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駕駛室有司機的時候,可以由司機負責開門和關門,關門後按下啟動按鈕,列車便自動開車,並根據號誌系統的指示來行車,到達停車站時自動停車。 有別於2個站構成的雙胞胎轉車組,臺北捷運是由3座兩兩相鄰的車站——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及東門站,形成「三角轉車組」。 根據各語言平等的法令,臺北捷運車站和列車內的廣播從原本木柵線(今文湖線)時期僅播放國語、英語演變為現今依序播放國語、英語、閩南語、客語的情形[m],亦曾考慮於部份車站增加原住民語廣播,但並未付諸實行[n][48]。 初期商業活動因車站內完全設為禁食區,因此木柵線(今文湖線)各車站原本僅設一般書局、報攤等報章雜誌類小型商店。 後因禁食區範圍縮小至付費區內,目前許多車站的非付費區得以設置各種類型的商店,部份車站周邊亦設有地下街或商場,提供多元的商業活動。 2013年3月,中正紀念堂站開始為容納萬大-中和-樹林線車站而進行改建工程;該年底萬大線第一階段土建工程正式動工。
2004年9月29日,因新店機廠附近住戶催生於機廠頂樓加蓋的小碧潭支線完工通車,從小碧潭站上車於七張站轉乘新店線[16],自此時起,來往新店與台北市區的列車班次受新店線軌道配置與支線的影響而無法加密。 臺北捷運興建期間傳出許多負面消息,其中木柵線(今文湖線)可以說是最飽受爭議的路線。 除了土建工程出現瑕疵外,試車時更問題不斷,最甚者為1993年試車時發生2次的火燒車事件[12]。 由於合約問題,在1993年的商務仲裁判斷下,臺北市捷運局須賠償馬特拉16億4千萬元[7]。
捷運: 運量
除了文湖線外,其餘路線皆於列車進站前播放各路線專屬之進站音樂,唯獨於平行轉乘車站與非地下車站,無設置進站音樂。 中期導入車站編號系統前,廣播內容為:「轉乘1號文湖(2號淡水信義/3號松山新店/4號中和新蘆/5號板南)線,請在本站換車。」和「Transfer station for the Line○.」。 為服務視障乘客,提供車門開啟方向指引,2008年臺北捷運公司增加電聯車開門方向語音廣播服務(僅有國語)。
電扶梯方面,也增設節電裝置,一段時間無人搭乘時,自動進入怠速運轉狀態,直到有人員搭乘時再恢復正常運轉。 臺北市最早的市區軌道運輸建設計劃,是在1928年臺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市電車敷設計畫,但因為輿論普遍反對,最終未能興建。 主要使用「捷運」之名的是服務臺灣各都會區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 美國舊金山及新加坡等地的地鐵系統及其管理單位亦稱作「Rapid Transit」。 高運量列車有5種型式:301型、371型、381型由日本川崎重工製造,321型和341型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
捷運: 路線命名
2013年7月31日起淡水線、新店線、板南線的區間車也同步採用[v],同年11月24日起信義線、小南門線[w]也正式採用。 捷運2023 2014年,開始於高運量各站僅有一營運區間的月台採用入站廣播,如中和線古亭等站往南勢角方向、新店線公館以南各站,七張站小碧潭支線的入站廣播也啟用。 此外,假日全天及平日10~16時,可攜帶自行車於指定車站進出搭乘捷運,開放路線為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小碧潭支線和新北投支線,不開放文湖線。 目前假日開放自行車進出的車站已達85個(其中南港展覽館站僅開放板南線月台,不得進入文湖線月台範圍;大坪林站只准許進入松山新店線月台,景安站、頭前庄站則只開放中和新蘆線月台。)[45]。 另外,淡水站、台北車站、忠孝新生站、忠孝復興站、南京復興站、大安站[l]因人潮眾多、車站空間等因素則不開放自行車轉乘或進出,其餘高運量車站均開放自行車進出。
詢問處均備有公共區總監控系統和控制中心聯繫,兼具維持車站系統和乘客安全的功能[41]。 2016年10月1日,數字路線名改為顏色代碼路線名,站內標示全面更換,並納入車站代號,新路網圖同時加入隔年由桃園捷運公司營運的桃園機場捷運,其他營運模式未變[26]。 為維持淡水-新店路線不受影響,北投站-台電大樓站區間車以及單線行駛超過13年的小南門線暫時整併為北投站-象山站,還有西門站-台電大樓站兩條路線[24]。 1997年3月28日,淡水線淡水站-中山站和新北投支線通車;同年12月25日淡水線通車至臺北車站[15]。
