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財報2023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7, 2020

聯電財報

聯電預估,首季晶圓出貨量季減17-19%(high-teens% range),美元計平均價格(ASP)持平前一季,第一季毛利率估落在34-36%(mid-30% range),產能利用率估計為70%。 王石也說,聯電已進行嚴格的成本控管措施,並盡可能遞延部分資本支出。 外界認為成熟製程 28 奈米未來可能供過於求,王石指出 28 奈米擴產的產能開出要到 2023 年之後,且 28 奈米是許多應用的甜蜜節點,加上市場需求續增,供過於求相對輕微。

  • 聯電受惠產能滿載與漲價效益,28奈米製程比重提高,帶動第1季營收 達470.97億元,季增4%、年增11.4%;毛利率達26.5%,營業利益率16.2%,季增3.8個百分點、年增8.1個百分點;稅後盈餘104.28億元,季減9.2%、年增3.72 倍,每股稅後盈餘0.85元。
  • 與2020年第一季的422.7億元相比,本季的合併營業收入成長了11.4%。
  • 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 / 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 及 BCD。
  •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2303)今(26)日公告2023年第2季財報,稅後純益156.41億元,季減3.3%、年減26.66%,每股純益1.27元,下探近八季度以來低點。
  • 第二名為北美 2022Q1 的 24%上升到 31%,不過收總營收下滑導致占比相對上升的影響較大。
  • 位於中國廈門的聯芯 12 吋晶圓廠,已於 2016 年第 4 季度開始量產。

2003年4月1日,《聯合報》增加彩色印刷,並調整版序名稱 ,以A、B、C、D、E、F標籤各疊(2016年因財經版併至A疊,取消F疊)[8]。 1972年,范鶴言與林頂立將股權讓與王永慶,同年底,公司改組,召開第一次董監事會議。 在定價方面,聯電在2021年將價格調升中十位數(mid-teens),預計今年會再上調相同幅度,儘管未提供2023年的定價指引,但聯電仍對代工供需持謹慎樂觀態度。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聯電財報: 廣達Q2獲利亮麗、季增逾5成 上半年每股賺4.31元

華友聯(1436)10日公告上半年每股稅後純損0.54元,主要受房地產景氣低迷影響。 但華友聯在手土地總量高達10萬坪,等待景氣復甦後將有另一番氣象,其厚實的底氣引起注目。 累計振樺電今年上半年營收49.25億元、年減11.66%,税後純益2.26億元、年減50.91%,上半年EPS為3元。 軟板廠商嘉聯益(6153)(6153)今(9)日公布上半年每股稅後虧損為2.62元,上半年累計淨損約14.5億元,第2季虧損較首季每股虧損1.55元略為收斂。 為了因應企業數位轉型需求,互盛將持續透過「智能化」數位平台,包含智能客服中心、顧客APP、智能預判、遠端維修等平台,提供顧客即時服務;並結合VR虛擬展廳,提供顧客虛擬實境的互動體驗,有效整合線上與線下服務,運用及分析大數據資料,提供顧客精準的服務時機與內容。

  •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 27 日舉行線上法說會,並公佈 2020 年第 4 季營運報告,受惠市場需求強烈,晶圓產能滿載而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下,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 453 億元,較第 3 季的 448.7 億元,成長約 1%。
  • 市場也傳出,由於產能持續爆滿,加上看好後市 5G、電動車等應用對半導體元件的需求,聯穎光電擬辦理現增籌資,擴增產能,明年產能可望較今年翻倍成長。
  • 研發製造複合廠區由三個獨立的晶圓廠,P1&2、P3&4 以及 P5&6 廠區組成,產能目前超過 87,000片/月。
  • 聯電(2303)昨(26)日公布第2季後純益156.41億元,季減3.3%、年減26.6%,每股純益1.27元,下探八季來低點。
  • 法人分析,航空客運繼續旺,航空貨運價格開始觸底回升,航空業出現雙好效應,不只是第2季業績表現好,第3季也相當可期,華航、長榮航第3季的獲利表現有望比第2季更好;另外,客運急速復甦,高票價、高載客率效應持續,台灣虎航及星宇第3季業績也跟著看俏。

