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月幾號選舉2023詳細攻略!內含幾月幾號選舉絕密資料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11, 2021

幾月幾號選舉

投票通知單將與選舉公報於11日23日前一同寄至戶籍地,通知單上的資訊方便工作人員翻查選舉人名冊。 若遺失,可親自至全國任一戶政事務所補辦,臨櫃辦理當天就可以拿到新身分證。 不過,發燒但未確診的民眾仍可投票,將由投票所提供手套,並分流至防疫專用圈票處,投票過後遮屏也會馬上消毒。

幾月幾號選舉

朱立倫於18日國民黨中常會上正式宣布辭黨主席,由副主席黃敏惠代理[184]。 幾月幾號選舉2023 宣布參選的黨員,依宣布參選時間為:台北市議員李新、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立法委員陳學聖、前大林鎮鎮長候選人簡志偉、前新北市議員陳明義、國民黨代理主席黃敏惠、國民黨中常委林榮德。 另外,曾擔任國民黨中評委[185]的新黨黨主席郁慕明也表態參選,並力邀曾擔任國民黨秘書長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參選,但根據現行國民黨黨章規定,除非兩人恢復國民黨黨籍,否則並無參選資格。 幾月幾號選舉2023 然而,自上屆大選,國內政治版圖已經發生巨幅震盪,在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大安溪以南除南投縣由藍營守住,其餘縣市全面倒向綠軍[30]。 被視為藍軍大本營的桃竹苗,則轉由藍綠均分,桃園市、新竹市同時綠化[35]。 而原屬藍營優勢區的大臺北、東臺灣及福建金馬地區,亦轉由民進黨、中國國民黨、無黨籍三分天下。

幾月幾號選舉: 中國國民黨

《聯合報》一篇分析報道有提到2022年台北市長戰局,目前呈現國民黨、柯文哲勢力與民進黨三強鼎立局面,更被綠營視為最有機會拿下的一局,但前提是必須是強棒,否則局勢再好,也討不到便宜。 而曾被點名綠營可能的台北市長人選,到現在已至少有十位以上,但即使是人氣極高的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民調聲勢都不如同樣被點名的「衛福部長」陳時中。 台灣預定在2022年進行一場重大的選舉,就是一般所稱的「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但更多是稱之為「2022九合一選舉」。 上次「九合一選舉」日期是在2018年的11月24日,但現在2022年的這場選舉的日期則尚未定案,必須等待台灣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22年下半年召開委員會議,來討論選舉日期及「立委」選區調整案後,才會有明確的結果。

幾月幾號選舉

蔡英文順利連任,也是首位順利連任的東亞女性元首,民進黨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立法院過半席次,繼續完全執政。 中華民國總統自1996年開放公民直選後,除李登輝放棄競選連任外(繼任加首任),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均於第二任競選(2004年、2012年、2020年)時順利連任。 本次選舉的候選人組合共有3組,分別為民主進步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蔡英文及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合稱「英德配」)、中國國民黨為時任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及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合稱「國政配」)、親民黨為黨主席宋楚瑜及資深廣告人余湘(合稱「宋余配」)。 英德配本次得票超越2008年「馬蕭配」的765萬,創下中華民國自1996年開放總統直選以來最高得票記錄,設下「蔡英文障礙」,得票率57.13%亦為次高紀錄[2][3]。 2022九合一選舉日期越來越逼近,新北市長侯友宜施政聲望極高,被公認連任是十拿九穩,外界更好奇的是,侯友宜是否參選2024總統大選,而且此事勢將成為2022選舉話題。 民進黨候選人雖可能淪為「砲灰」,但仍須推人參選與侯對壘,以爭取勝出及帶動市議員選舉氣勢,目前被點名的有衛福部長陳時中、前交通部長林佳龍、立委蘇巧慧及羅致政、擔任新北市黨部主委的市議員何博文。

