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股推薦6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December 22, 2021

醫療股推薦

本周國際市場變數大增,在觀望下台股昨(21)日成交量減至近二個月最低2,671億元,盤面上除了部分AI概念股與網通族群表現強勢,三大法人也將資金轉進重電、生醫、軍工等政策概念股,其中華城(1519)(1519)攻上漲停251.5元創歷史新高價,中裕上漲逾9.2%、寶一上漲3.4%。 ※ 相關申購優惠費率、活動期間或其他使用規範如有異動,本公司將於官網網站另行公告。 顯然,一家被受關注的公司,不僅企業文化重要,其也與公司組織結構、團隊、領導人、產品與研發進展等有關。 醫療股推薦 然而,除了領導人,公司「大股東」一向是影響公司營運方向的關鍵,也是投資人觀察的動向,例如投資、併購事業綿密的晟德集團,向來就積極以培育生技獨角獸公司為目標,其關注的公司自然也是投資人投資的標的。 從得票最高的10大人氣公司觀察,這些公司專注的領域,從數位醫療、精準檢測、新劑型新藥、醫材、到應用生技都有。

這股息率足以抵銷其0.13%的低開支比率(該基金的營運開支除以所管理資產的平均總價值)有餘。 既然您已了解到ETF能為您帶來一次過投資多隻股票的好處,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些醫療保健ETF特別受熱捧。 而現在還在「雲」的階段,雲的應用促進資料中心需求大增,帶動:光纖100G、白牌Switch、高速運算HPC晶片(GPU、ASIC)等先進製程、3D NAND Flash等;下一步將邁入鋪設基礎時期,包括基礎建設5G和感測器等,用以資訊處理與蒐集。 未來,自駕車勢必朝向超級電腦型態發展,包含人工智慧(AI)、雲端系統、大數據分析、連網服務等軟體,佔自駕車價值比重於2020年將達6成。

醫療股推薦: 產業狀況

及醫療與人工智慧結合後,包含線上問診、看病、新藥研發等,趨勢持續向上,醫療股相當適合布局。 不論你是小白還是資深老鳥,長期在股市戰場中奮鬥的投資者們都需要更多和投資環境與金融市場相關的資訊。 只要你對投資有興趣,單純想得到更多財經資訊,微大力都將提供給你。

醫療股推薦

C3.ai是一家是一家企業人工智能軟件提供商,目前已發佈40多個企業AI軟件應用,与谷歌、亚马逊、微软三大云服务都有合作。 雖然尚未盈利,但其執行長Thomas M. Siebel表示,C3.ai有望在2024年度實現現金流轉正並繳出non-GAAP獲利成績單。 其核心的圓形處理單元(CPU)從只能作為顯示卡運算,到如今可以支援汽車自動駕駛、遊戲視覺模擬體驗、AI計算等眾多領域。 世芯-KY成立於2003年,主要業務為專業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系統單晶片(SoC)設計及製造生產。世芯-KY是AI概念中收益最大的股票之一,2023年初至今,世芯-KY股價漲超60%。 至於新藥研發類股,中裕(4147-TW)突破性愛滋病新藥雖已上市,但營收有些不如預期;智擎(4162-TW)、寶齡(1760-TW)、太景(4157-TW)、藥華藥(6446-TW)則擴大藥證取得地區。

醫療股推薦: 中國放棄清零新冠感染人數爆增 搶藥潮蔓延至香港澳洲

另外,IC設計族群中的NAND Flash控制晶片暨模組廠群聯(8299)更與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合作,以大容量高速固態硬碟(SSD)解決方案,打入機器人國際大廠供應鏈。 另外,全球 5G最快2020年開啟商業化,其更高傳輸速度與超低延遲的特性,對AI終端應用、物聯網發展將是一大助力。 丁娜觀察,這恐怕代表美國不認為東協對其印太戰略有附加價值,「別忘了,美國已經有更實際、時間表及目標清楚的AUKUS」。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一篇發自雅加達的報導引述專家分析,在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加劇之際,拜登缺席東協領袖會議及相關會議將是東協及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的一大損失。 白宮22日表示,拜登(Joe Biden)將於9月7日至10日將前往印度參加20國集團(G20)峰會;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於9月4日至7日赴印尼雅加達參與東協領袖峰會。

