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巨大5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ck on July 20, 2020

捷安特巨大

1981年巨大集團推出第一個品牌GIANT,從「製造的捷安特」轉型為「品牌的捷安特」。 數十年來,GIANT禀持不斷超越自我的品牌精神,持續推出創新的自行車產品與服務,協助自行車騎士達成挑戰目標。 捷安特巨大 2003年,捷安特使用碳纖維材料製造TCR車架,並且以競賽型公路車作為主打產品。

捷安特巨大

以專業製造出發,與時俱進使我們發展成為高品質自行車及相關零組件的全球領導品牌推生者。 在布局全球的過程中,巨大集團將總部設立於臺灣,以百分之百獨資建立海外子公司,但聘用當地人才並賦予經營自主權,視海外子公司為策略夥伴。 我們整合整個產業價值鏈和全球業務,使我們能夠以無與倫比的合作方式提供相關合作夥伴更寬廣的創新和發展機會。

捷安特巨大: 品牌架構

GIANT自1996年開始啟動電動車研發計畫,由創新研發團隊開發出的e+智能科技 Hybird Cycling Technology倍力動能技術,內建多段動能模式,透過訊息中心整合人體踩踏和智能助力,在萬分之一秒內輸出高速、綿密、穩定的輔助動力,彷彿人體踩踏力的加乘與延伸,使騎乘者輕鬆享受各種騎行樂趣。 實施「運動行銷」對建立品牌形象達成良好的效果,將自行車原本的廣告特性結合運動行銷策略,使捷安特自行車之影像深植人心,強化廣告、宣傳效果。 除了規模優勢以外,巨大在產業鏈上也佈局完整,從原料、設計至成車皆為一手包辦,並且擁有自己的材料工廠,能有效控管成本。 在集團名稱與產品品牌糾結多年之後,巨大決定打破這種似是而非的稱呼,重新打造集團品牌,將母集團品牌「Giant Group」獨立出來,再以品牌管理目標,重新架構旗下四大產品品牌,而且以母集團來分配資源,讓四大品牌都能共享資源,將品牌效益發揮到最大。

捷安特巨大

捷安特旅行社以專業的角度提供國、內外自行車旅遊服務,從人員隨行、設備提供到食宿景點安排,全包式的細膩服務,無論是自行車新手或老手,都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細細品味自行車旅行的樂趣。 創辦人劉金標先生在台灣創立巨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專業的生產製造能力為基礎,致力打破歐美市場對「MIT」品質不佳的既定印象,成功為當時的世界知名自行車品牌進行代工生產,並以穩定的品質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自行車製造大廠。 GIANT首創騎乘生態系統概念,致力於為自行車騎士打造整合自行車、裝備和服務的生態系統,藉以讓騎士能夠不斷超越自我極限。 此系統以騎士為中心,透過網路與其直接對話,把握每個騎行場域,瞭解他們的需求,並透過強健的研發與製造實力,提供最好的產品與服務。

捷安特巨大: 成立Liv/giant 品牌及團隊 Liv/giant Team

2006年,捷安特使用更高級的碳纖維材質,設計出升級版的TCR車架;這款車架以一體式座桿為其賣點。 T-Mobile自行車團隊採用這款車架組成的車輛,參與環法自行車賽;升級版TCR車架也在此時聲名大噪。 升級版的車架須搭配新式座桿,它必須由專業的捷安特銷售人員精確裁切,以符合車主的騎乘習慣。

