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局表示,18位消防員8月5日晚間6點45分從台灣搭乘飛機前往瑞士,於當地時間6日上午6點半抵達瑞士蘇黎世機場,6日晚間入住瑞士Lucerne市當地飯店。 瑞士時間7日上午8點20分,室友發現蔡璽鈞還在床上未起,上前查看發現沒有呼吸心跳,立即給予急救,並通報當地119,急救無效後宣告不治。 瑞士當地氣溫最高24度,入夜後則降到14度,日夜溫差很大。
(中央社網站)6到11歲兒童莫德納COVID-19疫苗已開打一個多月,指揮中心預計7月初進口約45萬劑莫德納嬰幼兒疫苗,可供90萬名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 COVID-19是受到可以在人體內繁殖的活性冠狀病毒感染,目前全球供應的任何COVID-19疫苗都沒有含活性冠狀病毒。 5-11歲2023 A2:指揮中心表示,莫德納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
5-11歲: 最營養的魚你可能不常吃 專家推2種海鮮有豐富Omega-3和微營養素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大公衛後續提供資料說明,會發生MIS-C主要是感染新冠肺炎後。 5-11歲2023 莊人祥說,事實上有研究指出,打疫苗反而可讓染疫後出現MIS-C的機會降低,有美國研究指出,12~18歲有打疫苗者,反而能有效降低91%MIS-C的發生。 法國也有研究,沒有完整接種疫苗者,後續發生MIS-C,反而大多沒有打滿2劑完整接種。 台灣尚未開放12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隨國門逐步開放,兒童感染機率提高,美國最新監測發現,5~15歲兒童施打兩劑BNT疫苗,可降低31%~59%Omicron感染率,但接種後發生會有十萬分之二的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發生率,其中以5至11歲族群近5成最高。 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強調,事實上美國研究指出,12~18歲接種疫苗者,反而能有效降低91%MIS-C發生。
- 因應病毒的差異,根據國際間數據統計發現,流行初期兒童感染 Omicron 住院比率高於感染 Delta ,但是住加護病房及使用呼吸器的比率都比 Delta 病毒株低。
- 本次網路調查期間為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12日,調查條件為25~40歲,家中育有2個月~未滿6歲的孩童,回收總樣本數401份。
- 此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包括化療)者感染COVID-19後嚴重度較高,因此接種COVID-19疫苗是很重要的。
- 不過醫師也說,客觀地來看,5至11歲孩童施打疫苗後,產生心肌炎的比例是遠低於青少年,這是個明確的數據。
另外,12至17歲青少年已有12縣市規畫11月下旬至12月底開始入校接種,5至11歲兒童的部分,也正請縣市教育局和衛生局規畫後續入校接種事宜。 針對已完成基礎劑接種的兒童,請家長評估疫苗接種意願,後續可選擇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或於校園集中接種,以完整疫苗保護力。 5-11歲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10月27日的會議決議,建議滿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間隔為與最後一劑基礎劑間隔至少12周、84天。 英國開放5到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至今已一個半月,然而,家長們擔憂疫苗引發罕見副作用,英格蘭地區此年齡層的接種率只有7%。 5-11歲2023 相比去年9月開放12至15歲兒童接種,6周後,接種率就已達到24%。
5-11歲: 兒童打莫德納疫苗有何副作用?保護力多少?接種注意事項一次看
在接種莫德納試驗有380位兒童(參考4),發現莫德納與BNT發生事件類似。 在局部性方面第一劑出現注射部位發紅、腫脹、腋下腫痛、疼痛等,第二劑皆偏高。 在全身性方面第一劑出現發燒、疲倦、頭痛、畏寒、肌肉疼痛、關節疼痛、腹瀉、噁心等,第二劑也偏高。 經過衛福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討論後,正式決議 6-11 歲的兒童新冠疫苗準備開打,在開打前仍有許多父母不放心,家長在想是不是應該要等採購到 BNT 疫苗再打,到底這兩種新冠兒童疫苗有什麼差異? 美國5月開始讓12到17歲的青少年施打疫苗,但根據CDC的資料,相較其他年紀較長的年齡層,這個年齡層的接種率較低。 輝瑞和BioNTech表示,在針對5到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上,可以看見他們的疫苗有效性達90.7%。
- 接種後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注射部位疼痛(80~90%)、頭痛(30~50%)和疲勞(30~60%)。
