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土疫情2023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December 14, 2018

今日本土疫情

其中一人是1歲男童,無慢性病,7月29日確診,8月10日起出現咳嗽、高燒、流鼻水、嘔吐及活力食慾下降,8月14日赴急診就醫,檢查有結膜炎、喉嚨紅腫,診斷MIS-C住院,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目前病況穩定,住一般病房觀察。 日本近日開放接種國際認證疫苗旅客入境自由行,但國產的高端疫苗卻遲遲不在適用範圍。 沈政男強調,要將Rt值壓得更低已經越來越困難,因為疫調與匡列的人數越來越多,目前已有三萬人被居家隔離,相關負荷相當沉重,若一旦放棄疫調與匡列,疫情就會飆升,呼籲各縣市政府要繼續努力。 且調查前一航班也是差不多情況,6位落地採檢陽性,4位到集中檢疫所二採變陰性,餘2位,一位Ct值37,一位Ct值21較低,時間上沒有重疊接觸,唯一有傳播力只有Ct21這位旅客,還需要相關定序去釐清。 李秉穎醫師認為,目前還有很多變數,很難預估5月20日就是高峰,因為國外的流行曲線大約一個月達到高峰,但通常要過3~5個月才會下降到原來的水準。 李秉穎認為,需要觀察一周才能確定高峰點何時會下降,但並非這次高峰過去就天下太平,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有新的高峰出現。

國內疫情嚴峻,連續數天單日新增6萬本土病例,昨(18)日飆破8.5萬本土,再創新高。 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新增90,331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死亡59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9,1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934例本土個案及21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 指揮中心補充說明,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四多910例,增5.0%。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登革熱疫情升溫 病例為10年來同期最高

對於有人說「有在防疫,就不會破萬!檢驗量能不夠,也不會破萬!」沈政男在臉書發文表示,三月下旬疫情曝光前,Rt值超過4,如果到現在才曝光,中間都沒有疫調與匡列,那麼今天的新增將是7萬0528例。 針對目前逐漸走向共存的政策,謝宗學指出,現在最該注意的是,因為染疫人數暴增,是否造成各項流程延宕、醫療量能緊繃、確診者轉中重症時沒有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 中部地區雖然不若北部疫情嚴峻,但染疫人數直線上升的壓力,逐漸轉換成一波波海嘯衝擊急診和專責病房,考驗著前線醫療人員的極限。 另外2例本土確診為亞旭電腦相關個案,自2月14日遠雄自貿港共有1775人快篩都是陰性,但第二次採檢驗出一些陽性,重新居隔253人,當中有一位有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另一人PCR篩檢確診,這2位都是居隔中陰轉陽。 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確診個案是在通風良好區域值勤,也與旅客保持相當距離,沒有近距離接觸,而且二採陽性的旅客3人中,Ct值分別為33、34、38幾乎沒有傳播力。 另新增1例感染源待釐清個,為案19763是桃機航警,曾於1月21日至2月11日已經五次快篩陰性,後來確診。

衛生局表示,防疫團隊已陸續完成個案住家及工作地周邊範圍緊急防治。 疫調左營區青雲宮市集周邊並擴大採檢,研判當地有群聚風險,呼籲社區里民加強防蚊措施,家中可設置紗窗、紗門,在戶外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等。 陳時中指出,新北市加強版防疫旅館有1名護理人員因定期採檢確診,感染源待釐清,這名護理師主要負責接待落地採檢陽性旅客入住,2月11日採檢陰性、18日採檢轉為陽性,目前無症狀。 陳時中說,今日桃園新增29例,其中案18555為未知感染源個案。 自貿園區已累計102位確診,加值園區原本有2家公司較嚴重已經停工,已採檢2789人,有5位陽性,都是本國籍員工,都是二採檢驗陽性,仍在居家隔離中。 目前全台已有十縣市遭登革熱攻陷,曾淑惠表示,本土疫情的縣市增加了,疫情風險也確實提升。

今日本土疫情: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本土確診人數連日破千,中重症人數也持續增加,面對新的防疫策略,台灣的醫療資源挺得住嗎? 今日本土疫情2023 今日本土疫情2023 對此,毒理學專家招名威直言,大家現在只想到共存的好處,卻沒考慮到共存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現在的確診數還只是暖身,人數破萬只是早晚的問題。 今天新增COVID-19個案分布於19縣市,新北市500例最多,台北市270例次之,桃園市187例第三,基隆市115例第四,宜蘭縣68例第五。 莊人祥表示,另1名死亡個案為6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是肥胖,沒有打任何疫苗,6月11日因肺炎合併腎衰竭到急診就醫,12日確診,立刻給予瑞德西韋,20日死亡。 國內疫情持續擴大,隨著染疫人數不斷上升,近日確診人數也已經突破600萬人。