隨著本季開始認列來自22奈米製程的營收貢獻,預見22奈米產品的設計定案(tape outs)將會顯著增加,聯電將進一步強化22/28奈米的產品線,優化整體產品組合,並提升聯電在晶圓專工的市佔率。 聯電於去年第三季法說會時表示,第四季毛利率將較第三季成長,且對今年展望持續樂觀,看好公司今年產能持續滿載,價格也將向上,預估今年營收成長將優於產業平均值的12%。 他也表示,2022年資本支出下調至30億美元,為因應客戶的長期需求,台南和新加坡廠進行的產能布建仍持續進行。 儘管近期市場出現動盪,藉由5G、AIoT和電動車等應用普及,半導體含量提升所帶動整體市場成長動能,長期展望依然看好。 展望第四季,王石指出,受到通膨和俄烏戰爭影響,預期會面臨需求疲軟的逆風。 聯電無法避免受到半導體業庫存調整影響,但會與客戶密切合作,因應當前市場情況。

聯電財報: 外資賣超台股289億元 大舉從晶圓雙雄提款逾140億元

亞洲IC通路龍頭大聯大控股(3702)今日公布第2季財報 ,單季稅後純益23.17億元,超越財測高標,季增2.38倍,每... 聯電(2303)對2023 年營運前景的態度仍保守,並表示「尚未看到明顯強勁復甦」的跡象,估計財測下修不會比上季中位數來得好。 通訊(44%)、消費性(24%)較 2022Q1 變化不大,不過電腦從 2022Q1 的 15 %下滑至 9 %、其他類則從 14 %上升至 23 %。

聯電財報

王石說,隨著智慧手機和其他終端設備逐漸採用OLED面板,相信以聯電在OLED顯示驅動晶片領域領先地位,將持續推動22/28奈米的增長。 此外,在本季也看到車用晶片業務的成長趨勢,將繼續與現有和潛在的車用晶片客戶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來維持聯電未來的成長動能。 聯電今日公布2022年第3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收為753.9億元,季增4.6%、年增34.9%。 第三季毛利率達到47.3%,歸屬母公司淨利為270億元,每股純益2.19元。 洪嘉聰也說,綜觀產業趨勢,認知到聯電在晶圓代工服務的角色與定位正經歷結構性的轉變,需要有創新的雙贏合作模式,才能緩解整個產業晶圓短缺的問題。 聯電很高興引領這個新的產能擴建計畫,與來自多元的客戶群共同承諾,創造雙贏。

聯電財報: 外資報告》里昂:鴻海具防禦性 上調目標價至140元

除了Q2為南科P5廠區擴增10kwpm的產能以外,聯電還將在2023年擴大P6廠區產能,並在2024年底及2025上半年前,增加新加坡廠區12i P3的產能。 儘管業界面臨設備延遲,但聯電正與設備供應商密切合作,確保對客戶的長期協議維持在正軌。 40奈米及以下製程,合計營收占比 41 %,22/28奈米製程,營收占比 24 %,較上季減少 -2 個百分點(QoQ)。

聯電財報

他強調,將透過晶圓廠全面車用等級製程技術和通過符合車用嚴格品質標準,同時持續與世界級汽車領導廠商建立堅實的夥伴關係,聯電已做好服務廣大車用電子市場的準備。 王石也說明,2022年聯電在車用電子領域有亮眼的成長,車用IC業務量成長了82%,達到整體業務的9%。 受惠於長期汽車電子化和自動化趨勢的推動,預期車用電子IC將持續成為2023年及往後的重要成長驅動力。 再從聯電旗下晶圓廠佈局來看,12吋剛好四個國家各一間,你就知道這算地區性的策略,另外補充一下,聯電在2023年的資本支出為30億美元,其中九成都投注在12吋晶圓廠的建置,所以這也可以看出公司趁景氣大好賺錢趕緊擴廠,放大產能、技術更新的晶圓廠。

聯電財報: 產業研究報告

王石表示,儘管近期市場出現動盪,聯電對藉由5G、AIoT和電動車等應用的普及,半導體含量提升所帶動整體市場的成長動能,長期展望依然看好。 聯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Wave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簡稱聯穎光電(Wavetek),成立於2010年,總公司設在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一家半導體晶圓代工公司,目前產品主要為Ⅲ-Ⅴ族半導體晶圓。 廣達(2382)今舉行法說並公布第2季財報,其中,第2季營收2450.29億元雖較上季衰退近8%,但獲利卻成長逾56%,單季每股純益2.63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純益4.31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2.78元。 聯電預估,第四季晶圓出貨季減約10%,平均售價約持平,毛利率則會回落至40-43%左右,產能利用率將不到滿百,降至90%。

