只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減少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等,購買綠電無法抵銷這些溫室氣體排放。 因此企業在做減碳措施時,需要先將定義與相抵項目釐清,否則可能打水漂。 環保團體今(4)日指出,根據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國內有近4成的碳排放來自前十大碳排企業,如中鋼、台塑及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環保團體呼籲這些碳排大戶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與減碳計畫,帶動上下游產業邁向淨零,並從企業的角度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才能達到2050目標。

台積電碳權: 積極採購再生能源,導入負碳技術、外購碳權

台積電於2020年成立淨零排放專案,由相關單位組成工作小組,針對淨零目標進行規劃與討論,預計2025年達到排放零成長的短期目標,並於2030年回到2020年排放量,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長期目標。 第二個重點是位於室內、掉落時受撞擊機率相對較低的產品,由於環境條件較佳,因此適合使用LTS,尤其是使用壽命落在2~5年間,或是內部有諸如點膠之類的焊點保護機制者的產品。 至於此類產品如果要在室外使用,則必須確保環境溫度低於40℃、產品內部溫度不要超過85℃。 台積電碳權 另外劉燊猷也建議元件上的錫球若採用LTS,應更謹慎對待,當錫膏與錫球均為LTS時,焊點容易因熱產生裂縫,導致產品失效風險增加。 「邁向碳中和,其實是一條充滿風險的道路,」王錫欽說,若說減碳是精益求精的「演化」,零碳就是後無來者的「革命」。

但在此要提醒,十大排碳企業其衍生的外部成本約在6500億元以上,而若目前討論中的碳費費率每噸300元來計算,則其應繳納碳費也達到300億元以上。 而在五月份就是納稅季,各位納稅人應意識到若這些企業沒有採取的具體作為,其實就等同對於納稅人的剝削。 而十大排碳企業一定會強調其已提出2050淨零承諾,但2050淨零已是國際排碳企業的基本承諾,25大石化業中已有14家提出此承諾,因此關鍵是2030年前的具體行動。 廠商導入LTS有三大動能,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減碳趨勢,近幾年地球氣候變化快速,各類型企業也加快減碳腳步,LTS則被市場視為電子產品減碳的最佳做法之一。

台積電碳權: 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韓國力推「綠色新政」,台灣呢?

綠色和平組織能源專案主任蔡篤慰表示,這些企業應該要為高排碳、高耗能的行為付出實際的成本,裝設太陽能板雖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展現,但若沒有自發自用,而是以躉售價格將電力賣回給台電,反而是透過發電賺錢。 碳排係數高:目前台灣1度電的碳排係數為502克,高於其他國家,這些係數都是成本,會影響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 以韓國為例,韓國的碳排係數是416克,同樣使用100億度的電,台灣比韓國多86萬噸的碳排,再乘上每噸20美元的碳成本,成本就多了5億新台幣。

  • 華碩為品牌大廠,盤查集團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供應鏈,占65%,而營運端產生的溫室氣體比重不到2%,因此嚴格要求旗下700多家供應商以具體行動減碳。
  • 【時報-台北電】上周台積電法說利空衝擊21日指數收低17,030點。
  • 因此,企業不僅需要碳盤查、規劃淨零排放路徑、採用綠能、更換排碳設備等方式,盡可能降低企業本身的溫室氣體排放。
  • 一個企業要減碳,必先從「碳盤查」(清查企業的碳排數據)做起,了解在營運端、產品生產端、甚至供應鏈的碳排量。
  • 但歐盟在綠色政綱之前,已有近20年碳交易及減碳立法經驗,我國要在短時間一次到位,產業界勢必有所震盪。
  • 自1997年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後,就由歐盟發起,奠定碳權並商品化的概念。
  • 負責製程自動化的范栩副協理,業務範圍包含網路、控制器與儀表等內容,他表示在工業界,以往即有交換資料的需求,而隨著電腦網路與 IT 技術的發展,加上數位化浪潮,工業界開始思考把 IT 技術引進至 OT 領域,因此可以看到使用民生常見的 IT 方式被應用在工業系統當中。
  • 正隆2008年參與工業局「自願性減碳標準」計畫,並且自2022年即啟動海內外各營運據點溫室氣體盤查,內部也初步完成2022年度盤查,預計於2023年中取得第三方查證聲明。

