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燃油車來說,假設:汽油每公升 30 元,一年開 15,000 公里,用比較省油的車一公升跑 15 公里來算,一年加油也要 30,000 元。 遇到快充站速度較慢,或是電動車可以接受的功率較低,充電可能需要 30 至 40 分鐘。 台灣是個加油站密度大的國家,加油很方便,所以大家想到「充電」就覺得比較沒這麼方便;不過大家可以想一下,30~40 年前台灣還沒這麼多加油站,但是等到車口數逐漸增加,加油站也就跟著增加了。 而鋰電池依正極材料主要分為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幾種。 首先,如著名車商特斯拉所採用的鈷酸鋰電池,其能量密度較高、放電電壓也高、電極材料裝備容易,但穩定性較差,壽命也較短,且造價高昂。
電池生產及回收困難,還有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緩慢步伐,又會否成為電動車轉型的絆腳石? 在經歷合作對象Britishvolt倒閉破產後,Aston Martin先前則找到新的合作對象確定會和Lucid合作開發電動車,並且預計2025~2026年會推出首款純電動車。 然而除了開發純電動車,在轉換的過程中Aston Martin也計畫替旗下車型導入電能系統,對此日前就表示2024年起所有車型動力系統將都會有電能,而且還是具有純電行駛能力的PHEV系統。 而動力系統據了解就是搭載4.0升V8渦輪引擎與6.1kWh電池模組,能提供15公里純電行駛能力。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續航增加?開起來更穩?電動車專用胎是話術還是好處?
文章曝光後,一票網友秒選油車,認為維修據點相對多且不怕沒電等,另一派選擇電動車的擁護者認為,若不會騎太遠,是真的很省。 ▲ 換電式電動車換電式電動機車具備免充電等待、維護容易、集中管理等特色,目前已成為台灣電動車市場主流。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2023 換電式白牌重型電動機車自從2015年問世以來,成功引起不少市場討論話題,而經歷七年以來的發展與七家品牌的激烈競爭,電動機車目前整體市佔已穩居10%以上,目前仍然是台灣機車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在混合動力電動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中,油、電混合動力是最常見的,因此HEV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2023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亦稱油電混合車(簡稱為油電車)。 但一般的油電車並不是透過電網充電,電能是倚賴引擎發電,並透過煞車減速時回收動能,轉換而成;因此,當油電車電量不足時,汽油引擎將自動啟動,帶動發電機充電,故車輛油箱裡一定要有油,不可在完全無油的狀態下行駛。 需要注意的是,電動車更重的車身和瞬間扭力意味著與傳統汽車相比,可能需要更頻繁地輪替和更換輪胎,電動車的車主最終還需要更換汽車的電池,這可能會很昂貴。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成本正在下降
油電車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油和電混合產生動力的車輛,車輛可由電動馬達及燃油引擎同時或單獨驅動。 引擎只負責高壓交流電瓶的充電及需要高扭力時使用,本身小電瓶只供其他電器使用,不做傳動用,而小電瓶由發電機負責充電;電機馬達裝在引擎後方,前部作為發動及充電用,後部作為傳動及回充用。 而電動車以電子為主要和唯一能源,用電動馬達驅動車輛行駛,也因為對環境影響相較汽油車小,也隨著石油及其他燃料的枯竭,所以是前景最被看好的車種。 雖然純電動車尚未普及,然而這種高效又節能的新型汽車,必將成為車市新寵。 以電子及電力為唯一能源,透過電動馬達驅動車輛行駛及車上各項功能使用,是對環境影響相較最小的車種,未來也將全面取代燃油車。 因純電動力車使用之能源為電池,概念其實就像我們平常使用手機一樣,當電力即將耗盡時,需使用充電設備(如充電樁)將車輛充電後方能再使用。
電動車初期價格不便宜,早期的 Tesla 在台灣售價 500 萬元起跳,第 1 代 i3 搭配 22kWh 電池續航只有 150 公里,售價也高達 239 萬元。 但隨著 Tesla 在 2019 年 3 月突襲式的降價,讓 Model S、Model X 一夕之間價格腰斬。 當時整個汽車產業還在驚魂未定,除了早買而惱怒的 0.1%電動車主之外,其餘 99.9%的人都超想買電動車。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電動車早於內燃機
