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背景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May 27, 2020

郭明錤背景

揚明光協助蘋果開發與設計此零組件,技術優勢領先玉晶光,供應比重可達 80% 以上,但在蘋果時程遞延影響下,玉晶光具備更多開發時間,縮短與揚明光技術差距。 無論如何,郭明錤在報告中指出,採用 郭明錤背景 5.8 吋 AMOLED 曲面螢幕的 iPhone 將可能在 2017 年推出,而依照蘋果的慣例,我們或許可以推測在今年發表的 iPhone 7 將仍選用 TFT-LCD,而採用 AMOLED 的版本可能就是未來的 iPhone 7「S」。 相對目前市場正熱的電動車,郭明錤預料低閨到衛星通訊會是電子業2022年的關鍵趨勢之一,在Starlink與Apple等大企業相繼推動下,相關服務與零部件出貨量會在2022年看到顯著成長。 AppleInsider網站報導,今年4月,一份報告討論到蘋果智慧手表Apple Watch和iPhone可能新增衛星通訊功能,內容也提到Globalstar最有可能是蘋果的衛星通訊服務合作夥伴。 郭明錤背景 Globalstar在2月敲定一份協議,為可能的匿名客戶提供「持續性的衛星服務」購買17顆新衛星。 蘋果公司可能讓新一代智慧手機iPhone 14增添支援衛星通訊的傳聞,獲得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進一步提出佐證。

  • 展望 2022 年,預測所有新款 iPhone 的超廣角相機均將支援 AF,鉅祥的 iPhone VCM 機殼與大立光的 iPhone VCM 出貨可望顯著成長 1 倍以上。
  • 除此之外,他的身份也維持得相當神秘,外國蘋果資訊網站 CultofMac 表示在網路上只能找到三張他的照片(編按:用中文名字搜尋可以找到更多,但其實也不過就是五六張左右),是個神秘十足的角色。
  • 2022年1月5日 — 去(2021)年第4季以來,元宇宙題材全球發酵,成為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台系相關供應鏈也深受矚目。
  • 過去幾年蘋果手機 VCM 主要由阿爾卑斯電氣、美蓓亞三美提供,不過,大立光去年打進 iPhone 13 廣角鏡頭 VCM 供應鏈,預計立訊將於今年打入,韓廠 LG Innotek 也將在明年將入戰局。
  • 郭明錤指出,根據最新調查顯示,AirPods今年前3季出貨量將衰退約25%至5500萬台,即使第3季大量出貨的新款AirPods 3市場需求較預期佳,使得第4季AirPods出貨量能與去年持平至2300萬台,2021年AirPods出貨量也將衰退至約7800萬台(2020年出貨為9000萬台)。
  • 除了NVIDIA AI晶片的出貨量,這個議題對AI股票的影響力在可見未來將會逐漸增加。
  • 刻下 Apple 所使用搭載超寬頻技術的 U1 晶片,是 iPhone 11 後多數 Apple 產品的標準配備,包括 AirTag、Apple Watch Series 6 及後續機種、AirPods Pro (第 2 代) 等等,其用途在於精準定位其他裝置和 AirDrop 之類。

若 U1 晶片獲得升級,則可為 Vision Pro 與 Apple 產品的整合帶來更多益處。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週二 (15 日) 推文透露,蘋果 Apple Car 專案團隊已解散一段時間,若想實現 2025 年量產目標,蘋果必須在未來 3 到 6 個月內重組團隊。 郭明錤稱,第 2 代裝置在重量、外觀設計、電池系統和處理器上均較第 1 代改善,其中,重量改善估成為第 2 代產品的主要賣點之一。

