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會主燈好唔好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ly 18, 2020

燈會主燈

於磅礡樂聲中結束後,開始演奏燈會主題曲或台灣觀光局會歌(台灣交通部觀光局會歌目前為"感動心台灣",2012年起已變成煙火專曲,從2012年開始燈會開閉幕煙火的專屬歌曲)。 臺灣燈會最重要的就是「主燈」,主題並無規定,但通常以當年歲次之生肖為主題,2019年台灣燈會在屏東,特別以當地名產黑鮪魚當作主燈(首次以結合在地特色突破生肖限制做設計),興建10公尺以上巨型主燈(現今幾年都已超過20公尺)。 歷屆主燈基座皆設計為八卦型(2019年因為改為原地安置所以開始做永久基座),象徵臺灣傳統哲學思想與文化觀。 桃園燈會(英語譯名:Taoyuan Lantern Festival)是桃園自2003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燈藝節慶活動,現由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主辦。

這次台灣燈會以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為主軸,將規劃光展區、源展區、未來展區、中央展區 4 大展區及十二行政展區,展出超過 300 件以上作品。 這座主燈有 22 公尺高,將透過機械轉盤裝置 360 度展現,打造全新光影感受。 2023 年 1 月 3 日正式亮相,這次特別邀請金曲音樂人陳建騏為主燈創作主題曲,將結合明亮的曲風及數位動態影像,為主燈表演增添亮點。 2023 台灣燈會將於 2/1~2/4 試營運點燈,2/5~2/19 正式展開 ! 燈會主燈2023 這場由台北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元宵燈會取名「光源台北」,寓意台灣燈會源起台北,期望透過希望之光點亮城市,引領大家走向未來。

燈會主燈: 臺華輪卸下34載重任 正式退出台澎藍色公路

日暮時分,54朵高達2.5公尺至6公尺的巨大花朵,在駁二特區大港橋旁昂然綻放,夕陽染紅天空成了魔幻時刻,遠方是高雄港灣及水岸輕軌,與海港景色完美結合。 這個率先在燈會前曝光、由澳洲Amigo&Amigo燈光互動設計工作室創作,名為「巨人的夢幻花園」的作品,不僅吸引民眾佇足拍照,也打響了「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的聲勢。 此次燈會沒有過往熟悉的「主燈」、「花燈」形制,高雄市政府團隊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這不僅是燈會的文化再定義,更是城市美學的再創造。

標識由第八屆總統文化獎創意得主,在設計界有「東方設計掌門人」封號的陳俊良設計師所設計。 標識圖騰以2018的8字為發想,巧妙融入嘉義兩個字,中間還標明北回歸線的23.5度,融入傳統燈籠意象。 設計概念以融入嘉義縣東西寬闊地形,以及北回歸線橫貫其中特色,並以線條劃出嘉義縣阡陌良田、山光水影,以及燦爛陽光的特色,象徵嘉義人寬闊的心胸和溫暖的人情,做為嘉義縣的代表。 2019年2月27日下午,大鵬灣燈區內的宗教燈區發生火警,工作人員趕緊疏散現場的上千人,但火勢來得很快,車城福安宮的元寶造型花燈被燒出大洞,初步研判是有民眾亂丟菸蒂釀災。 屏東縣政府表示,經勘查遭燒毀的花燈,主架構並未受損,其它燈區也沒有受到波及,燈會整體運作不受影響[23]。 臺灣燈會主燈第一次設置於海中,以黑鮪魚乘風躍浪之姿,展現台灣旺盛生命力,同時象徵「年年有餘、富貴屏安」,預祝來年大豐收,結合水上倒影及水幕投影,更顯美麗姿態[14]。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交通管制