達芬奇系統目前在泌尿外科和婦科外科穩坐龍頭寶座,最近業務開始進軍胸肺、大腸和普通軟組織外科手術。 醫療股推薦2023 在醫療補助資格擴大的情況下,許多雖然收入不高,但仍不符合申請資格的家庭也得以申請保險,因此歐巴馬健保能夠幫助保險公司獲得更多保戶,以及來自政府的補助款。 比方說之前川普想要立法禁止藥廠付回扣給PBM業者,因為藥廠付了回扣,就會想從別地方把回扣賺回來,因此藥價就降不下來。

醫療股推薦: 投資人密切關注輝達財報 美股開盤走高

醫療產業從研發藥品到產品製程的過程比一般企業複雜, 除非你本身對於醫療產業的非常熟悉,否則都不建議只依據持股名稱你好像聽過就貿然持有, 要再觀察成分股的公司營運以及單一佔比是否有過高的狀況。 這邊以美股較為相似的IBB ETF來做風險報酬觀察, IBB ETF是追蹤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持股分布在生技、藥品及醫學設備3類。 歷史上在2002年最大回檔約-54%,2008年則是約 -34%回檔(月資料)。

醫療股推薦

而這些則須要透過感測器來連接,受惠產業包括多鏡頭、感測器(3D Sensing、RFID)以及聲音傳輸∕接收(類比IC)產業。 英特爾的伺服器平台Purley遞延至2017第三季推出,下一代Tinsley 預計2020 年上市,2018下半年至2019第一季才會決定伺服器遠端管理控制晶片(BMC)供應商名單,目前受惠英特爾Purley平台的晶片供應商包括信驊(5274)、新唐(4919)等台廠。 目前來看,ASIC市場規模還小,根據台積電報告指出,到2020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65%,雖然競爭者多,但產業正蓬勃發展,爆發期落在2019年之後。

醫療股推薦: ‧ 《歲時之秋》壓軸! 國際級頂級舞蹈團隊加入井仔腳鹽田藝術節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預期,醫療保健產業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抗震能力強;不太受景氣影響,在目前市場大幅震盪格局下,為絕佳資金避風港,建議優先布局。 投信法人認為,醫療保健產業具備創新加速、股價具下檔防禦力、長期成長潛力佳、併購題材以及市場估值低等優勢,投資前景看好,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追蹤Solactive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指數,主要聚焦基因、疫苗與再生醫療的00898在上個月初開始募資,是相對年輕的生技ETF,成分股也包含了如莫德納、BNT、AZ和Novavax等主流疫苗大廠。 不過醫療器械板塊是剛性需求、高毛利,而且入場門檻極高,是自帶護城河的一類企業,投資者不妨專注於成長性更高的企業。

雖然投資標的多在國外,但投資人還是可以用較少的資金抓住疫情商機,布局例如莫德納和BNT在內的生技個股。 本文將針對三檔在台股市場上市的生技主題ETF,並為你做出比較和解析。 上文提及的人口老化趨勢幾乎肯定會推動醫療產品和服務的長遠需求。

醫療股推薦: 生技股最新消息

時序進入2018年,萬點行情中的「棄兒」——生技股,情況悄悄出現改變, 隨著股市大戶資金重新回流生技族群,默默布局「藥證收成股」, 中國醫療 ... 以下我會教你用3步驟使用TradingView的看盤網站,快速查看AI概念股的股價走勢與K線圖(以緯創 3231為例)。 AI概念股是一種將「AI(人工智慧)」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所有公司股票,一併列入相同選股概念的股票集合名詞。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的吉立亞持股比率,也從去年3月的3%左右,開始再度成長,10月持股甚至達到6.3%。 生華生物科技(簡稱生華科,股市代碼:​6492​)開發小分子癌藥,候選藥物已進入臨床階段,能一藥治療多癌,標靶膽管癌、卵巢癌、乳癌、基底細胞癌(BCC)等疾病。 另外,合一也開發抗 IL6 全人單株抗體 FB704A,可治療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抑制腫瘤血管新生。 該藥物已申請美國第 2 期臨床試驗,將針對 IL6 抑制劑 dexamethasone 治療無效者進行試驗。 NCE 產品線中,逸達有 2 款藥物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抗發炎藥 FP-025 可改善因 ARDS 產生的肺部炎症與肺纖維化,預計在 2021 年第 4 季提供 2 期臨床數據。 FP-045 則在 2020 年 9 月核准針對范可尼貧血進行 2 期臨床試驗。

