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調整11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27, 2022

薪資調整

►2022年9月14日發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76元。 ►2021年10月15日發布,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525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8元。 ►2020年9月7日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萬4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0元。

  • 2021年時,勞保費率調漲到普通事故保險費費率 10.5% (+0.5%)、就業保險費 1%(固定1%),總計 11.5%。
  •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基本工資往上提的話,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有益,去年碰上疫情也有調漲,今年工作小組應該要讓社會大眾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怎麼去調整基本工資。
  • 此文一出,慣老闆的嘴臉立刻點燃廣大網友的怒火,「每天都賺不到1500元,一天請假還要扣1500」、「月薪根本不能換算時薪去計算總工資吧?」、「這算法國小老師看了都會哭」、「領到最後比低薪還低」、「很無恥的算法,可以告了!」。
  • 簡單來說,就是勞動部根據你拿的月薪「區間」,來認定你每月要投保的金額,主要目的是方便計算。
  • ♦民國82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3,350元,每日445元,每小時55.5元。

要注意的是,所謂的獎金不是什麼名目都可以代表,如果操作不慎的話,是非常容易被認定為工資,還是得要全部加進去投保級距及加班費計算,這部份不可不慎。 薪資調整2023 ♦民國25年12月23日國民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法,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足以供給無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 財政部30日表示,已著手評估是否在1年內調整國內企業基本稅額徵收率,由現行12%調高至15%;此外,為避免中小企業稅賦負擔過重,也在思考以合併營收達7.5億歐元(約新台幣260億元)為門檻,採行差別稅率。 員工因生理日導致工作困難,可依法要請生理假且不需要附證明,雇主千萬不能因此刁難或要求改請病假、特休,否則可能會涉及就業歧視! 而依法每月可請1天生理假,也就是全年最多可請12天;至於薪水計算方式,當年度請生理假的前3天不併入病假計算,請第4-12天才須併入病假計算。 有些排班的行業會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產生空班時間,像是餐飲業、製造業、運輸業等,小編要特別提醒雇主們,如果空班時間仍受老闆管理或要求,無法好好休息或自由運用時間,那就會被認定是工作時間。

薪資調整: 負責人健保|公司員工數在5人以下

勞保局提醒,適用舊制勞工退休金者或無提繳勞工退休金者,如月薪資總額高於45,800元,請單位於111年4月自行申報其職保投保薪資調整,以保障員工權益,並避免雇主受罰。 薪資調整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災保法)預計自111年5月1日施行新制度,為提供勞工更適足之職業災害保險保障,月投保薪資上限訂為72,800元,下限訂同基本工資(111年為25,250元),且雇主職保之投保薪資應為最高級距。 加保事宜較為方便,可按照員工人數選擇是否成立投保單位,再利用網路服務平臺和工商憑證在家申請成立勞健保投保單位,或是填寫勞保、勞退和健保三合一表格,讓負責人和員工加保更便利。 但對負責人來說,若選擇於公司投保勞保,則必須負擔被保險人20%和僱主負擔70%,總共90%的勞保費用,比起投保於工會負擔較大。

薪資調整

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最低不得低於健保法第10條第1項第1款第2目被保險人之平均投保金額(目前為34,800元)及其所屬員工申報之最高投保金額。 但未僱用有酬人員幫同工作之本款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其自行舉證申報之投保金額,最低以投保金額分級表第6級(111年1月1日起為31,800元)為限。 三、受僱者投保金額內涵: 薪資所得參照勞動基準法第二條規定: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惟得將加班費予以扣除。 但扣除加班費後,申報之投保金額不得低於勞工保險、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及勞退月提繳工資。 民國112年(西元2023年)的基本工資調為26,400元,同時「職災保險投保」薪資分級也跟著調整,第1級投保薪資修正為26,400元,雇主每月大約需多負擔99元,影響約四百多萬人。 《104職場力》小編為您整理「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及第10條特別加保對象分級表。

