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營收公布時間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June 13, 2022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不過,與各 IC 設計大廠合作的 P6 廠區擴產進度延遲,預計 2023 年第二季陸續投產,產能由原規劃 2.75 萬片上調至 3.25 萬片。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另外,對於長期營運,王石說,仍樂觀看待,以聯電差異化特殊製程技術領導地位、多元化產地的產能供應、及卓越的品質和營運,能掌握跨產業持續數位轉型推動需求,成為領先客戶的首選晶圓製造夥伴。 聯電全年營收2787.05億元,年增30.8%,其中,第四季合併營收為678.4億元,季減10%,年增14.8%,第四季毛利率達到42.9%,歸屬母公司淨利為191億元,季減29.4%,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1.54元。 聯電稍早在股東會也強調,半導體庫存調整仍持續進行,進度也比預期緩慢,下半年景氣未見明顯復甦。 雖然景氣周期性變化持續,但在5G、智聯網(AIoT)及電動車等大趨勢推動,公司對半導體產業中長期成長動能持續樂觀看待。 聯華電子在 2022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2023 年的合併營收成長了 30.8%,來到新台幣 2,787 億元; 公司的毛利率為 45.1%,營業利益率為 37.4%,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 7.09 元。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受惠於 28 奈米業務明顯成長,聯電 2021 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 2,130.11 億元,較 2020 年成長 20.5%,毛利率 33.8%,也較 2020 年成長 11.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557.8 億元,每股 EPS 來到 4.57 元。 就即將問世的代號 Meteor Lake 處理器來說,其直接受惠者當然就屬以 5 / 6 奈米製程來協助生產繪圖晶片模組,系統晶片模組及輸出入晶片模組的台積電,這不但挹注營收,持續維持了與英特爾的合作關係。 但是在當前大環境經濟仍不佳,全球市場對消費將審慎保守的狀態下,是將新產品出售增加營收,或者是另一階段庫存增加,則有待後續觀察。 聯電強調,在22/28 奈米製程的營收年增超過 56%,主要來自對於 28 奈米 OLED 顯示驅動晶片及影像訊號處理器的强勁需求。 而 2022 年,聯電在車用電子領域有亮眼的成長,車用 IC 的業務量成長了 82%,達到整體業務的 9%。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Nvidia AI 晶片需求旺 季報亮眼盤後股價漲逾6%

聯電(2303)今日公布12月營收209.46億元,月減近7.1%,年增3.29%,為同期新高,但與去年相比,單月年增率為2022年最小,且是去年第三低。 此外,該晶片結合相變化記憶體和數位電路,在人工智慧推理方面將與GPU性能相匹配,但效率高得多。 相變化記憶體是此晶片關鍵,外電指出,相變化記憶體可改善數據傳輸的問題,讓AI推理加速並減少功耗,改善GPT-4或Midjourney等生成AI應用的硬體營運壓力。 所以我們也要做好最壞打算啦,到底最爛是怎麼樣,從2021年拉開來看,狀況最好的毛利率為2022年第二季46.45%,當時正好受惠台幣大貶值而爆發。 至於最低迷的毛利率為2021年第一季26.53%,如果我們簡單把這一季當作2023年第二季的三率,再搭配營收,其實獲利就可以有個底了。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在第四季,由於大部份半導體終端市場需求顯著放緩,加上整體產業的庫存持續修正,聯電的晶圓出貨量比 2021 年同期減少 14.8%,整體產能利用率降至 90%。 受惠於全球大趨勢推動而不斷增長的需求,加上半導體產業結構性轉變,公司長期成長將獲得強力支撐。 王石回顧,第四季由於大部分半導體終端市場需求顯著放緩,加上整體產業庫存持續修正,晶圓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4.8%,整體產能利用率降至90%。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傳跨足CoWoS!矽統盤中股價振幅6.39% 公司澄清:無此計畫