郭明錤背景: 相關

郭明錤上週六 (9 日) 推文稱,三星明年即將推出的旗艦手機 Galaxy S23 系列可能棄守自家 Exynos 2300 處理器,全面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打造的 Snapdragon 8 Gen 2,這對三星晶圓代工事業來說,無疑是一大挫敗,而這項消息顯著利多高通和台積電。 就目前的 AR/MR 頭戴顯示裝置市場競爭而言,Facebook 已發售 Oculus VR 裝置,明年將改版量產新設計產品,新品也是由台光學元件廠供應鏡片。 郭明錤估,蘋果的 AR/MR 頭戴顯示裝置將在 2022 第四季底開始大量生產,對供應鏈的營收與獲利將在 2023 年較顯著。 郭明錤指出,由於蘋果(Apple)對導入DDI新供應商態度轉為保守,預估聯詠的2024年iPhone DDI出貨量,將較預期少30%以上。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料,驅動IC設計廠「聯詠(Novatek)」2024年的iPhone DDI(面板驅動IC)出貨量,恐將低於預期。 郭明錤指出,市場低估惠特在Apple mini LED供應鏈的貢獻,預測惠特今年營收可望年增30-40%,市場共識為年增20-25%,EPS可望達到8-10元 ,市場共識約6-8元。

  • 雖然說外資券商發布研究報告跟客戶進行交易是二個不同的部門,但是萬一「有心想怎樣」,也不是不可能。
  • Vision Pro售價為3499美元,約為新台幣10萬元,預計明年開始在美國開賣,會逐漸推向更多市場。
  • 但和上述媒体人不同,虽被誉为“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却一直不出现在公开场合。
  • 在中國Android品牌持續砍單時,Samsung也砍單2022年手機出貨目標約10%至2.75億部。

在這個變化下,通信晶片巨擘博通(Broadcom)將是iPhone 15升級至Wi-Fi 6E的最大贏家,以及Wi-Fi產業標準升級至ASP更高的Wi-Fi 6E/7的領先受益廠商。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週二(16日)在推特(Twitter)發文,稱根據其最新調查指出,全新設計AWS Inferentia晶片,將於今年第4季開始量產出貨,並預料ASIC設計服務提供商世芯-KY將受惠。 華為與江淮汽車正合作開發售價約100萬 (人民幣) 的問界MPV,預計在2Q24量產,銷量目標為發售一年後達到約5萬台。 問界MPV在汽車市場的定位,猶如華為的P/Mate系列在Android手機市場的超高端的定位,目標是滿足高階用戶需求、提升品牌價值與推動技術創新。 銷售問界MPV的營收由江淮汽車認列,故此車型對江淮汽車營收有極大挹注,即便悲觀假設2024年問界MPV銷售量僅達華為目標的20–30%,江淮汽車的2024年營收仍可顯著超越市場共識至少20–30%。

郭明錤背景: 郭明錤:AI 股大幅下修 投資人別急搶進

郭明錤今撰文指出,蘋果先前開發的自有Wi-Fi方案為Wi-Fi單晶片,而非Wi-Fi+BT整合晶片。 郭明錤還認為,對IC設計公司世芯-KY而言,單價更高的新AWS Inferentia有利於公司下半年營收與獲利,並增加美國客戶的營收比重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聯合新聞網》趁春節過年期間,以蘋果(Apple)的iPhone手機為例,要來教你如何清潔手機,在新冠和流感同時來襲的時間,可別讓自己的iPhone成為防疫漏洞,特別是螢幕部分可是有清潔眉角的喔。 如果發生天災或地緣政治動盪,基地台可能被損毀,屆時衛星通訊將繼續為緊急情況發揮作用。 郭明錤也指出,5G晶片砍單的影響高於相機零組件,原因在於ASP將因競爭而隨砍單同時下滑,將加速營收與利潤衰退速度、高階製程漲價將進一步擠壓5G晶片的利潤。 高通也預計在今年底開始出貨SM8550後,將既有的SM8450與SM8475價格降價30%~40%,以利出清庫存。

郭明錤背景

郭明錤認為,iPhone SE2 將沿用 LCP 天線設計,有利傳輸效能,LCP 天線供應商村田製作所與嘉聯益,都將在 2020 年第 1 季初開始出貨。 他指出,由於需求低迷,蘋果在 2022 年上半年削減了第三代 iPhone SE 和 iPhone 13 mini 的訂單。 如果對這兩種機型的需求沒有改善,蘋果最早可能會在 11 月削減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的訂單。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的預購結果十分糟糕,這表明蘋果對這兩種新基礎機型的定位可能失​​敗。 他表示,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的預約狀況比第三代 iPhone SE 和 iPhone 13 mini 都差。 郭明錤指出,這款新裝置物料成本中,除立訊獨家組裝外,最貴的前5名分別是Sony獨家供應的Micro OLED顯示器 、台積電獨家提供的雙處理器、長盈精密為機殼主要供應鏈、高偉電子獨家負責的12顆相機模組,以及歌爾供應的外接電源。

