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產業白皮書12大優點2023!內含生技產業白皮書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April 26, 2020

生技產業白皮書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指出,身為本土疫苗廠,國光生技堅守對台灣防疫的承諾,當台灣有緊急需求時,國光生技一定優先提供全民所需疫苗,善盡社會責任,致力於落實生產在地化、市場國際化,這也是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疫苗產業的一大啟示。 保瑞副總經理陳世民表示,保瑞聯邦為台灣CDMO領導藥廠保瑞藥業之集團公司,主要負責台灣及亞太地區之處方用藥、非處方用藥與保健產品之代理與銷售,擁有國際品牌長期信賴的合作經驗、完整專業訓練的銷售團隊以及綿密的經銷通路網。 不僅已深耕醫院、診所及藥局通路等台灣三大主要銷售渠道多年,並建立堅強的客戶關係,亦透過代理國際知名品牌,包括日本衛采、SS Pharmaceuticals、法國Boiron等旗下保健產品,成功打入了各大連鎖零售系統網絡,市場通路布局完整。 勤業眾信長期深耕於生技醫療產業,關注產業動脈及最新議題,生醫合作交易研究已邁入第六年,除彙整合作交易案件與趨勢外,更針對授權交易過程中的尋找夥伴、談判方式等面向,以及智慧財產管理策略和風險管理提出致勝關鍵。 早在1990年代,工研院就以原有的資通訊研發基礎,努力推動AI與巨量資料分析技術應用的發展;時至今日,已助攻我國的金融、醫療、農漁、物流等多項產業找到轉型新解方。 本報告分析了醫療照護與生技領域中,9個子產業在過去全球COVID-19持續影響下的表現,及對這些產業在2022年及未來的交易活動預測,隨著疫情所帶來的醫療新契機,在未來一年,醫療照護與生技產業預計將持續受到高度關注。

尤其,精準醫療與人種高度相關,如亞洲人的肺癌跟美國人的肺癌,所啟動的基因是不一樣的,這對臺灣在投入精準醫療發展有極大的助益。 如此凸顯出企業逐漸屏除傳統以製造成本優化為主之舊思維,並轉而聚焦拓展新領域所帶來之發展可能。 投資招商 生技產業白皮書  藉由政府資金、獎助、優惠、育成之整合性商務服務平台,輔導產品商業化、育成新創生技公司、並協助完成上市櫃。

生技產業白皮書: 啖保健品商機 生技業結盟打世界盃

高端是台灣 3 家國產新冠疫苗的開發商之一,旗下新冠疫苗 MVC-COV1901 在 2021 年 7 月以免疫橋接取得 TFDA 緊急授權(EUA),為台灣第 1 支國產新冠疫苗。 逸達生物科技(簡稱逸達,股市代碼:6576)的新藥開發技術分 2 種,一是藥物傳遞技術穩定注射劑型平台(Stabilized Injectable Formulation, SIF),可開發小分子、蛋白質藥的新劑型,提升藥物有效性與持續時間,主要標靶癌症與慢性疾病。 二是合理性藥物設計(Rational Drug Design),透過先導化合物的優化與篩選,合成新穎結構藥物(New Chemical Entity, NCE)。

生技產業白皮書

細胞治療透過細胞修補、恢復受損的身體組織,但過去基於安全考量僅開放自體細胞治療。 生技產業白皮書2023 然而費用高且多數病患可進行細胞治療時,白血球及身體狀況已經較差,在此情況下,異體細胞治療就會是另一個解方。 異體細胞治療取出的檢體只需要一次檢驗後,可事先製造保存並於需要時取用(off-the-shelf),在療效與節省成本上相當有潛力,病友也有機會較快使用到新的臨床技術。 生技產業白皮書 根據Evaluate Vantage統計,2021年全球生醫(含生技製藥與醫療科技)併購交易案共有302件,總金額為1,588億美元,為2018年以來創新低。 主要由於過去為大型生技製藥的巨額交易案(mega deal)推升總體生醫併購交易金額,近期因被收購的目標公司估值高且融資環境較好,加上大型生技製藥企業漸傾向併購中小型研發導向的生醫公司,透過吸納外部創新,以拓展或強化既有的治療領域,使得巨額交易案數量下降導致2021年總體生醫併購交易額下滑。

