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上班薪水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September 4, 2020

假日上班薪水

並且除了出勤當日的工資以外,雇主須給付勞工每小時不等的加班費(參考以上圖片)。 《勞基法第32條》則提到,如果雇主有需要讓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持續工作,經過工會或勞雇雙方約定同意,可以把時間延長,但每日延長時間加上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這邊要特別提到,是要在雙方的同意下,加班這整件事情才算是達成協議。 若是時薪制勞工朋友,國定假日當天就依出勤時數直接給予雙倍薪(例如:時薪180元,出勤4小時=180元×4小時×2倍=1440元);若為月薪制員工,則可參照下面這張表計算出勤薪水。 此外,勞動部在今年10月底發布一則新函釋「3人以下企業不需開勞資會議」(原先規定即使勞工人數3人以下仍要舉辦),也就是說3人以下微型企業只要徵得個別勞工的同意就能實施變形工時,但僱用4名員工以上的公司,仍然得召開勞資會議和員工協議調整工時。

假日上班薪水

此所以勞動基準法第35條規定:「勞工繼續工作4小時,至少應有30分鐘之休息。但實行輪班制或其工作有連續性或緊急性者,雇主得在工作時間內,另行調配其休息時間。」而此一「休息時間」也須明訂於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以資明確。 上述規定,理解起來應無問題,可是實務上卻常見雇主被勞動檢查後受罰的案例。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對工資下了一個定義,意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 而「工作時間」即是勞工在雇主的指揮監督之下,於雇主的設施內或指定場所,提供勞務或受令等待提供勞務的時間,但不包括不受雇主支配的休息時間。 也就是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所規定的「工作開始與終止之時間」。 國定假日給予兩倍,主要的原因就是基本工資核算時,有把休息日、例假日折進去,但是並沒有折進國定假日,所以若是時薪制人員於國定假日出勤,就是要給予二倍薪資。

假日上班薪水: 工時(休息、休假、請假)

我們以基本工資來看,月薪制的基本工資是22,000元,除以30天再除以8小時,換算出來時薪是91.6元。 所以除了底薪之外,交通補助、午餐補助、全勤獎金、經常給予的績效獎金等都要併入計算工資,但年末分紅等獎金則因為不屬於經常性給與,就不算是工資,也不列入加班費平均時薪的計算。 我的做法就是將勞方與資方計算加班的平檯拉在同一塊,我提醒各位,這個時間點如果還要各算各的話,勞資爭議一定是會發生的狀況,因此就使用政府的工具,簡單清楚,先杜絕爭議發生的機率。 僅天災事變、突發事件才可以加班,而且加班未滿8小時也是要給一日的日薪,並且還要再加給一日的補休,但如果非上述不可抗力的事由,企業不得要求員工加班。 A:104人力銀行表示,颱風假非一般假勤,主要目的為保障員工出勤時的安全,居家上班者遇到颱風假,均視為一般上班日,不另外補休。

假日上班薪水

(3) 1月21日休息日、1月22日例假日分別遇到除夕及大年除一國定假日,依法應補假,補假日期為1月25日及1月26日。 (2) 2月4日可和1月27日對調,對調後2月4日為上班日(補班),1月27日則為休息日(彈性放假)。 (1) 將1月7日和1月20日對調,對調後1月7日為上班日(補班),1月20日則為休息日(彈性放假)。 服務業、製造業等行業別因公司經營需要通常會採排班制,不參考政府機關行事曆,員工需要依照公司排班表出勤,舉下面例子說明。 許多服務業者,會因應市場及營運狀況,事先挪移國定假日並排好員工假表,以安排特定期間有足夠的人力支援。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假日上班薪水: 例假日 V.S 休息日

|其他規定:以下將詳細說明當國定假日撞到其他假日、國定假日與一般工作日對調、彈性放假當日需要出勤時的解決方式與規定。 這週六因為客戶受到國際事件影響,急需公關公司協助處理,主管在徵得 Kate 的同意下安排他週六進公司幫忙,比照平日一樣出勤 4 小時。 雖然 Kate 平常的工作時數每週只有 20 小時,但因為他已連續上班五日,週六出勤對他而言已是額外利用休息日上班,所以以加班辦理,Kate 的週六出勤將可獲得 176 x 2 x 1.34+176 x 2 x 1.67=約 1060 元。

假日上班薪水

A:104人力銀行指出,居家上班者出勤不受颱風影響因此無颱風假,若員工颱風假當天有照顧小孩的需求,可向公司申請家庭照顧假,公司不得拒絕但無薪。 A:「颱風假不是假期」,104人力銀行解釋,企業是可以要求員工照常上班的,不過員工安全上若有疑慮,有退避權選擇不上班。 假日上班薪水2023 若上下班路程,不幸因颱風被路樹砸傷摔車,可向公司申請職災,但若是交通工具或是物品損壞,不在理賠範圍。 休息日當天出勤,加班費按照休息日加班費率計算,計算方式為「加班前2小時為時薪x4/3x2小時、後6小時為時薪x5/3x6小時」。

