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綺8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August 11, 2020

張云綺

公司以往多是餅乾和巧克力產品,現在有可頌後,多了發酵類產品技術,客戶發現宏亞可做代工了,目前已接獲星巴克、有名吐司產品代工,都將成為公司新的營運動能。 宏亞 (1236-TW) 今 (28)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兼總經理張云綺指出,今 (2022) 年成本壓力較去年增加大約 6000 萬元左右,多方考量下,調整產品價格,不過漲價初期,消費者無法接受所以做促銷活動,因此,到了今年下半年才看得出漲價效益,目前原物料價格還在高點,會密切觀察接下來的變化。 「減塑、清爽,我覺得我們概念一點錯都沒有,可是,(新品)一上架,我們就發現錯了!」張云綺說,消費者對口味的反饋多正向,但問題出在產品的新包裝「太奇怪」,體積過大,產品一上架,不是「躺著」被埋在貨架之中,就是放在與威化餅不同的餅乾貨架上。

張云綺說,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消費者驅動了我們要改變!」她分析,現在的市場變動很快速,消費者非常善變,通常在熱潮過後就有可能不見了,如果仍然繼續維持以往產品採取大量製造的型式,是很容易跟不上消費者的腳步。 創立至今已40餘年的國內本土巧克力食品大廠「宏亞食品」,旗下的商品 — 七七乳加巧克力系列、禮坊喜餅等,是許多人從小到大共同的記憶;從一代兄弟共同創辦、努力打拚,到目前由第二代張云綺董事長接班;但在面臨國內外各大知名巧克力品牌的激烈市場競爭下,為了能夠維持競爭力,張云綺董事長分享了她帶領進行企業轉型改造、擦亮老品牌的歷程。 她舉例,禮坊有一個巧克力鳳梨酥,吃過巧克力鳳梨酥的人都覺得餅皮很香,張云綺說,因為宏亞食品多年的製作工藝,能精準掌握原料的特性,選擇放70%迦納可可膏,而不是可可粉,提升產品的風味,創新口味來自於他們專注製造的技術。

張云綺: 品牌活化,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宏亞食品 張云綺總經理

童裝大廠淘帝近年積極迎向新零售,公司旗下品牌持續朝「快時尚」童裝風格轉型,搶攻九○後父母的荷包,目前電商銷售金額已達整體比重7%,並持續朝三年內電商營收比重達20%目標邁進,有望為集團整體營運增添新動能。 在最後也闡述了電商興起之時佈建數位、自有通路及人才的重要性,這也是未來宏亞食品對於人才招募的規劃方向。 張云綺2023 張云綺 「領導是行為造成而不是位子造成」,他於講座中分享他的人生經歷,闡述他以能力和表現證明自己能夠勝任此職責,也透過那顆溫暖的心以及不懈努力,帶領宏亞食品逐漸擴大、轉型。

張云綺

而由於公司的經營主軸是以顧客為中心的產品發展導向,穩健並持續投資新產品、新產線、生鮮品類,迎合Z世代與健康概念,即使經濟前景混沌,消費者也不會減少相關支出;智慧製造方面則進行生產場域的數位轉型,往WMS(倉儲管理系統)/MES(製造生產系統)發展。 與其說時勢造英雄,我們寧願說寫下事業傳奇的巨人們,在當代都有足夠的智慧洞悉消費者心理,創造或滿足市場需求。 「77」系列不僅僅是商品架上販售的零食,其實,更是台灣人童年的記憶與成長的故事。 再如加入惜食計畫、運用下腳料,「我們的員工很愛作這些事,信念是不想要浪費!」對於向來只專心做零食的宏亞人來說,這些都是一段能夠探索自己實行循環經濟的故事。

