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鴻海8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April 21, 2023

股價鴻海

年後開工兩日,鴻海電動車事業傳出兩起喜訊,1日股價收在100元,睽違一個多月後,再度重回百元大關。 股價鴻海2023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在9月中上旬召開,官員透露會往調升方向走,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可以接受調升3%,不過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坦言,以今年GDP成長率來看,若是漲幅超過2%應該就不合理,但更害怕的其實是缺電。 美系外資一認為,鴻海增長疲軟是由個人電腦(下降超過15%)造成的下降和雲(下降超過15%),因此目標價下調2%至148元,先前為151元,維持購買進。

另一方面,真的支持郭台銘「當」總統的人,大多認為能將管理好大企業,自然有治理國家能力,郭台銘自己直言在經濟上「只有我能打敗蔡英文」,無非是給看到「拚經濟」就興奮的選民一帖催化劑。 但別忘了能在此之間套利的前提,是先擁有一張鴻海股票,或至少有幾張阿土伯口中的「會漲的大部分股票」。 阿土伯心心念念郭董選總統、救台灣,認為他當總統「大部分的股票會漲」,並舉川普當美國總統後,美股迎來欲罷不能牛市為例,商人治國等於永不落日的萬點行情;同樣支持郭台銘「選」總統的股民跟阿土伯一樣,著眼點在「股票會漲」,郭董就像從鴻海董事長中年轉職為中華民國董事長一樣,股民都在其中尋求套利機會。 外資麥格理證券曾在2017年鴻海股東會前夕發表一226頁報告,看好鴻海轉型效益,給其最新目標價200元,後來的故事就哀傷了,鴻海不但沒有衝上200元,隔年8月麥格理又發表報告,將鴻海目標價從200元下調至150元,但我想說的是,無論外資怎麼喊買,還不是照樣用腳投票? 未來園區一、二期共計8.4公頃的空間,有望帶動周邊4,700個就業機會,以及159億元年產值。 股價鴻海2023 今年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將全球首座完整認證智慧城市頒發給新北市,2022年智慧城市Top 1首獎,同樣也由新北市獲得,印證了新北打造的數位科技與綠能永續智慧城,不只與國際接軌,更是走在最前線。

股價鴻海: 重磅事件:主計總處公布GDP預測 今年恐難「保2」

近期物價上漲、商品缺貨的情況慢慢浮上檯面,讓老百姓的感受特別深。 其實前幾年歐洲、美國民眾老早飽受通膨之苦,台灣只是延後反應而已。 股價鴻海2023 這讓投資理財更顯得重要,無論是股票、基金或房地產,依然是人們不得不的選項。

儘管打入iPhone供應鏈,緯創依然持續布局其他領域,包括在2010年10月成立雲端事業總部,負責提供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s)及開發雲端作業系統(Cloud OS)及硬體架構;2020年則跨入5G、AI、電動車(EV)、AIoT、醫療等。 另外,鴻海今年初與印尼投資部、電池公司IBC、Indika能源公司及Gogoro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合作發展與建立電池芯、電池模組、電池包、四輪電動車與二輪電動車產業生態鏈。 在關鍵性技術的電池材料上,鴻海未來將朝向100%自製,估計最快2022年可望量產出貨,來配合2023年開始在美國、泰國等地大規模生產電動車的時程。 鴻海於 2020 年 10 月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由於鴻海缺乏造車經驗,與國產品牌裕隆( 2201-TW 股價鴻海2023 )汽車合作並成立「鴻華先進科技」,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