捷運: 初期路網
列車上具有預錄廣播系統,透過預錄廣播播報站名,而一般宣導廣播和緊急資訊,使用車側目的顯示器、到站顯示器和路線識別燈等來提示車廂旅客。 當列車準備離站時,車門關閉前會透過月台廣播系統發出列車離站警示音 。 由於過去曾有意見認為:原本的鳥鳴聲警示音聽起來太過尖銳,因此於中和線各站(東門、古亭站除外)試辦以柔和的音樂聲作為警示音的方案。 由於兩種警示音各有利弊,儘管其餘路線各站仍沿用原本的警示音,中和線各站的音樂聲警示音依舊保持不變,形成兩種警示音各自存在的現象。
其中BMTC的部分工程師曾參與設計香港地鐵的路線,故參考香港的同月台平行轉乘設計,將市區內的路線修正為L型交會;此外也解決路線過度重疊的問題。 列車編製為1組3輛,2組共6輛為1列;新北投支線、小碧潭支線的列車是單組3輛1列。 新北投支線營運初期均是使用6節車廂編組列車運轉,由於運量噪音問題後來即改為3節;小碧潭支線由於配合月台本身設計就是以3節車廂模式載客,直到3節編組列車採購並上線營運之前,先用6節編組列車的前3節載客。 雖然使用列車自動運轉系統(ATO),但仍配置有駕駛員(通常為1名)[ah]。 站名譯音方面,臺北捷運通車時,除淡水站則參考西方各國自荷西時期以來的名稱Tamsui[63]寫作Tamshui[64]、人名採用其慣用拼法外,皆採用當時慣用的威妥瑪拼音或郵政式拼音[65]譯寫。
捷運: 臺北旅遊網
1975年臺北市政府與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國發會前身)、交通部以三對等負擔經費方式,由交通部統籌辦理「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步規劃」,並於1977年底完成報告[7]。 捷運2023 初期採用由法國馬特拉設計和製造之VAL256電聯車、機電、號誌系統[71]。 然而1997年馬特拉和捷運局發生合約糾紛後,已經將技術人員全數撤離,不再提供維修服務;後其交通運輸部門已經被德國西門子公司併購,維修服務改由西門子提供[72]。
東門站為橘線及紅線之轉乘站,BMTC原先規劃兩線的另一轉乘站民權西路站亦為跨月臺轉乘設計,後來實際興建時取消,因此臺北捷運的同月台平行轉乘服務不會形成雙胞胎轉車組。 2015年7月6日土城線永寧站延伸至頂埔站完工通車,板南線至此全線完工通車。 伴隨頂埔站通車,臺北捷運公司亦在官方網站公布除文湖線以外的四條高運量路線列車時刻表。 2012年1月5日新莊線大橋頭站-輔大站段正式通車,營運路線從忠孝新生至輔大,在臺北市與已經通車的蘆洲線共線,合稱新蘆線。
捷運: 臺北捷運
然而2015年5月25日起,為了配合「捷運聲音地景計畫」,中和新蘆線各站的警示統一為鳥鳴聲[47]。 2012年9月30日新莊線忠孝新生站-古亭站段及東門站正式通車;開通近14年的中和線不再經新店線連通至淡水線,改銜接新蘆線,統稱為中和新蘆線。 中和線列車班次因此增密一倍,而原北投站-南勢角站路線則改為北投站-台電大樓站。 2013年6月29日新莊線也從輔大站延伸營運到迴龍站,捷運新莊線車站全數通車[24][25],中和新蘆線僅餘新莊機廠尚未完工。
路線命名的部份,在規劃時期,各站尚未命名時,多以路線識別色來命名,如紅線、棕線等。 捷運2023 到初期路網興建結束並開始正式營運後,由於路線尚未全線通車,故改以路線區間所主要提供通勤服務的地域的名稱套用至路線名稱。 現在,以地區套用路線的名稱已經為臺北捷運系統的慣例以及被大眾所習慣。 所以,即使全線通車的路線還是以地名為路線名,如已經全線通車的捷運棕線稱為「文湖線」,而非如同高雄捷運以紅、橘線般命名之,惟文書上可自行於括號內補充說明,例如:文湖線(棕線)[37]。 隨著捷運松山線已經正式通車營運,臺北市政府捷運局宣佈營運模式改變,不再有不同顏色路線跨線行駛的情形,而路線名稱和路線編號也於松山線通車前夕的2014年10月11日正式公布[38]。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臺北捷運[b]、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及新北市,為臺灣第一座投入營運、以及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捷運,主要功能為提升臺北都市動線和機能,並促進臺北都會區繁榮與發展[4]。