而聯電完整的 28 奈米產品線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和客戶群的多樣化,同時讓聯電取得更高的市占率。 由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會延續到明年,法人預期聯電下半年營運逐季成長,在出貨暢旺及漲價效應發酵下,看好第三季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稅後獲利等將同步續創新高,第四季營運成績還會比第三季好。 展望未來,聯電認為,5G與電動車快速成長趨勢下,終端裝置需求量持續增加,公司將透過創新模式,跟客戶盡力維持長期夥伴關係,強化客戶黏著度與客戶簽訂長期供貨合約,一同解決供需問題。 另外,2022 全年聯電營收創新台幣 2,787 億元新高,營業利益突破新台幣 1,000 億元。

  • 但中鋼仍看好第四季鋼市回溫,表示7月應是今年最差的時候,8月後因為月盤開高,平均價格會有較好表現,樂觀中鋼8月出貨量應該不錯,可望帶起營收、獲利表現,有機會逐步彌平虧損。
  • 針對7月獲利表現不盡人意,中鋼指出鋼鐵業單位售價及毛利下跌是導致營業收入減少、營業損失增加的因素,但看好近期經濟數據有落底跡象,7月應該是今年最差的谷底,在利多因素逐漸浮現後,第四季鋼市可望重回上下游供需均衡狀態,傳統旺季不看淡。
  • 為了有效提升AI晶片產能,輝達財務長克芮斯於日前的財報會議也首度證實,輝達已認證其他CoWoS封裝供應商產能作為備援,未來產能吃緊問題將得到紓解。

儘管業界面臨設備延遲,但聯電正與設備供應商密切合作,確保對客戶的長期協議維持在正軌。 對於誠品「還要虧多久」,吳旻潔先前指出,經濟規模很重要,預估電商部分還要3到4年才能轉盈,而整個公司轉盈則是比較快到來、「來日不遠」。 根據財報顯示,誠品生活今年上半年營收29.11億元,年增16.7%,歸屬於母公司淨損0.66億元,每股虧損1.39元,已較去年同期的3.08元縮小。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先前表示,今年是誠品有史以來展店和撤店面積最多的一年,展店總共超過2.7萬坪,撤店1.7萬,今年營業面積將淨增加1萬坪。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2023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2023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3年8月28日電)誠品生活今天宣布,占地1.9萬坪的「誠品生活新店」將於9月28日正式開幕,有近250家品牌進駐;新店據點將是誠品目前在亞洲最大的據點,明年度也預計會是營收最高的店點。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財經雲

聯電的健全財務結構及充足營運資金支援下,致力卓越製造與發展全面產品,並鎖定高成長市場,以鞏固聯電的特殊技術領先地位。 大陸經濟強勁復甦,汽車產業產能大幅上升,卻導致車用晶片大缺貨下,美日歐等國向台灣政府喊話,希望可以讓晶圓代工廠釋出更多晶片供應這些車廠,聯電、世界先進以及力積電也有望拉高產能,紓解晶片不足的壓力。 聯電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創下1,768.21億元、年增19.3%,毛利率22.1%、年增7.7個百分點,營業淨利220.1億元、年增369.3%,歸屬母公司淨利為291.9億元、年增200.7%,每股獲利2.42元。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此外,中鋼認為,近期經濟數據顯示有落底跡象,加上美國就業數據表現優異,日本央行重申維持貨幣寬鬆方向,大陸持續擴大刺激經濟政策,以提振車市、房市等消費信心,將有助全球經濟重回擴張軌道,鋼市亦將重回上下游供需均衡,銜接第四季傳統產業旺季的到來。 而根據外媒的報導,在這樣的生產技術下,英特爾預計將能每月量產 36.5 萬片的 Meteor Lake 的消費型處理器,以供應市場的需求。 首先在 Meteor Lake 消費型處理器方面,市場消息直指將不僅是第一款採用 Intel 4 製程的處理器,也是第一個 EUV 微影曝光技術支援的製程,用以降低大量生產晶片模組 (CPU tile) 的成本。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聯電(2303)與台積電並列「晶圓雙雄」…股價卻天差地遠? 財報揭為何漲不動原因

