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幣為何一直跌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January 15, 2019

日幣為何一直跌

此一舉動意味著在日本借錢不但近乎零成本,銀行還可能有本金還款優惠。 有網友在PTT上發問指出,近期日本央行持續施行寬鬆貨幣政策,讓日幣大跌,而在日本卻有46%民眾希望停止、只有36%的民眾支持,依自己在國高中學的經濟學理論,因為日幣貶值,應該會讓台幣的購買力提升,會有感才對。 日幣真的越來越便宜,原因除了日幣貶值之外,新台幣升值也是重要因素。 下圖為過去5年日幣兌美元、新台幣兌美元的走勢,可以看到日幣弱勢下跌的情況下,新台幣兌美元反而是升值的狀況。 我們首先要來看看日本國內實施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影響一個國家貨幣匯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同前述所提及,日本除了實施 QE 以外,還在 QE 的基礎上額外實施了殖利率曲線控制,這也就是近 10 年來日幣易貶難升的重要原因。

日幣為何一直跌

一般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控制的是短天期的利率(short-term interest rate),像是日本央行便是以無擔保隔夜拆款利率作為基準利率,而隔夜拆款利率是金融機構之間「隔夜」借貸準備金的利率。 安倍晉三上任後,任命黑田東彥作為日本銀行總裁,推出了史無前例的 QQE,宣布每年購買日本國債規模 兆日幣,在量化寬鬆的基礎上加上質化寬鬆,激進的貨幣寬鬆手段讓日圓在半年以內相對美元而言走貶 20%。 日圓作為世界主要貨幣之一,在全球央行的外匯存底中一直佔有相當高的比例,根據 IMF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Q2,日幣在全世界央行外匯存底的比例約為 5.17%,為單一貨幣第三多的外匯存底,僅次於美元以及歐元。

日幣為何一直跌: 中國停止發佈青年失業率 今年以來該數據屢創歷史新高

堅持了那麼久的超寬鬆政策,為什麼會在2022年出現疲態? 本刊在前文(日幣持續貶值,對日本經濟究竟是好是壞?)曾經分析過,在超寬鬆貨幣政策下,日幣兌美元不斷重貶,嚴重影響日本的國際購買力。 只不過,2022年初時日本的CPI年增率還只有1%左右,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更認為這只是前一年低基期的短期現象,絲毫不用擔心。

日幣為何一直跌

如果你是外匯保證金新手,Mitrade還提供50000美金模擬體驗金讓外匯新手熟悉Mitrade交易平台操作,保證新手在開始真實交易之前做好充足準備。 對於生活在日本的老人是否願意接受外國人,答案想必是否定的。 因為如果來自國外的觀光客來到日本,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自然會增加。

日幣為何一直跌: 傑克森洞年會召開前 日本央行行長與首相討論金融市場情況

其實像是泰國、澳洲、美國等,都已經開始開放觀光客入境了。 例如今天午餐時,我和一位台灣同事聊天,她告訴我連雞蛋都變貴了──因為近年的全球變局,加上過去長久以來的貨幣寬鬆政策,台灣和各國的物價大多面臨上漲壓力,日本也不例外。 其實這波日圓的走勢可說是完全出乎意料,過往日圓因為長年低利率,有一些機構投資人是借日圓去做海外投資,而當全球股市開始回擋時,這些機構投資人就會賣掉部份獲利,回補日圓部位,所以日圓一直有一點避險貨幣的味道,走勢和全球股市變化為負相關。 其實在負利率政策之前,日本的借貸成本已經非常低,2008年金融海嘯前,美國的利率是5.25%,日本卻接近零利率,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間,舉例,在美國借錢,我要支付5.25%的利息給銀行,我的投資獲利必須大於5.25%才划算。 所以,跨國企業紛紛轉向日本尋找資金來源,之前談到的聰明錢,就在做這種借貸幾乎零利率的日幣,轉買美元做定存,賺取5.25% 的利息,做穩當的無風險套利。

