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原營收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5, 2021

智原營收

智原科技(股票代號3035)成立於1993年,隸屬於聯電集團,原先為聯電的IP及NRE部門,後切割獨立為智原科技,也因此和聯電為緊密的合作夥伴,智原是提供專業服務之ASIC及與矽智財IP授權服務廠商,也陸續在美國、日本、中國、印度與越南設立研發、行銷據點。

資料中心及網路大廠擴大採用第三方矽智財(IP),智原、M31、晶心科等受惠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資料中心及網路巨擘為了因應爆發成長的雲端及邊緣運算強勁需求,砸下鉅資投入開發5G高速網路、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等客製化運算晶片。 業者為了突破IC設計經驗不足困境,同時為了追上先進製程推進速度,今年開始擴大採用已獲矽驗證的第三方矽智財(IP),包括創意(3443)、智原(3035)、M31(6643)、力旺(3529)、晶心科(6533)等直接受惠,今年IP業務接單均創新高。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轉型加速,網路大廠為了縮短5G、AI/HPC等客製化晶片開發時程,開始擴大採用已通過矽驗證的第三方IP,包括創意、智原、M31、力旺、晶心科等IP供應商直接受惠。

智原營收: 營收成長上修至65%,EPS將倍增至11元

智原於日前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第一季營運能見度高且展望樂觀,預估合併營收將較上季成長15%,其中IP事業營收季增個位數百分比,NRE及ASIC量產營收均將較上季成長二位數百分比,毛利率可望維持在50%。 智原總經理王國雍日前表示,正向看待今年全年營運,上半年完全沒有淡季,訂單能見度與把握度比起上次法說會時看得更樂觀,全年訂單已經到手,甚至延伸到2023年。 智原預期今年營收逐季成長趨勢不變,年度營收將較去年成長逾50%,相信未來2~3年可延續高成長動能 智原布局多年的智慧電錶ASIC因今年客戶重啟拉貨,將帶來明顯營收挹注。 智原長期專注在客製化晶片,其中又以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轉ASIC、32位元微控制器(MCU)等業績成長動能優於預期。 其中,智原旗下MCU廠雅特力現在接單需求遠大於供給,今年還會是大幅成長的一年,並為智原營運帶來明顯助益。

  • 由於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會延續到2023年,但智原在聯電產能奧援下,ASIC量產動能可望在未來兩年維持穩定上升趨勢。
  • 智原25日也同樣開高走高、終場上漲4.84%、收盤價195元也創下兩個月新高,5日線失而復得,KD指標也出現黃金交叉,有望持續攀高、挑戰上檔年線壓力。
  • 在毛利率方面,原相認為,由於電競滑鼠比重提升,安防應用比重降低,加上美元升值,所以本季毛利率可能會小幅提高。
  • 智原預計,受委託設計(NRE)業務推動,第四季呈現低個位數季增,而 NRE 營收將於第四季創新高,至於矽智財(IP)和量產(MP)營收則出現個位數季減。
  • 展望2022年,智原過去累積超過100個開案量,在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情況下,開案加速轉為量產,預期2022年營收將可逐季成長,全年營收成長幅度高達55%,市場預估2022年營收125億元,獲利成長115%,EPS為10元,評價具吸引力,建議佈局。

法人表示,智原已順利取得標案,出貨將逐季放量,訂單能見度已看到年底,將有效推升營收及獲利成長。 智原第一季營運維持高檔,預期營收將較上季微幅成長並優於去年同期,其中矽智財(IP)及NRE業績有機會創下新高,ASIC量產營收較上季減少,毛利率因存貨跌價損失提列而影響2~3個百分點,但若扣除此一因素,毛利率會比上季好,預期庫存逐步完成去化後,ASIC量產毛利率會看到回升。 智原預計今年中的ASIC庫存水位將回到去年初的正常水準,至於NRE部分,以每年新接40~50個專案進度進行,製程向40奈米及28奈米升級,包括智慧電表、再生能源等應用都是主要成長動能。