醫療股推薦: 生技股推薦2018

目前,Livongo 主要致力協助糖尿病患者,但公司計劃將服務擴展至高血壓、體重管理問題和糖尿病前期等患者。 作為參考資料,美國營 3,420 萬糖尿病患者,近 4,000 萬高血壓患者, 8,800 萬人患有糖尿病前期。 Livongo 服務的患者數目正不斷成長,潛力比您想像的更大。

  • 醫療產業從研發藥品到產品製程的過程比一般企業複雜, 除非你本身對於醫療產業的非常熟悉,否則都不建議只依據持股名稱你好像聽過就貿然持有, 要再觀察成分股的公司營運以及單一佔比是否有過高的狀況。
  • 雖然整體來說此檔ETF還是聚焦在生技產業,但希望將資金聚焦在疫苗股的朋友們可能要再考慮清楚,別讓自己有走錯棚的冤枉之感。
  • 不過,也有不少投資人趁此波回檔進場撿便宜,並鎖定配息型ETF,讓相關標的規模不減反增。
  • 它足以勝任大部分知識型工作,顛覆了人們以往認知,因此全球資本再度把目光集中到了AI領域。

想要投資生技產業,除了可以直接投資生技股,也能夠透過生技 ETF 來進行投資,以下整理幾檔代表性的台股生技 ETF,供投資人做為參考,美股的生技 ETF 則可以參考下方的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缺少疫苗成為各國棘手的問題,凸顯了建立疫苗產業的重要性,台灣除了目前正積極發展 mRNA 疫苗,現有的疫苗也正持續加強中,例如:流感疫苗、 H1N1 新型流感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結核菌淨素等。 生技股王保瑞(6472)集團與晨暉生技(1271)進行換股結盟,搶攻保健產品市場,未來保瑞將成為晨暉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 36%。 保瑞以保聯普通股 0.89 股換發晨暉普通股 1 股,未來將推舉保瑞董事長盛保熙擔任晨暉公司的新任董事長。 由於醫療服務大都屬於剛性需求,保健營養及護膚保養產品需求也相對穩定,因此,撇開股價容易暴漲暴跌的新藥股,國內生技醫療股當中,這些年其實也有不少營運平穩或穩健成長的個股。 醫揚提供符合醫療安全規格的AI運算,開發出多項AI醫療產品,包含影像分析、醫療電腦、行動護理等,並獲得歐美等國際醫療業者採用,AI醫療設備營收比重攀升至1成。

醫療股推薦: 醫療管理、安全管控:

近來數據甚至殘酷的顯示,IPO股的蜜月期股價最終都以下跌居多,尤其是,如果產業「不創新」,或個股沒有「爆發性」,就難有強而有力的資金,大膽地持續在公司IPO後上車。 本刊特別舉辦【2021台灣31家生技IPO新兵人氣票選】,此活動是根據2021年,生技領域IPO名單公司,5家上櫃、19家興櫃、7家公發,不分股票市場,共31家生技公司同時票選。 然而這波榮景下,創造這些好消息的公司,大多數已是在資本市場打滾多年的老手,其產品多為臨床後期階段,離取得藥證,仍差最後一哩路,能否衝到終點,依然充滿風險。 在台灣掛牌上市、上櫃的生技醫療股相當多,以下列出生技族群中較為知名,且近期話題性較高的生技股,供投資人做為參考。 今(2022)年上半年美股及台股大盤表現弱勢,主要是被科技股重挫拖累,生技醫療族群表現則相對亮眼,尤其是台股的新藥類股。 長佳智能是醫療大數據與AI智慧醫療股,今年底前可望再取得多張AI醫材許可證,預期美國AI醫材許可數量將由去年底的六項增至今年底的九項,拉開與國際AI同業的幅度。

