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表台電8大著數2023!內含數位電表台電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June 17, 2022

數位電表台電

配電處智慧電表組蘇冠華課長指出,前期安裝智慧電表到上線耗時較久,因為現場每安裝一具電表,都需要經過1至6個月不等的通訊品質校正,透過配電處建立的數據平台,逐一驗證資料的正確性和傳輸穩定性,必要時還得回現場調校設備。 對於台電下一階段規畫,黃銘宏也提到,除了量能提升,也將持續擴大運用面,以發揮其應用最大效益。 他強調,智慧電表是台電要打通家戶用電最後一哩配送的關鍵,將來如何透過分析這些巨量用電數據,來幫助電力公司調度電力,並搭配再生能源,提高整體電能的利用率,也是臺灣加速朝向智慧電網邁進的關鍵。 數位電表台電 黃銘宏表示,由於國內建築物密集複雜,許多電表都設置於地下室、樓梯間或通訊死角地帶,導致通訊訊號容易遭遮蔽而通訊不良,無法將全部訊號傳回到電力公司,這也使得台電一開始安裝的20萬具智慧電表,在進行通訊測試時,馬上就遇到了考驗,「這也是我們智慧電表布建的最大挑戰。」他說。 究其原因,台電只有在網路上公布資訊,被動等民眾來申請,才去民眾家裡安裝智慧電表。

數位電表台電

對於台電財務黑洞不斷擴大,行政院又定調不調漲,經濟部能源局回應,院長雖有對電價表示過意見,可是還是得交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無法說結果是甚麼。 去年7月、今年4月,電價共兩次大調,累計漲幅近2成,讓產業、商家與高民生用電成本大增。 不過,台電仍是賠錢,政府拿疫後特別預算500億補貼,也補不起來。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9月中下旬召開,台電已提報電價成本方案送經濟部,初估完全反映不虧需漲約26%,幅度仍然驚人。

數位電表台電: 台電換「智慧電表」差在哪? 網揭1特點:電費幾乎全免

智慧電表的布建乃是台電公司用依據電量較大及供電瓶頸地區等具節電潛力地區作為優先布建目標,採逐年分批布建,並未開放用戶臨櫃申請,惟用戶如申請時間電價方案或住家有設置再生能源併網時,台電公司將會主動換裝智慧電表。 智慧電表成本一個約要8千元,舊型電表則只要3300元,不過由於智慧電表是國家重要基礎建設,電表由台電公司統一採購並依行政院核定的布建規劃期程逐年進行安裝,故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用統一由台電公司支應,用戶是不會被額外收費的。 黃銘宏更進一步說明,MDMS系統也是智慧電網基礎架構重要一環,未來將串接台電多個資訊系統,提供給內部各單位來運用,像是計算電費、建立大數據平臺、電網應用、再生能源發電預測等。 他表示,目前該系統已經在試運轉階段,並先支援台電剛推出的App用電查詢功能,初期已有20萬戶每日用電資訊,都會透過電表回傳到該系統,來配合自動讀表作業,未來更可支撐到300萬戶每日用電記錄回傳需求。 新北市與台電智慧電表大數據及資策會數位所能源數據應用小組合作,開發用電資訊整合的「非侵入式用電指紋圖譜(NILM)技術」AI模組,並獲選2020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

選擇或解讀所用的 DMM 時,首要任務就是了解儀器的顯示位元。 電表轉荷包跟著失血,515電費要漲,台電透露時間計價將有小小調整,原本從晚上10點半到隔天早上7點,都算離峰時間,9月開始打算往前提,最早晚上8點半就算離峰,這段時間不論是洗衣服、吹冷氣,電價跟尖峰時間相比,一度差到1.7元,但想搶優惠,先考慮幫家裡電表大變身。 台灣的電價上漲與否的問題,並非本質上是否該漲,而是大眾對於台電缺乏信任。

