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工時勞保11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February 23, 2022

部分工時勞保

這篇文章內容的法律依據,是來自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20條[2]和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的行政函釋[3]。 112年起,最低基本工資為26,400元,隨著基本工資調漲,民國112年(2023)的社會保險的投保級距表已經出爐,如下列表格。 「定期契約」與「不定期契約」最主要的差異在定期勞動契約期滿,雇主不需要給付勞工資遣費,且不用勞基法第11-14條事由,勞動契約即終止。

  • 二、獎金:指年終獎金、競賽獎金、研究發明獎金、特殊功績獎金、久任獎金、節約燃料物料獎金及其他非經常性獎金。
  • 又雇主如僱用臨時工、工讀生、部分工時人員或兼職人員工作時,亦應依規定為勞工申報參加勞、就保,以符規定並避免受罰。
  • 我們將他月投保薪資 33,300 元,乘以2023年適用的「勞工普通事故保險費費率 12%」,再乘上小明要負擔的2成,可以看到他每月要付的「勞工普通事故保險費」為 792 元;雇主要付 2772 元; 政府補助 396元。
  • 為因應各行各業不同之營運型態,另訂有2週、8週及4週彈性工時規定。
  • 這個「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費率的增加,其實是根據《勞工保險條例》2009年修正實施後就開始執行了,並非今明年特例。

如果你個工時較一般全時勞工少,但公司在幫你加保勞保時,沒有勾選「部分工時」人員,那你的保費就會依照一般勞保級距來計算。 舉上面相同例子,你每月從公司領 10,000 元,就適用一般勞保級距中最低的級距「23,800」以下,要繳納的勞保保費以 2021 年的負擔比例來計算是 547 元,相較部分工時人員投保要多繳 303 元。 主要是因為雇主還是可以聘用時薪制的員工,每天工作 8 小時,每週工作 5 天(合計 40 小時);但也可以以部分工時聘雇員工,算月薪給他/她。 2023年(民國112年)勞保級距、健保費用分攤表及勞退最新級距表出爐囉!

部分工時勞保: 📍 員工自行負擔「勞保費率、計算公式、負擔比例」

近年來因產業變遷,經濟活動愈趨複雜多元,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從事工作之類型日益增加,與傳統或固定於雇主之設施內或指定場所提供勞務之型態不同,常有工作時間認定或出勤紀錄記載等爭議情事。 為使勞雇雙方能進一步瞭解工時制度,提供相關法令規定、數種工作時間安排型態,現行工時制度下產生之相關問題解釋,本部製作「工時制度及彈性措施手冊」,期盼對於事業單位及勞工朋友均有所助益。 為因應各行各業不同之營運型態,另訂有2週、8週及4週彈性工時規定。 經本部指定為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2項(2週)、第30條第3項(8週)、第30條之1(4週)規定之行業,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依各該規定實施彈性工時。 另外,《勞工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將於111年5月1日施行,屆時職業災害保險薪資應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規定之投保薪資等級申報,最高為72,800 元。

部分工時勞保

提醒雇主:切勿為了減少支出而「高薪低報」投保級距,不但違法也面臨罰則外,勞工權益更受影響。 打個比方,每個月領 8,800 的部分工時人員,投保時直接寫 8,800 就好;但每月薪資 32,000 元的勞工,雇主在申請加保時,要填寫的金額會是月投保薪資 33,000。 總而言之,部分工時人員的加保按每月實領金額填寫,一般員工則按照勞保級距中的月投保薪資規定來填,可以搜尋「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近一步了解。

部分工時勞保: 工讀 / 兼職勞保投保規定

註:勞工保險投保薪資,是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的規定,申報投保的薪資。 其中「薪資」(月薪資總額)也就是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作報酬等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倘若每月收入不固定者,則最近3個月收入之平均為準。 「工讀生」是通俗用語,在勞動相關法令說明中,大致上被歸類為「部分工時勞工」這一類。

參考仲閱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在文章《淺談常被誤解的時薪制VS部分工時》中提到,薪資給付方式(月薪制、時薪制、日薪制等)跟工時(全工時、部分工時)沒有必然的關係。 主要是因為雇主還是可以聘用時薪制的員工,每天工作 8 小時,每週工作 5 天(合計 40 小時);但也可以是部分工時聘雇員工,算月薪給他/她。 與計時員工不同,部分工時員工採取的是月薪制,每週工時數固定,地位、權益、年資與全時員工相同,在薪酬、福利上按比例計算。 勞動部就此類型工作,頒布了相關法規,保障雇主與員工的權益。 因此員工(含兼職人員)受僱從事2份以上工作,其受僱單位如果都是勞保強制投保單位(例如:僱用員工5人以上的公司行號),則均應分別為其辦理參加勞工保險。