股價鴻海: 相關新聞

在4月以前,多少有郭台銘欲參選的消息傳出,即便郭董本人否認,表示「百萬分之一的意願都沒有」(自由時報2018年7月報導),外界仍對此加以揣測,畢竟支持郭董選總統的人很多,包括資深股民「阿土伯」,每年在鴻海股東會上都建議郭台銘參選總統,並在媒體前公開表示願意捐2000萬助選金。 根據公告,郭台銘7日申報5筆解除質設鴻海股票,原質權人包括瑞士商瑞士銀行台北分公司、國泰世華銀行館前分行、中信商銀城東分行設質專戶、兆豐國際商業銀行金控總部分行、以及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北分行。 郭台銘近日大動作解質手上鴻海持股,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郭台銘在7日申報共解質25萬7,286張鴻海股票,若以7日鴻海收盤價新台幣106.5元粗估,市值達到274億元。 不具名產業界財務主管指出,郭台銘解質部分鴻海股票,可能是為了5月報稅需要,也可能為了日後的財產信託做準備。 我認為現在的市場環境不能太過於保守,因為薪資漲幅不大、市況也不好,基金、股票還是很好的選項。 鴻海首季稅後獲利新台幣128.25億元,是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同期次低,季減68%,比去年同期下滑56%,每股基本純益0.93元。

股價鴻海

除了俄亥俄州廠,規劃將設立「3+3策略產業園區」的威斯康辛州廠區也預計有新計畫公布。 劉揚偉亦透露,鴻海在墨西哥除了投資傳統ICT資通訊產業,過去一兩年間也積極投資汽車產業,蓋廠房、動土、設備進駐都逐步成形,墨西哥儼然也將成為下一個重要的電動車生產基地。 去年第三季法說會上,劉揚偉也透露,鴻海會持續和三家新創車廠、兩家傳統車廠合作,其中兩家新創、一家傳統車廠即將在俄亥俄州廠落地生產,前兩者包括美國電動車品牌INDIEV及美國加州電動農用車業者Monarch Tractor,而當時劉揚偉隱而不言的傳統車廠,指的可能就是美國的通用汽車。 即將迎來電動車蓬勃發展的關鍵,得回到兩年前鴻海在北美的布局。 2021年11月,鴻海斥資2.3億美元,和美國商用電動輕型卡車供應商Lordstown Motors簽訂協議,買下其俄亥俄州廠房,並在2022年5月正式完成交易,成了鴻海進軍北美電動車市場的重要第一步。 日系外資一分析,鴻海2023年在人工智慧、雲端和電動汽車前景看好,2023年第2季度業績穩固,第3季度可能會更好,儘管2023年面臨挑戰,鴻海看好AI伺服器、雲和EV的長期前景,重申買進,將12個月預期目標價由118元上調至125元。

股價鴻海: 鴻海股價衝116元逾1年平高 集團股扛穩盤重責

鴻海 2023 年 7 月營收達 4,692 億元,月增 10.9% 、年減 1.2%,為歷年同期次高,僅次於去年 7 月的表現。 至於累計前七月營收為 3 兆 2,346 億元,年減 4.6%,也是歷年同期次高表現。 不過,鴻海集團股近來相對被壓抑,今天重量級指標股發威,除了鴻海大漲之外,鴻準、臻鼎-KY、廣宇、沅聖等都有亮眼表現,尤其鴻海今天貢獻指數多維持13點以上,是今天貢獻台股指數第一大股。 「AI伺服器業績下半年會有3位數成長。」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在股東會如此說,2022年鴻海營收6.67兆,伺服器就貢獻1.1兆元。

股價鴻海

因此買入的價格高低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房產地點在哪裡、能否保值也是重要關鍵。 鴻海今日以104.5元平盤開出,早盤一度翻黑下滑至104元,但在買盤進駐下推升股價翻紅,最後一盤更是爆量將股價推上今日最高點作收,收在106元,上漲1.5元,漲幅1.43%,坐穩台股第二大市值公司。 好在鴻海向來以「速度」自居,短短三年總計已推出五款電動原型車,也翻轉大眾過去多半不看好的態度。