數位電表台電: 數位2000計數萬用表 防燒萬用錶 大螢幕顯示 萬用電表 三用電表 測電錶 方便驗電筆 測電筆(130-DEM

遠傳電信積極發展能源管理技術,去年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合作,於台灣重點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建造具備資源控管、環境調節、需量管理、綠電整合功能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充分結合遠傳電信物聯網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應用與大數據管理專長。 遠傳電信今年積極布局5G商轉的創新應用服務,盼協助政府、企業夥伴達成能源使用最佳化目標,並為台灣能源發展貢獻科技專長。 台電官網指出,智慧電表可有效計算出尖峰、離峰及半尖峰時段之用電量,可幫助您更有效進行不同時間區段之用電管理。 數位電表台電2023 智慧電表未來結合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更可自動控制家庭電器設備,達到自主節電。 台電表示,過去使用傳統電表,需人工抄表,用電資訊僅能透過電費帳單得知,而導入智慧電表後,不論是偏遠山區或海邊,未來完成智慧電表裝設及完成通訊系統建置及調校之用戶,每天即可透過「台灣電力App」或「電子帳單服務系統」查詢昨日居家用電資訊,不用等待收到電費帳單後才知道用電情形。 至於傳統電表與智慧電表有什麼不同,台電指出,過去傳統電表使用機械轉盤來紀錄您居家用電度數,智慧電表則改採電子計算機技術,將類比電力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後即可透過通訊系統將用電數據回傳至台電公司後台資訊系統。

電價議題常不是多付幾毛錢的問題,而是因為對台電缺乏信賴感,怕錢沒有花在刀口上,因此連幾毛錢都不願意付。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先前曾擔任晶心科董事長,於110年交棒予現任董事長林志明,聯發科與晶心科有密切合作關係。 聯發科指出,翔發投資出售晶心科部分持股是考量集團投資資金的循環利用,依公司資金規劃進行安排,不影響雙方後續合作,且仍保留董事席位。 新加坡著力發揮身處東南亞區域中的角色,爭取在半導體組裝和IC設計贏得市場占有率。

數位電表台電: 政策做多! 高雄危老改建戶數今年可望噴天量

由於數字電台的加密方法是不公開的,因此實際播放內容不明。 在一個個案中,來自西德的數字電台採用一次性密碼本形式加密,[12]是只能使用單次使用的加密方式。 為使電網安全穩定,台電參考國際上成熟的交易制度,規劃電力交易平台,寫下臺灣電力發展歷史新頁。 數位電表台電 北市民生社區老牌健身房「統一健身俱樂部民生館」,經營超過20年,甫於7月宣布熄燈,讓不少在地民眾深感可惜。 不過,查詢經濟部商業司商工登記發現,由「館長」陳之漢經營的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即將接手該場地,而該店也是館長旗下健身品牌首次進軍台北市。

  • 為此,台電於今年上半正式成立了大數據發展組,就是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電力大數據分析平臺,未來能夠整合包含智慧電表用電資料、內部帳務系統資料、各調度中心電網調度電力資料等,來提供各單位做加值服務應用,甚至也將尋求外部跟異業合作的機會。
  • 黃銘宏表示,光是前期要確保這20萬具智慧電表可以正常通訊,就花了他們半年反覆測試與調校,直到今年初,才逐漸穩定接收。
  • 對於台電財務黑洞不斷擴大,行政院又定調不調漲,經濟部能源局回應,院長雖有對電價表示過意見,可是還是得交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無法說結果是甚麼。
  • 由於數字電台的加密方法是不公開的,因此實際播放內容不明。
  • 如今,「建置成本從過去一具電表八千元,降到五千元上下,後續應用也比較成熟,現在做,時機剛剛好。」尤其能源轉型政策推動後,再生能源比率拉高,相應的電網調度形態不同過往,要因應新形態的電網調度,其中必要的基礎就是智慧電表。

希望未來的報導能夠更全面地探討事件的背景和相關因素,以提供讀者更完整的資訊。 台電強調,台電專屬APP首波與大同3C合作試驗,9月起至12月31日提供台電住宅用電分析服務的智慧電表用戶獨家優惠,並持續招手各大家電業者、電商平台加入合作平台,要讓用電生活更智慧、更有感。 2021年參與台電需量反應的大用戶為2,151戶,申請抑低契約容量達到265萬瓩,成果顯著。

