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走勢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May 15, 2022

萬海走勢

2022上半年國際倉儲與碼頭工人聯合會(ILWU)將與碼頭工人重新談判,市場擔憂將加懼塞港的問題,2022/6北美航線的換約價因而看漲。 2022年萬海受惠於先前擴大在北美航線的經營之餘,預期亞洲航線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散,經濟復甦將帶動貨運需求成長,市場預估萬海2022年EPS超過54元,年成長將近3成,預估每股淨值96元。 萬海2021年大舉加開北美航班,輔以收購二手船隻,預估2021年EPS超過42元,年增830%。 不懼農曆長假的影響,2022/1月營收325億元,月增40%,年增140%,單月表現創歷史新高。

萬海走勢

散裝和貨櫃兩者的股本相差非常大,股本小的通常股價會比較活躍一點,所以常會觀察到一個現象,通常都是散裝航運會先表態,才會輪到貨櫃航運。 鐵礦砂和煤炭這些東西與基礎建設有關係,舉個例:中國的市場這麼大,如果要擴增基礎建設的話,散裝航運的載運量也就會跟著增加,反之要減少基礎建設,散裝航運的載運量就會跟著減少。 如果你要查看海運股的股價列表,可以使用Firstrade、TD這種美股券商網站,或是任何台股證券商(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等)的App軟體。

萬海走勢: 颱風假「根本不是假」! 停班停課適用學校與政府機關…不包含私人企業

林漢偉指出,最近貨櫃三雄的部分,法人有回補力道,長榮最近被外資積極買超,陽明外資也有回補力道,對於貨櫃三雄有跌深反彈機會。 蘇拉颱風逼近,受惠近期降雨,曾文及烏山頭水庫蓄水率已達76%,預期颱風降雨亦有助於後續水庫蓄升,加上南化水庫維持滿庫,台南水情趨於穩定,今起台南水情燈號轉為正常藍燈,並同步解除旱災經濟部水利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 馬士基已暫停亞洲-美東(USEC)航線,顯示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的北美港口對跨太平洋航運公司的訂艙量正在減少。 萬海走勢 馬士基服務於TP28鐘擺航線的4447箱「Merkur Archipelago」輪,10月13日在越南頭頓執行了最後一個航次。

萬海走勢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升級,進而加速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版圖的移動,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政經局勢以及市場需求的潛在變化;另一方面,因應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與趨勢,長榮亦將著眼於新能源船與永續實踐行動,積極規劃全球營運布局,迎接航運新紀元的挑戰。 有別於同業長期著重於營運波動較大的北美、歐洲遠洋航線,萬海於亞洲短程航線的涵蓋率高,市佔率高達15%,於貨櫃三雄之中,歷年獲利最為穩定。 有鑑於2021年北美航線需求大爆發,萬海大舉加開北美航班,輔以2021上半年密集收購二手船隻,2021 年運力增加33%,顯著優於全球同業約4%的水準,進而掠奪全球同業北美航線的市佔,帶動萬海2021年營收年增179%(長榮、陽明分別年增136%、120%)。 至於對股價已大跌3~4個月且股價從最高點往下大跌4~5成以上的傳產漲價股及航運股來說,近期金屬及原物料價格大跌、BDI指數大跌,這樣的利空都是在作最後測底;近期傳產漲價股股價有不畏利空,甚至出現股價不跌還漲的情況, 近幾週航空股及航運股股價出現反彈,已有不畏近期利空消息打壓的情況。 但市場上分析師完全用舊思維在看貨櫃航運業,仍然把貨櫃航運業當作景氣循環股,且把2023年以後的景氣看得很壞,而且當作景氣循環股要用股價淨值比評估價值,殊不知整體貨櫃航運業已經質變了。 而且配發完畢後,2021年及2022年仍有1,200億及1,457億左右現金流入,足夠支付2021~2022年兩年支出1,500億來買船及造櫃等投資。

萬海走勢: 投資重點

未來該環線將被併入馬士基的TP20鐘擺服務,掛靠港順序修改為:雅加達-頭頓-上海-寧波-釜山-巴拿馬運河-莫比爾-紐華克,經蘇伊士運河返回雅加達。 該公司仍將致力於透過Maersk Spot及Twill管道運輸所有與馬士基簽約的貨物,若需求回升就會恢復運能。 萬海新造的1.31萬箱(20呎櫃)上個月開始投入美西AA3航線,今日開始交船的3013箱貨櫃船也對外宣稱是投入美西線,由於萬海共訂造18艘1.31萬箱貨櫃船,較公司原有最大型7千多箱貨櫃船的運力加高了近一倍,未來美西線大、小船舶如何配置安排引發業界關切。