捷安特巨大

亞太地區更被視為這段期間最有潛力的自行車市場,而電動自行車在整個產業當中則一樣會領先市場。 促成此一成長的因素再普遍不過,如為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及移動性因素,還有全球暖化及自然能源枯竭等。 不過,自行車道的缺乏及自行車通勤的基礎設施網絡不足將會是阻礙全球自行車市場成長的主因。 1990年面臨自行車產業空洞化的危機時,巨大集團主動邀約第二大成車廠美利達與其他零組件廠共同成立A-Team,採取策略聯盟,無論是合作或競爭關係的廠商整合起來,彼此開放、互相觀摩學習,共同開發高價值產品。 為了增進捷安特(GIANT)品牌於全球市場的能見度,自1995年開始贊助世界盃登山賽車隊,包括美國傳奇好手John Tomac與挪威登山車明星Rune Høydahl,二位選手都曾在登山車世界盃中拿下越野賽和下坡賽冠軍。 隨著運動行銷策略的成功,捷安特的國際品牌形象也跟著大幅提昇,同時也藉由國際職業車手的測試,累積研發技術的實力。

捷安特巨大: 捷安特(GIANT)推出全球第一台量產碳纖公路車Cadex,開啟巨大集團(Giant Group)採用複合材料新紀元

1987年巨大集團以捷安特品牌推出Cadex自行車,採用複合式材料,以碳纖維管件搭配鋁合金接管組成車架結構,相較於當時僅有少數國外廠商以手工打造、價格高昂的碳纖維自行車,Cadex是全球第一台為大眾消費者打造的量產碳纖公路車。 2002 年,受到中國低價市場的崛起,台灣自行車出口總值下降,於是,「A Team」在 2003 年的自行車展期間成立。 由巨大及美利達(9914-TW)領軍,結合 11 家零件廠共同組成,目的除了改善整體產業供應鏈的營運績效,更要提升研發能力,讓台灣成為自行車的領頭羊。 定期驗收成果、工廠互相觀摩、引入豐田生產方式、垂直整合等,使台灣自行車供應鏈效能提高。

  • 捷安特公司於1972年在臺中大甲(今臺中市大甲區)附近成立,由劉金標與他的7位夥伴:姊姊杜劉月嬌、外甥女杜綉珍、卓文川、王深漢、何義明、黃俊雄。
  • 同年,公司推出優質平價的碳纖公路車種「TCR Composite」;而巨大研發的碳纖維,也已應用於 2011 年度專案中,降低製造成本及提昇產品品質,並在昆山新廠中增設碳纖車產能,以滿足大陸市場對高階車種的需求。
  •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 升級版的車架須搭配新式座桿,它必須由專業的捷安特銷售人員精確裁切,以符合車主的騎乘習慣。
  • 從前面的分析,可看到巨大的營收及獲利在 2018 年開始回升,但相信讀者在評估投資價值時,不僅會看損益表的數字,更重要的是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故以下分別用現金循環天數及營運活動現金占稅前淨利比率兩個指標,來觀察巨大的營運效率及盈餘品質是否良好。
  • 捷安特近期多次贊助國際級自行車隊(英語:cycling team),參與大型自行車賽事。

無論是在總體市場,亦或是個別的重要市場,巨大不是位居龍頭就是前三大品牌,規模、產量及品質,再加上捷安特品牌的好口碑,使得巨大具有相當高的市場佔比。 愛地雅(8933-TW):愛地雅主要業務在替國際品牌大廠代工,巨大目前以自有品牌銷售為主,兩者業務衝突不多,而愛地雅的自有品牌「FUJI」目前市佔率不高,尚無威脅。 依據德國二輪車工業協會公佈資料,2018 年德國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額成長至 31.6 億歐元,增加約 16.3%,銷量達到將近 70 萬輛左右,加上零配件業,總銷售額約為 60 億歐元。 至於荷蘭這個電動自行車風潮起始的國家,其銷售上升了 9%、達 29.4 萬輛,年銷售預估可達各約 20 ~ 50 萬輛,而歐洲總銷售可達 120 萬輛。 由於人口老化使電動自行車逐漸可取代部分傳統自行車市場,目前電動輔助自行車主要在德國、荷蘭、丹麥、比利時、法國、義大利。