數位電表台電: 裝智慧電表省電費 使用限制門檻高

另外也請記住,只有在元件尚未插入電路時才能量測,否則您量測到的是所有與該元件連接之裝置的電阻,而非元件本身。 除了進行零點偏移之外,另一種提升電壓與電阻量測準確度的方式,就是啟用稱為「自動歸零」的功能。 該功能啟用後,DMM 就會對您的每個量測結果進行額外量測。 之後會從量測結果減去這個值,再減去量測路徑或 ADC 中的任何偏移。 自動歸零功能非常適合用於提升量測的準確度,但同時也會增加進行量測所需的時間。 這種功能在進行 DC 電壓或電阻量測時,可用來排除因連接方式和接線所引起的錯誤。

目前全臺2萬多戶高壓用戶已有93%註冊入口網站,註冊用戶的契約容量達97%,每年業務處對高壓用戶所做的意見調查,都獲得高滿意度評價。 吳鎮安指出,最讓用戶有感的服務包括:用電超約預警、用電異常通知、用電量分析等。 「曾有用戶反應『用電超約預警』雖然實用,但夜間訊息通知擾眠,業務處便新增『深夜不打擾』的選項,將用電超約預警的預告時間再細分,讓用戶自由選擇。用意都是提供客製化服務,提升服務品質。」吳鎮安說。

數位電表台電: 專業電容表 CM9601 蓋斯工具 電容電表 電容測試表 數位電容表 液晶顯示 電容錶 電容測試表 數字電容表 電氣 電

台電表示第一動作不是打電話台電,而是找出原因和檢查用電負荷,例如是否同時使用高功率家電在同一迴路上,或是插頭沒插好快脫落等等;排除狀況後,找出家中總配電箱/總開關箱,由於開關箱中的無熔絲開關,會在用電過載時發揮保護作用跳脫,所以將開關重新開啟(先切到OFF再切到ON),電就會來囉。 藥妝龍頭屈臣氏日前宣布推出首間「長照旗艦店」,要搶食210億元的高齡商機。 目前全台門店達到580店的屈臣氏,多年以來一直是藥妝龍頭,統一超旗下的康是美則是不斷挑戰屈臣氏。 不只康是美急起直追,近年來再又有寶雅崛起,加上疫情這三年讓藥妝市場出現變化,三強競爭局面更加白熱化。

數位電表台電

如今,「建置成本從過去一具電表八千元,降到五千元上下,後續應用也比較成熟,現在做,時機剛剛好。」尤其能源轉型政策推動後,再生能源比率拉高,相應的電網調度形態不同過往,要因應新形態的電網調度,其中必要的基礎就是智慧電表。 但一位得標廠商員工私下表示,當時台電要求的規格寫得不明確,這一萬戶低壓智慧電表出現了各家廠商通訊方式不一的問題,導致光是要讓不同通訊方式可以串接,就費了好大一番心力。 但智慧電表裝好後,台電卻發現大同安裝的智慧電表不良率較其他兩家廠商高,超過了契約要求的上限,且有「數據無法回傳」的問題。 台電副總經理王耀庭說,有時得靠人工去操作,才能讓資訊回傳。 智慧型電表為智慧節能領域所必備的工具,由使用者付費到能源耗用追縱,產品含蓋電子式電表、集合式電表、kWh表、電子式水表、雲端電表、儲值卡插卡付費,我們同時也提供套裝能源管理系統及自動抄表系統。

數位電表台電: 精密型電流鉤表 DTST201 蓋斯工具 數位鉤錶 勾錶 鉗形電表 鉗流表 三用電表 電流勾表 2A 200mV 電容

業務處行銷組許佳玉組長指出,明(2022)年「台灣電力App」即將推出智慧電表相關的新服務有:「未出帳電費試算」、「費率方案試算」、「用電異常預警」、「主動通報停電事故」等服務。 事實上,智慧電表最大好處就是可隨時掌握用電量,下載台灣電力APP就能一覽用電狀況,每6小時會結算一次電費,且顯示每15分鐘的用電量,能解決以往民眾在用電當下不自覺,收到帳單才發現電費爆表的狀況。 我們前面有分析二段式時間電價尖峰電費為4.44元/度,若以一般住宅的電費表(非時間電價)來看大概落在501~700度那裏(4.8元/度), 所以只要平均每月用電度數在700度以上,那就很適合用二段式時間電價計費。 當年高壓用戶智慧電表率先起步,隨後一般用戶的低壓智慧電表也接著啟動。 一二年,一萬戶低壓住商智慧電表標案釋出,總價四億三千萬元,最後以二億四千萬元標出。 隔年,行政院又選定澎湖作為智慧電網示範場域,要替島上安裝一八○○戶低壓智慧電表。