表一則將民眾購車考量的主要因素與相應的子因素在調查中呈現的順位列出。 主要因素依照使用便利性、價格合理性、環境效益、社會心理因素、個人偏好的重要順序排列,各子因素也依序排列。 由該表可以瞭解民眾最重視的是車輛本身的安全與穩定、定價合理、整體環保程度、彰顯環境認同、車輛的舒適等。 這也可以看出,民眾對於可以透過五官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感受得到的因子會更為在意,碳排放這氣候變遷相關議題雖然是熱議題,然需更強化民眾的認知,縮短自己與氣候變遷之間的「心理距離」,並且搭配優惠的價格,大家才會採取「氣候行動」。 對於使用車輛這種具有若干風險的工具的民眾而言,安全與方便仍是最重要的考量。
至於Model X開了三年,進廠也是修了三四次小東西,像是鷗翼門感應器壞掉、電吸門故障等等,Tesla的小問題算是滿多的,要喜歡這個牌子,這些小問題你就能包容。 像是我住嘉義,維修要跑去台中或高雄,台南還沒有維修點就稍微麻煩。 至於Taycan的淺色內裝就感覺比較緊張一點了,不過持有還不夠久要再觀察。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未來生活實驗室
到了西螺休息站再次充電,充電到 80% ,也還是只要十來分鐘。 只是在有些地方沒這麼方便,例如山區、鄉下或農地比較多的地方,有些因為地目的關係(例如:農業用地),沒辦法申請 380V 的電力來設置充電站,這就要看政府的政策,有沒有要為了發展電動車而做調整了。 以前你開燃油車,會在規劃行程時安排去加油站休息一下,如果油不夠就加一下。 現在你會看著 App,判斷哪一段是比較遠程的路,需要先在哪裡補一下電,把充電站規劃進行程中;而充電站也不會待太久,就是個十來分鐘。 我們每天用的電,是透過同一套台電發電系統所產出的,消費者用來開車、騎車的電,不會比開電燈、吹冷氣、滑手機、看電視用的電更髒或是更乾淨,增加整體能源的使用效率,才是作為地球公民(其實你我都只是過客)應盡的責任。 然而這又牽扯出更多的問題,除了充電站的鋪設速度與普及程度外,城市電網負荷程度與供電穩定性也是普及電動車非常現實的障礙,甚至環保等,都是常被討論的對象。
不少人喜歡電動車,是因為它的騎乘安靜,但要提醒大家,電動機車和油車的引擎感受蠻不同,「起步比較順」、「可以很快衝到底」是什麼意思? 雖然可以看影片想像差別,但很建議還是要現場試騎,畢竟騎乘感受這種事,是無法完全靠想像的。 購買電動車之後,充電的規劃就成為首要之重,因為電動車的充電伴隨著時間成本、密度落差(例如鄉鎮與城市)、地區差異等情況,畢竟現階段充電站的密集度與成熟度不似加油站,若未能事先規劃好通勤或出遊的充電計畫,輕者引發里程焦慮、重者沒電停在路上,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在電動車的領域中,驅動車輛的能量來源由傳統內燃機的燃油,轉變成電池內的電能,而電能能量最被廣泛計算的單位,就是 kWh,讀做千瓦小時,代表 1 千瓦電功率在 1 小時所作的功,是一種能量單位。 而白話文來說,1kWh 就是日常生活常聽到的「度」,1kWh 是 1 度電,10kWh 是 10 度電,而電動車內的電池組,無論其化學組成、形式為何,都可以透過公式計算得知其容量為多少 kWh。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電動車電池更換不可避免
這個從「燃油」到「電力」的能源轉型能帶動相當迴異的新興需求,所以協助業界產出專利,闢劃更多自製零組件的空間,甚至吸引完整產業鏈到國內,就成為政府的重點政策,包括台灣。 根據Kellry Blue Book的分析,假設每個月的駕駛里程數為1,600公里,那麼以電動車每kWh可行駛4.8-6.4公里、每kWh電費約10美分的情況下,電動車每個月的充電費用則是25-33美元,大約是新台幣 元。 至於在汽油車方面,以1,600公里的加油費用為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來看,在燃料成本上電動車可說是僅佔燃油車的1/3。
