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聯輕電10大優勢2023!內含光聯輕電絕密資料

Posted by Ben on August 6, 2019

光聯輕電

而600W的馬達則提供了49Nm的扭力輔助,同時最高時速也來到45km之譜,但最大里程則僅有70km而已,不過他們都是搭配前後雙碟的設計,雖然在活塞的尺寸上有些許差異,但都提供了強勁的制動能力。 第一次見到這台Klever Q,單純以為他只不過是一台有設計感的小徑車,沒想到實際騎起來的感受,卻又和一般自行車大不相同。 台灣光聯輕電以任何人都能「輕鬆騎」概念為出發點,在Klever Q車身設計扭力45Nm的無刷馬達,透過驅動自行車後輪方式,達成電能馬達輔助動力功用。 由於電動輔助自行車幾乎都是鎖定高端市場,所以用料相當豪華,除日本Shimano變速系統外,諸如Tektro前後油壓碟煞、Spinner前叉、Kindshock後避震、還是德國Schwalbe輪胎,都分別能在車上看見,部分車款甚至提供手機連線功能,可記錄更精確的騎乘數據;歐洲有車主3個月就騎上數千公里,可見電動輔助自行車已經脫離「自行車」的印象,相信在台灣擁擠的交通環境中,也會有不錯的發展潛力。 許多人聽到「電動」兩個字,會誤解其操作方式跟「機車」一樣,事實上電動輔助自行車和騎腳踏車的方式完全一樣,只要把輔助系統開機,並設定好輔助力道,接下來只要「腳踩踏板」,電腦就會自動偵測轉速與扭力,計算出馬達該出多少力,最大可達45牛頓米,幾乎能讓陡坡騎起來像平地。 某個週末終於加入了同事們的單車團,才騎沒多久就看著差不多年紀的同事騎單車就跟喝水一樣輕鬆,我卻是氣喘如牛,沒想到一旁的同事反而笑了,告訴我騎腳踏車沒那麼累,是因為他騎的是光聯輕電所推出的Klver E-bike,可以藉由馬達的助力來減輕體力負荷,所以才能這麼輕鬆,簡而言之,Klever E-bike是台電動自行車,能讓你享受騎單車的樂趣,卻又不像傳統單車那樣費力,是相當符合現代人需求的一輛腳踏車。

光聯輕電

Klever E-bike共有三種系列-Q、S、B系列,各自有著不同的需求,比方摺疊式的小徑車,或是公路車等,朋友選的是他們的B25車型,是輛不僅能在假日出遊時騎乘,更是可以在日常生活做通勤使用的電動自行車車款。 時速高達45公里的電動自行車,在車架的強度及剛性的需求遠高於傳統自行車架,高階消費者對造型有不妥協的美感要求。 光聯電動輔助自行車使用 光聯輕電2023 BIACTRON 馬達,採用的後驅無刷馬達技術可以提供使用壽命更長、更直接更強大的動力輸出。

光聯輕電: 公司福利

可調整的機構讓騎乘人體工學最佳化,內走線的設計讓車上大量的管線得以適當地隱藏更具一體性。 光聯自行開發的電池有極大的相容性,從容量最小的360Wh電池到目前最大的1.2kWh電池,均可輕易裝載在光聯過去十年內推出的不同車種上。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這次的騎乘體驗,地點選在上坡路段較多且蜿蜒的內湖碧山巖,因為天候不佳,到了現場下起了毛毛細雨,路面呈現半乾濕滑狀態,原本擔心上坡過彎時會有不穩定滑動現象,多虧原廠搭配的Alexrim DP輪圈與德國Schwalbe Big Apple 20吋外胎,上路後發現Klever Q依然可以牢牢抓緊路面,上下坡與彎道都能保持不錯的操控性。 2012 SUPERMOTO8 超級摩托幫 光聯輕電2023 正式成立, 我們除了愛車成痴,更想給所有人不一樣的資訊,一個具精采度‧迅速正確‧並且有品味的資訊平台。