英特爾強調,第 5 代 Intel Xeon 處理器 (代號 Emerald Rapids) 目前正在提供樣品給客戶,預計將於 2023 年第 4 季推出。 使用 E-core 的 Sierra Forest 處理器預計將於 2024 上半年交貨,而使用 P-core 的 Granite Rapids 處理器將於之後推出。 因此,對於台系供應鏈方面,包括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等相關伺服器生產廠商都有機會受惠。

受惠於長期汽車電子化和自動化趨勢的推動,聯電預期車用電子 IC 將持續成為 2023 年及往後的重要成長驅動力。 透過晶圓廠全面的車用等級製程技術和通過符合車用的嚴格品質標準,同時持續與世界級汽車領導廠商建立堅實的夥伴關係,聯電已做好服務廣大車用電子市場的準備。 聯電(2303)今(16)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2年營運成果,毛利率45.1%,年增11.3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破千億,營益率37.4%,比去年增加13.1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871.98億元,年增56.3%,每股盈餘7.09元。 展望今年,共同總經理王石坦言,全球經濟疲軟,客戶庫存天數高於正常水準,訂單能見度偏低,預計第一季將充滿多重挑戰。 聯電預估,第三季晶圓出貨將季增1~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增加6%,平均毛利率將提升至35%。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ASML砸105億元林口設廠 經濟部投審會准了

如果從月增率來看,2022年九月到2023年二月出現連續六個月的衰退,這時間點通常都是聯電的旺季,所以這也間接看出營運不振的狀況,不過三月開始又回到月增,截至六月已經創下連續四個月的成長,這算是好事,因為客戶開始慢慢去庫存,訂單又開始緩步增加了。 不過如果再回到年增率觀察,其實2023年上半年都很慘淡,每個月從元月年減4.31%到六月年減23.23%,累計營收也從年減4.31%擴大到六月年減18.43%。 【時報-台北電】晶圓專工大廠聯電(2303)公告8月合併營收187.90億元,連續4個月創下單月新高,主要是受惠於7月後調漲晶圓出貨價格,接單暢旺且現有產能全數滿載到年底。 另外,儘管近期市場動盪,聯電還是藉 5G、AIoT 和電動車等應用普及,半導體含量提升帶動市場成長,長期展望依然看好。

聯電近來股價受到台股表現不佳,6月22日除息後,股價直直落至37.15元,7月以來到昨(5)日外資賣超1.1萬餘張,自營商反手買超6500餘張。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2023 半導體業界傳出,聯電(2303)高層接掌矽統,有意將CoWoS交由矽統(2363)統合,讓矽統榮登連2個交易日成交量居冠,今日(30日)也高達18萬7174張,成交金額達63.66億元,惟此傳言遭公司否認。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聯電12月營收落至2022年第三低 庫存效應Q4業績減1成

其中,台積電將以 5 / 6 奈米製程來協助生產繪圖晶片模組 (GFX tile),系統晶片模組 (SoC tile) 及輸出入晶片模組 (IOE tile),透過有較佳良率,以減少生產成本。 雖然AI相關產品占各大廠營運比重尚且不高,但市場看好,AI需求勢必在未來幾年快速成長,認為聯電、日月光投控此次藉此打入AI供應鏈,今年雖不易具體拉抬業績,但未來成長性仍相當可期。 劉啟東進一步指出,聯電目前台灣員工近1.5萬人,因今年獲利一定會比去年更好,明年員工分紅應該也會優於今年。 直接看營收數據,2023年無庸置疑,聯電獲利正在走下波,上半年都是年減衰退,當然,對比2022年還有疫情因素及缺貨漲價題材,這是基期加上庫存問題同時發生。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中華電信(2412)表示,中華電信IDC為企業提供完整、可靠與安全的機房服務,滿足企業在機房、上網、資安及雲端的多元需求... 2.聯電營收創單月歷史紀錄的同時,高層主管卻持續賣股,從5月統計以來,共有8位高層主管賣出887張股票。 1.聯電8月營收253.4億元,月增2.09%,續創單月歷史新高,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1856.51億元,年增37.36%。 整體上來看,國內銀行的資產品質確實是相當不錯,並沒有因為升息而造成資產品質滑落,也難怪升息期間的台股盡墨,大家反倒積極抄底買進銀行主體的金控股了... 金融股配息穩定的特色,是許多存股族的首選,然而就從去年開始,美國快速升息以及防疫保單虧損的影響下,多數金融股跟著大跌,但也因為金融股有著不易倒閉的優點,這波跌勢反而是長期投資者逢低加碼的機會。 不過如果從技術面及籌碼面來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機會再寫一集跟大家分享,以技術面、籌碼面角度來看觀察聯電短、中、長期股價走勢。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半導體3強拚非台積CoWoS鏈 2檔搶商機

