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缺貨5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Ben on November 5, 2019

蛋缺貨

2021年8月高麗菜一度漲到200元一顆,11月農委會「又」發出紫爆警示,年後價格可能崩盤。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蛋缺貨

社區傳播、北農群聚重創傳統產銷鏈,民眾改用網購卻物流爆量、菜卡在產地或到貨時已腐爛,凸顯台灣長期缺乏採收後預冷等冷鏈觀念、設施的嚴峻問題。 首先,當雞蛋生產過剩時,「包銷制」讓沒有競爭力的蛋農也能存活下來,也因此缺乏競爭、改善生產設備的誘因,進而讓台灣的雞蛋產業停留在落後的生產模式,而整體社會就要為此付出代價。 蛋商小陳觀察,雖然中小型蛋商仍苦撐著,不過若繼續缺蛋,蛋價機制如此不符現況,大型蛋商調蛋壓力變大,價格繼續喊上去,中小型蛋商遲早收不到蛋而失業,而末端的早餐店、中小型通路也會被捨棄。 這是蛋商和蛋農的LINE群組,平常交流產業訊息,若有蛋商缺蛋,也能及時跟同業調蛋支援。 由於極端氣候愈來愈嚴重,這兩年飼料費漲幅更是驚人,蛋雞農難以再依賴原本的生產模式。

蛋缺貨: 網紅行動電源爆炸 業者宣布「二組序號」消費者可免費換新

防檢局家禽防疫科長余俊明表示,禽舍升級不敢說一定就不會得禽流感,但從數據上看,風險確實可降低,而密閉式禽舍還要區分有沒有做緩衝區,有緩衝區也能更有效阻擋。 根據最新出爐的2021年台灣家禽統計手冊,全台灣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 翻開中央畜產會的統計資料,雞蛋產量從2021年12月開始,接連12個月比前一年同期低。 從2021年12月開始,雞蛋價格不斷往上飆升,到了2022年5月一斤產地價更突破40元,且至今都未低於此價格;對照2019年2月,36.2元的上一波蛋價高點,蛋價幾乎可說是「回不去」了。 然而,光是疫情恐難解釋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根據記者調查,去年台灣養雞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減,才是缺蛋的重要前因。 然而,光是疫情恐難解釋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根據記者調查,去年台灣養雞量因疫情大減,是缺蛋的重要前因。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蛋缺貨2023 台灣雞蛋約八成走包銷制,不管蛋農產出的雞蛋大小、品質,都會由固定合作的蛋商以重量計價全收,再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定價。 台灣並非特例,全球多國也鬧蛋荒,英國雞蛋產量創9年新低,美國雞蛋在過去一年漲價六成,是50年來的最大漲幅,日本雞蛋批發價也較去年同期飆升1.86倍,價格同時創下1993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你買不買得到雞蛋?」——這自年初起就是台灣人的民生話題,受禽流感及氣候低溫等影響,雞蛋產量銳減、蛋價飆漲,民眾買到就上載至社交媒體炫耀自己是「雞蛋富翁」。

蛋缺貨: 台灣竹筍產業的幕後英雄─徐堯煇,力抗頑強筍病毒,破解竹林開花死亡密碼

許振忠指出,極端氣候影響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台灣蛋雞場大部分還是傳統開放式,加上集中在中南部,尤其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夏天雞隻往往熱到受不了,冬天一有寒流來也會影響產蛋率,但只要讓養雞場轉型現代化,就能有效穩定控制溫度對產蛋量的影響。 「今年(指2022年)缺蛋情形的確比往年嚴重!」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直言,從每月的日均產蛋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還低,但同時台灣人平均每年雞蛋消費量卻持續攀高,2021年達到356.25顆,需求變更多,供給卻降低,供需不平衡下價格因此推升。 「缺蛋會到幾月,我也説不準。」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一般農曆年後消費及加工需求會趨緩,如果天氣也好轉,雞群產蛋率提升,就比較不會缺蛋;但天氣如果始終濕濕冷冷,以現在蛋雞場85%以上是傳統雞舍來看,十分受環境溫度影響,仍是令人擔憂。 「照這情況,可能會缺蛋缺到三月、四月,」他透露,中央目前正在研擬調度進口雞蛋、加工業者減少雞蛋使用量以優先滿足民生需求,但目前尚未定案。

