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藥品代理銷售及通路: 國內藥品銷售指的是傳統中藥、科學中藥、處方藥及成藥之行銷通路,主要分為醫院、中西藥局、診所等三類,透過醫師開立處方箋,再由藥劑師調劑,經過一連串步驟,最後再到患者的手上。 在藥安風暴影響下,食藥署積極監督國內藥廠原料藥使用情況,食藥署要求所有的製劑藥品皆須使用通過GMP認證原料藥並完成來源登錄,以維護藥物原料食品級品質。 台新證券7月稅後純益1.9億元,較上月下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致衍生工具部位相關評價及處分損失上升;累計前7個月稅後純益10.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主因今年以來操作搭配證券市場指數上漲,使公司營業證券處分及評價利益上升。 (中央社紐約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在COVID-19疫情期間靠疫苗達成創紀錄銷售額,但疫情危機結束輝瑞的業績也一落千丈,今年以來股價下挫31%,如今尋求從癌症製藥等力挽狂瀾。 第一三共藥廠採用傳訊核醣核酸(mRNA)技術製作疫苗,日本厚勞省將正式批准藥廠製銷,這將是日本國內製藥廠商研發的COVID-19疫苗正式獲准製銷。
近來政府亦積極透過政策及法規來鼓勵臺灣藥廠與國際接軌,而台灣亦於2018年成為國際醫藥法規協會(ICH)會員,有助臺灣業者和產品站上國際舞臺。 台灣生技新藥研發歷經20多年發展,近年陸續進入開花結果階段! 台灣上市藥廠 為了解台灣研發上市新藥進軍國際之階段性成果,本文針對台灣已成功推進國際取證上市之產品,檢視目前主要市場銷售、及新市場與新應用的開發概況,一窺新藥研發之布局路徑。 總部位於紐約的輝瑞已計劃透過申請一系列新藥上市來增加收入,也已開始把從COVID-19疫苗賺到的錢用來強化其他產品。
台灣上市藥廠: 臨床前研究(4-7年)
並憑藉研發團隊在臨床前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及法規規範之實務能力,掌握藥物開發相關之核心試驗設計與高效率的開發流程及專案管理,可以迅速以符合國際法規的標準開發新藥,達到藥物開發的重要里程碑。 (一)中西藥製劑: 台灣上市藥廠 藥品製劑生產流程是將原料藥加上製劑輔料,如賦型劑、黏著劑、乳化劑等,再加工為方便使用的劑型。 隨著近年藥安問題的出現,賦形劑的使用開始受到關注,因賦形劑在藥品成分中占相當大的比例,所以賦形劑的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台灣食藥署規定,除了 2014 年新申請藥證的藥物外,包含疫苗、點滴等注射劑,都要標明賦形劑的資訊,食藥署也研擬修改「藥品查驗審查登記準則」,要求藥廠將賦形劑主動送審核。
- 2021年12月營收出爐,盤點台灣生技醫療與農業科技類股,共207家上市櫃(含興櫃)企業,去年整體營收為3349億元,較2020年成長13.37%。
-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就目前默克「新冠口服藥」的臨床數據來看,「新冠口服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上有三大優勢。
- 新型態醫療方式的出現,讓廠商也藉由此種多元類型合作模式來達到其創新加值的目的。
- 生華生物科技(簡稱生華科,股市代碼:6492)開發小分子癌藥,候選藥物已進入臨床階段,能一藥治療多癌,標靶膽管癌、卵巢癌、乳癌、基底細胞癌(BCC)等疾病。
- 合一生技(簡稱合一,股市代碼:4743)是中天集團旗下的生技公司,新藥研發集中在皮膚疾病與免疫疾病藥物,而植物藥新藥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新藥速必一(ON101)表現最亮眼。
