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比較第三劑7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Ben on April 26, 2019

疫苗比較第三劑

另外,12歲以上的第八類對象,在接種第二劑間隔滿25天即可施打「基礎加強劑」,建議優先接種全劑量莫德納、BNT、高端疫苗。 政府昨(2)日起開放接種2劑新冠疫苗滿5個月的第一到第三類對象開打第三劑,已知有63人完成接種。 外界好奇第三劑打甚麼廠牌的疫苗比較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不管第三劑打哪個廠牌,抗體都會增加,只是幅度有差,其中以「莫德納全量」升幅最高,但副作用相對多。 常見副作用為發燒、少部分有血栓及心肌炎症狀,目前按照科學分析來說,三劑都是mRNA疫苗,心肌炎比例應會隨之升高,但三劑開打國家及人數仍不多,真實事件數據不足,有待觀察。

第三劑會建議施打不同的品牌,主要是因為病毒具有適應生存的特性,很容易隨著環境變化存活下來,若只打同一個品牌的疫苗,防範的作用方式都一樣,病毒有機可乘的機會也就比較高,突破性感染的機會便可能大增。 要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便是讓自己的防護更多樣性,增加病毒感染的困難度,如此才更有利對抗更適合生存的Omicron病毒。 教授也舉例,以色列是唯一施打BNT四劑的國家,但卻確診數卻也是全球前幾名,由此可見第三劑施打不同品牌的重要性。 此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mRNA疫苗廠牌除了莫德納還有BNT,學理上兩者效果差不多,且BNT副作用較莫德納來得低,建議想選莫德納但沒選到的民眾,也可考慮BNT。 此外,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今年2月公布的第三劑疫苗混打調查結果顯示,接種BNT+BNT+莫德納疫苗的民眾,體內抗體值較第三劑同樣接種BNT疫苗來得高,但出現副作用的比率也較高。 童綜合醫院內科醫師江偉廷表示,Omicron自2021年年底延燒全球之後,第三劑疫苗已經是台灣必須加快的現實。

疫苗比較第三劑: 開發盛會

到現在才即將為台灣人所使用的Novavax,目前已有36國批准Novavax的緊急使用授權,包括英國、德國、澳洲、加拿大等地。 歐盟執委會去年12月也授權使用Novavax疫苗,成為歐盟可使用的第5種官方疫苗。 台灣自疫苗進口後,廠牌以AZ、BNT、莫德納和高端為主,不過最近衛福部透露,將有第5種疫苗即將進入台灣! 衛福部長陳時中透露,台灣向COVAX平台訂購的200萬劑Novavax新冠肺炎疫苗,將於近日陸續抵台。 南韓自從11月起宣布「與病毒共存」(With Corona)、實施分階的恢復日常生活後,不僅單日新增病例飆破4千例,就連重症、死亡患者數都暴增2倍以上,首爾重症病床使用率超過9成,僅剩下31床。

疫苗比較第三劑

因此,謝宗學建議第一線醫護、防疫、軍警消人員、或工作性質需要接觸大量群眾的人、或希望得到有比較好保護力的人,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但必須承擔的風險是接種疫苗後的不舒服或併發症。 台大公衛校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指出,各大疫苗廠牌都已針對Omicron發布以下效益報告。 目前指揮中心考量到BNT疫苗的心肌炎風險,決定短期內,暫不施打青少年的追加劑。

疫苗比較第三劑: 「第三劑」要打什麼疫苗? 醫師最不推薦「這廠牌」:抗體反應低又要承擔副作用

李秉穎表示,比較現有疫苗,包括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產生的抗體最高,其次是蛋白疫苗,最差的則是腺病毒AZ疫苗,國內5項混打研究也顯示相同趨勢,但接種第三劑後,抗體濃度都會衝得很高,因此各廠牌間的保護力差異就逐漸縮小。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第二劑混打mRNA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濃度最高,其抗體濃度大於或等於兩劑施打同廠牌的疫苗,其次是蛋白疫苗,最後則是腺病毒疫苗。 李秉穎說明,對一般民眾而言,「基礎劑」是完成兩劑接種,如此便可提升免疫保護力,有效預防感染及染疫後重症、死亡的風險。 不過,疫苗保護力會隨接種時間逐漸消退,加上COVID-19病毒株不斷變異,即便完成基礎劑接種後,仍有突破性感染的風險,因此建議應接種第三劑「追加劑」。 按照指揮中心規定,第一劑施打AZ疫苗滿八周者,第二劑可選擇施打AZ、BNT或莫德納疫苗。 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宗祐統整各國數據指出,「AZ+mRNA」疫苗的保護力達68%,優於接種「AZ+AZ」疫苗的50%保護力,但混打的副作用如發熱感、發燒、冷顫、肌肉痠痛、頭痛、虛弱等,也相對比較強。