萬海走勢

我們認為,近期貨櫃航運、散裝航運、鋼鐵、塑化及水泥等傳產漲價股,雖然股價仍在整理階段,但因三大法人持股太過偏低及投資人融資大減,不僅預期股價再跌將會很有限,而且股價跌深了也會出現跌深反彈。 甚至,將來也可能因美國通過1兆美元基建案,使得近期大跌的BDI指數及鐵礦砂價格出現止跌反彈,散裝航運及鋼鐵股股價也會出現跌深反彈,因此近期可以開始逢低買進;至於近期股價大漲的航空股,建議逢高減碼,等股價回跌較多,才可以低進高出區間操作。 而且又因拜登想刺激美國經濟,因而推出1兆美元基建,但是又怕通膨高漲,因而想以降低中國商品關稅來降低美國通膨,將使中國商品外銷美國大增,預期將會使得貨櫃航運業在2023~2025年也會大賺。 甚至,也可能因美國通過1兆美元基建案,使得近期大跌的BDI指數及鐵礦砂價格出現止跌反彈,散裝航運及鋼鐵股股價也會出現跌深反彈,因此近期可以開始逢低買進;至於近期股價大漲的航空股,建議逢高減碼,等股價回跌較多,才可以低進高出區間操作。 萬海不懼農曆長假的影響,2022/1月營收衝破300億元大關,來到325億元,月增40%,年增140%,單月表現創歷史新高,遠優於市場預期。

萬海走勢: 低基期 ─ 海運股

SCFI指數上周指數回跌到999.73點,遠東到美西線跌幅較大,每FEU(40呎櫃)為1,453美元,較前一周下跌180美元,跌幅11.02%;遠東到美東每FEU為2,418美元,較前一周下滑92美元,下跌3.67%。 其次,第3季許多知名的通路商都推出促銷方案降低庫存量,觀察近期零售商的業績及庫存去化情況;第三,隨著運價急速回檔,過去有些產品因為高運價減少出貨,近期會不會出現各大通路商回補庫存商機。 《彭博社》報導,以 Kamakshya Trivedi 為首的高盛策略分析師團隊出具報告表示,未來6個月,日元兌美元匯率預計將達到155,這是自 1990 年 6 月以來的最低水位。 AI伺服器概念股緯創(3231)近期表現亮眼,12日盤中再度亮燈漲停至124元,創下新天價。 PTT網友討論,近期緯創走勢與萬海(2615)當年類似,頻頻漲停後一路衰敗,好奇問「緯創到多少才會是353... 今年適逢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創設20周年,秉持「把愛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依例每年2月、8月舉辦捐血活動,除了號召萬海航運企業員工參與公益,亦...

亞洲-美國西岸航線現貨市場運價已經跌到成本價之下,船公司陸續傳出減併班訊息,萬海航運(2615)今(8)日證實,公司已經將原本佈署在美西的4條航線,自10月底開始陸續進行整併,目前已經併為兩條航線。 2022年萬海受惠於亞洲經濟復甦,且由於北美航線的市佔增加,2022年獲利可望成長3成。 全球海運市場運價跌跌不休,市場擔心未來走勢,萬海昨(14)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謝福隆表示,運價反彈可注意三大指標,全球貨量需求是否開始增加、各大通路商庫存消化情況以及運價大跌後通路商有無急補庫存需求。 四、上週五則是再誇大美國FMC將調查3大貨櫃聯盟,造成上週五台灣貨櫃航運股股價開小高再翻黑下跌,但上週五歐美貨櫃航運公司如馬士基、赫羅伯特、乙星等公司股價仍是上漲2.3%、3.68%、4.98%,就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預期星期一可能就會還給貨櫃航運股公道。 因為,全球貨櫃航運業就是供不應求,加上船隻又卡在美國港口,主因美國消費太強,但是美國的碼頭、鐵路、公路等等基礎設備老舊及建設不足,加上卡車及司機也不足,是造成塞港原因。