幾月幾號選舉: 支持度

他為了使新上任的行政團隊可以立即上路,所以起用游錫堃、謝長廷時代的前財政部部長林全為行政院院長。 3月15日,蔡英文宣布決定由林全出任行政院院長,邁出蔡英文政府組閣的第一步[189]。 而被點名的立委蘇巧慧問政口碑不錯、勤跑基層,又有父親蘇貞昌老縣長光環、行政院資源加持,但目前她僅偶而有跨出樹三鶯選區的「非計畫性選區外」跑攤,還看不出有志挑戰2022。 在該份民調中,四人的整體喜歡度依次是侯7.2、鄭6.55、賴6.34、柯 5.66 ;中間選民喜歡度依次是侯7.06、鄭6.33、賴6.05、柯5.86。 此外,民眾給予5分以下的負面印象者,侯僅6%,等於100人中僅6人不喜歡侯,非常低;柯則是23%,特別高;賴、鄭分別是16%、12%。 因為居住的地方如果是直轄市,看是否有原住民區,要選出三或四種新的地方公職人員;六都之外的,則有五種要選。

英國的BBC中文台曾經評論:蔡英文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展開她的第二任期之前,她在台灣內部推動多項爭議性政策,包括年金改革、同性婚姻、能源政策、「轉型正義」等等,這些雖然獲得「進步派」和年輕人、甚至國際間的掌聲,但分析認為,這些舉措也導致台灣內部更為撕裂。 而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則對BBC中文認為,這些爭議性政策其實屬於「進步性議題的改革」,但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受挫,其中一個原因是民眾不滿政府政策溝通的過程和執行步調。 另外,國民黨在2020年9月召開全代會後,該黨中央已開始着手2022縣市長改選布局工作,而且還將針對部份縣市進行民調參考。 至於其他8個未執政縣市,特別在北台灣地區,像是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等4個非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由於它可能奪回的聲勢又是相當強勁,國民黨也希望在2020年能一舉拿下。 民進黨在2020年7月黨職改選後,黨內權力結構在蔡英文繼任黨主席的職務後,沒有太大變化。

幾月幾號選舉: 柯文哲負面聲量增、民調被超車 吳祥輝:柯的根本問題就是沒有能力

而在同日舉行的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台灣團結聯盟、親民黨雙雙跨過5%的門檻取得席次,分別拿下9.57%、5.86%的票數。 中國國民黨也在此次選舉後,持續掌握中華民國政府的行政院及立法院,維持「完全執政」的局面。 幾月幾號選舉2023 然而在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以47.55%的得票率領先,中國國民黨則下滑至40.70%。

至於民進黨方面,由於侯友宜聲勢太強,使出身新北、原有意爭取參選市長的綠營人士,態度轉趨保留,目前無人積極表態或爭取;但綠營仍須派人一戰,包括陳時中、林佳龍、蘇巧慧、羅致政及何博文等,都「被點名」。 而且侯的口碑、聲望,也墊高他的政治行情,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就解讀今年3月政大選研中心,就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及鄭文燦等4位藍綠白政治人物的喜歡度調查,即認為該份調查如同印象分數,透露許多有趣的訊息,以「現況」來看, 2024年大選,侯友宜不但是藍營最強棒,且領先綠白陣營。 李進勇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政治學者布萊斯(James Bryce)曾說:「民主政治的最佳學習場所與民主政治成功的最佳保證,乃是地方自治」,可見地方自治是國家民主政治的建立基礎,其成敗攸關國家民主發展甚鉅,需要靠選舉去實踐,因此,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是民主政治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 領表截止時共6人完成領表,創下國民黨自成立以來,參選黨主席人數最多的紀錄。 11月26日晚,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注意到這次選舉結果,反映了台灣人民「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今後將繼續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96]。 也正因此,眾議院的掌控易手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華盛頓的權力平衡,並極大地影響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互動方式。

幾月幾號選舉: 候選人產生過程

蔡英文子弟兵、海派新北市議員張志豪則認為,民調顯示新北市民最不滿意侯市府的交通施政,而交通議題是林佳龍專長,若由陳時中選台北市長、林佳龍若選新北市長,陳林可以雙北聯手,也是好棋。 例如2012年總統選舉,馬英九、蔡英文在新北各拿到53.7%、43.5%選票;但2014年市長選舉,爭取連任的朱立倫只拿下95萬9302票( 50.06%),雖在國民黨不利的大氛圍下成為藍營唯一保住的六都席次,但朱僅以2萬4528票數差距,擊敗游錫? 93 萬4774票(48.78%),慘勝的成績並不好看,反倒是勇於挑戰、犧牲的游雖敗猶榮,墊高政治聲望。 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17日止,中選會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政黨連坐裁罰條款,開罰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親民黨等5個政黨。 其中,國民黨因黨員對投票權人行賄、虛偽遷徙戶籍以妨害投票結果正確等罪,合計1億2621萬餘元,共計被開罰154案,為國內政黨之最。