光聯輕電在生產Klever E-bike時為了品質的考量,整台車身的套件幾乎都是來自各國的頂級零件,再由台灣組裝,可說是電動自行車界的「混血兒」,因此朋友對於品質方面不只掛保證也非常的推薦。 安全帽協力:泰好鴻業Klever Q重心設計相當巧妙,鋰電池與騎士幾乎在同一直線位置,無論在上下坡或過彎,都能有很棒的平衡感,完全沒有頭重腳輕或轉向不易的感受,很適合新手上路。 Klever Q採用光聯輕電自行研發的Klever BIACTRON電控系統,內置扭力45Nm無刷直流後驅輪轂馬達,搭配日本Shimano Deore十速變速器,綿密齒比可應對各種路面狀況。 在全球都市交通擁擠與石油能源漸少的情勢下,由於歐洲的環保意識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好的個人電能移動載具已是這些先進國家正在發展的趨勢,不僅是通勤代步,更是綠能享樂的好選擇。

光聯輕電: 台灣好東西

除了造型設計取自歐洲風格以外,其餘的工程開發以及生產都在台灣本地進行,並且在德國、荷蘭直接設立分公司,讓銷售體系更為完整,歐洲的部份國家也有透過集團代理商通路進行銷售,在歐洲地區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品牌,畢竟他們的環保意識比較高,比較多人會選擇這類型可以兼顧運動及通勤交通工具,在台灣環保意識抬頭的情況下,或許未來也有更多消費者會選擇電動助力自行車來做為交通工具也說不定。 因為增加無刷馬達、充電電池等組件,讓這台Klever Q空車就重達22公斤(不含電池),不過有了高效率電能系統後,實際騎起來卻是意料之外的輕盈順暢,這是因為當你踩下自行車踏板同時,車上的電能系統與馬達就會立即輸出輔助動力,與騎士一同踩踏前進,輕鬆完成各類地形單車旅程,不必太擔心體力無法負荷。 每一個人都想減少碳足跡來為暖化中的地球盡一份力,然而起身去實現綠色生活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透過極致的動力、可靠的馬達、耐用的電池、高品質的煞車、車燈及自行車架,我們提供了一個讓你可以更優雅地騎行並自在的穿梭於你日常移動路線的交通工具。 電動助力自行車也就是踏板踩踏時才會提供輔助力道,而最小的馬達250W可以提供43Nm的扭力輔助,最多可以輔助你騎乘到25km/h的速度,若是使用570Wh的電池最多可以騎乘120km之多。

光聯輕電

這個螢幕同時也是車輛的鑰匙之一,當你將這個螢幕拿走時,車輛會自動停擺,並且啟動警報系統,透過BIACTRON動力系統偵測,只要後輪一被推動,警報器就會大響,讓小偷放棄偷車的念頭,當然你也可以透過前輪上的傳統鎖將車輛上鎖,三種保護你愛車的方式,讓這輛車的防禦力大大增加。 X-Range車系更加運動 Klever品牌旗下車系眾多,從比較小巧可愛的B-Range、R-Range,到比較運動化的S-Range、X-Range,這次介紹的X-Range是品牌旗下最新的車款,簡單的造型設計搭配上大輪圈的配置,不僅騎乘起來更為穩定,搭配上智慧螢幕使用更加便利,重點是還可以利用藍牙與手機APP做連結,讓你的生活既便利又智慧。 台灣龍頭大廠KYMCO其實已經經營電動自行車市場多年,其投資的品牌Klever所開發出的電動自行車受到許多肯定,這類型結合了運動、節能的交通工具在歐美已經流行許久,也有許多兩輪車廠投入其中,台灣本土的品牌KYMCO也積極拓展,現在Klever新發表X-Range車系開拓更廣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

