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撫金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18, 2021

退撫金

今年6月莫德納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我國mRNA技術發展、培育前瞻研究人才,並共同發起「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廣邀台灣優秀的研究團隊參與。 莫德納台灣未來也期待能向更多人介紹mRNA、講述生醫產業與職涯趨勢,也會持續以淺顯易懂的科普方式推廣mRNA,消弭大眾對於新興治療方式的疑慮與誤解。 去年9月莫德納在台灣創立分公司,由在外商藥廠服務多年的李宜真掌舵,台大藥學系畢業的她,擁有外商藥廠業務、行銷、總經理的完整歷練,在永續的實踐上,特別強調人才培育,積極推進在地生醫新秀的養成。

退撫金

另本會基金繳納作業系統,將於110年12月15日由系統自動進行111年度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繳納金額對照表更新作業,屆時如無法由系統自動更新者,請配合至本網站下載專區\軟體下載處,下載相關更新軟體後執行系統更新作業。 會,但是要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於中央主計機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正、負5%時,或至少每4年,衡酌國家整體財政狀況、人口與經濟成長率、平均餘命、退撫基金準備率與其財務投資績效及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 民國84年7月1日起,我國實施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提撥費用,建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退撫基金),這個制度稱為「共同儲金制」。 銓敘部表示,未來監理司將沿襲原退撫基金監理會時代所建立的典範,透過與國內外退休基金交流的方式,學習與參採其監理經驗,精進監理機制,也希望藉由組織調整,整合原退撫基金監理會及公保監理會的人員專業與稽核資源,建構專業團隊,協助建置新設的退撫儲金監督機制,並持續精進監理作為。 銓敘部說明,3個監理委員會負責各自基金的審議、監督及考核業務,幕僚作業則由監理司分科辦理,監理委員會按季開會,並視需要得召開臨時會。 監理委員任期為2年,由政府機關代表、參加基金人員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且法規要求參加人員代表應考量衡平性與專業性,由具備專業學識或經驗者優先擔任。

退撫金: 可不准公務員退休? 銓敘部:進一步審酌

計算基準為退職前10年平均保險俸額,也就是退休前10年保險薪資的平均。 但就廣大的軍公教來說,退休金的來源和勞工略有不同,軍公教退休金的組成,第1層指的是政府提供的「公教保險」,而第2層則是「軍公教退休資遣撫卹人員制度」,第3層是個人準備的退休金。 30幾年前,軍公教待遇普遍低於民間企業,政府招聘人員,實施「確定給付制」(DB),承諾保證履行給付將來的退休金,但隨著台灣的產業結構改變,以及薪資長期低迷,公職的待遇福利反而超越就業市場的水平,加上未來要支出的軍公教退撫金高達八兆新台幣(被列入潛藏負債),年金改革的聲浪始終居高不下。

退撫金

亦即公務新進人員退撫新制將影響基金現金流量,預估使基金用罄年度提早五年。 報告指出,由於年改挹注款增加,提撥費率自2021年提高為13%、2022年提高為14%、及2023年以後15%的前提下,公教人員及教育人員基金首度收支不足年度皆出現在2035年;至於破產年則分別為2051年及2048年。 若和前一次精算報告相較,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破產年限延後十年,教育人員則延後八年。 至於軍職人員基金資產餘額皆維持正數,亦即軍職人員未來50年無破產問題。

退撫金: 軍公教退撫基金明年起調高1% 公務員提撥率三年後15%

其實,社會並未否定軍公教對國家的貢獻,早期的薪資、福利條件確實無法與民間相比,且都是付出努力,經國家考試才當上軍公教人員,政府也承諾要給予退休保障,但隨著時空環境改變,對所得替代率低的勞工而言,相對有剝奪感,政府財政也日益吃緊。 另本會基金繳納作業系統,將於111年11月15日由系統自動進行112年度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繳納金額對照表更新作業,屆時如無法由系統自動更新者,請配合至本網站下載專區\軟體下載處,下載相關更新軟體後執行系統更新作業。 雖然年改政策延後破產年限,但台灣進入超高齡時代,未來愈活愈老的趨勢下,退休後的生活支持費用,除了仰賴政府退休金外,同時也應有個人準備退休金,讓老後的生活可以安心無虞。 退撫基金近期(2022年)發布的第八次精算報告顯示,未來50年軍公教年改節省經費挹注到退撫基金,合計逾2兆元,約當於我國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因此年金改革將預期可以大幅改善退撫基金財務狀況,退撫基金也將延後10年至2051年破產。

