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股價2023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27, 2023

國泰金股價

國泰金控旗下公司經營業務有國泰商業銀行、人壽保險、產物保險、綜合證券、創業投資、投資信託..等金融產品及服務,持股大股東有萬寶開發、霖園投資、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富邦人壽。 而另一方面來看,明年景氣衰退算是定局,連帶影響到公司企業融資的需求,資本市場要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也低,整個金融市場還是會比較保守來看。 4.台股近期跟著全球股市的回檔進行修正,伴隨而來的成交量萎縮是可以預期,因此元大證券十月貢獻4.59億元,遠少於九月的6.13億元,旗下元大人壽貢獻1億元,也比九月的5億元來得少。 與上個月的想法差不多,元大金近年盈餘分配率約為6成,若明年預期發放1元左右的現金股利,從殖利率的角度來觀察,股價有接近20元左右或許是不錯的買點。 國泰金、開發金、富邦金及玉山金這四檔金控股東人數增加最多者,就有三檔是壽險型金控,法人認為,2023年壽險型金控有三大逆風,一、美國高利率將持續一段時間也重擊經濟,2023年股債市難俱漲,壓縮壽險業全年投資收益。 從兩大金控的例子可以看到,雖然同樣經營模式都差不多,但是富邦金的操盤能力顯然略勝一籌,原因其實就在市場敏銳度。

但這次現增計畫,卻發生在國泰金獲利有可能較去年減半、利空又尚未出盡的時候,加上增資將稀釋獲利,小摩因而預期國泰金未來股價表現將持續低於壽險同業。 至於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發出報告時,國泰金股價已經跌破設定的目標價42.3元,但該公司仍看壞防疫險將造成損失加劇,並預估國泰人壽今年的資本利得處分利益將不如去年,因而將今、明年國泰金的獲利率分別下修24%與12%,以反映未來可能的股價走勢。 3.延續上述兩家公司的討論,元大金與開發金在本淨比的觀察已經到了中間偏低的狀態,股價上進入考慮的區域,但以業績作為考量的話,元大金六月回穩的表現會比較讓人投以注意的眼光,看是否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不錯的股票,這方面或許大家可以多加觀察。 全球股市震盪幅度加劇,台股的下跌更是讓「十年線」的話題不斷,無論新聞媒體還是網路討論區,低於十年線的股價總讓人覺得是相對低點! 又來到一年的尾聲,臺灣在面臨與疫情直球對決之後,即將步上解封的新生活!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頗深的壽險行業,今年卻不怎麼好過,甚至還受到投資人對於配息議題上的指指點點。

國泰金股價: 金控跳樓價這樣買! 專家分享「三種估價法」:國泰金 > 玉山金 > 第一金?

然而,航運股如長榮、萬海近期受到美股下跌以及中國經濟走弱等因素影響,也需要多加留意,陳昆仁提醒投資者應謹慎評估不同個股的情況。 6.他們現在也持續擴展東南亞版圖,在越南已設立近 200 個營業據點,今年第一季保費也收到了近9億新台幣水準,這塊市場是有可能成為未來拉開與同業差距的關鍵。 3.過去幾年保費收入不理想的利空都已反映,接下來隨著防疫保單陸續到期、加上股市處在高基期,投資人陸續獲利了結下,保單會成為大家移轉資產、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未來預期保費收入會回升。 延續第一個關鍵,國泰金就是受到債券市場的影響,而淨值則受到投資部位的績效,進一步來說,債券市場行情就會直接影響國泰金股價的走勢。 金融股其實本身就是景氣循環股,所以投資人到底要波段還是長線抱著? 看看每股價值其實就會說話,因為2021年底國泰金的每股價值就是衝上61.5元的高峰啊!

因此一般人要參與國泰金現增,有二種途徑,一是參與申購抽籤,一是買老股等配股。 國泰金辦理史上最大規模525億元現金增資,拿出來公開承銷的張數不少,高達15萬張,不過其中由承銷商包銷保留了2.25萬張的關係,因此公告實際申購張數為12.75萬張,每人申購2張的話,共計會有6萬3750個中籤機會,扣掉沒繳款的合格申購人數最後是56.39萬人,中籤率約11.3%。 若以年增幅來看,2022年國泰金(2881)(2881)股東人數年增42%,增幅最大,玉山金和富邦金各年增24%和23%分居亞季軍,開發金則因股東人數高達85萬人居首,基期較高、年增僅17%。 國泰金股價 國泰金股價2023 國泰金股價 面板大廠群創(3481)爆出員工陷桃色交易糾紛,市場原預期股價將受到衝擊,但股價交易系統卻顯示群創17日暫停交易,群創則解釋原因為「減資」。