光聯輕電: 光聯輕電 Klever Mobility

光聯獨立開發的雲端診斷系統可以讓台灣的開發團隊即時掌握遠在歐洲的產品狀態,讓當地維修人員能儘速解決消費者的疑慮與產品的問題。 光聯在台灣擁有強大完整的電控與機構的研發團隊,使我們得以將自有技術充分發揮,創造出產品差異並取得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由台灣設計、台灣組裝的Klever Q,雖然生為台灣之子,身上卻又流著國際血統,全車使用德、日、法知名品牌專業級組件,確保各方面性能和耐用度都值得信賴,另一方面提升騎乘時的路感與操作感。 其實Klever是光陽投資的品牌,其董事長柯光峯,正是光陽董事長柯勝峯的弟弟,在去年Ionex商業版發表會中,柯光峯也親自現身,介紹結合Ionex車能網的Klever車款,也算是台灣車迷對這個品牌比較有印象的起點。 面板是可拆卸式的,搭配防盜功能,可設定在短暫離開時使用,拔下控制面板後,即可將後輪鎖定,只要有牽動腳踏車的動作發生,警報聲隨即響起,也省去了車鎖及鑰匙,方便性更佳。 擁有10段的變數系統,可針對不同的坡度來調整搭配自己的呼吸速度來達到舒適感,也可以漸進式的鍛鍊自己的體能,而這10段的變速器套件來自日本,精密的變速系統讓騎乘起來更加舒適。

大家在騎自行車出遊的時候,一路上難免遇到陡峭的爬坡路段,這時候除了咬牙用力踩,要不然就是下車用「牽」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鐵人三項」超人體力與耐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灣光聯輕電推出電動自行車Klever Q,以電能輔助動力豪華小徑車之姿,幫助大家輕鬆克服令人怯步的「好漢坡」障礙。 Klever在2011年成立後,一直專注在海外市場,由於歐洲國家各方面都對自行車友善許多,並有完整的電動輔助自行車規範與政策,消費者提高選購意願;台灣市場則是近幾年才開始萌芽,消費族群多半是高收入、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或外籍人士等,Klever選擇在此時回歸台灣發表,也是看到市場需求已經興起。 光聯輕電2023 光聯輕電 其實在這之前我是完全不了解電動自行車的,也是因為同事的關係才知道,光聯輕電這家公司所推出的Klever E-bike台灣可能比較鮮有人知,因為他們的電動自行車產品主力是銷售國外,但他們可是正港MIT本土的品牌。

光聯輕電: 電能市場持續發威,Yamaha電動助行車進軍美國

不管是為了休閒健身、還是節能減碳,自行車市場在共享運具發達的背景下,逐漸轉向高端市場發展,歐美國家更是掀起「電動熱潮」,有別於以往的造車理念,讓許多新創品牌得以切入,挑戰傳統自行車大廠的地位,像是來自台灣的「Klever」光聯輕電,就在德國與荷蘭等歐洲市場取得好成績,並一路紅回台灣。 光聯工程團隊獨立開發的全彩液晶電輔車儀錶,使用介面人性化,也同時能支援後方來車顯示、15段助力調整與遠光燈控制等先進功能。 承襲光陽工業在機車及摩托車市場的經驗,光聯輕電在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也提供可靠且有品質的產品。 這樣高水準的可靠度及品質一直是光聯輕電自2011年成立以來的核心價值。

遇到陡坡或上坡起步時,在電動輔助已啟動的狀態下,踩踏前按住「上坡輔助鈕」不放,Klever Q會立即輸出較強的輔助力道,讓爬坡過程變得出乎意料的輕鬆自在。 Klever X車系當中也有非常多的車款可以選擇,輔助的馬達從250W到600W都有,運作超級安靜,噪音都控制在50分貝以下,比你周圍的噪音都還要來的更低。 電池則有三種規格:360Wh、470Wh以及570Wh,拆卸式的設計讓你可以攜帶更多的電池替換,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第一季開始將會有更高容量的850Wh可以選擇,而且與所有的Klever相容,意謂著你將可以不必背著電池趴趴走了,因為850Wh絕對夠你一天使用。 電力方面,隨各車型不同,搭配的電池分為300Wh、360Wh到570Wh,隨附的充電器則以96W 2A為主,充電時間(10%到90%)則在2.5小時到3.7小時不等,續航力為30公里到110公里,會受到路況、荷重、模式與騎乘方式影響,所以才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公益平台,讓更多人體驗電能二輪,認同這個趨勢,進而在這片土地上努力實現。 此外電池也是有上鎖的,必須使用鑰匙才拿將電池拔起,這也讓在外臨時停放時,不用擔心電池被有心人竊取,在防盜這方面的功能上,Klever E-bike可說是想得非常周到,也難怪同事邊向我說明,邊慫恿我購買他口中這台極為推薦的電動自行車。