郭明錤背景: 傳鴻海集團搶進AirPods 可能衝擊立訊穿戴裝置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籌碼在散戶手裡,再大利多也不會漲,因此散戶持股比率超過四成,或者近期散戶大幅增加持股的公司,投資前要先停看聽。 “由台转陆”的蒲得宇曾表示,从长期投资角度出发,半导体中心将从台湾转向大陆,这也是他跳槽的主要原因。 根据eetimes的观察,在2010年后,中国大陆就在半导体前后工程设备市场上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下一个半导体中心。 在2020年苹果公布的200大供应商中,中国大陆+香港供应商已经达到40家,首次超越日本,和美国并列全球第二,距第一名中国台湾仅有一步之遥,而在2017年,中国大陆零件供应商的数量还只有25家。 在“泄密潮流”下,苹果不得不一改往常的高傲态度,放下姿态和资深媒体人(如John Gruber和Mark Gurman)保持良好关系,做到流出消息的可控性,保证市面上流通的产品消息,都在苹果的掌控范围内。

郭明錤背景

郭明錤強調,與今年上半年開發進展相比,玉晶光近期在超短焦透鏡的設計與生產已有顯著改善。 因此,揚明光明年第三季量產時,可能已無技術優勢,在沒有技術差距下,玉晶光擁有成本優勢,在超短焦透鏡的供應比重將提升至 50%。 郭明錤曾預測,揚明光與玉晶光 (3406-TW) 是蘋果 AR/MR 頭戴顯示裝置的超短焦透鏡供應商。

郭明錤背景: 郭明錤背景在Apple產品一算一個準的郭明錤到底是何許人也 - 香港新浪的討論與評價

外國媒體綜合報導指出,蘋果正在加緊研發旗下商品混合現實、可穿戴裝置,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最快是今年會推出,根據外媒《MacRumors》也整理出2023年蘋果AR/VR 耳機、iPhone 15 Pro、MacBook Pro、Mac Pro等新型號商品可能發表時程和產品走向。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今(14日)在群平台X發文,分享近期與AI股相關的重點產業更新,並稱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發佈L40S可能會有新贏家。 有媒體報導,郭明錤已經悄悄從天風國際證券離職,最後一期研究報告發表時間為今年 1 月 11 日,整整 2 個月沒再出具蘋果報告,引起市場猜測。 另外,郭明錤指出,京東方在2022年的iPhone螢幕出貨佔比僅約12–15%,但其認為即便iPhone出貨在2023受到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京東方因2022年iPhone螢幕出貨基期低之故,在2023年仍能輕易達到70–100% YoY的高出出貨成長,顯著優於大部分Apple供應商。 郭明錤指出,玉晶光供應給蘋果新機後,鏡頭出現塗層膜裂(coating-crack),蘋果因此將訂單轉單給大立光。

郭明錤背景

蘋果股價5日一度上漲2.2%,創下盤中歷史新高,但新品發表後股價走勢轉弱,收跌0.76%。 日本市場上,夏普一度下跌2.7%,日本航空電子跌2.7%,Taiyo Yuden跌2.3%,Ibiden跌2.3%,索尼跌1.8%。 近期蘋果主要代工商鴻海 (2317-TW) 和立訊精密 ( CN) 有可能成為 Apple Car 的候選生產商,兩家企業近期都有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的消息。 Gurman 稱,2022 年可能是決定 Apple Car 成敗最關鍵的一年,如果蘋果真的計劃要在 2025 年推出首款汽車,現在就要馬不停蹄地推動相關工作。 蘋果的供應鏈管理往往能快速壓低手機零件成本,過去兩年 iPhone 鏡頭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如今蘋果正在增加 VCM 供應商,試圖壓低 VCM 成本。