其中,施打mRNA疫苗(如莫德納、BNT),與腺病毒疫苗(AZ),發生副作用機率比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發生率來得高。 醫師江偉廷指出,根據美國大型研究顯示,第三劑打莫德納者的抗體數據最好,江偉廷也提及,今 (2022)年英國、加拿大蒐集民眾數據的最新研究也顯示,莫德納的「半劑」追加劑,實測保護力有優於BNT的追加劑的趨勢。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BNT將台灣納入癌症疫苗在亞洲的臨床試驗重鎮,繼與台大醫院後,今日上午也由總營運長Mr.Sean Marettia與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mRNA技術是未來國際重要趨勢,院方將協助收案等相關事宜,透過雙方合作可望為我國癌症精準醫療注入一股嶄新的力量。 事實上,BNT將台灣納入癌症疫苗在亞洲的臨床試驗重鎮,Mr.Sean Marettia昨與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陳威明表示,此次合作由BNT在台設立臨床試驗據點,進行新藥及生物醫學科技的研發,提供更多晚期及頑固性癌症病人參與免費開發中藥物的臨床試驗機會,帶來治療曙光。

疫苗比較第三劑: 第二劑和第三劑最佳組合怎麼選?AZ、莫德納、BNT疫苗混打保護力及副作用一次看

已知施打過兩劑BNT疫苗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三;施打兩劑莫德納者,心肌炎比率為百萬分之十一至十二,也因為莫德納疫苗使用的佐劑不同和核酸物質多寡不同,以致副作用反應較BNT高。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台灣尚未面臨兩劑保護力大幅下降問題,應可維持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但研究已顯示三劑防護更充足,所以仍不能太快放鬆戴口罩等公衛防疫措施。 BNT打三劑:可有效避免Omicron重症,接種第三劑,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可提升25倍。 疫苗比較第三劑 丹麥疫苗上市後監測發現,BNT兩劑接種滿31天後,就無法有效對抗Omicron感染,再打第三劑可讓保護力回升到55%。 根據初步數據顯示,Novavax疫苗針對Omicron變異株會產生免疫反應,可幫助對抗Omicron。

疫苗比較第三劑

不過,國內新冠疫情下降,國人疫苗接種意願也下降,八月七日至十三日僅四六三七人次接種,加上現在疫苗充足,今年向莫德納採購的一千五百萬劑都尚未交貨使用,是否可能再向BNT採購新冠疫苗? 疫苗比較第三劑 〔記者甘孟霖/新北報導〕秋天是輪狀病毒好發季節,新北市從二○一九年補助低收、中低收入戶、罕見疾病、重大傷病及原住民嬰幼兒接種疫苗。 市府昨宣布,即日起擴大補助高風險族群,凡設籍新北寄養家庭、廿歲以下小爸媽、身心障礙者子女及早產兒(體重小於一千五百公克)、藥癮寶寶等對象,攜兒童健康手冊、健保卡及相關證明,可至衛生所免費接種口服疫苗。

疫苗比較第三劑: 相關留言

如果先前接種mRNA疫苗已經有嚴重不良反應的民眾,或只想取得基本保護力者,不妨選擇次單位蛋白疫苗的高端疫苗。 指揮中心目前無明確建議,李秉穎也表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採取第三劑的策略,但並沒有特別建議一定要施打哪個廠牌疫苗,遵照自己意願即可。 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上公視節目《有話好說》受訪表示,各國幾乎都以mRNA疫苗當作追加劑的首選,英國第1、2劑選打AZ的民眾,第3劑也是施打mRNA疫苗,除非你對mRNA有過敏或反應不適,你才選擇AZ做施打。