- 當然,疫苗大量使用後仍有可能出現在試驗時未能發掘的罕見不良反應;根據之前青少年和成人的資料,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特別是要關注的重點。
- 部分上市後觀察性研究分析顯示,40歲以下男性接種莫德納疫苗第2劑後,相較其他mRNA 疫苗可能有較高心肌炎 / 心包膜炎風險,不過針對莫德納疫苗和輝瑞BNT疫苗接種後心肌炎風險比較分析,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結果。
- 有鑒於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的建議為「2個月至6個月幼兒接種本疫苗之臨床證據較有限,可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何時(月齡)開始接種此疫苗」,因此若有接種上的疑慮,則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施打。
不過,仍有不少家長一方面擔心孩童沒打疫苗染疫可能被感染變重症,另一方面又擔心孩童施打疫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本篇,特別整理兒童疫苗注射相關問題,提供憂心的家長們參考。 FDA專家小組近日全票通過建議5歲以下孩童,可接種莫德納2劑疫苗(每劑25微克)或輝瑞BNT的3劑疫苗(每劑3微克)。
5-11歲: 兒童打新冠疫苗安全嗎?選BNT還是莫德納?一表看疫苗副作用發生部位及比率
莊人祥表示,目前BA.1次世代疫苗已接種178萬5635人次、BA.5次世代疫苗則已接種17萬3227人次。 目前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94%、第二劑為88.6%、追加劑第一劑(第三劑)為74.2%、追加劑第二劑(第四劑)17.4%;其中65歲以上第四劑接種率為43.1%。 Moderna(莫德納)及Pfizer-BioNTech(BNT)疫苗分別自111年5月2日及5月25日起,由各縣市依實際情形陸續開放可安排校園集中接種及提供未在校接種者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是指COVID-19患者發病三個月後,可能會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例如疲勞、呼吸短促、認知功能障礙等。 陳其邁也呼籲,6-11莫德納兒童疫苗效力好、安全,不要再挑疫苗、儘快施打,持健保卡、接種意願書到高雄301家合約醫療院所,隨到隨打。 但桃園巨蛋體育館仍開放6/3~6/5無需預約,直接至現場就可排隊施打疫苗。
教育局表示,校園疫苗已發放家長同意書提供至少7天考慮期,預計6月2日前全數回收。 明天首日將安排4校接種,頭前國小全校675人,有意願施打367人,施打率約54%;安和國小全校2030人,有意願施打840人,施打率約41%;新林國小全校1002人,有意願施打700人,施打率約70%;淡水國小全校1085人,有意願施打616人,施打率約57%。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個種類還可再分為多種型別,共有數十多種。 在所有腸病毒種類中,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國內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爆發於1998年,根據疾管署統計,當年高達405例重症病例,其中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達19.3%。 陳時中今天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他在會後受訪時表示,美國輝瑞有在做5歲到11歲兒童劑型的武肺疫苗,未來總是要先準備起來,目前正在做最後談判階段。
5-11歲: 孩童接種莫德納疫苗 各國實施情況一次看
台大公衛學院昨天比較兒童接種疫苗的利弊,台大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美國建議5歲以上孩童接種兩劑BNT,12歲以上接種3劑BNT;日本今年3月起供應5到11歲接種BNT;澳洲建議12歲以上接種3劑BNT外,6歲以上孩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指出,6個月至5歲嬰幼童的臨床試驗看來,保護力與成人差不多,約70%、80%左右,抗體反而還比成人高一點。 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兩劑間隔4至8週以上;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接種非慣用手上臂三角肌。 A5: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兒童注射後可如常活動,必要時,家長可使用症狀緩解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等,注射部位腫脹則可局部冰敷。 5-11歲2023 接種後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注射部位疼痛(80~90%)、頭痛(30~50%)和疲勞(30~60%)。 嚴重副作用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則非常罕見,機率小於萬分之一。