智原營收: 第二季營運概況受MCU市場需求保守影響,表現略低於市場預期

若有出現短線急跌收下引線,代表潛在有長線主力、機構法人、有「進貨」的意願,這個相對位置對價值型投資者就是適合留意介入,逐步「成本作價」但還不會立即展開新一輪的多方走勢。 智原營收2023 另外,因為單月營業額(營收)容易被操作,例如:收款方式改變、入帳時間調整..等都可能讓有心的公司有鹹豬手或是美化的空間。 這是 Max 用來協助選股的判斷邏輯之一,雖然不是最精細的操作方式,但可以為你帶來準則,分享參考。 Max建議投資朋友在利用智原(3035)營收選股或是操作,可以把價格的移動平均線(MA)的概念帶到「營收平均線」上(能季節性調整是最好,雖然一般投資人不容易處理)。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 毛利率較上季小幅下降1個百分點至47.6%,年減3.8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20%,季減1.9個百分點,年減2.4個百分點,税後獲利則季減12%,年增10%。 智原(3035)的產品營收結構以ASIC 和晶圓(ASICs 智原營收2023 & Wafers)(100.0%)、–(0%)、–(0%)為前 3 大的營收貢獻來源。 另外,在智原(3035)股價反應上出現逆風不跌情況、緩跌量縮是好跡象,表示股價有開始止穩。

智原營收: 智原 今年營運拚季季增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5日電)IC設計服務廠智原第1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新台幣5.02億元,季減4.3%,每股純益2.02元。 智原營收 智原預期,第2季營收將季減約10%,應是今年谷底,下半年可望逐季成長,全年營收將減少約7%至9%,明年重回成長軌跡。 智原上修2022年的業績展望,2022年營收成長幅度由原先預估的成長50%,調升至成長60%。 智原的競爭優勢在於有大股東聯電的晶圓代工產能的支援,以及在ASIC的NRE階段,儘量採用自有IP來設計研發,使得毛利率相對同業為佳。

  • 其中,矽智財(IP)營收季增19.5%達3.8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9%,委託設計(NRE)營收季減5.1%達4.2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37.1%,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營收季減6.2%達24.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5%。
  • 另外,因為價值型的投資人普遍持有股票週期較長,所以在投資節奏不需要那麼的急躁進場,讓持有的股票成本控制在相對價值區間,達到「成本作價」的效果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你是在投資「參與公司的發展性」。
  • 原相將於10日舉行法說會,展望本季,法人評估,該公司的業績有機會繼續增溫,主要是一般滑鼠與電競滑鼠應用的需求正穩健逐步回升中。
  • 日系外資認為,智原第四季營收將季增 1%,達 33 億元(年增 24%),EPS 2.3 元(年增 20%)。
  • 根據大和7日報告,智原3月營收達11億元(月增5%、年增91%),使其2022年Q1營收達32億元(季增21%、年增109%),較大和及市場預期的結果高出6%及5%,受益於量產業務優於預期的履行率。

王國雍表示,去年營運高速成長,延續性的動能來自於量產業務的堆疊成長,目前已經量產的98個案子,多數屬於初步起量階段,且生命週期長達5~7年以上,預備在未來進入量產案將上看153個,未來ASIC量產營收占比來到70%將成常態。 完成聯電28奈米HPC+製程矽驗證,將擴大網通應用ASIC接單動能台北報導 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公告4月合併營收11.21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對今年營收逐季創高、全年營收年增逾60%抱持樂觀看法。 智原今年持續衝刺28奈米製程委託設計(NRE)接案及矽智財(IP)布局,並宣布超高速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GbE)實體層矽智財(PHY IP)完成聯電28奈米28HPC+製程矽驗證,可望擴大網通應用特殊應用晶片(ASIC)接單動能。 智原第一季合併營收32.07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7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9倍,單季獲利超過去年獲利一半以上並創歷史新高,每股淨利2.70元。 智原看好第二季營收續創新高,4月合併營收月增1.5%達1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0.8%,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43.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06.8%優於預期。 智原過去幾年NRE接案以40奈米至90奈米製程為主,去年到今年開始大量轉進ASIC量產,40奈米占第一季ASIC量產比重達25%,55奈米至90奈米占ASIC量產比重達41%。

