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併購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12, 2021

環球晶併購

近年來中德兩國政治關係緊密,德國也多次在美中對抗時站在中立或偏向支持中國的立場,針對此案兩國聯手合作,似乎也不是太奇怪。 關於美國新廠進度,徐秀蘭指出,仍按計畫進行,正在興建廠房,大約2024下半年設備就會逐步進駐並開始送樣客戶,2025年逐漸增加產能,預期第一階段建置產能將於2025年第4季或2026年初達高檔產能利用率。 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上發起與中國的競爭,並與盟國合縱連橫,這場「沒有煙硝」的戰爭中,身處全球半導體重鎮台灣的徐秀蘭,未來必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 過去半導體是一個全球化的生態圈,亦即一個晶片產品的完成,從原料,設計,晶圓製造到代工晶片及封測等等,常常是全球不同公司的協作。

環球晶併購

第二,這家公司的營運模式是買晶圓來製成磊晶,卻處在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 景氣好的時候買不到晶圓;等到景氣衰退,好不容易取得晶圓,做出來的產品卻又賣不掉。 而環球晶是晶圓供應商,可以解決原料問題,況且Globitech的磊晶技術是環球晶需要的,剛好互補。 第三,Globitech在1999年建廠時,就採用最頂級Class one的無塵室,以當時製程來說並不實用,反而墊高成本。 但半導體會不斷升級,對微塵粒子的容忍度會愈來愈低,等到有一天市場成熟需要先進製程,就可以派上用場,「暫時只好繼續讓它燒(錢),但時間到了,它就會加分不是減分,」徐秀蘭表示,經過這樣的評估過程,就可以認定收購案利大於弊,可以下手。 環球晶圓藉此併購案,擁有半導體矽晶圓 3吋~ 12吋的磊晶片、退火晶圓、拋光晶圓、擴散晶圓以及尖端技術領先的絕緣層覆矽晶片 (SOI) 和中子照射區熔晶片 (FZ) 的全產品佈局。

環球晶併購: 中國醫生醫代看反腐風暴 「不改不行」的醫療系統該怎麼改

環球晶在2020年11月,宣布砸下新台幣近1300億元、創台灣科技業史上最大併購金額,收購它在德國的同業世創;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一旦這筆併購案成交,環球晶在矽晶圓產業的市佔率,將從原本的全球第三、晉升到全球第二,屆時將跟第一大廠日本信越,僅剩3%的差距,擠身全球龍頭指日可待。 環球晶表示,此前本收購案亦已獲得德國、奧地利、韓國、台灣、新加坡、美國、日本反壟斷主管機關,以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通過。 2021年以來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原物料大漲,墊高廠商成本,但經濟部躉購費率給予投資報酬率僅5.25%,使得系統開發商虧損而寧可停工,模組廠出貨也受影響,因此造成先前太陽能安裝目標進度落後,預期進入旺季,廠商加快建置速度,將拉動電池與模組出貨量。 環球晶併購 中美晶生產線已經全數完成G1提升至M6高效電池的量產準備,將逐步升級並擴產以配合未來市場需求。

環球晶併購

關於美國新廠,徐秀蘭表示,仍按照進度進行,正在興建廠房,大約2024年下半時,設備就會逐步進駐並開始送樣給客戶,2025年逐漸增加產能,第一階段建置產能的稼動率,估計將於2025年第4季或2026年初可達高檔。 在環球晶的計畫中,原本規劃用於收購世創的資金,將轉為資本支出及營運周轉使用,於2022年至2024年達到總資本支出1000億元、約當36億美元。 徐秀蘭說明,其中的20億美元將用於新廠建置,另外的16億美元則會以現有廠區的擴產為主,整體擴產計畫內容會包12吋晶圓與磊晶、8吋與12吋SOI、8吋FZ、SiC晶圓、GaN on Si等產品。 環球晶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553.59億元,受新台幣強勢升值影響,營收年減4.71%,若以美元計算,全年營收與2019年相近,僅略減0.26%,代表環球晶憑藉靈活的營運策略,在逆風中仍繳出亮眼成績,全年營收創歷史第3高紀錄。

環球晶併購: 成長策略

當它變成環球晶的一部分,無論景氣好壞都有原料可以用;對我們來說,晶圓加工成磊晶的附加價值也更高。 因為我們一路以來是從台灣一家小公司慢慢成長,不可能派一個團隊去美國、日本把原本的經營團隊換掉,這不切實際。 環球晶併購 比起我們,他們更懂得避開錯誤,選擇由他們繼續經營,密切地跟總公司保持聯絡,是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併購德國世創(Siltronic)案將在1月31日的除夕夜揭曉。