至於大家所擔心的心肌炎副作用,共八百萬劑的疫苗接種後,通報系統僅收到11例疑似案件,根據有限資料顯示,大部分也都是輕微症狀的心肌炎。 5-11歲2023 林氏璧指出,理論上可以,但目前沒有足夠的資料能夠證明,因為這些臨床試驗收案人數少、產生案例少,根本沒有發生重症和死亡。 至於能不能預防腦炎,他表示因為國外鮮少兒童腦炎,所以更加無法回答,「但理論上我想是可以預防的」。 令人猶豫的疫苗副作用方面:●疫苗是安全的,但還是會出現輕微至中度的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淋巴結腫大壓痛、發燒、頭痛、噁心),約2-3天,少數到一週,但莫德納比BNT副作用發生比例更高(這需要後續更多研究比較,可能也和劑量較高有關?但也是因為這樣才能產生足夠抗體)。 有關6到11歲兒童接種疫苗時程,教育部今(26)天表示,最快5月2日起可安排校園接種,請學校給家長至少7天思考時間,學童施打疫苗後如有不良反應,可請3天疫苗假。 相信許多家長仍不確定是否要讓孩子接種疫苗,有兒科醫師表示,衡量利弊後,認為疫苗副作用比較短期,但假如得病變重症,這後果是無法承受的,因此決定讓自己女兒接種疫苗。
5-11歲: 腸病毒
研究顯示,莫德納可以引發很高的抗體反應,雖然還是會出現一定比例的頭痛、發燒,但是心肌炎發生率沒有比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高。 但是,根據美國費城兒童醫院(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衛教資料,若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導致心臟問題(包括心肌炎)的可能性遠大於施打疫苗後誘發心肌炎的風險。 美國CDC提供的最新數據表明,在10萬名接種疫苗的青少年男性中,預計只有4~7人會接種後得到心肌炎。 然而,如果這些青少年沒有接種疫苗,3個月內可能會超過5,500人感染新冠肺炎,並導致50人住院,其中包含心肌炎、死亡等風險!
最年輕的中重症患者今年38歲,有糖尿病史,5月27日確診、28日開始出現噁心、嘔吐,甚至還吐血,被家人緊急送醫掛急診,目前收治在加護病房中。 指揮中心表示,原則是還是希望民眾可以先上網預約,這樣可以減少排隊和混亂,不過還是提供隨到隨打服務,沒有預約也可以打。 名額則是每天提供2000到3000個,時間維持5到7天,遇到端午連結也不打烊。 因應病毒的差異,根據國際間數據統計發現,流行初期兒童感染 Omicron 住院比率高於感染 Delta ,但是住加護病房及使用呼吸器的比率都比 Delta 病毒株低。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 3 月全球死於新冠肺炎的 20 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有 13,400 5-11歲2023 多例,其中 0-9 歲的嬰幼兒佔了 42 %。
5-11歲: 接種後會有什麼副作用?
今天校園施打5-11歲兒童疫苗,但社區接種站也同步啟動,給不方便到校或其他原因的小朋友放便,但原則上鼓勵大家在校施打,小朋友對環境比較熟悉,也感到比較自在,交給老師、醫療團隊就好。 至於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的腫脹、疼痛、疲倦、發燒,國外少數有通報疑似心肌炎,但症狀都屬於輕微。 研究結果顯示 Omicron 病毒大流行期間,BNT 疫苗防止 5-11 歲兒童感染後住院的有效性為 68 %,在 歲青少年有效性則是 40 %。
畢竟,打有打的風險,不打有不打的風險,而我卻沒有能力幫您承擔任何風險。 這是日本首次授權11歲以下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厚生勞動省26日會召集專家舉行分科會議,討論後續接種事宜。 根據日本政府11日總結的新防疫指示,將盡快開放12歲以下且有意願的孩童,在經過必要手續後施打疫苗,厚生勞動省也已向地方政府宣達,希望最早3月就可以正式開始替孩童接種。
5-11歲: 兒童該打哪種廠牌疫苗?
當問卷調查中進一步問到是否有意願讓孩子施打疫苗時,有高達92.6%的家長有意願,顯示大多數家長對於保護孩子免受腸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終生殘疾甚至死亡有極高的關注和重視。 目前 5-11 歲兒童疫苗劑量為 10 微克,12 歲及以上兒童的劑量為 30 微克,研究發現此劑量是平衡副作用和對疫苗的免疫反應的最佳劑量,目前指揮中心已經在採購最後階段,專家小組也將在近期召開會議討論。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討論度最高就是 5-11歲的兒童該不該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