萬海走勢: 長榮填息秀有戲 法人布局

陽明方面,持股不到10張的股東也從去年第3季開始增加,由6、7%逐步升至11月底的9.26%,12月底衝上12.42%,1月15日降至11.68%。 「散裝航運」顧名思義主要載運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東西,例如鐵礦砂、水泥、煤炭、殼物等,都是一些可以受到擠壓碰撞而不會壞掉的東西。 萬海在印度有六個自有辦公室,分別是孟買、清奈、蒙德拉、維薩格、德里及加爾各達,除了持續強化航線網絡與提升服務,也會持續善盡公益服務責任,朝永續目標邁進。 這幾天寶成又宣布裁員,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了,合計前面兩次,裁員的總人數甚至超過9000人,看起來有點嚇人... 長榮早盤以154元開低,一度下滑至151元,盤中跌幅2.57%;陽明以61.7元開低,一度下滑至60.9元,盤中跌幅1.29%。

萬海走勢

貨櫃三雄下週將陸續除息,6月30日由每股配發新台幣70元的長榮打頭陣,接著依序為萬海、陽明;法人提醒,貨櫃股這次配息較高,但海運市況前景不明,除息後可能面臨填息困難的情況。 貨櫃三雄除了有望迎除息行情外,航運業界普遍認為,不必對於市場前景過度悲觀,因為多家海運業者正在研擬7月旺季要開始加收GRI(綜合費率附加費)費用;加上市場傳出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7月討論是否擬... 貨櫃三雄除息秀登場,長榮(2603)今(30)日率先除息,每股配發70元現金股利,萬海及陽明下周也將除息,在長榮除息首日狂飆上漲停鎖死的激勵下,陽明盤中大漲逾3%,萬海漲幅近2%,散裝族群也是上漲,...

萬海走勢: 陽明股價頻破底恐面臨50元保衛戰?法人這麼看

長榮海運(2603)除息後第2天依舊穩穩的邁向填息之路,今天再度亮燈漲停,填息率達25%;萬海(2615)今天接棒除息,股利5元,今天除息參考價為54元,盤中一度衝高來到58.8元,一度填息率近99... 觀察法人籌碼,雖然昨(20)日長榮苦吞將近半根跌停板,外資和自營商卻轉賣為買,各自買超47,716張、569張,投信則是連13賣,賣超6,032張。 無獨有偶,其他持有張數不多的小股東同樣在此期間激增,截至1月15日當週資料,持股未滿10張、10張~50張以及50張~100張的比例已經升至近期新高,分別為10.68%、9.78%及3.87%。 觀察貨櫃雙雄集保戶股權分布變化,持股未滿10張的長榮小股東占比原本約為5%,到了9月底突然跳增至6.29%,12月底時更來到8.86%。

  • 未來該環線將被併入馬士基的TP20鐘擺服務,掛靠港順序修改為:雅加達-頭頓-上海-寧波-釜山-巴拿馬運河-莫比爾-紐華克,經蘇伊士運河返回雅加達。
  • 亞洲航線則因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帶動貨運需求成長,市場預估2022年EPS超過54元,年成長近3成,預估每股淨值96元。
  •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若運價第四季到明年仍維持高檔,三雄盤整後會再拉出另一段走勢;反之,如果2022年市況不佳,前一波股價觸頂就會成為今年的最高點。
  • 一、繼續在航運股利多消息之際刻意賣出股票製造股價開高走低,讓投資人認為利多不漲,甚至放利空消息說2023年貨櫃航運股會虧錢,來嚇唬投資人。
  • 貨櫃三雄本周的法說會、股東會雖然釋出樂觀展望,但股價仍凶狠下殺,造成融資多殺多血流成河,周五(23日)三雄股價終於出現反彈,不過法人對後市看法分歧,究竟長榮、陽明、萬海下一步會如何走。
  • 萬海在印度有六個自有辦公室,分別是孟買、清奈、蒙德拉、維薩格、德里及加爾各達,除了持續強化航線網絡與提升服務,也會持續善盡公益服務責任,朝永續目標邁進。

例如今年長榮稅後EPS高達45元,稅後將會大賺2,400億,預估2022年賺55元稅後EPS則會大賺2,915億;不計算每年折舊現金流入,若2021及2022年都配發當年度所賺一半為現金股息,意即配發22.5元及27.5元現金股息,以目前股價來說,殖利率將超過20%及25%。 重要運價指數2》FBX波羅的海全球集裝箱指數波羅的海全球貨櫃運價指數(FBX)是全球12條主要貨櫃航線的加權平均值,每日更新一次。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為了迎接疫後旅遊商機,航空業者準備好增加航班,像是華航在去年 月,增班 5 成,長榮航班也增加近 3 倍,至於星宇航空不僅開航沖繩和札幌航線,四月底也加開美國航線,越南峴港航線也將恢復航班,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雖然機票會變貴,但旅遊需求還在。