儅美國市場疲軟時,USD/JPY會走弱,反之則走强(下圖藍色為美股的標普500指數,紅色為USD/JPY的匯率)。 所以很多投資者會將日幣加入自己的投資組合,從而作爲對衝美國市場的重要工具。 作為最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之一,日圓(JPY)貨幣對的交易量占全球外匯交易量的近15%,日幣匯率自然備受關註。 原PO接著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出國成本昂貴,現實也不可能休長假特地換大把的日幣去玩,不知道那些日貨因為貶值的關係,在台灣買了會很有感。 一開始日幣是採用金本位,規定 1,500 毫克的黃金和 1 日圓等值。 交易者可以在Mitrade交易平台上進行美元兌日幣交易。

日幣為何一直跌: 中國放棄清零新冠感染人數爆增 搶藥潮蔓延至香港澳洲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國組成的金磚國家集團領導人將於8月22日在約翰內斯堡舉行會議,會議的一個關鍵議題是——是否接納新成員。 日幣為何一直跌 所以你也就不难理解,当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之后,肯定是很多人借入日元,把他抛售出去,换成美元,然后赚取息差,那么抛售的人多了,自然日元也就贬值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日元暴跌的消息,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29日元关口,创下2002年5月以来新低。

尤其日本是一個負利率的國家,日本銀行的政策利率(policy rate)現在是 -0.1% ,而日本老齡化的社會對於利息的需求又十分高,因此日幣在 G10 國家當中,是一個對海外利差最敏感的貨幣。 日本旅遊業解封後,如果你打算去日本旅遊,那麼現在換日幣是划算的,這主要由於日幣觸底回彈後,可能促使台幣對日幣走高,屆時台幣對日幣兌換成本則會增加。 若你想要把買日幣作為長期投資也是可以的,因為當前日幣已經處於近20年低位,因此把日幣投資作為你的長期投資是可行的,但對於短期買日幣投資則可能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隨著新冠肺炎的疫苗在全球多國施打,帶動全球整體經濟情勢轉趨樂觀,市場避險情緒降低,讓日圓等避險貨幣轉向貶值。 據《Bloomberg》報導,倫敦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外匯分析師 Kit Juckes 在一份報告中提到,美國殖利率及市場避險情緒消退,使日圓和瑞士法郎都在景氣復甦中首當其衝。

日幣為何一直跌: 影響日幣未來走勢的因素

本周投資人心中兩塊大石頭已經放下一塊,輝達(Nvidia)果真交出超亮眼財報,儘管24日尾盤只略漲0.1%,比起費半的暴跌逾3%已經算很強。 接下來就等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稍晚在傑克森洞年會上的演講。 美股三大指數期指盤前小漲,道瓊工業指數漲約130點,或0.4%,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各漲0.2~0.3%;歐元則因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可能很快暫停升息的預期不斷升溫,貶至6月中來最低水準。

資金由海外流向美國,而先前透過出口貿易賺得盆缽滿的日本企業也將閒置資金轉向美國以追求高利率,而造成日圓相對美元貶值。 除此以外,由於當下日幣波動劇烈,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外匯保證金交易來交易美金兌日幣。 另一方面,外匯保證金交易是一種槓桿交易,即使你沒有足夠的交易本金也可以利用槓桿擴大自己的部位規模。

日幣為何一直跌: 印度羽賽/李哲輝、楊博軒退日本組合 今年首勝挺進16強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圓貶值雖然對出口企業以及觀光業有利,卻會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揚,因為進口的產品多以外幣(如美金等)計價,進到日本國內再轉換成日圓,所以當日圓貶值,換算後的進口商品價格就會變高,要花更多日圓才能買到一樣的商品。 日本許多產品仰賴進口原料生產,日本民眾也經常消費進口商品,因此目前日圓嚴重貶值,對日本當地民眾可說是噩夢一場。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圓貶值、新台幣就相對變大了,意思是花同樣金額的新台幣可以買更多日本商品。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本政治事件