  • 至於 1922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暫時停止,陳時中表示,將因應第三劑疫苗接種重啟,不過登入網站尚未開通。
  • 現行規定第一劑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同樣只能施打莫德納疫苗,兩劑要間隔四周以上即可施打,但尚未開放國內18歲以下族群施打。
  • 台北榮總有高達3分之1的住院病人是癌症病人,包括愈來愈多專程來台治療的國際病人,除了先進的外科手術與內科治療外,今年5月更啟用世界最先進的重粒子癌症放射治療中心。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開放18歲以上所有民眾自24日起可接種任一廠牌的第三劑COVID-19疫苗,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21日)表示,施打第三劑後會衝高抗體,不同疫苗間的保護力差異將縮小。
  • 結果顯示,就BNT、莫德納、AZ來看,不管第三劑打甚麼廠牌,抗體濃度都會明顯增加,增加的幅度以「莫德納全量」最大,但和其他疫苗差距不遠,不管是打BNT半量、全量或AZ,抗體濃度都會增加。

若發現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應盡速送醫。 9月開學季即將到來,腸病毒疫情可能再起,家長多憂心孩子感染,國內兩大藥廠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已正式鋪貨,包括國光生技公司旗下安特羅生技於8月5日上市,高端的腸病毒疫苗也於8月8日開始鋪貨。 依衛福部食藥署最新統計,高端疫苗首批完成封緘檢驗數量約為2萬多劑,安特羅也準備將開始出貨。

疫苗比較第三劑: 健康網》大型魚類體內含「污染物」? 食藥署:孕婦小孩限量吃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整理日本十月施打新冠疫苗數據顯示,「年輕男生」心肌炎發生率中,施打「莫德納大於BNT疫苗」。 日本莫德納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為25.7例,10多歲男性中有28.8例;BNT心肌炎比例中,20多歲男性每百萬發生率有9.6例、10多歲男性有3.7例。 打第一劑AZ疫苗,發生極罕見副作用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機率為萬分之一,其他不良反應包含靜脈血栓、腦靜脈竇栓塞、內臟靜脈栓塞、動脈血栓等。 疫苗比較第三劑 AZ第二劑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第一劑,主要副作用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占45%,疲倦占25%、發燒占2.9%。

  • 最近很多人在臉書貼出小黃卡,秀出接種紀錄,有人三劑疫苗居然都是不同廠牌,AZ、BNT、莫德納,引起討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表示,疫苗接種原則為「在有效狀況下,達到風險最小原則。」絕非打愈多款就愈好。
  • 另外,即便已接種過疫苗,民眾仍需落實其他防疫措施,以防止季節性流感的傳播,保障自我及家中成員的健康。
  • 周彥宏建議,兩者混打的副作用反應差不多,都比打兩劑AZ疫苗高,會出現接種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施打。
  • 台大公衛校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指出,各大疫苗廠牌都已針對Omicron發布以下效益報告。
  • 目前兩種廠牌疫苗皆為自費接種,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每劑價格為4,300元,2歲以上幼兒玩種接種需8,600元,2歲以下施打高端腸病毒疫苗需接種2+1劑需12,900元;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每劑價格為4,000元,完整接種需8,000元。
  • 何宗佑說明,如果是施打2劑AZ疫苗,追加劑選擇莫德納或BNT,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到2天,以及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

周彥宏建議,第三劑最好的施打組合是「AZ+AZ+全劑BNT」,其次是「AZ+AZ+半劑莫德納」組合,原因是BNT疫苗全劑濃度,小於莫德納半劑濃度,抗體效果差不多,副作用風險小。 若想要施打mRNA作為第三劑加強劑者,則有「BNT全劑」和「莫德納半劑」兩種選擇。 但周彥宏提醒,前兩劑已施打腺病毒疫苗,若第三劑接種核酸疫苗,由於兩種品牌不同,可能副作用會較大。 網路謠傳「打兩劑AZ無效,第三劑沒有保護力」的討論,對此,紀鑫主任說明:「接種兩劑AZ並非一開始就無效、也不是毫無保護力,當初在對抗alpha、delta變異株都還是很有效」。