將分為「森生守護」、「永晝島」、「奇想國」、「歡鼠林」、「悠揚谷」、「傳藝城」等六大主題。 交通部觀光局說,今年主燈「玉兔壯彩」是睽違4年後,再度回歸值年生肖造型,由藝術家李明道(Akibo)操刀,首創高達22公尺的Robot造型科技玉兔主燈,邀請奧運金牌選手郭婞淳,透過臉部動作捕捉技術,為玉兔增添生動表情,搭配金曲音樂人陳建騏創作主題音樂,變換多套精彩表演,光彩炫目。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2023台灣燈會2月5日元宵節在台北登場,即日起到4日光、源、未來展區試營運,展區分為中央、地方展區。 燈會主燈 燈會主燈2023 中央展區今晚7點全區試燈,元宵節正式點燈,地點為國父紀念館及台北市政府前廣場,共設有1座主燈「玉兔壯彩」、3座副燈以及六大多元主題燈區,持續測試調整。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為慶祝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並將特有傳統民俗節慶推廣至國際。 故自1990年起結合民間及地方政府資源,以「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之規劃目標,將元宵節提燈籠的傳統民俗活動,以本土化、傳統化、科技化及國際化之理念,包裝成大型觀光盛會,來辦理燈會活動。

  • 他說,台灣燈會原為僅在台北市舉辦,自2001年起移師全國各縣市舉辦,時隔23年重返台北市舉辦。
  • 一旁信義商圈的未來展區,有台北101「台北101 閃耀夢想」及台北市政府「台北NEXT!」的2座副燈。
  • 2001年起臺北燈節也將場地移至中正紀念堂並擴大舉辦,2005年主燈首次置於臺北市市政大樓。
  • 2020年台灣燈會在台中定案於2020年2月8日至2月23日在后里森林園區、后里馬場園區及文心森林公園三地登場。

「生命之樹」高達2層樓之大型裝置藝術,位於場域中心,隨著故事推演經歷無數盛放與蛻變,象徵台中土地與人民之生生不息,以及生命能量之源源不絕,因而名之為「生命之樹」。 「無邊界意境」為本燈區最主要之大型沉浸式投影,藉由9米高環形無邊界意境,感受環繞之台中原生森林、庶民信仰、舊城魅力及都會活力等景色,喚醒觀眾靈魂深處的美感與共鳴。 這是繼上一屆《2015年臺灣燈會》後,睽違5年再次取得燈會的主辦權,也使台中成為舉辦三次台灣燈會的縣市。 2020年臺灣燈會是2020年(農曆庚子年,生肖鼠)2月在臺灣臺中市舉辦的第31屆臺灣燈會,展覽時間為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2月23日,於臺中花博后里馬場森林園區(主燈區)及文心森林公園舉辦。 以迷宮型態作為整體概念,全區使用超過 2700 片 LED,搭配連結大數據作為背景運算的 AI 動畫光影,不斷變化的圖像皆是由數據轉化而成。

燈會主燈: 資訊

出席記者會的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台灣燈會是國家級的盛事活動,2020年對全球來說很艱難,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打亂所有人生活,而台灣在中央地方防疫有成,讓民眾在這時還可以齊聚一堂來迎接2021台灣燈會。 這裡有許多潮流服飾店、鞋店、小吃店等等,是個學生、上班族下班下課後逛街休閒、喝茶聊天的好去處。 光代表要用光做起源點亮整個城市,將會有許多不同的作品落在台北東區熱鬧的巷弄之間,作品也將重新演繹台灣的驕傲,並藉此感受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引領台灣人被看見的台灣之光。

燈會主燈

從主燈向外延伸,共有與法國合作的森林巨獸昆蟲秀的「科技展演燈區」、由15位藝術及設計家提供五感體驗的「奇想國-藝術創新燈區」、能體驗「老鼠娶親」的歡樂氛圍的「歡樂燈區」、遊覽台灣各大絕美景色「傳統燈區」及飄濃厚異國風情的「國際友誼燈區」等5個特色燈區。 2019年1月3日,交通部觀光局今日在台北圓山飯店發表今年台灣燈會主燈模型及小提燈,鮪魚造型的主燈「巨鮪來富」和小提燈「屏安豬」,滿滿的屏東元素,討喜可愛[14]。 2020年起列入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冬季大型觀光活動「臺北冬季系列活動」。 2021年將活動地點移至中萬華地區,主要燈區位於萬華車站廣一、廣二廣場、龍山寺、青山宮、清水祖師廟、剝皮寮、臺北第一街貴陽街、康定路、西園路、和平西路、艋舺大道、華西街夜市、艋舺夜市、廣州街夜市、西昌街夜市、梧州街夜市,並結合無圍牆博物館以及西門PLAY樂購町打造出城西生活節。 全聯實業邀請文化科技策展人馮建彰(二馬)帶領的台灣團隊 FREES 與曾參與「白晝之夜」的國際知名 AI 新媒體藝術團隊 OUCHHH 合作,運用 LED 共同打造迷宮形式的光影藝術作品《光鑰未來_全聯 25》。 以「幸福」、「愛情」作為主軸的大同燈區,主要分為「心願燈區」、「心心相映燈區」、「裝置藝術區」3大展區,結合年貨大街福氣萌兔、台北霞海城隍廟、迪化商圈店家、大稻埕碼頭,將大稻埕蘊含渾厚的歷史風貌、文化氣息與在地特色融合,以嶄新的面貌登場。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在高雄 雙主場燈區有看頭