徐秀蘭指出,環球晶自市場公開收購世創13.67%股份,是世創第2大股東,並無處分持股的期限,可自由處分;目前並無具體處分計畫,也不代表會轉為長期投資,不做處分。 旺矽指出,MEMS探針卡已通過部分客戶驗證,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都是旺矽重要客戶。 世界先進方面,該公司先前已於法說會表示,本季整體終端需求仍弱,客戶備貨保守、訂單能見度維持三個月,預期產能利用率與上季持平、約60%左右,當中已將部分設備調整與例行維修納入,若有因應客戶需求,進行「熱停機」的情況也不意外。 韓媒報導,三星、Key Foundry及SK海力士旗下SK Hynix System IC等南韓晶圓代工廠近期產能利用率都僅介於40%至50%之間. 因應終端需求疲軟,上述三家南韓晶圓代工廠已決定關掉某些成熟製程設備電源,進行「熱停機」,凸顯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景氣持續低迷。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去年營收首破600億元 創歷史新高

2023 年 9 月,一年一度的「DevDays Asia 亞太技術年會」即將於台北、高雄盛大舉辦,邀請美國微軟總部的頂尖專家、相關產業高階經理人以及各行各業的資深開發者共襄盛舉。 英特爾併購 Tower,是為了落實執行長基辛格的策略,拓展目前由台積電(2330)(2330)主宰的晶圓製造事業。 Tower在晶圓製造領域市占率較小,但擁有英特爾缺乏的專業知識和客戶群。 據報導,這項2022年初宣布的併購案的最後期限是8月15日加州時間午夜,但這兩家公司已不指望能及時獲得大陸官員批准。 但她說,此次談併購德國將這一因素看得如此之重——過去在併購時主要都在回答有關壟斷或綠電一類的問題,但此次併購德國公司,則花費許多氣力在解釋地緣政治風險。 環球晶併購2023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45分,成長面0.57分,獲利面0.86分,技術面0.54分,籌碼面0.39分,綜合評比為2.80分,屬於中水準。

環球晶擴廠進度分為兩大方向,其一是透過購買新土地 蓋新廠房的「Greenfield」,考量客戶所在地,地區競爭性像是電力、交通、環境、生態系等,以及政府支持程度等;另一則是透過併購的「Brownfield」,因設備交期有遞延狀況,最嚴重的將遞延2個季度,持續與設備供應商與客戶討論中。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向來有「晶圓女王」的封號,在這次董事會後召開法說,她對於公司未來走向不疾不徐的正向表述,徐秀蘭表示,對於接下來半導體矽晶圓展望樂觀,另一方面也釋出三大風險,可從下列幾項重要說明可得知。 對於後續併購計畫,徐秀蘭則說,環球晶是為了要成長,不是為併購而併購,隨著公司規模擴大,未來國際併購難度可能增加,加上各國因地緣政治關係,也會更謹慎看待。 路透社報導,矽晶圓廠環球晶成功收購德國Siltronic過半股份,以總價43億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475億元)取得控股權,德國監管機關「聯邦卡特爾署」(Federal Cartel 環球晶併購 Office)對收購案並無異議。

環球晶併購: 收購世創破局 環球晶:持股13.67%暫無處份計畫、有標的仍會併購

「去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國內收入超過 1570 億美元,全球增長最快的 20 家半導體公司中有 19 家是中國公司,這絕非巧合,」他寫道。 「現在其實不是只有環球晶圓,而是說整個(晶片)產業,遇到一個最大的挑戰是太多不同的困難同時發生,同時要面對,所以你要有一套,而不是一個應對方法……這次併購世創失敗對我們來說是『很貴很貴』的一堂課。」徐秀蘭對BBC說。 環球晶、兆遠雙方董事會通過換股合併,換股比率為每1股兆遠換發環球晶0.02股普通股,待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之後,兆遠將下櫃並申請停止公開發行,兆遠為藍寶石基板廠,不敵大陸低價競爭,環球晶認虧兆遠,並推動轉型。 環球晶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晶圓廠,前身為中美晶(5483)內半導體部門,2011 年分割獨立後透過諸多併購活動擴大營業規模。 已連續7年發放現金股利,2020年現金股利為18.00元,屬低殖利率個股(3%以下),由於公司資金將用於併購案以及擴廠,因此調降股利政策,股息配發率59.78%,低於過去3年約80%的水準。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表示,此次最終取得股權超過70%,代表環球晶與Siltronic的合併迎來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合併後,環球晶將擁有更大的生產規模及更豐富的產品線,以提供全球客戶更佳的服務。 環球晶4日宣布,子公司GlobalWafers GmbH公開收購Siltronic所有流通在外股份一案,法定公開收購延長期間於3月1日屆滿,最終共取得70.27%收購股權比例。 也就是說,在獲得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環球晶將可望在下半年完成併購Siltronic。 環球晶在今年1月22日提出合併Siltronic的最優且最終收購價每股145歐元,最低收購比率降至50%,至2月10日收購期間截止後,已取得56.92%收購股權比例,達成最低收購股權比例門檻。 根據德國當地法令,公開收購期間將延長兩週至3月1日德國時間24時截止。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6月營收63億元寫次高 上半年創歷年同期高