  • 你好,我是蔡至誠PG,目前在金融業從事投資顧問工作,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也曾擔任政府機構、多家企業和大學的講師。
  • 銓敘部本週五(9月4日)表示,軍公教人員退撫基金從明年1月1日起調高1%,消息一出已有人私下抱怨,等於讓現職軍公教變相減薪。
  • 而公教人員之保險事宜統一由臺灣銀行負責,因此被保險人可以登入臺灣銀行之「公教人員保險網路作業e系統」進行相關保險額度的線上試算。
  • 而若是想要請領按月給付之遺屬年金,則計算公式為「被保險人死亡當月起前10年平均保俸計算,保險年資每滿1年,給付0.75%」,最高採計35年。
  • 至於將來請領養老給付年金的資格與計算方式,目前規定私校教職員必須符合以下3個條件之一「投保年資滿15年且年滿65歲」、「投保年資滿20年且年滿60歲」、「投保年資滿30年且年滿55歲」,若符合資格,即可請領。
  •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透過媒體群組表示,政院今天將會同考試院,核定公告退休(伍)軍、教人員或遺族定期退撫(除)給與給付金額,並自7月1日跟進調增2%。
  • 例如我31歲前白手起家存了280萬左右的退休金,透過機器人理財,就算我接下來沒有定期定額,只要持續投資,60歲的時候可以增長到1,600萬,每年有70萬的收入,這個就是妥善理財的好處。
  • 今年6月莫德納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我國mRNA技術發展、培育前瞻研究人才,並共同發起「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廣邀台灣優秀的研究團隊參與。

公教人員之「退休金」是為「退撫金」,至於公保裡的「退休金」是為保險項目中的「養老給付」,兩者完全不同。 公保有支出退休金,是為「保險」裡面的「養老給付」,與之相似的還有生育給付、死亡給付、失能給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 退撫金2023 至於想要了解公務人員的退休金,也就是「退撫金」給付,可參考「公務人員退休金全攻略」。 一、在退撫新制實施前年資:一次退休金以最後在職同等級人員的本俸、年功俸、薪額加新臺幣930元為基數內涵;月退休金以最後在職同等級人員之本(年功)俸(薪)額為基數內涵,另十足發給新臺幣930元。

退撫金: 退休軍公教月退金今年7月起調高2% 53萬人受惠

在延長退休的過渡期間,採用「指標數」制度,「指標數」是指「當公務員的年資與當前的年齡」加總要大於某個數字才能領月退,例如俗稱 85 制,就是指年資 + 年齡要 ≧ 85。 不論是還在職的公教人員,或是已退休在領月退俸的公教人員,都是被改革的對象,在職者是多繳保費、將來少領退休金,已退者就是直接被砍退休金,整體來說較年改前的月退俸,大約打了7折不等。 也是在此基礎上,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在今年九月、學生正式入學前,已和產學界展開廣泛合作。 除了國家太空中心之外,包括英國低軌衛星大廠OneWeb,以及國內的台揚、啟碁、昇達科、穩懋、和碩等企業,都是合作對象。 學界部分,北科大還和太空領域的佼佼者、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簽署MOU,未來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教授將前來學校,和師生一同研究、學習。 從銓敘部統計年報的數據清楚可見,公務員的平均年齡並無大幅增加,年齡結構漸趨平衡,2020年底全國公務員平均年齡為43.18歲,2001年底為42.09歲,20年期間,平均年齡約在42至43歲間微幅增減,幾乎沒有變化。