郭明錤背景: 中國爆中壯年失業潮 滿街計程車時薪不到100元

翻開郭明錤報告和一般法人與外資報告相當不同,看不到太多「數字」,沒有一般個股投資報告中必有的財務推算模型,既沒有營收推估,也沒有獲利、毛利率等分析,通常僅列出因規格變化的受惠者、受害者,以及蘋果相關產品出貨數字,即使近來報告經常失準,但市場還是會買單,左右個股短線上下走勢,吹皺股海一池春水。 郭明錤認為,AirPods出貨衰退不利供應鏈的營收與獲利,因AirPods 3將捨棄SMT並採用SiP方案,SiP供應商Amkor與長電科技的AirPods事業仍能因設計轉換而抵消部分出貨衰退,而SMT方案供應商華通與耀華則為最大輸家,這兩個公司的AirPods事業動能將因出貨衰退而進一步受到負面影響。 許多果粉都不喜歡蘋果螢幕上的瀏海設計,先前也傳出蘋果將採用新的螢幕下鏡頭技術,將Face ID組件藏到螢幕下。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就表示,這項技術要直到2024年推出的iPhone 16才會搭載。 郭明錤今在《X》發文表示,他所交流的投資人,根據對NVIDIA的CoWoS出貨量與付款條件的假設,部分是期待NVIDIA能提出對第3季營收165~175億元的預期(NVIDIA公布160億美元)。

蘋果(Apple)的iPhone 15系列有望在今年9月登場,外媒也不斷曝光iPhone 15的「新進度」,並聲稱獲得「多個消息來源管道的確認」,像是iPhone 15 Pro將有全新酒紅色,《聯合新聞網》也整理出iPhone 15系列的7個亮點。 蘋果(Apple)iPhone 14系列自去(2022)年9月發布後,高階Pro版機型銷量驚人,不少人為了搶先體驗「動態島」多工效能,一上市便形成全球瘋搶熱潮。 目前光學元件應用 VCM 郭明錤背景 關鍵零組件,全球音圈馬達大廠主要集中日系廠的 TDK、ALPS、Mitsumi 及韓系 SEMCO 等廠手中。 報告預估,2021 年新款 iPhone 中,2 款高階的 iPhone Pro 系列將具備超廣角相機支援 AF,根據 Apple 過去的相機規格升級模式來看,明年下半年 4 款新 iPhone 的超廣角相機均將支援 AF,有利鉅祥 iPhone VCM 機殼與大立光的 iPhone VCM 出貨。 Disney+影集「韓版英雄片」《Moving異能》,雖然在推出前做了許多宣傳,但光是看故事描述仍不被看好,卻在播出後引起轟動,節奏清楚、故事背景扎實的劇情,讓許多人已經開始敲碗第二季製作,除了高允貞、李正河、金道勳三人作為第二代超能者的校園生活之外,更清晰描述了角色父母的愛情故事,成為影集的一大亮點。 她接下來要進組拍戲,提到有參與下一部戲前置作業,「最近有訓練關於編劇及一些前置,如怎麼看劇本、怎麼分析、怎麼建構角色等!」提到劇本,她有獨特解釋,表示和演員相比,「劇本比較學術類型,演戲是術科、實作。」妙喻兩者是學科與術科的分野,並表示最近有請教前輩,也感謝這檔戲讓自己開始碰觸不同的領域,學習、開闊很多視野。

郭明錤背景: 京東方或拿下iPhone 15大部分螢幕訂單 明年將衝擊「一供」

作为当今科技行业巨头,苹果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而这些消息的产生,往往离不开那些“资深爆料人士”。 若说哪位分析师因为爆料苹果,知名到了出圈的程度,郭明錤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從蘋果供應鏈一路聊到半導體產業,郭明錤雖不像外界謠傳的「很臭屁」,但說到自己難忘的事蹟,語氣還是掩不了得意。 郭明錤到香港天風的第1個月,就到各地飛了20幾趟,連日本、韓國的廠商也都實地探訪。 也就是說,無論是今年的 iPhone 15 或明年的 iPhone 16,它們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整合 Vision Pro,而 Apple 也計畫透過整合生態的方式,為 Vision Pro 創造其他同類型裝置難以爭衡的地位。

郭明錤背景

郭明錤還引用兩件事來佐證蘋果新手機可能會提供衛星服務,包括聯發科(2454)展示用於衛星通訊的5G智慧手機硬體,以及華為在9月6日舉行智慧手機Mate 50發表會時,可能宣布該款手機具有衛星緊急傳簡訊功能。 郭明錤說,蘋果早已為iPhone 13完成衛星通訊的硬體開發,但沒有推出是因為沒有和衛星服務業者合作,「欠缺支援是因為沒有談好商業模式」。 郭明錤背景2023 他再度提到,如果iPhone 14提供衛星通訊功能,Globalstar將會是合作對象。 郭明錤表示,自從他3月底發表的調查至今,主要中國Android品牌手機又再度共砍了約1億支訂單。

