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亞風能是本土離岸開發商,擁有純本土資金及人才組成的開發團隊,致力推動能源轉型,達到人與台灣土地的共榮共好。 林琮盛指出,能源與永續教育必須向下紮根,讓更多學童認識綠色能源,鑑於企業責任,台亞風能舉辦「風動小教室」,團隊成員親自走入苗栗海線鄉鎮國小,透過實際互動教學,帶孩子了解他們的生活放眼所及,矗立在海上成排的白色大風機,正是引領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 台亞風能 致力於配合政府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等,建構本土開發團隊,拓展國際市場。 台亞風能表示,主要團隊成員曾參與台灣離岸風電示範案及第2階段遴選與競標過程,充分了解且支持政府致力於推動離岸風電產業鏈在地化,並以拓展亞太市場為目標。
風力發電機來自中車株洲電機,葉片來自中材科技……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主機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關鍵部件均已實現100%國産化。 研製過程中,金風科技協同了數十家企業、大學及科研院所,産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産學研深度融合,為風電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2022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已超3000萬千瓦,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首位,佔比達一半左右。 將時間軸拉長,截至2012年底,累計裝機約39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累計裝機約279萬千瓦。 可以看出,我國海上風電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已進入規模化開發階段。
台亞風能: 公司歷程
台亞風能董事長林怡文表示,台亞風能為離岸風場開發計畫的每個分工項目選擇最合適的合作夥伴,確保專案如期交付。 也期待與更多擁有豐富經驗的策略合作夥伴攜手,共同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努力,實踐台灣2050淨零碳排目標。 總經理劉弟勇表示,公司目前已完成全新的專業人才團隊部署,呂木琳為前任教育部次長,擁有豐富行政及團隊領導經。 在其帶領下,輔以自己30多年財務、綠色金融方面的經驗與專業;執行長陳聰華超過30多年台灣電力事業與七年離岸風力發電,並順利取得超過1GW開發許可的經驗。 此外,過去曾任台灣綠色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李建勳營運長,也具有離岸第28號風場的全方位風場專案開發與管理經驗。
- 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團隊台亞風能今(27)日宣布,與挪威浮動離岸風電技術龍頭BW Ideol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台共同開發50MW的浮動式示範專案及商業規模浮動式專案。
- 因此在今年的投標規範中,身為台灣唯一的本土開發商,台亞向政府誠懇提出了3大建言,希望能讓離岸風電產業更健全發展。
- 台亞風能相繼宣布環宇、環亞、環洋三座離岸風場的開發規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環宇與環洋兩座風場將採用固定式風機,環亞風場則預計率先採用浮式風機,如此前瞻的布局,顯示台亞風能將以黑馬之姿投入離岸風電的戰場。
- 于晨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為例,如果採用8兆瓦機組,需要125台;採用16兆瓦機組,只需63台,能節約35%以上的用海面積、降低40%以上的塔筒成本。
日前,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這裡成功並網發電,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製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臺階。 台亞風能表示,目前已規劃於苗栗及台中外海開發2.1GW離岸風場,2座風場之環境調查已於今年初開始進行,並於今日申請環評公告。 著眼國際,日、韓由於海床深度之故,多半須採浮式風機,雖是嶄新技術、但光日本就有八成離岸風場都規劃為浮式風機,且英國已有在蘇格蘭外海成功佈局商業運轉、並已讓風場併聯發電的成功案例。 「台灣經過幾年摸索,已逐步累積出經驗。」台亞風能業務開發總監謝公騰便以自身觀察分析,不僅尋找潛力風場更有經驗,人才的成熟度、專業度,也都逐漸成熟,甚至建置風場、後續二十年以上運維不可或缺的供應鏈與生態系均逐步成形,讓台亞風能在切入市場時掌握絕佳制高點。