聯電財報

法人分析,航空客運繼續旺,航空貨運價格開始觸底回升,航空業出現雙好效應,不只是第2季業績表現好,第3季也相當可期,華航、長榮航第3季的獲利表現有望比第2季更好;另外,客運急速復甦,高票價、高載客率效應持續,台灣虎航及星宇第3季業績也跟著看俏。 出國旅遊熱高燒不退,業內人士指出,暑假機票「天天都用過年期間的價格在賣」,而且是全部航線都這樣的走勢,載客率達到九成以上,華航受惠於第2季機票價格上揚、載客率居高不下,貨運價格逐漸回穩,油料價格下跌加持,財報才有如此亮眼的表現。 國內航空業好消息一波接一波,7月營收再創佳績,長榮航空、星宇航空、台灣虎航公布7月營收全面創歷史新高;華航是史上第三高。 和泰汽車昨(10)日公布半年報,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約70.4億元,每股純益(EPS)為1... 金控雙雄國泰金、富邦金7月單月再度賺破百億元挹注,上市金控整體獲利更上層樓,累計前七月整體金控稅後純益達2,729億元,... 上市建商指出,華友聯集團多元發展,有建築與休閒旅館等事業,而且都做得很好,去年配發現金股利5.14元,華友聯土地重劃超過100公頃,目前在手土地存量高達10萬坪,就算每年開發3,000坪,30年都蓋不完。

聯電財報: 聯電 ( 營運週轉天數與季收盤價比較圖

展望下半年,仁寶總經理預估PC將在今年冬天度過寒冬,第3~4季營運將成長個位數,而法人較關注的AI伺服器發展方面,目前佔伺服器營收8%左右,明年在毆美會有一些斬獲,會成長到20~25%。 簡山傑進一步解釋,P6廠區將配備28奈米生產機台,未來可延伸至14奈米的生產,能直接配合客戶未來製程進展的升級需求。 聯電財報2023 此外,P6廠區的廠房建築已經完工,相較於重新建造新的晶圓廠,具有及時量產的時程優勢。 聯電財報 期待利用聯電在全球晶圓專工市場中,包括28奈米OLED驅動IC等多個領域中所佔有的領先地位,進一步強化聯電在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掌握市場未來新的商機。

台股5日雖受美就業數據不佳影響,指數小幅回檔整理,不過,大盤仍有權值股強勢吸金,聯電在外資偏多加碼,買超6.17萬張力挺之下,股價收在63.4元,帶量突破4月底高點62.7元,也使得「聯家軍」聲勢大壯,同步上演慶祝行情,集團漲勢一致,合計單日市值增加逾457億元。 第三個接力演出的是Netflix,也是串流人數成長到極限,從七○○. 聯電(2303)股票相關概念股,推薦可以參考Cmoney 的產業別概念股分類,一部分的好處是比證交所產業別概念股的分類還要細會更加方便投資人在選股上的精準度。

聯電財報: 晶圓代工廠下半年營運不旺 今年衰退恐大於半導體業

士電目前已提升到電廠EPC統包工程,幫廠商蓋太陽能電廠、儲能系統等,在全球淨零碳排、政府力推綠能產業趨勢下,統包工程訂單滿手,動能強勁。 不過,中興電強調,儘管受到雲豹裝甲車弊案,影響到上半年營運,但目前接單都是順利,先前市場傳出恐被剝奪參與公共工程投標資格,也並無此事,目前仍可正常參與台電等公共工程投標及接案,接下來公司的目標以穩健為主,明年也會正常發放股利,投資人勿過度擔憂。 PC產業走上復甦道路,筆電品牌雙A宏碁、華碩7月營收雖月減逾兩成,但均較去年同期成長,擺脫逾九個月年衰退頹勢,重返成長軌... 每股盈餘是反映公司過去的獲利情形,以股本10億的公司來看,其每股盈餘10元表示公司稅後盈餘10億,即所謂的賺了一個股本。 聯電(2303)產品結構占比為晶圓(95%)、其他類(4.71%)。 其中,22/28 奈米的製程約佔營收約 26 %、低於 40 nm奈米的製程約佔營收約 41 %。

聯電財報

不過我的看法比較不一樣,我覺得爸爸們可能不是真心喜歡這些股票,... IC設計廠矽統董事長簡誠謙和總經理許時中同時異動,由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接任矽統董事長,聯電協理戎樂天擔任矽統總經理。 矽統公告簡誠謙今天辭職,仍擔任董事及策略長,由洪嘉聰接任矽統董事長;許時中將於9日退... 聯電關係企業、老牌IC設計廠矽統(2363)昨(8)日公告,大股東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將兼任矽統董座,即日起生效。 這是聯電集團2003年元月接手矽統經營權後,首次由聯電董事長兼任矽統董座。

