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捷運路線圖5大著數2023!內含北市捷運路線圖絕密資料

Posted by Dave on April 9, 2021

北市捷運路線圖

\新北環狀線的第一期路線西環段,從新北產業園區到大坪林設站,途經板橋、中和等總共14個捷運站,其中有8座車站可轉乘其他捷運路線。 環狀線的識別顏色為黃色,部分列車也以黃色為主色調來設計,非常顯眼。 環狀線的西環段全線位於新北市境內,目前交由台北捷運公司營運三年,過後可能協商改由隸屬新北捷運公司營運。 如果要到「新北投」就要在「北投站」轉乘新北投支線;要到「小碧潭」則是在「七張站」轉乘。

北市捷運路線圖

其他如電扶梯等設備均廣泛設置於每座車站,以連絡出入口、穿堂層和月台,早期並曾經參考外國地鐵宣傳右側站立、左側通行的搭乘習慣,方便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快速通過,後來雖改為宣導「緊握扶手、站穩踏階」,但已經養成旅客站一邊搭,另一邊快速通過的捷運文化。 部分車站的升降設備也陸續分批汰換,電梯由原本的油壓牽引式電梯,改成無機房式牽引電梯。 北市捷運路線圖 電扶梯方面,也增設節電裝置,一段時間無人搭乘時,自動進入怠速運轉狀態,直到有人員搭乘時再恢復正常運轉。 2015年7月6日土城線永寧站延伸至頂埔站完工通車,板南線至此全線完工通車。

北市捷運路線圖: 公車接駁

東門站為橘線及紅線之轉乘站,BMTC原先規劃兩線的另一轉乘站民權西路站亦為跨月臺轉乘設計,後來實際興建時取消,因此臺北捷運的同月台平行轉乘服務不會形成雙胞胎轉車組。 月台設計採用側式月台、島式月台、側疊式月台、島式疊式月台、混合式月台等5種型式。 各站月台長度,文湖線均有6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不過目前僅使用4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的空間。 至於高運量路線各站皆有6節高運量車廂長,僅小碧潭站為3節高運量車廂長。 北市捷運路線圖2023 2018年,同於台北聲音地景計畫內推出站體環境音樂,並於整點時播放。

北市捷運路線圖

中期導入車站編號系統前,廣播內容為:「轉乘1號文湖(2號淡水信義/3號松山新店/4號中和新蘆/5號板南)線,請在本站換車。」和「Transfer station for the Line○.」。 臺北捷運設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包括導盲磚、無障礙驗票閘門、電梯和車廂內的輪椅專用區等。 候車月台並設有夜間安心候車區,保障夜間乘客搭乘捷運的安全[42]。

北市捷運路線圖: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後因禁食區範圍縮小至付費區內,目前許多車站的非付費區得以設置各種類型的商店,部份車站周邊亦設有地下街或商場,提供多元的商業活動。 2016年10月1日,數字路線名改為顏色代碼路線名,站內標示全面更換,並納入車站代號,新路網圖同時加入隔年由桃園捷運公司營運的桃園機場捷運,其他營運模式未變[26]。 至於收入中位數相對較低的站點,最低位於中和新蘆線上的輔大站,其所在的新莊區營盤里收入中位數37.7萬元;淡水信義線的終點站淡水收入中位數40.3萬元倒數第二。 北市捷運路線圖2023 台北捷運南港機廠義捷變電站今凌晨發生工安事件,北捷回應,現場斷電進行年檢維護作業,不幸發生感電事件,造成2名維修人員受傷立即送往醫院急救後,兩人生命徵象穩定;總經理黃清信及相關主管已到醫院探視慰問,對於受傷員工將盡力給予醫療救治及負擔相關費用。 交通局也指出,1200都會通定期票以1280定期票基礎,適用範圍擴大到基隆、桃園,納入國道客運、台鐵、桃園捷運等公共運具。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炳勲表示,新北市政府積極協助5層樓以下公寓增設電梯,除了電梯特快車方案減輕民眾經費負擔,更跨局處橫向整合提供行政協助,期望增加民眾增設電梯意願,今年底預計將有4案陸續完工。 他說明,高捷紅橘線後續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高雄車站第2階段工程,持續進行R11永久站與台鐵介面工程,配合執行績效良好,並滿足旅客於捷運/台鐵間轉乘便利性的服務需求。 北市捷運路線圖2023 臺灣捷運系統是指臺灣的都會區適用《大眾捷運法》的各式軌道運輸系統,臺灣最早的捷運系統為臺北捷運[註1],該系統於1968年討論是否興建,並於1988年開始興建,最終於1996年開始營運,並為臺灣捷運系統中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 之後分別為2017年開通的桃園捷運[註2]、2021年開通的台中捷運[註3]。