  • 現在外界看法是柯文哲一定會推出他屬意的人選,目前為止應是副市長黃珊珊,預計這張牌將讓台北市再呈現「三腳督」情況,屆時國民黨或黃珊珊會在棄保效應中得利,或民進黨反得利於藍營支持力量的分裂,至少在現在,確是看不到任何一點跡象。
  • 海派的新北市議員何博文接任新北市黨部主委後,積極到各行政區擴展黨務組織,且已有所成,希望在2022年選舉發揮力量,約兩個月前也被支持者點名勸進參選市長。
  •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即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於2020年(民國109年)1月11日舉行,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1]。
  • 在2020年年底才出爐的「六都首長最新網絡聲量排行」裡,柯文哲網絡聲量仍是排名第一。
  • 2023年3月27日,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前往中國大陸,為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卸任中華民國總統。
  • 跟蹤民意調查的美國網站 FiveThirtyEight 預測,共和黨將推翻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多數,但也預測民主黨將在參議院獲勝。

馬英九在中國大陸公開提及兩岸同屬中華民國[30],而陸委會在事後對於馬英九提及一中原則感到遺憾[31]。 如果這次中期選舉中眾議院控制權落到共和黨手中,那麼目前正在調查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的委員會有可能被解散,甚至可以開始對拜登或其他民主黨人展開調查。 2022年中期選舉之所以比大多數選舉更重要,是因為在今後數年美國和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議題上,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觀點截然相反,而美國的立場和政策變化將對世界產生影響。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亞松森15日電)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時到棒球場觀賽,並與駐美代表蕭美琴穿球衣合影,引發「賴蕭配」聯想。 賴副總統今天說,這趟沒有選舉目的,沒有跟蕭美琴談到選舉事情,不過,蕭美琴為台灣外交做貢獻,是相當重要的資產。

幾月幾號選舉: ‧ 雨彈轟炸!高雄淹水警戒 民眾涉水上班、車慘拋錨

因此,當蔡英文當局在2020年以突襲式宣布2021年起允許美國把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可以進口台灣,不僅引發社會譁然,若再加上駐日代表謝長廷在該年12月中旬返台,又在他臉書上列出此次返台的相關工作內容,其中一項就是「日本東北食品解禁與否」,再度引發外界擔憂。 對此,設在香港的中評社也有篇分析文章是認為,「若萊豬影響持續擴大,核食又一定要開放,民進黨2022年選舉堪憂」。 中評社的看法是說:過去馬英九時代至少守住美牛、美豬分離,也沒有開放日本福島等食品,但蔡英文連任後,連這些壓力都擋不住,民眾對蔡政府的支持度恐怕會下滑,然而,首當其衝的就會是2022年縣市長、縣市議員的選舉,雖然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帶來的後續影響恐怕會延續。 本屆選舉是中華民國政治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在歷經上屆敗選後,於本屆重披戰袍,最終當選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5],也是中華民國首位女性、未婚、擁有客家血統及原住民血統的總統,東亞史上繼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以來的第二位女性民選總統[6]。

  • 本次選舉的候選人組合共有3組,分別為民主進步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蔡英文及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合稱「英德配」)、中國國民黨為時任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及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合稱「國政配」)、親民黨為黨主席宋楚瑜及資深廣告人余湘(合稱「宋余配」)。
  • 不過,發燒但未確診的民眾仍可投票,將由投票所提供手套,並分流至防疫專用圈票處,投票過後遮屏也會馬上消毒。
  • 至於現為正國會領袖的前交通部長林佳龍,雖因台鐵太魯閣號重大傷亡案下台,但藍綠陣營都在觀察他是否循前正國會領袖、立法院長游錫堃2014 年市長選舉,在外界普遍不看好可力抗尋求連任的朱立倫下,竟創下只輸2萬4528票的「榮敗」紀錄,進而成為國會龍頭,再創政治生涯高峰。
  • 賴副總統12日至18日以特使身分率團出席友邦巴拉圭共和國新任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另譯:貝尼亞)就職典禮,過境紐約、舊金山。