3.PTT網友擔心半導體產業利空消息不斷,外資曾警告半導體庫存及景氣循環,當時散戶沒人信。 聯電8吋成熟製程在微控制器(MCU)、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等訂單湧入下,產能已全線滿載,滿產能投片情況可望延續到明年中。 聯電8月合併營收月增2.3%,較去年同期成長26.6%,累計前8個月合併營收達1351.6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5.5%,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儘管存在週期性擔憂,聯電仍維持正面的業務前景,管理層比以往更具信心應對任何潛在低迷,高盛認為這歸功於產品組合改善、更好的客戶組合。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揚秦(2755)今(30)日舉行法說會,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10.21億元,年增13.98%,稅後純益0.63億元,年增2.53%,EPS為2.08元。 揚秦表示,下半年進入旺季,將持續展店,麥味登預計至少再開60家、力拚2025上半年達1000家水準;炸雞大師今年則至少展店15家;全新火鍋品牌最快9月底加入。 此外,聯電也致力擴大汽車業務,目前將相關汽車業務歸類在「其他部分」,該類別約佔其總收入的12%。 他強調,將透過晶圓廠全面車用等級製程技術和通過符合車用嚴格品質標準,同時持續與世界級汽車領導廠商建立堅實的夥伴關係,聯電已做好服務廣大車用電子市場的準備。 另外,針對製程方面,聯電在22/28奈米製程營收年增超過56%,主要來自對於28奈米OLED顯示驅動晶片及影像訊號處理器的强勁需求。 相變化記憶體(Phase Change Memory, PCM)有「萬用記憶體」之譽,利用特殊「相變化材料」這項新興記憶體技術,提升記憶體效能並降低能耗,讀寫速度為現有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100倍以上,耐久度更超過1,000倍,且成本更低。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矽統傳跨足CoWoS搶AI大餅!連2天爆大量 公司澄清無此計畫

王石進一步強調,2023 年全球經濟疲軟,客戶的庫存天數高於正常水準,訂單能見度偏低,聯電預計第一季將充滿多重挑戰。 長期來看,我們仍樂觀看待,以聯電差異化的特殊製程技術領導地位、多元化產地的產能供應、及卓越的品質和營運,能讓我們掌握跨產業持續數位轉型推動的需求,成為領先客戶的首選晶圓製造夥伴。 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第四季客戶的強勁需求讓我們各個晶圓廠持續保持滿載,而整體晶圓出貨量比上季增加1.7%,達到255萬片八吋約當晶圓。 受惠於28奈米業務的明顯增長,2021全年營收比前一年成長超過20%,營業利益更創下了歷史新高。 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2021 年第四季客戶的強勁需求,使各晶圓廠持續保持滿載,整體晶圓出貨量比第三季增加 1.7%,達到 255 萬片 8 吋約當晶圓。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在定價方面,聯電在2021年將價格調升中十位數(mid-teens),預計今年會再上調相同幅度,儘管未提供2023年的定價指引,但聯電仍對代工供需持謹慎樂觀態度。 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備貨動起來,助攻台積電下半年3奈米家族出貨動能轉強,法人看好台積電第3季美元營收在蘋果大單... 台積電昨(20)日舉行法說會,總裁魏哲家坦言,AI需求雖然增加,仍無法彌補當前庫存調整與經濟前景不佳的干擾,台積電因而二... 誠品今年撤出的據點有包括首季的台北站前地下街和年底的信義大店,展店方面除了9月28日開幕的新店據點,還有位於台中七期的台中480店,營業規模約7500坪,預計10月分階段開業,會是中南部最大據點。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2023 TrendForce表示,預期2024年記憶體原廠對於DRAM與NAND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Flash的減產策略仍將延續,尤以虧損嚴重的N...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聯電:持續提升獲利 預期明年員工分紅優於今年