部分工時勞保: 快訊/台積電高雄廠製程定案! 公司證實:設2奈米廠

若被保險人退保,並在領取失能年金給付,或老年年金給付期間死亡,或保險年資滿 15 年,並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第 58 條第 2 項各款所定請領老年給付資格,於未領取老年給付前死亡者:依失能年金或老年年金給付標準計算後金額之半數發給。 查,丙為甲之母親,甲死亡時,丙為59歲,從事美容美髮業,收入不固定,投保在某直轄市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投保薪資為19,200元,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第63條第2項第3款之資格,且為實際支出殯葬費之人,故依法得請領五個月喪葬津貼。 為提供事業單位就在外工作勞工工作時間認定及出勤紀錄記載之參考,勞動部訂定「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及「居家照顧服務員轉場工時紀錄指導原則」供各界參考。 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意旨在使部分工作性質特殊者,與雇主間有合理協商工作時間之彈性,非可使勞工之工作時間完全不受限制或無例假與休假及不另給予延時工資。 其中2022年勞保費率11.5%為,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10.5%以及就業保險費率1%,可參照勞工保險條例第13條和就業保險法第8條之規定,勞動部和勞保局、勞工負擔比例網頁也有相關說明。

部分工時勞保

目前,我們國家的薪資被分成 16 個級距(同義詞:等級),最低是第 1 級,每個月月薪在 25,250 元以下;最高則是第 14 級,每個月月薪在  元以上。 下圖是以適用勞保保費「勞工負擔 2 成,雇主負擔 7 成,政府補助 1 成」的職業,近一步看有無身心障礙狀況,分擔比例的變化。 如果你是用的不是「勞工負擔 2 成,雇主負擔 7 成,政府補助 1 成」的職業,就自己依照比例,去加減政府協助負擔的比例(上一段有說)。

部分工時勞保: 企業內訓

本文僅就非典型勞動契約中之「部分工時勞工」為說明、介紹,合先敘明。 部分工時勞保2023 [1] 若未註明部分工時人員,勞保局將以基本工資認定,雇主將額外增加人事成本。 若係臨時工,則乙則須自勞工到職日起為其加保,離職日當日申報退保,並以同一工作等級員工之月薪資總額申報勞保投保薪資。 一、年滿15歲以上,65歲以下,受僱於僱用勞工5人以上工廠、公司及行號等之部分工時勞工,應依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規定由雇主辦理加保。

部分工時勞保

這種狀況應屬於短期性的定期契約,老闆與小方約定好兩個月之勞動契約,則不論小方在這兩個月中上幾天班,雇主皆應為其投保兩個月之勞保。 勞動部今(8)日公布最新一期無薪假,實施人數共9855人,家數為576家,與上期相比減少475人、78家,勞動部表示,整體仍以製造業最多,但都是個別事業單位,後續仍要再觀察。 對此,勞保局國民年金組組長李靜韻表示,只要是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就是納保對象,所以上述的案例他已經退出勞保,所以在勞保局系統中就會比對到這名勞工符合國保納保資格。 現代人工作態樣多元,下班後斜槓從事其他工作、利用時間身兼多職或閒暇之餘跑跑外送等,充實生活並賺得更多收入。 部分工時勞保2023 新的一年又來了,112年的勞健保表也要更新了,每次到年底都有人敲碗要新版,我們今年簡化了對照表,讓大家可以更方便的使用,如果要詳細的計算可以參考勞健保試算表與對照表。

部分工時勞保: 從事2份以上工作之勞工,各投保單位是不是都要申報其加保。

若是因為 職業傷害,或是罹患職業病死亡,則不論勞保年資,都會按死亡之當月(含)起前 6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只是這個狀況可以領的月份最多,遺屬津貼是 40 個月。 若符合「支出殯葬費之人」,但非死者遺屬,一樣可以請領。 可以請領的金額為被保險人死亡之當月(含)起,前 6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可領 10 個月。 我們每個月繳納那麼多 勞保 保費,只是為了領 退休金 在繳的嗎? 「 勞保 」,顧名思義,就是 勞工保險 ,平時固定繳保費,出意外時就可以得到一些補償,像新聞媒體常說的勞保退休金,其實指的就是勞保中「老年給付」的項目。