台亞風能: 區塊開發投浮動風場 上緯新能源:投標以固定式為主軸
除了風場開發、同時希望帶動地方發展,因此透過產學合作,培育風電相關專才,配合地方發展,參與綠色觀光產業規劃,並與相關領域學者規劃、開展生態學、海洋科學和漁業生物學研究,促進綠色觀光產業發展,進一步協助漁業轉型,促進共榮。 而在呼應政府提出的國產化要求上,也可結合集團綜效與優勢,比外商做得更深入、更紮實。 台亞風能2023 台亞風能身為本土開發團隊與EDF Renewables共同合作,協助台灣能源轉型,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秦海岩認為,海上風電技術正處在快速迭代中,如果使用現有技術大幹快上,不僅成本高、風險大,也無法讓風能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造成浪費。 因此,“十四五”海上風電發展的主基調依然是穩妥,不應盲目追求規模。 “大型風電機組的發電機、齒輪箱等體積大、陸運不便,依託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有助於海上風電裝備及服務出口,降低物流成本。 和其他風電集群項目有所不同,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打通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圍墻”,相當於在一個超大廠房裏,不同車間裏的工序高效流轉,減少運輸環節。 設備製造完後,還可以就近在旁邊的實驗中心測試,提升迭代速度,為我國海上風電技術創新和大型機組研製提供有力支撐。 渤海海域,山東能源電力集團9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有序運轉,每年可提供32.5億千瓦時綠電。
台亞風能: 台灣理組生超愛ASML 獲選半導體外商理想雇主第一
9日在後龍國小登場,在專業且經驗豐富的師資帶領下,激發孩童對風電的興趣,充實能源知識;由淺入深的教學模式,引領孩童思考生活與電的關係。 此外,課程更解構「離岸風機」設計,首度帶入離岸風電最新趨勢與技術「浮式風機」,透過水中立桿與浮力實驗,動手操作DIY,做中學、學中做,帶領孩童走入深水區,初探未來再生能源的新篇章。 其中位於台中外海的環宇風場將採用固定式基礎,並將參與離岸風電第3階段第1期區塊開發投標;而位於苗栗外海的環亞風場,預計將參與第2期之區塊開發競標,期待成為台灣第1座浮動式離岸風場。 台亞風能2023 「以國產化為例,我們就希望與供應鏈一同創造出更多可能,甚至激發出下一個明星產業。」劉弟勇坦言,開發商不免必須考量成本,而離岸風電的技術要求特別高,資本也格外密集,因此必須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 「而另一方面,全球局勢也都清楚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因此劉弟勇分析,歐盟在2023年就要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更要正式開徵碳關稅,只要是面向國際的供應鏈,都無法迴避綠電需求,更推升了對能源永續的渴求,讓離岸風電未來更有潛力。 環洋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場址位於彰化縣外海,風場範圍約53平方公里,水深約為15至45公尺,離岸邊最近距離約8公里,風場開發採用固定式水下基礎,預計每年發電量最多可達約16億度電,約可供應46萬戶家庭一年用電的潔淨再生能源。
本土能源開發商台亞風能股份有限公司(台亞風能)積極投入風場開發,近日宣佈參與並主導台灣環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環洋離岸風力發電計畫,開發場址位於彰化外海。 台亞風能2023 「但台灣綠電市場絕對不只有大型客戶,我們更可照顧到中小型廠商。」劉弟勇表示,這些中小型廠商也是國際供應鏈的一員,只是沒有國際投資等級信評而已,它們不僅對綠電有殷切需求,而且也有相當的購買能力。 台亞未來將規劃建立一套機制,除能滿足這些大廠的需求,也能同時提供中小型廠商綠電,讓風能售電更多元化,以達到綠能供需雙贏模式。 《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議題,今日(8/1)下午舉行的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招集政府與國內外工商學術領袖,聚焦台灣風電產業的現況與發展。 台亞風能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進入招商階段,面對更快速、更大型的風場建置,台灣如何在國際大型開發商中拓墾出屬於自己的產業供應鏈,將成為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台亞風能: 台亞風能運用豐富經驗 致力推動淨零碳排及永續目標
