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臺北市地處海島,使臺北市縱然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冬季氣溫仍比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華南沿岸城市為高2至3度(如廣東沿海等縣市), 因此可達16度左右。 因為一般大陸性的強冷空氣過海後會變得溫和且水份增多,所以臺北能下雪的機會,也比香港、澳門等歐亞大陸沿岸城市為低。 不過,在2016年1月24日北半球超級寒潮侵襲時段,臺北市有出現雨夾雪,當日最低氣溫為4度,為氣象站首次觀測到固態降水。 (五) 電腦病毒防護作業: 本局之伺服器與個人電腦(含筆記型電腦)均安裝防毒軟體,並由防毒伺服器統一納管。
- 由於位在東亞季風帶內,因此氣候也受東北季風(冬季由東北方吹來含有許多水氣的季風,此風也是在冬季帶給臺灣北部降水的主要來源)影響。
- 城的主轴北起天后宫(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南至丽正门,东西城墙则交会于大屯山主峰七星山。
- 本會為市府幕僚機構,主要負責本府市政工作之研究發展、市民參與、計畫管制考核、服務品質推動與考核、公文查詢檢核及1999市民熱線等業務,期能提升本府各機關決策品質與執行能力,以精進各機關之服務效能。
- 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的200萬中華民國國軍官兵與中國大陸各省平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市民結構趨向多元化。
- 市政大樓-捷運路線可搭乘 板南線至捷運市政府站下車,或搭乘 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下車。
脈脈泉溫溪嶺間——士林區與北投區的族群與文學〉(《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60-66)、顧敏耀〈在依舊閃耀的昔日光輝下——萬華區與大同區的族群與文學〉(《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67-72)、張琬琳〈城南舊事—臺北南區的族群變遷與文學書寫〉等。 臺北市身為臺灣政經重鎮,多年來大方迎接各種不同文化,孕育出相當多元的在地飲食特色,從早餐、宵夜小吃、中式餐館到西式餐廳,種類繁多。 到2010年3月底為止,臺北市15歲以上之民間人口約有190萬人,勞動力有106萬人,就業者有110萬人,失業者4萬7千人,非勞動力94萬4千人;勞動力參與率55.7%,失業率3.9%[63]。 在外籍勞工方面,到2007年7月底為止,臺北市有49,251名外國專業人員(白領移工),數量全臺灣最多[64];藍領移工則有36,778人,全臺灣第三[65]。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跨域數據整合 ∞ 市政議題分析 臺北大數據中心啟用
另有約50個單位係租用FTTB光纖專線,經中華電信交換機房匯集後,以GbE光纖接入市政大樓連接市政資訊網路。 市政大樓-捷運路線可搭乘 板南線至捷運市政府站下車,或搭乘 淡水信義線至捷運台北101/世貿站下車。 2 自1949年海峽兩岸分治後,臺北市普遍被中華民國官方及民間認定為首都。 7 土耳其國土橫跨亞洲及歐洲,因而有時會被同時歸類為歐洲國家。 9 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主張之首都,實際之政府所在地為拉姆安拉。
1920年臺北設市初期,先以城北小學校部分校舍作為臺北市役所的辦公廳舍。 1945年台灣光復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由於原臺北市役所廳舍被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充作辦公廳舍,甫成立的臺北市(省轄市)政府改以舊建成國民學校校舍作為辦公場地。 1980年,信義計畫區開始進行開發,臺北市政府選擇於此興建臺北市政大樓。 日治初期的1895年,臺灣第一座西式小學芝山巖學堂成立於芝山岩地區(今士林國小)。 隨後普設於臺北各地的國語傳習所、公學校、小學校等更奠下了臺北現代教育基石[88]。 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之後,投入龐大教育經費設立的小學、初中、高中與大專院校,更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明星學校」,在高中或大學聯合招生制度盛行時,尤其明顯。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城市競爭力
目前北市府與8家支付業者合作,分別是Pi行動錢包、台新銀行、玉山銀行、ezPay台灣支付、歐付寶、愛貝錢包、街口支付以及橘子支付,業者也祭出專屬優惠,甚至有高達百元折扣金可使用,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習慣,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支付。 Android使用者即日起已經開放免費下載使用,iOS目前還在App Store審查中,完成審核後即可開放下載。 在台北通部分,目前已於台北市政府各機關線上線下服務,線上包含單一陳情、臺北e大等,線下則整合各機關之卡證服務,如敬老卡、愛心卡等,加上還整合市政府的智慧支付平台,提供更為貼近民眾生活之服務。 至於5G建設與應用方面,未來則加強與產業界之連結,共同制定智慧杆統一標準,並開放5G試驗場域,與各大電信業者合作展開試辦計畫,逐步實踐透過5G通訊技術創造高可靠度、高客製化的網路環境,並提供在地性智慧城市服務之目標。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反而驅動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速度,而臺北市政府也公布後疫情時代產業的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