國泰金股價: 國泰金(2882)現增35元… 買來存股或賺價差都可? 該不該參與

一般小散戶很難理解長線投資人的堅持是什麼,他們看到的是那幾趴的價差,而我們看到的是那些在價差以外,長期持有股票的優勢。 1.如果想要進行價差操作的投資人,保險體系的公司如富邦金、國泰金,股價較高,漲跌比較明顯,如果買的價位不是太低,就拿來賺取價差吧。 今年從網路上學來的新招式,也就是從財政部預算書上的數據作為股息推算的參考,這方面詳細的作法請參閱文章:從財政部預算書推測金融股股息。

他說明,只要金融股逾期放款比率較低,備抵呆帳覆蓋率比率較高就很容易預估EPS,且金融股的股票配息率也相較穩定,因此,總殖利率也就容易預估,這時候,投資人只要觀察過去近5年的股利配發率,並設定總殖利率在5%或6%以上,作為開始買進金融股的投資時機點,如此一來就可以很清楚且容易掌握。 去年金融業因股債雙跌,影響獲利進一步壓縮到股民配息,不少人都稱這段時間是金融業寒冬,但李長庚表示,景氣上上下下很常見,不知道為何會有人稱之為「寒冬」。 談到今年景氣,李長庚指出,去年底在做今年預測時,就估過有景氣下行的壓力,台灣已經連續幾個月都負成長,外在環境影響非常大,各產業清庫存的情況很明顯,但看好今年景氣會慢慢復甦。

國泰金股價: 國泰金

由於需按時償付債息,儘管2011年和2012年國泰金每股稅後盈餘分別僅1.1元及1.52元,仍分別配發現金股利0.5和0.7元,就是為了讓最大股東蔡宏圖有足夠的現金流。 換句話說,外資咸信國泰金最嚴峻的時刻還沒來,還有利空尚未完全反映。 面對當下全球經濟發展恐將放緩、國泰金龐大的股本、以及要拖到2026年壽險才完全接軌17號公報等因素,短期之內要期待國泰金股價反轉,恐怕沒有想像中容易。 不過,根據《財訊》報導,3大外資卻是同步發出看壞報告,大砍國泰金目標價。 其中,以花旗看得最差,直接將國泰金目標價下修至30元,評等維持「賣出」,主要認為此次現增將使每股盈餘造成5~10%的稀釋。

國泰金股價

基本上重壓的就是債券,比重及報酬率都差不多,而股票投資則以富邦金投入資金較高且投資績效較為優異。 再看到富邦金的狀況,2021年最高的每股淨值為73.35元,來到2022年第一季下修到64.3元,第二季同樣縮水到腰斬的34.16元,而第三季則降至27.39元,我們同樣拉出最高淨值73.35元到最新的27.39元來對照,下跌幅度為62.66%。 國泰金股價2023 國泰金股價2023 從股價表現來對照,富邦金2022年以來下跌20.79%,國泰金下跌32.15%,而大盤則下跌了21.99%。 如果以大盤作為基準點,富邦金下跌幅度小於大盤,而國泰金則下殺超過大盤,就抗跌性而言,富邦金跌兩成優於國泰金下跌超過三成,當然是由富邦金率先搶下一分。 4.【中信金】去年擺脫一元金的封號,少少加碼了0.05元股息意思意思,今年如果照以往的盈餘分配率來看,希望能向1.3元股息邁進。

國泰金股價: 先進光、亞翔創新高 分析師:股價有望上攻

然後將2021年的EPS乘上「預估」的盈餘分配率,先算出總股息,再依各家去年所配發現金及股票的比例大概抓一下,就會得到上表後兩欄所顯示的預估值啦。 綜觀15家金控公司,屬於官股行庫的華南金、兆豐金、第一金和合庫金大致上都有80%左右的表現,其他三年平均有80%以上表現的有玉山金、國票金和日盛金。 國泰金此次辦理史上最大規模現增定出35元「甜甜價」,跟上周五除權前夕收盤價44元間有9元價差,報酬率將近二成之多,公布定價後四個交易日吸引18.77萬張成交量,不少投資人「提早上車」,引爆今年以來「參與國泰現增除權」賺點小錢的話題。 一般而言,反應比較好的則有兆豐金、台新金、永豐金、中信金、第一金等,從圖表中(5/12收盤價)我們可以發現這幾家的殖利率僅有兆豐金偏低,其餘的則皆有破4%,甚至台新金破5%的數據。