捷運: 車站
臺北捷運各車站月台皆設有LED顯示器和電漿電視,顯示列車預計到站時間。 中和新蘆線、信義線和松山線除上述設施外,新增了電子看板,透過LED箭頭燈號顯示相鄰車站的列車行駛概況。 1982年,臺北市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進行中運量捷運系統發展研究。 1984年1月,隸屬於臺北市政府的中運量專案小組提出1號線、2號線兩條中運量系統路線的規劃[8]。 但並不是所有行走於地下的鐵路運輸系統都被歸類為「捷運」,例如臺灣鐵路管理局在其都會區路段進行的交通立體化工程,亦被稱為「鐵路地下化」。
- 以括號加註的方式唯一的例外是迴龍站,有別於其他站,是用斜線(「/」)加註的。
- 臺北捷運已經通車營運的路線有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環狀線共六條主線,以及新北投支線、小碧潭支線共兩條支線,和貓空纜車共一條纜車線。
- 1999年12月24日板南線市政府站-龍山寺站通車後,與其他已經通車的路線共同構成狀似「卄」字的路網,當時稱為「雙十路網」[15]。
- 由於兩種警示音各有利弊,儘管其餘路線各站仍沿用原本的警示音,中和線各站的音樂聲警示音依舊保持不變,形成兩種警示音各自存在的現象。
- 1999年11月11日新店線南段通車,淡水站-南勢角站行駛模式變更為淡水站-新店站和北投站-南勢角站。
1986年,行政院核定經建會所通過的《臺北捷運初期路網方案》,該方案即為第一版的臺北捷運初期路網,把淡水線和新店線銜接為紅線,同時也列入了今日的中和線、板橋至松山的藍線[e]、木柵線[f][7]。 2014年11月15日由西門站延續至松山車站的松山線完工,串連同為綠線的新店線;而淡水線全線亦改行同為紅線的信義線,直通超過15年的淡水線與新店線列車不再連通行駛,北投站區間車改行駛至大安站。 臺北市路線接近完工,臺北市中心形成三縱三橫的棋盤狀路網;五大路線回歸原路網興建時的設計,並經臺北捷運公司定名及加註路線編號。 2010年11月3日新莊線臺北市段(忠孝新生站-大橋頭站)連接蘆洲線正式通車,來往忠孝新生站及蘆洲站,稱蘆洲線,成為第一條跨越淡水河的捷運線[19],蘆洲機廠同時投入調度營運作業。
捷運: 臺北小巨蛋
2003年臺北市政府決定改採漢語拼音[66],花費約1700萬元新臺幣將各站名拼音進行更改,淡水亦被改為Danshui,惟臺北因已為國際通用,仍拼為Taipei。 臺北縣(今新北市)當時依中央政府的標準採用通用拼音,因此位於境內的車站會加註通用拼音的拼法[67][68],後因2009年中華民國政府改以漢語拼音為標準英譯,臺北縣亦跟進,故原加註之通用拼音皆已去除。 2011年6月,內政部地政司以具有歷史悠久及特殊意義兩項原則,將淡水的譯名恢復為Tamsui,臺北捷運亦配合更改[69]。 目前臺北捷運共有131個車站,其中16個是轉乘車站;由於交會的各路線月台相互獨立,捷運公司和捷運局統計時,將台北車站、忠孝復興、民權西路、忠孝新生、大安、南港展覽館、中山、松江南京和南京復興等9個非平行轉乘站的各路線月台視為多個車站。
若須在「淡水信義線」和「板南線」間轉乘,可利用松山新店線轉乘,不得於台北車站或忠孝新生站下車或轉乘[43]。 自行車(腳踏車)判定的標準是以有鏈條為基準,幼童滑步車、滑板車則不在此限。 命名的主要原則,係以所在地附近之地名、街道、地標或名勝古蹟為主[60][61][62]。 目前雙站名的車站僅有台北101/世貿站,以及未來信義線東延段的廣慈/奉天宮站。
捷運: 捷運搶先報
營運機構為臺北捷運公司,工程興建則另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 自1996年3月28日開始營運以來,目前共有6條主要路線[c]、2條單站支線與1條纜車線,路線距離152公里、營運距離146.2公里,營運車站共131站[a][1],乃臺北都會區的交通骨幹[4],亦為國際地鐵聯盟成員[5]。 臺北捷運已經通車營運的路線有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環狀線共六條主線,以及新北投支線、小碧潭支線共兩條支線,和貓空纜車共一條纜車線。