呂新科說,這些年來PoC專案高達200多個,近半的完成率,但對城市運行實質影響的落地率,整體而言仍有改善的空間。 為強化概念驗證計畫落地可能性,TPMO自109年起秉持「政府出題、產業解題」原則,以「智慧城市1+7領域」徵案,由各局處提出需求,透過「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媒合局處需求與創新進行實證。 各領域智慧城市推動小組再就實證成果進行評估檢視,內外部專家依政策可行性、技術合適性、法規適應性及社會影響性等共同討論,最終於府層級決策會議研議是否可擴大形成政策,強化整體效益。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1.國宅業務資訊管理系統(MIS)版本更新及系統維護。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捷運建設
本局為市府一級機關,負責本市法制、訴願業務規劃及宣導、法令發佈、法規整理編印、消費爭議第一次申訴處理、消費爭議第二次申訴處理及調解、消費安全稽查及教育宣導、政府採購廠商申訴案件及履約爭議調解案件之處理等事項。 本會為市府一級機關,係屬都市計畫審議專責機關,負責臺北市都市計畫擬定與變更、都市更新計畫、更新地區劃定等審議作業。 本會職掌業務如下:第一組之職掌為都市計畫案之審議與研究建議。 本處為大臺北區自來水供應之事業單位,供水轄區包含臺北市、新北市三重、永和、中和、新店及汐止區7個里。 以提供質優量足、用戶滿意的服務為使命,以完善供水環境、精進優質服務、健全財務結構三大主軸,推動管網改善、備援備載、安全直飲、智慧水表與節約用水等經營策略,建構直飲、效能、永續的臺北好水,打造宜居永續城市。 該線段由台北市府捷運局擔任地方建設主管機關,並在規劃書中揭露屬於台北捷運系統。
本局依照永續城市發展綱領,長期致力推動「生產環境國際化」、「生活環境人性化」、「生態環境永續化」等都市發展理念。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使城市與自然平衡,並達成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及生態良性循環之目標,我們以打造前瞻、愉悅、宜居、文化、生態、資訊與安全之「永續臺北生態城市」作為「都市發展願景」,期望成為兼具「國際城」及有「幸福家」的溫暖人性城市。 臺北市政府期望能夠扮演資通訊產業的跳板,開放城市為實驗場域,邁向全球競爭市場,且透過本市智慧城市計畫之實施,讓資通訊產業有良好試煉場域作後盾,同時使市民享受智慧化服務的美好成果。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組織架構
依「消防法」第1條規定,消防人員三大任務是「預防火災」、「搶救災害」、「緊急救護」。 另在89年7月19日「災害防救法」公佈施行後,本局成為臺北市政府各項災害之幕僚單位,透過加強火災預防、精進災害搶救、優化緊急救護及整合災害防救四大策略主題,營造防災安全環境,讓臺北成為宜居的永續城市。 本處為本府一級機關,置處長、副處長、主任秘書各1人及專門委員2人,下設4科2室、主計機構、人事機構,掌理本府組織編制、預算員額、人事人員管理、考試分發、任免遷調、考核獎懲、訓練進修、差勤出國、待遇福利、獎金費用、退撫保險、休閒活動及人事資訊管理系統維護管理等業務。
下設6組3室(總務組、文書組、國際事務組、機要組、市民服務組、媒體事務組、會計室、人事室、政風室),除掌理本處組織規程所列業務外,並襄助市長處理本府各項市政工作聯繫及交辦事項。 臺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系統表請點選機關名稱旁 按鈕撥打網路電話,撥通後再撥分機號碼即可與對方進行通話。 2018年6月1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改制為任用機關。 本次組織修編,該局由原7處7室整併為6處5室;所屬除機電系統工程處維持設置外,東區工程處與北區工程處整併為第一區工程處,中區工程處與南區工程處整併為第二區工程處,品保處、路權室、公共關係室併入其他單位。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成立時屬於臨時機關,多數員工依《派用人員派用條例》進用及升遷。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活動
1960年代起,中央政府在臺北開展耗資上千億的臺北防洪計畫[54][55] ,是戰後臺北都市計畫體制更異的第一個關鍵期。 臺北從1960年代初引入聯合國專家的指導、都市計畫體制本土化的試行到臺北市改制院轄市後的觀念與體制革新,為戰後都市計畫推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接軌了高度經濟發展時期的1970年代與1980年代[56]。 此開發進程自1980年代起,東區正式形成副都心,信義計畫區亦陸續快速發展[57],而在這個時期中,南臺灣地區受到石油危機影響,石化及重工業開始沒落、加上中央政府的行政資源集中於北部(重北輕南),使得更多勞工往北臺灣遷徙[53]。 而為改善東、西發展不均的狀況,2014年上任的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力推西區門戶計畫,期盼復興老舊城區、翻轉東西軸線。 為推動臺北市的數據驅動城市治理,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於2020年7月,以專案任務編組成立「臺北大數據中心(TUIC)」,主責市政府內跨局處數據整合與應用之相關業務,包括資料匯流工程、跨域深度分析、數據加值應用、公私協力合作等。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第一個直轄市。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1968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 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20年10月1日市制實施,成為臺北州轄臺北市,與同時成立的臺南及臺中為臺灣最早的三個市。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業務職掌