為使旗下事業部各自有更大的成長動能與更顯著的經營績效,中美矽晶於 2011 年 10 月 1 日完成企業體的獨立分割,正式將半導體事業處分割獨立而成為環球晶圓股份有限公司。 環球晶圓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最大、全球第三大、非日商第一大的3吋至12吋專業晶圓材料供應商,擁有完整的晶圓生產線,由長晶、切磨、浸蝕、擴散、拋光、磊晶等製程,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磊晶晶圓、拋光晶圓、擴散晶圓、退火晶圓、SOI晶圓、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等利基產品。 在技術資訊提供、產品共同開發及售後服務品質,均深獲國內外客戶之肯定。 產品應用已跨越電源管理元件、車用功率元件、資訊通訊元件、MEMS 元件等領域。 今後環球晶圓將持續致力於半導體產品的擴充及品質的提升,成為客戶最佳的晶圓供應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並將致力達成與客戶共同成長,與員工追求卓越,為股東創造價值之三贏目標。 環球晶透過併購成長方式,取得產能、技術、客戶及材料採購之議價能力,市佔率亦逐步提升。

兆遠苦撐多年後,也因不堪虧損,於111年停止藍寶石基板生產,並積極推動產品轉型,朝砷化鎵、鉭酸鋰、鈮酸鋰晶圓市場發展,以謀求公司永續經營。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 (6488) 董事長徐秀蘭表示,明年公司矽晶圓已全產全銷,即使全產都還不夠銷售,目前環球晶業務最大的任務不是拿訂單,而是要跟客戶解釋為何無法滿足訂單需求的原因,目前能見度到2023年,2024年也沒問題。 環球晶全球第三大專業晶圓材料供應商,具有完整的半導體晶圓生產線,具備優異的營運管理經驗、綿密的全球銷售渠道,有機會加速擴大砷化鎵、鉭酸鋰及鈮酸鋰晶圓產品應用與商機。 環球晶併購Siltronic後市佔率將晉升全球二哥,也將有利產業秩序,預期併購效益可望挹注中長期營運與獲利動能,預估2022年環球晶營收725.2億元, YoY+16.11%,EPS 40.26元(未將Siltronic納入合併報表)。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擬溢價48%收購全球矽晶圓四哥德商Siltronic

太陽能產業因為進入障礙不高的特性,景氣不佳,業者艱困經營不說,景氣火熱時亦常湧入大量競爭者入市,尤其是中國業者為甚,削價競爭反而造成市況佳,但業者營運慘澹的情況。 換言之,產業景氣平穩,新進入者無利可圖,對業界廠商才是較佳的市況,因此不易出現獲利大好。 太陽能產業基本上可分成產品製造、系統安裝與服務的供應面與電力與能源的需求面兩大面向。 在產品製造端分別有多晶矽、矽晶圓、電池、模組、逆變器等等零組件的製造業;在系統安裝與服務的供應面可分為開發、系統設計、安裝、運營以及相關融資服務行業;電力與能源的需求面則是分別在零售電力市場以及躉售電力市場與火力發電或其他形式的發電來源競爭。 公司產品涵蓋高附加價值的磊晶晶圓、拋光晶圓、加砷晶圓、浸蝕晶圓、 TVS 晶圓、加銻晶圓、超薄晶圓、深擴散晶圓、太陽能晶棒、晶片、電池、模組及藍寶石晶圓等利基產品。

