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確診人數9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Dave on April 24, 2019

7月5日確診人數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19日至7月4日。 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桃園市3例、苗栗縣2例,屏東縣、基隆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16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1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2752),為7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個案於6月11日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同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12日確診,7月3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3日累計公布13,792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00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9.8%。

在長達69天的三級警戒後,疫情曲線已從高原期逐步下降,目前單日本土新增數約在10例之內。 共計為男性14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5月24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5月27日。 7月5日確診人數 中國官方7日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4675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新增本土病例4620例,中國媒體報導,重災區上海這波疫情染疫數累計破60萬,目前全中國疫情中高風險區仍有111個。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8日累計公布14,42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817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8.9%。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8日累計公布14,21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34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6.9%。 台灣近日新冠確診本土病例激增,單日確診數連續三日突破4萬,新冠累計確診總數達31萬,專家預計單日確診人數還會上升。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1.248億、死者超過274.8萬(3月24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2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6日至7月12日。

至2022年2月中旬,在動態清零下的所有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都會被送往醫院或入住隔離設施,卻有高官及議員於同期享有特權沒有進入隔離營及可選擇居家隔離[85],至其後因為陽性個案持續增加,港府於2月尾才接受部分患者在家隔離治療[86],至3月13日最少有30萬名確診者正在居家隔離[87]。 2022年度累積:確診數8,830,331例(本土8,792,505例、境外37,826例)、空號11,458例、14,403死亡。 近期國內陸續出現BA.4、BA.5社區傳播案例,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也提醒,目前尚未確診過且4月前就打過第3劑的人最該注意,因為BA.5的保護力已經降到相當低的程度,「感染BA.5的風險跟沒打疫苗差不多」。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1.661億、死者超過344.6萬(5月21日)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5,14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033例本土個案及116例境外移入(11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7,0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936例本土個案及149例境外移入(13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7,8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801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2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7月5日確診人數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64,0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3,964例本土個案及77例境外移入(6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68,7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8,73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2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 7月5日確診人數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61,75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1,697例本土個案及57例境外移入(3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5.004億、死者超過621.3萬(4月13日)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3例),臺北市(95例),桃園市(41例),基隆市(39例),高雄市(38例),花蓮縣(24例),屏東縣(14例),宜蘭縣(10例),嘉義縣(9例),新竹縣(8例),臺中市(7例),臺南市(6例),彰化縣(3例),苗栗縣(2例),新竹市、雲林縣及嘉義市(各1例)。 7月5日確診人數2023 今日新增之439例本土病例,為216例男性、2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11日,其中包含223例為無症狀感染。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5例)、臺北市(100例)、基隆市(36例)、高雄市(32例)、桃園市(25例)、花蓮縣(21例)、宜蘭縣(14例)、新竹縣(12例)、新竹市及屏東縣(各10例)、臺中市(9例)、嘉義縣及臺南市(各6例)、彰化縣(5例)、雲林縣(4例)、苗栗縣(2例)、嘉義市及臺東縣(各1例)。

7月5日確診人數

他在記者會中更表示,篩檢代替隔離最後一定會開放到全民適用,民眾接受程度將影響修正速度。 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11日至7/24日累計公布14,35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603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8%。 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3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4例,桃園市21例,台中市10例,花蓮縣9例,彰化縣7例,基隆市及台南市各6例,嘉義市2例,新竹縣、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 根據Worldometers網站分析顯示,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排行中,德國以48406例排名第一,台灣46536例居次,其次為澳洲(44953例)、義大利(40522例)以及南韓(39552例)。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4.117億、死者超過583.8萬(2月14日)

