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伍10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July 18, 2020

杜書伍

其次,學習不能只是自己關在家裡學,那樣很容易變得偏頗,所以還必須要與人互動。 西方的理論比較強調外顯的部分,希望人們表現出有自信的一面;但是這樣的人,雖然看起來很耀眼,卻很容易淹沒在掌聲之中。 相反地,有些人看起來沒什麼自信,但是他內部有某些東西持續成長,當內涵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就像大家說的「開竅」,他便會開始慢慢發光,內涵才是真正的能力。 2006年王其勳升任聯強澳紐事業總經理,帶領團隊大力拓展產品線,由組件產品拓展到資訊終端、商用加值與雲端服務;同時也積極深耕通路與建構新的業務模式,其中以建構與大型連鎖商(NR)的合作模式,大幅拓展聯強在澳紐的市占率。 或許你會選擇離開公司,用依然能找到工作來反證問題不在你;但假以時日,若非上述情境重演,就是該企業也因為無法與時俱進,經營不善甚至被市場淘汰。 若不亦步亦趨的跟隨企業的改變而改變,一開始尚不感覺有何差異,一段時日後,你會感覺做事越來越不順手,經常沒能把事做對,主管對你的關注愈來愈多,甚至給出嚴重的警告!

  • 聯強國際近期最令外界矚目的動態,是2019年9月以50.87億元,購入南港輪胎舊廠區改建案其中一棟商辦的部分樓層,未來會將總部從已承租超過三十年的民生東路辦公室遷至南港。
  • 西方的理論比較強調外顯的部分,希望人們表現出有自信的一面;但是這樣的人,雖然看起來很耀眼,卻很容易淹沒在掌聲之中。
  • 「我們會希望去餐廳,或者參加有趣活動,並且準備特別的菜單。」除相約吃飯以外,拍拖在台灣會和旅遊景點或者夜店合作,也曾舉辦元宇宙約會,其他也有主題公園和水族館的晚間活動,希望實踐「現代約會」的理念,用戶不會像在參加傳統相親。
  • 這種自律性,是一切的源頭,所有的事物,不管是要有涉務性或與人互動,如果這些道理你都懂,卻不願意有所行動,那就變成「光說不練」,還是沒有用。
  • 世界在改變,社會在進步;而企業為了競爭與發展,更會積極提升,企求以超前世界、社會的變化。

目前聯強內部資訊已廣泛串連,並利用APP讓員工隨時協同作業,因此去年3月大陸雖突然封閉,但聯強在大陸二十多個據點,連同香港、台灣在內,還是可以維持遠距作業。 新大樓在物聯網的機制和核心軟體,是他花最多心思的地方。 軟體必須是開放系統,未來只要升級軟體,就不怕建築功能過時。 舉例來說,辦公大樓在上下班和中午休息時間,電梯很容易堵塞,如何讓電梯順暢運作,是大樓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杜書伍的職涯中,一共蓋了超過三十棟廠辦,所以他對「蓋房子」很有自信。 新大樓設計不假手他人,因為這不僅是聯強未來的家,也是他未來的夢想。

杜書伍: 杜書伍:從一身穿著嗅出精緻決斷力

杜書伍院士現任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為擅長創新經營與精準管理的企業家。 2016 年,他進一步將聯強國際定位為「產業服務商」,服務範疇由「通路服務」拓展到「技術服務」與「運籌服務」等,全面開創集團事業範疇。 因其卓越的經營管理能力,杜總裁於2016年、2018年連續兩屆獲《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Review)評選為「臺灣執行長50強」之前十大領袖人物。 近年,聯強基金會贊助交通大學成立「前瞻跨領域生醫工程大樓」,透過結合「資通訊科技」與「生醫」,來促進臺灣發展電子生醫產業的優勢。 例如,有些人對於職掌內的工作,會反射性地挑喜歡的做,不喜歡的便拒絕或推託,對於非分內的工作,更是能避就避。 以我自己為例,做第一份工作時,公司的業務主管離職,沒有人接手。