本次參與連署的里區之一,台中市潭陽里里長楊仲傑表示,里民雖然也有諸多考量,包括屋頂蓋太陽能板的安全性、施工品質、後續維修等問題,但「不論是幫助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還是提供台積電綠電,都非常樂意去盡一份心力。」若台積電能親自開說明會來做社會溝通,那對很多里民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也讓人安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今 (8) 日宣布,為落實綠色製造並響應全球節能減碳行動,截至今年 7 月,共將簽署 1.2GW(十億瓦) 再生能源購電契約,其中 920MW (百萬瓦) 來自丹麥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的大彰化離岸風場。 台積電於2021年宣布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指標,要求設備供應商2030年前必須節能20%,若未達標,供應商將無法獲得訂單。 根據《財訊》報導,台積電是全球第1家加入RE 100組織的半導體公司,他們從碳盤查開始,每月開會檢視使用能源的狀況;未來,想做台積電生意,節能將是必考題。 首先,2020 年12 月創國內風氣之先,發行所謂的「綠色債券」,規模大到台幣120 億元,雖然這項投資額跟這些年來7、5、3 奈米的新廠動不動就是幾百億美元(台幣上兆)不能相提並論,但是這筆錢是有目的限制的,也就是說,它只能用在為提升ESG 三領域的用途上,不得作別的投資或費用。

台積電碳權: 半導體競技場 各國參戰

碳捕存(carbon capture & storage,CCS)技術,則是將溫室氣體壓縮成液態後,輸送至海洋、地質等處封存,使二氧化碳與大氣隔絕,減少排放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永光、中華化、三福化等因此起漲。 但專家指出,碳捕捉技術更為耗能,且成功率極低,綠色和平指出,過去50年成功捕獲的碳排放僅0.1%。 台積電碳權2023 歐盟在2021年對汽車標準是「每公里排碳95克」,超過的車款則要繳罰款1萬歐元才能賣車,但2019年全歐盟車輛的平均碳排放量是每公里122.4克,而電動車排碳量僅需1半;因此無法降低排碳量的汽車品牌,會去交易所購買電動車品牌的碳權。 如此出售多出來碳權認列獲利,這就是2020年起特斯拉股價飆漲的原因,在台灣有相同概念的則有三陽、裕隆。 台積電即將進駐的高雄市楠梓產業園區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決議,我們認為台積電用電量龐大,對再生能源有具體需求,如果能夠將一部分導向屋頂光電,可望帶動高雄邁向淨零的城市轉型,將創造環境與社會的雙贏。 去年(2021)底,台灣晶圓產業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拍板在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設廠,高市府助攻下,相關環評在1.5個月內火速通關,預計最快2024年可開始量產。

但因為憑證經過驗證,所以只要你再購買綠電憑證,就可宣告我使用再生能源,這是一種促進使用綠電意願的機制。 因此,用戶最多只能購買用電總量的憑證,宣告 100% 使用綠電,無法囤積憑證也無法抵減用電以外產生的二氧化碳。 作者蘇義淵,愛好森林與海洋,喜歡滑水運動,專長為國際環境法與氣候變化法。

台積電碳權: 「我們也是花了六年時間 才整理出來」

再生能源憑證替我國能源轉型之路開出第一槍,它揭露並放大了我國政府存在已久的組織衝突與矛盾,而它的命運,也將被綑綁在政府組織再造的智慧裡。 上個禮拜《三分鐘帶你看懂再生能源憑證的市場交易困境》我們談到,若將再生能源憑證和碳權連結起來,將可創造市場條件,使更多人願意交易再生能源憑證,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這其中的法律和政治困境。 投資人的目光很快轉向下周在傑克遜霍爾舉行的經濟政策研討會,以衡量 Fed 的動向。 美國勞工部公布報告顯示,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表明勞動市場仍然緊俏。 Stifel 首席股市策略師 Barry Bannister 表示,美股最近幾天疲軟,是因為美國經濟強勁成長來看,聯準會(Fed)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利率」。 國產集團近年往全建材版圖邁進,並擬訂「碳競爭優勢策略」,除了做到自我品管,也持續進行綠色配比設計,包括近期獲得 CETES 新材料新工法驗證的碳礦化混凝土,以及石灰石粉混凝土等,均有助於奠定未來營運優勢,邁向低碳永續 ESG。