今日本土疫情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風險再提升,登革熱不再與北部無關,全台都有白線斑蚊,各年齡層都可能被感染。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高雄市本土登革熱今天(10日)新增3例,累計46例,其中,小港區青島里群聚疫情持續延燒,今天增加2人確診,分別是20多歲及40多歲女性,累計已8人染疫;另1新增個案則是居住鳳山區60多歲男性。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374,08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39,409例排除),其中635,870例確診,分別為12,092例境外移入、623,72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確診5例曝光 「1例為桃機航警確診」感染源不明

第2例為20多歲男性,無症狀,8月7日在青島里配合擴大採檢時發現,2例經實驗室綜合檢驗,都確診第二型登革熱。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國內新增8例本土病例與65例境外移入病例,沒有新增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說明,全國COVID-19本土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中重症數及死亡數雖於高點後下降,惟人數仍多,持續呼籲長者等重症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與及早用藥,並監測防疫措施鬆綁後對疫情影響及變異株變化。

今日本土疫情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4萬293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境外移入病例增105例,死亡個案增151例,其中最年輕個案為1名30多歲女性有慢性病史、未打疫苗。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889,59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869,720例排除),其中19,376例確診,分別為4,047例境外移入,15,2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0例移除為空號。 目前全國累計一二六一例本土病例,其中台南市一○五三例、雲林縣一四六例、高雄市四十一例、屏東縣七例、嘉義縣五例、台中市四例、南投縣二例,苗栗縣、新竹市及台北市各一例,其中九例重症,一例死亡。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33 疫情燒向中部 陳時中:多個來源不清楚個案

今日本土病例比起上周四相比降幅達31.9%,另上周本土病例累積增加7萬8463例,已經連續5周呈現下降。 指揮中心表示,今天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病史,接種3劑新冠疫苗,12/24因肺炎併發敗血症、呼吸衰竭住院治療,1/8轉院時採檢新冠PCR陽性確診,仍因心肺衰竭住加護病房治療,後續雖經積極救治,仍不幸於1/21病況惡化過世。 今天新增33例本土、63例境外移入,其中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雖較前幾日少,但仍相對多且有多個來源不清楚的個案。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60例男性、50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印尼(18例),越南(16例),菲律賓(5例),泰國(4例),印度(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奈及利亞、瑞士、馬來西亞及香港(各1例)移入,另62例調查中。 今天新增1390例本土病例,包括699例男性、687例女性、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6日至4月18日,其中包含715例為無症狀感染。

  • 成大醫院於4月2日與印度近9千名醫師開新冠肺炎視訊課程,安排了線上視訊直播,由感染科副教授、新冠肺炎檢疫站站長陳柏齡醫師針對新冠肺炎進行專題演講,並現場回覆印度醫護人員所提出之問題,共有8962位印度醫師同步進行線上學習。
  •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374,08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39,409例排除),其中635,870例確診,分別為12,092例境外移入、623,72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 報導指出,台灣這次曾派2名醫生前往武漢,之後隨即在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台灣超前部署的秘訣還包括「沒相信中國政府、世界衛生組織(WHO)」。
  • 該報導還指出,台灣用手機追蹤自主隔離者的行蹤,還開發app讓民眾更方便買口罩,知道各地庫存量,還可以透過app知道確診病患去過的地方。

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29日至今(2022)年1月12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落地採檢24例、居家檢疫有27例採檢,總共51例境外移入個案。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46例個案較多,境外有25例是落地採檢確診,有21例是居家隔離驗出。 國內今日本土確診5例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有2例陰轉陽個案為亞旭電子廠員工,2例為嘉聯益電子廠本國籍員工,1例為桃機航警個案,目前感染源還待釐清。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1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96例男性、11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15033再創新高 境外+116 增3例重症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4月4日公布之案24632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144,95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119,959例排除),其中24,866例確診,分別為8,148例境外移入,16,6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9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51例本土病例,為291例男性、2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4日至4月12日,其中包含242例為無症狀感染。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62例),台北市(115例),高雄市(61例),桃園市(53例),基隆市(37例),花蓮縣(31例),台中市(26例),新竹縣(16例),屏東縣(14例),台南市(9例),宜蘭縣及新竹市(各8例),嘉義縣(4例),苗栗縣(3例),雲林縣(2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1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跟昨日數量差不多,但今天死亡個案41例,是今年死亡個案最多的一天。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12月27日至今(2023)年1月23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16日至1月23日。 國內新增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51例本土個案及112例境外移入,有3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是,截至今年為止新增4415例本土個案,今日無新增中重症人數。 國內新增3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1例本土個案及78例境外移入,有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2.9萬 莊人祥:預期本周確診都在三萬以下