We Predict 的這一項結論,有助於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電池驅動的車輛,比起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車更便宜。 歸結於每公里更便宜的「燃料」成本,因為電力比起汽柴油便宜,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更高效,以及由於電動車的運動部件較少而不至於受損變質,並且不需要傳統汽車所需的一些日常維護,例如更換機油,煞車片更換。 專用輪胎讓電動車表現更好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電動車使用專用胎到底有沒有必要性?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電動機車還是油車好?2缺點超多網友提到
前一陣子我去做了 Kia EV6 的環島,從台北充飽電往東部開,一路開到北回歸線附近時,我發現電力還有 40%,我就決定不充電了;再一路往下開到屏東楓港的特爾電力,電量剩下 24%、續航里程還有 100 多公里,耗電量是一度電可以跑 7.3 公里,是非常省的。 到了 2019 年,特斯拉 Model 3 進入台灣,台灣電動車開始快速成長。 2019 年電動車全年銷售 3,000 多台,2021 年全年銷售 7,000 多台,今年則預估會銷售 12,000 至 14,000 台,佔全台汽車比例約 3%,是很快速的成長。
而且高性能油車的確開發成本高,主要是高性能油車為了炸出更高的性能,除了引擎本體為了應付更極端的燃燒環境,材料、強度都必須用上高檔貨,而周邊如散熱、控制等配套也得同步升級,花費驚人。 100 多年前,電動車輸給了油車,有當時科技解決不了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展,就像魔幻電影情節一般,有魔力的神物被封印了百年,某一天,解除了封印。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電動車現況解析:換電動車好嗎?現在有多少電動車?
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動力需求,在未有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前,電池模組的重量很難降低,這是電動車設計上最難克服的障礙之一。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儘管現代已實現電動車的商業化,但車體對輕量化仍非常要求,而與此相對的安全性更是比性能更重要的關注點。 一般而言,電動車多採用輕質材料,如高強度的鋼鋁合金,甚至是高剛性的塑膠材料等。
首先,台灣是島國,路短車多;而電動車是在低速的情況下比較省電,因此電動車很適合台灣這種城市多、道路崎嶇狹小的國家。 電動車的內部結構相對燃油車簡單,許多原本留給擺放車子零件的空間,就直接轉換為車子的內部空間,所以在開電動車的時候,會覺得空間寬敞了不少。 在慢充的情況下,如果電池有保護機制,全馬力輸出對電池不會有任何影響,每天充到 100% 都沒問題的。 在楓港第一次充電,把電充到 80% 花了 500 多塊,比加油省錢;時間上也沒有耗掉太多,大概花了 14 分鐘,我就是上個廁所、跟朋友聊聊天,電就充到 79% 了。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傳統豪華車企推電動車,千萬別在沉溺在「過時」的規則
此外,若分析燃料生命週期,臺灣銷售量前五名的純電動車的每公里排放量約為65~136 CO2-e,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則為68~140 CO2-e,差異也有限。 如果您有意願換一台新車,你會選擇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呢,根據國外民調顯示,大多數的民眾仍舊會選擇燃油車,主要是考量續航力、以及充電性的問題。 電動車的發展仍舊需要時間,但專家也表示,若未來能強化充電站點,以及讓民眾知道電動車的多元功能,未來成長幅度,非常值得期待。
事實證明,根據安德森經濟集團對汽車燃料成本的分析,絕大多數在美國銷售的汽油動力汽車和跨界車的燃料成本低於電動汽車的充電成本。 隨著電動汽車的種類越來越多,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未來幾年一些州將開始禁止使用汽油驅動的汽車。 電動車利用蓄電池為電動馬達提供動力,帶動車輪運轉,使車輛得以前行。 當電量耗盡時,再將電動車插入公共充電站或家用充電裝置為電動車充電。 電動車從電網獲取電力,並將電力儲存在可充電電池中,使車輛得以繼續使用。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電動機車的維修站不如普通機車行多,檢修要預約,故障的話不一定馬上就能修。即使是檢修據點較多的Gogoro也是一樣。