  • 然而在雞蛋產量不足的時候,僵固的定價機制、以及被政府干預凍漲的價格,卻又無法反映真實的市場行情,導致農民缺乏增產誘因,進一步讓供應缺口惡化。
  • 這是蛋商和蛋農的LINE群組,平常交流產業訊息,若有蛋商缺蛋,也能及時跟同業調蛋支援。
  • LINE TODAY也期待與《報導者》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 他總結,所以這次除了禽流感的因素外,今年缺蛋絕對和凍漲脫不了關係,在他近20年裡的雞農人生中,首見缺蛋缺成這樣,他大嘆「真是最照顧農民的政黨阿」。

據官方統計,台灣每年每人要吃355顆蛋,每日雞蛋需求量為12萬箱(每箱200顆),但去年底至今產蛋母雞減少400萬隻,目前雞蛋每日產量降至11.2萬箱,每日雞蛋缺口約在50萬至80萬顆。 近期全台鬧蛋荒,尤其以北部最為嚴重,賣場或市場幾乎難以見到雞蛋的蹤跡。 有一名雲林蛋農發文解釋為何蛋價飆漲,也預告年後雞蛋缺貨時間可能還要更長,甚至加劇惡化,「飼料飆漲的問題全體畜牧業都受到影響,問題會慢慢顯現出來」。 國內畜牧業飼料多為玉米及豆粉,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說明,關鍵在於中國的玉米及黃豆粉的購買量大增,據傳中國境內非洲豬瘟疫情有稍微獲得控制,養豬戶飼料需求回升,加上中國遭遇大水災,玉米及黃豆欠收,為補足缺口而大量進口。 目前玉米的國際期貨價格已創下8年新高,鄒信南坦言,價格上漲還會持續多久完全無法預測。 除了雞蛋跟雞肉的滯銷,產地雞農還要面對飼料成本的上漲,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養雞所有成本中,飼料占比最高,價格從去年9月至今已連漲 7 次,白肉雞飼料價格每公斤已達18元(漲3.5元),蛋雞飼料每公斤則來到15元(漲3.4元)。

蛋缺貨: 從李登輝到賴清德 台灣30年「過境外交」下的美中台角力

所以對蛋雞農來說,就會缺乏生產高品質雞蛋的誘因,對於養雞環境的提升也就缺乏動力。 蛋缺貨 再翻開台灣家禽統計手冊,2022年全國白肉雞飼養數量有4764萬隻,其中8成3都是採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禽舍。 這些數據都顯示,開放養殖比現代化的密閉養殖方式,較難抵抗禽流感的衝擊。

蛋缺貨

「照這情況,可能會缺蛋缺到三月、四月,」他透露,中央目前正在研擬調度進口雞蛋、加工業者減少雞蛋使用量來優先滿足民生需求,但目前尚未定案。 在彰化負責清運禽畜屍體的洪姓化製業者表示,從去年11月起,一個月的化製重量高達200多噸,「從來沒遇過這樣的狀況,雞、鴨都很多,尤其是蛋雞,連較小的雞都死很多。」推估是受天氣冷、疫情升溫影響。 台灣媒體《報導者》引述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榮譽教授吳聰敏指,包銷制本意是保護農民,卻可能傷害到市場機制。

蛋缺貨: 進口蛋維持蛋量

但疫情控制就不知何時了,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對這次的禽流感疫情直呼「很奇怪」,因為前兩年的禽流感疫情多出現在肉雞場,但今年卻是蛋雞場、中雞場都中鏢,甚至不乏大場、密閉式雞場,「沒有這樣過」,今年的禽流感病毒與過去的H5N2是不同基因型,確切感染原因尚待調查,預計要到氣溫回暖,疫情才會紓緩。 曾姓蛋農表示,「農產品價格是變動的,量多價格自然就跌,往年也有崩盤的情形,但頂多1-2個月,但是去年真的崩盤太久,5-10月蛋價都在谷底,收購價格比生產成本低太多,誰受得了!」蛋雞業者為了止血虧損,只能搭上這波「淘汰潮」,產業估計去年中旬共淘汰兩成蛋雞,飼養量只有往年的八成。 彰化陳姓蛋農表示,去年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重創養雞場,加上近年來密閉式養殖雞舍越來越多,雞舍一但染疫、病毒更容易傳播,他估計彰化地區因疫情撲殺死亡的雞隻高達300萬隻。 據統計,台灣雞蛋年產量超過80億顆,當中85%母雞仍是以傳統的開放式「格子籠」(battery cage)飼養,即一張A4紙大小的籠子內關了2到4隻雞,牠們吃喝拉撒都在籠內解決,多數雞隻畢生不曾踏上地面,更無法張開翅膀,如此密集的環境容易傳播病毒,禽流感肆虐期間更是不堪一擊。 原PO解釋,在大量養雞場因成本過高情況下,大量淘汰母雞拋售,自然就會造成缺蛋的影響,「目前大概是需求100供應90的狀況,終端只要出得起錢高價買,還是買的到雞蛋可以用,因為品牌蛋、動福蛋的售價原本就是一般蛋的一倍以上,所以他們對成本的承受力更高,母雞能生得更久」。 進口玉米營業稅率為5%,自2022年2月7日起,百分之百減免,至今4度延長減免期限,第四次免徵延期將於3月底到期。

