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薪假11大優點2023!內含疫情無薪假絕密資料

Posted by Dave on November 15, 2019

疫情無薪假

企業若是因未落實政府要求的放措施,而被地方主管機關勒令停業者,停業原因也可歸責於雇主,因此老班必須給員工薪水。 疫情無薪假 若非被政府強迫停業,而是單純考量疫情因素,老闆選擇自主停業導致員工被迫休息的狀況,停業原因就可歸責於雇主,因此若是當天原屬工作日的員工可以領到當天薪水,且老闆不得要求員工用特休等假別來折抵。 在此波本土疫情之下,已導致多達 22 種行業被迫關閉,包含八大行業、網咖、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另外若是企業有員工確診,政府也會要求配合停業消毒,相關人員必須居家隔離,這些都符合來自於政府的停業要求。

  • ✅普通傷病假:可提供以下確診證明擇1給公司即可:「健保快易通APP陽性截圖」、「PCR陽性檢測結果」、「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陽性檢測結果」、「紙本/電子隔離治療通知書」。
  • 至於「產業新尖兵及青年訓練計畫」則是鼓勵青年參加職業訓練,最高可補助訓練費用10萬元,且只要青年參加「產業新尖兵計畫」或勞動部自辦、委託或補助的失業者職前訓練課程,都可申請「學習獎勵金」,每月可領8000元、訓期最高可領取9.6萬元。
  • 因此,爸媽就可以放心把Pixsee Play與Pixsee Friends介紹給寶寶認識,讓他們成為爸媽的替身、寶寶的夥伴,陪伴寶寶快樂長大。
  • 若是月投保薪未超過2萬4000元者,可發給3萬元,月投保薪超過2萬4000元者,則將發給1萬元,在8月9日前都可至勞保局網站申請。
  • 2.無薪假期間,因工時減少可協議調整薪資;但領月薪的勞工,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依現行制度為24,000元)。
  • 職災補償的計算方式是以「原領工資」來計算,因此才有事業單位產生計算的疑義,勞動部過去已解釋過勞工減班休息時,減班休息期間可不列入「平均工資」計算,因此不會影響勞工的退休金、資遣費等。

因此雇主如果想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發放資遣費,亦必須在三十日內發給員工,始符合勞基法規範。 疫情期間許多產業都遭受衝擊,原先因外國觀光客進不來的旅遊業,現在又因國內疫情爆發而失去國旅客,再度受到重擊,因此許多旅宿業者都開始放起無薪假,藉由減少人事支出來撐過這段艱苦時光,但要員工共體時艱的同時,本文也整理無薪假3要點來避免雇主觸法。 近期Covid-19在台灣疫情升溫,行政院在5月28日公布雙北市疫情警戒提升為第3級,許多休閒娛樂業者、全國社團已強制暫停營運,而受疫情影響的第一線服務業者也紛紛實施應變措施,例如多數餐飲業者已全面改採外帶、店家實施實聯制,來避免疫情越趨擴大,影響營運。 3.無薪假期間,公司還是要幫員工加保勞健保,但因薪水可能會調整,公司可以檢附調整後的薪資資料,向主管機關調降勞健保級距;要特別注意的是,勞退提撥是不變的,仍然要按照員工原先的薪資來提撥。 疫情無薪假 她從民國106年起擔任旅館的廚房部員工,每日工作5.5小時,屬部分工時員工。

疫情無薪假: 勞工紓困方案一:安心就業計畫

2-對於按月計酬之全時勞工,其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112年每月基本工資為新臺幣26,400元)。 勞動部認為,目前製造業實施無薪假都是各別廠商的訂單狀況,但後續仍須繼續觀察。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九月八日登場,由於蔡政府任內年年調漲基本工資,加上明年逢總統大選,外界預料任期最後一年勢必「連八漲」;... 有製鞋業者表示,2024年巴黎舉辦奧運會,原以為今年接單明年出貨,產業可逐漸活絡,但迄今也沒有明顯的訂單,只能寄望明年初急單可轉為大單,若烏俄戰爭能趨緩,應該就有希望。

