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五哥是誰7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April 1, 2022

電子五哥是誰

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接受外媒彭博專訪,他以紅綠燈來比喻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動盪,研判目前的情況才剛剛達到中點,但仍需謹慎。 韓蔚廷以「黃燈亮時不要急於過馬路」形容目前投資氣氛,並表示富邦金會降低中國曝險。 PCB大廠欣興(3037)桃園大誠廠在19日發生火警,針對損情況公司表示不嚴重不影響營運。 美系外資今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預估,這起火警對欣興營收衝擊低於1%,不影響IC載板核心業務,但對ABF載板後市仍維持審慎看待,重申「減碼」評等,目標價維持下看140元。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電子五哥是誰

樂觀看待,政府或企業若能延攬旅居海外的AI人才,並且像台積電一樣在半導體領域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絕對有環境來成就許多AI精準醫療的新創公司。 跟隨著晶相光、原相的腳步,敦泰電子旗下的敦捷光電,挾著感測晶片開發、演算法及光學機構設計3大核心技術,近期也開始在精準醫療市場試水溫。 除了雲象,宏碁集團旗下的宏碁智醫打造的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VeriSee DR,則是向世人宣告,台灣AI相關企業絕對是AI精準醫療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針對AI(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特別提到,未來有了AI,病人去診所看一般小病時,倘若醫生只對照症狀照本宣科開處方,這樣的醫生可能會失業了。 2000年,寬頻網路及其相關應用在當時日漸興盛,3W(無線Wireless、寬頻Wideband、網路Web)產業前景的評估下,成立寬頻事業部,研發網通相關技術並開發網通相關產品。

電子五哥是誰: 電子五哥9月營收 仁寶寫新猷 和碩衝千億元 廣達獨憔悴

例如,在供電玩競賽的顯示螢幕產品上,佳世達就和得過世界冠軍的瑞典、挪威等北歐電競玩家合作,請玩家提供使用者需求。 「玩家告訴我們,戰鬥時敵人常常躲在陰暗的角落,如果能夠將陰暗處調亮一點,提早○.一秒發現,玩家就可以殲滅敵人,贏得勝利。」而這種高階螢幕,一台可以多賣三千元至五千元,而且毛利相當高。 二○○八年,籌備多年的中國南京明基醫院正式開幕,一三年蘇州明基醫院又落成,明基從過去3C品牌形象,逐步打造出全新的醫療品牌。

電子五哥是誰

出貨方面,英業達 9 月筆電出貨量達 200 萬台,持平上月,為今年單月新高,年增 5.26%,第三季出貨約 590 萬台,季增 18%、年增 3.51%,累計今年出貨已達 1570 萬台。 仁寶 9 月筆電出貨衝上 570 萬台,月增 21.28%、年增 39.02%,持平去年 12 月單月新高紀錄,第三季出貨約 1540 萬台,季增 18.46%、年增 32.76%,累計前 9 個月筆電出貨則達 4140 萬台、年增 29.78%。 出貨方面,廣達 9 月筆電出貨達 600 萬台,月增 9.09%、年減 6.25%,連兩個月筆電出貨較去年同期衰退,統計第三季筆電出貨達約 1740 萬台,季減 8.42%、年減 4.92%,今年前三季出貨則達約 5540 萬台。 全國加油站表示,加油站員工流動率高,部分工時人員轉為全時員工,此次數字僅計算半年薪資。 漢來美食表示,2020年薪資平均數較2019年減少1.7萬元,主要係獎金(績效、年終)受本業績效達成情形影響,2020年因COVID-19重創餐飲業,營業淨利率較2019年大幅下滑,2020年EPS較2019年成長,主要是業外收益挹注。