生技產業白皮書: 專業服務新趨勢

工研院IEK產業報告指出,台灣醫材出口金額去年預計達833億元新台幣,年成長率達5%。 隨著高齡化、居家醫療的普及,醫療器材市場也持續增長,BMI Research也預估2021年至2024年之年複合成長率約為5.6%。 但是台灣市場有國際知名大廠的競爭,許多公司採用電商與海外市場突圍,或是如佐登結合SPA服務,增加化妝品附加價值。

  • 國科會今天將主辦「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研商透過「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公私協力創商機。
  • 藥妝雙雄搶進藥局通路市場,統一美麗集團旗下康是美去年搶進藥局事業,今年已開出100家,國內藥妝龍頭台灣屈臣氏昨(23)日...
  •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簡稱生醫推動小組)為經濟部委託本中心營運管理之跨部會業務推動單位,設置目的為以臺灣為中心,為國內外生技醫藥產業提供全方位之服務。
  • 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統計, 2020 年臺灣生技產業的年產值 6,011 億元新台幣,年複合成長率(CAGR)7.4%。
  • 「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昨天起在南港展覽館一連展出四天,自動化工業大展及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是兩大主軸。
  • 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吳政忠、政務委員林萬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Appier董事簡立峰、數位部長唐鳳、衛福部長薛瑞元、經濟部、勞動部、教育部等產官學界將親自出席與會。

故新興醫療科技除了再生醫療外,精準醫療及數位醫療也同樣納入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中,故結合台灣的資通訊優勢、大數據及優質醫療將會建立起第二座護國神山。 新冠疫情與科技進步加快遠距醫療、智慧醫療的興起,加速業者於該領域的投資與發展。 觀察近期台灣生醫產業的投資併購活動,以被外資併購下市以及台灣廠商水平和垂直整合為主。 其中,授權為台灣生醫產業最常見的合作交易方式,也是早期新藥研發公司的資金來源之一,近年來台灣已有多件生技製藥企業的海外授權成功案例,顯現台灣生技製藥公司邁入另一成長階段。 生技產業白皮書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於2021年7月20日發布《2021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本次主題為「群策群力 馳騁國際」,生醫產業為各國政府高度管制、具地區性特色及生態圈相對較封閉的產業,且目前多數領域為由數家國際大廠主導之市場。

生技產業白皮書: 應用生技產業發展與前景

依據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2022年我國生技產業營業額為新臺幣7,009億元,截至當年底,已有130家生技醫藥公司上市櫃,市值約1.25兆元,更為產業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此外,我國擁有眾多生技研發機構及研發成果,也培育眾多高素質的基礎研發人才,除可向全球推廣,吸引外商來臺投資,也可協助廠商跨國合作與拓展國際市場,讓臺灣在這波疫情期間成為防疫科技與生技醫藥創新研發的全球注目焦點。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簡稱生醫推動小組)為經濟部委託本中心營運管理之跨部會業務推動單位,設置目的為以臺灣為中心,為國內外生技醫藥產業提供全方位之服務。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補助下,工研院長期深耕精準健康等領域,持續研發新穎生醫科技並扮演產業平台角色。 放眼今年最新趨勢,建議業者專注技術研發時,也可借力使力組隊結盟,參加「HiMEDt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等產業平台,與跨領域會員一對一、一對多交流合作,才能儘快達成技術落地,進軍國內外市場搶商機。

生技產業白皮書

展望2023年,預期蛋白降解藥的研發熱潮仍將延續,小分子藥對疾病機制、以及靶向作用的成效將有更深入了解,最新已朝向開發靶向RNA藥物,以阻斷疾病的産生。 不同於傳統大小分子,核酸藥物其一是針對目標mRNA 進行轉錄調控,近年由於技術突破,核酸藥物帶來精準治療潛力,吸引大廠投資或與新興廠商結成策略結盟,針對罕見疾病、心血管、呼吸道、神經性疾病藥物標靶開發,補足自身核酸藥物產品線。 其中,核酸藥物傳輸系統影響其藥物穩定度、標靶精準度、藥物傳輸效率等,因此「藥物傳輸技術」為各大藥廠兵家競爭之地。

生技產業白皮書: 生技製藥產業的數位轉型:以跳躍式數位創新脫穎而出

臨床資源上,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位在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旁,有助生技公司銜接其臨床研究。 其中以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的發展較為長久,生技類別涵蓋生技醫藥、醫療器材、農業生技、保健食品等,進駐廠商近百家,規模從新創到上市櫃皆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於 2018 年啟用的國家生技園區,有別於現行科學園區多以較成熟產業為導向,國家生技園區則是以中央研究院為主軸,定位為銜接基礎學術研究與後期商業化開發的生技聚落。 進駐公司的領域為蛋白質新藥、基因療法、細胞療法、以及精準醫療等,目前進駐的 18 間公司中,有 77% 皆為新藥開發領域。

