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通膨10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14, 2020

抑制通膨

央行昨宣布包括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點二五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百分之一點一二五、一點五及百分之三點五,將調為百分之一點三七五、一點七五、三點六二五,自今天起實施。 如果你買的是實體黃金,最近我實測了銀樓的黃金回收價格,結果發現差超多。 若你最近也要回收黃金換錢,記得先看「黃金回收3關鍵揭密」,避免被當冤大頭亂喊價錢。 因此金價數據上,黃金抗通膨的能力存在,但就現金流的角度來說,黃金無法創造被動收入,將錢每隔一段時間流進我們的口袋。

抑制通膨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通膨與利率有高度的相關,但背後反映的是實體經濟出現了某些變化,還有政策及人們的應對行為。 抑制通膨 背後的理由在於,如果實質利率過高,代表通貨膨脹過於劇烈,如果實質利率為負值,則代表可能陷入通貨緊縮。 此外,法案將提供補貼給購買電動車、選用乾淨能源的家庭,以實現綠色環保。 符合條件的家庭或個人,購買二手電動車將可獲得4000 抑制通膨2023 美元補貼,新車最高可獲得7500美元。

抑制通膨: 惡性通膨

1965年至1985年間,美國股市只上漲141%,漲幅落後於物價指數的250%,這也是很多人害怕停滯性通膨再度來到的原因。 但若是將股息收入再投入股市中,美國股市的含息總報酬為474%,雖然表現不如之後的1990年代,但股市年化報酬率仍有8.7%。 因為以上打擊通貨膨脹的理由都高於打擊其預期行為與打擊持有大量資金所需的小幅影響,大部分的中央銀行顧及物價穩定性,都以可見但極低的通貨膨脹為目標。 因為每一種測量法都基於他種測量法,並以固定模式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家經常爭議在各測量法及通貨膨脹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 例如,Boskin委員會於1995年找出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所計算出的CPI具有偏差。 在對其偏差進行定量分析後,他們認為當年度的通貨膨脹遭過分誇大。

  • 現在全球景氣仍籠罩在陰霾中,再加上臺灣因為Omicron疫情蔓延,大幅影響內需市場消費,勢必影響內需產業復甦步調,甚至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4作戰。
  • 今年6月主計處公布物價上漲率(CPI)為3.59%,是14年來新高。
  • 雖然大多數人對來說「股票」就是高風險的代名詞,也常常聽到有人說買股票買股票都在賠錢,但失敗的原因卻沒有人去好好檢討。
  • 升息後,銀行利率也會走升,將有利定存族賺取較高的利息。
  • 因此民眾會更傾向儲蓄,減少花費與投資,這會造成商品需求下降,貨幣供應緊張、經濟放緩,讓商品價格下降,進而降低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在劍橋詞典的解釋為:「商品價格以普遍性、持續性的特徵顯著上漲」,導致等值貨幣的購買力持續性下滑。 通常會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及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判斷通膨的程度。 在台灣,是由主計處公布的資料而確定通膨率,以年為單位,反應該年的通膨情形。 國家中央銀行,如聯準會,可經由設定利率及其他貨幣政策來有力地影響通貨膨脹率。

抑制通膨: 台灣通膨情況

所謂的有價資產,就是不動產、股票、黃金、白銀…等,這些實體資產在通貨膨脹之下,都相對能保持它的價值。 通貨膨脹對持有「有價資產」的人影響最小,當通貨膨脹發生時,這些資產的價值都不會變低,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 一般認為,1~2%的通貨膨脹率是正常狀況,但是當通貨膨脹率持續高達5%以上、持續造成萬物皆漲的狀況,最嚴重的問題是造成惡性通膨,是指一個月物價上漲50%以上的特殊狀況。 例如你今天借了500元,10年後要償還500元本金及過程的利息。

抑制通膨

因「快樂論」(hedonic)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增加與以平價品取代昂貴的商品,兩者都會降低CPI-U的昇高率。 另一個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無人居住的出租單位並不計入CPI-U與CPI-W的租金所得部分;在加計此部分後,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極度的受低估,於是在1982年的CPI計算中加入了這項改變。 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購買力的下降,而貨幣貶値為貨幣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値的降低。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段停滯性通貨膨脹,便是 1970 年代動盪的美國了。 這一連串的措施使美元大幅貶值,連帶浮現了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隱憂。 而升息也不代表絕對能抑制通膨,如果沒有順利抑制通膨,通膨持續擴大,很可能演變成停滯性通膨,經濟進一步惡性循環。