擁有500萬流通卡的國泰世華銀CUBE以主打不同類別權益可自由切換,最高回饋超過3%,今(8)日公佈最新權益調整,變動後「集精選」類別少了UberEats、蝦皮等通路,改列全台最大量販家樂福,刷卡也享3%回饋,但民眾記得「不要切錯」才拿得到。 指未全月在職,不定時到工者(例如臨時工短暫受僱幾天),則請於到職當日申報加保,離職當日申報退保。 另外,以上給付條件,若經計算後金額不足新臺幣 3,000 元,都會統一按新臺幣3,000 元發給。 勞保局也補充道,發生職災致死亡,除了發給年金外,還會另外加發 10 個月職災死亡補償一次金。

部分工時勞保: 僱用暑期/短期工讀生,不能忽略勞保、勞退

但勞保中還有 5 大 給付 ,其中一項就包含了所謂 喪葬補助 。 (二)非每個工作日到工者,其每週工作時數滿十二小時以上(含十二小時),視同專任員工,應由雇主為其投保。 A從事的打工是短期臨時性質(四天),因此雇主非健保強制投保單位,經A同意可繼續將健保維持掛在A母親的公司。

部分工時勞保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是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的規定,申報投保的薪資。 部分工時勞保 其中2023年勞保費率12%,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11%以及就業保險費率1%,可參照勞工保險條例第13條和就業保險法第8條之規定,勞動部和勞保局、勞工負擔比例網頁也有相關說明。 惟如屬部分工時身分、職業工會低收入會員、庇護性就業身心障礙者或職業訓練機構受訓者,考量其實際收入不隨基本工資調整,故不列入勞保投保薪資逕調對象,勞保投保薪資仍維持25,250元。

部分工時勞保: 工讀 / 兼職勞退規定

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投保單位,其普通事故保險給付的月投保薪資可以合併計算,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 部分工時勞保 受僱從事二份工作以上的勞工,如受僱單位均僱用員工達5人以上,就是勞保強制投保單位,各雇主都應為其辦理參加勞保和提繳勞退6%,勞工也不得選擇僅於某一單位參加勞保。 三、貴公司雇用部分工時人員,如每月上班僅6~7次,每次計半天,則每週工作時數未滿十二小時,可不幫其投保健保。

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部分工時勞保 民國111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5,250元,連帶「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職災保險投保薪資分級」以及「全民健康保險投保薪資分級」一併調整。 二、獎金:指年終獎金、競賽獎金、研究發明獎金、特殊功績獎金、久任獎金、節約燃料物料獎金及其他非經常性獎金。 八、勞工保險及雇主以勞工為被保險人加入商業保險支付之保險費。

部分工時勞保: 服務總覽

每年的基本工資調漲、勞健保投保級距的調整都算是企業的年度基本功課,但除此之外,應該考慮到未來因應企業目標所產生的人事布局規畫及成本問題,加上缺工潮的來臨,人才的爭奪大戰,企業應將重點放在「誰該被調整?」來達到有效的留才策略。 當企業有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時,較容易做到賞優罰劣,針對表現好的員工進行薪資調整,這樣既能有效控制公司的人事成本,也能讓其他員工心服口服,甚至能創造其他員工積極進取的組織文化,對企業未來的目標達成,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短期工作人員,指未全月在職,不定時到工者(例如臨時工短暫受僱幾天),這類勞工朋友必須在到職當日申報加保,離職當日申報退保,並以同一工作等級員工之月薪資總額申報勞保投保薪資。

同一順序遺屬有 2 人以上時,每多 1 人加發 25%,最多加計 50 %。 勞保局表示有關投保薪資第1級逕調作業,已於111年10月份繳款單(同年11月25日前寄發)背面印製通函周知投保(提繳)單位,並於e化服務系統公告。 勞保所保障的各種給付(如生育、傷病、失能、老年及死亡給付),便會因低報而「給付額度」變低,損害己身權益。 部分工時勞保2023 三、正在留職停薪但依法令規定得以繼續參加就業保險者,因現況非實際在職狀態,不因疫情而有差異。

部分工時勞保: 勞動部辦理「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6月28日開始上網申領。

111年基本工資調為25250元,同時「勞保級距」也跟著調整,雇主與勞工每月需多負擔大約104元及29元,影響約349萬人。 但提醒雇主切勿為了減少支出而「高薪低報」投保級距,不但違法也面臨罰則外,勞工權益更受影響。 部分工時勞保2023 公司與小明約定107年2月1日上班,每週一與週五出勤工作各8小時,在107年8月1日時結算年資 ( 不因部分工時就要折算年資 ) ,則工作年資應自受僱日(107年2月1日)起算,到107年8月1日滿六個月,所以有6個月工作年資。 並且看了我們提供的表格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勞保、健保及勞退的最高與最低級距都不同,以勞保來說,最低級距為11,000,最高級距為45,800;健保最低級距為24,000,最高級距為182,000;勞退最低級距為1,500,最高級距為150,000。

部分工時勞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