捷安特巨大: 巨大集團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NT$5.15元

獲利方面,巨大靠著生產規模與垂直整合能力的優勢,以及精實的營業費用管理,在面臨產業逆風時獲利沒有衰退太多,並在這兩年抓住電動自行車的發展契機,使得營運再度重回成長軌道。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巨大營運活動現金流量占稅前淨利比率長期低於 100% ,顯示現金流的管理仍有優化的空間。 展望未來自行車產業正面臨電動自行車崛起的新變局,電動自行車的風潮為巨大帶來了新的機會,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巨大現在正用它的第二次轉型抉擇,向市場證明它能夠走得更遠。

雖然中國大陸自行車內需市場萎縮,但隨著物聯網及網路平台興起,帶動大陸共享單車經濟模式,2017 年推估中國共享單車需求就可達 2000 萬台,巨大已切入此市場,未來放量將挹注營收。 Momentum一開始鎖定中國通勤代步自行車市場,有別於主品牌GIANT主打運動風的高階自行車產品,momentum著重都市生活風格、日常舒適休閒且具流行時尚品味的自行車,同時也導入電動自行車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使更多人能享受都市中自在悠遊的騎乘樂趣。 巨大集團於1986年在荷蘭設立第一家分公司,正式將GIANT品牌推向國際市場,隨後逐年進軍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日本、澳洲、加拿大、中國等地,行銷網在短短幾年間遍及全球。 不過,近兩年考慮到Giant捷安特本身是全球前三大自行車品牌,巨大集團旗下其實還有其他三個自有品牌。 為避免市場誤解,同時也要強化各品牌的獨立性,讓「Giant捷安特」回歸產品品牌名稱,因此決定成立集團品牌「Giant Group」,多了「Group」,強化集團品牌形象。

捷安特巨大: 全球首創壓縮車架車款TCR

2010年,搭配一體式座桿的TCR車架仍然活躍於國際賽事,其中以Rabobank團隊所使用的車架最負盛名。 巨大集團發言人李書耕表示,1972年創立的巨大集團,專注自行車製造本業,創業的前10年,以自行車代工事業為主力,隨後開始發展自有品牌「Giant捷安特」。 正因為Giant是巨大集團第一個自有品牌,以往辦法說會或與投資人、媒體說明資訊時,慣用「Giant」來說明。 歐洲為全球主要電動二輪車市場之一,以電動輔助自行車為主的國家為荷蘭與德國,年銷售預估可達各約 20 ~ 50 捷安特巨大 萬輛,而歐洲總銷售可達 120 萬輛。 由於人口老化使電動自行車逐漸可取代部分傳統自行車市場,而巨大也已切入此市場,並積極研發新產品,搭上此一風潮。

捷安特巨大

由於油價高漲、環保意識及休閒健身的觀念普及,已開發國家的騎乘自行車的風氣頗盛。 而電動自行車也以省電、無污染、低噪音的優點,成為新「綠色交通工具」,因技術漸純熟、單價降低,也大幅擴張市場規模。 「聆聽每個騎士的聲音」巨大集團的品牌及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皆以此為圭臬,致力實現騎士潛藏在心中的期望,帶其突破籓籬,創造超乎想像,更加美好的未來。 TCR的鑽石幾何形車架可以說是公路車史上革命性的發明,透過壓縮前後三角尺寸,在提昇剛性的同時大幅減少材料使用以達到輕量化的效果,TCR推出之後各家自行車廠牌爭相模仿,引領風潮長達數十年。 GIANT以TCR車款贊助西班牙ONCE車隊,成為指定用車,開啟GIANT贊助公路車職業車隊輝煌戰果。