回到日圓兌新台幣貶到近25年新低,上一次日幣有這種價位,已經是1997年的事了,當時因為亞洲金融風暴,造成日圓兌美元急貶,而新台幣當時在央行力守的情況下,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小於日圓,因此新台幣兌日圓相對升值。 最近日圓大貶,讓大家驚奇的發現,在台灣吃一碗拉麵,竟然比在日本吃一碗拉麵還貴。 我們就不要比特定的店家,就用1,000日圓吃一碗當地拉麵來計算,這應該算是不便宜的拉麵了,但是換算成台幣是多少呢? 如果用4月28日的匯率來計算,1,000日圓大約是226元新台幣,我相信,常在台灣吃拉麵的人,包括我,應該都有強烈感受,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真的好想立刻飛到日本,先狂磕個3天拉麵再說。

  • 而我個人認為其中有一個解決方法最值得討論,就是「儘速全面開放觀光」。
  • 此一舉動意味著在日本借錢不但近乎零成本,銀行還可能有本金還款優惠。
  • 近來日圓不斷貶值,15日兌美元一度貶至126.56,是近20年新低點。
  • 據《Bloomberg》報導,倫敦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外匯分析師 Kit Juckes 在一份報告中提到,美國殖利率及市場避險情緒消退,使日圓和瑞士法郎都在景氣復甦中首當其衝。
  • Michele表示,加息步伐在很大程度上給該體系帶來了利率衝擊,地區性銀行業危機是問題的一部分。
  • 目前全球通膨仍然高企,油組(OPEC+)積極干預抬高油價。
  • 在深度學習技術之前,音樂創作的演算法必須先設定相關創作原則;但深度學習技術則可從音樂資料中產生創作原則。

日圓兌美元的波動就更激烈了,同一時間,日圓兌美元貶值幅度高達到12.4%。 雖然股票市場反應正面,但這一寬鬆政策缺令日幣在兩年內貶值近30%。 日幣為何一直跌2023 日幣為何一直跌2023 如果投資者已經准備好了今年進入日幣投資市場,我們建議您重點關注有關經濟指標的影響,分析後續影響日幣未來走勢的因素。 自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日本央行長期採取無限寬鬆貨幣政策(QQE)刺激經濟。 2011年後日幣結束了階段性升值,進入長年持續貶值狀態,美元兌日幣(USDJPY)從75.6水平一直升至2021年的152附近,日幣貶值幅度超過50%。 因為匯率變化帶來了價差,許多人甚至會特地跑到日本買iPhone撿便宜。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本入境必用 Visit Japan Web 教學:填寫流程中文圖示完整解說

他強調,「日圓走強的短期風險正在增加,未來幾週可能升至130」。 日圓貶值意味著使用更少的新臺幣可以換到更多的日幣,用大白話來説,就是從日本進口的貨物成本有所下降,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這無疑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另外,日幣和臺幣的匯率下降,將會有利於台灣群衆赴日投資,從長期來看,赴日投資的成本將會隨著日幣貶值而下降。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圓對於許多人來説並不陌生,除了出國旅遊、留學會使用到日圓外,外匯交易中日圓也十分受到歡迎。 在去年(2022)年,日圓匯率連續大幅走低,使得大批投資者入場投資,賺得盆滿缽滿。 而進入2023年後,日圓一轉頹勢,開始了連續幾天的飆升。 經過市場的短暫調整後,日圓對美元一度貶值到 300 日圓兌換美元,但是隨著對美貿易的持續擴張,日圓開啟了一段猛烈的漲勢,在美國官員的口頭干預以及市場預期影響下,日圓一度觸及 170 日圓兌換 1 美元。 前面我們有提到,隨著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瓦解以及史密森寧協議的失效,再加上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擴大,日圓兌換美元由原先固定的 360 日圓兌換美元一路升值到 日幣為何一直跌 265 日圓。 除經濟政治因素影響以外,市場情緒也是日幣價格走勢的主導,特別是日幣的避險功能可能極大的依賴於市場情緒。