台灣是世界上頭頸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但治療卻未與國際接軌,多數癌友為弱勢的藍領階級,且頭頸癌是自殺風險最高的癌症。 今天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午後雷陣雨,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說,台灣上空今天雲量偏少,中午過後熱對流會發展起來,各地山區還是有... 以社群軟體的「按讚、按愛心」為發想靈感,將其具化成裝置藝術「手護真心」,搭配互動感應,讓燈景趣味更多,適合情侶一同欣賞。 屏東三二六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一千名長者,則一起加工製作八米高、十米寬的三千盞鑽石小燈,組成「萬歲好讚」花燈。 主燈前設鑽石椅,可讓人坐著觀看紀錄片《微笑老人》,兩側鑽石廊道也用霓虹燈排出關於「老」的詩句。

  • 1998年為迎接國際海洋年及配合愛河整治計畫,官方首次於元宵節舉辦大型燈會,在此之前的元宵節,僅有文化中心的晚會活動為官方所舉辦。
  • 台中市長盧秀燕除了向所有台灣燈會的幕後英雄致敬外,並在交通部長林佳龍的監交下將象徵主辦權的「台灣燈會」黃色燈籠交給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代表2021年臺灣燈會由新竹市接手舉辦[14][15]。
  • 表演節目中,為感謝捐贈Covid-19疫苗給臺灣的日本、立陶宛等國,設計有捐贈國國旗配色的心形圖樣,曾引起中國大陸媒體《環球時報》「拍馬屁、透露台獨野心」等批評[25]。
  • 現場預約則能透過燈會官網、台北通APP預約領取,而台北通APP註冊需2~4個工作天,必須盡早預約,臺北市政府1樓東南區戶外景觀平台,日期為2/4~2/6。

「2022台灣燈會」訂於2月15日元宵節當日晚間7時正式開燈,之後每小時整點及30分各展演1場主燈秀,至2月28日為止。 2016臺灣燈會(英語:2016 Taiwan Lantern Festival)為臺灣在2016年舉辦的第27屆燈會[1],展覽時間為2016年2月22日至2016年3月6日,於桃園市中壢區高鐵桃園站特定區(青埔)舉辦。 韓國Lonely Planet雜誌記者則表示,原本預期會看到傳統的元宵燈會,沒想到卻是加入科技聲光效果的燈會。

燈會主燈: 台北燈會展區介紹3、中央展區

當黃昏時分,落日剛好被鮪魚主燈的嘴叼住,成為結合海景、天空的壯觀舞台。 此外,每年備受期待的台灣燈會「小提燈」,今年也以農曆生肖鼠為題,採用家喻戶曉的老鼠娶親故事為發想,並命名為「吉利鼠與美力鼠」。 設計師林佳葦表示,這次小提燈是在同一張紙上利用雙面印刷方式呈現鼠新郎「吉利鼠」與鼠新娘「美力鼠」兩個不同造型的小提燈,小朋友拿到小提燈後,可以自行選擇組裝成新郎或是新娘。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表示,台灣燈會隔20年重返高雄,正是讓大家看見高雄20年來的成長改變,高雄捷運通車、高雄世運、縣市合併等,型塑城市光榮感及國際榮耀。

