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船隊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29, 2018

長榮海運船隊

達飛海運在絕對數量上是增長第2快的航運公司,僅次於地中海航運,在過去3年期間,它的運力增加了697,327TEU(26%),去年增加了225,000TEU(7.1%);這種增長部分歸功於在航運繁榮期之前訂購的2020~2021年交付的新造船。 2018年,長榮海運分別向三星重工及正榮汽船訂造8艘及租入12艘11,000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3月交付投運。 長榮當前總運力為133萬TEU,全球排名第七,預期隨著74艘新船交船完畢,總運力將達203.3TEU,超越赫伯羅特及ONE聯盟,躍居第五大。 長榮運力之所以能不斷推升,關鍵在於公司堅持不論景氣低迷與否,都持續船隻汰舊換新的計畫。 長榮海運的F型貨櫃輪船體長度為334公尺,寬度48.4公尺,滿載吃水為15.5公尺,符合美國主要港口的水呎限制及作業規範。

長榮海運船隊

2024年,24,000 TEU級的長榮A級貨櫃船全數交付完畢並正式取代本型船成為CEM航線主力,因此20,000 TEU級的本型船也正式成為CES航線主力。 在2019年,長榮海運宣布將在其許多船舶上安裝洗滌器,以減少污染排放[2]。 Ever Glory和其他所有較新的船隻都是在已安裝洗滌器的情況下建造的。 因洗滌器佔用相當大的空間,因此這些船的最終容量略降至20,160 TEU。 因為以前的船舶在建造時沒有洗滌器,因此必須進行改裝,而將其容量減少至20,124 TEU。 據了解,這次市場傳出長榮海運將訂造24艘1.6萬TEU的大型貨櫃輪,推估總造價約在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00億元)左右。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G級貨櫃船

去年地中海航運的船隊運力增加了321,455TEU(7.5%),達到460萬TEU,其中83,600TEU來自新造船。 2018年起,長榮黃金級貨櫃船正式主力運營CEM航線(中國-歐洲-地中海航線,停靠台北、高雄以及費利克斯托)。 歷史上的今天,前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於41歲時創立「長榮海運公司」,過往他曾因父親在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擊罹難,當時還是一名管艙員的張榮發憑著自己的苦讀成功的轉型成為航海技術人員,後自修考上三副,後來做到大副,經歷15年的航海生涯,才決定創業,長榮海運短短17年便創立世界最大的貨櫃(集裝箱)船隊,躍居為世界貨櫃船王。 長榮海運在去年購入至少20艘新造船,其中包括7艘部署於亞歐航線的超大型貨櫃船,直接從造船廠獲得的217,500TEU運力使其至少在百分比方面成為2022年增長12.5%的第2大贏家。 據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的報告,地中海航運(MSC)、達飛海運(CMA CGM)、長榮海運和以星航運(ZIM)是2022年船隊增長最快的貨櫃航運公司。

長榮(2603)(2603)海運傳評估斥資逾千億元,一口氣要訂造24艘1.6萬TEU(20呎櫃)甲醇節能船。 在廿艘F型1.2萬TEU中,八艘由長榮向三星重工訂造,12艘為正榮汽船訂造後承租,航行當前市況正旺的美東及美西航線。 長榮在2018、2019年景氣混沌之際,逆勢下訂了廿艘F型1.2萬TEU、十艘2.4萬TEU貨櫃船,從去年起開始交船,今年進入交船高峰期,正好搭上全球運價來到史上新高的多頭行情。 目前亞洲到美國線運價持續維持高檔水位,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亞洲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運價3948美元,亞洲到美東則每FEU4804美元。 2022年夏季,由於上海疫情封控,原定4月底交付而延後的首艘由滬東中華造船建造長益輪(Ever Alot)、首艘由江南造船建造長穎輪(Ever Apex)、第二艘由滬東中華造船建造長韻輪(Ever Aria)以及第二艘由江南造船建造長皇輪(Ever Atop)集中於夏季交付。 2017年,長榮德國公司更名為長榮歐洲公司,並將荷蘭、比利時、法國、波蘭、瑞士及奧地利的海運代理公司合併為長榮歐洲公司的分公司。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海運董座也換人 台北港貨櫃碼頭董事長張衍義接任