郭明錤背景: 蘋果秋季發表會「6大亮點」一次看! iPhone 13備貨1億支

除了 Mac Pro,蘋果從來沒有推出這類 “高檔精品”,更何況是首度現身的 Apple Watch,那時連有沒有這個產品都還不知道呢! 這份圖表簡直像魔術般的預言一樣,無怪乎所有外媒都視郭明錤的資料為重要的消息來源。 在這張圖中,唯一出錯的地方就是 Apple TV 的更新,他表示新版 Apple TV 將支援手勢操作,可以捨棄傳統的遙控器。 蘋果尚未發表的新品總是能吸引到全世界的目光,因此許多媒體、分析師都喜歡以誇張的報導來吸引大家的眼球,像是 iRing、iPanel、蘋果電視機等等,而這些消息與郭明錤的分析一比,簡直像是笑話一般。 郭明錤最後也點名大立光可能成為第二代Apple AR/MR頭盔的Pancake透鏡新供應商,預計將在台中新廠房為此訂單擴產。

郭明錤背景

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27日於推特上發文表示,玉晶光供應蘋果iPhone 14的後置鏡頭出現良率問題,蘋果因此將1千萬顆鏡頭訂單轉單至大立光,以防止iPhone 14新機出貨出問題。 郭明錤指出,蘋果的 AR/MR 頭戴顯示裝置因工業設計、軟體、生態與服務問題,造成產品量產時程可能自 2022 年第二季延後到 2022 郭明錤背景2023 年第四季底,對供應鏈營收與獲利供應將在 2023 年較為顯著。 不過郭明錤也提到,在NVIDIA提出擊敗市場共識的2Q財測後,與AI相較,投資人明顯對未來2年內可能仍難對供應商有顯著營收與利潤貢獻的Apple AR/MR頭戴裝置興趣降低。

郭明錤背景: 蘋果mini LED來了!郭明錤點名這家台廠是最大受益者

郭明錤指出,目前頭戴顯示裝置成長最大挑戰之一就是需要跟 PC 有線連結,使用相當不便,因此,無線化將可提升使用便利性,並改善沉浸式體驗。 Meta 今年 VR 裝置出貨量達 900 萬部,最受歡迎的 Oculus Quest 系列均採用最新 Wi-Fi 規格以支援無線技術 Oculus Air Link。 郭明錤分析,處理器升級放緩,將不利終端產品銷售 (如A16與M2系列晶片),因此蘋果公司為確保2023~2025年採用全球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處理器能順利量產,且性能升級與耗電改善較前代晶片顯著,蘋果已將絕大部分IC設計資源投入開發處理器。 2022年1月5日 — 去(2021)年第4季以來,元宇宙題材全球發酵,成為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台系相關供應鏈也深受矚目。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週六(25日)在推特(Twitter)推文,指日本索尼(Sony)將取代Lumentum(設計)和穩懋(生產),成為蘋果 iPhone 15 Pro與Pro Max機型獨家飛時測距(ToF)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供應商。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封境,電子產業受缺料之苦,多超額下單,手機品牌廠為求縮短供應維持供貨穩定,可能將鏡頭 VCM 組裝業務重新交回鏡頭廠,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對於暨有自主生產 VCM 有擴產的計畫,態度轉趨積極,推估正是考量短鏈生產趨勢,同時也更能全盤掌握產品設計。

Apple的近期EPS若能因服務事業表現、零組件成本下降與匯率變化而優於市場預期,短期內有利Apple股價。 仍會有少數供應商在Apple供應鏈有明確的成長趨勢 (如:市佔率提升、規格升級帶動ASP提升等),但Apple硬體產品的出貨預估在2H23幾乎都弱於2H22,故除非Apple明確指出正向看待2H23或2024年市場需求,否則此次財報對大多數的供應商股價不易有正面幫助。 4Q22 iPhone雖因2022年11月鴻海鄭州工廠停工事件而出貨下滑,但大部分的零組件出貨計劃在4Q22並沒有顯著變化,除非iPhone 15發售後需求優於市場預期,否則大部分的供應商會因iPhone 15需求低於iPhone 14故基本面在2H23面臨成長壓力。