股價鴻海: 投資亮點

由於台灣今年出口表現欠佳、投資不如預期,今年GDP增長恐怕難以「保2」,陷入「保1」保衛戰。 只不過,近期蘋果為了應對地緣政治紛擾,開始逐漸將iPhone供應鏈來源分散。 IPhone 15系列預計有富士康、和碩、立訊精密負責組裝,對鴻海有何影響,也會成為法人關心焦點。

進場方式為開著本次將發表的城市跨界小休旅「Model B」,以行動力挺鴻海科技日。 蘋果(AAPL)執行長庫克日前才證實,蘋果大舉提高資本支出,有一部分就是用在開發生成式AI產品。 根據蘋果財報,2023年投入超過226億美元在研發,比前一年同期高了31.2億美元。 鴻海今年股價從年初的98元,緩步上漲,14日開盤一度衝破110元,上漲逾1%,表現穩健。

股價鴻海: 日本預計排放的是「核處理水」而非「核廢水」,中國混淆視聽將「科學問題政治化」

鴻海董事會通過2023年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為2.76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15%,但仍寫下歷年同期次高表現;營業利益為714.48億元、年減11.8%;上半年稅後純益458.25億元、年減27.97%,EPS為3.31元。 鴻海上半年毛利率為6.21%、營益率為2.58%、淨利率為1.66%,均較去年同期下滑。 值得留意的是,鴻海第2季合併毛利率來到6.41%、較上季及去年同期上升,且為近6年同期新高,營益率雖然出現年季雙降、至2.37%,但淨利率卻是攀升至近8年同期新高水準、來到2.53%。 除此之外,主辦單位更打造「全場域沈浸式學習」,不只持續舉辦每年備受歡迎的Hands on Lab實戰工作坊課程,也把整個會場打造成開發者的學習聖殿,不管是主要議程還是場邊交流,會場內每個轉角都藏有技術彩蛋等你解鎖。 最特別的是,今年還特別新增「開發者Lounge聊天吧」,讓開發者與經理人盡情交流洞察與趨勢。

股價鴻海

今年度年會主軸定為「AI聚能轉新局,生成造浪創未來」,邀請30位以上美國微軟總部的頂尖開發者及經理人,針對「年度重磅議題」、「AI雲端技術」、「產業新局賦能」、「前中後台連結」四大議題,分別開設超過80場的主題議程。 細節主題含括如生成式AI、5G與物聯網應用、低代碼開發當今最有價值的技術創新領域;以及商務流程優化、資安法遵甚至企業永續等營運實務,幫助來賓掌握最新的技術趨勢與開發框架,獲得最具商業潛力的技術能力。 鴻海致富的方式仍然是密集勞力,且和中國「低工資、低福利、低人權」的特殊競爭力關係密切,即便如此,有些人跟股市萬點毫無關係的人還是支持郭台銘,深信企業管理方式定能管好國家,我認為郭台銘當總統或許會有經濟突破,但跟外資喊的鴻海目標股價200元一樣,現在連100元都不到,而你,早已被養套殺。 年後開工三日,鴻海電動車事業已有兩起好消息,一是傳出鴻海將與美國最大車廠集團通用汽車(GM)洽談電動車代工合作事宜;二是鴻海延攬在日本汽車產業擁有近37年經驗的資深高管關潤(Jun Seki)擔任集團電動車策略長,有望在日後拓展日系車廠版圖。

股價鴻海: 鴻海法說下修全年展望 外資2調降、1調升目標價

「相信他的加入不光是對鴻海有幫助,對台灣的產業也很有幫助,」劉揚偉透露,去年他眼見關潤離開日本電產集團,便積極透過各種管道和他聯繫,儘管過程中關潤因不了解鴻海,對於加入集團頗為擔憂,但歷經多次溝通,對方終於熱情接下重任,鴻海亦期許關潤能協助集團在美洲、亞洲、中東等電動車據點的運營發展。 鴻海 11/24 公告,子公司 Foxconn EV Technology 斥資超過新台幣 10 億元,取得轉投資 Foxconn EV System 股權,持續擴大集團電動車布局。 特斯拉擬在墨西哥建新廠,為了打造在地供應鏈,傳出找鴻海合作,集團成員乙盛 – KY(5243-TW)可望受惠。