國泰金股價

國泰金可說是民營銀行中的龍頭股,在2001年成立,是結合了保險、證券、銀行、投信及管理顧問等多樣化的金融機構。 子公司中以國泰人壽占最大營收比重,市佔率約30%排名第一,國泰世華銀行是據點分佈最多的民營銀行,信用卡流通卡數及消費金額,也是前三大信用卡發卡行。 預期資本市場好轉,加上防疫險理賠已告一段落,以正面角度看待金融類股,維持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買進」的投資建議,目標價分別為66.7元、51.5元、27.5元。 每股盈餘(EPS)公式為「淨收入/在外流通股數」,單位為元,簡單來說,指的是每股能賺進多少錢的意思,同樣是用來衡量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EPS愈高、表示公司愈會賺錢。 不過這邊EPS採的是稅後數值,因為即便一家公司賺很多,但最終還是得繳稅給政府,所以得看「稅後」的數值。 晶心科昨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林志明表示,自家開發的第一代 AI 加速器產品已經成功獲得客戶採用,並接獲多家北美客戶有意採用晶心科的 AI 專案。

國泰金股價: 股價淨值比評估

陳昆仁指出,金像電昨日股價活躍,且受到隔日沖的賣壓影響,導致今日的波動性較大,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 對於金像電,作為 AI 伺服器市場的佼佼者,其未來前景仍具吸引力。 我們「GOWIN投資模式」在選股的原則是以「低基期、低價股、低股價淨值比」為主要考量,從「另類存股」角度來衡量,目前仍在歷史高點附近位置,應該逢高降低持股比重、提高現金部位,待一波拉回修正之後,再逢低分批加碼補回、提高持股比重。 如果用股價震盪的角度來看,存股就容易看著國泰金上上下下,但股息殖利率卻不高,股票抱死死,其實就失去更多資本利得的投資機會。 國泰金現增價35元,相對低價吸引廣大股民躍躍欲試,股海老牛認為金控雙雄最壞的狀況已過去,股價進入波段打底,金融股金身不倒,可參與現增並長抱。

  • 但增資勢必稀釋獲利,3大外資對此發出看壞報告,讓股價跌破10年線。
  • 國泰金是國內壽險龍頭金控,據集保結算所資料統計,截至上周五為止總股東人數為46萬4733人,不到一張的零股只占其中13.5萬人,在金融存股標的中比例不算高,外資法人占比高達七成多最多。
  • 另外,近期金融股大跌之後,有些股價低於十年線,投資價值慢慢浮現出來,若景氣反轉,股價回升的契機指日可待。
  • 但是,人氣王也代表了「散戶齊聚」,反易造成籌碼凌亂,加大股價跌幅。
  • 投資台股邁入第八年經驗,主要專長為基本面研究,並帶入技術面及籌碼面輔以判斷,是活用價值投資的波段操盤者。

這次的增股基本上有10%在公司員工持有,值得留意的是這些特別股擁有優先分派當年度的股息,而當在破產時,剩餘財產的順序也優先於普通股股東。 國泰金股價 晶心科受惠於法說會釋出正面訊息後,今日早盤股價在盤上震盪,開盤漲幅一度超過6%,不過受到投資人獲利了解影響,目前股價僅上漲1.67%至425.5元,暫時未能成功站上月線,但盤中股價已經寫下超過一周以來新高價位。 分析師陳昆仁表示,金像電的表現相較於昨日的廣達(2382)(2382)、仁寶(2324)(2324)等個股稍顯突出。

國泰金股價: 開發金

雖然國泰金「盈餘再投資」的比例,在金融股中出現「警示」,但此數值並不適用。 從基本簡介上來看,國泰金是一家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在「艾蜜莉定存股」軟體的「體質評估」項目中,評定為「警示」(10項財務指標中,有6項是合格的)。 銀行這門生意不外乎吸引客戶存錢,然後用更高的利率去借錢給其他人。 今年上半年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3,748億元,年減幅收斂至8%,其中銀行業獲利2,691億元、年增30%,證券期貨投信業501億4,000萬元、年增51%,保險業虧轉盈556億元、年衰退67%。 展示玉山金(2884)交易紀錄與對帳單,真實呈現投資理財過程與成效—存股第4年,獲得現金8,642元,獲得股票1,847股,持有股數50,618股。 觀察法人買賣超狀況,三大法人昨日一共買超1,833張,結束連續五個交易日賣超,其中外資買超力道最為強勁,單日買超1,429張,不過投信小幅調節持股,賣超83張,自營商則買進487張,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