A.特斯拉可以選的東西不多,我的Model X有選白內裝,它的白色內裝皮質滿特別的,跟常見的皮椅不太一樣,也不太會上色,國外有些車主還故意用醬油去實驗,基本上都白的回來(偶爾會有牛仔褲痕,用水弄一下就掉了),所以整體來說還算滿好顧的,我非常推薦大家選配白色內裝。 A.大概是被718 spyder影響,想知道跑車廠會怎麼造電動車,所以才會選擇Porsche Taycan,我是買後驅車型,選了海王星藍(15萬),這個顏色很好看但很貴想了非常久(笑),它在其他車型上不能選,算還滿有獨特性的。 A.最早接觸Tesla的時候,Model 3還沒出來,品牌很新奇又有豪華定位。 當時我的小孩剛出生有空間需求,找SUV就選擇了Model X(100d,大概五百五十萬左右,沒上頂規想說休旅夠用就好)。 里程數來到 32 萬公里時更是懸殊,Model 3 僅 35 公噸,RAV4 則高達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2023 76 公噸,已是 Model 3 的兩倍之多。
例如油電混合車,其實並不算是電動車,主要還是以內燃機驅動,而電動馬達只有在低速行駛時才使用。 總結來說電動車因為電池技術的關係,導致生產過程較純燃油車不環保,但行駛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量仍比起燃油車優異許多,就長遠來看電動車確實能夠被稱為「比較環保」的一種選項。 而未來要如何同時保持電動車的優勢,又能解決其先天性的弱勢,正是全球汽車市場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電動車與燃油車比較: 續航力
只要針對電動車在製造和電池的相關疑慮持續進行改善,很明顯地電動車與燃油車對於環境友善的差異會持續擴大,也會成為更清潔的交通選擇。 例如,使用壽命結束的電池可以重新用作能量存儲解決方案,並且仍可提供高達 70% 的輸出。 回收過程也在改進,這意味著更多的公司能夠從電池中提取貴金屬進行再利用:這不僅可以避免污染,還有助於抑制導致過度開采的對原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 針對這個問題的答覆是肯定的,電氣化的交通工具確實更環保,並且可以為永續性的未來鋪設了前往的道路。 例如不少研究資料都表明,在空氣污染方面,普通中型車的電動車型絕對是優於燃油動力車型的。 電動車充電所需要的時間是另一個難以被接受的點,但是電動車讓你可以選擇回到家充電,只是前提為住宅或社區大樓安裝有相關的充電設備。
- 對於使用車輛這種具有若干風險的工具的民眾而言,安全與方便仍是最重要的考量。
- 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積極的進展,鋰離子電池生產所產生的排放量不到 2017 年的一半。
- 當然,如果是喜歡回廠享受尊榮服務,吃吃高級冰淇淋或喝咖啡的車主而言,可能就不太適合了。
- 一般純電池電動車的電池模組必須充電才能運作,充電需要時間,但燃料電池車則不同,只要加「氫」就能上路行駛,節省等待時間,而且燃料電池發電時只會排放水及熱,因此燃料電池電動車被視為零污染車,屬於真正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
- 不過這議題依然吵得沸沸揚揚,對此,多倫多大學也進行了一項研究,看看到底在碳排放上,電動車是否低於燃油車。
研究發現,雖然電動汽車早期的養護成本更高,但到了三年的關卡後,它們會變得更加經濟。 美國的研究也表明,與燃油車主相比,電動車的車主平均每年可節省約 632 美元的消耗性支出。 這意味著在數年之內,價格較高的電動車車款仍然可以比廉價的汽油車型更具成本效益。 「電動車相對於燃油車到底有沒有比較環保?」一直是許多人爭論不休的熱門題目。 有意思的是隨著電動車技術不斷的改進,加上各方的放大鏡檢視之下。
雖然說營業所可以充,但台中、台南營業所都還在蓋,而且營業所都不在交流道旁,充個電還要跑進市區裡面,真的滿麻煩的。 另外Taycan的App也滿難用,舉例來說,常常連線不起來,開關門要很久的反應(超過10秒),設定充電%數以及夜間充電都不是很直觀。 我自己猜應該是Tesla的預判是開80km/h來預估,所以你開100~110km/h的話,消耗就會比較大,Taycan可能預設就差不多是110km/h左右,所以差異就很小。 來令片我換CARBOTECH XP10,聲音滿大聲的,不過因為平常都用動能回收在開,用到煞車的機會也不多。 A.原廠配韓泰的輪胎,我後來因為想下賽道,所以換成Michelin PS4S,還滿多車友裝Cup 2或是RE71RS這樣,可能之後會考慮用兩套框來輪著換。 Model 3/X最大的價值就是它的Autopilot,如果把AP拿掉,Model 3/X就變得跟一般的電動車沒有太大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