指揮中心指出,案1178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去(2020)年2月至印度工作,今年4月23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4月25日出現咳嗽、喉嚨痛等症狀,4月28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因仍有喉嚨痛情形,衛生單位於5月5日再次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0)。 指揮中心表示,案117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19年4月至英國工作,今年4月23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4月30日至5月5日陸續出現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倦怠、腹瀉、嗅味覺異常及發燒等症狀,5月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1)。 個案發病前2天為居家檢疫期,就醫時接觸之相關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2日累計公布14,074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964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5.0%。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緬甸(6例,為同一班機乘客)、英國、日本、印尼及茅利塔尼亞入境,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1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2。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86,31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669,801例排除),其中15,328例確診,分別為1,214例境外移入,14,06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5282),共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75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4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74例、臺北市287例、基隆市25例、桃園市21例、彰化縣13例、新竹縣10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2.487億、死者超過504.1萬(11月4日)

今日新增之551例本土病例,為291例男性、2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4日至4月12日,其中包含242例為無症狀感染。 7月5日確診人數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62例),臺北市(115例),高雄市(61例),桃園市(53例),基隆市(37例),花蓮縣(31例),臺中市(26例),新竹縣(16例),屏東縣(14例),臺南市(9例),宜蘭縣及新竹市(各8例),嘉義縣(4例),苗栗縣(3例),雲林縣(2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1例)。 今日新增之1,210例本土病例,為566例男性、64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6日至4月17日,其中包含663例為無症狀感染。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410例),臺北市(201例),桃園市(180例),花蓮縣(119例),基隆市(107例),宜蘭縣(52例),高雄市(35例),臺中市(22例),臺東縣(21例),屏東縣(14例),臺南市(10例),新竹市(9例),彰化縣(8例),新竹縣(7例),雲林縣(6例),苗栗縣(5例),南投縣(2例),嘉義市及嘉義縣(各1例)。 今日新增之1,626例本土病例,為825例男性、80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19日,其中包含800例為無症狀感染。

香港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官方7日通報過去24小時沒有新增確診死亡病例,為2月13日以來首度。 香港已連續兩週單日新增確診低於500例,7日跌破300例。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上午公布,6日零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51例,其中境外移入6例,本土病例345例。 陳時中也進一步說明,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9日累計公布1萬4231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38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0%。

7月5日確診人數: 本土+12,397!10月大男嬰發病5日後器官衰竭病歿

世衛雖已於今年5月宣告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解除,但也警告過這隻病毒會繼續流傳及變異,造成染疫、住院和死亡人數偶爾大增。 饒雅璇說,其實最近幾年從新冠肺炎開始,一直到目前的登革熱,為了防疫,醫檢師等防疫團隊成員,犧牲許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但幸好家屬多能體諒,是為了與病毒抗戰才做出犧牲,家屬也會默默給予支持。 張科表示,高雄的登革熱疫情因應境外移入與鄰近縣市疫情影響,高雄市登革熱通報與擴大採檢檢驗量也隨之增加,登革熱檢驗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工作負荷增多,1個疑似患者的登革熱PCR檢驗耗時約5至6個小時,有時會突然有100多個到200個檢體需檢驗,只能調度檢驗科24名醫檢師輪班互相支援,在最快的時間讓擴大採檢的結果能夠出爐,為的就是讓衛生局能夠提早做出判斷,以利有效控制登革熱疫情蔓延。 張科說,6月過後疫情升溫,從7月1日開始到8月14日,登革熱病毒核酸RT-PCR檢驗1200多件,驗出34件陽性,其中有15件是本土第一型登革熱、11件是本土第二型登革熱、1件是境外移入第二型登革熱、7件因為病毒量少,無分型結果。 張科表示,今年1月至6月的登革熱病毒核酸RT-PCR檢驗419件,3月份檢出1件境外移入第一型登革熱個案,6月份檢出1件本土第一型登革熱、是台南相關案件。