郭明錤背景: NVIDIA 展望佳 AI 供應鏈卻翻黑,郭明錤提醒別急搶進市場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根據 Apple Track 平台的資料統計,郭明錤對於蘋果爆料的準確率達 72.5% ,但除了蘋果之外的公司預測報告準確率就見仁見智了,以下整理了有關郭明錤的正、反面評價。

因Apple眼鏡的鏡片將需要多層貼合以提供創新MR/AR使用者體驗故貼合成本昂貴,相信因GIS在Apple供應鏈中具備最佳貼合技術,將成為Apple眼鏡的鏡片貼合關鍵供貨商,並可望顯著受益於高單價多層貼合鏡片。 郭明錤預估,Apple將在下半年與明年上半年分別發佈新款10.8吋iPad與8.5-9吋iPad mini,且GIS為主要觸控面板供應商。 此兩新款iPad將仿效iPhone SE產品策略,賣點在於低價與配備運算能力強的處理器,因GIS因具備Megasite成本優勢,故為Apple最大中尺寸觸控供貨商,因此相信GIS將為未來2款低價iPad機型觸控面板供貨商。 因低價iPad機型佔整體iPad出貨量約60-70%,因此認為2款新低價iPad機型可望顯著貢獻GIS營收。 郭明錤在先前推文中表示,蘋果在2024年採用螢幕下Face ID的相關訊息,但他表示這不是技術問題,更像是一個促銷的手段,但他最新的說法則表示,當前的硬體和軟體限制也可能是蘋果致力於完善螢幕下鏡頭的因素。

郭明錤背景: 相關連結

郭明錤指出,AWS此次新晶片將採用更先進的7奈米製程,與現有的16奈米產品相比,顯著改善性能和延遲,並稱從亞馬遜上次的財報電話會議來看,AWS的收入擊敗市場共識,是經濟衰退期間的關鍵利潤驅動因素,並預料新的AWS Inferentia有望進一步增強AWS的競爭力和增長動力。 郭明錤認為,村田的 iPhone LCP 訂單能見度相當好,幾乎確定村田為新款明年下半年 iPhone 的 LCP 軟板主要供應商。 郭明錤認為,Apple 在 2020 年將採更多 LCP(液晶材料) 天線以改善 iPhone 傳輸效能,因此 LCP 天線出貨量可望顯著增長。 由於村田製作具備 LCP 材料、設計與生產的優勢,因此為 Apple 新機型的 LCP 天線合作開發首選夥伴,但未來開始量產時,Apple 仍需再多導入 1 或 2 家軟板生產商,降低供貨風險。 蘋果除了和Globalstar有很高的合作可能性之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Starlink」(星鏈),是當前低軌道衛星連網服務的領導廠商;中國衛星通訊服務商「中國衛通」也值得投資人關注。

郭明錤背景

雖然郭明錤目前任職於香港天風國際證券,但其實郭明錤是台灣人,郭明錤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並曾在台灣的企業工作,先後進入康和證券、凱基證券等,於 2018 年才正式跳槽至天風證券。 郭明錤並點出,蘋果將推 4-6 款 mini LED 產品,相關產業鏈包括臻鼎、台表科、廣達 (2382-TW)、晶電 (2448-TW) 及 GIS-KY(6456-TW) 等都可望受惠。 隨著成本的降低,郭明錤預期,未來 mini LED IPS 顯示器的出貨量將顯著增加,估 2020–2022 年出貨量分別達 200–300 萬、400–500 萬與 700–900 萬片,有助貢獻 GIS-KY 營收與獲利。 刻下 Apple 所使用搭載超寬頻技術的 U1 晶片,是 iPhone 11 後多數 Apple 產品的標準配備,包括 AirTag、Apple Watch Series 6 及後續機種、AirPods Pro (第 2 代) 等等,其用途在於精準定位其他裝置和 AirDrop 之類。

