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晶片法9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May 14, 2021

台版晶片法

官員表示,修法3大適用要件為「研發費用達一定規模」、「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 至於研發費用標準門檻,原定是達新台幣100億元,後財政部、經濟部達共識調降為50億元,不過細節仍待兩部協調後,另以子法定之。 王美花今出席「中華民國第45屆、海外華人第31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會前受訪指出,「產創條例」第10之2草案中,本來就有研發投抵跟先進設備投抵,門檻為在國際供應鏈中具有重要關鍵地位的廠商,這是為了促進台灣立足國際最重要供應鏈。

台版晶片法

台灣的企業最低稅負稅率明年仍維持12%,後年113年可能調高為15%,但機會不大,目前看來應該在114年才會調升到15%。 台版晶片法 指實際在國內繳納的營所稅占全年所得額的比率,民國112年必須達12%。 每份晶片法補貼申請案會交付給一位資深關係主管與投資銀行家負責,較資淺的成員則花費大量時間輸入數字,建立量化模型,以了解這些投資計畫的概況。 曾為創投主管的商務部長雷蒙多,則負責付諸實踐,並且形容這個團隊擁有「不可思議的才華與歷練」。 據內部估算,若門檻設為100億元,台積電、聯發科、 聯詠等企業可望適用,若為70億元甚至50億元,聯電、日月光、南亞科、群聯、瑞昱甚至更多業者,都可望受惠。 這些資金還帶有強大的護欄,確保接受者不會在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建立某些設施,並防止公司將納稅人的資金用於股票回購和股東發放股利。

台版晶片法: 經濟部:台版晶片法子法拚明年6月上路

舉例而言,假設A公司民國112年度有前瞻創新研發支出新台幣100億元、投資先進製程機器設備150億元,抵減前應納稅額為60億元;若A公司符合「台版晶片法」草案適用門檻,112年度可享有投資抵減。 經濟部與財政部協商後,產創條例10之2子法明訂企業申請門檻為研發費用達60億元、研發密度達6%、購置用於先進製程的設備支出達100億元,且2023年有效稅率為12%,才能適用第10條之2的租稅減免。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7日電)產創條例10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案將於今日正式上路,預期台積電、聯發科與瑞昱等半導體大廠有望適用,不過經濟部官員也強調,電動車、5G產業同樣具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也能申請租稅優惠。 對於外界質疑,此次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修正,有替半導體特定產業大型企業量身定做的疑慮,官員對此說明,修法主要是希望鼓勵產業能加大創新技術投資研發,以及購置先進製程設備的力道。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10條之2草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台灣半導體製程技術領先全世界,產創條例10條之2草案是整個半導體戰略的重要一環,將讓台灣站穩利基,持續發揮優勢。 聯電指出,公司將持續投資先進特殊製程,雖然設有門檻,尚無法確定是否適用,不過,修法方向是鼓勵企業研發創新,相當正面,因此樂觀其成。

世界各國為實現關鍵產業自主化,紛紛就關鍵產業祭出鉅額補貼及擴大租稅優惠,例如美國晶片法案提供補貼,並針對建廠及設備投資給予 25% 抵減率的租稅優惠、日本提供建廠及設備補助、南韓給予抵減率最高 40% 的研發投資抵減及抵減率 10% 的設備投資抵減等。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相關部會與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修法程序,以如期於明年元旦上路,實施至二○二九年底。 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法案未限制在半導體,只要針對下世代、且是國際重要供應鏈,如電動車、5G、低軌衛星等,都可能是未來適用的產業別。 台版晶片法 官員說明,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目前先進製程以5奈米為主流,3奈米則在試量產,專家委員會會就申請案的製程,針對多少奈米以下才不算成熟製程、或如何才符合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等相關要件、進行討論。 官員透露,各黨團有高度共識,待母法三讀後,將儘速在半年內完成子法訂定;至於草案中的「先進製程」、「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等定義,將視個案由學者專家組成委員會審查。

台版晶片法: 台版晶片法三讀 立委:助益產業發展與創新

在美國晶片法案、日本半導體復興計劃、韓國K半導體戰略一一出爐之後,世界各國再度展開半導體先進技術研發大戰,為鞏固半導體技術領先定位,經濟部在今年6月預告「台版晶片法案」產創條例10之2後,也引發不少討論。 全世界對於半導體布局以及產業發展的期待都非常強烈,龔明鑫舉例,美國提出晶片法案,並對中國祭出限制措施,日本、德國也都有相關作法,如提出現金或是租稅補助等優惠,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也開始布局。 吳田玉上午透過媒體群組分享看法,他表示,在全球競爭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歡迎政府對台灣重點產業在稅制上提出與時俱進的修法,繼續維護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前瞻研發能量及長期競爭優勢。 台版晶片法子法已於5月預告,兩大投抵適用門檻敲定,研發密度(研發費用占總營收比率)須達6%,研發費用門檻須達60億元,購置先進設備則要求設備支出須達100億元以上。 至於先進製程機器或設備投抵,經濟部則從全球產業鏈變化推估先進製程增購設備規模,並納入供應鏈加碼投資效應,認為可使GDP增加逾2,800億元。