張云綺: 三能集團 行銷中心總監兼任無錫三能行銷副總 張志豪

1976年張豪城與張添兩兄弟創立宏亞食品,如今旗下有七七乳加、禮坊、新貴派等知名品牌,更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第二代張云綺則在11年前接班。 值得一提的是,77乳加每年使用大量的花生,花生仁上的那層花生膜,過往都被視為廢棄物處理,一次機會下發現它其實是種中藥材「紅衣」,索性利用花生膜給土壤,還做到魚菜共生,改良去發酵膜讓土壤變得非常肥沃。 宏亞旗下的巧克力共和國,疫情期間因民眾無法出遊,受到不小影響;禮坊因婚宴延期或不辦,送禮需求大減,影響較大。 她笑說,自己是做食品的,可以餵飽同事,「也真的很不喜歡浪費食物」,她舉例,宏亞原本有做航空公司機上發放的小餅乾,去年碰上疫情,原本預期能在一個月內吃完的庫存,一年都消化不完。 育有一子的張云綺說,當時在美國生孩子、待到孩子2歲半後回台灣,在美國,她覺得孩子是非常友善、有他嬰兒的權利,小朋友的福利很好,回台灣後,覺得那些是台灣比不上的,心裡會想如果要生第二胎對孩子來說不太公平。

張云綺

除了企業的經營與食品的研發,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亦是宏亞食品努力的目標,張董事長致力於推動ESG,也就是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項指標。 然而,多起食安問題爆發後,政府加嚴食品法規,使得食品業在行銷策略上受到更多的限制與制約。 另外,不同的通路與各群體消費者的需求不盡相同,使廠商需要以少量多樣生產的方式,來滿足這些元素。 由於社群媒體的興盛,使媒體分眾化,若廠商僅在電視上投放廣告是難以觸及所有客群,這也導致食品業的難題重重。 張董事長向同學們介紹食品業的組成與製造流程,從產品開發到製造到最終的銷售階段,每個環節都是一門學問。 張云綺說,金門緊鄰中國,可能成為走私毒品或毒品原料的轉運站,「如何有效阻絶毒品於境外」是緝毒工作重點之一。

張云綺: 家族企業傳承服務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法務部和司法院近日有5位副主管換血,層級最高為法務部政務次長,現任政務次長吳陳鐶下月將出任大法官,法務部建議遺缺由最高檢主任檢察官林輝煌接任,行政院已批准人事案,近日將回文法務部。 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國城市永續發展的趨勢和解方,做為安居樂業的智慧宜居國際城市典範,新北市要以產業科技化為架構,人民福祉為基礎,為實現經濟繁榮、宜居生活的願景努力不懈。 張云綺2023 「國民巧克力」是宏亞食品的創業初衷,兩位創辦人投注諸多心力,只為做出高品質、價格親民的零食,他們篤信好東西不一定要貴,希望讓大家都吃得起。

張云綺說,宏亞食品最怕給人的印象是「那是我小時候吃的東西」,當有了這樣的印象,沒有跟著消費者的需求一起長大,市場規模就難逃縮小的命運。 宏亞食品董事長、張添的女兒張云綺笑著說,父親對於食品創新的規劃與設計,堅持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有著高度敏銳度,在開發商品的過程上,只要張添稍作調整與指導,就能將味道帶到位,她認為,父親至今仍是宏亞最強的產品經理人。 法務部今天公布新任檢察長名單,北檢檢察長將由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檢察分署檢察長林邦樑出任,花蓮地檢署檢察長俞秀端將調任彰化地檢署檢察長,名單將送進檢審會徵詢意見。 新任的高分檢檢察長名單包括台灣高等檢察署台南檢察分署檢察長費玲玲、高雄高分檢檢察長張清雲、花蓮高分檢檢察長朱家崎、金門高分檢檢察長洪培根。 2018年的張志豪剛接任無錫三能行銷總監一職,為了想馬上立下戰功,於是在大陸大撒銀彈做行銷活動,結果業績卻不見起色,頻頻遭到父親的質疑,曾經一度壓力大到想跳樓的張志豪,深信行銷是可以讓改變發生的,冷靜過後,他評估大陸市場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對手可以推出9塊9包郵的低價商品,而價格絕非三能的競爭優勢,因此他想到用「文化」去包裝商品。 張志豪翻新了以往制式的產品型錄模式,改以名為《世界麵包之旅》的精美目錄去向麵包店與經銷商介紹各國麵包的起源,讓商品自己去說故事,果然讓人耳目一新,終於提升了三能的品牌價值並帶動產品銷售。