疫情無薪假

若是月投保薪未超過2萬4000元者,可發給3萬元,月投保薪超過2萬4000元者,則將發給1萬元,在8月9日前都可至勞保局網站申請。 包括:年滿15歲以上國民;或是獲准居留外陸籍配偶;持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及工作許可的外國人。 518職場熊報是以職場生活為主軸的資訊型媒體,提供時事新聞、面試技巧、求職規劃與勞工權益等議題,希望溫暖陪伴每一位上班族的職場人生。

疫情無薪假: 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要跟誰通報?

對此,勞動部表示,只要企業依照規定通報無薪假,就可以協助勞工申請「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或「安心就業計畫」,讓勞動部協助勞雇雙方度過難關。 受疫情衝擊影響,許多產業都發起精簡人事,除了常見的資遣之外,也有些勞工面臨的是「無薪假」,到底俗稱「無薪假」的「減班休息」有哪些規範,公司可以強行實施嗎? 本文為您整理13個可能常會碰到的「無薪假」相關法律權益與問題,歡迎參考利用。 勞動部曾在109年2月17日發函給各地方政府、新竹科學園區等處,說明公司如果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產業業務緊縮、營運困難,可和員工協商「暫時減少工作時間」(俗稱放無薪假)。 勞工實際所得薪資總額如有降低,事業單位如為保障勞工權益,可約定不調降勞保投保薪資,或本覈實申報原則(欲申請充電再出發訓練課程者建請覈實調整),填具投保薪資調整表並檢附相關證明,申報調降其勞保投保薪資,但最低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其調整均自申報之次月1日生效。

  • 另外,一般情況下勞工請病假扣全勤獎金不違法,但因確診因素請病假,公司不能扣全勤獎金,如已扣發也要返還獎金。
  • 註:員工請該等防疫照顧假之期間,依相關假別核定發布機關(如衛生福利部)、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宣布之期間為準。
  • 有放無薪假業者說,景氣去年就不好,這段時間是將原本外包的單收回自己做,才苦撐到現在。
  • 經過調解,旅館同意給付她:預告期間工資、資遣費、特別休假工資及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 依據勞基法第 11 條,雇主在歇業或轉讓時、虧損或業務緊縮時、不可抗力暫停工作在一個月以上時、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又無適當工作可供安置時或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得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即所謂的「資遣」。
  • 五、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

失業勞工在疫情期間失業,除了現有就業保險就有提供的失業給付外,若失業勞工疫情期間找到工作,勞動部也有「安穩僱用計畫」,給予找到工作的失業勞工就業獎勵,如果進入特定行業就業,也可以參與「特定行業就業獎勵計畫」、再加領獎勵金。 也就是正職人員每月月薪不能少於25250元;若為時薪制人員,則每小時時薪不能少於168元。 疫情無薪假 疫情無薪假 另外,無薪假期間,公司仍要幫員工加保勞健保,若薪水有因此調整,老闆可以檢附調整後的薪資資料,申請調降勞健保級距;而勞退提撥是不變的,仍然要按照員工原先的薪資來提撥。

疫情無薪假: 企業內訓

為職災勞工和家屬,提供職災傷病、重返職場等服務的職災中心,成立滿1年,上午在台北舉行活動,希望能提升民眾對於職業災害的認識和影響。 可透過線上申請、電子郵件、傳真、郵寄或電洽公立就業服務機構預約送件等方式申請,由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受理民眾申請登記,推介符合資格的民眾至公部門從事計時工作。 無論是企業或資訊主管、開發團隊的技術人員,還是對雲端服務有興趣的工作者,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千萬別錯過由AWS專家帶來的培訓課程。 此外,若您是第一次接觸AWS的用戶,只要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還能獲得「AWS藍芽喇叭」,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疫情無薪假2023 專為雲端小白量身打造的課程架構,加上資深講師深入淺出的示範,相信不管你是否擁有雲端基礎,結訓後都能獲得適當的基礎雲端能力,並擁有對AWS旗下200多種服務的初步認識,了解如何活用雲端、掌握AI。