醫療股推薦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根據MSCI分類,健康護理行業可分為10個次行業,包括藥劑業、生物科技、醫療保健儀器、醫療保健管理、醫療保健服務、生命科技工具與服務、健康護理分銷商、健康護理供應、健康護理設施和健康護理科技。 和康生技是一家從事生物醫藥產品、各類醫療器械、保養品、精密化學材料儀器的生產和銷售的台灣公司。 該公司主要有兩部分業務:消費品,比如潔面產品、保養品、醫美產品;生物醫學產品,比如修復骨骼的材料、醫用注射產品和眼科藥劑等。

醫療股推薦: 生技股現況

除了晶片,龐大的數據需求也連帶拉抬對儲存裝置的強勁需求,尤其工業用記憶體需求更是水漲船高。 蕭乾祥進一步指出,投資人可關注工控記憶體模組廠宜鼎(5289),除了DRAM及NAND Flash價格大漲助攻,受惠於人工智慧及自駕車、伺服器及雲端運算、工業4.0及物聯網、智慧城市及數位監控、航太及軍事防禦等五大領域新應用遍地開花,相關需求強勁。 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表示,客製化晶片的需求正逐步發酵,包括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晶片、汽車駕駛輔助系統(ADAS)、物聯網相關廠商在產量、成本和投資回報率等因素考量下,選擇訂購客製化晶片,使IC設計服務供應商業績增加。

醫療股推薦

另一方面,自駕車硬體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從2015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400億美元,15年將增加100倍的規模,主要是電動車和自駕車崛起,下個十年,自駕車及車聯網將帶動汽車產業另一次革命。 蕭乾祥提醒,感測器部份以3D影像感測族群為今年以來的指標族群,不管是聲音或影像的感測器都備受關注,像是穩懋(3105)為全球產能最大6吋晶圓代工廠,iPhone X的 VCSEL獨家代工廠,今年來股價狂飆3倍以上,股價漲幅已高,建議投資人等籌碼沈澱修正後再行進場。 富邦證券指出,AI終端應用中的感測器猶如人的眼睛(視覺及距離)、耳朵(聽覺),可以感應外界訊息,應用以智慧家居、汽車和零售導入最快。 視覺就如同有更多的眼睛,舉凡手機、工廠、汽車等轉向多鏡頭趨勢,鏡頭概念股包括大立光(3008)、舜宇光學(2382-HK)等。 邱怡婷認為,「端」的價值在生態系,即物聯網(IoT),應用範圍相當廣,包括自動駕駛車、智能家居、工業4.0、廣告投放,甚至是Fintech都包含在內。

醫療股推薦: 產品用不停 夜半失眠手麻痛醒

另外,其腸病毒 71 型疫苗的 3 醫療股推薦2023 期試驗也在同年 6 月解盲。 台康擁有日本 PMDA 審核通過的生物藥藥廠,且與美、歐、日簽署 CDMO 合約,為台康的主要營收來源。 2021 年 3 月台康與日本藥廠簽訂長期 CDMO 合約,量產抗癌藥,為台灣第 1 家為日本上市的生物藥品長期代工的藥廠。

醫療股推薦

雖然買入醫療保健ETF可透過分散投資多隻股票來降低風險,但這些ETF仍有幾個重大風險。 例如,一些醫療保健ETF只著重生物科技股或醫療設備股,而非整個醫療行業。 當然,如果只投資這些針對特定行業的ETF,您的確會失去一些分散投資的好處。 如果只有少數個股大跌,ETF持有的其他股票便能抵銷這些跌幅。 例如,針對醫療設備製造商的監管規定或會影響醫療設備類股,但就不會對製藥類股有任何影響。 在5G普及後,AI影響各行各業,包括自動駕駛車、機器人、智慧醫療等,這些都讓ASIC晶片需求大增。

醫療股推薦: 投資雷達》醫療保健與生技基金怎麼挑?推薦基金必看!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專屬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數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經營網站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但這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醫療股推薦 以下我會教你用3步驟使用TradingView的看盤網站,快速查看疫苗概念股的股價走勢與K線圖(以國光生 4142為例)。 從2022年底開始,AI概念股開始一路上漲,部分股票甚至翻倍,其中原因不乏部分投資者的炒作。 好股票也需要有好價格,一些AI股票估值過高(例如C3.ai),買入后回調風險很大。