萬海走勢: 萬海 相關新聞

萬海去年交船12艘、今年交船24艘、明年交船12艘,隨著新船和新貨櫃加入營運,不諱言未來3年折舊費用也會增加。 這是2021年專題3,我們想讓你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2020下半年引領風騷的航運類股,近期頗有利多出盡的意味,從股價線圖來看,彷彿造了一座山頭,不少慘遭套牢的投資人哀鴻遍野,就在大盤頻頻叩關「萬六」之際,此情此景更是顯得突兀。 長榮海運也公布員工酬勞,除了去年底發放50個月年終獎金以外,再公布將發放19.18億元員工酬勞,以公司約3000名員工計算,每個員工「年中」獎金可再拿到10至11個月,等於2022年每位員工領到60個月獎金。 萬海走勢2023 以下我會教你用3步驟使用TradingView的看盤網站,快速查看海運股的股價走勢與K線圖(以長榮 2603為例)。 除了透過Goodinfo股票資訊網站來篩選出「海運股」以及看股票基本面資訊之外,我推薦你使用「TradingView」這款看盤軟體來觀看個股走勢。

萬海走勢

台股今(28)日早盤於平盤附近震盪,不過航運股表現強勢,整體指數漲幅逾1%,其中貨櫃三雄因近日傳出運價上漲消息,激勵股價上漲,長榮(2603)漲幅最為強勢,盤中漲幅逾4%,而陽明(2609)、萬海(... 身為海運股投資人的我們,除了關注航運產業鏈的總體經濟、未來發展和國家相關政策以外,海運股本身的公司體質與營運表現也要一併考慮進去。 而海運股,是指航運產業股中,針對「貨櫃」海上運輸及服務的相關公司股票合稱的一種股市術語,也是投資人用來挑選海運股類股的選股方式。 萬海走勢 持續看好亞洲區間航線的市場需求,亞洲都是生產外銷出口為主的國家,近期東南亞運費受到歐、美終端需求減少,運價也受到波及,然而,現在的運價還是高於2020年的水準,就目前客戶的反應情況分析,今年第4季是近洋線的旺季可期,在12月華人傳統農曆年前的貨量就會開始增加。 萬海走勢 謝福隆進一步分析,根據目前市場上的統計數字,超過20年以上的船舶約占總市場運能10%,剛好可以抵銷全球新增的運力。

萬海走勢: 航空業未來展望

以上清單均以Goodinfo自選條件挑出「海運股」股票,可能會遺漏最近納入的新海運股,僅供投資人參考。 萬海走勢 你可以在這個畫面選擇「航運股」的個股標的,也可以透過股票成交收盤價格、價格漲跌、漲跌幅度、成交量…等條件排行來選股,還可以透過「進階篩選」的各種條件來選股。 該獎項評選標準包含該區間貨量、年度成長率、國際市場影響力、文件流程、新航線開發、船期穩定度與客戶滿意度等。 最新上海集裝箱出口指數(SCFI)報價上周五出爐,小跌3.6%,指數999.73點,終止連續四周的漲勢;SCFI連續四周上漲後第五周漲勢暫歇,但統計4月以來漲幅達8.22%,其中,4月遠東到美西及美東線漲幅分別為26.57%及20.3%。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於2018年創辦星宇航空以來,公司動向一直備受外界矚目。

萬海走勢

萬海董事會也通過每股配息5元,低於前一年股息共12元,配息率也僅 15%,以當天收盤80.5元估算,現金殖利率約6.2%。 此外,萬海董事會也同步決議,將發行總額不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的無擔保公司債。 ※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專屬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數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經營網站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但這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萬海走勢: 航運股紛紛「翻船」,這次散戶又被套在山頂了?

長榮(2603)(2603)今(18)日開高走高,開盤價為106元,最高價來到110.5元,而萬海(2615)(2615)開盤價格為48元,盤中最高價到51.8元,航運股表現抗跌強勢,盤中類股漲幅逾2%,主要由散裝族群領漲,表現相對較強勁。 另外,航運股和重電類股也表現活躍,華城(1519)(1519)、華電網(6163)(6163)等個股均有不錯的漲幅。 中、長期來看,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3年預估供給成長為8.2%,2023年預估需求成長為2.7%,2023年供過於求缺口擴大;然而,IMO推動後,不符合規定的船舶勢必會陸續退出市場。 例如,根據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稱馬士基目前股價的本益比約4.6倍,未來目標價仍有2~3成以上空間,如此馬士基股價的本益比將達5.5~6倍,就知道今年本益比2.5倍的長榮及陽明、本益比不到4倍的萬海,2022年本益比2倍的長榮及陽明、本益比3倍的萬海,三家公司股價嚴重低估。 這些消息影響貨櫃三雄今天股價表現,長榮終場下跌新台幣10元,以109.5元作收,跌幅8.37%;陽明下跌8元,收在111.5元,跌幅6.69%;萬海下跌11.5元,以119.5元作收,跌幅8.78%。