薪資調整: 公司負責人勞保規定

主要是因少子化、老年化,勞工投保年資拉長、投保薪資漸增,長期來說,預期未來保費收進來得愈來愈少,給付出去老年年金愈滾愈多! 其實雖然 2023 年勞保費率調升 0.5 個百分點,為勞保挹注200多億元,但就有學者指出,就算政府明年再撥補 450 億元,勞保 2028 年照樣破產。 學者指出應該要調整「年資給付率」,也就是政府給人民保障的退休金計算方式,才可能延後勞保破產的時間。 勞保投保級距有最低限制,勞工自付額與雇主負擔最高金額來看,最低級距為11,100元,最高為45,800元。

  •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工資月薪」在勞資權衡之後,原提案調幅從4.8%調降至4.56%,所以勞保、勞退級距未跨至第三級距,剛好不會影響勞退提撥金。
  • 同時,侯友宜主張讓護理人員加薪,並指出目前國內護理師職業率僅有60%,預計到2024年護理師缺工人數可達2.4萬人。
  • 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正在研擬方案,盼改善待遇和職業環境,近期就會提出相關方案。

又完整之逕調被保險人明細資料,將列印於111年5月份保險費繳款單之「本月有異動被保險人計費清單」(預計於111年6月25日前寄發),網路申辦單位則可至e化服務系統查閱、下載。 十方廣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為新創立或外商來台設立的公司,成立勞健保、勞退和就保等相關事宜,可即時為員工和自己加保,對勞雇雙方而言皆有保障,無需負責人親至勞健保局送件或到郵局掛號,快速又便利,亦可節省郵資及交通費用。 薪資調整 薪資調整2023 此外,還整合了新創公司所需要的資源:律師、行銷廣告專家、人事專家及專利分析師等專業人員,讓設立公司不再耗時又勞心勞力,將精力集中在公司營運上。

薪資調整: 行政院主計總處 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R.O.C. (Taiwan)

而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訂立的契約,須經法定代理人之承認始生效力,明年起18歲即為成年人,子女子只要滿18歲而訂定的契約、或單獨行為不須父母同意即有法律效力(《民法》第79條)。 同樣子女滿18歲即可自行申報所得稅,而不需由父母列為扶養親屬之免稅額(《所得稅法》第17條)。 現場也提供中彰投地區44家餐飲及旅宿業超過400個職缺,其中有金典大飯店房務員、陶板屋南投家樂福店廚藝助理等,也有較彈性的部分工時職缺如雲品國際酒店房務兼職人員、草屯鎮宏信商店兼職廚助等,民眾經就業中心推介投入這些職缺後,每月還能獲得最高1萬3千元就業獎勵金。 其中科技製造產業新萊應材開出上看6萬元徵求電機驗測、研發電控工程師職缺,餐飲旅宿業震一興業(震大金鬱金香酒店)則開出薪資高達5萬元招募主管職缺;另為協助初入職場的青年學子,也提供338個學經歷不拘的工作機會。

104 的資深顧問黃愛老師提醒,在六大項中基本面的「薪酬」、「發展」、「工作」是影響人才去與留的關鍵要素,如 PR 值皆低於 50,對企業長期來說是非常危險。 薪資高低常是人才決定是否是否轉職、跳槽的重要關鍵,如果做內部滿意度調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員工都表示對目前的待遇並不滿意,但誰不是期待報酬愈高愈好呢? 當企業在面對求職者、員工對薪酬的不買單時,有哪些資料可以為我們找出關鍵?

薪資調整: 基本工資」調漲!教你算調整後的加班費

(2)採結算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之獨資事業,應檢附最近一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損益及稅額計算表)。 未僱用有酬人員之自營業主應自行舉證投保金額,最低金額則依分級表第6級(112年1月1日起為33,300元)為限。 2023年基本工資調漲,時薪將從168元調漲到176元,調幅4.8%;月薪將從25,250元調漲到26,400元,調幅約4.56%,並在元旦1月1日實施。 所以這次保費的調漲,其實是勞保保費,每兩年一次的慣例調漲,跟勞保破產沒有「直接」上的關聯。 2021年時,勞保費率調漲到普通事故保險費費率 10.5% (+0.5%)、就業保險費 1%(固定1%),總計 11.5%。 所以這次勞保保費調漲,2023年費率再增加 0.5%,總計 薪資調整2023 12%。