台積電碳權

此外,聯電還投資淨零碳排放技術及參與碳抵減相關專案,以抵減不可避免或尚有削減技術限制的碳排放。 何麗梅表示,由於業務持續增加,目前採購的綠電與節能作法,仍無法平衡碳排放,但台積電承諾 2025 年碳排放零增量,第二個目標為 2030 年降至 2020 年排放水準,並順此軌道持續前進,目標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 比起政府施壓,企業減碳的壓力更來自投資機構、上游的品牌客戶、甚至是顧客本身。 「超過6成的顧客會將永續納入考量,甚至願意多付出代價,」台灣賓士汽車總裁暨執行長畢立思(Oliver Britz)說。

台積電碳權: 投資美債結果住「套」房…該停損還續抱? 他用00878股價舉例

其次,風力發電方面,由於經濟部要求國造技術比重逐年增加,但是參與建造的幾家大廠學習進度因各種原因顯得有點落後,並且受到機電原物料漲價的衝擊,也使成本大幅張揚,在在都影響了沿岸風機裝置的速度與數量。 台積電碳權2023 因此全台110 年綠能發電總電量成長有趕不上計畫目標數量的現象,這些都值得TSMC 領導團隊要格外注意。 台積電表示,海外廠區有些已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安裝製程氣體削減設備,對於尚未達成的碳排目標,2022年時已選定美國、中國進行4項碳權專案,主要為植林、森林管理改善的自然類碳權,作為碳抵減方式。 數據化—精準生產 精準庫存 降低成本在數據化的部分,瀚荃已經應用大數據進行銷售預測、庫存管理。 奠基於過去累積的大數據資料庫,配套資訊系統加上人工智能判斷,掌握淡旺季訂單等趨勢,告別過往猜測摸索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目前 60% 採訂單生產,未來有 30% 將轉為計劃生產,實現精準生產、精準庫存,能夠大幅降低成本,驅動公司持續成長。 何麗梅指出,製程技術演進有助於節能,工研院報告顯示台積電每用 1 度電替世界省四度電,台積電 90% 以上在台灣生產,也希望將生產用電降至最低,台積碳足跡 14% 來自製程、間接排放使用能源占比 62%,其餘 24% 則是供應鏈生產氣體與化學品等碳排。

台積電碳權

台積電的單位產品含氟氣體排放量逐年下降,以每公斤二氧化碳當量除以每片8吋約當晶圓光罩數來推算,2000年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6.4公斤,至2010年時已大幅降低至3公斤,2015年再降至1.7公斤,2019年持續下降至1.1公斤,2020年目標是要再降至1公斤。 除了一家企業獨自努力,減碳還需要政府的快速推進碳費等措施,以及民間跨產業的合作。 雖然政府的角色,就是對減碳一手棍子、一手胡蘿蔔,但海英俊直言,「棍子(的標準)不夠清楚,也不夠重。」劉靜靜認為「希望能更多一點誘因,」給予企業更多實質的鼓勵。

台積電碳權: 綠色和平募社區屋頂做光電 台積電中科週邊25里長加入

源溢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多層次傳銷,變更營業所,未事先向該會報備,公平會日前委員會議認定違反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7條第1... 台積電正式拍板赴德國投資,引來外界憂心此舉恐削弱台積電的能量,不過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正面看待此事,直言台積電前進德國是台灣能量的延伸,且台灣政府努力強化與中東歐的經貿連結,可形成助力。 欣興生產軟硬結合板的桃園大誠廠19日發生火警,美系外資評估,因軟硬結合板不是欣興核心業務,因此近年來貢獻持續減少,預估影... 碳權概念股中,市場目前最關注造紙與農林,主要基於其造林與可獲碳權,水泥及塑化股則是具有捕捉碳權機會,目前市場買盤重壓造紙與農林股。 【時報-台北電】臺灣碳權交易所將在8月7日成立,碳權相關概念股率先反應題材強漲,指標股之一的農林(2913)今日衝漲停33元,累計近五日漲幅逾4成。 沃旭能源與台積電所簽署的這項企業購售電契約為期 20 年,且為固定供電價格。