蛋缺貨

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歸咎於雞農老齡化,轉型意願不高,禽舍老舊導致蛋雞生產率差。 當局近日提出投入10.5億台幣,在未來3年協助登記5萬隻以下規模的傳統開放式禽舍,改建為非開放式、密閉水簾禽舍,並導入智慧省工設備,雞糞處理資源化等。 根據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報告,台灣在2020年進口雞蛋999公噸,2021年進口483公噸,2022年1到9月就超出歷年達到1379公噸。 雞農都關注日後當局會否增加進口比例,陳吉仲強調未來10年、20年台灣人所需雞蛋主要來自國產供應,這個結構性改變不可能發生。 進入官網還能看到過年期間5選3的優惠活動,不過卻沒註明其中2項已經缺貨,消保官表示,商品沒有註明季節限定,又沒有在停賣後,提出供貨時間,已經違反民法債務不履行條款,可以要求退費。 他表示,如今會缺蛋就是因為飼料飆漲,結果蛋價還凍漲,有人質疑「只要運費不賠,蛋農幹嘛減產」;他點出產蛋率是個關鍵,雞無論會不會生蛋都要吃飼料,而產蛋率有8成已經算不錯了,「但除了產蛋率以外,蛋殼的品質也是會影響產蛋量」。

蛋缺貨: 蔡英文:2050淨零轉型是跨界大工程 政府會給企業支持

多年來的人情,讓地區小型蛋商、餐飲業者不至於在這波缺蛋潮中被捨棄,然而這樣的方式正面臨崩解。 蔡上煌透露,全國產地價公定一箱850元,實際上早就不符現況,缺蛋的蛋商加到一箱1,200,有的蛋農乾脆少交蛋給原先配合的蛋商,若產量有100箱,就只交70箱,剩下30箱給其他出高價的蛋商,也就是外界所謂的黑市。 農委會統計,全台以養2萬隻雞以下的飼養戶最多,佔全國63.3%,這些小型蛋農大部分高齡化、採傳統籠飼,包銷制不分品質、大小,按盤價所有雞蛋全收,對蛋農來說不僅省工,不用煩惱銷售,也不需花太多心思提升雞蛋品質,在供給過剩的「堵蛋」時期,負責任的蛋商仍會咬牙全收。 台灣的雞蛋市場建立在濃濃的人情和地域性,中小型蛋商供貨範圍較少跨縣市,和合作的蛋農也很少打契約,倚靠彼此默契供貨,數十年交情並非金錢可移。

  •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1年飼養1萬到3萬隻的蛋雞場占比最高、達58.59%,10萬隻以上則只有15家,不到1%。
  • 日前因為國際玉米價格大漲,導致養雞成本提高三成,但這波缺蛋的主因並非飼料因素。
  • 許振忠指出,極端氣候影響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台灣蛋雞場大部分還是傳統開放式,加上集中在中南部,尤其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夏天雞隻往往熱到受不了,冬天一有寒流來也會影響產蛋率,但只要讓養雞場轉型現代化,就能有效穩定控制溫度對產蛋量的影響。

彰化陳姓蛋農表示,去年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重創養雞場,加上近年來密閉式養殖雞舍越來越多,雞舍一但染疫、病毒更容易傳播,他估計彰化地區因疫情撲殺死亡的雞隻高達300萬隻,「疫情嚴重到很難想像,養30、40年的前輩都說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 然而養雞產業染疫不肯往上通報,是業界普遍「不能說的秘密」,因此實際病情與官方統計往往天差地遠。 「禽流感會使雞隻抵抗力下降,其他疾病隨之而來,併發症狀讓雞死亡。」苗栗蛋雞業者楊先生說明,禽流感說白了就是雞隻的感冒,禽流感的出現會使雞的健康狀況欠佳,前兩年疫情都沒有今年嚴重,且蛋雞有殘留風險問題,場內成雞不可使用藥物,今年同業狀況都很慘。