張云綺: 檢察首長遴選徵求名單計47人 檢審會本周討論出線人選

宏亞食品 張云綺總經理(以下簡稱張):這要從我爸爸開始講起,他算是全公司最老的PM,並且對市場有高度的敏銳度。 我父親是白手起家,在當時可以算是台灣第一個做巧克力的,他說: 「要做 就要做跟人家不一樣的」,創業之初資金少,一定要找市場上沒有競爭者的那塊來做,較容易切入。 所以到現在,我們成功的產品都算是業界第一個開始做的,不是 FOLLOW別人,就不會落入價格競爭。 彼得‧杜拉克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張志豪表示,以往的三能就是跟著趨勢一路在摸索,才有現在的循環經濟、環保商品或者大數據運用等,現在,他們化被動為主動,結合了產業上下游的力量去共同創造未來,提供客戶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將烘焙製造業往服務化的方向去做調整。

  • 張云綺從父親手上接棒之後,體認到為品牌加分的重要,大膽以「巧克力文化」為基礎,催生「巧克力博物館」,投入觀光工廠的領域;同時也在被外國品牌佔據的中高價巧克力市場中看到機會,分析宏亞在優質原物料的掌握與對台灣人口味的了解上佔有優勢,決定藉過往製造巧克力的專業與訂定親民的商品價格,以高品質的巧克力創立新品牌,創造出「台灣人的味道」。
  • 然而,時代變遷,食品產業要做的不只是固守一條條生產線,還必須思考突破現狀、創造市場更大的需求,甚至帶領企業革新,因此,為了要讓企業永續發展,必須為自己的企業找到市場區隔,消費行為代表的不只是銀貨兩訖,更在乎被購買的商品背後是否有意義。
  • 張云綺舉例,米其林餐廳的食物品質雖好,不是人人都吃得起,但她可以很驕傲地說,他們對自家產品的要求宛如米其林餐廳,一樣很講求品質,透過規模且系統化地採購原料,以及發揮累積四十餘載的製造工法,做出人人都吃得起,但又美味安全的巧克力。
  • 張云綺表示,在新品上市挹注及新通路市場開發效益逐漸顯現下,對今年Q4及明年營運持樂觀看法。
  • 張云綺透露,當時找到屏東可可時,友人希望宏亞可以穩定支持、而非一次大量購買,避免產銷不平衡,她認為,如果給予支持後量有上升,農夫們知道這是自然的狀態,就敢投資一個較有效率的生產方式。
  • 從引進日、法高級素材手感打造的精製蛋糕、巧克力、訂婚喜餅、彌月禮盒、年節禮盒等系列產品。

宏亞為提升品牌力,以 77 母品牌 + 7 個子品牌整合行銷,張云綺指出,公司希望提升品牌力,希望把品牌年青化,以母品牌帶領子公司行銷可以看出顯著的跡象,較去年同期雙位數的實銷成長,這有有利明年營運的成長。 • 2012年另更為了延續我們對巧克力的堅持,結合巧克力文化,知識,歷史並希望帶給大眾寓教於樂的巧克力殿堂,成立亞洲第一座的巧克力共合國。 對張云綺與團隊而言,他們並沒有把過去3年當作在「試錯」或「容錯」,而是把這段期間視作在打造公司團隊能適者生存的能耐與心理素質。

張云綺: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我們博物館就是要隱喻這件事情,讓你知道我們知道這麼多巧克力的歷史,了解的這麼專業,代表我們做的巧克力一定是夠水準的! 因為我們是從可可泥、可 可粉開始磨,從製程就讓消費者了解,我們都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才可以比別人便宜。 而博物館的發展,都是要為以後做精緻巧克力作鋪路,這是博物館可以為公 司帶來遠程的利益。 身為「Black Box」成員的張佳添初年是華星唱片與香港滾石唱片旗下歌手[23][註 5]。 在1995年獲叱咤樂壇新力軍組合銀獎,1996年獲叱咤樂壇組合銅獎,卻礙於公司重整架構 ─ 滾石唱片撤出香港[註 5],令他與兩位成員一同被安排前往台灣發展[23][註 5],錄製國語歌曲[註 5]。