原因也很簡單,基本面還不是很好,產業展望也不佳,加上台積電還在載浮載沉,而且FED七月升息一碼的機率也不低,半導體族群可能還得再撐一下子。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聯電目前在全球設廠的狀況,台灣產能最大,包含12吋、8吋及一個6吋,其中六吋晶圓廠主要是為了衝刺氮化鎵產品,也就是卡位第三類半導體,但目前還不是主力就是了。 這邊先科普一下,晶圓廠尺寸越大,相同良率之下,你就能製造越多的晶片,但是晶圓廠建置成本及市場供應量就會更大,換言之,聯電因為產能及設廠成本問題,才把6吋晶圓廠設定在第三類半導體,而目前主力晶圓廠為8吋、12吋晶圓廠。

據了解,旺宏與IBM合作淵源深厚,早在2004年,雙方就已經有策略合作聯盟關係,並共同投入相變化記憶體開發十餘年,初期還有不少同業加入,隨著時間流逝,不少廠商退出共同研發合作,目前旺宏是IBM相變化記憶體唯一合作夥伴,並取得特定AI相關授權。 外電報導,IBM在國際期刊《Nature》發表重大突破,利用相變化記憶體改變物理特性,以類似超導體的概念改變半導體元件物理特質,開發一款類比AI晶片雛型,該AI晶片搭載的相變化記憶體,由IBM與旺宏共同開發,備受關注。 【時報-台北電】中鋼今年最差的時刻已過,8月起隨鋼市好轉、盤價上調,營收獲利可望反彈向上,逐步弭平上半年的虧損。 焦煤、鐵礦砂等原物料行情走揚趨勢下,鋼鐵業者認為中鋼第四季沒有降價空間,漲價勢在必行。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晶圓代工Q3旺季不旺 傳台積電明年策略性降價

祥碩(5269)、信驊(5274)、原相(3227)、譜瑞-KY(4966)、創惟(6104)、昇佳電子(6732)、矽創(8016)、天鈺(4961)、力智(6719)、瑞鼎(3592)、聯發科(2454)、威鋒電子(6756)股價表現最強。 AI伺服器的廣達(2382)、緯創(3231)、華碩(2357)、微星(2377)、宏碁(2353)、佳世達(2352)、英業達(2356)、仁寶(2324)股價也都回檔整理,只剩下營邦(3693)、技嘉(2376)價維持平盤以上震盪。 總經理王石指出,針對 2022 年第四季,因為受通貨膨脹和俄烏戰爭影響,預期面臨需求疲軟逆風。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 16 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2 年第四季營運狀況,其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678.4 億元,較第三季的 753.9 億元減少 10%。 第四季毛利率達到 42.9%,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 191 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新台幣 1.54 元。

  • 聯電善用過去兩年半導體業的疫情紅利,強化我們在特殊製程技術的差異化,提高了獲利能力,並深化與關鍵客戶的關係。
  • 所以,TrendForce 將 2023 年整體伺服器整機出貨量下修至年減 5.94% 的情況下,市場預估,即便英特爾在資料中心處理器上推陳出新,後續能否帶動雲端服務業者與企業的換機潮,未來的變數似乎仍大。
  • 台股早盤上漲,但漲幅內容卻和上週的強勢股不同,軍工股成為引領大盤走高的指標,AI股回檔整理,早盤強勢主導指數的電子股以聯電(2303)、日月光投控(3711)、台積電(2330)為主,IC設計股以跌深反彈股居多。
  •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今(25)日公佈2021年Q4營運報告及2021全年財報數據,2021全年度獲利達557.8億元,年增91.1%,衝上歷史新高,每股純益4.57元,公司持續看好今年第1季表現,並預估2022全年資本支出為30億美元。