2018年10月21日,在大鵬灣國家風景區舉行主燈動土典禮,此次燈會主燈不用己亥年生肖豬而用東港漁特產黑鮪魚,主題為「騰躍昇平」[7]。 中山燈區以「金榜題名,功成名就」的祝福為題材,用視覺勾勒文昌文化的神學,將語言取而代之,展現「文昌禧兔」的吉祥喜兆。 家是人們的避風港,營造安全、便利、可負擔的居住環境是城市治理最重要的一環。 新北市政府以永續思維出發,全盤思考老、中、青、幼等對生活的期待與需求,以行動讓城市中的每個族群、每一份子都能在這裡安居生活,身心被照顧、安頓,擁抱幸福宜居的每一天。 為減輕青年租屋負擔,新北市政府推動全國首創「青年租金補貼」,針對18歲以上未滿40歲之單身及婚育青年朋友,提供3,500至6,000元不等的分級租金補貼,使青年有多元居住選擇。 另為擴大照顧居住在無電梯公寓的65歲以上長者及身障市民,新北市政府推出「高齡友善換居計畫」,率全國之先以社會住宅作為長者換居標的,協助長輩及身障家庭換住至有電梯之社會住宅,原本的老屋則釋出由市府出租給符合社宅資格的年輕人;市府持續透過多元的社宅運用方式,協助各類族群居得其所。

燈會主燈: 燈會展期、地點、主題與展期總觀燈人次(數)

為迎接2023年兔年的來臨,並呼應今年的燈會主題「光源台北」,「台灣燈會好玩卡」以夜空色的兔子造型為設計,映襯著兔子身上金色的花卉以及城市景點意象,象徵夜空中閃爍著金色的燈光,充分展現永續運用的價值。 觀光局表示,今年台灣燈會的開幕表演活動融合高雄特色及創新設計,展現高雄的過去及展望,呈現多元的表演,熱鬧非凡。 2022台灣燈會將於2月15日起至28日於高雄市衛武營展區正式開展,交通部觀光局今日公布燈會主燈「鳳彩飛舞」,首創結合書法藝術,象徵「台灣第一」,另也發表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小提燈「大吉虎」造型。

現場工作人員將隨時提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配合人流監控,必要時進行分流、分散措施。 弘光科技大學文創系副教授王靜儀建議,要不要保留主燈應該要有選擇性,考量主燈大小及整體藝術價值,除了實體保存,也可拍照將華麗的主燈留在網路雲端,少了時間與空間的保存壓力,也是另一種美好的留念方式。 劉得堅補充,2023台灣燈會將在睽違20年後回到台北,屆時燈會主燈將在大巨蛋的外牆上,預期會帶來大量人流,預祝成功。

燈會主燈: 除了帛琉 觀光局長張錫聰:台灣沒有其他旅遊泡泡計畫

今年亮點有新增0蛋月台光布環境佈置,運用現地保留的火車車廂,結合聖誕老人及雪花等元素,想體驗浪費氛圍,情人木橋園區的「光乍愛情橋」,讓行走於橋上民眾,感受雨中漫步的浪漫,最後迎合兔年氣氛而設置的「LOVE YOU 兔」燈飾,逗趣可愛又自帶光芒兔子燈飾,更是絕不能錯過打卡亮點。 台灣燈會未來舞台以「永續城市」為概念,整體設計與地景建築融合、創造視覺穿越的流動感,展現永續城市的未來想像及創新活力,將規劃傳統雜技、現代馬戲、電子音樂、台灣廟宇音樂等多項台灣燈會表演,表現新生代青春活力。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是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場國際大型活動,主視覺以台北盆地作為基底設計,點亮分別代表4大展區色系之主視覺光立方,以融入都會的「城市型燈會」點亮台北,凝聚所乘的光球,象徵新年過後的第一次月圓,渲染整座城市並延續這份美好。 花燈中,海底世界的主燈「珊瑚之心」,是少見從建築思惟出發、強調與光影對話創作的作品,在燈會最後一日獲得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A'design award 2019)提名入圍。 由曾為金馬獎、金鐘獎規畫視覺的設計師方序中,與國外藝術家合作的三件作品,則受邀到丹麥哥本哈根展出。

燈藝匠人藍永旗取材常民信仰吉祥敘事表徵,以「神氣活現」為核心,結合傳統手藝、科技藝術媒體、動態機械展演,提煉出吉祥之「神氣」、祈福之「敘事」,打造出正月十五,最「神」氣的光影美學。 「哈瑪星光任務」設置在駁二蓬萊區旁的哈瑪星百年鐵道園區,將結合輕軌,成為高雄主燈之一。 綠草相間的弧型軌道,上面安裝著超過上萬顆的LED燈,在夜晚化作土地上的光,形成一條條優美的弧形線條,透過光的運用,將歷史背景融入其中,訴說著鐵道的百年歷史,以光為媒介,讓同時行駛在其中的輕軌也成為作品的風景之一。 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一畝田草地上,有超萌「霓光動物園Iris Zoo」。 作品運用霓虹燈管製作出7隻如彩虹般鮮豔色彩的動物,造型奇幻童趣,就像一處可愛迷你的夜間動物園。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主燈搶先拍! 「玉兔壯彩」今晚7點試燈