退撫金

事主亦提到,合約上列明業主同樣需要為「自然損壞」的家電負責,並表示如果需要事主負全責,則須列出所有帳單。 事主亦指,合約裡列出按金需要在一個月內歸還事主,業主此舉屬於違法。 最後要提醒大家,其實不論是哪一個職業別的人,如今在超高齡社會趨勢下,光靠政府的退休金是不夠的,一定要靠自己在退休前多準備,才能真正在退休後過著安穩的生活。 公保一次養老給付125萬6,424元,算法:月薪40270元 x 投保年資26年x 1.2,年資均為新制。 值得留意的是,投保年資每滿1年給付1.2個月,採計年資最多35年,換算出來最高為42個月,但辦理優惠存款者,最高36個月。 雖然公職比不上最夯的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但百官網經理張哲維指出,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進入半導體業,尤其台灣九成八都是中小企業,服務業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薪水又偏低,即便這兩年公職的考核趨於嚴格、明年又要推出退撫新制,但公民職場兩相比較下,截至目前為主,公務員仍是年輕人最愛的職業之一。

退撫金: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局令:訂定「公立學校教職員個人專戶制退撫儲金收支管理運用辦法」

不過,根據台灣最大的公職補習班─台北志光補習班經理洪良輝指出,數十年來,在重大事件發生的當下,確實會影響年輕人的報考意願,例如金融海嘯、年改爭議、新冠疫情時,報考有減緩,但隨即就會增加。 即便與舊制相比,確實有一點「生鏽」,但相比民間企業,公職穩定又有保障,仍是年輕人心目中的「鐵飯碗」。 多數現職公務員看到這則消息時,將此比喻為「鋸箭法」的年改,就是一刀切,將新人全部排出,變成新舊兩套「基金」。 退撫金2023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有危機意識,提前規劃作好準備,不要等到快退休時,才發現過去承諾又跳票,自己變成被政府收割的韭菜。

  • 親愛的客戶您好:自110年9月28日起,教職員得於每月18日起至次月15日止,登入自主投資平台進行庫存部位投資選擇。
  • 民國 年適用指標數的基本年齡為50歲,民國 年的基本年齡為55歲,民國 年則為60歲。
  • 一場百年大疫,改變了人類的世界,顛覆了你我的日常,科技新創的莫德納開創了新一代mRNA疫苗,協助人類抗疫。
  • 雖然年改政策延後破產年限,但台灣進入超高齡時代,未來愈活愈老的趨勢下,退休後的生活支持費用,除了仰賴政府退休金外,同時也應有個人準備退休金,讓老後的生活可以安心無虞。
  • 不論是還在職的公教人員,或是已退休在領月退俸的公教人員,都是被改革的對象,在職者是多繳保費、將來少領退休金,已退者就是直接被砍退休金,整體來說較年改前的月退俸,大約打了7折不等。
  • 銓敘部週五表示,軍公教人員退撫基金從2021年1月1日起調高1%,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提撥費率將從現行12%分3年調整,至2024年調高至15%。

早年軍公教待遇普遍低於民間企業,政府招聘公職人員,實施「確定給付制」,承諾保證履行給付將來的退休金,但隨著台灣的產業結構改變,公職的待遇福利反而超越就業市場的水平,加上未來要支出的軍公教退撫金高達8兆新台幣(被列入潛藏負債),於是自2018年展開軍公教年金改革。 銓敘部週五表示,軍公教人員退撫基金從2021年1月1日起調高1%,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提撥費率將從現行12%分3年調整,至2024年調高至15%。 一次性死亡給付的請領金額為「為被保險人退保當月之保險俸額30個月或是36個月」。 而若是想要請領按月給付之遺屬年金,則計算公式為「被保險人死亡當月起前10年平均保俸計算,保險年資每滿1年,給付0.75%」,最高採計35年。 自明年7月開始,新進公務人員、新進教師將另立新基金,不再參加既有退撫基金,勢將惡化退撫基金財務,使基金用罄年限提早。 根據精算,公務人員基金首度出現當年度收支不足情形提早至2033年,2046年基金累積餘額開始出現負數,之後負數金額逐年上升。