全球生技製藥併購案中,2021年仍以癌症、罕見疾病和免疫疾病為疾病領域交易熱點,核酸藥物、基因療法則為熱門的技術領域。 醫療科技併購交易則因疫情與科技進步加速遠距醫療和智慧醫療的興起,2021年總額創新高。 台灣數位精準健康發展可區分為醫療健康資訊、行動醫療及個人化醫療三大領域,台灣在物聯網;雲端、大數據、AI剛起步的時期,即著手將病歷和醫護設備電子化;各產業注意到醫學數據潛藏的價值,掀起跨領域合作風潮;此外,智慧醫材和居家檢測皆是行動醫療發展的成功項目,目前也已形成一條產業鏈。 產業局強調,市府將持續與產業併行,提供優質產業發展環境及資源,扮演生技企業最佳夥伴,共同打造臺北生技新紀元! 而育成中心沈執行長以「細胞平台技術在精準醫療產業應用潛力與挑戰」為題,談到現行再生醫療未來趨勢發展,目前當紅的細胞治療主要為癌症免疫治療,尤其CART-T細胞治療,全球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0.54%,預計2027成長到117億美元,面對疾病演進能夠找到新的治療方向。

生技產業白皮書: 生醫產業政策進展與佈局「精準健康」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暨「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昨(23)日開展,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政府修訂產業創新條例,提供史上最高的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將有助促進下世代關鍵產業與技術,進而鞏固並提升我國關鍵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地位。 由全球生醫產業併購統計資訊可發現,生醫產業之併購動能並未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除了2020上半年的併購交易量受到當時疫情混亂不安而略為降低外,2020年下半年之併購案件數及金額皆已雙雙回升,充份顯示業者對於透過併購加速取得優質資產的迫切性。 2020年前十大交易中,有多起併購之交易標的為生物製劑廠商,而遠距醫療、分子檢測及基因治療相關領域亦有具規模之代表性併購案例。 4.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的大宗發展方向為天然物應用開發、生技檢測及代工服務產業,以及農業相關產業。

基於生醫產業的特性,藥物於上市前皆需經過臨床試驗與查驗登記,核心技術(成分、醫藥用途等)將於過程中完全揭露,建議必會公開的資訊應以申請「專利」作為優先的保護策略;若所涉及的資訊無法藉通常檢測方法而被輕易還原,以及任何與公司競爭力有關之資訊,均建議應先考量以「營業秘密」之管理,做為智財保護策略。 生醫企業如能採取「合理保密措施」、對機密資訊進行妥善的保密管理,建立如TIPS等合適的智財管理機制,將能增進公司形象,吸引資金挹注,強化公司競爭力。 活動當天與會業者參觀癌症精準醫療檢測新興儀器,包括單細胞基因檢測及循環腫細胞分析平台、免疫細胞分析鑑定系統、RNAi精準篩選設備等。 中研院生醫轉譯中心詳細的介紹這些設備特色,在個人化精準健康需求的時代,這些生醫轉譯核心共儀設施不僅服務進駐研究團隊、育成產業及國內外學研及生技研發單位醫藥產業,更可支援國內生技研發所需,透由資源共享的核心共儀設施,加速研發進程。 為使國人對政府推動生技產業之工作,以及對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策略、目標、展望能有所了解,編撰「2019生技產業白皮書」,內容包括全球生技市場現況、我國生技產業政策,我國生技產業政策執行及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與展望等章節。 2020年前十大交易中有多起併購之交易標的為生物製劑廠商,而於遠距醫療、分子檢測及基因治療相關領域亦有具規模之代表性併購案例。

生技產業白皮書: 生技醫療產業

截至 2021 年為止進駐公司共 106 家,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 124 億元,2020 年全年營業額約 52.66 億元。 生技產業白皮書 此處是台灣唯一針對農業生技發展的園區,同樣擁有腹地廣大的優勢,適合建置量產生產線。 南港生技園區位在台北市,為了整合藥物與試劑研發流程的相關資源並加速產業進展,該園區也進駐政府的育成中心,以及法規審查單位如「食品藥物管理署」,以及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等。