自 2012 年准确预测苹果要发布带 Thunderbolt 的 MacBook Air 开始,在之后几乎每年里,我们都能在各大科技头条里看到「郭明錤」这个名字。 在这份报告里,郭明錤除了将苹果所有产品线在今年的更新都测了个遍以外,同时还附上了每个产品的供应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和我们阔别已久的 iPod Touch 和 郭明錤背景2023 iPad mini 将要在今年内恢复更新了。 被誉为「地表最强苹果分析师」的郭明錤(Ming-Chi Kuo)在今天发布了苹果 2019 年新品预测报告。

郭明錤背景: 最新文章

蘋果WWDC大會將於台灣時間6月6日的凌晨登場,預期將會發表不少新產品和更新系統,像是15吋MacBook Air、iOS 17、macOS 14、watchOS 10,以及最引人矚目的首款MR頭戴裝置等。 郭明錤團隊預測,Meta、蘋果與 Sony 為 2022 年元宇宙裝置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品牌,可望分別在 2022 年下半年、2022 年第四季與 2022 年第二季推出新款頭戴顯示器裝置。 而 Meta 與蘋果的新機型均支援 Wi-Fi 6E,Sony 的 PS 5 VR 裝置則支援 Wi-Fi 6。 郭明錤表示,據調查,目前銷售中的手機與 NB 機型中,僅不到 5% 的機型支援最新的 Wi-Fi 6,然而,頭戴顯示裝置若欲最佳化無線體驗,則需支援最新的 Wi-Fi 規格,而 Wi-Fi 6/6E/7 與 5G 毫米波為最適合頭戴顯示裝置的連結技術。

郭明錤背景: 蘋果 WWDC 大會傳 MR 裝置亮相,台廠供應鏈拚商機

他日前曾點出iPhone 14的面板、記憶體等零組件出現供應問題,但隨著其他供應商補足供應缺口,均不會對iPhone 14出貨帶來影響。 郭明錤進一步說明,若Apple在WWDC發佈AIGC服務,投資人認為有助與延續目前的AI投資情緒;如果Apple的AIGC服務需要較高硬體規格,則有機會帶動硬體換機潮。 交代這麼多的背景,就是想說明一點,這一年的郭明錤,在《電子時報》擁有了無限接近產業鏈,接近蘋果公司供應鏈體系的核心的機會,當然,在此之前 ...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年一直都有蘋果 iPhone 將改用 AMOLED 面板消息傳出,不過由於 AMOLED 產業一直無法跟上 iPhone 需求,郭明錤自己也曾預估在 2019 年前可能都不會有 AMOLED iPhone 出現。 郭明錤表示,蘋果可能會積極在機身材質上和目前市面上的 Android 品牌競爭者做出差異化,郭明錤指出蘋果下一代 iPhone(iPhone 7)可能會因此選擇玻璃為其機身背蓋材質,不過塑料和陶瓷也在蘋果可能選擇的材質之列。 郭明錤強調,嘉聯益將在台灣觀音廠生產 iPhone SE2 LCP 天線,觀音廠稼動率最壞狀況即將過去,今年上半年開始,觀音廠將因 LCP 與其他訂單增加,產能利用率將顯著改善。

郭明錤背景: 供應鏈異動 郭明錤曝:鴻海子公司奪AirPods組裝訂單

立訊是目前與蘋果 (AAPL-US) 合作最密切的中國供應商,藉著低價策略,過去立訊打進一些零件供應鏈後,往往使零件毛利大幅下滑,並衝擊原先供應商的獲利。 根據市場上的其他傳聞,2023 年版的 iPhone SE 將採用類似 iPhone XR 的挖孔屏相機鏡頭設計,且這款 iPhone SE 將成為蘋果最後一款搭載 LCD 面板的 iPhone 機型。 郭明錤也指出,京東方在2022年下半年iPhone 14系列中,僅取得6.1 iPhone 14螢幕訂單,且供貨比重最低,但郭明錤預料,京東方在2023年下半年 iPhone螢幕出貨將顯著較同期成長。 由於玉晶光技術改善,受惠蘋果延後 AR/MR 頭戴顯示裝置量產時程,獲得的訂單比重可能由 20% 提高到 50%。 另外,Android品牌手機目前普遍預期2023下半年將旺季不旺,郭明錤認為,聯詠在Android的市佔率提升,恐將無法抵銷今年乏善可陳的手機需求。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