疫情無薪假

勞工因雇主有違反勞動契約致有損害其權益之虞者,可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並依法請求資遣費(第3點)。 此外,勞雇雙方如同意實施減少工時及工資,應參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範例),本誠信原則,以書面約定之,並應確實依約定辦理(第9點)。 事業單位如受景氣影響必須減產或停工,為避免大量解僱勞工,可與勞工協商並經同意後,暫時縮減工作時間及依比例減少工資,以共度難關,惟對支領月薪資者,仍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以及逕自排定所謂「無薪休假」。 為求勞資關係和諧,勞雇雙方可透過勞資會議,就應否採行所謂「無薪休假」進行討論,惟前開協議,因涉個別勞工勞動條件之變更,仍應徵得勞工個人之同意。 疫情無薪假2023 疫情衝擊下許多小店營收大幅降低,就想到用減班、縮短工時等方式來降低支出。

疫情無薪假: 製造業放無薪假但服務業卻缺工 就業市場的人力結構出了什麼問題?

雇主未經勞工「書面」同意逕自排定「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係屬無效之變更,若因此扣減勞工工資,係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得裁罰新臺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另如要求勞工補服勞務,致有延長工時的情況,如未給付加班費,係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得裁罰新臺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製造業景氣遲未復甦,外銷訂單減少,全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破萬人,台中市勞工局說,台中市到昨天計有114家企業、3715人放無薪假。

(3) 屬《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2項第2款規定不得參加就業保險人員,譬如: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或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但經其雇主投保職業災害保險者。 為幫助有意學習雲端的初學者深入認識,並從中找到職涯發展的機遇,AWS即將於9月07日下午舉辦完全免費的雲端入門課程「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 活動中,除了基本雲端概念、運算、儲存服務及安全性等,也會介紹時下熱門的AI應用,並帶領參與者認識AWS多元的雲端解決方案,獲得能夠即時應用的雲端實戰力。 最重要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線上參與、全程免費,非常適合想要接觸雲端,但時間有限的產業工作者們。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AI,「雲端服務」的領域其實也充滿機遇──其中的關鍵,是AI與雲端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雲端服務就好比是AI的基礎建設,不只提供大量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對於AI模型的訓練與運行至關重要;同時,藉由雲端供應商預先建構的服務及API,開發者能夠享有擴展彈性及服務整合等優勢,小至原型開發、大至大規模部署,都可以隨需求調整所需資源,輕鬆整合各項AI功能。

疫情無薪假: 事業單位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通報(無薪休假通報)

特別休假日期應由勞工來排定(勞基法§38Ⅱ),且屬於「有薪假」,有別於一般假別的請假性質(註1),如果雇主限制請休,將可能處2-100萬罰鍰,並公布事業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 近來Delta病毒入侵社區,已連續幾天在台灣新增多起本土確診案例,疫情的衝擊讓許多公司行號提高警戒,自行決定先休息一陣子,小編也聽聞有企業「強迫」員工使用特休、事假來抵扣無薪假。 而補助對象也包括:按月計酬全時勞工,與雇主約定正常工作日數、時間的部分工時勞工,以及符合資格的庇護性就業身心障礙勞工均可適用。 勞動部5/16發布最新無薪假(減班休息)統計,目前放無薪假人數超過1萬5000人,已創下今年新高,住宿餐飲業更是嚴重衝擊,實施無薪假的178家、1396人,雙創今年新高。

疫情無薪假

畢竟,雖然雇主也可以不用書面方式、而舉證自己已徵得勞工的明示同意,但這種方式還是容易產生爭議。 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前陣子疫情較緊張時,無薪假實施樣態多為一個月休13至16天,但從上周起已降為一個月9至12天,「代表員工每月上班天數逐漸增加」,且在政府宣布27日疫情警戒降級後,餐飲業逐漸開放內用,預期無薪假情況會往好的方向走。 除了勞工部分,勞動部的「安穩僱用計畫」雇主也可適用,雇主只要在9月30日前雇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的失業勞工,就會給予僱用獎助,僱滿4個月可領取最高3萬元,若是僱用部分工時勞工也可領取最高1.5萬僱用獎助。