生技產業白皮書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而位於台灣最南邊的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則以功能性食品、動物疫苗和育種發展為大宗。 生技產業的發展除了取決政策條件,也仰賴產業、學術資源與資本市場共同投入,全球知名生技聚落(biocluster)如波士頓、舊金山灣區,除了吸引國際大藥廠駐點,更是無數生技新創孵化地。 另外《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也於 生技產業白皮書2023 2021 年修訂編修版本,新納入 CDMO(委託開發與代工)產業列為重點扶植項目;而「新藥」適用範圍則擴大加入新劑型藥品、再生醫療、精準醫療、以及數位醫療範疇,以符合台灣目前生技產業多元化發展動向,並藉由這項針對生技產業的特惠條例,幫助扶植台灣生技產業。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自111年1月1日起施行,並陸續增訂(修訂)相關8項辦法。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團隊發布懶人包,帶您一次掌握租稅優惠重點以及與「產業創新條例」的租稅優惠比較分析。

生技產業白皮書: 併購價值創造

期待政府提供多元資本市場策略,助益生醫產業透過投資並成長之策略,加速研發創新,使更多生醫產品能更快推出,造福群眾並打入國際市場。 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人蘇嘉瑞醫師/律師表示,正如同前述調查報告所示,CDMO及資通數據為目前投資人關注的三大投資熱點,而台灣政府亦因應投資趨勢,逐步完備相關法規,例如今年初施行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就新加入了CDMO 模式及數位醫療等項目,完全契合國際生醫投資趨勢。 而目前研議修正中的再生醫療三法,包括「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以及「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將能與「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構成3+1的法規生態系,將會是一個又有高度、廣度以及連結度的一個整體發展制度。

陳司長也分析臺灣當下面臨的挑戰,例如欠缺資源整合平台、專利智財保護制度不健全與市場規模小,導致商品化能力低。 又以發展臨床試驗中心的條件來說,放眼亞洲鄰國如中國、韓國,不論是政府提供的優惠條件或者廣大試驗族群,對於臺灣來說都是激烈的競爭對手。 截至 2021 年 6 月為止,國發基金直接投資生技公司共 19 家,總投資金額約新台幣 52.49 億元。

生技產業白皮書: 生技業海外併購一波波 保瑞去年併安成藥後 今年續找標的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翁麗俐分析,自2020年以來,全球面臨疫情變化莫測的不確定性,即使如此,生醫產業的併購活動並未像其他產業般受到影響,而仍活絡的進行;同時,市場資金更加認同生醫產業之必要且關鍵的地位,進而加強對生醫產業的佈局。 除了2020上半年的併購交易量受到當時疫情之混亂不安而略為降低外,2020年下半年之併購案件數及金額皆已雙雙回升,充份顯示業者對於透過併購加速取得優質資產的迫切性。 工研院21日發表2023生醫產業關鍵趨勢,分別從「精準藥物」、「再生醫學」、「智慧醫材」等面向切入。 蛋白降解藥成為新藥開發的主流之一,藥物傳輸技術更是兵家必爭;再生醫療雙法進入立法階段,國際研發趨勢轉向異體細胞治療,off-the-shelf(立即可用)、自動化生產成為產業新動能。 周容羽建議,在產業與產業間的分野界線逐漸模糊的時代,企業必須保持發展彈性,取得新產品/新技術、進入新市場,並藉由跨領域全面布局及合作,橫跨水平、垂直整合,掌握多元應用場域下的發展契機,擁抱生態網絡體系。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科會將「高齡科技」列為重點發展產業,要以科技提升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及就業,並將提出三大目標,首先是延長國人平均健康壽命至75歲,第二是65歲以上高齡者勞動參與率倍增至20%以上,第三則希望健康福祉產業營收突破3,000億元。 勤業眾信生醫合作交易研究已邁入第五年,本報告彙整全球生醫併購交易概況和趨勢,以及提出併購可能面臨的風險和降低風險的相關措施。 中國將近三年的清零政策轉完,解封雖有助於經濟重返正軌,但也意味染疫有擴大的可能性,市場預期藥品需求會同步的提升,相關個股相繼走強。 疫情趨緩,受疫情影響重症與死亡人數亦緩慢下降,經濟與社會活動逐漸恢復,因此非緊急醫療療程安排也重啟運行,醫療項目的轉變也影響醫療器材市場需求品項的銷售,將反應在醫療器材品項變化與市場需求量的回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