北市捷運路線圖: 營運與服務

二期路網最早與初期路網皆由BMTC一同規劃,但是因為所需經費龐大,因此先行核定興建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板橋線和木柵線等初期路網路線。 在2000年初期路網大致完工後,二期路網工程開始進行,包括新莊線、蘆洲線、內湖線、南港線東延段、土城線延伸頂埔段、信義線和松山線等。 1968年6月28日,中華民國交通部曾表示研究臺北都會區興建大眾捷運系統的可行性[6]。 1975年臺北市政府與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國發會前身)、交通部以三對等負擔經費方式,由交通部統籌辦理「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步規劃」,並於1977年底完成報告[7]。 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路線為109年1月31日營運通車之第一階段路線的延伸。 其中,北環段路線行經新北市新莊、五股、蘆洲,並循重陽橋進入臺北市士林、中山區,與文湖線劍南路站交會轉乘;南環段路線則是自文湖線動物園站起,行經臺北市文山區、新北市新店區,與環狀線第一階段之大坪林站銜接,並可轉乘新店線。

  • 不但是臺北上班族、學生的最愛,更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一個輕鬆方便的交通工具。
  • 2014年,開始於高運量各站僅有一營運區間的月台採用入站廣播,如中和線古亭等站往南勢角方向、新店線公館以南各站,七張站小碧潭支線的入站廣播也啟用。
  • 臺北捷運設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包括導盲磚、無障礙驗票閘門、電梯和車廂內的輪椅專用區等。
  • 各站月台長度,文湖線均有6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不過目前僅使用4節中運量膠輪系統車廂長的空間。
  • 本路線與土城線、板橋線、南港線東延段串聯營運,可與松山新店線、淡水信義線、中和新蘆線及文湖線轉乘。

1986年6月27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籌備處成立[9],除了準備進行臺北捷運興建工作之外,也逐步進行路線修正。 1987年2月23日,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簡稱臺北市捷運局)正式成立[9],建議把藍線延到南港、木柵線改成現在的走法、將淡水線和新店線及中和線分開、增加維修軌,就成了第二版「初期路網」,走回原本BMTC的規劃方式。 1990年初才加入內湖線和土城線,初期路網到此才正式計畫完,並在遠期路網留有環狀線第一階段及南環段(當時為木柵線支線)、台北捷運紫線(林口—桃園機場)之雛形[7]。 此路網的特色是由數個L型路線環環相扣,在市中心區格狀路網有12處轉乘站,旅客可以多元選擇適宜轉乘車站到達目的地。 目前除了中和新蘆線往來文湖線、文湖線往來環狀線、環狀線往來淡水信義線外,其餘各路線最多1次轉乘就可以到達任何主線車站。 路線命名的部份,在規劃時期,各站尚未命名時,多以路線識別色來命名,如紅線、棕線等。

北市捷運路線圖: 臺北捷運 ・新北捷運

初期採用由法國馬特拉設計和製造之VAL256電聯車、機電、號誌系統[71]。 然而1997年馬特拉和捷運局發生合約糾紛後,已經將技術人員全數撤離,不再提供維修服務;後其交通運輸部門已經被德國西門子公司併購,維修服務改由西門子提供[72]。 2009年7月4日開始使用加拿大龐巴迪運輸的INNOVIA APM 北市捷運路線圖 256型電聯車與CITYFLO 650機電、號誌系統。