退撫金: 退休金準備調查:6成民眾估每月需3~5萬

銓敘部今天表示,配合組織調整及初任公務人員適用個人專戶儲金新退撫制度7月1日實施,銓敘部日前整併考試院及銓敘部所屬的監理機關及單位成立監理司,並針對3基金成立監理委員會。 三、領取之退休金屬繳付時不計入繳付年度薪資收入課稅部分,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規定列為退職所得並適用定額免稅規定,由給付機關計算應課稅退職所得,據以填列扣(免)繳憑單之給付總額。 若未滿退休金請領條件就中途離職,軍公教只要符合各自規定的特定繳費年期或其他條件,就可以申請發還原本繳交的退撫基金費用本息,基本上年資是可以依個人生涯變而隨身攜帶的。 而公務員的一次金計算基準是以退保當月保險俸(薪)額來計算,也就是說,假設公務人員在退休前薪資為 37,530元,則他每月要繳的公保保險費為 1,087元(37,530元 X 退撫金2023 保險費率8.28% X 自付比例 35%)。 考量自2019年1月1日起算的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為1.73%,尚未達「正、負5%」,但另一項啟動條件「至少每4年」的檢討期程將在今年6月30日屆滿,為保障退休(伍)軍、教人員或遺族所領給付金額得以適足維持經濟生活安排,教育部及國防部爰依法提出調整方案,並建議配合原檢討期限自今年7月1日生效。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下午表示,有關行政院函送考試院「軍、教退休(職、伍)人員或遺族之定期退撫(除)給與給付金額調整案」,考試院院會今天同意會銜公告,並自今年7月1日調增2%。

退撫金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早在 1943年就創立,早期不論其結構與原則如何修正,大多採由政府負擔退撫經驗的「恩給付」,但在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變化下,這個制度已漸漸不符合當下社會的需求與財務現況,因此到了1995年7月1日起,就改採「共同提撥制」,由雇主也就是政府,以及投保的員工也就是勞工一同負擔保費。 談到退休金 ,很多人都不清楚退休金組成的來源,一般勞工退休後可拿到勞保、勞退2份退休金,至於公務員 則擁有公保、退撫基金 做為退休金。 2023年7月1日起,新進公務人員將另立新基金,不再參加既有的退撫基金;新制上路後,粗估每年約有1萬多名新進公務員不再加入,舊制退撫基金收入將明顯縮水,估計第一年將短收數十億元;加上老一輩陸續退休,繳費的兩端人數同時遞減,政府給付支出將大幅成長。 若政府不擴大撥補,根據精算,基金用罄年限將提早,也就是加速破產的意思。

退撫金: 考試院部會連結

考試院解釋,其中「保險基礎年金」維持採「確定給付制」,「職業年金」則改採行確定提撥制,將搭配為其設立個人退休金專戶,不再參加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同時通過公教人員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配合將初任人員公保養老給付年金化。 給予公務人員、教育人員基本的生活保障,符合資格之公保被保險人在就職期間必須要就保「公教人員保險」,並且由政府和被保險人負擔一定比例的保費。 退撫金 其中,公保之「老年給付」和退休生活息息相關,當被保險人的保險年資額滿、且達到老年給付之請領年齡時,即可選擇一次領取老年給付,或是每月領取公保年金。 退撫金 不只如此,公保在被保險人之遺屬方面也有一定的補償,到底公務人員保險是什麼? 而在第2層的職業退休金,公教人員則適用「軍公教退休資遣撫卹人員制度」,主要針對公教人員的退休年齡、請領資格與一次金或年金的給付方式,訂定規則與計算方式,也被視為公教人員退休來源的主力。

買房,投資股票、ETF都是公務員可以嘗試的方式,此外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提供了科學化理財的工具,協助你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與預算,並顯示成功機率以及調整建議,投資後也提供24小時的監控管理服務,以及龐大的後勤團隊支援。 以我國公務員的年資30年為例,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上限是52.5%,所以單靠政府的退休金過上還OK的生活是夠用的。 根據OECD的計算推估,各國較低所得者(以收入為全國平均水準之一半者為例)的年金平均毛所得替代率為71%,而較高所得者(以收入為全國平均水準之1.5倍者為例)的年金平均毛所得替代率則降為48.4%。 領月退的門檻實際上會比較高,因為隨著人們越來越長壽,每月領退休對於退撫基金的負擔是越來越大,所以年金改革後,目標是將領月退的門檻延到65歲。 銓敘部透過新聞稿指出,監理司已於6月1日完成業務整併,監理範圍涵蓋原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及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同時納入新制公務人員退撫儲金,並就該3個基金成立3個任務編組的監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皆由銓敘部長周志宏兼任。 另外,在養老給付中,又有不同的區別,私立教職員可領取公保年金,其餘公務人員、公立學校教職員,則領取一次養老給付。