杜書伍

最後,很簡單但也是最根本的一種能力,就是你必須要有自律性。 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是改變很痛苦,所以,當你知道怎麼做之後,還得要讓自己願意付諸行動,願意去改變,讓事情變得更好。 否則,就像你知道關燈可以省電,但是你因為懶惰而不願意動手去關,結果還是沒有用。 就像孔子說的「中庸之道」,它不是一個「點」的概念,而是一個範圍;西方的哲學比較是傾向於兩個極端,就是0和1的概念,但東方的思維並不是0與1,而是在0.6~0.4之間,過與不及都不好。

杜書伍: 服務

杜書伍最新著作《深思考的鍛鍊》從40年的管理歷練中,歸納出深思考的概念、步驟、到練習與深化。 杜書伍指出,真正的深思考,指的是反覆追問事物的內涵,仔細去拆解現象,釐清背後的意義。 甚至,深思考指的不是一次思考就結束,而是多次、階段性、長期性的思考,「透視本質,化繁為簡,建立觀點,從根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受西方影響很深,一般人從小到大的教育,會要求自己表現出「我是青年才俊」的樣子,可是即使他很有才華、很有自信,也可能長不大。 才華是現階段的才華,但我們在看人才,不是只看他現在可以做什麼工作,還要看他的才華能不能再成長、可以成長到多大。 如果只是外顯的自信,會讓他畫地自限;如果他能真正體認到自己有所不足,自然而然會想要去彌補不足,對他的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杜書伍

可是假若在這樣的過程中,你發現多聽別人的話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擴充自己的資料庫,就比較容易真正做到主動傾聽。 所謂的人才,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要能夠吸收「日月精華」,再不斷展延、產生效益。 尤其,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菁英分子的人,往往到後來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

杜書伍: 第一類接觸/中鴻躍進 拚智能製造

攤開交友軟體排名,能夠在榜單攻占名列前茅者,多半是經營許久的老面孔。 能夠竄起的新血要不是有著明確分中,要不就是有如劃過天際的流星,憑藉新奇功能喧囂一時。 杜書伍2023 而更早之前,《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10月號發布「台灣CEO 100強」評比,杜書伍榮獲第四名,於10月8日才剛參加贈獎典禮。 近期《哈佛商業評論》每兩年公布一次的「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評比出爐,杜書伍連續四屆名列台灣十大最佳績效CEO,並且在「總股東報酬率」指標獲得排名第二強,任內為股東創造的總股東報酬率達1,470%。

假以時日,生活上的練習反映在工作上的效果,則是對於每一項事務都能精緻地判斷出差異來,並用最適當的方法去處理,掌握情勢的精確度也會隨之提高。 「技術、製造、通路都會成長到成熟期,當應用普及,客戶的需求就會改變,」杜書伍表示,近年來企業對技術服務的需求愈來愈高,為此,他將聯強定位延伸為「產業服務商」,運用過去30年建立起來的綿密通路網絡,提供客戶通路服務、技術服務、運籌服務3重角色,為產業做更多。 他認為通路商不是「代理商」,除了引進產品代理權外,更重要是要做好原廠與客戶的服務,亦即對高科技產品供應鏈提供整合型服務,才是通路商的價值所在。

杜書伍: 杜書伍夢想中的新家

聯強從成立初期,即開始著手數位化布局,近幾年聯強每年投資7億元在營運系統開發與建制,原本是為提升集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維持永續實力及競爭力,卻意外成為這次新冠肺炎展現該公司軟實力的疇碼。 聯強國際在三十多年前開創出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從專業通路商概念出發,將過往各自獨立的銷售、配送、維修等項目整合起來,讓高科技產品從生產到配銷成為一條龍的整合型服務。 「我不挑工作,只想解決問題,」杜書伍強調,從退伍後進入神通集團擔任研發工程師開始,他一直抱持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工作,有什麼需要,他就接什麼工作。

1.企業選擇人才培育時,常從外顯的學歷、工作經驗等角度判斷,但能成為優秀領導人的關鍵能力是下列3項。 該人事布局早有跡象,2018年3月開始,聯強指派王其勳兼任集團總部品管室資深副總裁,全面參與集團從營銷、運籌、財會、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等管理機制與系統的研發品管,使其具備更宏觀的跨國管理視野、功能整合力與前瞻領導力。 未來王其勳將負責聯強集團業務與產品規劃的營運管理,並向杜書伍報告。