聯電財報: 華碩財報/Q2賺錢了!EPS達3.5元 預估第3季PC營收季增兩成

汎德永業表示,BMW本月將發表全新X5、X6車款,而Porsche也即將在台發表重磅全新Cayenne、Cayenne Coupé主力車款,加上目前各品牌的電動車收單表現依舊火燙,累積待交訂單數量仍多,公司預期下半年新車到港數量將會優於去年同期,整體市場成長性仍相當值得期待。 中興電指出,今年上半年因認列20億餘元的損失,上半年EPS僅0.12元,不過下半年將陸續認列台電訂單,預期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此外,公司持續受惠強韌電網計畫,目前GIS在手訂單達340億元,訂單能見度短線仍可看到2025年,長線看到2030年。 王石表示,隨結構性趨勢推動智慧型手機到汽車等終端設備中半導體含量(silicon content)的增加,聯電確信28奈米對於現有及未來新的產品應用將會是一個需求長穩的技術節點。 聯華電子在 2022 年的合併營收成長了 30.8%,來到新台幣 2,787 億元; 公司的毛利率為 45.1%,營業利益率為 37.4%,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 7.09 元。 半導體產業最上游是 IC 設計公司(IC 是積體電路)與矽晶圓製造公司,IC 設計公司計依客戶的需求設計出積體電路圖,矽晶圓製造公司則以多晶矽為原料製造出矽晶圓。 市場也傳出,由於產能持續爆滿,加上看好後市 5G、電動車等應用對半導體元件的需求,聯穎光電擬辦理現增籌資,擴增產能,明年產能可望較今年翻倍成長。

聯電財報

Fab 12A目前的產能為每月約90,000片12吋晶圓,P5在2021年開始裝機後,將增加10,000片的產能。 P6擴建計畫裝機完成後,將為Fab 12A再增加27,500片的滿載產能,為聯電獲利的長期成長創造動能。 聯電在Fab 12A及其他廠區也規劃陸續招募約1,000名員工,以履行國際級企業深耕台灣、放眼全球的承諾。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則指出,「這次P6廠區擴產的合作模式,讓聯電與客戶建立長期的策略夥伴關係,確保所有參與夥伴的共同承諾與成長。P6擴建計畫以聯電與客戶間產品製程與產能保障的長期相互搭配為基礎,確保新建的產能可以維持健康的產能利用率。

聯電財報: 聯電總座王石:終端需求疲弱 庫存調整將持續至第4季

美系外資認為,產品組合、定價壓力、營運支出將影響聯詠第3季毛利率,重申中立評等,目標價下修至412元;另一家美系外資也下修聯詠明後年的獲利預估,降幅各為4%,重申中立評等,目標價調降至399元。 聯電財報 亞系外資表示,由於IT相關產品出貨不佳,造成聯詠第3季營收衰退,雖然價格壓力可在下半年出現緩解,且智慧手機下半年的終端需求也較預期疲軟,將影響產品出貨量,決定調降聯詠評等且下修目標價,同時調降聯詠2024年每股純益預估,降幅4%。 聯詠(3034)預估第3季營收281~291億元,季減3.9~7.2%,毛利率38~40%,營業利益率21.5~23.5%,聯詠對本季營運展望保守,多家外資最新報告同步調降目標價,其中一家更是降至399元,外資同時也下修聯詠獲利預估。

聯電財報

2022年的資本支出90%將用於12吋產能擴充,10%則用於8吋產能的擴充。 未來產能擴充的重點將放在新加坡Fab12i、南科Fab 12A的P5廠區,以增加22/28奈米製程為主。 此外,在日本的USJC的12吋晶圓廠,也將與日本DENSO公司合作生產車用功率半導體。 預估2022年聯電整體的晶圓代工產能將可增加6%,其中8吋產能增加4%,12吋產能增加8%。 展望第2季,聯電指出,市場需求持續超越供應面,將推升晶圓出貨量及以美元計價的平均售價,預估本季晶圓出貨量約將季增2%,平均售價季增3~4%,產能利用率仍達100%,毛利率將挑戰30%,資本支出由原預估的15億美元上修到23億美元,法人預估聯電第2季營收將季增5%-6%,續創新高。 聯電公司對2021年第四季展望樂觀,預估晶圓出貨量季增1~2%,以美元計的平均銷售單價季增1~2%,由此推估,營收將再創新高,季增率約為2~4%,實績為季增5.71%優於預期,此外,公司預估第四季產能利用率將維持滿載,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約37~39%。

聯電財報: 產品與服務

聯電(2303)(2303)昨(22)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多項議案,最受矚目的是去年盈餘分配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3.6元,為近26年來最高,共計發出逾450億元現金。 聯電財報2023 今天是父親節,集保統計了台灣50歲以上男性最多人持有的股票前10名。 新聞寫的很含蓄,看起來爸爸們偏好鋼鐵、晶圓雙雄、航運、金融股等標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