智慧防疫是新北在疫情期間的最佳智慧幫手,在全臺COVID-19三級警戒,侯友宜市長為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對抗嚴峻的疫情,提前在中央疫苗預約系統實施前,規劃好預約管理系統。 幫助市民立即線上預約、就近施打,避免群聚,安心且安全地獲得保護力,當年即已服務市民將近30萬人次,新北市資訊中心採用敏捷式開發軟體快速推出與應用,結合AI智慧與大數據分析,配置各區民眾都可預約到,避免疫苗的資料浪費。 目前,系統仍完善應用於流感等等疫苗的施打,而戮力建置的智慧機房首創資安聯防系統,內外無死角地阻擋全球攻擊,高智慧,很「給力」。 不到一週,美國知名藥廠默克(Merck)亦對外宣布口服藥研發成功,將有效降低50%的新冠重症,緊接著將申請美國EUA(緊急使用授權),並有望在今年底於美國上市。
台灣上市藥廠: 台灣30家新劑型新藥類股尖兵 創新平台打開疾病治療新格局
進口部分,目前指揮中心以採購美國默克藥廠的口服藥為優先,何時會達成大量採購協定,指揮中心表示,目前仍與廠商處在談判狀態,具體進貨時間尚難確認。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簡單比喻說,「疫苗」像是體內的城牆,在體內建起抗體,保護細胞不被病毒侵害;「口服藥」則宛如士兵,抑制病毒活性,讓病毒無法增生。 「唯有當疫苗和口服藥同時到位,全球解封才有希望,」他強調,兩者都要有,不能偏廢。 台灣上市藥廠2023 高端疫苗(簡稱高端,股市代碼:6547)以新型細胞培養技術為基礎,開發多款傳染病疫苗,範圍涵蓋 COVID-19、腸病毒、登革熱等;另外也開發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生物相似藥。
近年來台灣生技廠商大力著墨於新藥研發,在市面上的新藥仍以小分子藥為主,生技藥品次之。 目前新劑型新藥的開發以改變現有劑型、開發新藥物的傳輸機制和其他應用為主。 過去幾年台灣業者投注相當多精力與資金在新藥物研發,也陸續投入或完成臨床試驗,未來更規劃取得美國、歐盟、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藥證,對營收能有所幫助。 台灣上市藥廠2023 生技新藥在藥價高且具市場利潤備受市場矚目,如兼具大、小分子藥物特色的胜肽藥物,目前臨床作用領域在癌症、代謝疾病。 在新藥研發持續進行下,新型態醫療方式亦隨之出現,開放、跨界合作讓廠商也藉由此種多元類型合作模式來達到其創新加值的目的,如全球第一顆數位藥丸已於美國上市,製藥和新技術整合又向前跨進一步。 包括去年合一研發抗體新藥授權歐洲LEO Pharma,授權金5.3億美元,與國際其他一期臨床試驗階段藥物授權案相比,屬高標授權水準;此外,逸達前列腺癌新藥也成功分別授權美國Intas Pharmaceuticals、中國長春金賽藥業等,累計總授權金亦有3.31億美金!
台灣上市藥廠: 新冠既有「藥物治療」缺陷多
新藥的開發是與時間的競爭,如果解盲分析的結果比預期好,則可申請藥證,讓商品在市場早日取得商機;但如果解盲失敗的話,可能引發市場對新藥或廠商質疑。 對業者而言,新藥開發有風險,試驗失敗不見得代表新藥沒效,可以將原有資源分配到其他開發的藥上;如果臨床試驗成功,藥物也需面對市場接受度挑戰。 台灣上市藥廠 精準醫療的興起,讓治療得以更針對病情治療進行處理、救治,不僅提升了醫療成效。 對藥品研發而言,在藥物效率提升或開發藥物特色都都帶來很大的幫助,這也讓轉譯醫學(直接將基礎醫學研究應用在臨床治療上)的重要性逐漸增加。
從這些案例可期待台灣生技新藥發展,未來將有更多有競爭力的新藥打入國際盃,並為產業帶來更高價值的研發收益。 上述階段性研發分工模式,對於資金規模相對較小臺灣廠商,提供了發展空間,因而近年來吸引眾多臺灣生技廠商積極投入。 但根據統計數據,新藥研發成功率有限,加上產品市場性較不易評估,因此被視為高風險性行業。 在經濟發展壟罩在疫情、戰爭、通膨等陰霾下,台灣製藥業逆勢看漲,在2022年下半年有亮麗的表現。 台灣業者所研發的新藥產品(如美時、藥華藥、合一、中裕等)取得在美上市許可,銷售營收的貢獻,備受市場期待。 此外,市場上亦傳來新研發出的藥品陸續進行臨床試驗、解盲,申請藥證等,為市場布局取得先機。
台灣上市藥廠: 製造課人員
通常原開發廠在研究開發投資佔營業額的比率大都在5%以上,國外大廠多高達20%以上,遠高於其他產業。 國內藥廠規模較小,雖大部分為學名藥廠,對研究開發的投資平均占營收3%左右。 藥品製劑生產流程係將原料藥加上製劑輔料,如賦型劑、黏著劑、乳化劑等,再加工為方便使用的劑型。 隨著近來藥安問題的出現,賦形劑的使用開始受到關注,由於賦形劑在藥品成分中占相當比重,因此賦形劑的管理也顯得十分重要。 臺灣食藥署規定,除了2014年新申請藥證的藥物外,包含疫苗、點滴等注射劑,均需揭露賦形劑的資訊。 而在藥事法中,亦規範了除原料藥外,領有藥品許可證的其他藥品,都須將賦形劑的成分名或品名刊載於藥品說明書上。