假日上班薪水: 【2023最新】5月1日「勞動節」出勤薪水怎麼算?排班制有加班費嗎?每個產業都可放假嗎?|職場新訊

崴爺就分享,自己人生中好幾次薪水翻倍,或是事業的境界的增長,全部都是靠職場人脈而來。 假日上班薪水2023 當時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他過去在蘋果日報工作時負責的客戶,因為對方相當肯定過去合作時的經驗與成果,所以直接提供崴爺一整年的預算讓他開廣告公司。 依照上面提到的規定,勞工如果因為天然災害無法出勤,老闆不得視為曠工、遲到或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而且不得強迫勞工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假日上班薪水

而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加班,則分別有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排班制的勞工朋友,由於出勤班表並沒有按照政府辦公行事曆,雇主也需要和員工約定每天的工作工作日、休息日及例假日,也就是俗稱的班表,則當天出勤薪水、加班費就必須依照當天排班的性質來計算。 如同文章第一段落所提到的,一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12 小時,因此以一天正常上班 8 小時來說,加班時數不可以超過 4 小時。 而勞工在平日、休息日、例假日或休假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加班,則分別有不同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如採「排班制」或「變形工時」,要注意必須依照勞工與雇主約定的工作日、休息日和例假出勤與休假,在4月的30天內需要排入4 個例假日與 4 個休假日,以及本次勞動節國定假日。

假日上班薪水: 雇主若違反相關規定,該如何自救?

不論你的公司是用ERP或是用手動操作,加班申請單上請設工作日、例假日、休息日、休假日這四種欄位的勾選表,因為很多企業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下,加班費出錯是一件可以預期的狀況,多做一些協助理解的動作,會有效的降低爭議的發生。 1 月 1 日元旦當天逢周日,為約定的例假日,除非是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否則不可要求勞工出勤。 如果雇主徵得勞工的同意在例假日上班,雇主除了須多給一天工資外,還要多補一天假。 國慶日為國定假日,適用勞基法的朋友們依法都能放假一天,但連假期間要上班的朋友們也別難過,小編整理了這篇有關國慶日加班、補假等勞工權益,讓週休二日或排班制的你們都能一次搞懂。 今年( 2022 年)的五一勞動節剛好就碰到星期日,多數原本週休六日的上班族因為原訂週日就是例假日,因此雇主必須找一天「工作日」安排補假。

假日上班薪水

簡單說明一下,第36條講的是例假日、休息日,第37條講的是國定假日,第38條講的是特休。 然後第39條告訴我們,這四種日子都應該要放假,且工資是要照算的。 部分工時勞工的工作時間樣態非常多,有的可能是每週一到週五,每天工作4小時;也可能是每週一三五,每天工作8小時;或是只有週六日,每天工作6小時;又或是每個月底排下個月的班,再看哪幾天要出勤。 為提供事業單位就在外工作勞工工作時間認定及出勤紀錄記載之參考,勞動部訂定「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及「居家照顧服務員轉場工時紀錄指導原則」供各界參考。 因兩週合計工時達到法定上限 80 小時,週五的工時已挪移到週一至週四完成,因此週五成為免出勤日。 勞動節是法定的休假日(勞基法§ 37 ),也是屬於「勞工」的國定假日,因此只要是「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當天都能夠放假一天且薪資照給(勞基法§ 39 Ⅰ)。

假日上班薪水: 彈性工時請注意 💡

答案仍與前例相似,如公司已實施8週變形工時、並依政府機關行事曆出勤,則因員工已於1月31日離職,在「補班日」發生的2月4日則不需補提供一天勞務(因是依據公司的行事曆執行工作,結算日至1月31日),公司也不可要求2月4日的以特休、或薪水折抵,否則將違反法規。 由於勞動基準法當中並沒有「補服勞務」的規定,所以公司的上班行事曆既已訂下,則員工均應按班表出勤,期間無論請特休、事病假、終止勞動契約或新人到職,皆無關乎補時數之情況。 其中最大的影響,是企業應透過「8週彈性工時」之實施,將1月7日之原定休息日與1月20日之原定工作日對調,2月4日之原定休息日再與1月27日之原定工作日對調。 至於1月21日(星期六) 農曆除夕與1月22日(星期日)大年初一,由於適逢原本的休息日及例假,依法應行補假,補假日期為1月25日及1月26日。