主燈設計首度打破傳統單一主體之生肖主燈概念,首次以雙主體型態呈現,運用嘉義在地題材與多元化展示方式。 主燈總高度21公尺,首度加入原住民小孩揮手打招呼動作,讓主燈展演時,民眾能夠感受小朋友揮手Say Hello。 燈會主燈2023 燈會主燈2023 燈光設計採用全新4D折射方式展現光柵片的視覺效果,另外主燈內部裝有全彩LED燈,可呈現1千2百萬以上的畫素色彩,無論民眾自何角度觀賞主燈,皆可欣賞到千變萬化之光學奇幻美景。 2018年燈會以「235愛上我」[註 3]為主題,規劃主軸打造嘉義新意象。 結合觀光、科技、文化及藝術,是一場突破傳統的「智慧型」台灣燈會。

「泉州燈組-宮燈迎春」泉州花燈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有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燈三個燈種,尤以刻紙燈和針刺燈為代表而區別於其它地方的燈彩。 其料絲鑲嵌技藝及針刺技藝獨樹一幟,美輪美奐,在「無骨燈」中最為精彩。 「泉州花燈」於 2006 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表演節目包括:十鼓擊樂團鼓陣、振宗藝術團藝陣、中華藝校宋江陣的傳統祈福儀式;尚和歌仔戲、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南島舞集等多元族群的樂舞表演;以及福爾摩沙馬戲團的《躍動高雄》、身聲劇場的《希望之翼》、舞鈴劇場的《舞鈴劇場》等表演[20]。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展演:未來舞台

觀光局表示,明天元宵節衛武營燈區開幕表演下午4點半登場,主燈開燈為晚上7點。 觀光局長張錫聰說,今年燈會為雙主燈、雙主場,2主場占地共約100公頃,為歷年之最。 小提燈的結構設計,也將頸部和腰部設計成可轉動的關節,可以在提燈時上、下拉動,當提燈擺動時會彎腰鞠躬,相互拜年。 觀光局表示,小提燈將於2月8日至23日每日下午3點分別在主展區(馬場園區、森林園區)、副展區(文心森林園區)共3處發送。

燈會主燈

以代表中華傳統的龍飛鳳舞為主體,結合萬華廟宇文化,蘊含「艋舺地靈人傑」,闡揚佛祖守護台灣艋舺,以慈悲之光耀照大地。 除了四大燈區,這次還規劃以在地特色為主軸的「十二行政燈區」,讓大家賞主展燈區外,也能走入各地區,看見不同的台北市容。 台灣燈會光展區主要分布在捷運忠孝復興站至國父紀念館之間,沿忠孝東路四段散布,共有 16 件作品,詳盡作品位置可前往官網。

燈會主燈: 元宵節十分廣場放天燈 5路線專車接駁

同時展現阿里山三大特色:1.阿里山特有的地形與山勢,造就其享譽國際的日出絕景,當朝陽乍現、日出雲端,瞬間光芒萬丈、燦爛奪目。 2.台灣特有種帝雉,常於小雨過後,雲霧繚繞之際,雌雄同行悠遊林間,一前一後、亦步亦趨,在曉日輝光襯托下,更顯「迷霧中王者」的姿態。 3.台灣一葉蘭在山林中暗吐幽香,鄒族勇士的樸拙刀痕刻劃了祖靈的傳說,色彩錯落的幾何圖騰圍繞著古老的祭典,山林美景與原民文化在時間的長流譜出雋永動人的協奏曲。 交通部觀光局邀請嘉義縣政府與屏東縣政府進行2018台灣燈會申辦計畫簡報,兩個縣市分別由縣長張花冠及潘孟安親自出馬。 嘉義縣睽違11年再度獲得主辦權,也是繼臺北市、高雄市、臺南市、臺中市之後第五個舉辦過第二次國家燈會的縣市。 交通部觀光局與設計師林佳葦多次討論後,於1/13公布2020台灣燈會的超Q小提燈!