  • 今年開市以來,台股一路高歌猛進,長榮、陽明、萬海等人氣指標股也在新年第一週「登頂」,隨著股價短線漲勢過猛,陽明遭證交所打入處置股,即便自結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多頭仍然無力續攻,反而引爆獲利了結賣壓,市場資金潰散,股價一厥不振,就算偶有反彈,也會馬上遭到空方狙擊。
  • 若從去年航空股先大漲再換貨櫃航運股大漲的歷史經驗來說,近期股價大漲的航空股漲勢已近尾聲,預期接下來可能會由獲利最好且股價極度低估的貨櫃航運股股價大幅反彈。
  • 航運股受俄烏戰爭影響,市場需求大降,塞港缺櫃緩解,今年運價狂跌逾7成,貨櫃3雄即使9月營收平均月減1成,股價也未再破底,是「利空不跌」的重要訊號,代表股價已非常接近底部。
  • 例如今年長榮稅後EPS高達45元,稅後將會大賺2,400億,預估2022年賺55元稅後EPS則會大賺2,915億;不計算每年折舊現金流入,若2021及2022年都配發當年度所賺一半為現金股息,意即配發22.5元及27.5元現金股息,以目前股價來說,殖利率將超過20%及25%。
  • 台股今(28)日早盤於平盤附近震盪,不過航運股表現強勢,整體指數漲幅逾1%,其中貨櫃三雄因近日傳出運價上漲消息,激勵股價上漲,長榮(2603)漲幅最為強勢,盤中漲幅逾4%,而陽明(2609)、萬海(...
  • 至於對股價已大跌3~4個月且股價從最高點往下大跌4~5成以上的傳產漲價股及航運股來說,近期金屬及原物料價格大跌、BDI指數大跌,這樣的利空都是在作最後測底;近期傳產漲價股股價有不畏利空,甚至出現股價不跌還漲的情況, 近兩週航空股及航運股股價出現反彈,已有不畏近期利空消息打壓的情況。

台灣加權股市中,我國空運代表企業有兩檔上市的「航空雙雄」—— 華航( 萬海走勢2023 2610-TW )與長榮航(2618-TW),除了航空雙雄外,其他還有像是興櫃的台灣虎航( 6757-TW )等。 統計 2021 年漲幅,長榮航漲幅 107%、華航漲幅 129%,相對於同時期大盤漲幅 23.66%,股價表現實屬強眼,幾乎看不太出來疫情對於他們的衝擊。 操作方面,法人建議,市場短期內對航運股可能有看空的情況,不建議投資人長期持有,應以短線不殺低,等待反彈就減碼的作法會比較保險。 萬海因為目前新造船開始進入密集的交船期,公司除了傳出已經在籌備地中海航線,也傳出除了現有南美西岸航線,也考慮擴大在南美市場的運務。

萬海走勢: 散裝族群領軍狂飆貨櫃股跟進大漲 但法人認為不宜追高

不過同業分析,在美西線線現貨市場運價已經低於成本價的情況下,減少美西線運力供給也就是減少虧損,估計萬海會積極強化美東線運務,萬海在美東線也是佈署兩條線。 展望貨櫃航運後市,則有航商分析,第4季為海運淡季,將觀察歐美大型零售商年底購物季積極促銷去庫存後,貨量回穩的情形,但因傳統上,年底、農曆年前將大量出貨至歐美,運價或有機會跌深止穩。 他建議,手上若有長榮、陽明、萬海、長榮航、華航等5家航運股,續抱會是較好的選擇,甚至可以選擇進場加碼。 其中,萬海運力最低、船隻數最少,折舊、費用較低,較容易應付大環境的不景氣,且殖利率高達 14%,較應對Fed不斷升息的大環境,是加碼首選。 萬海走勢2023 雖運價持續低迷,但摩爾投顧分析師何基鼎認為,包含航運、面板、記憶體在內的3大族群,股價都已跌無可跌,利空反而是用來測試股價落底的最佳訊號,在大盤續在12800點附近震盪打底的過程中,由於欠缺賣壓,只要有一點買盤拉抬,反而很容易激勵股價向上大漲。

萬海走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