日幣為何一直跌: 日本水產業「哀鴻遍野」中港澳若全暫停進口 恐損1500億日圓

有的投資人認為,很多人還在度假,成交量低導致波動加劇。 日幣為何一直跌 另一方面,沒辦法操作這種資本遊戲的日本上班族或者中小企業,就會是日圓貶值潮中的直接受害者。 日幣貶值的直接效應,就是日本人的國際購買力下降,進口商品像是能源、大宗農產品、金屬原物料等等的報價原本就已經居高不下,如今再加上貶值的影響,對於極度仰賴國際貿易的日本企業來說,未來只會更吃不消。 但是對於亞洲的國家來說,或許會有些變化,這個政策對於台股可說是正面效果居多。 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放寬對日股及海外投資限制,除日本股票基金前景看俏,亞洲等股市也可望受惠。 我們可以來看近期新台幣兌日圓的匯率走勢圖,從3月10日的低點,新台幣1塊錢兌4.05日圓,到4月28日,已經來到4.42日圓,光這段期間,日圓貶值幅度超過9%。

日幣為何一直跌

由於進口能源通常以美元計價,因此一旦日圓貶值,進口能源對日本來說就變得更加昂貴。 雖然日圓貶值幫助提升日本的出口產品銷量,日本企業卻被迫把多賺的錢都花在昂貴的進口能源上,因此當前的日圓貶值並沒有為日本經濟帶來太多好處。 在通縮時期要刺激經濟,就需要大量的貨幣流入市場,降低利率是很有利的貨幣政策,因此日本是計畫性讓日圓貶值。

日幣為何一直跌: 持續探底!日幣狂貶破25年新低 日貨「這樣買」最划算

至於這一兩年常聽到有人比較台日的房地產價格,認為日本房地產似乎物美價廉,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當地的稅制與台灣不同之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匯率風險」。 還記得10/29號美國Fed才剛宣布要結束QE,市場反應冷清,畢竟這是市場早就預期的事情,才過了沒幾天,日本央行就出手印鈔。 日本央行的印鈔行動與美國自然不能相提並論,效果是否能夠影響全球?

若從當時的低點,到現在,日圓兌新台幣已經貶值超過3成,相當驚人。 新任行長植田和男已經成為外界焦點,他的言論有可能被媒體放大,甚至誤讀。 一旦出現稍為收緊或質疑寬鬆的言論,日幣可能急速升值,相反日幣可能會貶值。

日幣為何一直跌: 台灣人寧願去N次日本,也不去歐美旅遊?PTT點出2大原因,不是因為旅費太貴

對於熟悉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朋友應該可以發現Mitrade的交易點差是十分低的,這可以幫助我們極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只是需要注意,平臺會收取隔夜費用,交易者需要安排好自己的買賣時間,避免被扣掉計劃之外的費用。 由於匯率是相對的,若以聯準會為首的各國央行降息,幣值自然下降,日幣變相升值,相反日幣就會貶值。 2023年很可能是買入持有(Buy&Hold)日幣的時機,日本經濟走強,新任央行行長也明言件事過去無限寬鬆的貨幣政策。 恰好美國加息週期大概率結束,所以日幣很有可能迎來一波以月度計算的升浪。

日幣為何一直跌

隨著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瓦解以及史密森寧協議的失效,再加上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擴大,日圓兌換美元由原先固定的 360 日圓兌換美元一路升值到 265 日圓。 需要注意的是,日圓作為世界主要貨幣之一,在全球央行的外匯存底中一直佔有相當高的比例,根據 IMF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Q2,日幣在全世界央行外匯存底的比例約為 5.17%,為單一貨幣第三多的外匯存底,僅次於美元以及歐元。 與美金不同,日幣沒有類似美元指數一樣被廣泛使用的日元指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