捷安特巨大: 巨大集團

巨大 2016 年集團合併營收 570.9 捷安特巨大2023 億元,年減 5.5% ,主要是因為大陸市場衰退。 以下簡述個子公司狀況:2016年捷安特歐洲子公司成長,主要受惠於運動型電動自行車銷售年增近 捷安特巨大2023 5 成;捷安特美國子公司因受到競爭對手高庫存、削價促銷影響,營收微幅減少。 但在2016、2017年的衰退後,巨大一改低靡之勢,營收重新呈現成長趨勢,2018年成長幅度達到 9%。 本站及本公司對該第三人所有之網站上的內容品質、效力、正確性、完整性、即時性、適法性,及該網站上之任何言論或聯結不負任何責任。 本站及本公司亦無調查、監視第三人所有的網站上的內容之品質、效力、正確性、完整性、即時性、適法性的義務。 本站上之網路指示連結功能無論於任何情形下,不能解釋成為對任何第三人網站的保證、背書、推薦或相類的聲明。

捷安特巨大

其優異的成果也引來歐美廠商的贊助,更引發了「共同行銷」的效益,使台灣的自行車在全球皆有良好口碑。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臺證所:9921)是一家總部位於臺中市中部科學園區的跨國自行車製造商,以捷安特(英語:GIANT)為其主要行銷品牌。 1972年由劉金標等人成立,並於1981年創立「捷安特」品牌、2008年設立全球唯一女性單車品牌Liv。

捷安特巨大: 巨大集團推出GIANT (捷安特) 自有品牌

面對全球人口高齡化與節能環保的議題,世界各國開始投入電動自行車技術的研發,自行車業龍頭巨大集團也在1996年加入此行列,隔年便以GIANT品牌推出首輛電動輔助自行車Lafree,高品質的產品搭配專業、貼心的銷售與售後服務,深受消費者信賴。 從實體銷售數據來看,電動自行車(E-bike)市場的規模呈現穩健成長的趨勢,2024 年電動自行車全球營收有望達到 186 億美元。 在製造高品質自行車產品的同時,巨大集團也致力於自行車新文化的推廣,捷安特旅行社成立的目的,便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輕鬆自在地享受自行車旅遊的樂趣。

  • 以專業製造出發,與時俱進使我們發展成為高品質自行車及相關零組件的全球領導品牌推生者。
  • 巨大集團發言人李書耕表示,1972年創立的巨大集團,專注自行車製造本業,創業的前10年,以自行車代工事業為主力,隨後開始發展自有品牌「Giant捷安特」。
  • 其優異的成果也引來歐美廠商的贊助,更引發了「共同行銷」的效益,使台灣的自行車在全球皆有良好口碑。
  • 獲利方面,巨大靠著生產規模與垂直整合能力的優勢,以及精實的營業費用管理,在面臨產業逆風時獲利沒有衰退太多,並在這兩年抓住電動自行車的發展契機,使得營運再度重回成長軌道。

巨大 1999 年開始切入電動輔助自行車開發,年銷售量最高達 30 萬台,並且是第一個將電動輔助自行車帶入歐洲市場的品牌。 預期 2017 年歐洲電動自行車銷售量還會繼續成長,而 2016 年電動自行車佔巨大營收比重約 7% ,預期能成長至 10% 。 巨大機械至今已成立 44 年,在全球自行車市場中市佔率第一,成立初期為 OEM 經營模式,於 捷安特巨大 1980 年接下美國自行車大廠 Schwinn 的訂單後快速成長。 然而,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廉價勞動力,使得巨大轉往利基市場發展:打造自有品牌 Giant 捷安特。 目前,捷安特自行車熱銷全球 50 多國,並在世界各地擁有 1 萬多間經銷商,為全球知名品牌之一。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巨大集團從製造業日漸成長為旗下擁有四個國際品牌的事業體,為了更貼近市場與消費者,巨大集團打破行之多年的「廠辦合一」,將全球營運總部搬遷至臺中科學園區,主建築包含了辦公大樓與全臺第一座自行車文化探索館,流線型的外觀結合巨大集團企業形象,傳遞機械科技的速度感與流動性,成為中科最美新地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