數位電表台電

整體而言,國內經濟可望逐漸脫離低緩、逐季好轉,惟全球貨幣政策動向及地緣政治情勢發展,仍須密切留意。 數位電表台電 此外,台電也自2018年起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合作,利用「非侵入式用電指紋圖譜(NILM)」技術,結合智慧電表量測用電功率資料,開發出全台首創的AI大數據模型,免安裝額外裝置就可直接掌握家中5大電器用電。 隨著低壓智慧電表的漸進推廣,台電未來將推出更多元的服務方案,開發低壓用戶主動抑低用電的潛力。

數位電表台電: 萬用勾錶 電路指針萬用錶 鉗形電流表 直流交流 防燒交直流電表 過載保護 數位電流勾表交直流勾表

為此,台電於今年上半正式成立了大數據發展組,就是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電力大數據分析平臺,未來能夠整合包含智慧電表用電資料、內部帳務系統資料、各調度中心電網調度電力資料等,來提供各單位做加值服務應用,甚至也將尋求外部跟異業合作的機會。 而新成立的大數據團隊,隸屬業務處,現階段已有3名組員,之後還會陸續增加到10多人,並將視需求進行擴編,未來該小組將與資訊處合作共同建置數據分析平臺與後續分析應用。 為了符合大規模建置的目標,台電從一萬戶低壓AMI智慧電表建置的經驗中體認到通訊是AMI推動成敗的關鍵,現行智慧電表改採取通訊與計量分離設計(Loose-coupling)的新型低壓AMI架構與智慧電表模組化設計,以增加通訊選擇彈性並降低日後通訊調校與維運成本。 目前招標的智慧電表表體以負責電力計量為主,其對電業端與用戶端之低壓AMI通訊模組則採取可插拔的模組化設計並透過公開評鑑遴選方式篩選出適合台灣環境之通訊技術。

數位電表台電

智慧電表搭配「台灣電力 APP 」每6個小時就能結算一次電費,可顯示每15分鐘的用電量,讓民眾即時了解家裡的用電狀況,未來更可搭配時間電價;同時,台電也可省去人力抄表的麻煩,即時偵測停電,並以遠端進行停、復電的作業。 近日不少民眾發現,傳統電表已換成智慧電表,大家不禁好奇,兩者到底有何差別。 (中央社記者楊舒晴台北15日電)台電已安裝超過60萬戶智慧電表,預計今年將完成100萬戶。 台電表示,「台電e櫃檯」APP預計6月底正式推出用戶用電分析新功能,有裝智慧電表的民眾將可輕鬆掌握自身用電。 但臺灣多數電力用戶是以低壓或一般家庭、小型工商用戶為主, 因此,在完成大型用戶導入後,台電接下來更將智慧電表布建擴大延伸到一般民生用電,以便於之後通過電表就能自動取得每戶用電數據。

數位電表台電: 申請台電電子帳單@查詢電費/歷史帳單‧享有優惠電價

台電表示,針對住宅用電,主要影響為每月用電超過1000度的用戶,占1300多萬住宅用戶僅3%。 以每月用電1100度為例,夏月電費由4,651元增為4,772元、非夏月電費由3,844元增為3,941元。 台電表示,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及促進節約能源,這波電價調整,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即每期二個月電費夏月在4,508元以下、非夏月在3,832元以下者不受影響。