  • 半導體矽晶圓產業資本與技術均屬高度密集,進入障礙高,也因此是寡占市場,前五大廠商依序為日本信越(Shin-Etsu)、勝高(SUMCO)、環球晶(6488)、德國世創(Siltronic)、韓國SK Siltron,市佔率共達9成。
  • 根據昨日最新收盤價來到88.2歐元,近一個月跌幅已達6%,和收購破局之前近140歐元的高峰相比,更幾近大跌4成。
  • 環球晶 (6488-TW) 收購世創 (Siltronic) 破局,對此,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今 (6) 日表示,主要原因在於時間不足,但不會因此停止併購腳步,儘管未來國際併購案難度可能增加,若有合適標的還是會積極併購。
  • 環球晶4日宣布,子公司GlobalWafers GmbH公開收購Siltronic所有流通在外股份一案,法定公開收購延長期間於3月1日屆滿,最終共取得70.27%收購股權比例。
  • 此併購案破局,對於整體晶圓代工市場暫時未見明顯影響,短期內台積電(2330)(2330)位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局面仍無法撼動。
  • 21Q3每股淨值108.93元,目前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

環球晶收購德國世創一案原本預計於2021年下半年完成,但因中國及德國主管機關還沒有審查過關,致使環球晶併購案延遲至今仍未如預期時程達成併購,不過,環球晶仍抱持樂觀看法,市場法人預期2022年1月底前,應該可以完成所有併購程序。 環球晶表示,持續積極與僅剩一相關主管機關配合以完成併購審查程序事宜,致力於在2022年初完成交易。 【時報-台北電】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21日宣布,收購德國矽晶圓廠世創電子(Siltronic)一案,現已通過中國反壟斷主管機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審查。 依她過去的併購法則,通常都是尊重原經營團隊,協助提升經營效率,把一塊錢當一塊半使用。 受惠轉投資半導體矽晶圓廠環球晶營運穩定成長,加上太陽能本業同步成長,中美晶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32.35億元,YoY+9.6%;營業毛利112.53億元, YoY+8.8%;營業淨利82.75億元,YoY+6.9%,EPS 6.11元,改寫歷史次高。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併世創破局「德和中玩兩手策略」 謝金河:影響台積電赴歐設廠

AI伺服器市場成長可期,帶動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等需求暢旺,也帶動高效能運算(HPC)晶片後段測試時間拉長。 台積電表示,將致力與供應商合作創造當地就業機會,同時提供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努力建立可持續的供應鏈。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市長蓋雷哥(Kate Gallego)日前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參訪,並表示,台積電投資鳳凰城,將使鳳凰城成為世界最先進半導體的中心,最先進的微晶片很快就會在鳳凰城製造。 力積電則說,在產能利用率不是太高的狀態下,一切成本也要將電費納入考量,該公司會重新整理、管理生產線,進行成本上調控,這段時間公司除了要節約,還要「練兵」,儲備研發量能。 分析師指出,交易破局並不令人意外,但可能是英特爾晶圓代工的挫敗,「整體而言,就算有了高塔半導體,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也不輕鬆,現在可能證實更具挑戰」。 環球晶的全球市占率約18%,為全球第三大的矽晶圓廠,而世創電子的市佔率則是7%,為全球第四。

  • 而併購資金方面,將從銀行長期貸款、發公司債、增資等方法選出最適合的方案。
  • 矽晶圓是半導體上游的關鍵原料,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指出21Q2全球矽晶圓出貨面積達3534百萬平方英吋,季成長6%,再創歷史新高,年增12%。
  • 對半導體產業前景,她也十分樂觀,認為在5G、AI,到最火紅的「元宇宙」概念發展下,未來20年的成長會更優於以往。
  • 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是56歲,徐秀蘭今年58歲,還很年輕,加上她的經營能力好,企圖心又強,可以在幾個月內學好日文,天份加上企圖心,令許多人折服。

中美晶自2020年起改為股息半年派發一次,下半年度擬配發每股5.5元現金股利,若計入上半年已發放的每股3.5元,全年共將發出9元現金股利,屬中殖利率個股(3%-4.5%)。 21Q2每股淨值47.60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 預估2021年EPS為13.56元,目前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 全年來看,2020 年公司矽晶圓出貨量較 2019 環球晶併購2023 年增加,ASP 則小幅下跌,全年營收為 553.6 億元,YoY-4.7%,但若以美金計價則僅  YoY-0.26%。 毛利率為 37.2%,YoY-2.1 ppts,但 Ebitda 比率為 39.7%,YoY+0.7 ppts,創下歷史新高,EPS 則為 30.11 元,YoY-4.0% 。

