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12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Ben on July 2, 2019

無薪假

面對此狀況,不可歸責於勞雇雙方,因此停業期間的薪水可由「勞資雙方協商」,老闆可不給薪。 不過,若是停業期間遇到休息日、例假日或國定假日時,老闆還是要記得給月薪制員工薪水;而在停業期間,老闆也不能強迫員工使用特休、事假等假別來折抵。 對此,勞動部表示,只要企業依照規定通報無薪假,就可以協助勞工申請「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或「安心就業計畫」,讓勞動部協助勞雇雙方度過難關。 無薪假 據勞動部統計指出,本周家數較上周淨減少78家、475人,多數事業單位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多數為3個月(含)以下,每月實施天數多為4天以下、意謂大多為周休三日。 勞動部公布的「勞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中第八點有提到,放無薪假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原則,如果要延長,也需要再經過員工同意。 因此,老闆若直接要新人妹休息「半年」、「一年」,恐怕會有問題。

  • 勞動部今(1)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目前有2,274家、15,190人實施無薪假,較農曆年前增加121家、994人,各業中,以製造業、旅行社增加最多。
  • 然而,企業如果要實施減班休息、縮短工時,還必須注意哪些法令規定呢?
  • 新北還推出防疫節能措施,商家裝設PVC布簾、吸頂循環扇最高補助5萬元,從30日開始申請,中央地方各自增列紓困項目,擴大照顧對象,及時雨讓民眾更有感。
  • 不過受影響的產業,並不是想實施無薪假就可以由雇主片面實施,仍然要依據勞動部訂頒之「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規定,方能進行無薪假(減班休息),以減少人事成本,度過疫情影響的景氣寒冬。
  • 不過,也有1家工具機停止實施約110人、另1家自行車零組件廠停止實施約90人,但兩者皆表示之後可能還會再接續實施,目前還在跟員工簽署中。

不過,多名網民則指,總體工作量不會因應無薪假而調整,任何人申領無薪假終會增加同事工作量。 其中一個留言狠批經常找藉口告假的人,不明瞭為何「阻住公司運作嘅(同事)唔會被炒」,而「肯做嘅同事」最終只會受害。 網民:不過食咗一個人嘅quota,公司唔會因為佢請咗假而畀少咗嘢你條team做呢…… 網民:其實我都患咗「返工周身病徵後群」! 網民:我公司之前有個咁嘅人,養咗佢2年,佢唔返工,淨拎公司褔利都開心。 網民:最唔明嗰啲阻住公司運作嘅唔會被炒,最終受害嘅只係肯做嘅同事。

無薪假: 無薪假真的無薪嗎?一篇帶您了解相關規定!

四大製造業中,這期資訊電子業增加263人,其他金屬機電、化學工業、民生工業人數則較上期減少。 7月1日起,符合資格的勞工可持個人任一家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提款卡,至台新國際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國泰世華商業銀行所設置之實體ATM,插入提款卡後,選擇部分工時生活補貼,輸入身分證字號及提款卡密碼,即可領取1萬元現金。 不得讓雇主或外籍勞工於此期間不經意出現違規行為,嚴重衝擊就業市場供需變動,尤其在勞動供給面因外籍勞工出現逃逸後形成黑工或聘僱期間默許外出打工等劇烈波動。 事實上竹科曾在9月之前通報一家旅行社、18人實施無假,但10月通報人數增至37人至今。 至於資訊電子業方面,他指出,本期也有一家面板相關零件通報60多人實施無薪假,反映電子零組件業受到全球需求下降影響。 無薪假或增同事工作量 有網民認為事主多管閒事,無薪假只屬員工個人事務,他人不應過問。

況且僱主處理無薪假安排不當時,就會引生出不少勞工法律問題,自找麻煩。 可是當公司營運轉差,資金出現問題的時候,如政府突然關閉不同場所如美容院,因為公司不能運作便沒有現金流入,很多時都希望員工能夠短期內放無薪期,那公司便可以省下一批薪金支出,渡過難關。 如果僱主要求僱員在法定假日工作,便須在事前至少48小時通知僱員,並在該法定假日前或後60天內安排另定假日給僱員。 如雙方同意,僱主可在法定假日或另定假日的30天內安排代替假日給僱員。