疫苗比較第三劑: 疫苗追加劑要選哪種? 感染醫詳解保護力差異

而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第三劑疫苗混打調查結果顯示,前2劑以BNT為基礎劑、第三劑同樣接種BNT的人,有21.4%發燒超過38度,但BNT+BNT+莫德納的,則有49.2%發燒超過38度。 指揮中心曾提及,第三劑副作用以mRNA疫苗發生率最高,若害怕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也可選擇副作用發生率較低的高端來施打。 何宗佑說明,如果是施打2劑AZ疫苗,追加劑選擇莫德納或BNT,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到2天,以及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 疫苗比較第三劑 江偉廷指出,英國官方資料顯示2劑AZ疫苗在5個月後對Omicron沒有保護力,要等到打了BNT或莫德納當作第三劑才能讓保護力恢復到60%。 2劑BNT疫苗對Omicron保護力逐月下降,到5個月後只剩下10%;打完第三劑BNT保護力恢復到70%。

凱澤家族基金會 (KFF) 調查方法主任柯金格(Ashley 疫苗比較第三劑 Kirzinger)表示,今年稍早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不願再接受疫苗的主因是,他們認為以前接種或感染病毒後,可以避免再次感染病毒。 李偉強指出,與BNT的合作不限於癌症類別,因為不同人種的罹癌狀況有所不同,台灣則是比較流行頭頸癌,強調在COVID-19疫情期間,讓大家看到mRNA技術的靈活性,一改製造、變更疫苗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狀態,因此是未來的國際趨勢,雙方的合作是好事一樁。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該院三分之一的住院病人為癌症患者,將協助臨床試驗收案等事宜,在疫情期間,大家看到mRNA技術的靈活性,一改製造疫苗需要大量時間的狀態,是未來國際重要趨勢,雙方合作可望為癌症精準醫療注入嶄新力量。 疫苗比較第三劑2023 另外,疾管署也說明,經血清抗體體外試驗發現,兩種疫苗廠牌對於腸病毒71型的B5及C4基因亞型具有交叉保護力,但對於其他腸病毒型別,如:克沙奇A16型、腸病毒D68型等,目前未有實證顯示具有交叉保護效力。 「腸病毒疫苗上市後,接種非常踴躍,但產量不多,貨源有限,已出現搶打潮。」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國人對於腸病毒71型耳熟能詳,一旦感染可能引起腦炎,甚至死亡,現在孩子生得少,每位家長都把孩子當寶,擔心孩子感染腸病毒,雖然接種疫苗所費不貲,但接種非常踴躍。 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忠祐在臉書撰文表示,接種第3劑莫德納與第2劑的副作用雷同;接種第3劑BNT與第2劑的副作用雷同;而接種2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副作用則可能會出現注射處疼痛、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

疫苗比較第三劑: EG.5成美國主流新冠變異株 症狀曝光「就像典型感冒」

謝宗學指出,想得到較高抗體、可承擔較高副作用的人,建議選擇 mRNA 疫苗;不想承擔較高副作用、可接受較低抗體的人,建議選擇蛋白質疫苗;雖然接種疫苗廠牌可由個人自行選擇,但不建議追加劑選擇腺病毒載體的 AZ 疫苗,特別是前兩劑基礎劑是 AZ + AZ 的人。 周彥宏建議,兩者混打的副作用反應差不多,都比打兩劑AZ疫苗高,會出現接種注射部位疼痛、倦怠、肌肉痠痛、發燒等,如果是成人沒有重大疾病或心臟血管問題,或老年族群、慢性病等健康檢查正常,兩款疫苗都可以施打。 A: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英美臨床試驗比較30歲以上成年人接受多種混打組合對抗Delta病毒的效果,結果顯示,無論前兩劑打AZ或BNT,第三劑接種全劑莫德納28天後的中和抗體濃度,大幅高於其他混打組合。 李秉穎醫師日前在廣播節目中表示,蛋白疫苗效果跟mRNA疫苗保護力差不多,mRNA效果95%,蛋白疫苗則約在80%至90%。