松山線之松山、南京三民、台北小巨蛋、北門站戳圖案無修改,其他轉乘站更改顏色與形狀,信義線站戳圖案調整站名呈現。 北投站、七張站與大橋頭站原先定義為轉乘站,隨後更改為普通站,故形狀、顏色有做更換。 為便於辨識,各線上行月台全面採用女聲,下行月台全面採用男聲。 捷運2023 2018年,同於台北聲音地景計畫內推出站體環境音樂,並於整點時播放。
捷運: 初期設計
臺北捷運的識別標誌呈六角形造型,上下兩半互為依扶,隱含兩儀六合混元一體瀰漫宇內之意,二「人」字圖案,作雙向奔馳乃人來人往之意,並代表捷運系統堤供民眾運輸之效能,外型有如鳥之飛翔,有捷如飛之意,色彩以藍、白兩色顯示沉靜、清潔與速捷。 為了視障旅客需求,於2012年4月起捷運忠孝復興站文湖線和板南線月台新增視障優先椅,提供候車或等候導引服務[24][46]。 本版印章特色為印章名稱僅有中文,外圍是四節車廂,且起初格式外圈車廂為三格玻璃,至南港線後印章外圈車廂改為四格。 臺北捷運的品牌標誌(企業識別標誌)則以上述標誌為基礎調整。 臺北捷運覆蓋了行動電話網路,臺北捷運的車站附有第四代行動通訊(4G)及第五代行動通訊(5G)等電信業者的行動網路。
- 目前已經通車路線所行經的行政區,除了臺北市全市12個行政區,尚有新北市淡水、永和、中和、新店、板橋、土城、三重、蘆洲、新莊等9個行政區,總共為21個行政區。
- 目前雙站名的車站僅有台北101/世貿站,以及未來信義線東延段的廣慈/奉天宮站。
- 在2000年初期路網大致完工後,二期路網工程開始進行,包括新莊線、蘆洲線、內湖線、南港線東延段、土城線延伸頂埔段、信義線和松山線等。
- 目前除了中和新蘆線往來文湖線、文湖線往來環狀線、環狀線往來淡水信義線外,其餘各路線最多1次轉乘就可以到達任何主線車站。
- 命名的主要原則,係以所在地附近之地名、街道、地標或名勝古蹟為主[60][61][62]。
- 所以,即使全線通車的路線還是以地名為路線名,如已經全線通車的捷運棕線稱為「文湖線」,而非如同高雄捷運以紅、橘線般命名之,惟文書上可自行於括號內補充說明,例如:文湖線(棕線)[37]。
- 輕軌與捷運均屬於大眾捷運系統,同屬都市軌道運輸[4],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的定義,大眾捷運系統的分類主要依載具運量能量[註 2]分為高運量、中運量及低運量三種分類方式,其級距分別為二萬、五千及五千以下。
1986年6月27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籌備處成立[9],除了準備進行臺北捷運興建工作之外,也逐步進行路線修正。 1987年2月23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簡稱臺北市捷運局)正式成立[9],建議把藍線延到南港、木柵線改成現在的走法、將淡水線和新店線及中和線分開、增加維修軌,就成了第二版「初期路網」,走回原本BMTC的規劃方式。 1990年初才加入內湖線和土城線,初期路網到此才正式計畫完,並在遠期路網留有環狀線第一階段及南環段(當時為木柵線支線)、台北捷運紫線(林口—桃園機場)之雛形[7]。 此路網的特色是由數個L型路線環環相扣,在市中心區格狀路網有12處轉乘站,旅客可以多元選擇適宜轉乘車站到達目的地。 目前除了中和新蘆線往來文湖線、文湖線往來環狀線、環狀線往來淡水信義線外,其餘各路線最多1次轉乘就可以到達任何主線車站。
捷運: 營運與服務
臺北捷運亦從軌道運輸標竿聯盟[20]的地鐵系統提升到每年運量5億人次以上的國際地鐵聯盟水準[19][21]。 1988年7月22日,臺北捷運首項工程——北投機廠正式舉行開工典禮。 初期路網除了後來追加的內湖線外,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10]。 內湖線因系統型式和中高運量、高架化、地下化、行經路線等不同方案有爭議、加上經費被凍結,直到2002年才動工,最後也由捷運工程局改為中期路網區間[11]。 1968年6月28日,中華民國交通部曾表示研究臺北都會區興建大眾捷運系統的可行性[6]。 1970年由於臺灣經濟持續發展、臺北都會區交通量亦日漸龐大。