無薪假: 無薪假稍增868人 製造業、支援服務業多小規模實施

實施期間至《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屆滿時止,始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減班休息。 因應疫情延燒,嚴重衝擊民生經濟,行政院開第一槍推出紓困4.0方案,將對受影響的產業、個人發放補助。 此外,各縣市政府也紛紛跟進發放紓困補貼,包括勞工補助、以及市場租金減免等。 無薪假2023 相較去年疫情主要在國外,國內製造業受到較大衝擊,今年疫情苦主則在台灣內需產業,不少人已因此被迫停班,更有不少相關行業倒閉或員工被資遣。 對於無薪假的人工計法,《僱傭條例》中也是完全沒有提及的,只有一項提到「休息日屬有薪或無薪,應由僱主和僱員雙方協定。」即是如果老闆批准你放無薪假期,當中會扣你多少人工,也要看「雙方協定」。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進而引發全球金融體系崩潰,導致了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循環。 因台灣屬淺碟經濟,消費、投資皆受深受外部影響,故亦深受此次金融海嘯之害,其中電子產業所受的衝擊尤為嚴重。 受限於訂單的大幅減少,企業透過減少臨時性人力等前置手段,仍無法弭平成本負擔與衝擊後,遂減少生產與工作,以降低工作時間,並依比例扣減員工之薪資(即,「無薪假」)作為因應。 無薪假 若雇主未與勞工協商同意即片面實施無薪假,勞工因雇主違反勞動契約致損害權益者,得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並請求資遣費。

無薪假: 相關新聞

一、 勞工對其終止勞動契約(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法定事由)提出勞資爭議訴訟,請求給付資遣費、預告期間工資、無薪休假期間短少工資、特休未休工資、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等訴求。 在無薪假期間,勞工保有隨時終止勞動契約的權益,這時候雇主要比照《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給予資遣費或退休金。 1-雇主僅能針對與勞工約定之正常上班日,減少工時及工資,對於原本的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工資仍應照給,不得扣除。 若公司停工是因為政府強制命令要求(如三級警戒期間指定停業產業),不可歸責於雇主則可不給薪。 公司在考慮縮減人力時,建議公司先評估是否為疫情造成業務虧損,還是營運原本就已經在縮減,如為疫情造成短暫營運不佳縮編,建議公司與同仁可召開勞資會議,說明狀況並獲得勞方同意「共體時艱」,避免疫情過後需花更多人力找人。

無薪假

惟依勞動部「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事業單位受景氣因素影響致停工或減產,為避免資遣勞工,造成更多社會問題,勉允事業單位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 勞動部曾在109年2月17日發函給各地方政府、新竹科學園區等處,說明公司如果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產業業務緊縮、營運困難,可和員工協商「暫時減少工作時間」(放無薪假)。 然而,企業如果要實施減班休息、縮短工時,還必須注意哪些法令規定呢? 「無薪假」與「降薪」,兩者結果皆為減少薪資給付,惟「無薪假」係勞工同意有條件地拋棄其未出勤時數之對價工資,蓋「無薪假」係勞工以不提供勞務為前提,拋棄該期間工資請求權;然「減薪」則係直接改變勞動契約內容,對於減薪幅度多寡,僅要求雙方合意即可。 簡言之「無薪假」期間,勞資雙方約定工資並未改變,僅因停工期間勞工並未實際提供勞務,故勞工得主張拋棄該期間工資,而無違反勞基法之虞。

無薪假: 派駐海外的員工因故停工、形同放「無薪假」,雇主還要持續給薪嗎?