因此,企業實際在運作實施時,恐怕還需要留意公平性,也能避免員工抱怨。 1.小兔固定週六為休息日,因10月10日當天為國定假日(國慶日),雇主須另外給予補假一天,雇主可以和小兔協商某一工作日(例如:10月7日或10月16日等)補假一天。 如果真的因此需要員工臨時加班,薪水要「加倍發給」,並給員工事後「補假」一天。 舉例如果約定每一三五上班,國定假日是週一,員工不用出勤,但仍要給予該日工資;若是國定假日在週二,就不用給予該日工資。 因為樣態很多,又為了顧及勞工的權益,所以已經把例假日、休息日的工資都折進去了,這也是為何若單純比基本工資的時薪時,時薪制會比月薪制來得高。

假日上班薪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行法律規定之最低基本時薪(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調整為 160 元)已涵蓋休息日及例假日的本薪,將這兩個假日視為「有給薪休假」,因此時薪制勞工比照月薪制勞工,在休息日出勤時雇主不需要額外給付勞工日薪,而是同樣給予加班費。 時薪制勞工通常一週工作時數不會多達法定的 40 小時,但雇主仍須讓勞工每 7 天有 1 日的例假日+1 日的休息日,因此,若雇主要求勞工連續工作超過五天,在第六天(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勞工在他的休息日上班)時應以加班費計算,算法同月薪制勞工。 這邊介紹兩種不同的時薪制勞工的休息日加班費算法,雖然一位是全職、一位是兼職,相異點主要是體現在出勤日上限而影響到加班費的計算,其他規定皆相同。 員工當天原本就是「工作日」的話,必須給「加倍薪資」(勞基法§39)。

總結,不論當年度已經請過多少天數的病假,必須是勞工請病假「連續」超過30天後的期間,遇上例假日才計入請假期間。 假日上班薪水 根據內政部74年4月27日(74)台內勞字第302665號行政函釋說明,勞工事假期間如遇例假、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應不計入請假期內。 因此雇主是可以要求勞工申請病假時說明請假理由,另外雇主也可能要求提供相關證明作為請假方式,尚不違法。

假日上班薪水: 勞基法的「加班」規定

但是,如果是排班制或實施變形工時的企業們,因休假日並非比照政府機關行事曆,如果未事先和員工協商調移國定假日,國慶日又遇到員工休息日、例假日,該如何處理員工出勤狀況呢? 上面的條文,所說的是如果遇到勞工原本就放假不必出勤的日子(休息日、例假、國定假日或特別休假),如果老闆因為天災事變或突發狀況要求勞工停止前述的假期,而需要出來上班時,才會有給雙倍薪跟補休的問題。 同步提醒企業雇主,6月23日、24日的性質均為休息日(特別6/23雖然是週五,但因與前一週六調換工作日,使當日的性質等同一般的「休息日」),若當天真的有需求要勞工於當天出勤,應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有關休息日出勤加給之規定計算工資,給予休息日加班費。

假日上班薪水

根據勞動部制定的《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只有提到:如果勞工因為發生天災而無法出勤工作,雇主「宜」不扣發工資,但雇主「宜」加發工資,並提供交通工具、交通津貼,或其他必要的協助。 勞工若因發生職災不能工作,依法可以依照不能工作的天數領取職災補償,勞動部指出:職災補償必須排除減班休息期間,以減班前最近一個月正常工作時間的原領工資計算。 公司與員工應遵守勞動部制訂之「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明訂實施無薪假(減班休息)期間,員工在不影響原有勞動契約及在職教育訓練執行之前提下,可另行兼職,不受原契約禁止兼職之限制,但仍應保守企業之機密。

假日上班薪水: 相關報導

1.小櫻公司星期一至星期五為工作日,每日工作時間8小時,星期六為休息日、星期日為例假。 假日上班薪水 小櫻是月薪制,星期四、星期五只工作2日,於次週星期一上班前即向公司表明離職不做了;因為勞基法第39條規定休息日及例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 因此,公司除應發給小櫻星期四、星期五2日工資外,也應該發給星期六休息日及星期日例假這2日的工資。

  • 目前法律規定勞工共有4種假,其中一種為「例假日」,也就是僱主必須給勞工放假休息的日子,例假日可能是假日,也可能是根據勞資雙方共同協定的特定日,若要特別出勤只能是天災、事變或突發狀況,否則僱主是不可以要求僱員上班!
  • 陳一二要計算加班費,則要以「底薪」、「午餐補助」與「全勤獎金」這三項加總計算,他的工資就是 43,000 元。
  • 小編劃重點:以每小時工資額150元為例計算,勞動節補假日出勤的員工除原薪資外,可額外再獲得:(每小時工資)150元×8小時=1,200元,等於「原薪資+1,200元」的單日薪水。
  • 或以時薪計算,依實際出勤時數給予,例如某月出勤22天,就是時薪X8小時X22天。
  • 比方說,你和雇主約定的每天工作時間是 7 小時,老闆額外請你加班的 1 小時,還是會依照你平常上班的每小時工資計算,而不適用於加班費的時薪計算標準。
  • 受疫情衝擊影響,許多產業都發起精簡人事,除了常見的資遣之外,也有些勞工面臨的是「無薪假」,到底俗稱「無薪假」的「減班休息」有哪些規範,公司可以強行實施嗎?