退撫金: 業主列14項損毀報告須賠償 事主逐點反駁指業主違法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0年全國公務員約36.6萬人,每年入帳的退撫基金僅700億元,卻要支出超過1000億元,退撫基金早已入不敷出,近年都是仰賴基金收益以填補缺口,或由政府貼補。 第一筆是確定給付制(DB),就是所謂的公保,相當於勞保的年金給付。 年資給付率設定愈高,領的年金愈多,至於年金費率會不會增加,要看每隔幾年的精算結果再做調整。 銓敘部說明,銓敘部整併考試院及銓敘部所屬的監理機關及單位,4月30日成立監理司,6月1日完成業務整併,5月26日、7月17日及7月21日召開公保第75次、退撫基金第133次及退撫儲金第1次委員會議,主要審議113年度基金運用計畫、預算及運作規範等事項,就監理司之業務運作及規劃,近日向考試院院會提出報告。 根據退撫基金第八次精算報告指出,由於年改挹注款增加,提撥費率自2021年提高為13%、2022年提高為14%、及2023年以後15%的前提下,公教人員及教育人員基金首度收支不足年度皆出現在2035年;至於破產年則分別為2051年及2048年。 而年金計算的標準,是以被保險人退保前10年平均保險俸(薪)額為基本;給付率以保險年資每滿 1年,給付率在 0.75%至1.3%之間核給,最高採計35年,總給付率最高為45.5%。

退撫金

銓敘部本週五(9月4日)表示,軍公教人員退撫基金從明年1月1日起調高1%,消息一出已有人私下抱怨,等於讓現職軍公教變相減薪。 不過由於退撫基金是個人自繳35%;政府提撥65%,因此明年提高後,實際上政府也同步增加支出。 至於將來請領養老給付年金的資格與計算方式,目前規定私校教職員必須符合以下3個條件之一「投保年資滿15年且年滿65歲」、「投保年資滿20年且年滿60歲」、「投保年資滿30年且年滿55歲」,若符合資格,即可請領。

退撫金: 工作穩定又有保障,是年輕人報考公職最主要原因

根據《社區法網》的資料指出,租約條款會列明租客需要承擔的責任,包括一定程度上進行維修和保養工程,但不包括因時間或自然損耗的損壞、以及在交還物業時,狀態須為「業主合理滿意的程度」。 不過法律上未有就「業主合理滿意的程度」作出定義,因此租客和業主亦難以達成共識,須運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常識去衡量租客是否有過失。 如果業主認為租客對該等設備有維修和保養的過失,應提供損毀圖片及維修供應商的報價單,然後在按金中扣除相應金額。 退撫金 事主逐點反駁,指按金足以覆蓋水電煤的費用、從來沒有使用網絡、頂燈和水管的損壞早已告知、鐵門已找人維修。

整體而言,銓敘部表示,在提撥費率調整為13%之後,軍公教平均一個人多繳197元的保費,2022年平均每人多繳393元、2023年平均每人多繳590元。 2023年1月1日以前退撫基金費用率為14%,參加制度者也就是軍公教負擔比例35%、政府負擔65%。 公保的主管機關是銓敘部,承保單機關為臺灣銀行,只要你是任職於法定機關編制內的有給公務人員,以及公私立學校編制內有給專任教職員,依法都要投保公保。 公保目前的保險範圍包含失能、養老、死亡、眷屬喪葬、育嬰留職停薪5大項目為主。 國防部為避免遺族因協議糾紛衍生爭議,已修法明定配偶與同一順序遺族倘無法協調選擇領取撫慰金或半俸時,由配偶與其他遺族分別依其擇領給與種類,按比例領取;亦即,配偶得按比例領取二分之一半俸,其他遺族則平均領受二分之一撫慰金。 以上修法規定業經立法院102年5月完成初審,俟完成立法程序後,即可依新規定發給。