抑制通膨: 投資(國外)股票

一些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 當需求大於供給時,由於物品的稀有性,將會推動現有商品的物價,來滿足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這便是需求推動型通貨膨脹的基本概念。 需求推動型通貨膨脹的供需並非單指特定產品或是服務,而是指「整體國民生產的供需」,當供需失衡時,會使整體的物價產生變動。 停滯性通膨的起因,一定是源自於供給面的減少,下降的商品與服務數量推升了物價,通貨膨脹隨之發生,並同時降低了整體產出,也就是 GDP 的下滑,這便是典型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現象。 因此民眾會更傾向儲蓄,減少花費與投資,這會造成商品需求下降,貨幣供應緊張、經濟放緩,讓商品價格下降,進而降低通貨膨脹。 背後的理由是因為,對於債券購買者來說,利率必須要能補償他承擔風險及時間價值的損失,費雪認為所謂補償損失,應該關注的是實質購買力,也就是應該看實質利率而不是名目利率。

此觀點不同於下述之奧地利學派者在於其著重於貨幣之數量而非實質。 中央銀行可經設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來有力地影響通貨膨脹率。 高利率及資金需求成長遲緩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業及生產來抑制物價上漲。 民眾因為錢放在銀行利率低不具有吸引力,會更傾向拿來消費跟借貸,因而促進經濟發展,使得商品需求增加、商品價格上升,導致通貨膨脹上升。 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3月年增3.27%,不僅連8個月突破2%通膨警戒線,漲幅更創9年半新高,核心CPI漲2.47%、漲幅為13年來新高。

抑制通膨: 央行緊盯通膨 暗示最快下週升息

升息後,銀行利率也會走升,將有利定存族賺取較高的利息。 雖說定存族的利息不會馬上大增,在利率還有機會上升的條件下,選「機動利率」或「向短天期定存靠攏」是可以賺取銀行利息的兩大原則。 抑制通膨2023 不過,也因為錢存起來能獲得較多的利息報酬,但是整體來說定存的利率還是普遍的偏低, 如果真正想要賺取較高的投資報酬, 建議可以選擇股票等其他的投資工具。

抑制通膨

這可以衍生到通貨膨脹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稱作價格-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薪資的上漲影響商品的需求,而增加的需求又會傳遞致物價使其漲價,形成一個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螺旋。 惡性通膨的發生,通常起因於貨幣供給的大量增加,和 GDP 的成長脫勾,用更準確的說法來說是「當大家對於貨幣本身逐漸失去信心時」,惡性通貨膨脹可能便已經悄悄發生了。 一旦人們意識到持有的貨幣已經失去其價值儲存的功能時,會傾向於將貨幣脫手換成貨物,接著出現囤積貨物的情況,當恐慌蔓延時,超額的需求推升了物價,而使得物價水準脫離了原有的價格,這便是典型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景。 現在全球景氣仍籠罩在陰霾中,再加上臺灣因為Omicron疫情蔓延,大幅影響內需市場消費,勢必影響內需產業復甦步調,甚至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4作戰。 很顯然,現在臺灣並無出現過熱的消費需求,民眾消費力並無大幅提升,若強用升息的手段,除了降低內需外,也會造成資金成本增加而再度推升通膨,可能會讓臺灣陷入更嚴重的停滯性通膨。

抑制通膨: 商品推薦

9月22日央行宣布升息半碼(0.125%),搭配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國內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調高為1.625%、2%、3.875%,以因應通膨及美國升息帶來的影響。 但由於薪資成長幅度不及通膨幅度,許多人都感嘆日子越來越難過,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通膨呢? 商周為您整理詳細的通膨資訊,帶您掌握面對通膨及升息時的應對方法,保護手上資產不縮水。 另一方面,物價普遍、持續且顯著的上漲,不只會對消費者造成影響,原物料價格走揚,也將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獲利表現面臨壓力。

抑制通膨

不過,由於法案要求受惠條件包含,電動車的零件必須在美國製造和組裝,因此並非所有電動汽車都可完全獲得稅收抵免。 各銀行將陸續從下周起調整存、放款牌告利率;對民眾來說,首當其衝將是房貸族付息壓力將加重,尤其是首購族,而對定存族來說則是利多,存款利息將增加。 常聽到「ETF」,就是指數型基金,像台灣50(0050)匡列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投資一籃子股票,並依照市值變化被動的篩選投資標的。

抑制通膨: 不能抗一般通膨,但能對抗 惡性通膨 的資產

美國聯準會也就是美國的「央行」,其主要工作之一即是監督各銀行的資金狀況、適度利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市場,以及發行每天流通的貨幣等;而「升息」與「降息」就是聯準會用來調節金融市場上貨幣流通量的方法之一。 然而,今天通膨發生後,央行開始升息,定存的利率逐漸接近股票的報酬率時,大部分的投資者當然會把股票賣掉改為存入銀行,而隨著股票大量的出售和投資股市意願減少的情形,股市當然就會下跌。 由於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民眾早早囤積生活用品,使市場產生供不應求的情形。 這樣的情況將持續拉升物價,民眾的薪資無法支付,產生惡性循環。