16世紀西班牙會士曾傳入天主教,歷經荷西戰役後,被迫中斷。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2023 隨著17世紀漢移民帶來了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香火,逐漸改變臺北原生宗教風貌。 在清領時期,臺灣社會普遍「重儒道輕釋佛」[75],民眾崇尚道教與儒教三綱五常觀念,佛教較不振。 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馬偕博士為臺北帶來了西方的基督信仰的長老教會,而臺北市的伊斯蘭教則主要由政界的穆斯林白崇禧將軍等人帶入。 臺北市也是臺灣的時尚與藝術中心之一,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禮,並迅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身特色的藝術行為。
以下幾個活動是比較重要而且長年舉辦,有臺北文學獎、臺北文化獎、臺北文學季、臺北詩歌節、漢字文化節等活動。 近年則由於國際能源危機所致,市府積極鼓勵市民多從事戶外休閒活動[81]。 例如興建公園、廣闢綠地、整平騎樓走道[82],方便市民帶著家犬與家人在外一同遊樂;並學習法國巴黎,鼓勵民眾親近水岸;與廠商合作,在觀光景點添置並推廣自行車(鐵馬)以為代步工具[83],首開優良風氣之先,間接改善交通,也為地球減少空氣污染貢獻心力[84]。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台北捷運
其中104年底公私立醫院病床數計2萬床,全年佔床率為75.6%。 另平均每日服務量仍以門診8.4萬人次最多;與上年比較,急診、體(健)檢人次分別增加28人次(0.9%)、111人次(5.1%),其餘門診、洗腎、手術及接生人次均減少[92]。 臺灣絕大多數主流廣播電臺、电视臺、網路媒體總部或營運中心均設駐於臺北市,旺盛的大眾傳播媒體及產業環境促使臺北市成為臺灣媒體產業的中樞,但也常因過度地倚傾臺北播報新聞,而使得報導角度多半重於北部或濃厚的地域性。 日治時期,傳統信仰受到一定程度壓抑,因推動內地同化政策、信奉日本神道教,總督府於劍潭山興建當時全臺最大的官方信仰中心臺灣神宮。 二次大戰及國共內戰之後,大量新移民遷入,傳入諸多新宗派。 1950年代之後,大規模南部、中部居民移入臺北,亦將其祖居地守護神分靈入城,此時期除了本地鄉土神以外,以祭祀媽祖、王爺、佛祖、觀音等居多。
本局隸屬於臺北市政府,為本府一級機關,置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主任秘書1人及專門委員2人,下設5科4室,預算員額162人 組織架構如下:文創發展科、文化資產科、藝術發展科、文化資源科、文化建設科、秘書室、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 本局為市府一級機關,主管本市工商服務、科技產業服務、公用事業、農業發展、市場輔導管理、商業輔導管理及動物保護輔導管理等事項,並致力於促進產業永續發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打造一個開放、友善、支持無限想像的城市。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我們透過兩大面向推動城市治理:廣度的跨域數據整合,及深度的市政議題分析。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所屬二級機關(所屬一級機關所轄機關)
呂新科表示,政府企業架構已展現預期效益,未來發展方向,在業務流程梳理部分,持續配合台北巿政府政府精實管理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 (GLM) 計畫, 推動實現政府數位服務 (GDS),將於一年內協助各局處完成巿民申辦業務流程梳理及改善。 截至目前為止,政府企業架構成效相當不錯,在業務流程梳理方面,運用業務流程模型及符號方法,實現政府數位服務,包括了巿民申辦業務服務的網站使用者介面與使用者體驗改善,以及服務設計思維,目前已完成對各局處培訓計畫及課程設計。 從事大學教職20年多年的呂新科,2019年正式擔任臺北市資訊局局長,上任後在既有基礎上導入「政府企業架構」框架,運用架構工法推動智慧城市治理與轉型,以循序漸進及堆疊演化方式實現「智慧臺北(Smart Taipei)、城市共享(One City) 」的新里程碑。
設籍臺北生活圈的民眾約有925萬人口,故每逢尖峰時段或假日,經常會有大量人潮、車潮流動於市區內或臺北、新北兩市之間,導致市區內各重要幹道常出現塞車的情形。 為求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疏散人潮、車潮,並減少塞車情形,因此除一般道路外,亦興建多條快速道路與聯外橋樑。 臺北市是臺灣全國學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研究重鎮的中央研究院即座落於南港區。 另外專門典藏國家圖書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與各大專院校圖書館:諸如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均有豐富館藏等。 其中,國家圖書館所特藏的善本古籍中,多件均為古代流傳至今的孤本,如尚書表註、東都事略、宋太宗皇帝實錄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珍貴古籍。 臺北市的文教基金會、文學團體、寫作班、出版社、大專院校文學系所等甚多,因此這些機構所辦的文學活動非常多,也非常多樣,在此無法一一列舉;至於官方—臺北市文化局也不遑多讓,頻繁舉行各式各樣的文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