除了土建工程出現瑕疵外,試車時更問題不斷,最甚者為1993年試車時發生2次的火燒車事件[12]。 由於合約問題,在1993年的商務仲裁判斷下,臺北市捷運局須賠償馬特拉16億4千萬元[7]。 以上種種都使得臺北捷運成為當時政治人物的爭辯話題,與臺北市民所詬病的對象,甚至傳出拆除臺北捷運的聲浪[13]。 除此以外,捷運局內部的弊端、經費透支問題和6條線同時興建所造成的沉重交通衝擊,也是當時爭論的焦點[7]。

北市捷運路線圖: 台北捷運站名指標與到站廣播 21站增日、韓文

1984年1月,隸屬於臺北市政府的中運量專案小組提出1號線、2號線兩條中運量系統路線的規劃[8]。 以不同捷運線路來看,文湖線、淡水信義線普遍收入中位數較高,至於中和蘆洲線、松山新店線收入中位數較高地區,則皆處雙捷運路線交會的站點。 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新北市政府提供老舊公寓增設電梯經費獎補助最高360萬元,降低民眾負擔並增加整合誘因。 近日永和區1處社區增設電梯已完工並成功領得獎補助金,另外新莊區1處社區也取得市府核定增設電梯經費補助,目前積極施工力拼今年底完工。 交通局報告指出,雙北市政府於2018年推出1280定期票,30日無限搭乘使用台北捷運全線、淡海輕軌、雙北公車及YouBike,每月銷售約26萬張,6.6%汽機車族轉移;捷運每日增加約6萬5976人次、公車每日增加6萬4904人次。

北市捷運路線圖

\松山新店線的兩端車站為松山站和新店站,全長21.3公里,一共有20座地下車站,是高運量捷運系統。 松山新店線的營運模式分別為全程車的營運,和「松山 北市捷運路線圖 – 台電大樓」的區間列車。 \中和新蘆線可以根據階段性建設營運而分成中和線、新莊線、蘆洲線,三線結合貫通成為一個Y字路網。 此線是台北的高運量捷運系統,一共有26座車站,全線為地下車站。 \板南線是台北捷運路網中運量最大的路線,連結了板橋車站、台北車站、南港車站3座三鐵共構車站,全線為地下路線,採用高運量捷運系統,全長28.2公里。 板南線有2種營運模式,分別是「南港展覽館 – 頂埔站」的全程車,和「亞東醫院 – 南港展覽館」的區間車。

北市捷運路線圖: 臺北小巨蛋

以括號加註的方式唯一的例外是迴龍站,有別於其他站,是用斜線(「/」)加註的。 為了視障旅客需求,於2012年4月起捷運忠孝復興站文湖線和板南線月台新增視障優先椅,提供候車或等候導引服務[24][46]。 臺北捷運各車站均設有詢問處,詢問處設於各站的穿堂層區,負責一般諮詢、販售各類單程票、一日票、TAIPEI PASS、各式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及處理舊制押金式悠遊卡退卡與其他旅客事務等。 詢問處均備有公共區總監控系統和控制中心聯繫,兼具維持車站系統和乘客安全的功能[41]。 2006年5月31日捷運板橋線第二階段延伸和土城線完工通車,全長7.2公里,板南線終點站由新埔站南移至永寧站[17]。

  • 除了根據BMTC的路網修正外,也將臺北市的中運量1號線納入路網。
  • 車站和列車內全區禁菸,禁食區(黃線內)禁止飲食、嚼食口香糖和檳榔,另禁止旅客於未經捷運公司許可下從事商業行為,違者會被依大眾捷運法處以1,500元新臺幣以上、7,500元新臺幣以下罰鍰[44]。
  • 該段工程於2005年9月15日隨著信義線動工而展開,2009年1月17日宣告完成[75],由於路幅狹窄、穿越大量地面建築,因此成為臺灣罕見的高難度隧道興建案例,也是首宗於狹小區域內進行多條隧道近距離交疊的工程。
  • 如南港站便於站內出入口穿堂層、出入口樓梯側、穿堂層公共區通道和月台側牆等處以藝術琺瑯板呈現6幅出自幾米繪本〈地下鐵〉的大型彩色壁畫,凸顯車站特色。
  • 許多網友認為這是一項好政策,「台灣觀光本來就輸人家一大截,加上日韓旅客本來就不少,覺得這樣做很友善很棒」、「排版很好,說不好看的可以自己排排看,英、日、韓文要一起排在有限的空間,是需要花心思的」、「落後韓國好久,真的早該這樣了」。