薪資調整

勞動部公告,自2022年元旦起,國內基本工資調升至25250元,最低時薪則調整為168元,調幅約為5%,預估將有245萬名以上的勞工受惠。 不過,儘管政府提高薪資,慣老闆仍有辦法鑽漏洞,近日一名網友發文替朋友打抱不平,表示朋友在連鎖加盟餐飲業工作,老闆卻任意更換月薪、時薪制,薪水不漲反倒越來越低。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薪資調整: 投保金額申報與調整

因此如果不到11,000元,則以最低級距為計,超過45,800元,則以最高級距為計算。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勞工自付額的健保部分則須以最低級距25,250元計算。 以雇主負擔金額來看,健保的部分最低級距為25,250元,最高級距為150,000元。

薪資調整

整體將使安全準備可達1個月保險給付支出,符合健保法規定,健保會委員審議過程中,認為112年健保財務尚可維持。 員工請病假一年上限「固定30天」,在30天內薪水有半薪,超過30天則是無薪病假。 而雇主也應該在員工到職時清楚說明請假程序和應附文件,讓員工能有所依循,保障雙方權益。 家登(3680)昨公告將現金增資及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共計28億元以內,用以充實營運資金與興建廠房,對此,家登董事長邱銘乾今在台灣半導體在地供應鏈聯盟成立記者會後表示,將建置旗下家宇航太的生產基地,打造家登除半導體事業之外的第二隻腳,預期明年業績將大幅成長。 陳尹柔指出,這次結果顯見勞資雙方都有體認、讓步,漲幅對國內多數企業而言,仍在可承擔範圍,雖能稍稍緩解高通膨的經濟壓力,但必須提醒的是,薪水長期漲不動,才是大多數上班族說不出口的痛,期盼企業主能夠確實獲利共享,滿足員工實質購買力,勞資攜手走出低薪困境。

薪資調整: 健保承保專用表格

Q:曠工應以扣發當日工資為限A:勞工曠工當日工資得不發給,惟應以扣發當日工資為限。 勞動部目前定調,基本工資審議會因疫情延到九月舉行,不過屆時看到的數據,恐怕是七月三級警戒下的經濟成長率指標,牽動著基本工資的調整幅度。 薪資調整 另外,立委也擔憂最低工資法還沒上路,恐怕讓基本工資審議淪為勞資角力的政治籌碼。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就說,這樣的委員會沒有辦法發揮真正的效益,不管調漲決策是如何,都失去用客觀數據來處理的機制。 事實上,去年疫情添亂,讓基本工資創下史上最小調幅,如今疫情三級警戒,各產業景氣差異大,外界有聲音認為月薪和時薪應該脫鉤調整,甚至透過產業別調整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繼續往上調,不過疫情衝擊,讓明年調漲空間出現變數,自蔡英文上任以來,基本工資已經連五漲,時薪從133元漲到160元,月薪從21009元漲到24000元,外界觀望2022年是凍漲還是微幅調整。

♦民國84年7月17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880元,每日 496元,每小時62元。 ♦民國83年8月19日發布,自8月20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010元,每日467元,每小時58.5元。 ♦民國82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3,350元,每日445元,每小時55.5元。 ♦民國81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2,365元,每日412元,每小時51.5元。 四、投保金額申報: 第一類及第二類被保險人之所得,如於當年二月至七月調整時,投保單位應於當年八月底前將調整後之投保金額通知健保署;如於當年八月至次年一月調整時,應於次年二月底前通知健保署,均自通知之次月一日生效。 舉例說明:勞工每月薪資為72,000元,投保單位於申報其加保時,應按其實際薪資72,000元填報,其勞(就)保投保薪資級距將自動歸級為45,800元,職保將歸級為72,800元。