杜書伍: 約會課程屢傳PUA污名,拍拖開課卻不同

我會觀察員工如何看待責任的歸屬情形,來判斷他是否有擔當,一味地推卸責任,或是完全攬在自己身上都不好。 我剛出社會時,當時月薪約兩萬元,有別家公司的老闆用五萬元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誘人。 他還對我說:「我給你五十萬元,你就跟我去國外跑,幫忙推銷產品。」 當時我冷靜一想,天上從來不會平白有好康的事情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風格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 因此,我會觀察,如果一位員工能夠忍受短期效益不明顯的工作,而選擇長期耕耘,追求長遠效益,那麼他就是一個「有遠見」的人,是屬於將才型人物。 至於溝通能力,我認為重點不在於口才或演說技巧,溝通要成功,必須要能夠了解你的對象。

杜書伍

隔年,交大管理科學系成立,讓杜書伍想到,企業營運不但要靠電腦,更要了解管理的內涵。 因此他從大二就開始選修許多管理課,愈讀愈感興趣,畢業時一共修了超過二十個學分。 工研院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資通訊技術扮演支撐應用領域的重要角色。 杜書伍建議,工研院是產業研發與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要機構,期待科技人從事研發時,從技術到產品設計要思考使用介面的親和力外,若能同時考量產品行銷推廣簡易化,以及產品裝設及訓練的方便性,對於產品普及化及市場接受度,必有重大的助益。 杜書伍認為:「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回饋社會的最佳方式」,他自述在聯強就像「老師」,為讓員工擁有好的工作觀念,2000年起他每周召集幹部「上課」,更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員工、合作夥伴透過「聯強EMBA」專欄了解他的思維。 因內容切合工作心聲,被同事或合作夥伴大量轉傳,最後連客戶都成為他的粉絲,而陸續出版《打造將才基因》、《不停駛的驛馬》等多本著作,在兩岸三地皆為暢銷書。

杜書伍: 杜書伍

假使你還不自覺,一味怪罪他人不配合、主管有成見,那註定沒有改善的可能,你將無法勝任工作。 26年前杜書全從美國回到台灣並進入聯強工作至今,十年前開始負責聯強海外投資事業,成為聯強拓展全強通路據點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而為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提供整合型服務的聯強,營銷通路更已橫跨台灣、大陸港澳、澳紐、泰國、印尼、越南、印度中東北非、土耳其、美國、加拿大、日本等38個國家與地區,並在全球200多個主要城市設有業務據點,形成以亞太為主軸,美洲、印度兩翼為輔的全球通路布局。 3C通路商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今天表示,觀察2023年景氣就像開快車,需要隨時注意,很多變化沒辦法預期;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後,聯強中國生意應該會從農曆年後慢慢回來。 「(新大樓)這個決策,我的壓力很大!」杜書伍認為,企業總部應該要思考百年傳承,必須考量長期的環境變化和使用需求。 杜書伍2023 杜書伍表示,他一路歷練下來,體會到資訊產品要普及,必定要靠通路,但通路的布建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投入研發製造,我就去開發通路,比別人早一步布局。」從這個事業的選擇就顯示了杜書伍差異化策略的本領。

「我們會希望去餐廳,或者參加有趣活動,並且準備特別的菜單。」除相約吃飯以外,拍拖在台灣會和旅遊景點或者夜店合作,也曾舉辦元宇宙約會,其他也有主題公園和水族館的晚間活動,希望實踐「現代約會」的理念,用戶不會像在參加傳統相親。 所以,與人互動可以避免「自閉」,當你在和人互動的時侯,聽到別人說什麼,就可以放到腦袋裡,跟自己既有的認知比對,如果覺得對方講得很有道理,就把它記下來;反之,如果你覺得對方說得不對,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講出來。 最後的結果,可能沒有100%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其中可能有20%,是你認為有道理的,就可以吸收進來變成自己的東西。