光聯輕電: 尋找「心」旅行 光聯輕電Klever e-Bike陪台灣人環島找尋旅行的意義

Klever Q是頗有設計感的小徑車款,採用高強度鋁合金車架,除了中央電池組結構外,外型看起來與一般小徑自行車無異,實際上卻能帶來前所未有的電動自行車騎乘體驗。 第一次騎上Klever時,會有「後面有人幫忙推車」的感覺,搭配Shimano Deore 10段變速,騎起來是輕鬆寫意,適應了馬達介入的特性後,再試著把輔助力道開到最強,這時候腳幾乎不需要出什麼力,就能有正常騎乘的車速,若是把馬達關掉,只要搭配變速功能,即使車重在20公斤上下,踩起來也不會特別吃力。 光聯自行研發的控制器,是電動輔助自行車的中樞神經,除了協調馬達與電池提供動力輸出之外,還能負責整車的安全性與自主診斷。 我們將台灣總公司研發與製造的能力,與荷蘭及德國兩個據點在行銷、業務與客服的在地化兩者整合(Glocalization),提供最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對於製造能力強大的台灣產業而言,從代工(OEM)切入通常是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但是光聯基於對綠色移動工具的熱情與堅持,在成立時就以自有品牌Klever進入歐洲市場,貫徹我們對這個使命的承諾。

光聯輕電

騎上Klever Q並啟動電動輔助開關,只要輕輕踩踏一下踏板,讓自行車緩緩前進,隨後就能馬上感受到電動輔助動力開始介入,騎起來比一般自行車來得省力,同時也可運動到身體肌群,好處是可有效減輕長距離騎乘的體力負擔,一方面也能讓身體獲得適度運動,並訓練呼吸調節,即便是從未接觸過自行車運動的人,也可以輕鬆享受單車樂活趣味。 如果要減速或停車,此時只要停止踩踏、輕壓剎車,電動輔助動力就會馬上切斷,此時Klever Q回復到一般自行車的滑行感,也可以藉此回充部份電力。 這款智行車特別的地方在於手把上有個小螢幕,這個2.2吋的LCD螢幕基本上掌控了整輛車的電子系統,透過一旁的+、-按鍵可以決定車輛的輔助力道,共有五種模式可以選擇(從無輔助到Boost模式),同時可以觀看車輛現在的速度、電量、可行駛里程以及以騎乘里程,更可透過藍牙連線的方式與手機連結,創造出智慧科技的絕佳表現。 由於台灣法令限制,Klever目前銷售車款皆為「電動輔助自行車」,也就是輔助時速最高25km/h,需要踩踏才能前進,無法單獨使用馬達推動的「自行車」;車系分為Klever 光聯輕電2023 Q、Klever B、Klever S、Klever X等,最入門的Klever Q Lite含稅售價為42,000元,最頂級的Klever X Commuter搭配570Wh電池,則要價98,000元。 這次試騎Klever Q的重頭戲,也就是電動輔助功能部份,可透過左側握把的顯示器進行操控,由低到高共有四段電動輔助力(UL、L、M、H)供騎士選擇,在一般路面騎乘,建議先從L、M中低模式開始,即可獲得足夠輔助動力,使用H高動能模式的話,可能會感到輔助動力太強,建議等到駕輕就熟之後再來使用。

光聯輕電: 光聯輕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項目及代碼表

8並不只是數字而是一個符號,一個毫無界線‧無極限,不停擴張散佈的意念。 光聯輕電 身處在科技業的我,一過三十就明顯感受到體力大不如前,加上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僅體力,連體型也走鐘,從過去的型男變成如今的宅男,不禁感嘆,歲月催人老,正好辦公室最近掀起了一波騎單車的風潮,我想,是該出去運動了。 光聯推出兼具遠近光燈功能且符合L1eB規範的頭燈,遠光燈可達1350流明(Lumen),近光燈則達730流明(Lumen),為夜間騎行提供絕佳的安全性。

光聯輕電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