再延伸到個人投資,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多重資產配置及多策略肯定是必須的,但多數人的投資現況其實都像國泰金一樣,什麼從零開始、親力親為,一直賠錢或踩雷就容易放棄。 多策略只要有一個策略成功,那你至少還有成就感,至少還能緩衝一次虧損的幅度。 明明都有分散投資,結果獲利及衰退幅度卻天差地遠,直接來看看兩大壽險的投資組合近況吧。 從資本投入角度來看,國泰人壽總投入資金規模大概是7兆元左右,而富邦人壽投入約4.7兆元,光從投入資金規模來看,國泰砸比較多錢,因此受傷比較嚴重也是可想而知。 如果兩相對照,國泰人壽獲利衰退五百多億元,而富邦人壽衰退一百多億,產險虧損也才差幾億元而已,因此兩大金控的觀戰重點還是在壽險操盤狀況,以整體獲利來看,富邦金除了壽險部門衰退幅度優於國泰金,其他子公司獲利也都比國泰旗下子公司還要優異,因此富邦金的營運體質確實是比國泰金還要強一些。 看完兩家金控的淨值後,接著來研究前三季的投資績效,單就產險虧損而論,國泰產險虧損11.1億元,而富邦產險虧損17.1億元,受防疫險理賠影響程度,肯定是富邦金比較痛。

國泰金股價: 國泰、富邦金7月賺逾百億

昨天(5/3)收盤後回頭檢視,聯電收盤是53元、國泰金52.6元,兩檔股票的股價僅有0.4元的差距,與去年12月當時有10元價差相比,當時的「換股策略」應該算是一次成功的操作。 我跟她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把賣掉的錢換到大家都不看好的「金融股」,找每年配股配息穩定、股價基期位置相對低的公司,像是「國泰金」。 我便以我們「GOWIN投資模式」中的「相對比較概念」選股,建議她可以採取「換股操作策略」——把基期高的股票換成基期相對低的股票。 到目前為止,14家金控大多完成除權息,而填息的公司有富邦金(9天填息)、國泰金(12天)、元大金(13天填息),其中富邦金還未除權,元大金則是剛除權。 至於還在填全息路上的有7家,分別是玉山金、兆豐金、台新金、永豐金、中信金、第一金與合庫金。 國泰金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現增案,公布每股現增價格 35 元,一路漲到上周五收在 44 元,每股有 9 元價差,今日除權參考價 43.16 元,但因為是現增除權而非盈餘配股除權,今天的開盤競價基準為 44 元,跌停價為 38.85 元、漲停價為 48.4 元。

  • 據集保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14檔金控股股東人數大增104.3萬人到664.8萬人續刷金控史上新高紀錄,其中擁抱國泰金的小股東,2022年暴增了近17萬人或年增42%,拿下金控股人氣王。
  • 《財訊》報導指出,大摩認為,現增雖可解決國泰金淨值波動,但未來還有避險成本上揚、新錢流入趨緩、明年股利減少等基本面逆風問題,國泰金獲利將持續承壓。
  • 國泰金現增價35元,相對低價吸引廣大股民躍躍欲試,股海老牛認為金控雙雄最壞的狀況已過去,股價進入波段打底,金融股金身不倒,可參與現增並長抱。
  • 以下我們用幾個步驟來估算金融存股族有可能會領到多少股息,第一步就是先算出過去三年的平均盈餘分配率,第二步就是用全年度的EPS乘上盈餘分配率,就可以獲得今年的預估股息,最後利用股息來推算你能夠接受的殖利率,用殖利率當作買進的參考依據。
  • 公司指出,今年整年度淡旺季不明顯,目前接單急單較多,相關庫存也已經降下來,明年可以樂觀期待比今年更好。
  • 例如中信金在2016年之前有採取配股的策略,但之後卻是以現金為主。
  • 3.過去幾年保費收入不理想的利空都已反映,接下來隨著防疫保單陸續到期、加上股市處在高基期,投資人陸續獲利了結下,保單會成為大家移轉資產、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未來預期保費收入會回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