台亞風能董事長呂木琳表示,得標也標誌台亞團隊的努力合作成果獲得外界肯定,公司後續也將持續投入2023年的區塊開發第二期競標及浮動式風電示範案的選商。 儲盈憑藉不斷電及儲能系統的豐富經驗,已是半導體產業供應商,未來導入台塑新智能電芯及各式儲能系統,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產品。 台塑新智能此次入股,除可充實營運資金,台塑新智能的強大技術和資源,也將有助儲盈科技擴大市場份額,並加速技術研發。
亞洲的部分起步雖然比較晚,但相較於歐洲、中東、非洲、美洲,亞太區離岸風電在未來30年將進入快速成長期,截至2050年為止,成長幅度將以二位數增加,遠多於世界其他地區。 亞洲夾帶著比其他地區更大的環境優勢,造成離岸風電重心移轉,全球資源陸續進入亞洲市場,目前歐洲各大開發商、供應商、海事工程供應商陸續來到台灣成立亞太營運中心,爭搶離岸風場帶動的產業轉型與紅利。 亞洲各國也基於各自既有的產業基礎建立相關的產業供應鏈,例如日韓完善的重工業基礎、東南亞國家的海事工程經驗與低人力成本都是優勢。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離岸風電第3階段區塊開發將於明年第3季啟動,目前競爭開發商不少,業界再添台灣新面孔。 台亞風能為台灣本土再生能源開發商團隊,今宣布已規劃於苗栗及台中外海開發2.1GW離岸風場,並於今天申請環評公告。
台亞風能: 台法聯手 台亞風能與法國EDF合作環洋離岸風電計畫
台積電確定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中華信評今(10)日表示,台積電海外擴廠的長期布局,有助降低資產集中風險,但需數年才有明顯改善效果;另外,儘管海外設廠成本高,但考量業者有強大定價力與國外政府補貼,有助管理獲利影響。 儘管離岸風電未來一片大好,但業者承擔的風險與成本,其實正在急遽升高當中,需要政府與業者一起以智慧迎對。 劉弟勇表示,相信在這組合同心戮力努力下,台亞風能將更有信心與自信參加與取得後續區塊開發和浮動風場選商資格。 劉弟勇分析,台亞獨特利基,在於更能觸及購電合約中一般外商「吃不到的餅」。
“項目應用了狀態參數辨識自適應增功控制技術,實時感知風況變化及機組運作狀態,確保發電性能達到最優,單機能夠提升約3%的發電量。 對於一些項目的抗颱風型風機,借助智慧控制系統還能保證葉片始終處於最小受力角度,避免葉片發生渦激振動。 不僅提出在地深耕、放眼國際等願景,台亞風能還期望在國產化要求、經營地方關係、風電技術領先等各面向,做得比外商更好、更細膩。 台亞風能2023 台亞風能表示,風場開發採用固定式水下基礎,預計裝設之風機單機裝置容量約9.5MW至15MW,總裝置容量最大不超過440MW。
台亞風能: 區塊開發在即 上緯新能源:今年投標固定式風場為主
台塑儲能國家隊添新兵,台塑新智能昨(9)日宣布,斥資3億元入股台灣鋰電池儲能系統大廠儲盈科技,將持有約9.07%股權。 台亞風能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透過此次入股儲盈,期望發揮彼此技術及市場優勢,建構可靠、安全的智慧化儲能系統。 台亞風能 中國海油研究總院院長米立軍介紹,在近淺海,風機是通過鋼管或者導管架,深深插入海底,固定風機;在深遠海,這種結構的基礎變得過於龐大,性價比將大打折扣。 “浮式平臺可以打破作業水深和海底固定安裝條件的限制,有效拓展深遠海風能資源開發。
全球半導體微影技術領導廠商艾司摩爾(ASML)在全球專業雇主品牌 Universum 2023人才調查報告中,榮獲台灣理工學生心中理想雇主第五名,並在半導體外商雇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該調查訪問超過1,500名理工學生,了解學生對於未來事業偏好及對雇主的期望。 在台灣大學生選擇雇主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中,ASML在「創新與市場領導地位」、「全方位職能培訓以及全球工作輪調機會」與「友善且彈性的職場環境」脫穎而出。 「在全球電價只會愈漲愈高的趨勢下,離岸風電已成為最佳抗通膨標的!」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樂觀表示,若由總體經濟角度分析,離岸風電發電毋須進口任何燃料,建造完成後不易受到通貨膨脹影響,長遠表現特別值得期待。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配合交通部「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國產化電芯炙手可熱,其中磷酸鋰鐵電芯具有高放電倍率、高循環壽命、低生產成本優勢,在高溫下也不會產生強氧性物質,擁有高度安全性。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資料,儲盈科技2017年成立,儲盈董事長李衍飛指出,近年工業用電大戶大型儲能需求顯著浮現,各科技大廠急需裝設不斷電系統以維持產業競爭力,包括新設儲能系統、或將原使用之鉛酸電池換為環保節能的鋰鐵電池,促使鋰電池安裝容量連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