為協助台灣零售、金融、電信、娛樂等面向消費者服務的產業掌握生成式 AI 趨勢與應用新可能,KPMG安侯建業今(30)日舉...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預期2024年記憶體原廠對於DRAM與NAND Flash的減產策略仍將延... 業界人士分析,相變化記憶體具備速度快、非揮發性、低功率等特性,讓高密度記憶體可做為儲存應用,填補AI伺服器所需的DRAM、儲存記憶體當中的價格及性能落差。 韓媒報導,三星也積極發展先進封裝技術,並欲搶食輝達訂單;南韓政府也意識到半導體封裝技術具備戰略重要性,正啟動一項重大封裝技術研發項目,希望在5至7年內,先進封裝領域急起直追台積電等國際大廠,包括台積電、美國Amkor,中國長電科技集團等。 1除另有說明外,本公告中的所有財務數字都是根據中華民國金融監督委員會認可的TIFRS編制,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的IFRS不同。 數字代表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三個月期間,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個月期間,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等效三個月期間的比較。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TrendForce 估明年 DRAM、NAND Flash 需求位元增13%及16%

再從聯電旗下晶圓廠佈局來看,12吋剛好四個國家各一間,你就知道這算地區性的策略,另外補充一下,聯電在2023年的資本支出為30億美元,其中九成都投注在12吋晶圓廠的建置,所以這也可以看出公司趁景氣大好賺錢趕緊擴廠,放大產能、技術更新的晶圓廠。 聯電12吋廠產能利用率已達滿水位,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訂單湧入,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22奈米產能開出仍被客戶一掃而空。 台玻(1802)看準5G需求,持續提升電子級玻纖布等產品生產比重,而玻纖布已通過台光電驗證,使其承為潛在AI受益者,今日股價一度衝上漲停價20.6元,成交量逾3.7萬張。

綜合外電報導,IBM新晶片採用14奈米生產,結合相變化記憶體設計等,就能達到最領先晶片效能。 經過測試,該晶片與GPU等數位晶片一樣擅長電腦視覺AI任務,效率提升14倍,並大幅解決能耗,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將部分混合訊號和類比晶片結合在一起的晶片。 目前旺宏與IBM的相變化記憶體共同開發計畫,以三年為一期,期滿後雙方視狀況再簽訂新共同開發合約,雙方早已嗅到AI帶來的商機無窮,將相變化記憶體合作方向瞄準AI應用,最近一次合約於2021年10月簽訂,旺宏還特別透過重大訊息公布相關內容。

聯電營收公布時間: 集邦:估 DRAM、NAND Flash 明年位元成長率需求雙看增

穩定的產能利用率主要受惠於終端市場的強勁需求,特別是消費性產品和與電腦相關的應用,如WiFi、數位電視、微控制器、及電源管理IC等。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今日公布 2021 年第四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收為新台幣 591 億元,較第三季的 559.1 億元,成長 5.7%。 第四季毛利率為 39.1%,歸屬母公司淨利為 159.5 億元,每股 EPS 為 1.3 元。

聯電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情況預期會延續到明年,在龍頭大廠台積電計畫調漲明年價格後,聯電第四季預期會再度漲價,今年營收將逐季創下歷史新高,年度獲利亦可望續締新猷。 聯電2021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91億元,季增5.7%、年增30.5%,第四季毛利率為39.1%,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159.5億元,每股獲利為新台幣1.3元。 2021全年營收2130億元,年增20.5%,毛利率為33.8%,獲利557.8億元,年增91.1%,每股稅後盈餘為4.57元,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1.6%。 聯電 2021 年全年資本支出約 18 億美元,而 2022 年則預計到 30 億美元,幅超過六成。 預估 2022 年全年資本支出 90% 用於 12 吋產能、10% 適用 8 吋產能。 南科 Fab 12A P5 廠區擴產的 1 萬片產能,預計 2022 年第二季開始量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