  • 郭台銘近日大動作解質手上鴻海持股,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郭台銘在7日申報共解質25萬7,286張鴻海股票,若以7日鴻海收盤價新台幣106.5元粗估,市值達到274億元。
  • 另外,鴻海今年初與印尼投資部、電池公司IBC、Indika能源公司及Gogoro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合作發展與建立電池芯、電池模組、電池包、四輪電動車與二輪電動車產業生態鏈。
  • 少數不同的是對於美國經濟成長力的敘述,Fed形容目前美國經濟是「溫和的」(moderate),與上次「適當的」(modest)相比,顯見Fed認為美國經濟強韌。
  • 近期物價上漲、商品缺貨的情況慢慢浮上檯面,讓老百姓的感受特別深。
  • 鴻海董事會通過2023年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為2.76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15%,但仍寫下歷年同期次高表現;營業利益為714.48億元、年減11.8%;上半年稅後純益458.25億元、年減27.97%,EPS為3.31元。
  • 來到接近昂貴價的鴻海,之後便進入回檔修正的走勢,2021年5月曾一度跌到波段最低點97.1元,跌落102.5元便宜價之下的鴻海,沒多久就出現反彈到合理價下緣114.6的走勢;自此之後,鴻海便在合理價下緣與便宜價之間震盪,其中最明顯的跡象,就是每次股價跌到便宜價,就會獲得強力的支撐。

鴻海預計5月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在傳出獲微軟伺服器訂單下,法人看好即使目前消費智能產品類別(主要是iPhone)仍處於淡季,但在雲端網路產品類別的挹注下,可望支撐第2季業績表現。 「2023會是電動車事業很關鍵的一年,」回顧近幾季法說會與鴻海科技日等活動,上任三年多、喊出鴻海「3+3轉型大計」的劉揚偉每次公開露面,皆對此再三強調。 面板大廠群創(3481)爆出員工陷桃色交易糾紛,市場原預期股價將受到衝擊,不過群創今(17)日受到減資影響,並未能開盤交易,有助沉澱籌碼。 隨著電動車新技術加速興起,未來電動車將來自多樣化商業模式,如自動駕駛、智慧城市與移動服務等,業者想打造個人化場景的電動車款,也就是 BYOV(Build Your Own Vehicle)的模式。 除了 3 人座外, MIH 執行長強調後續將推出 6 人座與 9 人座。 鴻海(2317)集團年度盛會「鴻海科技日 Hon Hai Tech Day 」(HHTD21)於 10/18 登場,神秘嘉賓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

股價鴻海: 快訊/雨區北移! 新北市新店區淹水警戒

關潤1984年畢業於日本國防大學機械系,1986年加入日產汽車公司(Nissan Motor),於2019年擔任「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首席副營運長,並曾於東風汽車公司擔任總裁一職。 2020年進入日本電產集團(Nidec),陸續擔任過總裁、執行長、營運長等職位。 2022年美國《降低通膨法案》推波助瀾下,美國之外,其實鴻海也正與日、韓、歐三地的傳統車廠積極洽談以BOL(Build-Operate-Localize,構建運營本地化)模式進行代工。 隨著利差擴大,日圓連續6個交易日貶值,週二(15日)貶向去年9月日本財務省進場干預的水準,加升外界對於日本再次出手干預匯市的可能性,台銀匯價今(16)日最低來到0.2217,寫下近一個月最甜。 鴻海(2317)昨法說釋出第3季將季增15%以上,不過,全年展望由持平下修為「略為衰退」,今6家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看法不同調,其中,有2家下修目標價、1家調升、3家不變,目標價約在115~148元之間。