電子五哥是誰: 科技業存股最愛!達人解析「電子5哥」還能追嗎?其中一檔是00878成分股、輝達概念股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衝擊我高科技產業,經濟部長沈榮津今(20)日表示,他已致電給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等電子五哥,各家業者因應情況不同,但估計都會將高階技術部分移回台灣;他並預估,未來電子十哥都將陸續回流台灣。 因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組裝廠因產線直接員工回不來或被隔離等因素,傳出大陸地區電子代工廠區復工率處在三到五成的低檔。 產業分析師預言,二月因缺工,到了三月就會缺料,屆時最先缺的不是關鍵零組件,而是「最不關鍵」的周邊材料,像是紙箱、紙板、束線袋等各種包材。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及工作習慣,迎向新紀元,產業所有東西都講求智慧型,也讓他看到是非常大的機會,未來廣達也持續走向智慧製造、醫療及移動領域,相信疫情後將出現更多機會,讓業績更好。

電子五哥是誰

這家華碩集團100%持股的子公司,一度登上全球最大寬頻網路設備商寶座,由於超前部署,研發的5G小基站、車聯網元件等,目前已可出貨。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AI題材的拉動下,NB電子五哥中,今年廣達(2382)、緯創(3231)股價都已經翻倍,榮登「百元股」,成為2023年的「航海王」;市場目前關注股價落後的仁寶(2324)、和碩(4938)等集團股,股價是否會開啟「加速」模式,縮小和廣達、緯創的價差。 而NB電子五哥中,會是和碩,還是英業達(2356)成為下一個「百元俱樂部」成員? 從終端設備、感測器、通訊裝置⋯攤刊5G智慧杆產業鏈,參與的廠商應有盡有,但究竟誰才是產值最高、最大得益者? 電子五哥是誰 光寶科技雖然沒有加入聯盟,在照明領域經營近30年,集結集團內眾多產品,早已順理成章地成為智慧杆的系統整合者,攻破歐美市場。 隨著筆電、手機的爆發成長走向高原期,電子代工巨頭從低調佈局汽車供應鏈,逐漸浮上檯面,去年10月,鴻海甚至運用其生產管理的專長,自組MIH聯盟,把Model系列三款的整輛成車一次亮相,令電子業界驚豔。

電子五哥是誰: 美中貿易戰壓境+華為禁令 電子五哥、電源一哥大遷徙

提供人工智慧算力有幾種方式,CPU、GPU、NPU 及 VPU 等,本身也在開發晶片的「藍色巨人」IBM 不落人後,2022 年推出 AIU 架構,AI 加速器整合至 Telum 晶片,用於最新 IBM z16 大型主機,滿足企業人工智慧算力需求。 台股歷經人工智慧(AI)題材飆漲後,指數陷入整理,雖然部分 AI 概念股財報優於預期,但偏高的股價仍需業績成長支撐。 它,主要生產雲端運算設備,包括伺服器及儲存器,你在臉書上的資料訊息,很多都儲存在它所生產的機器中。

電子五哥是誰

製造業有新變革,多點製造、短鏈革命、軟體訂閱正改變智慧工廠樣貌,用AR(擴增實境)眼鏡管理工廠,成遠距管理熱門工具,全球大型AR眼鏡品牌EPSON副總黃少白坦言:「不只電子五哥,現在所有人都在試(AR眼鏡)!」而成熟關鍵是生態系必須壯大。 目前,電子五哥中,廣達的子公司雲達科技,主攻雲端資料中心設備,但去年前三季仍是虧損,至於和碩寄予厚望的子公司——金屬機殼廠鎧勝,去年也由盈轉虧。 過去十多年,前進中國是台商的投資主力,但根據投審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台商的中國投資熱已明顯退燒,去年台商投資海外的熱門地點,已漸漸被一個龐大市場追趕上,而且投資成長率高達1倍多。 近年金融股成為存股族的投資標的,所以熱門討論度較高的,不但成交量會拉高,若波動度加大,投資人也比較有機會賺到價差。 所以選擇標的成交量至少大於1,000張,可以在產業出現非系統性利空時,避掉流動性風險,不會買不到或者賣不掉。

電子五哥是誰: 和碩跟著特斯拉啟程

橡膠業鑫永銓則表示,去年本業獲利受創,全年獲利提升主要靠業外,今年會加薪2~4%。 印刷業秋雨也表示2020年有新產能投產,使工廠臨時工人數增加,獲利增是因為業外挹注。 英業達表示,第 4 季筆電、伺服器受部分零組件缺料,加上 TigerLake、IceLake 平台轉換動能放緩影響,出貨量均較第 3 季下滑,預期今年新平台推出後,動能才將回溫。