燈會主燈

桃園燈會一直以創新、獨特的方式來展現,時常以非生肖方式呈現燈會,包括民間信仰的土地公、財神爺,以及恐龍、童話還有非主燈展演的水舞等等,並在停辦一年後的2022年採用聲光裝置設計,並以科技、傳統做穿插,吸引大眾目光,為台灣的大型燈會之一。 台灣燈會今年邁入第31屆,地點選在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森林園區的原址點燈揭幕,2月8日元宵節當日晚間7時正式開燈,之後每小時整點展演1場主燈秀,並持續至2月23日為止。 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高達15公尺以上,由藝術家林舜龍老師率領設計。 事實上,光之樹是延續台中花博設計理念,由《從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籽仔》作品為發想,代表從一顆種籽蛻變後成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2022台灣燈會」111年2月15日至2月28日在高雄舉辦,雙展區在衛武營與愛河灣。

設在衛武營都會公園的主燈「鳳彩飛舞」今天正式安座,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與高雄市長陳其邁主持。 主燈設計首度結合書法藝術,以在地鳳山為發想,將「鳳」字解構成台灣造型、帝雉展翅及乘氣旋而起的優美之姿。 2020年台灣燈會為第31屆,將從大型遊樂園地變身為具有藝術氣息的博物館、進入全新2.0升級版! 以「璀燦台中.曙光再旺」為主題,結合當地森林環境與曙光,藉由傳統燈藝為森林奇幻境地增添活力,象徵透過台灣燈會照亮台灣,而「曙」光也有「鼠」年諧音之意,代表對未來的期許與無限希望。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 / 台北燈會

原定表演活動、小提燈發放雖然取消,不過各花燈仍以靜態展出,同時搭配「人潮警示燈號」,遊客得確保人流狀況,安心賞燈。 比照前年,2022 年同在兩公園、老街溪舉辦,揉合「光」元素,為在地賦予夢想桃花源意象,讓大家看見桃園新風貌。 觀光局指出,台灣燈會邁入第33屆,將在高雄市衛武營公園的主燈預定地點燈揭幕,為讓「2022台灣燈會」突破以往,以主燈跨界書法藝術、傳統燈藝全新風貌、劇場體驗臨場感受等3大特色,打造台灣燈會新風貌。 主燈區有花博后里馬場園區的「藝想世界」;森林園區則會有「雨林秘境」,皆會將傳統美學結合科技裝置、生態永續作為特色。

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另類爆紅商品「虎尾燈」 1500條半小時秒殺搶購一空

台灣燈會以高雄愛河灣及衛武營打造雙主場,其中,愛河灣燈區形塑「主燈是一條河」的美麗壯闊意象,運用與英國泰晤士河同等級的智慧燈光控制系統,讓愛河沿岸及橋梁重新上色打光,在大港橋周圍廣場出現大海怪及巨型花朵,值得到場一探究竟。 高雄市政府更首次打造雙場域,選擇衛武營都會公園和愛河灣區為雙主場,衛武營都會公園是高雄「綠色之肺」,占地面積大,自然生態十分豐富,一走入就被綠色植物包圍著,這些樹木彷若是這座城市的脈動,充滿生氣。 走上台中以鐵道園區為中心點,往南北延伸長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就能盡覽日治時期發展至今的歷史建築、文化空間,同時體驗日本政府在台中規劃出的宜居城市想望。 「2023臺南臺語月」於9月2日(周六)在臺南吳園藝文中心盛大揭幕,此次活動以五大主題精彩呈現,阮劇團、蘇大俠團長、民生電氣、拍謝少年等眾多團隊共襄盛舉,展現臺語文化的多樣風貌與應用,引領民眾在各種場景中自由運用臺語,展現臺語之美,並親身感受臺語文化的迷人魅力。 燈會主燈 蔡總統致詞時指出,今天元宵節,台灣燈會正式開燈,感謝高市府團隊與交通部觀光局,在疫情挑戰下,帶給國人美麗燈會。 回顧2年多來,全世界面臨疫情挑戰,卻看到最珍貴互助精神,台灣以口罩幫助國際友人,也收到國際友人的疫苗協助,同時感謝國人配合防疫,攜手對抗疫情。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