2000年初期,台北市捷運局提出淡海輕軌及安坑線可行性評估;2012年12月11日,受新北市府委託展開台北捷運系統三鶯線綜合規畫。 隨後皆轉由新北市府主導,多數改為新北捷運系統推動,僅三鶯線維持仍以「台北捷運系統」名義送交中央政府審查。 2011年2月27日南港線東延段南港展覽館站正式通車啟用,同年9月臺北捷運正式晉升為國際地鐵聯盟會員[22][23]。 2009年7月4日內湖線完工,原木柵線在營運超過13年後自中山國中站連接內湖線延伸至南港展覽館站,並且全面更新為龐巴迪運輸系統,全線原稱為木柵內湖線(俗稱柵湖線),後於同年10月8日重新命名為文湖線(文山內湖線) 。 圓形,站名部分僅中文,基本色紅色,有雙色為轉乘站中正紀念堂(綠)、東門(橘)、大安(紫,代替較難取得之棕色印泥)。 設有公共藝術作品的車站如下列表[76][77],其中中山站、中正紀念堂站、忠孝復興站和台北車站設有藝文廊,部份藝術概念則直接融入車站建築。
1996年3月28日,不斷延後通車日期的木柵線通車,成為臺北捷運第一條通車的路線、也是臺灣第一條捷運線。 臺北捷運公司為紀念此事,將3月28日定為臺北捷運的通車週年紀念日[14]。 1996年10月,台北捷運紫線改由中央政府統籌改隸於中正國際機場捷運系統,並以BOT模式招標(之後在2000年代因長生公司倒閉,與桃園捷運藍線合併為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系統)。 中華民國政府使用「捷運」一詞頒佈《大眾捷運法》後,由於其施行後營運之各大眾捷運系統有效改善了都市交通,使得「捷運」一語逐漸流行,並擴張應用在許多不適用該法的交通設施。 而臺灣鐵路管理局亦有名為臺鐵捷運化之各項既有路線改善計畫,期望以都會地區路段增班、增站、提速等方式提高其服務品質。 銘板上之路線名稱以工程為單位,是故一期路網中小南門站與台大醫院站,分別註記為南港線與新店線,而非新店線與淡水線。
因此臺灣社會習慣將地鐵系統稱為「大眾捷運系統」,即「捷運」,以避免與字面上的「地下鐵路」混淆或不符實情的狀況。 一座位於紅線竹圍站-關渡站段上,為臺鐵淡水線「關渡隧道」改建而成;一座位於棕線麟光站-辛亥站段上,俗稱「福州山隧道」。 2條隧道事實上未有正式名稱,現有俗稱是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為了工作方便而定的。 月台設計採用側式月台、島式月台、側疊式月台、島式疊式月台、混合式月台等5種型式。 各站月台長度,文湖線均有6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不過目前僅使用4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的空間。 至於高運量路線各站皆有6節高運量車廂長,僅小碧潭站為3節高運量車廂長。
捷運: 台北捷運Go APP下載
臺北捷運廣播系統自通車至今均由孫積祥(國)以及陳惠卿(閩南語)擔當,其中2022年7月22日至7月30日淡水信義線新廣播試辦測試由謝佼娟擔當國語新廣播測試配音(僅301型029/030編組以及381型523/524編組實裝)。 1998年12月24日淡水線臺北車站-中正紀念堂站段、新店線中正紀念堂站-古亭站段及中和線完工通車,此時中和線暫經由古亭站南側橫渡線與淡水線直通運轉。 1999年11月11日新店線南段通車,淡水站-南勢角站行駛模式變更為淡水站-新店站和北投站-南勢角站。 輕軌與捷運均屬於大眾捷運系統,同屬都市軌道運輸[4],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的定義,大眾捷運系統的分類主要依載具運量能量[註 2]分為高運量、中運量及低運量三種分類方式,其級距分別為二萬、五千及五千以下。 臺北捷運列車皆為動力分散式的電聯車,以第三軌供電(750伏特直流電)方式推進[70],並搭載列車自動運轉裝置,可以在無人駕駛(有時有司機監控)下自動開停車和自動開關門。
捷運: 營運措施
全線(包含高運量和中運量)電聯車播音系統在2010年全部更新完成,內容為「左/右側開門」(相對於列車行駛方向)。 臺北捷運設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包括導盲磚、無障礙驗票閘門、電梯和車廂內的輪椅專用區等。 候車月台並設有夜間安心候車區,保障夜間乘客搭乘捷運的安全[42]。 部分車站的升降設備也陸續分批汰換,電梯由原本的油壓牽引式電梯,改成無機房式牽引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