疫情無薪假: 無薪假1萬2105人 製造業實施破萬人

可以,因產假期間勞工依法停止其工作,該期間不能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的,因此,雇主仍應提供無薪休假(減班休息)前之產假福利,亦即雇主應給付女性勞工產假期間之工資。 其實「無薪休假」一詞並非我國相關勞動法令的正式用語,多數較正式的名稱其實是「減班休息」,指的是工作業務或因企業獲利縮減,因此勞資雙方協議「縮減工時」,而且資方並不支付勞方在休假期間的薪酬。 製造業景氣尚未復甦,全台無薪假破萬人,台中市目前通報114家事業單位、3715人放無薪假,彰化縣本月統計有124家、1671人放無薪假。 台中市勞工局、彰化縣勞工處都表示,今年製造業通報無薪假人數有成長趨勢,台中以自行車、工具機產業占65%,彰化以腳踏車零組件製造業、鞋業衝擊較大。 ✅家庭照顧假(超過12歲學童家長無法請防疫照顧假,故可改請此假別):無薪,公司不能扣發全勤獎金。

疫情無薪假

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也在11月2日上午前往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雖然目前減班休息的情況已逐月遞減,但台灣是貿易島國,依舊有1萬多人受影響,且其他國家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 根據勞動部最新公布的減班休息人數統計,截至11月1日為止,全台共計13,303人「被迫」放無薪假,較上週略為增加119人,其中又以會展、廣告、行銷公司、旅行業等產業為重災區。 李怡萱提及,這期金屬機電業有一家製作避震器彈簧業者,實施無薪假期間已到期,現在是停止實施,但就勞動部了解,該業者因國外訂單不穩,不排除下一期繼續通報100多人實施無薪假。

疫情無薪假: 企業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有無期限?

雇主若基於經營風險判斷,採取自主停業,或採輪流出勤,即便員工不用上班,但雇主的工資履約義務還在,就仍舊必須照付薪水給員工。 如確有受疫情影響不能繼續營業,或是營業受衝擊,可與勞工協商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並進行通報。 無薪假的目的為避免解雇之緩衝措施,然而若無薪假已不足支應經營危機,基於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勞基法亦給予雇主退場機制。

除有不少企業被迫停業,也有許多雇主因無法達到防疫標準選擇直接放無薪假,使勞工生計大受影響。 據台北市勞動局統計,截至 5 月 27 日的統計,共有 522 家次事業單位減班休息中,累計影響的勞工達 4,710 疫情無薪假2023 人次。 無薪假期間,公司還是要幫員工加保,但因薪水可能會調整,公司可以檢附調整後的薪資資料,向主管機關調降勞健保級距,來減少公司和員工保險費的支出。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勞退提撥是不變的,仍然要按照員工原先的薪資來提撥。 而前述新人妹的情況,老闆仍然要用月薪五萬元對照勞工退休金提繳分級表,去乘以6%來提撥勞退金。 很多勞工反應:「公司未事先告知即實施無薪假、發薪水時才知道金額短少,能否直接要求離職、並索取資遣費?」,這部分因雇主有違反勞動契約致有損害其權益之虞者,可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並依法請求資遣費。

疫情無薪假: 勞工一定要配合雇主放無薪休假(減班休息)嗎?

此外,本期金屬機電工業也有一間廠商減少100多人實施無薪假,主要原因是上次協商到期;廠商透露訂單仍不穩定,因此可能再度續簽。 以製造業4大產業別來看,金屬機電工業增加527人、資訊電子工業增加137人、化學工業增加93人、民生工業減少1人。 製造業實施無薪假人數為10,083人,為2020年9月(10,671人)以來新高,人數較上期增加756人。

疫情無薪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