但據了解,羅因條件、資歷俱佳,又深獲蔡英文總統信任,未來極可能入閣,參選2022不見得對他從政是最理想的布局。 然而在10月17日,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廢止洪秀柱提名,改為徵召兼任黨主席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參選[44]。 2015年11月18日,朱立倫宣布由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擔任副手人選,「朱玄配」正式成軍[45]。 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規定,已經連選連任的時任總統馬英九不得再參選連任,而時任副總統吳敦義仍可競選連任。 堅守參議院對總統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事關重要職位的人選提名,比如,正是這屆參議院批准了政府職位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

幾月幾號選舉: 政治局勢

其實,準備在2021年8月下旬、9月上旬將要召開的國民黨第21屆第1次全代會議以及黨主席就職典禮,它的黨主席及黨代表改選的投票日,應可望訂於2021年8月舉辦。 屆時黨主席是否由江啟臣連任,或由其他競選者竄起,都會對現在的選情評估產生一定的影響。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19)日舉行委員會議,會中討論通過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定於109年1月11日(星期六)同日舉行投票。 至於現為正國會領袖的前交通部長林佳龍,雖因台鐵太魯閣號重大傷亡案下台,但藍綠陣營都在觀察他是否循前正國會領袖、立法院長游錫堃2014 年市長選舉,在外界普遍不看好可力抗尋求連任的朱立倫下,竟創下只輸2萬4528票的「榮敗」紀錄,進而成為國會龍頭,再創政治生涯高峰。

幾月幾號選舉

新北市是全國22縣市人口最多的最大縣市,治理不易,歷任市長(含前台北縣長)施政滿意度向來不容易拿高分,遑論拿第一。 不過,侯友宜上任兩年多以來,施政滿意度卻一直高居全國之冠,個人聲望甚至狠甩藍綠天王,成為市政(縣政)史上空前的「異象」。 因為通報當天算是第0天,在經過5天隔離的晚間24時過後,才算是隔離期滿。 年齡滿20歲,也就是在2002年11月26日(含)以前出生,且未受監護宣告者。

幾月幾號選舉: 政治影響

兩年多前,侯友宜挾「警界硬漢」聲望、七年新北市副市長的功力,擊敗想爭取回鍋新北市府的蘇貞昌。 上任後,侯非常認真勤政、極少休假,尤其堅持「市政優先」、「專心市政」的原則及表現,獲得跨藍綠民眾支持;加上「大里長小議員」策略、下鄉分區與1032位里長「行動治理」座談,以及高比例進用專業度高的專業人士或事務官轉任局處首長,重新遴派區長,建立高滿意度施政口碑。 2022年11月26日晚9時許,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口頭請辭,雖獲蔡英文慰留[92],但仍於翌年1月30日宣布總辭,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93]。 除了 11 月 8 日的國會選舉外,50 個州有 36個將舉行州長競選州長,其中20名現任州長是共和黨人。 跟蹤民意調查的美國網站 FiveThirtyEight 預測,共和黨將推翻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多數,但也預測民主黨將在參議院獲勝。 但是,如果共和黨控制了上院或下院,或參眾兩院,就能夠阻撓總統推行政策、實施計劃。

民進黨繼上屆全面失守中台灣後,本屆連北台灣也全面失守,政治版圖退守至南台灣[89],為創黨以來在地方選舉上最大慘敗[90]。 蔡英文在總統第二任期期中考還是一樣死當,不僅上屆慘敗的陰霾仍舊揮之不去,而且輸得更慘[91]。 這十名最佳的政治領袖,其中有五名很可能在2022年會投入縣市長選舉,譬如說侯友宜,在《ETtoday新聞雲》的六月與十二月民調中均名列第一,他在2022年選舉裡應該很難會碰到有強勁的對手。 民進黨人士甚至不諱言,面對防疫期間民調攀升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黨內沒有可足以挑戰,也沒有敢於挑戰的人選;又譬如說蔣萬安,與上次6月24日至26日的調查相比,他是從第七名上升至第三名,表示他的行情一直在看漲。 在2012年正副總統選舉[34],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吳配」以51.60%過半票數當選,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英嘉配」則以45.63%次之。

幾月幾號選舉: 韓近半選民不滿候選人 投票率未破8

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也在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中,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挫敗,對國內政治環境造成莫大的衝擊[30]。 此次選舉應選名額共計1萬1,023名,包括6名直轄市長、16名縣市長、910名直轄市及縣市議員、204名鄉鎮市長及原住民區長、2,139名鄉鎮市民代表及原住民區民代表、7,748名村里長[11],當選人於2022年12月25日就職。 與此同時,總統蔡英文於4月6日於美國雷根總統圖書館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是中華民國總統首次在美國本土與聯邦國會眾議院議長見面。 [3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則在蔡英文訪美返台之際啟動環台軍演作為回應[33]。 2023年3月27日,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前往中國大陸,為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卸任中華民國總統。