南市衛生局表示,今日新增病例分布狀況,東區18例,安南區12例,永康區11例,北區5例,南區及仁德區各3例,歸仁區、善化區、安平區及將軍區各1例,年齡介於11歲至80歲;51例是由診所或醫院通報確診,5例由防治中心擴大採檢發現。 今日本土疫情 台南市登革熱病例昨新增八十二例,累積一○五三例,也是疫情爆發來單日最多人數。 年齡層分布以六十一歲至七十歲最多,占百分之廿一點六,其次為五十一至六十歲,占百分之十七點五,七十一至八十歲占的百分之十三點六,確診者年齡層普遍偏高,可能與病媒蚊喜好躲藏在室內的習性有關,加上年長者長時間待在室內增加染疫風險。

今日本土疫情

這是台灣閃過致死率較高武漢原始株、Alpha、Delta 變異株,面對重症率和致死率較低的 Omicron 變異株後,所得到的防疫成果。 國內的單日確診人數高居不下,民眾心中也有了與病毒共存的準備,不過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共存的前提是有相關配套措施,他比較英國與台灣的防疫準備,發現台灣現階段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只有一件事勝過英國,他更自嘲台灣醫療環境是「血汗醫護肝鐵人」。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自4月1日以來,短短9天累計2285例本土個案,昨(9)日新增442例本土,再創今(2022)年新高,雙北疫情最為嚴峻。

今日本土疫情: 確診個案爆量要收錢了!屏東防疫小黃從免費改跳表

報導指出,台灣這次曾派2名醫生前往武漢,之後隨即在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台灣超前部署的秘訣還包括「沒相信中國政府、世界衛生組織(WHO)」。 前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 )更表示,世衛組織一直站中國的立場發言,反讓台灣更加防範,另外不准台灣加入世衛是很愚蠢的事。 他接著點出一關鍵,認為「人流來往」若能繼續降低,就有機會讓Rt值變小,至於確診上萬的檢驗則要靠快篩,「先自己快篩,陽性者再用PCR確認,一天確診數萬都沒問題,快篩試劑將會越來越重要,跟前兩年的口罩一樣,如果疫情大爆發,以台灣民眾的配合程度,所有人每周都篩一下,陽性就趕快處理,當可有效圍堵疫情」。 陳時中表示,今天樹林電子廠移工準備要復工,於昨日又做了一次大規模採檢,驗出案19795確診(先生也確診),她曾於自主管理期間,2月9日檢驗陰性,這次為陽性確診,其他68位同事都是陰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今日本土疫情2023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9例)、英國、加拿大及荷蘭(各2例)、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國、中國、瑞典、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23例調查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9403例本土病例及181 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9例死亡。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874 境外108、死亡0

另外,大潭電廠新增三例個案、台東家庭群聚新增三例、三重業務員群聚新增一例、高雄化工廠也新增一例陰轉陽個案。 林氏璧透露,自己也有準備新冠症狀治療藥物,但他也提醒,不只旅行中要準備,家中也可以常備退燒,止痛,止咳等藥品,尤其Omicron在喉嚨痛的症狀可能較明顯,要針對喉嚨痛做準備。 此外,雖然不確定中醫的防疫茶是否有效,但這40天他都有喝,同時也自費準備清冠一號備用,不過最後沒派上用場。 黃軒指出,從60歲開始,每增加5到8歲,老人的死亡風險就大約會增加1倍。 與70歲的人相比,90歲的人死於COVID 今日本土疫情 19的可能性平均高出10倍,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年輕人(18-29歲)的680倍。 19例為基隆小吃店衍生警員群聚相關個案,其中六例為警察,五例為小吃店從業人員,四人為顧客,兩例為顧客家屬,另有兩例為顧客家屬同校接觸者。

今日本土疫情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 確診日介於4月18日至4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3日及4月25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5,14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033例本土個案及116例境外移入(11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今日本土疫情: 雨後積水易釀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防疫4要領「巡、倒、清、刷」