資料統計,至2022年8月,全台累計安裝173萬具智慧電表,1天就可回傳超過1億筆用電大數據。 台電業務處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電力APP」即結合智慧電表(AMI)所蒐集的資訊,以視覺化用電圖表方式,提供用戶查看不同時間區間的用電概況,如每15分鐘、或與同區域用戶平均用電量比較,以利自主用電管理。 業務處用戶服務組張正彥組長指出,台電長期鼓勵100瓩以上的高壓用戶加入需量反應的行列,以達到削峰填谷、平衡電力供需的目的。 自2015年起,業務處用戶服務組就積極結合智慧電表,應用大數據分析各產業的製程特性與抑低用電的方式,找出需量反應的潛在用戶,同時將名單提供給業務處轄下24個區處,由台電同仁主動出擊向用戶推廣。

數位電表台電: 通訊不良率高  未達台電要求

網友們希望能夠了解更多關於跳電問題的真相,以及確保他們的家庭和社區的電力供應穩定和可靠。 站在第一線與用戶溝通協調的業務處與配電處,為傳統業務注入數位DNA,以使用者為導向提出構想並落實,是推動數位轉型的良好典範。 未來,台電將推出更多有感的數位應用與創新服務,讓智慧綠生活早日實現。 隨著智慧電表的建置與應用,未來電費計算也將從每兩個月一次的人工抄表,逐漸進化為自動抄表與開票。

屈臣氏推出「長照旗艦店」,主要瞄準疫後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的心理,也看準台灣人口高齡化是不可逆的趨勢,更要在寶雅與康是美的美妝、藥品雙重夾擊中做出區隔,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數位電表台電2023 台電說明,當用電超過負載或短路時,會導致開關跳開,就是所謂的跳電,一般常說的「用電超載/過載」,就是電器的用電量超過電線負載的安培容量,一般插座或延長線上,都會標示能容許的總電流量,總電流是各分電流的總和,如果超過,電線溫度會逐漸上升發熱,甚至引發電線走火,非常危險。 數位電表台電 至於外界關切下半年電價審議情況,能源局表示,後續會先進行工作會議確認相關參數,再由電價審議會召開正式會議,但台電仍在準備會議資料,工作會議時程尚未定案。 能源局指出,政府選擇台電政策承擔虧損,政府財務支持電業,讓民生物價的影響減到最低;「侯市長當然有權主張政府不支持台電,由市場機制反映價格,如此政府負擔較小,但物價多漲5成,各項影響也應該跟社會說明清楚」。 提及台電近兩次的調整方案,能源局表示,都是最大程度避開一般民生影響,但如果讓電價以市場機制反映,並且採取普遍性調整,換算對物價指數的影響,物價漲幅會再增加5成以上。

數位電表台電: 「數位電表」商品搜尋結果共 5,137 筆

裝機器不用錢,可是裝之前得先幫電器做身家調查,不只要算出家裡冰箱、電鍋、熱水器和微波爐每項電器的總使用瓦數,根據用電量和台電訂契約,台電會照這個數字,算出基本電費,用超過要加收「超約費」,不只如此,平常用的「流動電費」也要照算。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台電在承辦採購案時,也怕被告圖利,怕被質疑電表採購有弊案,也以最低價得標的原則。在此原則下,若1300萬用戶若分六次採購,就有可能有六家不同廠商得標。若市面上有六種不同的廠牌,會增加台電日後維修成本。」林法正批評。 「民眾常認為台電是沒有效率的公司,但這樣的說法其實不正確,台電現今用人精簡,管理良善,營運績效相當好。」林法正指出。 數位電表台電 台灣電價太便宜了,台灣工業用電非常便宜,全球第四低,長期的低電費,讓很多民眾聽到電價上漲就反感也很反對,但卻沒有想到大民眾也因為低廉電價付出不少代價。

  • 經濟部已拍板自4月起調漲電價,其中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上才會調漲電價。
  • 看看這次電費調整方案,只要用電超過1000度以上,就會調漲10%。
  • 為了邀請一般民眾參與進入智慧用電的潮流,業務處除了建置「台灣電力App」,也在電子帳單服務系統下規劃低壓智慧電表專區,兩者都可視為台電為民服務的「數位門市」,並且持續開發貼心服務,幫助用戶快速掌握功能與便利操作。
  • 隨著低壓智慧電表的漸進推廣,台電未來將推出更多元的服務方案,開發低壓用戶主動抑低用電的潛力。
  • 租屋族也須注意,承租前務必清楚約定電費負擔的方式,包括夏月每度幾元、非夏月每度幾元,並留意是否超過台電所定當月用電量最高級距之每度金額,且最好不要與他人共用電表,以免日後無法確定自身實際使用度數衍生糾紛。
  • 優點一、智慧電表可以透過直接回傳用電數據到台電公司,可以省去人工抄寫電表的工作、節省時間,同時也不必擔心有人來到家中查看電表。