杜書伍: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聯強總裁杜書伍通路帝國

在交大頒發名譽博士前兩個月,2020年10月27日,他才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共七人,獲頒第九屆工研院院士。 在交大頒發名譽博士前,2020年10月27日,他才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共七人,獲頒第九屆工研院院士。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於2018年創辦星宇航空以來,公司動向一直備受外界矚目。 致力打造「精品航空」形象的星宇,今年5月初因成田機場怪風吹出公關危機,旅客滯留機場鋪睡袋過夜的畫面被痛批是「驚品航空」、「空中監獄」,讓星宇形象受損。 這起事件告一段落後,日前知名機票達人「布萊N」接到網友私訊,詢問「星宇是廉價航空還是傳統航空?」,讓他無言「K董聽到應該會氣到高血壓」。

1988年神通電腦集團投資成立了聯強國際,當時聯強只是一家資本額僅新台幣2億元的通路公司,走過32個年頭,如今的聯強已經是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訊、通訊、消電、半導體產品的通路集團。 董事長苗豐強、總裁杜書伍及副總裁杜書全,成為聯強開彊闢土、成就全球綿密通路網的鐵三角。 創新的經營模式與服務,獲得上游原廠與下游客戶的高度肯定,也廣為同業仿傚,「通路商」自此成為高科技產業鏈的重要角色;聯強國際並於1995年股票上市,成為臺灣第一家上市的通路服務商。 因其前瞻與創新的商業模式,杜書伍於1997年獲選「臺灣資訊產業開拓史十大關鍵人物」,並於1998年獲選國立交通大學傑出校友。 工研院新科院士杜書伍,1988年創辦聯強國際,首創專業通路商營運模式,30年來成為亞太第一、全球第二大資通訊與半導體產品通路集團。 近年更進一步結合AI大數據、物聯網(IoT)和雲端服務等新技術,從「通路服務」延展到「技術服務」與「智能運籌服務」,為臺灣資通訊產業開拓新的藍海版圖。

杜書伍: 服務

「不同的階段都由我們提供支持,(配對以外)不管是舉辦活動維持關係、分手後提供支持、甚至更進一步走進婚姻,」Alex希望拍拖的產品線可以逐漸連結彼此,將整張網絡織得更廣。 至於提升會員背景多元程度,以及深化配對精準度,則不脫交友服務擴大規模背後邏輯:正向單邊網絡效應。 Alex分享,不是每個用戶都願意出來吃飯、也不想逛水族館,「但如果舉辦加密貨幣主題的活動,說不定就會願意加入,」因此拍拖正在開發不同類型活動。 另外,在配對上除常見標準如年齡、身高和收入以外,則著眼於「觀念契合」。 今年1月25日,在交大舉辦的頒授典禮上,雖因疫情,並未廣邀貴賓,但仍聚集了多位產業界大老,包括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光寶集團前總裁林行憲、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親往,見證光榮時刻。

記者追問聯強第4季庫存去化進展,杜書伍表示,有很多因素需考量,要看整個產業鏈,即使聯強庫存銷售出去,還是要進貨,因為上游有更多庫存,不能只看單一面向。 杜書伍說,中國調整防疫政策也是一夜之間改變,市場狀況慢慢會比較正常,在短期內進行調整,聯強在中國生意應該從農曆年後會慢慢回來。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聯強國際全年營收預計微幅衰退1.66%,不過下半年業績已回升,12月甚至還創下單月營收374.6億元的歷史次高。 即使到今天,杜書伍都還在不斷思考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為寫作題材,即使在開會時,靈感一來,他就會馬上在手機上寫下標題,有空時再把文字整理出來,「有時興緻一來一個禮拜寫二篇,有時候偷懶就二個月沒寫,」杜書伍笑著說。 為了創造最高的使用效率,杜書伍甚至親自拜訪電梯公司,了解他們的軟體如何設計,未來修改調整的空間如何……連這類小細節都要親力親為。 而稍早之前,在《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10月號發布「台灣CEO 100強」評比,杜書伍榮獲第四名,於10月8日才剛參加贈獎典禮。