2021年12月營收出爐,盤點台灣生技醫療與農業科技類股,共207家上市櫃(含興櫃)企業,去年整體營收為3349億元,較2020年成長13.37%。 以下列出2021年營收TOP 20之生醫企業,其中5家企業總營收達百億元之規模,分別為「喬山」(307.2億)、「美時」(126.15億)、「岱宇」(117.45億)、「大樹」(112.69億)、「龍燈」(104.96億)。 除了上面提到藥物獲准上市前須經過臨床一至三期試驗與審查,試驗過程中也必須進行雙盲測試,讓病患隨機編制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來進行試驗,直到研究結束後,才進行資料的解盲和分析。 康舒科技(6282)成立於1981年,為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領導廠商之一,主要生產消費性及工業性電源供應器產品。 6日台北市突然大規模停電,投資人因此看上該支股票,直呼是「阿姨概念股裡最便宜的」,結果7日該股漲幅達4.4%,讓其他人嗨喊「阿姨太猛了,以後只跟阿姨的單」。 台灣上市藥廠2023 濟生醫藥生技持續致力於新品項的開發,製造品質優良之藥品,朝向多元化發展,並隨著位於新竹縣鳳山工業區「濟生Beauty健康文化館」開幕,期待將濟生營運推向另一個高峰。
台灣上市藥廠: 台大發現豐玉姬鱷化石 台灣生命史中最大爬蟲類體長7公尺
TMB-355最終於2018、2019年分別取得美國、歐盟藥證,適應症為多重抗藥性HIV-1感染,並以Trogarzo™正式開啟市場銷售。 經營藥廠除了必須掌握產品上市時間,另一重點是如何在專利到期後延展產品價值,以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來思考策略,使藥品各階段都能發揮不同階段的價值,將藥品價值發揮到最大。 台灣上市藥廠2023 臺灣傳統藥廠多從事學名藥生產,然而隨著國際大廠熱門藥品專利到期之市場熱潮將逐漸消退,面對競爭激烈的國際製藥市場,除了強化產品品質、提升附加價值或轉型朝向利基市場外,和國外業者合作研發或策略聯盟來開拓海外市場亦是重要的通道。
台灣櫻花指出,去年五倍券拉動消費需求及經銷商預期漲價心理進貨推高基期,以致廚衛電產品在上半年相較同期衰退9.5%。 然而,下半年廚衛電預期在經銷商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加上即將進入傳統旺季,出貨動能逐漸回升,全年度預期將有微幅成長。 在毛利率方面,由於原物料價格回穩,上半年毛利率達34.3%,較去年同期微幅增加0.1個百分點。 展望下半年,隨著高價值商品的上市,以及產品組合的優化,預期台灣櫻花毛利率將逐季回升。 台灣櫻花表示,第2季合併營收19.9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6.2%,較上季減少2.6%。
台灣上市藥廠: 上市後監測期(1-2年)
台灣神隆創立於1997年,為國際性原料藥公司,提供完整的原料藥及中間體的開發與製造服務,除供應全球各大學名藥廠之外,也提供新藥開發公司及專利大藥廠原料藥外包服務。 2000年的健保給付藥品市場有800億台幣,其中,診所占10.4%,藥局占13.6%,醫院占76.0%,2003年健保給付市場約有920億台幣。 東洋近年來致力調整通路結構的成果,醫院占其通路比重的81%。 目前醫院仍喜好國外原廠藥,國內廠商能在競爭激烈的藥品市場維持其通路關係是一項優勢,現階段東洋的做法是與大醫院合作臨床試驗,不僅加速藥證取得且將來通路關係容易掌握。 新藥的上市通常有完整的專利保護,全球性大藥廠可透過全球性的銷售網,形成市場區隔而獨佔世界市場獲取高報酬率。 由於一般醫生及消費者對原開發廠藥品的品牌信賴度較高,一旦使用便不輕易變更品牌,因此專利過後,雖然學名藥陸續出現,但原開發廠仍擁有大部份的市場及享有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