台積電(2330)是不折不扣的用電大戶,技術水準愈來愈高的先進製程更不只一次被指為是吃電怪獸,而用量龐大的再生能源電力也多次成為產業界話題。 台積電ESG委員會主席及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表示,台積了解台灣的綠色能源有限,「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但她澄清,台積希望做為穩定的綠能買家,帶動本土綠色能源發展,促進綠能產業生根。 她也提到,台積電每年大約投入1~2%營收在節能減碳,這金額看似不小(約300億台幣),但如果現在不做,待未來國際社會開始徵收碳稅,台積電可能每年要支付的碳稅相當於5%營收(近800億台幣),因此是否持續節能減碳的答案很清楚。 因應國際品牌大廠如Adidas、Nike、H&M等要求使用環保再生料,Apple要求製程必須百分之百使用綠能,力麗投資設立力寶龍能源,全力發展綠能,目標在2030年達成生產據點百分之百使用綠能,並且減碳90%。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表示,針對十大排碳企業監督時,常遇到的質疑為這些企業對臺灣經濟具有極大貢獻,不應該嚴格以對。

台積電碳權: 相關新聞

該筆費用將會專款專用,投入在減碳領域發展,成立氣候基金,或是補助碳捕捉技術、氫能技術發展等項目。 為協助台灣企業減碳,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由彭裕民擔任召集人。 他指出,工研院彙整900多項原料和製程建立一個資料庫,每項原料與製程可以計算出碳足跡,協助企業減碳。 工研院協助一家廠商外銷歐洲金屬製品,透過這個資料庫選出低碳材料,結果成功減碳30%。 許多再生能源電廠蓋好、將發出來的綠電賣給電力公司後,為了更優異的財務表現,通常會轉向銀行貸款。

台積電碳權

不少人會好奇,水泥製造業明明就是碳排大戶,為何台泥卻能進入碳權概念股的行列,不過,台泥近年可是積極布局再生能源,甚至在2022年建立「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提供綠電交易,還宣布2023年將於花蓮和平展開「和平生態方舟計畫」等。 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包含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 國內碳權部分將配合環保署法規進程及制度規劃,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國際碳權將依國內企業需求與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協助國內企業降低減碳成本,因應國際減碳衝擊。

台積電碳權: 氣候變遷及企業永續發展服務

樂見臺灣高排碳企業,呼應國際工業去碳化趨勢,多數已提出2050淨零排放承諾,但若跟國際同業在2030年前均已要促使零碳製程市場化相比較,可見在十大排碳企業的實質減碳作為仍有不足(參見圖五)。 在此呼籲各企業除了設定符合2050年淨零的階段性目標外,亦須具體說明未來製程汰換規劃,方能確保淨零承諾並非空中樓閣。 目前企業面臨3大挑戰,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分析,首先是碳關稅效應,如果減碳不力,企業就會被懲罰;其次是環境資訊揭露,企業必須盤點碳排放量,揭露產品的碳足跡;第三是金融面,如果企業生產製造對環境不友善,可能無法取得貸款,面臨被撤資風險,挑戰將撲天蓋地而來。