退撫金: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局

總括而言,年金改革並未影響年輕人報考公職的意願,還呈現出良性循環:報考者以21~30歲為最主要年齡層,而且近九成均有大學以上的教育程度,「公務員人力結構的特色為高學歷及年輕化,」考選部常務次長曾慧敏在文中指出。 退撫金 洪良輝進一步指出,現在,薪資所得與津貼補助相加,公職及國營事業還是完勝一般企業。 尤其,這幾年台電、中油、郵局等國營事業招考,都吸引大批應屆畢業生投考。 國營事業幾乎年年調整薪資約2000元,年終最高4.4個月,各項福利也非常好。 「跟過去政府承諾給付的退撫制相比,新進公務員的退撫制度相對比較犧牲,」一位58歲的地方公務員說,他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不敢提前退休,就是擔心月收入驟減,很多同事都是準備做好做滿到65歲才退休。

退撫金

但如果想要每月請領,則申請資格為「繳付保險費滿30年以上且年滿55歲」、「繳付保險費滿20年以上且年滿60歲」或是「繳付保險費滿15年以上且年滿65歲」。 退撫基金第八次精算報告(係以2020年12月底為基準日)日前出爐。 報告中依公務人員、教育人員、軍職人員三類未來50年收支及財務、並且納入明(2023)年7月新進公務員及教師將適用新制退撫等條件,進行精算。 通常公務員會怕的是年金改革帶來的不安全感,害怕未來退休年齡又被延後,退休金又被減少,我自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而開始學習理財。 根據世界銀行提出的「3層式老年經濟保障模式」,每個人的退休金主要有3層的來源:第1層是政府辦理的「強制社會保險」,第2層則是雇主提供的「職業退休金制」,這2層可說是退休金來源的基礎,第3層才是個人準備的退休金,以上是勞工的退休金組成來源。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年資30年者的所得替代率,在1990~2020年間都超過九成,甚至有13年超過百分百。

退撫金: 退休金盤算-為何他勞保金被充公?請領條件仔細看

而一次金的給付條件為,只要繳付公保保險費滿15年且年滿55歲離職退保者,可請領一次金,投保年資每滿1年給付1.2個月,採計年資最多35年,換算出來最高為42個月;但辦理優惠存款者,最高36個月。 依照《公教人員保險法》,公教人員就職必須要保強制險,當被保險人有生育、育嬰、失能、死亡等各項情事時,將可依照保險年資請領一定的保險金。 而公教人員之保險事宜統一由臺灣銀行負責,因此被保險人可以登入臺灣銀行之「公教人員保險網路作業e系統」進行相關保險額度的線上試算。 精算報告指出,教育人員基金首度出現當年度收支不足情形提早至2033年,2044年基金累積餘額開始出現負數,之後負數金額逐年上升。 你好,我是蔡至誠PG,目前在金融業從事投資顧問工作,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也曾擔任政府機構、多家企業和大學的講師。 有訂過渡條款,新法施行前已達月退休金起支條件者,於新法施行後退休生效者,仍得以最後在職等級計算,不受均俸影響。

未來10~20年內,應該會提早再次碰到改革 ,不過依我實際演講或接觸的經驗來看,很多人還是渾然不覺。 因為這種變化就像溫水煮青蛙,最後能察覺並採取行動的, 終究是少數。

銓敘部舉例說明,假設年資30年、每年投資收益率4%,公保+退撫金的所得替代率為七成二,假設每年投資收益率2%,所得替代率為61.9%。 個人部分,可依照經濟能力與意願,選擇自願提撥1至6%,隨時可停止。 經過激烈的抗爭與討論後,軍公教年改制度於2018年7月1日上路,18%在2020年底正式落幕;所得替代率幾乎腰斬:年資滿15年者,分10年減至三成;年資滿35年,分10年降到六成。 財政部提醒扣繳義務人應儘速修正相關作業系統,正確計算應稅、免稅所得金額,依限於111年2月7日前完成110年度所得憑單申報事宜,如有相關所得憑單申報疑義,得向所在地國稅局諮詢窗口洽詢(如附件)。 新制施行後,未來參與原退撫基金的人數勢必減少,但退休的人數卻越來越多,繳的人變少,領的人變多,退撫基金破產的時間自然會再提前。 主計處統計,2020年全國公務員約36.6萬人,每年入帳的退撫基金僅700億元,卻要支出超過1000億元,退撫基金早已入不敷出,近年都是仰賴基金收益以填補缺口,或由政府貼補。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