各地方政府是依據下面提到的法令以及中央相關專業機關所提供的資訊來決定是否要停止上班上課,但該停班停課公告是用來規範各級政府機關及公私立學校,對於一般公司行號或店家是沒有強制的約束力的,只能做為參考的依據而已。 工作,對部分的人來說是夢想的實踐,但對更多人來說,是家庭的支柱。 許多人大半人生時間都如同在勞動市場的一葉扁舟,對於法令,你怎麼能不在乎? Workforce,我們是一群有人力資源、職業訓練及勞動檢查員經驗的團體,希望透過以往的實務經驗,用文字與圖解試著摒除複雜的勞動法令所致生之迷霧,讓勞資雙方都能了解這份國家制定的說明書。

假日上班薪水: 明連假上班薪水怎麼算?排班制勞工國定假日能否領「雙倍薪」就看排班

以下是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7年度簡字第26號行政訴訟判決摘要(持否定見解): 原告之營業員每日上午8 :00上班至下午4:00下班,已完整工作8 小時,已達每日正常工作時間8小時之上限。 我們若是看下表的區隔,最多的其實是 A 全時勞工月薪制 與 D部分工時勞工時薪制,另外兩種則比較少見。 假日上班薪水 不過絕大多數,部分工時直接給予時薪制計算最簡單,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時候,大家會把「部分工時制」等同「時薪制」,雖然多數是如此,但偶爾會搞混的地方。

有關彈性放假、補班日,最常導致勞資糾紛的狀況,是公司的班表、行事曆宣佈將比照政府行事曆出勤,但卻「未合法完成8週變形工時」的程序。 這部分勞動部並沒有做出相關的解釋,如同開頭所說的概念,天災也不能歸責於雇主,因此要求雇主另外補假也會有很多老闆會反彈,所以只能試著跟老闆協商調移原本排定的特休了。 另外,今年(2017年)端午連假期間,剛好遇到豪雨導致蘇花公路坍方,即使勞務提供地的地方首長沒有發布停班,但如果確實是因為豪雨問題而阻礙交通無法出勤,勞工還是可以在該要點的範疇內不出勤(參照上面提到的規定)。 如果勞工須於 4 月 2 日(清明節補假日)或 4 月 3 日(兒童節)出勤,雇主應加倍發給工資;於 4 月 4 日出勤,則應給付休息日加班費。 而若你是剛好有排到除夕、初一、初二、初三這4天上班的朋友,因為當天性質都屬於「國定假日」,依照規定雇主應加倍發薪水給你。

假日上班薪水: 勞資必看!國定假日出勤、薪資這樣算!

如將國定假日與工作日事先對調,就無需另計加班費,但重點是需要事先和員工協商取得共識。 若當天經勞資雙方協議,將國定假日調至其餘工作日放假(當天為上班出勤日),則無須支付雙倍薪水,否則應比照辦理。 雇主排班時需注意是否碰到國定假日,如國定假日當天遇到休息日、例假,應讓勞工另擇其他工作日補休,若國定假日當天為免出勤日(空班),則不用補假。 A:查勞動基準法第39條規定勞工於休假日工作,工資應加倍發給,至於勞工應否於休假日工作及該假日須工作多久,均由雇主決定,應屬於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事宜。 [學員問題]: 以月薪三萬元為例,到職日分別為2/2、3/30及4/5,當月各自要給付多少薪資?

然而,如果已經約定好班表,雇主就不能任意更動員工的休假日,如果有調整的必要,就應該和你協調,經過你的同意後才能變動例假、休息日和國定假日。 國定假日性質為為休假日,並依據《勞動基準法》第 39 條規定:「休假日出勤加倍發給工資」。 所稱加倍發給,指的是除了假日當日工資照給外,再加發1天的工資。 假日上班薪水 其實「無薪休假」一詞並非我國相關勞動法令的正式用語,多數較正式的名稱其實是「減班休息」,指的是工作業務或因企業獲利縮減,因此勞資雙方協議「縮減工時」,而且資方並不支付勞方在休假期間的薪酬。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