此外,國內銀行業近年來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其銷售商品主要為基金與保險。 基金業務與股市高度相關,保險業務則受到利率水準影響,利率走升時,通常保單銷售狀況較佳。 因為國內放款利率價格競爭激烈,加上長期低利率的環境,國內銀行存放利差幅度始終有限,而自開放人民幣離岸清算及人民幣存款業務以來,人民幣存匯業務成為銀行業熱銷商品,為國內銀行業額外增加利息及手續費收入。 這一波漲勢,更加確立金融股在存股族心中屹立不倒的地位,因此被我稱作「金身不倒股」。 它也是我投資組合的其中一塊拼圖,主要以防禦為主,在2019年金融漲勢的幫助下,投資報酬率也推升不少。

電子五哥是誰: 電子五哥毛利率低到令人嫌,但為什麼EPS還不賴?它們最怕的就是……

2015年,BenQ投資ZOWIE,使ZOWIE成為BenQ旗下電競產品的專業品牌。 明基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之後,董事會通過品牌與代工分家,明基更名為佳世達科技,專職產品代工;同時成立現在的明基電通,沿用BenQ商標,專注於品牌的經營,為佳世達電通旗下100%持有的子公司。 明基電通(英語:BenQ Corporation)為佳世達科技的一間子公司,其英文簡稱是BenQ,為該公司的核心品牌事業。 因2000年,宏碁集團陷入虧損,當時的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展開品牌與代工分家策略,將宏碁集團切割成「宏碁集團」、「明基電通集團」、與「緯創集團」等,合稱「泛宏碁集團」。 2007年9月,明基電通正式更名為佳世達科技,同時將其品牌業務成立新公司,即現在的明基電通。 EPSON在AR眼鏡佈局多年,24日發表最新BT-45C AR工業眼鏡,並與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開發的遠程協作軟體搭配銷售,視覺科技營業部整合行銷部副總黃少白表示,軟硬搭售方案含一個月雙帳號軟體使用權利,期望促成客戶訂閱軟體,雙方共同推廣AR眼鏡工廠應用。

  • 過去明基因西門子手機部門導致大量虧損,總計金額高達六億歐元(約新台幣250億元)。
  • 提供人工智慧算力有幾種方式,CPU、GPU、NPU 及 VPU 等,本身也在開發晶片的「藍色巨人」IBM 不落人後,2022 年推出 AIU 架構,AI 加速器整合至 Telum 晶片,用於最新 IBM z16 大型主機,滿足企業人工智慧算力需求。
  • 代工大廠廣達(2382)公布,第2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9.63億,季減41.3%,受到中國封城影響,每股盈餘1.03元,寫近9季低點。
  • 葉雅馨指出,當單位有了「心理假」後,則需進一步觀察,學生願不願意請,因為一般人心情不好,大多沒有習慣請「心理假」,而是請病假等其他假別,如果學生願意請「心理假」,就表示學生願意讓別人知道他心情不適,而在學制中請假也可以被認可、肯定。

同時,和碩針對智慧化和汽車中控ECU的演進也持續同步進行,前者已申請一政府標案,現正審查當中;後者則是和碩持續擴大供應給新創車廠的產品。 業界傳出,受終端需求不振與市場競爭影響,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近期陸續調降8吋晶圓代工報價,最高降幅高達三成。 雖說汽車是封閉行業,但在汽車電動化浪潮下,其實背後有不少台灣廠商已卡位,在外界關注電動車產業起飛的同時,他們早就身在其中,享受成功的果實。 受惠電動車產業起飛,近來相關夯題材概念股馬力十足,展望未來,該如何掌握相關投資商機? 新創企業鏈通科技抓住區塊鏈新浪潮,又有富爸爸軟銀、遠傳電信、鴻海來添力,他們期待用科技顛覆傳統支付模式,創造行動支付新發展。 過去五年,Google台灣員工人數成長十倍,一棟嶄新的辦公大樓已不能滿足它的成長腳步,Google明快加碼再蓋一棟,好滿足Google未來對台灣人才的渴求。

電子五哥是誰: 科技熱議》特斯拉的神秘武器亮相!「全自動駕駛」升級版,能成為電動車王登頂的新神器?