醫療股推薦

其他廠商雲端獲利佔比也逐漸增加,微軟雲業務營收佔30%,其中公用雲端服務Azure年成長達97%;再看阿里巴巴,雲業務雖僅佔2%,卻以103%的驚人速度在成長。 除了雲端運算帶動,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統計,未來汽車導入AI已成趨勢,連帶快速推升車用半導體成長,預估占全球半導體營收比重,由2015年的8.8%,到2025年增至9.9~10%,成為推升半導體成長另一重要動能。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指出,生技醫療股具有剛性需求支撐,不論景氣循環,仍受全球龐大需求追逐,生技製藥前景看俏,建議利用生技股票型基金做中長期的定期定額。 溫永銳醫師指出,過往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40至50歲,又以女性發病機率較高,但近年臨床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多為3C重度使用者或電腦族群。

公司正評估醫治囊腫性纖維化以外罕見遺傳病的多款實驗性藥物,並且打算在不久後開展一型糖尿病潛在療法的臨床測試。 市場上縱有很多不錯的生物科技股,然而筆者認為,福泰製藥能從一眾企業中脫穎而出。 根據公司產品與營收來源,生技產業的範疇主要可以分為疫苗、醫療器材、新藥解盲與 CDMO,以下將針對這四大類別進行介紹。 然而,一個新藥的誕生,從實驗室到產品上市,研發時程往往長達10~15年,所耗資金可能多達150億~200億元台幣,因此新藥公司往往必須讓投資人覺得公司開發中的新藥成功率很高,且未來能創造很高產值,否則難以募集足夠資金投入研發。 今年台股投資主流就屬AI莫屬,只要沾上AI題材的個股股價先大漲再說,時序進入下半年,AI熱潮從電子產業逐步轉移到AI智慧醫療,主要是輝達的大力加持。 口罩概念股是一種將口罩這項醫療用品的設計、製造、技術、服務及銷售等有相關的所有公司股票,一併列入相同選股概念的股票集合名詞。

至於浩鼎、基亞、寶齡等新藥族群,目前營運及股價表現普遍弱勢,其中僅寶齡的營收獲利穩健成長,主要受惠於新藥及醫美產品熱銷。 生技研究員出身的台股基金經理人楊人穆指出,接下來要觀察浩鼎的新藥授權談判進度,若能成功授權歐美大藥廠,且授權金高於市場預期,將有助於重振投資人信心。 標普500成分股,世界最大的生物製藥企業,主要致力於免疫學、腫瘤學與病毒學的藥品。 公司最主要的獲利來自2002年獲得FDA批准上市的Humira,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後來又不斷獲得FDA批准擴大適應症。

醫療股推薦: 疫苗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現時公司正在等待歐洲監管機構的批准,儘管不能說全無風險,幸好該款藥物獲批機會甚高。 在取得歐洲當局批准後,福泰製藥的潛在患者人口將會增加逾50%。 醫療股推薦2023 更重要的是,Intuitive Surgical的長遠增長前景依然不俗。 美國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屢創新高,將導致各類機械人輔助手術需求上升,而且科技創新亦會擴大手術機械人的應用範疇,對公司來說是好消息。

醫療股推薦: 醫療大革命:智慧聯網更厲害 15檔智慧醫療概念股

醫療保健公司的重點之一,是提供能控制因需求上升而增加的成本的產品和服務。 這些公司正更廣泛採用遠程醫療(利用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外科機械人被用於微創手術,過去這種手術需要更繁複和危險的程序才能完成。 此外,現時有技術可監測慢性病患者的病情,並在出現問題時提醒醫護人員,有助減省病人高昂的就醫費用。 「自動化+智慧化」的機器就必需使用電,電動就需要馬達零件、伺服器馬達、電控、電池和電源管理等。 過往臨床治療可透過復健、穿戴護具、藥物治療或低頻電刺激等來暫時舒緩疼痛症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