而大同這一方,負責相關業務的大同公司先進儀表廠廠長曾潔明僅表示,公司都是依照台電標案格式交貨,至於電表回收更新的問題則不便多作回應。 「我們是想要大同全部換新,同時公告大同為不良廠商。」王耀庭無奈表示,只能苦等工程會的結論出爐。 最初台電在一○年七月起陸續招標四次,分別由大同、中興電工和斯其大三家廠商拿到標案。 法制處進一步表示,房東向房客收取電費,倘未依照內政部所訂「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超過台電所定當月用電量最高級距之每度金額,例如在夏月收取高於每度7.69元、非夏月收取高於每度6.03元的電費,即屬違法。 承租人可比較前後期之電費,如有疑義可洽房東釐清,仍有爭議可向消保官提出申訴,由消保官依消費爭議程序協助處理。 如果二極體功能正常,多功能數位電錶應該會顯示 OL,表示為開路。

數位電表台電: 【保固一年】 UT210B 優利德 鉗形電流表 勾表 手持式 數字 勾表式 數位式 電壓 電阻電流 三用電錶 電表

台電表示,這項技術應用累積長達5年的研究,2020年更曾獲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獎」。 台電表示,智慧電表用戶下載台灣電力APP並綁定電號後,就可體驗智慧用電分析功能。 台電統計,至2022年8月初,全台累計安裝173萬具智慧電表,一天就可回傳超過1億筆用電大數據。 在今年總統盃黑客松競賽中,新北市環保局首次以台電的智慧電表,搭配結合AI的用電指紋圖譜分析技術,可依據電器不同用電特徵分析家戶用電,能做到以較低成本提供民眾節電建議,甚至無須透過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就能馬上知道家中各種電器耗電量及其分布情形,來幫助用戶節省用電。

數位電表台電: 數位式三用電表 萬用電表 電壓表 電子式萬用表 三用電錶 液晶銀幕 DT9205A 防燒 自動關機 送電池

大樓總共有10戶住戶分攤公共設施電費,每戶住戶當期電費分攤的公共設施電費即為1,533元由10戶分攤,每戶為153元。 用戶的3月電費為1,147元加上公共設施電費153元,合計1,300元。 您必須額外熟悉 2 種參數,才能更加認識您的儀器,以及與量測相關的雜訊。

數位電表台電: DMM 顯示位元

遠傳電信表示,這24萬戶為低壓住商智慧電表,由於住宅與商業用電戶的電表常設置於室內、甚至地下室,遠傳透過自身快速穩定的4.5G網路搭配其他兩項通訊技術,克服訊號傳輸死角,協助台電遠端掌握用電資訊,為台灣智慧電網基礎建設進一份心力。 支持政府智慧電網政策,遠傳電信繼先前協助台電建置智慧型電表資料管理系統(MDMS),今年啟動涵蓋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澎湖縣、連江縣(馬祖)等6縣市部份地區,合計共約24萬戶AMI智慧電表的通訊模組建置,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完工。 透過智慧電表每天回傳到台電的用電數據,可以隨時提醒自己用電是否正常。 平常可以透過「台灣電力App」或「電子帳單服務系統」知道家庭用電資訊,及可以查看歷史用電量。 台電表示,自2016年推出專屬App並持續更新改版,下載次數已超過140萬人次,提供繳費、停電報修、用電申請與管理等實用功能,這次除增加5大家電用電分析,更實際滿足民眾進一步消費需求,提供家電汰舊換新優惠資訊。 台電表示,智慧電表用戶下載台灣電力App並綁定電號後,就可體驗智慧用電分析功能。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