當通膨率飆破10%,反應該國經濟已經出現嚴重衰退,引起社會動盪,因為現金的價值不斷縮水,不只民眾無法適應、外資也會為了減少虧損而撤資,進一步削弱該國的經濟體質。 在選股策略上,也可以參考美國股神巴菲特的看法,因為他投入資本市場數十年,累積了許多次市場高低循環的經驗。 他在1981年給股東的年報中就提到,抗通膨選股的兩大條件:第一是找有能力輕易漲價的個股,第二是無須太費力就能帶進更多生意的個股。 一般來說,通膨嚴重時利率會跟著通膨調整,而隨著利率調整,保單紅利通常也會跟著利率上升(但並非絕對,也非等比例變動,要根據合約內容判斷)。

抑制通膨: 觀點新聞

基本上想要對抗本國的惡性通膨,最簡單的就是不持有本國貨幣,錢放在海外,以任何海外資產的形式持有,都能對抗本國惡性通膨。 外幣指的是像美元、歐元、日圓…等強勢貨幣,但要注意它們只能抗本國的惡性通膨,對於全球性的通膨是無效的。 要注意的是,權益型REITs(Equity REITs)有抗通膨效果,我們一般看到的REITs公司多屬於這類, 但抵押型REITs(Mortgage REITs)性質比較類似於債券,反而抗通膨效果極差。

抑制通膨

通膨與實質利率的概念在我們今天已經很普遍,所有經濟學課本都會提到。 但在費雪提出的年代是1930年,在那之前人們大多都還是停留在評估名目利率高低,對實質利率並沒有太多概念,自費雪效應提出以後才逐漸形成這個概念。 但假如這一年當中通貨膨脹率高達5%,那麼100元的東西一年後變成105元,那小明一年後反而買不起這個東西,他的購買力並沒有因為購買債券而得到提升。 費雪效應認為:當物價水平在上升的時候,利率一般會隨之上升;物價水平下降的時候,利率也會有下降的傾向。 「民主黨去年通過將我們的經濟投入創紀錄的通貨膨脹來搶劫美國人。今年,他們的解決方案是第二次這樣做」。 麥康奈爾批評,拜登簽署的這項法案「意味著更高的稅收、更高的能源賬單和激進的國稅局審計」。

抑制通膨: 央行放鷹打通膨預期心理 楊金龍記者會7大關鍵問答

基礎材料產業(英文:Basic Meterials)指的是各種化工、建築、金屬、建材、木材等原物料的生產製造廠商,和能源產業一樣,通膨時期這些原物料價格上升,對基礎材料產業的廠商來說,都會讓他們的利潤顯著增加。 三角模型中有兩項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浦曲線移動,如低失業率刺激昇高通貨膨脹;以及轉移其曲線,如通貨膨脹昇高或降低對失業率的影響。 根據估計,在二十世紀總共發生超過 50 次的惡性通貨膨脹,而南斯拉夫、德國、希臘、俄羅斯、匈牙利、辛巴威、委內瑞拉等國是其中較著名的例子。

  • 其中一個原因是某些價格難以重新談判降價,特別是對薪資與合約而言更是如此。
  • 因此,與其說是東西變貴了,其實是鈔票的購買力變低了,所以通膨變成了勢必會發生的現象。
  • 各銀行將陸續從下周起調整存、放款牌告利率;對民眾來說,首當其衝將是房貸族付息壓力將加重,尤其是首購族,而對定存族來說則是利多,存款利息將增加。
  • 貨幣主義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凱因斯主義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膨的認定上,不是單純只看CPI,而會進一步觀察「核心CPI」。
  • 通貨膨脹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自然現象,你可以透過投資抗通膨資產來減低通膨的影響,底下列出10種可以抗通膨的資產。

國際原油價格從1973年9月的每桶2.7美元,到了1974年1月竟然飆到每桶13美元。 若從美股歷史來看,有時通膨惡化會導致股市重挫,甚至釀成股災。 從過去100年來的美國股市幾次重大股災來看,1973年股災是與通膨關係最大的一次。 當時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擴大及信用擴張,使美國通膨率飆升,迫使聯準會激烈升息,在截至1973年8月的一年內就升息七次。