連中國電動車廠蔚來在銷量上雖然還無法與傳統車廠相比,但市值也擠掉戴姆勒、法拉利等擁有百年歷史的知名車廠,頓時傳統車界一片風聲鶴唳。 展望第四季,英業達指出,商用筆電在 CPU、面板取得上較有優勢,但受英特爾 (INTC-US) 明年有新平台推出,估出貨將呈現季減,僅達約去年同期約 520 萬台水準,伺服器也估持平第三季,智慧裝置則仍面臨料況嚴峻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電子產業生產步調,但電子五哥鴻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持續多元佈局。 7月22日的《雲端最有錢》邀請到產業隊長張捷,替您走入產業界挖掘最新內幕;籌碼達人陳威良,分析為何近期法人大舉佈局電子五哥;資深分析師邱敏寬,用最務實的產業分析由財報抓出一倍大行情的潛力股。 連接器績優廠商信邦也表示,員工薪資下降是是因國內員工含工廠作業員約占50%,不宜與國內沒有工廠的公司評比,其實公司獲利81%來自海外,來自國內貢獻僅EPS 電子五哥是誰 1.56,低於同業平均,但台灣產線員工月平均薪33.5K ,比法定工資多9.5K,間接員工年均薪936K其實優於同業平均。 英業達表示,EPS較前一年度成長,主要是海外子公司出售廠房獲利增加;另台灣的產線人員較前一年度增加1.3倍,造成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平均數較前一年度減少。

電子五哥是誰

郭台銘當時表示,廣達是台灣的龍頭企業,因此稱林百里是大哥,時任仁寶總經理的陳瑞聰是二哥,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是三哥,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是明日之星,為四哥,自己家的鴻海則謙稱是「五哥」。 至於宏碁未在名單中,郭台銘表示,宏碁施振榮是「長輩」,不敢和施振榮「稱兄道弟」。 2022 年初受到中國華東地區上海、昆山等地的封控,電子五哥廠區全面停擺,影響電子五哥 4 月營收大幅衰退,而歷經中國封控措施解除,供應鏈恢復正常,電子五哥在 5 電子五哥是誰2023 、 6 月營收開始全面回穩,彌補了先前封控期間產生的產能空缺。

電子五哥是誰: 電子五哥是誰

其後隨著經營策略的改變以及網路、通訊事業佔公司營收比重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明碁於同年6月正式將公司名稱更改為「明碁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人都在試!電子五哥都有,但AR眼鏡在工廠製造是否真派上用場,現在還很難說一定有用。」黃少白坦言,關鍵是生態系成熟,同時工廠導入後生產力的改善結果也需要一年時間驗證,而最終生產力展現的「是降低失誤率,而不是提高生產速度。」他說。 AR眼鏡也能遠距合作,華碩主管表示,中央監控平台可用3D建模打造他國工廠可視化虛擬工廠,這就是實體工廠的數位雙生,未來新品量產時,同時就需設計產線3D模型,一邊調整生產流程,也能做產線首件的品質檢查,確保新品量產順利。 華碩在樹林的瑞傳5G智慧工廠,正式導入AR智慧眼鏡系統管理,搭配佐臻科技的AR眼鏡,鏡片上可以顯示包括:工程師維修指引、主管行動戰情室、AI輔助工具3大類應用資訊。 人工智慧應用熱潮下,全球對增加人工智慧算力可說無所不用其極,也造成晶片供不應求。