智原營收: 看好 2023 年 ASIC 成長動能 ,日系外資喊買智原

智原(3035)營收判斷第 1 個重要關鍵就是最新公布營收,不可以低於近 12 個月的營收,至於單月營收公布讓 3 個月營收平均(突破)近 6 個月營收平均,有類似黃金交叉的概念。 因為一般公司通常在沒有收入下預備資金 大致落在 6 個月左右,所以最新營收公布若低於 12 個月基本上不用期望公司會有什麼大作為,反而要擔心若虧損時,還有多少的「祖產」可以燒、會不會黑字倒閉。 另外,因為價值型的投資人普遍持有股票週期較長,所以在投資節奏不需要那麼的急躁進場,讓持有的股票成本控制在相對價值區間,達到「成本作價」的效果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你是在投資「參與公司的發展性」。 補充:營收=營業收入=營業額,新手有時候會容易搞混這三個名詞,意思都是指一家公司尚未扣除成本的總收入。 智原(3035)最新 6 月營收為 211(億), 2023 年累積至今的月營收為 61.8 (億)。 若從 2023 年累積至今月營收(同比)歷年排名來觀察,智原 6 月累積營收歷年排名是第 2 高。

智原營收

智原看好今年IP及NRE業績貢獻持續成長,預期營收將會年增二位數百分比,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部分,因為去年客戶庫存備貨積極及基期墊高,晶圓代工廠產能鬆動後,客戶下單意願放緩,預期量產營收將不如去年表現。 法人仍預期智原上半年營收優於去年同期,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全年營收及獲利會優於去年。 展望2022年,智原過去累積超過100個開案量,在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情況下,開案加速轉為量產,2021年起陸續開花結果,包含40nm/55nm、以及新增的28nm製程的相關產品,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公司2022年的成長動能將明顯優於半導體產業。 預期2022年營收將可逐季成長,全年營收成長幅度高達55%,平均毛利率受惠產品組合優化,將可維持在50%的高檔。

智原營收: 智原估第2季營運落底 全年營收減7%至9%

隨著聯準會(Fed)緊縮周期接近尾聲,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強化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分析師預估金價有望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重啟漲勢,台股昨(3)日反彈重返萬七關卡,盤面中小型電子題材股火力四射,智原(3035)(3035)、奇鋐(3017)(3017)等二檔強勢創高,後市仍有可為,發行券商建議,偏多投資人可透過權證的槓桿效果,擴大短線獲利空間。 智原(3035)包含研發費用、人事費用、營業費用….等間接費用佔營收百分比,相關營收佔比的高低代表「成本支出」的程度或是「對未來競爭力」的投入。

智原營收

由於客製化ASIC價格普遍來說都會比通用型運算晶片高出3~5倍,IP權利金普遍是以晶片或晶圓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也讓業者今年IP相關收入屢創新高。 此外,美中貿易衝突延續,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鏈自製自銷晶片比重預料將長期穩定上升,然而在美國的圍堵政策下,中國網路大廠對於開發客製化ASIC更是砸錢毫不手軟,最關鍵的IP過去都向美國供應商取得授權,去年以來則大量採用台灣IP供應商方案。 包括創意、M31、力旺、晶心科等都受惠於轉單效應發酵,第三季之後授權金及權利金將大幅認列,營收成長動能強勁,下半年旺季可期。

智原營收: 智原 去年營收寫歷史新高

智原2015年迄今累積296個開案,已有102個進入量產,還未進入量產的有163個案子。 智原持續認為產能供應不足以滿足量產項目的需求,除了2022年的安全產能,若其代工供應商釋放額外產能,大和認為智原的客戶將更願意競標額外產能,有利於智原全年營收上增。 智原進一步指出,展望2023年,智原過去幾年在客群及新案皆耕耘有成,獨特的商務模式造就了良好的產品應用及客群結構,也增強了公司的營運韌性及抵抗景氣波動的能力,讓公司可以逆勢成長。 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公司將持續加強技術研發並與客戶密切合作維持穩健接案,同時積極拓展含金量高的業務,持續為中長期成長努力。 智原轉投資雅特力MCU出貨暢旺,去年營收占比已逾一成,雖然現在產品線以55奈米32位元MCU為主,但已開始投入40奈米及28奈米矽智財(IP)開發,且今年將會有7顆MCU新產品進入量產,需求明顯大於供給,對智原營運將帶來明顯助益。