  • 因為我們是從可可泥、可 可粉開始磨,從製程就讓消費者了解,我們都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才可以比別人便宜。
  • 未來園區一、二期共計8.4公頃的空間,有望帶動周邊4,700個就業機會,以及159億元年產值。
  • 由於社群媒體的興盛,使媒體分眾化,若廠商僅在電視上投放廣告是難以觸及所有客群,這也導致食品業的難題重重。
  • 團隊間有了信任基礎,不擔心有人會因產品失敗而被究責,試錯文化才可能真正被建立,宏亞在此基礎上,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間,又花了1年時間導入新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以避免公司採少樣多量、智慧製造後,部門因溝通、資訊不夠即時且同步,而造成多餘成本支出。
  • 透過生產巧克力的經驗,目前規劃中高價產品進入百貨專櫃通路,並已於2012年四月在桃園揭幕營運東南亞首座巧克力博物館「巧克力共和國」,進攻觀光產業。
  •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除了在產品本身減少碳足跡、利用再生資源外,宏亞在設備的節能減碳上更是不遺餘力,30年來投資超過5000萬元建置儲冰槽、空壓機、雨水回收池及太陽能板等相關低耗能設備,打造對環境友善的綠工廠。 今年在中秋禮盒的設計上,更是實驗性地以鳳梨纖維作為包裝原料,取用台灣在地小農的鳳梨皮原料,經過日曬自然作用後的鳳梨纖維作為材料,混和100%再生紙漿,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自然分解,更能物盡其用,讓鳳梨從果肉、果皮甚至果葉都能有所用途,減少產品製程中產生的浪費。 「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將於林口落成,以「先進研發、高階製造」為招商策略,吸引高科技、綠能、文創、醫療等新興多元產業進駐。 新北市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在各個產業都與AI息息相關的時代,必須串聯各個產業的跨域共享及融合,使AI工具發揮最大效用,而關鍵就在於將「AI技術」與「產業know-how」緊密連結,讓AI走向AI+,而「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就是AI+產業生態系的最佳示範場域。 張云綺 今年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將全球首座完整認證智慧城市頒發給新北市,2022年智慧城市Top 1首獎,同樣也由新北市獲得,印證了新北打造的數位科技與綠能永續智慧城,不只與國際接軌,更是走在最前線。 吳哲維副總憶及一段往事,牛奶餅上市不到一個月,衛生局就來了,因為有人檢舉「牛奶味這麼香濃,怎麼可能沒放香料?」工廠拿出配方和產品歡迎檢驗,結果還了宏亞公道,香濃是因為牛奶比例特別高,數據顯示確實沒用香料。

張云綺: 檢察長大風吹 俞秀端調彰化接手太魯閣案

「我們做錯的時候不會被罵,這件事還滿重要,不會有人因為一個失敗而要扛責任,」宏亞一位高階主管透露,公司內部檢討會議桌上,大家是就事論事,不去檢討個人。 「結果反而是財務部在每個月檢討會上一直挑戰(七七)事業體、行銷單位:這隻產品,你們真的有盡力嗎?」簡孟嬋回憶,當時大家被逼著在會議桌上不斷檢討各種環節、提出各式「不確定對不對的解方」,而經過這來回試錯、修正的過程竟花了近一年時間,但組織間無形的容錯氛圍,也悄悄長了出來。 當時這款新品既沒有差到通路商要求下架,銷售額卻也無法與機器投資與人工成本打平。

張云綺

此外,在建設事業群的ESG落實層面,除了強調以「友善居住環境的提供者」為最終使命外,林廷芳也運用了在三聯科技所採用「以資訊化手段,有效進行環境監測」的IoT方式,利用儀器去量測地下抽水跟工地安全。 張云綺 透過與中興大學土木系的產學合作,進行現場抽水實測後,讓建築工地原本要挖的21口井減少至12口井,工程費足足省下一千三百萬之多。 提起三聯科技的發展,林廷芳說三聯早期可是台灣第四大的配電盤公司,但也差點被能源危機擊倒。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