  • 2019 年,企業社會責任執行委員會(ESG 指導委員會)成立,由董事長劉德音擔任主席,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 目標,訂定台積電中長期ESG 發展方向。
  • 目前已發布超過百萬張,所謂的再生能源憑證即為綠電的身分證,透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再生能源設備及發電量後,核發再生能源憑證,當前的再生能源包含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質能發電、地熱發電、川流式水力發電。
  • 綠電憑證交易,性質上是純粹的財務性質之權證交易,財務性的設計是為了擺脫電網傳輸的物理約束,將綠電環境效益交易與電力調度分開以活絡市場,創造達成高效與流動性的交易。
  • 這,也是碳金融、碳權ETF、碳權期貨等新興名詞,以及全球碳市場一個接著一個成形的原因。
  • 台積電在兩年前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並在今年9月宣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 起初推動雨水回收,台塑吃足苦頭,曾因雨水不夠乾淨,大部分的水還要送到廢水處理廠,僅有少部分用於灌溉。
  • 此類封裝是不同晶片整合在同一封裝中,而這些材質和功能各異的元件因熱膨脹係數,板材就會出現翹曲,尤其這類封裝受熱變化並非線性,而是隨著溫度的增加呈幾何反應,也就是溫度上升至某一數值時,彎曲程度會陡然增加。

台達更積極訂定2021年內部碳價為每公噸300美元,依此計算的碳費將運用於節能專案及創新、再生能源或憑證的取得。 根據《經濟學人》的評點,目前來看,很多國家的減碳承諾只是張空頭支票,減碳進度遠低於預期;而且,當時富國承諾為窮國減碳而提供的貸款,也沒有全額到位。 而來自聯合國人居署、柏林理工大學及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的專家講者,則在會議上分享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推動交通電動化來幫助城市永續轉型的計畫經驗。 張楊乾指出,低碳交通及微電網的應用不僅在城市能源韌性上扮演重要角色,更是邁向淨零的關鍵。 台達在電動車領域投入已久,已為全球主要車廠提供動力系統及電源轉換,在電動車充電的解決方案上,更結合了儲能、「車輛到電網」等創新技術,建置分散式能源系統,來提升城市電網的調度彈性,以及應變突發災難的恢復力。

台積電碳權: 美一成民眾陷「氣候焦慮」 年輕世代心理健康成隱憂

而目前各企業提出的2030減量目標,均遠低於聯合國IPCC報告中建議減量43%的目標,也低於綠盟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實驗室合作研究提出的台灣製造業淨零路徑,製造業部門要減碳50%的目標。 而石化業也是高耗能產業,他以雲林縣為例,光是台塑六輕內的台塑與長春兩大石化集團,2020年於雲林縣總計排碳約5002萬噸。 台積電碳權2023 以2019年出版的《雲林縣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核定本》所揭示的2015年雲林縣溫室氣體排放量,工業能源使用占了87.5%,而工業製程占1.58%排放量,可見六輕減碳的重要性。

台積電碳權

例如中鋼趁疫情,將歲修的傳統高爐安裝上數百顆感測器,導入智慧物聯網(AIoT)後,智慧化高爐才能搜集電力與運行數據,透過碳管理平台,隨時監控耗能並提升效率。 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言,王錫欽認為碳排數據須符合MRV機制,也就是可測量、可報告、可驗證3個條件,才能夠監督並揭露實際減排的成效。 而所謂買綠電憑證、工廠使用100%綠電,就是說你跟台電買了多少度電,再買相同度數的綠電,就可以宣稱100%綠電,抵扣「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這只限制使用在範疇二碳排放,跟碳權能使用的範圍也有差別。 這是因為在臺灣電證分離的憑證非常少,要逐一談判採購或競標,對公司體制來說非常繁瑣且不實際,因此對被用電大戶條款約束的用電大戶,直接採購電證合一的綠電,是目前唯一較能確保憑證數量、價格以及用途的選擇。

台積電碳權: 台股市值型ETF 投資寵兒

[4] 長春集團(大連化工、長春石化、長春樹脂,依排放量順序排列)2020年共排放1,333,952.69CO2e/年(約133.4萬噸CO2e/年)。 [3] 台塑集團(台塑石化、麥寮汽電、台化、台塑、南亞、福懋興業等,依排放量順序排列)2020年共排放 48,686,650.30 噸CO2e/年(約 4,868.7萬噸CO2e/年)。 台積電及聯電追求淨零排放不遺餘力,其中,台積電長期將投入年營收的1%至2%在ESG方面;台積電目前年營收已突破新台幣1兆元,相當於1年投入ESG經費高達100億元至200億元。 例如,因為特斯拉電動車碳排量遠低歐盟標準,馬斯克獲得龐大碳權,再轉賣給碳排超標的車廠;去年,光靠賣碳權,就有近15億美元入帳。 因為根據估算,包括竹科、南科等開發案,每年至少有60萬噸以上的抵換需求。 劉彥良分析,上周台股創高後拉回,所幸在月線尋得支撐,由於本周月線扣抵位置和上周五收盤指數相近,使得本周易陷入多空膠著,研判指數區間盤整可能性不低。