蔣萬安說,交通局持續追蹤每月運具系統跟交通安全指標,定期票推動後希望讓原本使用汽機車的人轉移到大眾運具,所以計算方式要更具體呈現更,並持續宣傳鼓勵大家改乘捷運公車等,證明移轉運具習慣。 臺北捷運是目前臺北市內最便捷的大眾交通方式,平均3~5分鐘一班車,十分舒適又快速,在捷運站內除了不准吸煙也不可飲食,保持了捷運站的乾淨與美麗。 不但是臺北上班族、學生的最愛,更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一個輕鬆方便的交通工具。 設有公共藝術作品的車站如下列表[76][77],其中中山站、中正紀念堂站、忠孝復興站和台北車站設有藝文廊,部份藝術概念則直接融入車站建築。 如南港站便於站內出入口穿堂層、出入口樓梯側、穿堂層公共區通道和月台側牆等處以藝術琺瑯板呈現6幅出自幾米繪本〈地下鐵〉的大型彩色壁畫,凸顯車站特色。

北市捷運路線圖: 新北首宗千坪跨街廓都更案啟動 市府下修限制助老宅翻身

1200定期票販售目標分別為7月販售42萬張、9月販售50萬張,到2025年單月販售79.6萬張,截至7月31日賣出57.7萬張、目標達成度137%;雙北公車、北捷運量及YouBike租借次數,較去年7月皆成長幅度20%以上。 圓形,站名部分僅中文,基本色紅色,有雙色為轉乘站中正紀念堂(綠)、東門(橘)、大安(紫,代替較難取得之棕色印泥)。 車站和列車內全區禁菸,禁食區(黃線內)禁止飲食、嚼食口香糖和檳榔,另禁止旅客於未經捷運公司許可下從事商業行為,違者會被依大眾捷運法處以1,500元新臺幣以上、7,500元新臺幣以下罰鍰[44]。 為維持淡水-新店路線不受影響,北投站-台電大樓站區間車以及單線行駛超過13年的小南門線暫時整併為北投站-象山站,還有西門站-台電大樓站兩條路線[24]。 2011年2月27日南港線東延段南港展覽館站正式通車啟用,同年9月臺北捷運正式晉升為國際地鐵聯盟會員[22][23]。

北市捷運路線圖

全部路線完工後,路網總長度將達到250公里,預計每日可運送360萬人。 惟以下僅列出由臺北市捷運工程局主導規劃,作為地方主管機關之路線[g]。 北市捷運路線圖2023 臺北捷運公司實際上並未就各種型式的月台門作出特別的稱呼,僅有將營運後加裝的月台門形式稱為半高式月台門,以下將月台門區分為「全高式月台門」和「半高式月台門」。 臺北捷運初期路網只有木柵線(今文湖線)配合馬特拉全自動運轉系統全線設置全高月台門,但高運量系統全未裝設任何月台門,高運量系統最後一座通車時沒有裝設月台門的車站是2008年底的板南線南港站。

北市捷運路線圖: 台北雷聲隆隆「根本像打仗」!捷運文湖線急停駛 北捷:已正常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2023米其林必比登公布台南36間店家入選,其中10家新入選為全台最多。 台南市長黃偉哲趁熱在臉書貼出「2023台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美食交通攻略地圖」,網友按讚「天啊,好想去台南吃爆」,也有哀嚎:「有中!好了!不要再推薦了…我的口袋名單啊」。 台北市消防局表示,凌晨3時1分獲報,變電站發生爆炸、有人受傷,經派消防車22輛、救護車4輛、消防員62人到場搶救,發現現場是5層樓建築的4樓發生爆炸,現場有變電箱燒損,燃燒面積約1平方公尺。 夏日天氣炎熱難免會流汗,不過卻有網友在排隊買東西時,意外發現40歲以上的男性都好臭,文章曝光引起論戰,許多男網友崩潰,「台灣夏天這麼熱,難免會流汗,誰流汗不臭?」。

北市捷運路線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