疫苗比較第三劑

檢方調查,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期間,因該公所流感疫苗施打數量未達預期,為提高施打數據,以提高績效評比,蕭女竟施壓要一名林姓護理師浮報施打數量。 疫苗比較第三劑 BNT原定今年三月派員來台,但卻一再延後,如今終於抵台,王必勝回應衛福部安排今日見面,主要談新冠疫苗未來合作的可能範圍,沒有預設立場。 依食藥署今年7月國產及輸入生物藥品檢驗封緘一覽表統計,「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Envacgen)」檢驗封於7月27日結案,數量為20123劑,疫苗到期日為2024年11月4日。

疫苗比較第三劑: 腸病毒疫苗該讓小孩打嗎?腸病毒自費疫苗多少錢?腸病毒疫苗保護力、副作用一次整理

有人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BNT,身體都不舒服,那第三劑可以選高端嗎? 周彥宏表示,不建議這種打法,應以五大主流組合為主,打過A款、B款,應該從中選一個可以承受風險的疫苗,而不要嘗試C款,這樣才能趨吉避凶。 最近很多人在臉書貼出小黃卡,秀出接種紀錄,有人三劑疫苗居然都是不同廠牌,AZ、BNT、莫德納,引起討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表示,疫苗接種原則為「在有效狀況下,達到風險最小原則。」絕非打愈多款就愈好。 但不同於腺病毒疫苗,次單位蛋白疫苗的混打數據較少,李秉穎說,相關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不久後應會有相關數據,預計打第三劑前就有相關資料出爐。 邱淑媞表示,疫苗保護力一定要分開來看,預防感染是看抗體表現,莫德納、BNT等mRNA疫苗抗體表現好;AZ則是重症防護、T細胞免疫表現好。

我國青少年接種BNT第一劑疫苗後,截至11月30日,心肌炎通報數量累計達23例,其中有19例男性,4例女性。 周彥宏認為,病毒感染風險仍高於心肌炎副作用,青少年除非有先天慢性病或心血管問題,否則應接種第二劑BNT疫苗。 提醒青少年接種28天內,出現胸痛、胸口壓迫感或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等狀況時,需盡快就醫。 根據美國嚴重的不良反應指出,接種BNT發生副作用者,七成都是男性,平均年齡15歲。

疫苗比較第三劑: 健康網》年輕男大腸鏡驚見8公分糜爛物 醫:不菸酒但有這習慣

第一種,若是前兩劑接種的都是AZ疫苗,第三劑可混打莫德納、BNT、高端疫苗。 相反的,若是前兩劑打的是莫德納、BNT這類的mRNA疫苗,第三劑則可選高端及AZ疫苗。 而若是前兩劑接種的都是高端疫苗的話,第三劑則建議可施打莫德納、BNT疫苗。

Novavax疫苗和台灣高端和聯亞公司採用相同技術研發疫苗,皆採蛋白質次單位技術。 2022年才剛開始,Omicron變異株就使得國內本土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也讓指揮中心做出第三劑疫苗施打縮短為至少間隔12周的決定。 李秉穎指出,高端屬於「自由選擇」的情況,因為也有經過緊急授權使用,有些前兩劑施打高端的人,第三劑可能也有意願繼續打高端,因此專家小組認為保留民眾的選擇權利。 此外,邱淑媞補充,以高端一類的蛋白疫苗而言,目前Novavax是全世界最強的重組蛋白(次蛋白)疫苗廠牌,但即便是mRNA疫苗混打Novavax,排名依然靠後,效果比AZ還要差。 招名威教授受訪指出,這次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和前一代的Delta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有如可抓住人體細胞的觸手S刺突蛋白,大幅增加了約2~3倍之多,傳染力也飆升了約4~5倍,演變成一個傳染力更強更快的病毒,為的就是讓自己更有利生存。 不過也為了讓自己得以生存下來,這次的進化也降低的殺傷力,重症、死亡率明顯下降,以輕症居多。

疫苗比較第三劑: AZ混打莫德納 台大最新研究: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100%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於2022年1月1日起暫停服務,目前已開放各地方政府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提供疫苗預約接種 ,比照流感疫苗施打,請民眾多加利用。 民眾可至醫療院所或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另外也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者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的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 成人與青少年都能施打兩劑BNT疫苗,接種BNT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大,成人常見為頭痛、腹瀉、關節痛、肌肉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畏寒、發燒、注射部位腫脹等,若年輕族群集體接種BNT疫苗,需注意暈針、發生心肌炎副作用風險。