蛋缺貨: 彰化大量雞隻死亡,清運屍體業者:一個月化製量高達200多噸

陳先生接著四處打聽,聽聞去年3月中的華氏囊炎 (IBD) 疫苗缺貨,導致有的種雞、中雞沒有打到疫苗。 疫苗缺貨已經不是新聞,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峰表示,禽流感不見得是缺蛋主因,但經濟動物的疫苗常常缺貨是事實。 從種雞場源頭缺貨,到中雞飼養育成率低落,以及末端蛋雞場一度大量淘汰開產雞,導致養雞缺口越來越大、永遠補不滿,源頭供應鏈失衡,加上秋冬季禽流感好發、雞隻難照顧,就變成「蛋雞場沒雞可入、蛋商沒蛋可賣、民眾一蛋難求」,全台大缺蛋的情況。 中雞場去年年初也因為缺少疫苗,導致育成率低落,來不及滿足下游端的買雞需求。 陳先生接著四處去打聽,聽聞去年3月中的華氏囊炎 (IBD) 疫苗缺貨,導致有的種雞、中雞沒有打到疫苗。 日前因為國際玉米價格大漲,導致養雞成本提高三成,但缺蛋可能就和飼料無關了。

然而去年10月起蛋價漸漸回穩,蛋農想「入雞」卻發現沒雞可養,原因來自「種雞場」和「中雞場」都出現「雞缺口」。 過年前走進辦公室,跟同事說完新年快樂,下一句就是問:「你今天有買到蛋嗎?」士林的楊太太上星期準備尾牙時前去買蛋,結果老闆規定只能買一斤,害她跑了兩間店才買齊。 竹圍的陳太太去雜貨店買蛋時,老闆提到,蛋雞因禽流感而被大量撲殺,所以缺蛋很嚴重,每個客人只能買15 蛋缺貨 顆。 另一方面,雞隻產蛋的最佳溫度為攝氏14至至25度,開放式蛋雞場無法應對天氣變化,一遇到溫差變化大產蛋率就下降。

蛋缺貨: 飼料去年至今連漲7次,雞蛋的飼料成本比產地價還高

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表示,飼料成本的上揚主要與中國購買量大增有關,無法預期會漲到何時。 蔡上煌(化名)家裡在台中市區經營蛋行已40年,一斤白蛋零售約60元,但從過年前蛋行就貼著「白蛋售完」的紙條,訪談的一個多小時內,6、7個客人上門,都只能失望而歸。 「我們都把蛋優先送給餐飲業者了,」他表示,目前蛋農供貨量較正常時少了3成,消費者沒蛋還能忍,但早餐店沒蛋可能會倒,為了保全客戶,目前先放掉零售市場,全力調度蛋給餐飲業者,但仍然要共體時艱一起減量,例如原先供應2箱減到1箱。 農委會曾調查,國內雞蛋約有一半以傳統散裝方式銷往傳統市場、雜貨店、業務通路(如早餐店、餐廳、烘焙業);超商、超市、量販店、大賣場及網購則佔了25~30%,大多以盒裝銷售,其中有5%是有機、友善雞蛋。 剩下的則有12~18%作為液蛋、水煮蛋、滷蛋及茶葉蛋等加工用;3~5%供應校園和國軍。 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高傳謨直言,禽流感出現在種雞、中雞及蛋雞場,甚至土雞場、肉雞場,「所有環節都中鏢了」,現在蛋商到處加價找蛋、搶蛋,還因中央要求凍漲而賠本售出,依然無法彌補缺口,有的蛋商因為跟通路簽約,沒有供貨會被罰錢,因為找不到蛋,竟去別的零售通路買蛋來轉手交貨。

蛋缺貨

蛋商和蛋農不滿的情緒接近沸騰,因為根據大型蛋商涂萬財、魏毓恆以及畜牧處研究,台灣出產的雞蛋大約有8成走包銷制,蛋價長期掌握在大型蛋商手中,早在去年缺蛋時就飽受抨擊。 農委會去年曾允諾改善制度,增加蛋農參與,讓蛋價透明化,但顯然成效不彰。 不過蔡上煌說,去年初缺蛋時喊到一箱900多元就到頂,但今年競爭激烈,喊到1,200元還不一定拿得到蛋。 台南黃姓蛋商也無奈表示,自己以一箱1,200元的高價向同業買蛋,再直接用1,200元賣給客戶,油錢、工資全自行吸收,只求穩定客戶,期盼雞蛋趕快恢復產量渡過難關。 以市場理論來看,既然北部較南部缺蛋、大型通路也缺蛋,供貨蛋商理當加價向蛋農買蛋,就可稍微彌補北部缺蛋問題。 供應麥當勞、日本連鎖丼飯業者的大武山牧場,在餐飲用蛋裡屬於中高價位,但最近除了一直湧入新客戶詢問外,營運長魏毓恆也表示,還有老客戶除了既有的量,需求額外暴增50%,但因雞蛋減產,很難再滿足新的需求。