事業單位如因受景氣因素影響與勞工協議實施無薪休假期間,雇主仍應依「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約定,按勞工原領薪資提繳勞工退休金維持原提繳工資,不得調降。 勞動部分析,此次製造業雖然有增加,也有新增的企業,但因規模不大,業者實施期間都是2個月,員工每月約減少工作2、3天,仍認為屬於個別企業經營狀況。 雖然近幾期都有製造業上榜,但王金蓉解讀,實施的企業產業屬性不同,也是零星的個案,並非是產業整體的現象。 但未來的發展,仍需長期關注,也有將數據提供予經濟部,經濟部工業局也持續觀察各企業的營運狀況。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王金蓉表示,製造業雖陸續出現放無薪假現象,但依目前觀察,仍屬企業個別事業經營問題,尚未看到某一產業整體放無薪假特別多的情形,且製造業實施無薪假的廠商多為20人左右的小型企業。 不過,對於是否因全球需求下降導致製造業景氣轉為趨緩,勞動部會密切觀察。 勞動部今(1)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現有2,990家、19,892人實施無薪假,一周內增加19家、142人,以支援服務業(旅行社)最多,主要還是受疫情的邊境管制所影響。 製造業也有金屬機電工業及資訊電子工業,都因訂單減少及原物料短缺,讓業者決定實施減班休息。 觀察勞動基準法的立法目的及立法精神,是在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因此訂立了雇主、勞工間勞動條件最低標準。

無薪假: 員工離職原因 10大你要知! 好員工離職要避免! 不要讓好員工辭職!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2款規定,勞工工作開始及終止之時間、休息時間及輪班制之換班等有關事項應於勞動契約中約定,企業如需變更(縮減工時減少工資),仍應與個別勞工重新協商議定。 勞資雙方如協商減少工時,最快於勞工簽署同意書當天開始即可實施,無須等勞工局回文。 雇主若基於經營風險判斷,採取自主停業,或採輪流出勤,即便員工不用上班,但雇主的工資履約義務還在,就仍舊必須照付薪水給員工。 如確有受疫情影響不能繼續營業,或是營業受衝擊,可與勞工協商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並進行通報。

無薪假

〉指出:「防疫照顧假」係為防疫應變的特別措施,並非公假性質,雇主應配合准予符合條件者,但此一特別措施並未強制雇主應付薪資,希望勞雇雙方要共體時艱,共同為防疫而努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一、雇主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之意思表示,使勞工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者。 二、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對於勞工,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 三、契約所訂之工作,對於勞工健康有危害之虞,經通知雇主改善而無效果者。 四、雇主、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勞工患有法定傳染病,對共同工作之勞工有傳染之虞,且重大危害其健康者。 五、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

無薪假: 無薪假(減班休息)十大注意事項

前者是像環保容器的概念,提供消費者返還包材給商家的機會,讓商家可以重複利用包材,自然達到廢棄物減量;而後者則是優先使用回收再製的原料來製作包材,在減少製造包材所需的原物料之餘,還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現在也有許多廠商,利用生物可分解,或者以植物為基礎的原料來製作包裝材料。 無薪假 這些新品種的包材,都能在一段時間之後自然分解,大幅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也較低,是很好的塑膠替代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根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僅因為網購而產生的包裝垃圾,就已經逼近千萬噸之譜。

無薪假

黃維琛解釋,內需產業無薪假小幅回升,主因是目前市場尚未完全回復到疫情前水準。 舉例來說,疫情前桃園機場每月出入境達400萬人次,今年1月僅有130多萬人次,差距仍很大。 此外,他指出,國人出國多,但外國團客來台有限,目前以零星散客、個別商務為主。 無薪假 這些人數減少的廠商,有的表示是因訂單回流取消實施,且不需要再實施;一部份廠商表示要再觀察4月接單情形,對於後面是否實施「保守看待」,也就是未來可能會再恢復實施無薪假。 不過黃維琛強調,除了月初月底效應之外,也有不少事業單位是因訂單好轉停止實施。

無薪假: 台灣

民眾可透過線上申請、電子郵件、傳真、郵寄或電洽公立就業服務機構預約送件申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受理民眾申請登記後,會媒合具資格的民眾前往公部門做計時工作。 辦理職業訓練課程的事業單位,最高可領350萬元,補助內容包含:工作人員費、場地費、教材、文具用品費、講師鐘點費、外聘講師費、交通費等。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無薪假人數呈下滑,但製造業人數卻較上期增加123人。