抑制通膨: 央行如何用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

因為供給震盪與通貨膨脹已成為經濟活動的固定因素,當代整體經濟使用「位移」過的菲利浦曲線(以及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的取捨平衡)來描述通貨膨脹。 供給震盪意指1970年代的油價震盪,而固有型的通貨膨脹意指物價/薪資循環與通貨膨脹預期,表示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容忍通貨膨脹。 需求帶動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給力(其潛在輸出)相關。 這點在政府(可能於對外戰爭或內戰期間)印行超額的貨幣引起金融危機時特別鮮明,有時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或達每月上漲一倍的程度)。 抑制通膨2023 對於通貨膨脹最廣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論是:通貨膨脹導因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成長。 此說主張以比較GDP平減指數與貨幣供給成長來作測量,並由中央銀行設定利率來維持貨幣數量。

比如說,若新發行的貨幣是流向生產端擴充產能,反而可能造成供過於求使價格下跌[1],形成貨幣發行數量增加但價格卻下跌。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通貨膨脹的缺點,最直觀的看法便是,當一國的通貨膨脹劇烈時,人們手中貨幣便會快速貶值,物價的快速上漲會影響大眾的生活水準。 對於美股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投資美股直接對接全球最大金融市場,因為其中不乏我們所熟知的全球各產業龍頭,相較於台股,美股市場不論在整體市值規模、流動性、投資選擇及操作等方面都來得更具優勢,能全方位提升投資表現。 透過海外劵商直接投資美股帳戶或是國內劵商複委託的的方式都能進行美股投資,美國企業個股,或被動追蹤指數的美股 ETF 都能成為投資人對抗通膨,提高投資報酬不錯的選擇。 整體來說升息對金融業的正面效果是大的,與銀行一樣,保險也受惠於升息,因為保險資金的投資報酬率會提高。

抑制通膨: 升息1碼!央行抑制通膨 睽違10年首度升息

作為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賴清德的美洲行傳遞了什麼訊息? 抑制通膨2023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14日表示,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科技限制,不僅無法壓制中國,美中的極端競爭還將成為世界隱憂、為全球經濟帶來難以預測的「災難性」影響。 報導指出,就在幾週前,《降低通膨法案》通過成為法律的機會似乎極為渺茫,但在美國聯邦參議院於7日投票通過後,眾議院也於12日以220對207的投票結果通過。

抑制通膨

換言之,失控的通膨不僅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廠商在經營上也難逃衝擊。 供給面經濟學說假定通貨膨脹一定由資金供給過剩與資金需求不足所引起。 於是,歐洲於中世紀的黑死病流行期間所發生的通貨膨脹,可視為因資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可歸因於美國脫離布列敦森林制度所訂定的金本位後所產生的資金供給過剩。

也有人認為指數中的購屋部分極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費用對房價的衝擊,亦極度低估了醫療費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費用中的重要性。 自1994年以來,美國的通膨相對穩定,長期幾乎都能控制在3%以內,只有在最近的新冠肺炎危機後,2021年又再次突破3%以上。 在1990年代以前,通膨呈現一個比較不穩定的狀態,起伏較大,在1980年代初期,通膨曾達到高峰13%以上,當時的利率最高也飆到19%以上。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再遭中國抨擊「竄美」,台灣部分輿論亦喊出「疑賴論」。

抑制通膨: 商品供不應求

而這個不斷強調的「 2% 」通貨膨脹率又是怎麼決定的呢? 2 %的政策目標首次出現於 1989 年的紐西蘭,面對當時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紐西蘭政府為第一個針對通貨膨脹目標化(Inflation targeting)進行改革的國家。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這是時任財政部長 David Caygill 的無心之舉,他認為應該擴大原先 0 %~ 1%的目標區間,保留更大的操作空間,遂而將通貨膨脹區間訂為 0%~ 2%。 眼見紐西蘭的通貨膨脹目標化架構成功地抑制了通貨膨脹,許多先進經濟體央行紛紛效仿。 實際上,物价控制可能因抵抗通貨膨脹而使經濟衰退更具影響力(因降低需求而提高失業率),而經濟衰退可在需求高漲時防止物價因控制產生歪曲。

抑制通膨: 股票:對股市負面影響但值得觀察

根據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將通膨界定為: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個期間,連續性的以相當幅度上漲,或同等值的貨幣,購買力持續性的下滑(也就是俗稱的「錢變薄了」)。 但如果是分紅型的保單,因為會支付一些紅利,這些利息反映了保險公司有利的死亡率、投資和商業支出結果,可以作為部分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 有些資產雖然有抗通膨效果,但無法持續增值,或者風險極高,不適合長期持有。 例如:原油很抗通膨,但長期持有原油其實十分不利,風險與報酬都很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