7月5日確診人數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670例),臺北市(9,245例),桃園市(6,882例),臺中市(2,517例),高雄市(2,163例),基隆市(1,910例),臺南市(1,352例),宜蘭縣(840例),花蓮縣(803例),新竹縣(788例),屏東縣(584例),彰化縣(517例),新竹市(457例),雲林縣(369例),苗栗縣(338例),南投縣(266例),臺東縣(261例),嘉義縣(188例),嘉義市(110例),澎湖縣(74例),連江縣(22例),金門縣(2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最新:今日 5/7 新增確診案例 46,377 例本土、159 例境外,昨日確診(5/6)新增確診案例 36,168 例本土、 45 例境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停止公布確診者足跡,確診案例逐漸增多,請務必提高警覺。並且即日起取消營業場所/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餐飲場所等)實聯制措施,鼓勵民眾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 原本預期二二八連假後單日新增病例回補上看兩萬例,但今天僅新增1萬3804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未破1.5萬,且較上周四1萬4083例下降2.0%;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第八周(2月19日至2月25日)病例數不到十萬,新增9萬8700例,較前一周11萬4513下降13.8%。 今日新增本土病例以台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桃園市3例、苗栗縣2例,屏東縣、基隆市及新竹縣各1例。 今日新增之3例境外移入,分別自美國、菲律賓、加拿大移入。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5.454億、死者超過635.9萬(6月29日)

新加坡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疫情穩定之際,逐步鬆綁邊境管制措施,樟宜機場旅客量隨之回升。 今年3月機場旅客量達114萬人次,是2020年3月爆發疫情以來首度突破百萬。 據韓國疾病管理廳統計,截至21日凌晨零時,全國2劑接種率達86.8%,3劑接種率為64.4%;若不包括第3劑接種對象外的12歲以下兒童,第3劑適用對象接種率則為75%,其中以感染及症狀惡化風險較高的60歲以上高齡族群接種率較高,達93.6%。 當局取消防疫通行證規定後,12到17歲未成年人及18歲至30多歲年輕族群接種疫苗速度明顯放緩,也有因為接種證明有效期只有6個月而不得不接種第3劑的民眾,在當局宣布解除規定後馬上取消接種預約。 日本全境包括機場檢疫及鑽石公主號郵輪等在內,至今累計病例數754萬3609例,包括2萬9222例死亡病例。 隨著疫情好轉,當局早前宣布21日起放寬大部分防疫措施,包括各類處所可以重開,以及食店晚上恢復供應內食,同時每桌由2人增至4人。

2022年6月起,香港疫情再度反彈,9月8日單日新增11,091宗確診,創3月下旬以來最高。 從 4/14 開始出現每日確診人數破千人以後,對於疫情的相關措施也有很大的調整,簡列:4/25起實施重點疫調,不再公布確診者足跡、4/27起取消簡訊實聯制、5/1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5/26起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 今天106例中症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及90多歲,27人有慢性病、26人無慢性病史,其餘53人調查中;接種疫苗情況,其中有37例從未接種疫苗、9人施打1劑、17人接種2劑、完整施打3劑43人。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1.218億、死者超過269.4萬(3月18日)

指揮中心指出,案2974為美國籍50多歲女性,於4月28日自美國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在台期間無症狀,於5月20日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診。 居住縣市以新北市144例最多(以板橋區37例為多),其次為台北市127例(以萬華區60例為多),桃園市13例、基隆市9例、台中市及彰化縣各5例、高雄市4例、宜蘭縣2例、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各1例。 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07例、茶藝館相關73例、某社團相關6例、某水果商相關5例、其他已知感染源24例、關聯不明72例、疫調中25例。