薪資調整: 企業內訓

勞工分為全職與部分工時,這兩類別的勞保級距與計算方式也不盡相同。 在勞保裡,企業要負擔 70% 的勞工保險費,勞工負擔 20%,政府負擔 10%,接下來我們就來看勞保費的計算公式。 配合政府規定,五人以上公司的雇主,都需要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且勞保屬於強制性的投保,而勞保可以再細分為普通事故、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 Q:全勤獎金是否屬工資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工資定義,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故全勤獎金若係以勞工出勤狀況而發給,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則屬工資範疇。 Q:依工作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是否屬工資疑義A:事業單位依勞工居住地距上班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如非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並經與勞工協商同意,則非屬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三款所稱之工資,於計算延長工時工資時無庸計入。 Q: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五款「按件計酬之勞工」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五款所定「按件計酬之勞工」係指勞工之工資中包含依完成工作量所獲致之工資,而此項工資之多寡,足以影響其生活可否維持者而言。

薪資調整

若是月薪制員工,因薪水已包含空班時間(休息時間),就不須另發薪水,而時薪制員工則不計薪。 勞保局表示有關投保薪資第1級逕調作業,已於111年10月份繳款單(同年11月25日前寄發)背面印製通函周知投保(提繳)單位,並於e化服務系統公告。 針對有癌友為減輕門診用藥費用負擔,以住院來請領商業保險理賠,壽險公會日前發布新聞稿,已悖離整個醫療險設計的目的,同時也造成健保制度及醫療量能負擔,誠非保險業者所樂見,理事長陳慧遊今(31)日受訪時表示,會快召集專案小組研議中,希望合理不要成為理財工具。 楊宗斌強調,藉由基本工資的調高,可望抵減物價漲幅,並刺激內需消費,雖然每回針對基本工資的變動,勞資雙方看法經常不同調,甚至演變成「喊價」拉鋸戰,因此「最低工資法」正式立法有其迫切性,只是想取得兩邊皆認同的計算公式,仍需法制化規定與罰則來落實。 Yes123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相較去年 10 月 8 日才確定,今年 9 月 1 日就達成勞資共識,而且基本工資超過 4% 的調幅,代表雙方皆正視「物價上漲」衝擊,同時反映今年「正數」的經濟成長率,讓勞工分享到成長的果實。

薪資調整: 勞動生產力、單位產出勞動成本

又第36條所定之例假、休息日,第37條所定之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為該法第39條所明定,故事業單位應依法發給其所僱計件工例假、休息日及休假日之工資。 Q:奉派至國外或大陸之子公司工作,發生資方積欠勞工工資情事,國內之行政機關管轄權疑義A:查勞動契約為諾成契約,勞資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契約即成立,其契約內容(薪資給付方式、工作地點、勞務提供對象等)可由雙方約定之。 另母公司與子公司為個別權利義務主體,若該勞工係基於借調關係,由母公司調往子公司工作,勞雇關係仍存在於母公司。 若非基於借調關係,而係與母公司合意終止原約,再與子公司成立新的契約,則屬另一勞動契約之履行。

薪資調整

蔡政府任內年年調薪,從2016年的2萬1009元,至2023年的2萬6400元,調薪幅度達25.66%。 面對外界聲浪,勞動部說明,歷來勞資對於基本工資的調整看法有各自立場,最終決定的調整幅度不會讓每個人都滿意,但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功能,就是積極整合各方意見,盡力取得勞資雙方尚可接受的調整金額。 時間拉回現在,經過勞資政學四方討論,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將明年基本工資月薪調至2萬6400元,並建議行政院自明年元旦起實施。 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及國際情勢等不確定因素,但台灣經濟成長仍然有不錯表現,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 3.76%,討論基本工資的核心價值為「經濟果實勞資共享」,保障弱勢基層勞工維持基本生活的實質購買力,這是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重要課題。

薪資調整: 勞工保險費率調升至12%,每月負擔約增加36元

直到 2027 薪資調整2023 年調漲到法規規定的 13% ,「應該」就暫時不會再漲價。 台灣唯一曾歷練法官、勞動局長、金控公司董事職務的律師,有著自各個角度觀察勞資糾紛的豐富經驗,現為執業律師,以勞動法、金融法及證券交易法等為主要執業領域,目前並擔任全國律師聯合會勞資關係委員會主任委員。 企業最好在職務調動前,先與員工進行初步的訪談,了解員工的家庭與生活狀況,作為職務調動後要如何協助的參考依據,不僅可以讓員工感覺到公司的關心與誠意,也能減少轉換後的不適應與爭議。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表示,九月中旬起,所有境外電話打進市話,將有七秒的語音警示;至於先前沒有境外來電語音警示... 三、違章漏稅之事實及可供偵查之具體事證,如領取薪(工)資資料、出勤紀錄、勞健保資料、存摺影本或離職證明等。 市調機構Blind發表了一份關於5大科技巨頭的薪資報告,對蘋果、Google、Meta、微軟、亞馬遜的工程師進行了不同階級的薪資調查,報告顯示,Google的工程師薪資最高,最差的則是微軟和蘋果。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舉行記者會公布醫療五箭衛生政策,當中第一箭建議逐年醫療費用成長率達到GDP8%。