幾月幾號選舉

但是到了2020大選,蔡英文仍以絕對多數的817萬得票數,贏得連任,因此這樣的趨勢也贏得了外界的好奇:是否台灣的選舉有種「報復性的回饋」? 就是說那個政黨贏得了「總統」的選舉,可能就輸掉了接下來的縣市長選舉,如2016及2018年的兩次選舉。 那麼現在來看,當民進黨在2020年又贏得「總統」選舉,是否暗示了2022年民進黨可能會再面臨縣市長選舉的失敗? 其實,這樣輪迴的效應,是有實證:除了上述2016及2018年的兩次選舉例子,2012年國民黨馬英九贏得了連任,也好像看到國民黨後來在2014年縣市長選舉中有被翻盤。 事實上,包括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等藍營人士,甚至許多綠營人士都認為侯友宜是2024年的藍營超強棒、甚至是藍綠最強棒;然而不少政治人物、政治觀察家、關心政治的民眾,也認為侯若參選2024,必須面臨請辭第二任新北市長的「未任滿」、新北市長由誰接棒補選。

幾月幾號選舉: 投票要帶什麼?

民進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立法院過半席次,首度完全執政。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月16日下午4時開票,隨著最後一票在基隆市安樂區投票所開出,在夜間10時多正式宣布選舉結果[4]。 然而這也是中華民國歷屆總統全民直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維持2000年總統選舉後投票率持續下滑的趨勢,此次超過8%的下滑幅度更是打破歷屆大選紀錄。 朱立倫創下自2000年總統選舉以來國民黨得票數與民進黨差距最大的紀錄,也是他從政以來的首度敗選。 總統蔡英文於2020總統選舉中以817萬票記錄高票當選[13][14]。 於此同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因應武漢出現的不明非典型肺炎案例於2020年1月1日至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採檢,並於1月7日依採檢結果初步判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案例[15][16]。

幾月幾號選舉

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俗稱111年九合一選舉、或稱111年九合一大選、第三次九合一地方選舉),預計將於2022年11月份舉行。 本屆選舉是總統蔡英文自2020年5月20日連任後的首場全國性選舉,也被認為是2024年總統大選前哨戰。 中國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在2012年總統選舉順利連任後,持續推動兩岸協商談判[7]、並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8] ,同時和新加坡[9]、紐西蘭[10]、日本[11]、菲律賓簽署經濟或漁業協定[12]。 然而,在核四發電廠運轉[13]、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14]、自由經濟示範區[15]、十二年國教[16]、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等政策上[17],則引發國內正反意見熱烈討論。 本屆選舉由中華民國之直轄市(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里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並在13縣3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長和里長[6]。

幾月幾號選舉: 選舉日程

賴副總統過境美國紐約時到棒球場觀賽,並與蕭美琴穿球衣合影,引發「賴蕭配」聯想。 他15日在巴拉圭與隨團媒體茶敘,媒體詢問,蕭美琴是否是理想的副手人選,有無與蕭美琴討論此問題。 不過,綠營也有黨政人士分析,太魯閣號事件之前,林確有可能有參選新北市長的念頭,但太魯閣事件後,林第一時間請辭負責、積極搶救及善後,近來聲量大幅起色,有機會再戰台中市長盧秀燕,他認為,林佳龍再戰台中市長的機率較大。

因此「是否參選2024年總統?」將成為侯2022年連任市長之役,必須面對的最大「考題」;侯友宜如何開、何時開這張「政治支票」,包括朱立倫、鄭文燦等藍綠人士及民眾都格外關切。 正因侯施政滿意度、個人聲望始終領先不墜,2022年市長選舉就非常被看好連任不成問題,而民調似乎也印證外界看法。 例如綠營色彩的新台灣國策智庫本月中旬公布「2022年新北市長選舉民調」,拿侯友宜與陳時中、林佳龍、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林淑芬及蘇巧慧等五人各自對比,侯都獲壓倒性勝利,甚至與目前公認民進黨最強的人選陳時中對比,都領先近3成。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