股價鴻海

日系外資二指出,鴻海預估2023年的銷售額將適度下降,雲端產品前景黯淡,維持買進,目標股價由138元下調至134元,同時將鴻海2023F/24F的收益下調了11%/3%,因為鴻海已經下調了其2023年的銷售額,然而,估計鴻海AI伺服器收入,在2013年增長超過200%,市場佔有率超過70%。 歐系外資表示,鴻海下調了雲/網路和計算業務的全年預期,應該對近期人氣不利。 然而,期望重置和管理層努力解決投資者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人工智慧伺服器上,最終會給股市帶來更好的背景,維持買進,目標價135元。 台灣是ICT出口大國,由於全球3C消費電子產品面臨庫存風暴,台灣外銷金額大幅衰退。 根據經濟部統計的外銷訂單,已經連續連10個月衰退,從去年就越開始就持續衰退。 股價鴻海 根據彭博資訊報導,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恐怕萎縮,只不過蘋果仍要求供應商出貨量穩定,要求供應商生產約8,500萬台iPhone 15系列機,與去年大致相同。

股價鴻海: 鴻海 歷史行情

不過熱度上,市場最關心的應該還是AI,因為除了之前已經拿到輝達的DGX的相關訂單以外,有消息提到,鴻海取得5成以上H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大單,而這兩款都是輝達現在最重要的AI伺服器。 放眼全球高科技產業趨勢與脈動,生成式AI、5G、物聯網,種種頂流技術的迭代,掀起撼動世界的大浪。 不只越來越多硬體、服務導入AI運算、流程機器人(RPA)等引發產業創新,過去未曾想像的產業應用也接連開發。 不過,技術革新並非無中生有,產學各界的開發者與技術人才,才是促成技術突破的根基。

股價鴻海

據外媒TheElec報導,韓國8吋晶片代工廠今年因 IT 行業需求低迷而降低了服務價格。 消息人士指出,他們向12吋代工廠的轉型也影響了服務價格的下降,韓國晶片代工廠已將8吋晶圓服務降低了約10%價格。 股價鴻海2023 該篇報導強調,此舉為「跟進台廠」策略,以價格戰維繫產品競爭力。 另美系外資二指出,預估鴻海2023年營收6.3兆元、年減5%,但由於業外收益增加,將每股獲利預期調升2%,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115元不變。 鴻海轉投資之子公司數量眾多,關係企業更是不勝枚舉,其集團在台灣上市櫃的子公司超過 25 家,以下列出較為知名的鴻家軍公司。 台股今(26)日補跌, 一早加權指數面臨萬七保衛戰,不過,盤面由近來股價表現相對沒有表現的鴻海集團股率先展開半年報集團股作帳行情,鴻海(2317)盤中衝上116元大漲3元,寫下逾1年來盤中平高,另鴻準(2354)股價更大漲約4%最亮眼。

股價鴻海: 鴻海科技日

另一方面,當「技術」成為最大化商業應用與人才價值的關鍵,不只開發者與技術人才成為世界趨勢的造浪者,企業之間的合作、應用也牽動著整體大局的走向,於是,本次年會也將在台北、高雄兩地,現場展示新創與企業實際落地的商業案例。 只是,2018年發生太多事影響鴻海股價,它去年歷經減資、iPhoneXS賣不好糟蘋果砍單、中美貿易戰波及,更衰的是11月外資自11月5日起連14個交易日賣超,股價甚至跌到69.5元,雖然後來外資有回買,但股價始終回不去11月5日的80元起跌點。 而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合資新公司後,規畫在泰國建立新電動車製造工廠,2022年開工後、最快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未來2~3年之年產能規畫為5萬輛,並以2030年達年產15萬輛為目標。