王國雍提到,智原成立30周年,歷經幾次市場變革,經驗積累深厚,過往ASIC開發在40nm超過100顆,28/22nm超過60顆,當中碰到的IP、去瓶頸過程,智原歷練爐火純青。 原相第2季業績的季增幅度近三成,已連兩季回溫,據了解,動能主要是滑鼠與電競應用的拉貨動能比預期來得強勁。 受微控制器(MCU)業績減少影響,智原第1季量產業務營收滑落至22.63億元,季減7.7%。 IP會小幅下滑,因為晶圓代工的royalty fee會降低,NRE還是會創新高,ASIC預估會持平,預估2023年EPS約逾9.3元。 2022年包括IP、NRE及ASIC營收可望同創新高,全年總營收將可達成年成長六成的目標,EPS約逾9.9元。

智原營收: 〈聯電法說〉Q3稼動率估降至64-66% 庫存調整延續至Q4

整體2022年,智原營收連4年成長並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矽智財去年收入年增26%,連兩年成長,達13.4億元;委託設計穩定接案,營收達17.2億元,年增22%,寫下歷史新猷;量產更扮演成長引擎,較前一年大幅成長78%,至100億元,連續四年成長,同樣為歷史新頁。 至於子公司雅特力,因MCU去年下半年市況轉差,上半年仍未恢復,第一季營收恐減少20%,第二季預期緩步成長,下半年還有待觀察,不過,對公司營收占比從去年的15%降至第一季的5%。 智原去年12月合併營收月增2.2%達10.87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16.4%,為歷年同期新高。

市場關注智原轉投資雅特力的微控制器(MCU)營運,王國雍表示,下半年仍在庫存調整,第四季能見度依舊不明確,不過整年來看仍有不錯的成長,MCU占智原營收比重僅7%所以影響不大。 針對美國對中國擴大半導體管制,王國雍表示,因為智原目標市場不在管制範圍內,目前沒看到影響,但智原會做好風險控管。 再者,智原對明年整體營收成長非常有信心,而明年第一季營收也會大於今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三季,維持季增態勢。 智原營收2023 智原亦宣布成立設計服務中心,推出支援多家晶圓廠及14奈米以下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實體設計服務,由客戶指定製程及生產的晶圓廠,以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智原營收: 智原營收 逐季成長有把握

智原2021年分別在4月底、7月底、10月底及12月底上修年度營收目標,公司先前預期21Q4 NRE業績可望成長15%,量產業務營收將季增約7-9%。 受到ASIC量產案持續貢獻營收成長,預估21Q4營收24.88億元, QoQ+12.2%,YoY+73.98%,稅後EPS 1.73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廠商智原(3035)7日公佈3月營收及Q1營收,超出大和資本(Daiwa)預期,主要是因為量產業務優於預期,因此重申「買入」評級,並建議投資者逢低進場。 公司展望第三季,受MCU市場需求仍在調整中影響,加上NRE案子認列營收有時間差影響,因此預估MP及NRE兩個業務別營收略為衰退,IP業務則是保持成長,我們預估第三季營收32.9億,毛利率為49.1%,EPS為2.37元。 2022年第二季營收根據產品別分類,MP(量產)佔比77%、NRE佔比13%、IP佔10%;2022年第二季MP(量產)銷售細分應用別前二名為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佔比41%、行業用36%;NRE銷售細分應用別前二名為通訊網路65%、行業用15%、。

智原營收

台北報導 智原營收 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三季營收及獲利表現符合預期,每股淨利2.41元。 智原總經理王國雍表示,雖然近期市場波動大,但營收季增態勢不變,第四季營收可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全年營收年增超過六成的目標不變,明年第一季營收表現還會維持成長。 其中,矽智財(IP)營收季增19.5%達3.8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9%,委託設計(NRE)營收季減5.1%達4.2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37.1%,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營收季減6.2%達24.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5%。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