7月5日確診人數

指揮中心5月26日曾放寬解隔離條件,以提升病床周轉率,對於無症狀或輕症者,只要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10天以上,不用採檢就可解除隔離、轉為自主健康管理7天;隔離治療個案須外加Ct值30以上條件。 不過為圍堵病毒,6月23日指揮中心加嚴規定,所有患者都要做PCR、Ct值30以上才能解隔離,重症患者更要連續2次過關。 檢疫規定也有調整,因應Delta變異株威脅,6月27日起從「重點高風險國」(巴西、印度、英國、祕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7月18日再增緬甸)入境,須強制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其他地區旅客則須自費入住防疫旅館或集檢所,不可居家檢疫。 7月2日起機場全面啟動入境普篩,旅客檢疫期間須採檢3次,包含入境時採檢PCR,第10~12天進行抗原快篩,12~14天再做一次PCR。 官方5日通報新增感染者39例,且存在兩條獨立傳播鏈,目前已波及15個行政區,社會面仍有零星隱匿傳染源,傳播途徑尚未完全阻斷。 上海本土確診病例每日通報數字持續下降,4日新增確診病例26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4390例,合計4651例。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5.159億、死者超過627.8萬(5月6日)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今天新增的12名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5男7女,其中6人從未接種疫苗。 重症年齡介於30多歲到60多歲,3人未接種過疫苗,其中30多歲女性,有先天性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沒有施打過疫苗,COVID-19合併呼吸衰竭。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5601為本國籍未滿10歲男童,7月8日自中國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20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

2020年起累計77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86例、台北市294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0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中,案15752為美國籍20多歲女性,7月28日自美國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機場採檢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並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案15753為本國籍未滿10歲男童,7月28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機場採檢後至集中檢疫所居家檢疫,同日出現咳嗽有痰症狀,於今日確診;已匡列接觸者23人,其中11人為同行者及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列居家隔離,餘12人為同班機機組員,列自我健康監測。 案1575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7月1日自菲律賓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居家檢疫,7月13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7月16日檢疫期滿後返家自主健康管理至7月22日,期間並無外出,7月28日由公司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9);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 案15768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今年5月前往印尼工作,6月28日出現發燒症狀,7月4日於印尼當地確診,並於7月9日住院治療,7月29日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臺,入境後即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並於今日確診;因個案返臺至後送就醫期間之相關人員均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江慧珺台北4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7例武漢肺炎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新增2例死亡。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1.774億、死者超過384.2萬(6月16日)

在台灣,對抗疫情也許是一場持久戰,我們須記取自身與各國血淚教訓,重新調整心態和策略,讓我們為了彼此,減少不必要移動,繼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共同度過台灣最艱難的時刻。 《報導者》記者將持續在前線,每日記錄關鍵時刻、整理疫情重點,並報導重要真相。 指揮中心根據疫情嚴重程度,共將警戒標準分為四級,並有相對應的因應事項。 自5月15日雙北進入第三級警戒、5月19日全國跟進後,官方四次宣布延長,一直維持到7月26日。 疫情漸趨穩定下,指揮中心7月23日宣布,全國自7月27日起調降為二級警戒至8月9日,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可恢復活動;8月21日再宣布延長至9月6日;9月6日宣布再延長至9月20日。

  •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大多都有慢性病史,其中有3例年齡低於50歲。
  • 因為傳統核酸檢測已無法跟上疫情的發展,而自行做快速抗原檢測的工具已日趨普及,港府改變過往只認可由特定承辦商作核酸檢測的做法,自2月25日起也承認快速抗原檢測陽性的個案,並在3月7日開通快速檢測申報平台,供市民申報[84]。
  •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3例),臺北市(95例),桃園市(41例),基隆市(39例),高雄市(38例),花蓮縣(24例),屏東縣(14例),宜蘭縣(10例),嘉義縣(9例),新竹縣(8例),臺中市(7例),臺南市(6例),彰化縣(3例),苗栗縣(2例),新竹市、雲林縣及嘉義市(各1例)。
  • 香港5日新增321起確診病例,過去24小時又有5人染疫死亡。
  • 隨著疫情好轉,當局早前宣布21日起放寬大部分防疫措施,包括各類處所可以重開,以及食店晚上恢復供應內食,同時每桌由2人增至4人。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 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4日至4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6日至4月29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7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移入國家均調查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740,45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03,984例排除),其中232,402例確診,分別為11,611例境外移入、220,73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8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7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22例、臺北市328例、基隆市34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臺中市5例、花蓮縣及宜蘭縣各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及臺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7月5日確診人數: 台灣本土首度檢出XBB.1.5變異株