另,化學工業及民生工業現則各有516人、734人實施無薪假,化工業較上一周減少19人,民生工業則增加44人。 無薪假 幸好目前台灣步步向解封、共存等目標邁進,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若您有其他的資金需求,也歡迎聯絡久通代書,讓我們來為您服務。 據投審會資料,今年上半年德國對台灣已核准的投資金額創新高,達9.771億美元,德國成為台灣第二大外國投資國。 四大製造業中,仍以金屬機電業5,225人實施無薪假最多,較上期增加3人。 資訊電子業則有1,289人、化學工業有997人、民生工業有560人實施無薪假。

無薪假: 製造業景氣有陰影?勞部預告某半導體業將接續放無薪假

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有2,698家事業單位實施無薪假,實施人數1萬8,163人,其中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持續升溫增至5,386人,與今年初的低點相比、爆增近9倍,往前回溯、更創下近兩年以來新高,景氣凜冬已至。 勞動部統計指出,目前有1,983家,15,707人實施無薪假;較上期減少177家、443人。 勞動部表示,不排除是原與勞工協商實施無薪假期限到期,因此先行暫停實施的「月底效應」。 換言之,部分業者有可能再與勞工協商,通報下期實施無薪假。 勞動部昨(16)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目前有2,567家、16,850人實施無薪假,較上期增加85家、1,068人。 各業中,製造業無薪假持續升溫,包括一家工具機業通報240人、一家面板相關零件業60多人實施無薪假。

薪資補貼為平均月投保薪資與實施減班休息後實際協議薪資差額的一半,以目前就保投保上限45800元、減班休息後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26400元試算,每月最多可領9700元。 不過要注意的是,補助數額與勞工參訓期間的勞工保險月投保薪資,合計不得超過前1年現職事業單位投保期間最高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 此外,由於COVID-19疫情導致許多行業減班休息,當「減班休息」不可歸責於勞工,且這期間不屬於常態性工作情況,如果勞工遭遇職災,職災補償要計算原領工資,必須「排除掉減班休息期間,以實施減班休息前的最近一個月完整正常工作時間」的月領薪資來計算。

無薪假: PCB業者要員工休假「圓夢」 勞動部認定為無薪假通報120餘人

新北市也針對中央紓困範圍外的行業推出補強版,包含娃娃機、釣魚釣蝦場、桌遊店,只要配合政府停業,業者給付沒有達到基本薪資就能申請紓困,企業部分,依照全職員工數乘以1萬元,員工部分則是最高可領4萬元。 據勞動部本周公布的無薪假(減班休息)指出,本周實施無薪假事業單位達576家、9855人,其中重災區的金屬機電工業仍持續上升達5225人,勞動部官員分析,個別事業單位經營狀況有別,但大多實施原因為訂單減少,而金屬機電需要持續關注。 謹慎防疫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的作法,因此筆者希望雇主、員工們應配合防疫,避免讓自己暴露於染疫的危險。 而企業經營若有受影響,在實施無薪假前,也應優先考量採取減少高階主管的福利、分紅的措施(註)。

如果有任何疑慮,記得要及早向雇主反映或向勞工局詢問,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無薪假不能單方面由雇主來決定,而是必須透過勞雇雙方協商、簽署書面協議書,並且向當地縣市政府機關通報之後才算數。 實際協議書可參考:勞動部「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並確實依照約定辦理。

無薪假: 停工

四大業中,金屬機電業有2,423人、資訊電子業有764人、化學工業有610人、民生工業有816人實施無薪假。 他並表示,儘管防疫鬆綁、國境開放,部分小型旅行社仍抱持觀望,接續實施無薪假,惟天數及人數都有略減。 此外,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等內需產業無薪假情勢大致持平。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這期有一些小型工具機業、機械零組件業、自行車零組件業者實施無薪假。

無薪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