電子五哥是誰

隨燃油車轉電動車帶來電子、電池、馬達驅動等跟電有關供應鏈機會,「機會無窮」他說,但關鍵是配合客戶不同情境要求,要能快速調配,甚至客戶在哪裡,就要在哪裡設廠,好好配合就能爭取機會。 仁寶表示,9 月商用筆電需求強勁,加上料況較上月改善,整體拉貨優於預期,非筆電同樣在料況改善下,單季出貨雙位數成長,優於原先預期的個位數成長。 展望本季,廣達表示,總體供應鏈缺料仍嚴峻,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趨緩,貨運物流影響可望緩解,出貨狀況將回穩,在手訂單穩健,但去年基期確實較高,對下半年年增幅仍保守看待。 斯亞也說,私下和大牙很熟,認為對方是很照顧人的大姊姊,「因為我是節目裡年紀最小的,她都會問我錄影的狀況怎麼樣」,她表示也有關心對方,而目前大牙和黑人的官司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她也希望大牙能早日順利解決。 廣達表示2020年於華亞園區內持續擴充製造產能,並擴編生產線人員編制,使直接人工佔全體員工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約5%,而直接人工平均薪資較間接人員為低,,使2020年度全時員工薪資平均數較去年同期減少。

電子五哥是誰: 公司重組

若以營收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 五哥營收是以和碩奪冠,以5988.43億元領先;其次才是廣達的5112.1億元;但目前廣達的營收結構中,伺服器的占比是高於和碩,這也是廣達股價先漲的關鍵。 今年的AI題材,改變了過去NB電子五哥的股價排行順序,緯創異軍突起超車和碩,成為緊追廣達的第二高價股票。 穩住本業,並擁抱更具未來的產品,回歸設計而非製造本位,是和碩未來的課題。

  • 在產能佈局方面,和碩則是在2020年底,選定美墨邊界之德州EI Paso設廠,投入生產特斯拉之中控台、自駕模組、電控單位及充電樁等產品代工生產,去年11月宣布第一階段擴廠,共計花費1.64億美元(約新台幣45.66億元)。
  •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
  • 不過,令和碩投資人欣慰的是,該公司近年獲利並沒有因營收衰退而下滑:2021年,稅後淨利達205.5億元,為近6年新高,「這件事情,就是前執行長廖賜政的功勞,他非常擅長幫公司擠出獲利。」一名和碩子公司的人士說。
  • EPSON在AR眼鏡佈局多年,24日發表最新BT-45C AR工業眼鏡,並與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開發的遠程協作軟體搭配銷售,視覺科技營業部整合行銷部副總黃少白表示,軟硬搭售方案含一個月雙帳號軟體使用權利,期望促成客戶訂閱軟體,雙方共同推廣AR眼鏡工廠應用。
  •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是連番宣布結盟裕隆、拜騰、吉利、飛雅特克萊斯勒(FCA)等車廠,去年更推出有如當年聯發科公版晶片組的電動車軟硬開放平台MIH,一舉擄獲市場目光點。
  • 仁寶2022年12月營收725.23億元,月減10.8%,年減43.2%;第四季營收2,487.07億元,季減14.5%,年減32.4%;全年營收1兆732.47億元,年減13.15%。
  • 擔任過通用傳統小型車、電動車開發總工程師的邱文祥,在汽車產業沉浸25年,在他眼中,品質與人身安全有關的風險管理,是跨入電動車產業鏈的核心,也是商機所在。

但謝金河認為,大多數的電子代工業雖然營收龐大,但毛利率卻相當低,「只是在享受夕陽的餘暉。」川普大刀一揮,更可看出電子五哥進退兩難的困境。 展望今年,廣達指出,在客戶需求、零組件吃緊情況下,對上半年筆電出貨維持樂觀看待,目前訂單能建置至少到今年上半年,全年將維持 6000 萬台出貨目標,雲端伺服器動能也強勁,加上第 2 季將有新平台推出,對今年也維持雙位數成長目標。 和碩除了手上握有特斯拉中控ECU(控制器)、家用充電樁的代工訂單外,據了解,和碩也已經是豐田、奧迪等傳統車廠的車載平板代工廠。 正如童子賢所言,「未來汽車結構中,有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讓向來在全球科技產品扮演重要代工角色、飽受「毛三到四」之苦的台灣科技業,找到翻轉的機會。 小字典:傳統車廠的Tier 1(一階供應商)動輒50年至60年的歷史,歐洲如博世(Bosch)、大陸集團(Continental )等;日廠如電裝(Denso)等。 Tier 1負責系統組裝的檢測,最後將零件直接提供給整車廠,完成車子的組裝。