疫苗比較第三劑

舉例來說,「AZ+AZ+mRNA(BNT或莫德納)」就能達到最好保護性,不建議「AZ+BNT+莫德納」。 近日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全球各地疫情不斷升溫,台灣也無法自身事外,面對此情勢,近日第三劑疫苗討論度也相當高,和前兩劑「有什麼打什麼」稍有不同的是,這次也要注意「混著打」,美國毒物理學教授招名威在社群分享觀點,並提出3種組合建議供民眾參考。 指揮中心建議,以mRNA疫苗(如莫德納、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完成基礎劑者,第三劑可選擇接種半劑量莫德納、BNT、高端或AZ疫苗;而以AZ完成基礎劑者,第三劑可選擇接種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2021年12月初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由牛津大學進行的「COV-BOOST」第三劑混打試驗研究結果,針對2878名已完整接種2劑AZ疫苗,或2劑BNT的受試者,以雙盲隨機方式、7種不同廠牌疫苗,對兩組人員進行第三劑試驗。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先前針對581名完全接種AZ與BNT卻仍感染Omicron的民眾,進行初步分析後發現,疫苗對Omicron輕症的保護力遠低於Delta病毒,同時若民眾追加第三劑,對輕症感染保護力可上升至70至76%。 至於第三劑要打什麼,指揮中心建議,基礎劑接種莫德納、BNT或高端者,第三劑可選擇接種莫德納(半劑量)、BNT、高端或AZ疫苗;而以AZ完成基礎劑者,第三劑可選擇接種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疫苗比較第三劑: 健康網》流感也會致死! 醫:3招預防病毒上門

一、為提升本市校園師生保護力,降低校園流感傳播率,本局本(112)年度專案購買 8,080 劑流感疫苗,提供本局所屬各級學校未滿 50 歲教師(含 3 個月以上長期代理教師)施打流感疫苗,並請衛生局協助納入學生流感疫苗校園接種期程併同施打。 腸病毒71型可能經由周邊神經的軸突逆行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神經併發症,併發重症者大多有腦幹腦炎,會藉由神經性肺水腫的機轉而引起急性心肺衰竭,重症發病過程快速且可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致死率為3~20%。 台灣於1998年曾發生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造成405名兒童感染重症,其中更有78例死亡。 Omicron正式走入台灣社區,從國外的經驗看來,兩劑疫苗的保護力比較低,所以現在已經把第三劑的間隔縮短到三個月。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認為,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士、軍警消人員、工作性質需要接觸大量群眾或希望得到較好保護力的人,最好接種第三劑追加劑,但風險是須承擔接種疫苗後的不舒服或併發症。 現行規定第一劑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同樣只能施打莫德納疫苗,兩劑要間隔四周以上即可施打,但尚未開放國內18歲以下族群施打。

疫苗比較第三劑: ‧ 治療犬Jungle成聖母醫院第1250位員工 一喊名字搖尾回應超療癒

邱婌媞表示,若排不到莫德納,只剩下AZ可打,那前面兩劑BNT或莫德納,第三劑混AZ也可以。 至於前兩劑接種AZ者,第三劑若混打莫德納或BNT,也能獲得不錯的保護力,同時T細胞免疫可防重症,兩劑AZ混莫德納或BNT的重症防護最強。 邱婌媞指出,依照國際發表的數據排名,若前面兩劑接種mRNA疫苗,不論是BNT或莫德納,第三劑接種莫德納最強,「因為莫德納其實是mRNA疫苗裡面最強的」。 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宗佑在臉書貼文分析,施打3劑莫德納,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 若將副作用細分為「局部」與「全身性」,第三劑局部副作用較第二劑略高(84.7% vs. 83.5%),但全身性副作用較第二劑略低(79.0% vs. 81.3%)。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 主管科恩 (Mandy Cohen) 表示,預估XBB疫苗將在9 月第三周或第四周推出,且疫苗仍需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及CDC推薦。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