薪資調整: 基本工資定案:月薪調升至26,400元、時薪176元

並主張讓護理人員加薪,目前國內護理師職業率僅有60%,推估到了2024年護理師缺工人數可達2.4萬人。 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正在研擬方案,盼改善待遇和職業環境,近期就會提出相關方案。

薪資調整

報告還透露了一些其他有趣的發現,例如蘋果薪水比不上其它公司,但工作強度和收入是成正比的,而Meta的工程師晉升速度最快,因此有更多的加薪機會。 而微軟則為工程師提供了許多工作級別,這可能讓他們有更多不同的晉陞管道,然而,微軟工程師總薪酬仍全面低於同行。 ● 當年度該公司如未分配盈餘,應檢附股東大會不分配盈餘紀錄,如無該紀錄,應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上切結盈餘不分配。 ● 應檢附最近一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以該結算申報書中營利所得項下該公司分配之股利為其營利所得),並附申報該營利所得之「各類所得扣繳及免扣繳憑單」。

參加企業健診的公司,一般來說會取得 三份報告:雇主品牌、員工滿意度、員工適合度報告。 而針對薪酬福利制度上的不足,我們一般是參考員工滿意度報告與雇主品牌,A 公司的案例我們將以員工滿意度報告來與大家說明。 首先釐清勞工保險的意義,勞工保險是政府為了保障勞工生活所辦理的社會保險制度。 當勞工不幸發生意外事故時,政府可提供各種給付,以安定勞工的生活。 換句話說,勞工保險等同於在職保險,有實際從事工作並領有薪水的勞工才能保勞保。

然而,關於具體的加薪方案和三班護病比的討論,文章並未提及更詳細的內容。 雖然這篇報導提供了在護理人力和護理環境方面的一些具體訊息,但文章並未提供其他相關資訊,例如具體的政策細節或對這些政策的相關評價。 未來的報導可以更深入地討論這些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並提供更多專業的觀點和意見。 ● 如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未影印留底,應向該管國稅局稽徵所申請影印最近年度之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及憑單。 本網站結合我們所徵選的榮譽諮詢律師、一系列淺顯易懂及生活化筆觸的法規個案手冊、固定推出的法律專欄、培訓課程等訊息,一一在網站上找到您所需要的答案。

薪資調整: 雇主、自營業主、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111.1.1生效)

勞工的聲請要得到法院裁定准許,必須滿足兩個要件:1.雇主調動勞工之工作有違反勞工法令、團體協約、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勞動契約或勞動習慣之虞;2.雇主依調動原工作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 勞工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回復原職,同時依勞動事件法第50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核發定暫時狀態處分,命公司讓勞工恢復原工作內容,或是起碼是勞工也同意的工作內容繼續工作。 勞動部指出,基本工資3萬元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但也請勞方體諒這幾年碰上百年一遇的疫情,資方也面臨國際經濟情勢的壓力。 在理想未達成前,政府仍會繼續努力,在務實中追求理想,持續為勞工權益打拚。 該部將與經濟部將儘快邀請工商團體共同討論基本工資配套措施,對於受疫情衝擊尚未恢復的內需產業,予以有效協助,並請相關部會密切監視國內的物價變化,適時採取穩定物價措施。 而第三種,就有可能造成薪資管理上常說的「薪資擠壓」,也就是當有顯著不同水平的經驗、技能、職級或年資的員工,薪資差異很小或接近一致時,稱之為薪酬擠壓;而因為基本工資調漲,造成不同員工間的薪資差異縮小,就屬於此種情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