電子五哥是誰: 花旗組織改造 金融時報:3大重要部門評估合併

公司經營過程常被雜訊干擾而影響判斷,甚至忽略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妨以經典名著《小王子》裡的單純眼光來思考、沉澱,讓未來視野能更清晰。 今年1月中,葡萄王臨時股東會拍板決議,統一集團正式成為最大外部股東,這樁強強聯手的入股合作案,預估雙方帶來的加乘效應,將在下半年明顯發酵。 專欄簡介:投資之前,了解一家企業是非常重要的,股人阿勳用簡單易懂的方式,透過本專欄帶領讀者輕鬆認識企業的商業模式,協助投資人快速了解一家公司。 2021年電子五哥在台股封關日的表現,相較於2020年封關當天收盤價,廣達全年漲13.8元,漲幅17.0%名列五哥之首;仁寶漲3.5元,漲幅16.9%;英業達漲0.95元,漲幅3.95%;和碩漲1.8元,漲幅2.67%;緯創則在五哥中墊底,全年下跌1.85元,跌幅5.96%。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台股今日封關,電子五哥廣達(2382)、緯創(3231)、和碩(4938)、仁寶(2324)、英業達(2356)全年漲跌幅以廣達為最高,緯創敬陪末座;面對2022年即將到來,電子五哥積極備戰元宇宙。

電子五哥是誰

中美貿易戰在川普美國時間13日宣布要將尚未課稅的中國輸美產品從關稅10%調升至25%,恐衝擊台灣供應鏈。 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許勝雄今(15)日指出,筆電、PC供應鏈遷移難度很高,牽涉到龐大人力和供應商,要看品牌廠是否能做出對供應體系正面的決定。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指出,過去幾年,英業達在5G、電動車、健康照護(Healthcare)等3個重要方向上,取得很好的成果,在2022年也成立新事業群,整合資源、加速發展。 今年英業達會有更多新的產品、新的客戶,墨西哥及捷克也會有新廠運作,是支持公司繼續成長的動能。 2022年全年營收資料顯示,廣達、英業達、緯創皆創下歷史新高;5家代工廠整體出貨量合計1億4,600萬台,年減23%。 第三類則是在電動車產業秩序尚未明朗之時,與電動車產業一起成長殺出重圍的新創公司,不少家都打入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中國電動車供應鏈,代表性業者為歐特明電子、為昇科技、科絡達等。

電子五哥是誰: 電子五哥今年股價2漲3跌 和碩最受外資青睞

事實上,從近期全球產業與投資市場的許多資訊來看,不少AI精準醫療相關領域的頂尖企業,如今都呈現炙手可熱的局面。 何世池認為,AI協作機器人結合智慧視覺,協助客戶打造AI加值智慧製造:如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傳統產業、食品產業,達明機器人定位是世界第一台AI Cobot(AI協作機器人),100%在台生產。 冷戰時期,美國不限制美國公司對外投資;但如今美國限制對中國敏感技術的投資金脈,不只影響兆元資金,更撼動數十年來美中之間的科技產業鏈。

觀察出貨情形,緯創2022年12月筆電出貨160萬台,月增6.67%,年減40%;桌機出貨70萬台,與上月持平,年減19.54%;顯示器出貨100萬台,月增11.11%,年減37.5%。 電子五哥是誰 第四季筆電出貨460萬台,桌機210萬台,顯示器300萬台,皆較第三季衰退。 緯創2022年12月964.29億元,月增8.8%,年增0.4%;第四季營收2,636.33億元,季增5.4%,年增0.4%,為單季歷史新高;全年營收9,843.98億元,年增14.31%,衝上歷史新高,距離兆元營收大關近在眼前。 英業達2022年12月營收403.25億元,月減8.63%,年減22.69%;第四季營收1,347.54億元,季減5.43%,年減8.95%;全年營收5,417.48億元,年增4.24%,改寫歷史新高,連續5年站穩5,000億元營收關卡。 仁寶2022年12月營收725.23億元,月減10.8%,年減43.2%;第四季營收2,487.07億元,季減14.5%,年減32.4%;全年營收1兆732.47億元,年減13.15%。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