這幾年,除了碳權,大家多多少少應該會聽到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碳中和等名詞,乍聽之下好像是不同的東西,但其實都跟地球永續保護有關,就連電動車,也是各國政府因為想要減少碳排放而大力支持的產業。 台積電希望能有更多再生能源供應;聯電也期待未來再生能源技術能有所突破。 聯電自2010年起即推動3階段能資源生產力提升計畫,積極落實綠色製造理念,10年來減碳效益累計達1226萬公噸二氧化碳約當量,相當於3萬1528座大安森林公園年碳吸附量。

其中,國產獨家的研發「pH 值 - 加速膨脹檢測法」,可快篩揪出砂石中的電弧爐碴,遏止爐碴入侵建築物,並已獲得內政部營建署認證,國產表示,相關專利與獨家試驗,都有助於提升研發實驗室的專業競爭力。 第三、台股近期三度回測半年線16,280點,成交量也放大3,800億。 從結構來看,金融受到中國房地產風暴影響,週五初步止穩,但是AI龍頭遭受到獲利了結賣壓。 研判短線仍受到聯準會升息預期、國際股市震盪影響,預期在半年線附近整理,之後企業營運狀況佳的股票可望脫穎而出。 迪士尼退出台灣有線電視市場後,留下五個基本頻道頻位,每年授權費高達約七點四億元,引起各方勢力爭搶...

台積電碳權: 對外 供應商蓋新廠 也導入節能評估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光台積電自己減碳還不夠,2022年開始,台積電還邀請供應商加入專案,一起訂減碳目標;如果是高碳排的供應商,不但要取得溫室氣體盤查證書,連要建新廠,都要求要導入節能評估,這些作法讓供應鏈光是在2021年,就多節省1.3億度電。 台積電實踐內外兼具的綠色創新,對內建立潔淨能源生產的晶圓廠,2020年執行460項節能措施,有效節電5億度;對外透過開發領先全球的高效節能半導體技術,協助客戶生產更具能源效益的產品。 台積電碳權 周志宏說,「以費制量」是一個辦法,有了碳費的概念後,大家會「更有感」,去年度集團對內收取的碳費就高達1億美元。 這筆錢可以用來投資各種節能方案,包括已進行的150項節能設備更新,或購買碳憑證、綠電,甚至是其他達標部門的獎金。 若從沃旭能源這兩座離岸風場最快2025年開始併網發電,以及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發展時程來看,這個離岸風電電力「全包」契約,很可能支應台積電未來進入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需的龐大電力,有助解決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以來的「吃電怪獸」問題。 不僅如此,台積電也購買碳中和天然氣,此舉降低了47萬公噸的碳排放,光這一項改變,就讓台積電當年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碳排放下降6%。

台積電碳權: 永續影響力論壇後天登場/投資淨零「低碳創新」 聚焦

統一期貨表示,法人籌碼方面,外資減碼期貨空單3,344口,未平倉淨空單減少至185口,而自營商則減碼期貨空單 947 口。 展望後市,法人分析,台股今以長下影線黑K作收,雖回測半年線、且跌破前低,但好在有守,化解偏空的格局,然短線型態仍偏弱勢,加上國際股市尚未回穩也造成壓力,止跌回穩訊號尚不明顯,本周將持續觀察半年線支撐力道。 在籌碼面,現貨部分,三大法人賣超122.3億元;而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減少2249口至6634口,其中外資空單減碼超過多單減碼,淨空單減少1212口至2370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減少2435口至10506口。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