環球晶併購: 收購世創破局後 環球晶啟動千億元擴產計畫「EPS不會讓大家失望」

Siltronic新公告,由於當局機關審查許可需花時間討論,與環球晶的合併可能會延遲完成。 環球晶表示,德國剛完成大選,德國人做事又嚴謹,對於審查需要資料與溝通等,有時間的考量,但環球晶抱持樂觀看法,按計畫進行中,希望能順利如期完成合併。 環球晶從二○○八年起,歷經四次併購都是在半導體業不景氣時,價格相對較便宜,靠著併購,環球晶在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版圖快速擴大,市占率已達十七%,躍居全球第三大;而世創位居第四、市占率約十三%,環球晶若完成世創收購案,市占率將擴增至三十%,躍居全球矽晶圓第二大廠。 環球晶收購德商世創(Siltronic)是台灣半導體業有史以來最大的跨國併購案,也是環球晶歷次併購價格最貴的標的,原因出在中國「大基金」(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所屬的多家中企也大動作出更高價錢搶親;如今,又傳出中國政府反對環球晶收購世創,業界並不意外。

環球晶併購

目前12吋磊晶片、拋光片、8吋SOI需求最為強勁,由於SUMCO提及21Q2邏輯客戶開始接受12吋晶圓漲價,21H2 8吋晶圓價格也有望調整,漲價潮正醞釀中。 雖公司未評論矽晶圓價格,但公司仍預料21Q3所有產線維持在與上半年相同的滿載狀況,且樂觀看待21H2機台稼動率。 環球晶併購 推測在產能全線滿載,且21H2新簽長約開始進入出貨階段,價量俱增之下,下半年成長加速。 而公司預期12吋出貨量將會快速成長,尤以EPI為甚,預料21H2出貨強勁,且會延續到2022年。 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周四(10 日)宣布,將以約 37.5 億歐元(45 億美元)收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在全球合併掌握 32% - 35% 市場,成為全球以營收計算排名第一的矽晶圓製造商,這也是今年來半導體產業最新一起整併例子。

環球晶併購: 德國經委會主席:如果習派兵台灣 必須減少與中國經濟聯繫

外電報導,由於美中關係日益緊張,英特爾要得到批准並不容易,尤其是交易還涉及半導體的敏感領域。 環球晶指出,隨著中國反壟斷主管機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過收購案後,後續將持續積極與僅剩的德國相關主管機關配合,以完成併購審查程序事宜,致力於2022年初完成交易。 半導體矽晶圓產業資本與技術均屬高度密集,進入障礙高,也因此是寡占市場,前五大廠商依序為日本信越(Shin-Etsu)、勝高(SUMCO)、環球晶(6488)、德國世創(Siltronic)、韓國SK Siltron,市佔率共達9成。 除前五大廠商之外,重要的競爭者還包括台勝科(3532)、合晶(6182)等,預期在21H2環球晶收購Siltronic後,市佔可提升至26%以上,成為全球第二大,並更有利產業供給面的秩序。 針對矽晶圓市場,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日前再度表示,目前客戶需求沒有問題,所有尺寸訂單都很滿,其中又以12吋最為吃緊。 但是有些問題更嚴重,包括運輸時間拉長、塞港更塞、貨櫃更短缺,原料吃緊,但不會有斷料問題。

環球晶併購

事後看來, 把真正做事、清楚工作內容的人拉上來,反而會得到更好的成果,因為他們通常比最上層的人更清楚公司為什麼虧錢。 我的經驗是,只要團隊夠好、產品與技術力都夠,基本上這間公司就有機會翻身。 A:在併購進來的公司當中,Globitech 轉虧為盈的時間最長,15 個月才開始賺錢,其他都少於 環球晶併購 12 個月。

環球晶併購: 環球晶與權益法轉投資適時挹注中美晶獲利成長:

徐秀蘭提到,現有廠區的擴充產能,將會在2023年下半年逐季增加,新廠的產能則會在2024年後開出。 產業面,2015年末巴黎氣候協議聚焦地球暖化議題,多國政策支持潔淨能源,加以太陽能發電成本快速下降,補貼政策推動太陽能市場產值。 2020年新冠疫情一度讓各國綠能政策遞延,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延遲政策需求也漸回歸正軌。 國際能源署預測2021年和2022年再生能源新增的裝置量將分別達到270GW和280GW,而在較低的投資成本和相關政策的推動下,預計2021 年太陽能新增裝置量將超過145 GW,2022年將超過162 GW,預計太陽能總裝置量於2021年達到859 GW、2022年達到1021 GW。

環球晶併購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