蛋缺貨: 雞蛋缺貨?飼料恐漲「第5波」 民眾:1斤42元好貴

不過,許多蛋農和蛋商都對農委會提供的數字存疑,普遍認為今年比去年缺口還大。 蛋農認為去年過年前雖然缺蛋嚴重,但過完年後相對緩解,今年則至今尚未緩解,調蛋的價錢也從去年每箱900元左右,到今年要1,200元。 儘管目前蛋雞舍升級的貸款額度已提升到5千萬元,但根據2021年農委會調查結果,6成以上蛋農不知道政府有提供低利貸款。 為加速推動轉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22年12月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將向行政院爭取34億元預算,執行雞蛋產業精進措施中程計畫,升級禽舍、導入自動化生產設備都是可行方向,待行政院核定後,最快2024年可執行。

蛋缺貨

政府宣布,預計進口澳洲500萬顆雞蛋,種雞則預計進口30萬隻,首批36萬顆進口雞蛋已在2月28日抵達,種雞現在也已到5萬隻。 蛋缺貨2023 例如2021年台灣COVID-19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時,餐飲業哀鴻遍野,蛋商也受重創。 蔡上煌說,當時蛋行蛋多到放不下,只能任憑雞蛋臭掉,但如果不收,之後蛋價好時農民也不會交了;而就是因為市場低迷時仍對蛋農不離不棄,使得他今年仍有蛋可買。

蛋缺貨: 新聞自律規範

為了平穩國內雞蛋供給量,據上下游報導,農委會自2022年3月起,從日本、美國、澳洲大量進口雞蛋。 2022年1月~11月,雞蛋進口量破歷年紀錄,已達2527公噸創下歷史新高。 2022年初,進口種雞20萬隻,而後又透過專案進口3萬隻,共計23萬隻。 今年農委會規劃原先計劃進口26萬隻,為確保未來一整年蛋雞生產無虞,提高種雞進口量至30萬隻,以提高汰換生產率較低的老蛋雞。 2022年到2023年2月8日,台灣禽場的禽流感禽場案例有72例、撲殺家禽數約98萬隻,其中,蛋雞場計15場,撲殺蛋雞數累計有22萬隻。

台灣大部分雞蛋都是走「包銷制度」,農民只管生產、盤商統一收購,但一爆發蛋荒,就出現產地價格和市場價格脫鉤的荒謬景象,也造就產業升級、蛋量調控上的各種弊病。 疫情短時間內不會解除,飼料價格一時之間也難回穩,雞農和豬農該如何是好? 王建培表示,目前蛋雞狀況最危急,會請各地雞農淘汰產蛋率低的老母雞,來減少雞蛋的產量。 蛋缺貨 高傳謨亦表示,雞蛋滯銷雖可透過冰存調節,但冰存空間有限,從源頭減量才是根本,另外老母雞下的蛋太大、蛋殼薄,不符合超市量販包裝規格,透過淘汰,才能讓雞蛋價格回穩。 雞蛋與雞肉滯銷,但飼料價格卻是從去年9月以來連漲7次,產業界估算,肉雞飼養成本增加一成,蛋雞飼料成本增加兩成,已經是虧本在養。 豬農同樣叫苦連天,目前毛豬價格雖然不錯,但每一頭豬的飼養成本增加了一千多塊,豬農並未因豬價好而受益。

蛋缺貨: 雞蛋產地價每台斤升2元 零售價跟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行政院已同意從3月1日起,再次延長玉米營業稅減免1季,保障農民生產意願。 農委會表示,已與蛋商協調,調度5%加工原料蛋供應至傳統市場、雜糧行等通路,並提高洗選蛋至超市通路的鋪貨量。 2月8日農委會指出,寒流或冷氣團導致的低氣溫、擴大日夜溫差,會影響雞蛋產蛋與育成率,目前每日雞蛋產量11.3萬箱,再加上調整雞群換羽、汰換老蛋雞,產量比春節以前的日產12.2萬箱少。 原PO認為,如果蛋價可以跟著通澎上漲,才可以緩解缺蛋的問題,他預估每斤漲到50元才算合理價格,「飼料繼續漲上去雞蛋的價格又再次跟不上,恐怕缺蛋問題會變成,需求100供應80,這時就真的很難買的到雞蛋,而飼料飆漲的問題全體畜牧業都受到影響,問題會慢慢顯現出來」。 蛋缺貨2023 比起改變長久以來的沉痾,農委會短期內解決雞蛋產量不足的手段和去年沒有太大差異,都是以進口其他國家雞蛋緩解、專案引進種雞。

蛋缺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