2014年3月:長榮海運加入由中遠(CSCL)、川崎汽船(K 長榮海運船隊 Line)、陽明(YANG MING)以及韓進(Hanjin,已解散)四家所形成的CKYH聯盟後,組建成新的CKYHE聯盟[3]。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今(25)日表示,為降低民眾遭到冒充政府簡訊詐騙的風險,數位部規劃政府專用短碼簡訊平台,未來各政府機關皆可透過「111」這組特定、專用的政府專屬短碼發送簡訊,以好記的3碼,讓民眾可以辨識簡訊確實為公部門發送。 平台預計今年9月底啟動試辦,數位部將優先洽詢合適有意願的中央部會機關一同參與。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 )財報亮眼,但股價在周四虎頭蛇尾,盤中首次突破500美元,惟收盤漲勢收斂,僅小漲0.1%;不過輝達在昨日財報公布同時宣布要實施250億美元庫藏股(即股票回購),《彭博》分析師Sebastian Boyd指出,這對AI投資者是一個警訊。

長榮海運船隊

回憶七年前全球貨櫃輪市場相當低迷,大多數的船公司都不太敢進場大量造船,長榮集團選擇維持原來的營運步伐,危機入市持續造船,進行船舶汰舊換新計畫。 長榮海運在船隊規劃上超前部署,今年有30艘船交船,可望成為這波航運榮景的最大受惠者。 其中,由南韓三星重工打造的1.2萬TEU(20呎櫃)貨櫃新船,28日將彎靠台北港,正式航行運價創新高的美西航線;7月長榮則將迎來史上最大的2.4萬TEU貨櫃船,未來將行駛歐洲線。 2022年9月13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為長榮海運建造的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項目2號船“長韻輪(EVER ARIA)”在長興造船基地正式交付。 “長韻輪”從出塢到交船,用時117天,創造了國內超大型箱船最短碼頭建造週期紀錄,而且實現了零缺陷。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海運持續擴充船隊,已簽約新船訂單尚有57艘待交,運能約55萬TEU

長榮海運在船隊規劃上進行超前部佈署,今年已經投入16艘全新貨櫃輪,包括7艘12,000 TEU級F型船及9艘1,800 TEU級C型船。 目前尚未交付的新船訂單包括10艘24,000 TEU級A型船,13艘12,000 TEU級F型船,14艘2,500 長榮海運船隊 TEU級O型船,及16艘1,800 TEU級C型船,共計53艘,預計在2022年底前陸續交付。 長榮海運表示,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的貨櫃航運市場除了原本經濟活動與民生需求的相關貨品外,另外增加許多防疫物資與居家工作等生活型態轉變所需的商品,導致全球多數航線貨量急遽攀升,市場運能吃緊,這兩艘新船的投入,對於求艙若渴的客戶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

  • 因科技的快速演進,全球製造業的製程不斷突破新極限,過去傳統的製程分析技術已面臨發展瓶頸。
  • 長榮運力之所以能不斷推升,關鍵在於公司堅持不論景氣低迷與否,都持續船隻汰舊換新的計畫。
  • 2007年起,整合集團下的意大利海運公司、長榮海運英國公司、長榮海運香港公司及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2009年加入)共同組成Evergreen Line。
  • 2022年9月13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為長榮海運建造的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項目2號船“長韻輪(EVER ARIA)”在長興造船基地正式交付。
  • 長榮(2603)(2603)海運傳評估斥資逾千億元,一口氣要訂造24艘1.6萬TEU(20呎櫃)甲醇節能船。
  •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1日電)長榮海運今天公告,以每股新台幣35元,處分32萬5402張長榮航,處分利益54.61億元,處分後長榮海運對長榮航的持股餘額約40萬1139張,持股比例7.43%。

長榮3月合併營收達321.72億元,年增134.77%,月增8.58%,創新高,5月隨著北美長約換約倍增及新增運力,尤其第三季開始有2.4萬TEU貨櫃船加入航行歐洲航線,市場預期長榮年底前單月營收有望突破500億元。 長榮海運船隊2023 2022年5月中旬,長範輪(Ever 長榮海運船隊2023 Ace)首次加靠新加坡港,同時第二艘台灣籍長彩輪(Ever Art)交付,投入歐洲CEM航線。 至目前為止,長榮海運在8月11日公告,預計要在8月14日至9月13日申報轉讓的37.5萬張長榮航,已全數處分完畢。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統計,全球90%貿易活動是透過海上運輸,而全球航運的碳排放量約為2%至3%,若能提升海運的運輸與調度效率,將能減少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業界指出,部分貨櫃船公司已逐漸甩開全球排名的迷失,強調獲利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馬士基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知道公司會失去全球最大貨櫃船公司寶座,卻未積極購建船舶,而是朝碼頭、物流倉儲、貨運承攬、航空貨運等多方面投資,尋求更穩定與廣闊的獲利空間。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F級貨櫃船