華碩預估 2024 年 PC 產業將年增高個位數,華碩持續擴張非 PC 業務,如伺服器與遊戲掌機 (ROG  Ally)。 華碩亦推出搭載 8 顆 Nvidia  H100  GPU 之 AI 伺服器產品,且為 Nvidia OVX L40s 伺服器供應商之一,帶動 2024 年伺服器營收成長。 管理層目標伺服器營收於未來五年成長五倍,受惠 PC 營收回升與利潤率較高之伺服器營收比重提升 (佔 2024 年營收 3-4%),法人預估 2024EPS 可以達到近 29 元。 耐能自2021年宣布進軍自動駕駛市場、推出首款車規級晶片以來備受市場關注,亦在2023年收購台達集團晶睿通訊旗下子公司歐特斯,準備切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駕駛行為偵測系統(DMS)。 蝦皮母公司Sea 公布上季營收成長降到最低且未達分析師預期,並表示將加強電商投資,且可能因此導致虧損。

台版晶片法: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他說,在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及地緣政治影響下,藉由這次產業政策助攻,將有助鞏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更希望藉由半導體產業持續提升的全球領先優勢,帶動台灣更多其他相關產業共同前往國際市場、擴大版圖,為台灣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共創榮景。 专家提到,未来在子法修订上,应探讨对中小型业者的帮助,尽量面面俱到,以巩固台湾作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供应国的角色。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執行長紐弗(John Neuffer)盛讚,他表示《晶片法案》出台後,半導體生態系已經在全美宣布了數十個新計畫,期待獲得補助。 這些計畫將帶來數千億美元的投資,並為美國提供數十萬個就業機會,有助於重振美國經濟並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關鍵供應鏈。 美國《晶片法案》不僅涵蓋晶圓製造研發與建廠補助、稅務優惠補貼等,同時也提出附加限制條款,擬針對獲美國國家補貼的公司,限制獲補助期間不得在中國投資28奈米以下製程技術,以確保該法案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保護。 適用本租稅優惠的對象不限產業類別,凡符合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及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之要件,均可申請適用。

  • 但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Disco執行副總裁Noboru Yoshinaga認為,美商建廠顯示「勢頭變了」。
  • 政府對具有競爭力,屬於贏者圈的半導體產業錦上添花,反而對競爭力較低的傳統產業和服務業,沒有雪中送炭,這怎是均衡發展的產業政策?
  • 修正後的草案將針對符合「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企業的前瞻研發支出當年度抵減率25%,購置先進設備當年度抵減率5%,且「購置設備金額無上限」。
  • 有效稅率方面,財經官員說,財經兩部已有共識,將規範有效稅率至少百分之十二為基礎,後續在二○二四年跟進OECD國家施行最低稅負百分之十五,屆時若歐洲國家實施時間有變,保留政院核可延後一年的彈性空間,換言之,最晚二○二五年有效稅率會訂在百分之十五。
  • 聚陽實業(1477)今(16)日宣布與晶翔機電跨業合作,透過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的支持,整合雙方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優勢,共...
  •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17)日發出聲明,肯定並支持行政院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上路,該條例所提供的研發投資減抵及租稅優惠等實質助益,將有助厚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動能、提升國際競爭力,成為產業之堅強後盾。

麥爾斯甚至認為,被美國科技封鎖的中國政府有意大量投資自製晶片,可能帶來全球供應過剩,為歐洲積極促進的投資案帶來風險。 「歐洲動態」指出,台積電的投資正合德國領先的汽車產業所需,而英特爾宣布規模更大、更先進製程的投資案則是「較冒險的賭注」。 官員指出,台積電在美國、大陸有投資,但規模不算大,在美、中國大陸繳的稅不算高,有跨過產創10之2有效稅率門檻。 但113年這一年,可以調低為12%,由經濟部會同財政部報行政院調降。

台版晶片法: 關鍵 ICT 企業都應受惠!能否做好配套是重點

業界人士指出,輝達目前最夯的AI晶片包括頂規版「H100」與專為大陸市場設計的「A800」,都由台積電代工,其中H100以4奈米生產,A800則以7奈米製造。 耐能今天的新產品發表會,包括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ABF大廠欣興董事長曾子章、久元董事長汪秉龍及鴻海資訊長龔培元等多名產業界人士出席,還有許多學界、投資界人士到場,會場座無虛席。 耐能董事長劉峻誠表示,KL730是採用台積電12奈米製程生產,為4核心安謀Arm Cortex-A55處理器,整合車規級神經處理單元(NPU)和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可支援輕量級GPT大型語言模型。 台版晶片法2023 這種等級晶片主要用在智慧型手機、資料伺服器和超級電腦等,歐洲在這些領域的領先企業不多,在地需求量也還不大。