杜書伍: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聯強總裁杜書伍通路帝國

24歲進入神通集團,32歲升任副總經理,1988年聯強國際成立,杜書伍接任總經理時也才36歲,外人看起來似乎是坐著直達車升官,但其實,是他把每一份工作,都當成是自我磨鍊和拓展視野的機會。 由於成功打造「通路商」的價值,聯強國際集團連續17年成為臺灣前20大國際品牌;聯強國際集團亦連續12年獲選為臺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 因其卓越成就,杜書伍連續3屆獲《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臺灣執行長50強」排名前十大的CEO。 1970年杜書伍考上交大計算與控制系(即資工系),當時仍是大電腦時代,全臺灣電腦的數量屈指可數,因擔心電腦難以普及,畢業即失業,大學期間極盡其所能找實習機會,了解專業如何運用於實務,還自修許多經營管理的課程如會計、管理與心理學,為就業作足準備。 從交友軟體、實體約會,到約會課程,Alex表示,希望在未來十年內拍拖從「約會」(dating)領域,昇華至更廣泛的「關係」(relationship)領域,因此會努力延長用戶在集團產品的使用者旅程,避免配對成功後,就不再使用旗下服務。 以約會體驗來說,Alex表示不會像傳統約會服務,安排用戶在小房間約會。

〔記者林南谷/台北報導〕日籍攝影作家小林賢伍曾主持三立《上山下海過一夜》,近來成為網紅,常在臉書發文引發討論,他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不料昨他遇上台灣觀光客,對方問他一個問題,瞬間讓小林賢伍有些不知如何招架。 每個人進入職場之初,都因不會做、不熟悉而會努力學習。 逐漸學會、熟悉以後,有些人以為這樣便能應付工作,學習意識減弱,心態變得安逸,無視內外環境變化使得工作內涵早已不同,而未積極去分辨差異、調整做法;而是依樣畫葫蘆、行屍走肉般、不動腦筋的用老方法去做。 聯強集團副總裁杜書全告訴中央社記者,聯強庫存每週都在改善,目前看來,今年第3季底庫存金額約新台幣640億元,到第4季底應該可減少15億元至20億元,但現在距離年底仍有近1週時間,會不會有變化還很難講。

杜書伍: 杜書伍夢想中的新家

杜書伍在交大的同班同學,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說,當年他們的同學大多選擇從事高科技產業,唯有杜書伍選擇了「通路」這個競爭激烈,又要管理龐大物資的辛苦產業。 杜書伍回憶,當時還沒有工作經驗,對管理學雖難深刻體會,但產生潛移默化效果,成為深植於內心的管理素養,所以他常說,這是他的「隱藏版學歷」。 在《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評比中,杜書伍擔任聯強國際領導人期間,繳出3924%的總股東報酬率及市值成長1,052億元的傲人成績。 此項評比進行三屆以來,杜書伍每屆上榜,且全在十名內,經營功力可見一斑。 今年1月25日交大舉辦的頒授典禮上,雖因疫情,並未廣邀貴賓,但仍聚集了多位產業界大佬,包括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光寶集團前總裁林行憲、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親往,見證光榮時刻。 1970年,聯強總裁杜書伍成為大學新鮮人,進入國立交通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系就讀。

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說,卓越與平庸經理人的分野在哪裡? 杜書伍2023 有些人對凡事都具備遠見,能想得深、走得遠;有些人卻只能看見片斷的表象,結果總是做出膚淺、錯誤的決策。 這種自律性,是一切的源頭,所有的事物,不管是要有涉務性或與人互動,如果這些道理你都懂,卻不願意有所行動,那就變成「光說不練」,還是沒有用。 這種人有的是因為個性追求安逸,不知不覺陷入這樣的情境;有的是本身存在負面思維,認為工作就是應付了事,多做沒好處,能輕鬆、偷懶就是賺到了,內心還竊笑別人很笨。

我們常會說:「這個人很怪」,可能你也說不出什麼道理,就是覺得他跟大家不一樣,可能就是他不擅長與人互動;可是,如果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會有一種無意識的學習,譬如到北京3天之後,因為他高頻度的跟當地人互動,與當地人產生了共鳴,自然而然講話就開始有一點捲舌。 其實,涉務性關係到我們一種最根本的能力,就是「好奇心」。 在人腦的結構當中,我們透過五感獲得的東西,傳到腦子裡,如果以往不曾接觸過,杏仁核就會開始運作,啟動腎上激素,直到搞懂為止。 這種研究精神會讓我們在問題解決之後,腦中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分泌物,自己感覺很開心,因為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於是成為一種興趣,想要主動瞭解一些事物,慢慢形成你的「觀察力」。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