鴻海除了已發表的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包括休旅車 Model C 、旗艦轎車 Model E、電動巴士 Model T,分別在 2022 年 9 月與 10 月釋出純電皮卡 Model V 以及純電跨界小休旅 Model B。 其中鴻海的首款電動車 Model C,透過納智捷(Luxgen)進行預購,命名為納智捷 n7 ,預購首日接單破萬,一度造成系統當機,顯示鴻海的電動車佈局有成功的開始。 鴻海 ADR(HNHPF)為鴻海至美國股市掛牌上市的國外股票存託憑證,鴻海 ADR 股價換算比例為 1 : 5 ,也就是 1 股鴻海 ADR 等於 5 股鴻海股票。 以下為鴻海 ADR 近 5 年走勢圖,股價約於 USD4.5 至 USD9 之間波動。 鴻海(2317)宣布與全球半導體領導者 Analog Devices, Inc. (ADI)建立車用領域合作關係,雙方將共同打造新一代車輛數位座艙平台及高效能電池管理系統,並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股價鴻海: 鴻海( 便宜價與合理價是多少?

此外,值得一提的事,上述的情境分析,與2021年以來鴻海的股價走勢,幾乎呈現出不謀而合的精準度,2021年3月鴻海股價曾上漲到134.5元,介於合理價上緣126.6元與昂貴價138.7元之間。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 7 日申報解質手上鴻海持股 25 萬 7,286 張,市值粗估新台幣 274 億元,解質後郭台銘仍質設鴻海持股 86 萬張。 端午節連假期間,因國際股市上周連日下跌,台股今日開盤反應強烈,一早重跌近200點,最低來到17,011點大跌191點,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廣達、聯發科等沾上AI股題材的重量級權值股都出現大幅拉回。

原因有三,從富士康跳樓事件就能領略鴻海的企業文化高壓、高工時,如果我是員工,不會投給剝削自己的雇主;二,就算熱愛公司文化、想投給郭董,很可能人在中國大陸,愛莫能助;三,國民黨初選電話民調時間為晚間六點半到十點,員工必須下班在家才接的到電話。 2018年的鴻海實在太辛苦,去年11月外資連續賣超後,到今年4月才走回80元、重新站上年線,可能是郭董「選總統」行情推升,或說是媽祖托夢助攻。 本週四(7月25日)的鴻海除息秀是選舉派對的提味小菜,據經濟日報報導,郭董辭董事長忙黨內初選也不忘買自家股票,6月自掏腰包買進550張,從去年11月起累計買進4萬張。 如果大股東大膽買進就能提高小股民參加除權息的意願,或許直接登報呼喊「郭董回家」,這樣股價回填的速度會快一點。

股價鴻海: 產業趨勢

由於鴻海是蘋果iPhone長期供應鏈,若蘋果需要大量AI伺服器,鴻海自然是首選。 據媒體報導,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越南的生產基地,將會出貨AI伺服器給蘋果。 鴻海(2317)今天下午舉辦法說會,近期國內AI話題正熱,鴻海也是AI伺服器重要供應鏈之一。

2000年,宏碁集團面對產業動盪及營運虧損,一切為三,將品牌(ACER)、零組件(BENQ)、代工(緯創)進行拆分,分割成三家公司,緯創也因此應運而生,以筆電及桌機代工為主,交由當時的宏碁總經理林憲銘。 7月7日,僅花了一天就完成填息創下公司掛牌以來新紀錄的AI當紅炸子雞的緯創(3231),股價以106元超過了蘋果(Apple)iPhone最大組裝代工廠鴻海(2317)的105.5元。 「當台廠陸續退出蘋果供應鏈,緯創算是轉型最成功的案例。」一位蘋果供應鏈主管告訴CTWANT記者。

股價鴻海: 科技脈動

只不過,相較於其他AI概念股如緯創、廣達、技嘉等,鴻海的股價至今仍未表態。 鴻海今(14)日公告第2季及上半年財務報告,第2季稅後純益較上季大增1.57倍;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則是年減近28%,每股盈餘(EPS)為3.31元,兩者均創下近3年同期新低。 鴻海今日股價表現強勢,在大盤殺聲隆隆下,仍一路挺在盤上,終場上漲1.38%。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