張榮發17歲時,因怕被同學嘲笑,懵懵懂懂「趕流行」去參加神風特攻隊招考沒上,但仍被徵召當了將近一年的日本兵,就近分配到日軍在基隆的部隊,將被調往琉球(當時已遭美軍占領)前15天,天皇發表終戰詔書,承認戰敗。 在張榮發18歲時,其父在昭南丸上執勤,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擊沉,張榮發的父親因此罹難。

長榮海運船隊

以星航運自從與2M聯盟結束在亞洲—地中海航線的合作關係後,在租船市場一直特別活躍。 若按百分比計算,這家總部位於以色列海法的航運公司是全球12大航商中增長最快的,其船隊增加了近120,000TEU(29%),大部分的運力來自於租船,包括簽訂長期合約的3艘新的11,900TEU貨櫃船。 地中海航運是去年主要貨櫃航運公司中增長最快的,繼2021年船隊運力增加411,000TEU(10.7%)後持續擴展,在2022年年初超越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擴大了與其最大競爭對手的差距。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海運新造F型船「長裕輪」亮相,今天靠泊高雄港

船身採用住艙與機艙分離的雙島型(Twin-Island)設計,可避免甲板上的貨櫃影響駕駛台視線,減少瞭望死角,增加貨物裝載空間;採用減碳船體線形設計來降低阻力,減少燃油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配備脫硫器、除氮氧化物設備、壓艙水處理器、全電動甲板機械、空氣密封式艉軸封、岸電系統等多項環保設施。 2021年10月,隨著第三艘長標輪(Ever Aim)以及第四艘長岳輪(Ever 長榮海運船隊 Alp)交付並投入歐洲CEM航線作為主力,原配置該航線之20,000TEU級的長俊輪(Ever Gifted)、長賀輪(Ever Greet)正式轉調至另一條歐洲航線-CES航線(中國-歐洲接駁快線)。 2021年9月10日,長儀輪(Ever Act)正式交付,投入歐洲CEM航線(中國-歐洲-地中海航線)。 因科技的快速演進,全球製造業的製程不斷突破新極限,過去傳統的製程分析技術已面臨發展瓶頸。

長榮海運船隊

泓德能源(6873)旗下子公司星源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漁電共生案場養殖規劃與執行,同時為一漁電共生的水產品牌。 今年開始以「生態養殖」方式於台南七股漁電共生之「日運案場」混養白蝦、烏魚與虱目魚,8月首次採收白蝦,成果超過1,500台斤,烏魚與虱目魚則預計於11月份收成。 中國官方日前表示將研究終止、或部分終止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表示,一旦退場,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將受影響,台塑四寶、亞德客、上銀、遠東新等股價衰退,就是一種警訊。 即使來自中國的主要海運航線的即期運價逐步下降,已從2022年年初的高峰降至如今接近COVID-19大流行前的水準,但整體而言,過去一年對承運人來說依舊有利可圖:穩定的合約費率和強勁的跨大西洋市場幫助承運人保持盈利。 全球海運環保新規今年元月上路後,海運市場進入一場全新賽局,在大家還在算有多少舊船退出市場時,環保節能船的戰局已經先行開打。

長榮海運船隊: 中國經濟衰退人民信心跌谷底 《紐時》:北京恐對外轉移注意力

長榮C級貨櫃船(英語:Evergreen C-class container ship)是南韓現代尾浦造船、日本今治造船以及中國江蘇揚子江造船為長榮海運建造的25艘貨櫃船系列,當中8艘由現代尾浦造船建造,15艘由今治造船建造,2艘由江蘇揚子江造船建造。 最高載櫃量約為1900個20呎標準貨櫃,船隻於2020年至2022年間投入服務。 2021年3月23日,長榮海運向日本正榮汽船租賃的貨櫃輪長賜輪因遇到強側風吹襲而偏離航道,擱淺於蘇伊士運河,造成連接紅海、地中海的運河雙向阻塞,導致全球貨櫃輪船的航運受到影響[10],後於同年3月29日脫離擱淺河道,該運河亦在隨後恢復交通[11]。 2016年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寫下AI人工智慧發展重要里程碑。