該報導還指出,台灣用手機追蹤自主隔離者的行蹤,還開發app讓民眾更方便買口罩,知道各地庫存量,還可以透過app知道確診病患去過的地方。 今日本土疫情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導,由於大陸台灣地緣關係,原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開始預測台灣疫情恐怕是全球第2慘,沒想到台灣竟然讓外界跌破眼鏡。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日幣的匯率也是創新低,使許多民眾選擇在這個時候兌換日幣,而正因為這波經濟低潮,加上其他不確定因素,以及匯市股市的相互影響,許多投資人對於日本市場還未有確切的表態。 沈政男指出,三月下旬後,Rt值壓到接近2,這幾天又降到2以下,所以過去幾天本土都是4百至5百多例,如果接下來Rt值維持在2,單日確診很快就破萬,但現在已經壓到2以下,所以當然會慢一些。 至於居檢減至7天,黃高彬則透露「如果今天開專家會議,部長拍板定案後,應可儘速執行。」據了解,指揮中心下午專家會議記者會,就是要討論昨晚蘇揆拍板的「3+4」居隔方案,上午是22縣市政府討論,下午專家會議,等有決議後才開記者會,預計會在下午4時30分以後,屆時會再另發採訪通知。 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召開防疫會議,會議上決定將居家隔離時間縮短為「3+4」,其中3天居家隔離、4天快篩陰性可出門,出門必須全程戴口罩、不能內用和參加大型活動;實際施行日期仍待討論決定。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疫調左營區青雲宮市集周邊並擴大採檢,研判當地有群聚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增7577例,較上週一減少約35.8%,為繼去年4月26日6295例、相隔307天以來的新低紀錄,研判是假期效應;死亡新增44例。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4萬4974例確診,分別為2萬9654例境外移入、551萬526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 其中基隆群聚新增九例個案,包括曾去小吃店的顧客一家三口、計程車司機、海大相關個案三例以及兩名警員。

今日本土疫情: 今日新增2969例本土確診!染疫人數直線上升,醫憂疫情趨緩前,死亡人數恐超過這數字

今年4月19日公布案46993,4月23日公布之案51398及案51426本土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泰國及美國移入。 另疫情也延燒到台東,為卑南家庭群聚出現四例個案,包括指標個案(案22849)以及其兒子、姨婆、舅公,Ct值介於24至27,感染源還要再調查。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做工行善團」長久以來的善舉,值得高度肯定,面對登革熱嚴峻疫情,他非常感謝志工民力加入登革熱防疫行列,公私協力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守護台南健康,尤其是弱勢家庭更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與扶助。 氣象局發布新竹縣、桃園市、苗栗縣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並發布台北市、新北市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蚊子真的很難管」,只要零點五公分積水就會成為孳生病媒蚊孑孓大溫床,提醒民眾雨後應特別注意,加強整頓住家及工作環境。 防疫人員近日也在青島、山東、濟南3里查獲積水孳生病媒蚊幼蟲孑孓70處,開單告發42件。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42,66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523,800例排除),其中18,503例確診,分別為3,475例境外移入,14,97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22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501,72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095,590例排除),其中9,404,138例確診,分別為47,638例境外移入、9,356,44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今日新增5092例本土病例,為2446例男性、2641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年2月23日至4月24日,其中包含2957例為無症狀感染。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1月至6月24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349萬36例、占99.58%,中症累計8365例、占0.24%,重症累計6157例、占0.18%。 他指出,151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0例具慢性病史、96例未打滿3劑,63人沒接種任何疫苗,80人年齡超過80歲。 衛生局表示,當發生登革熱疫情,化學防治是立即殺死環境中可能帶病毒病媒蚊最有效的方法,可立即阻斷社區傳播鏈,為此落實化學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防疫關鍵,為防疫所需造成民眾不便,敬請體諒及配合。 防疫工作,人人有責,提醒民眾如接獲通知家中需執行緊急戶內化學防治,請將會盛放食用的餐具及用具包覆好,如有養魚則水族箱要暫時關閉打氣並密蓋,其餘物品不要過度包覆,避免病媒蚊躲避在內,導致防治成效不彰,影響社區民眾健康安全。

今日本土疫情: 本土+1! 境外25例 搭同班交通車清潔員確診

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2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6例本土個案及65例境外移入(2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6例本土病例,為100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14日至4月4日,其中包含114例為無症狀感染。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91例)、基隆市(33例)、台北市(28例)、新竹縣(13例)、桃園市(11例)、高雄市及花蓮縣(各10例)、新竹市(8例)、台中市 (5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3例)、台南市(1例)。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2例男性、32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6例)、美國(5例)、越南及泰國(各4例)、日本、法國、韓國及香港(各2例)、丹麥、新加坡、墨西哥、德國、英國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32例調查中。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