台版晶片法

台版晶片法即立法院今年1月三讀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被譽為史上最大投抵,提供兩大優惠,第一是前瞻創新研發投抵,抵減率為研發支出25%;第二是購置先進製程設備投抵,抵減率5%。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賴于榛、張璦台北16日電)經濟部修正產創條例10條之2草案,給予高科技業研發費用抵減營所稅25%優惠,經行政院跨部會多次審查,預計明天行政院會討論通過,一旦修法通過,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大廠將有望適用,堪稱是台版晶片法案。 經濟部表示,修法提供關鍵產業「升級版」研發與設備投資抵減,鼓勵公司積極投資根留台灣,同時納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兼顧產業發展與負擔合理稅負,修法共三大重點。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17)日發出聲明,肯定並支持行政院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上路,該條例所提供的研發投資減抵及租稅優惠等實質助益,將有助厚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動能、提升國際競爭力,成為產業之堅強後盾。 經濟部官員說明,這次修法是要鼓勵台灣半導體等產業領先者,會更願意投入先進研發,並在先進製程持續尋求突破,因此適用對象必須是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產業或企業。

台版晶片法: 行政院會將討論台版晶片法案 產業協會表達支持

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則說,歡迎政府對台灣重點產業在稅制上提出與時俱進的修法,但實質影響有待法規細節及配套措施。 聯電、聯發科也表示對相關細節及配置仍在了解中,希望日後相關法案細節對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都有因應不同需求的配套措施。 經濟部官員透露,經積極溝通、說明後,立法院各黨團的經濟委員會、財政委員會立委,對修法都持正面態度,僅詢問草案中的「先進製程」定義,以及何謂「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 它還為製造半導體和相關設備的資本支出提供 25% 的投資稅收抵免。 這些激勵措施將確保國內供應,創造數以萬計的高薪、工會建設工作和數以千計的高技能製造業工作,並促進數千億美元的私人投資。

  •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7日電)產創條例10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案將於今日正式上路,預期台積電、聯發科與瑞昱等半導體大廠有望適用,不過經濟部官員也強調,電動車、5G產業同樣具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也能申請租稅優惠。
  • 该子法并于5月底预告期满之后,“经济部”7月中已函送财政部,进行确认细部文字工作。
  • 聯電、聯發科也表示對相關細節及配置仍在了解中,希望日後相關法案細節對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都有因應不同需求的配套措施。
  • 為了確保製造業激勵措施提升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和供應鏈安全,該法案將要求聯邦財政援助的接受者加入一項協議,禁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他相關國家對半導體製造業進行某些重大擴張。
  • 台灣目前在半導體製程的技術是領先全世界,要站穩這個利基,持續發揮優勢,行政院日前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修正草案,俗稱「台版晶片法案」。
  • 此草案目前已進入朝野協商的最後階段,若本會期順利通過,可望在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 它將有助於確保聯邦機構、私營部門以及州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協作和協調,以促進對所有聯邦資助項目的及時有效的審查。

商務部長將被要求與國防部長和國家情報總監協商,考慮更新有關國家禁止製造的技術門檻,考慮到與出口管制和技術進步保持一致。 台版晶片法2023 商務部長與國防部長和國家情報總監協商後,將定義內處理器和封裝的受限工藝能力閾值(thresholds),以及哪些半導體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在這次簽約儀式上,有數百人加入了他的行列,其中包括來自兩黨的科技高層、工會主席和政治領導人。 參加該法案簽約儀式的半導體高層包括美光、英特爾(Intel, INTC-US)和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US)的執行長。 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日前聯席審查此案,大方向支持政院提出的修法版本,但仍有細節帶處理,全案保留朝野協商,經朝野黨團協商後沒有反對意見,均照行政院提案;今天立法院會完成三讀通過。

台版晶片法: 行政院會17日討論台版晶片法案 祭研發抵減25%優惠

中国台湾行政部门官员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半导体厂商能够投入更多创新研发,以及采购更先进的设备,来维持整个半导体产业领先的地位,让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关键研发、关键技术及关键生产都根留中国台湾。 台版晶片法2023 经济部表示,考量国家关键产业发展及税制稳定前提下,门槛定为:研发费用须达60亿元,研发密度须达6%,另外购置用于先进制程的设备支出要达100亿元以上,期望能鼓励公司深耕台湾,加码投资。 不具名产业人士分析,台版晶片法通过后,业界关注焦点在于法规细节及配套措施,例如“先进制程”的定义,攸关设备支出是否可符合抵减资格;此外,如何认定具有国际供应链关键地位公司,也牵动厂商是否符合抵减身份。 官员说,若申请企业适用一定研发费用、密度标准,就个案组成的委员会,将针对何谓“技术创新”以及“国际供应链关键地位”等定义进行审查,以符合不同时期各种产业与技术样态等需求。

第二,適用要件包含當年度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且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即今年度有效稅率應達12%、明年度起應達15%,不過明年可審酌國際間施行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報請行政院調整為12%,以給予我國產業緩衝期。 經濟部預告增訂「產業創新條例」10條之2,將企業前瞻研發費用抵減營所稅,抵減率15%大幅提高至25%,先進製程設備投抵,當年度設備支出抵減營所稅5%。 經濟部與財政部已正式公告產業創新條例第 10 條之 2 的子法規「公司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將從 2023 年 1 月 1 日起適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