長榮海運船隊

1968年9月1日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也是長榮集團起點,由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創立於。 1985年,長榮海運榮登世界排名第一的貨櫃船公司,時間僅短短17年。 長榮集團始於長榮海運公司,由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創立於1968年9月1日。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海運處分32.5萬張長榮航 處分利益54.61億

根據張榮發基金會資料,1944年的一個冬日,18歲的張榮發,在基隆登上了人生的第一艘船,開啟了與海結緣,後來靠著自修苦讀,他從三副考起、經過二副、大副,一直到擔任船長。 35歲時進而與人合夥成立船公司,42歲時獨資成立長榮海運,一路走來,大海不僅貫穿其間,讓他在這個領域中,得以伸展理想抱負,「為海而生」這句話,見證他與綠色大洋間,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更成為世界上少數白手起家,出身船長的企業鉅子。 業界分析,最大貨櫃船公司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也可能是虧損最多的船公司,2016年韓進海運倒閉那年,馬士基虧損高達19億美元,顯然是給了該公司很大警惕;另一方面歐洲大型攬貨公司不需要高額投資,卻長期享有高額獲利,也讓馬士基積極投資物流承攬等海空運周邊業務。 長榮海運的新造船計畫將其從2021年的位置向上推升了1名,成為全球第6大航商。 它在2022年5月中旬時接收2,476TEU的長守輪(Ever Obey)後,排名超越了ONE。

長榮海運船隊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的策略奏效。 去(2021)年總計有33艘新船交付營運,增加26萬TEU運能,並配合船隊擴充積極規劃貨櫃採購,補充42萬TEU新造櫃及租櫃,不但有充裕的資源可因應供應鏈瓶頸的衝擊,掌握市場商機,更能進一步優化船型結構,提升整體船隊競爭力,挹注成長動能。 長榮目前營運船隊共計203艘,運能153.7萬TEU,其中137艘配備脫硫器,運能占比為76.4%,未來隨著新船交付,這項比率將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油價大幅上漲,但隨著高、低硫油價差擴大,可望凸顯船隊的競爭力。 展望今(2022)下半年市場前景,隨著越來越多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疫情對經濟活動的衝擊已經逐漸降低。 雖然俄烏戰爭引發油價上漲與通膨疑慮,IMF四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對今年的經濟成長仍然維持正向預期。

長榮海運船隊: 長榮第5艘F型新船「長裕輪」 投入價量齊揚的美國線

以星採輕資產策略,它透過長期租船獲得更多運力,該公司約95%的船隊是包租的,其訂單列表上100%的船舶也將透過包租方式採購。 萬海航運和赫伯羅德在2022年的船隊小幅增長,各為4.1%和1.8%;陽明海運在2022年接收了5艘11,860TEU的貨櫃船,船隊增長了6.8%。 中遠集團(包括東方海外)的船隊在2021年運力下降3.2%後連續第2年縮減,在2022年下降了2.1%至885,000TEU,但有趣的是,中遠擁有行業第2大船舶訂單;除了中遠和馬士基,海洋網聯船務(ONE)和現代商船(HMM)也減少了船隊數量,儘管幅度很小。 馬士基則相反,該公司的船隊減少了61,705TEU(1.4%)至422萬TEU,因為這家丹麥航運公司重新交付了大量噸位,這些船隻被二手出售或改裝後交付給準備支付更高租費或接受更長租期的競爭對手。

至於2019年9月長榮向三星重工、中華造船訂造十艘2.4萬TEU超大型貨櫃船,預計7月將加入營運,是長榮自1968年創立來史上噸數最大的貨櫃船,將投入歐洲航線,年底前將再加入三艘同型貨櫃船,有望緩解運量急遽攀升、運力吃緊的情況。 2022年12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滬東中華”)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為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EVER ACME”(長崇號),較合同期提前4個月在中船長興造船基地簽字交付。 長榮海運(英語:Evergreen Marine Corporation,LSE:EGMD 、臺證所:2603),是一家台灣籍的海運公司,為長榮集團核心事業之一,也是臺灣第一大、全球第6大海運公司。 長榮海運在造船評估一直有一群專業的團隊,對於市場變動的研判非常專業,造船時機及選擇的船舶,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獲利,這個策略讓長榮集團船舶在全球維持最佳競爭力,很幸運三年前全球貨櫃輪因為疫情上演史上最精彩的大多頭行情,剛好長榮海運新船大量交船,過去三年長榮海運約賺6,000億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