今日新增之17,801例本土病例,為8,623例男性、9,167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584例)、臺北市(3,718例)、桃園市(2,577例),基隆市(874例)、臺中市(839例)、高雄市(660例)、宜蘭縣(397例)、花蓮縣(393例)、臺南市(390例)、屏東縣(285例)、新竹縣(228例)、彰化縣(203例)、雲林縣(142例)、臺東縣(87例)、南投縣(86例)、嘉義縣(83例)、苗栗縣(81例)、新竹市(75例)、嘉義市(62例)、金門縣(16例)、澎湖縣(15例)、連江縣(6例)。 今日新增之23,102例本土病例,為11,193例男性、11,899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278例)、臺北市(4,806例)、桃園市(3,604例)、基隆市(1,220例)、臺中市(1,196例)、高雄市(818例)、臺南市(509例)、宜蘭縣(448例)、花蓮縣(428例)、新竹縣(333例)、屏東縣(292例)、雲林縣(254例)、彰化縣(214例)、新竹市(171例)、苗栗縣(145例)、臺東縣(102例)、嘉義縣(87例)、嘉義市(79例)、南投縣(73例)、澎湖縣(22例)、金門縣(15例)、連江縣(8例)。 今日新增之28,420例本土病例,為13,664例男性、14,744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151例)、臺北市(5,538例)、桃園市(4,814例)、臺中市(1,680例)、高雄市(1,021例)、基隆市(1,003例)、臺南市(795例)、新竹縣(542例)、宜蘭縣(525例)、花蓮縣(450例)、屏東縣(428例)、彰化縣(313例)、雲林縣(257例)、苗栗縣(194例)、新竹市(182例)、嘉義縣(140例)、南投縣(138例)、臺東縣(117例)、嘉義市(72例)、澎湖縣(34例)、金門縣(20例)、連江縣(6例)。 今日新增之30,035例本土病例,為14,634例男性、15,38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122例)、臺北市(6,422例)、桃園市(4,872例)、臺中市(1,776例)、高雄市(1,136例)、基隆市(924例)、臺南市(847例)、宜蘭縣(675例)、花蓮縣(625例)、新竹縣(570例)、屏東縣(460例)、彰化縣(382例)、雲林縣(246例)、苗栗縣(204例)、新竹市(194例)、臺東縣(152例)、南投縣(151例)、嘉義縣(121例)、嘉義市(93例)、澎湖縣(35例)、金門縣(22例)、連江縣(6例)。 今日新增之36,168例本土病例,為17,454例男性、18,699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2,066例)、臺北市(7,716例)、桃園市(6,271例)、臺中市(1,890例)、高雄市(1,737例)、基隆市(1,427例)、臺南市(923例)、宜蘭縣(686例)、新竹縣(577例)、彰化縣(448例)、屏東縣(431例)、雲林縣(384例)、花蓮縣(382例)、新竹市(348例)、苗栗縣(255例)、臺東縣(169例)、南投縣(166例)、嘉義縣(130例)、嘉義市(103例)、澎湖縣(39例)、連江縣(13例)、金門縣(7例)。

7月5日確診人數: 全世界確診者超過2.154億、死者超過449.3萬(8月27日)

儘管7月底開始,印尼整體感染人數下降,但8月22日仍通報超過1.2萬人確診,疫情在亞洲各國中仍屬嚴峻。 根據Our World in Data資料,印尼截至8月24日累計確診數已達400萬人、死亡數累計約12萬人(印尼總人口數約2.7億)。 WHO與25國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察團,曾於武漢進行調查,整理9成病患綜合的症狀為:發燒、乾咳、疲倦、肌肉或關節痠痛、喉嚨痛等。 疾管署也針對台灣從本土疫情爆發前,共1,184例確診病患中調查分析,於今年5月14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十版〉指出,台灣的確診者年齡中位數31歲,感染初期最多症狀為咳嗽31.8%、發燒26.9%、流鼻水/鼻塞17%、嗅覺異常11.8%和味覺異常8.0%。 確診個案中,83%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11%肺炎、6%重症,死亡率1%。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