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AI概念股、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廠世芯-KY(3661)於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上修今年營運展望,從全年8億美元營收目標,提到為9億至9.5億美元。 航空業復甦的受惠者長榮航太(2645)7月營收繳出佳績,7月營收為13.38億元,年增率為43.25%;累計前七個月營收為84.4億元,年增率25.02%。 他並宣布未來三年,將追加1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用於在全球範圍內加速部署人工智慧的技術和應用。 長榮營收 長榮(2603)包含研發費用、人事費用、營業費用….等間接費用佔營收百分比,相關營收佔比的高低代表「成本支出」的程度或是「對未來競爭力」的投入。 EIS部分,繼長榮6/19公告斥資約240億元買下其轉投資的長榮新加坡公司全數股權,長榮在6/30除息日當天爆出17萬張、金額高達159.55億元的盤後鉅額交易,也傳是EIS出脫持股,並由張國華對敲吃下,大股東籌碼日趨穩定。
2021年得益於海運需求暢旺,全年運價累積漲幅約80%,在Q4傳統淡季下,長榮營收逆勢季增8.7%,跳升至1,560億元,刷單季歷史新高,擊潰市場的悲觀預期。 受惠於運價持續上漲,市場預估21Q4 毛利率約70%,EPS成長至16元,2021全年EPS超越45元,獲利寫歷史新紀錄。 長榮營收2023 長榮海運(2603)公告四月份合併營收,單月營收223.37億元,較上月營收增加4.52億元增幅2.07%,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38.63億元 減幅60.25%,累計今年度前4月合併營收為891.63億元,年減60.73%。 全球最大個人電腦(PC)大廠聯想集團昨(17)日公布第2季財報(2023財年第1季),受到個人電腦及基礎設施業務需求放緩影響,單季營收129億美元(新台幣4,155.7億元),年減24%;淨利1.765億美元(新台幣56.9億元),年減66%。 長榮航空受惠於貨機團隊是省油力超強的777機型,就算油價高價,航空貨運為傳統淡季,第2季獲利還是開出佳績,每股盈餘0.34元,去年同期僅小賺0.03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0.98元,去年同期則是虧損0.41元。 長榮海運(2603)今日公告七月份合併營收,單月營收234.24億元,較上月營收增加12.93億元(增幅5.84%),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93.75億元 (減幅62.70%),累計今年度前七月合併營收為1,576.35億元(減幅61.42%)。
長榮營收: 窮得只剩錢!長榮「營收少1/4、獲利砍2/3」 達人一語揭損平關鍵
持有長榮海運的股民,自明天開始暫停交易,完成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期為9月19日;目前持有1張長榮股票的股民,未來只剩下400股,但是掛牌首日股價則由現在的80.8元,變為187元。 而長榮航太2020年因為業務分割及減資,股本也同步跟著降為35.28億元,股本對照獲利能力相當漂亮,未來若航空產業復甦進入資本市場將會是一顆投資新星。 真正讓長榮航太一戰成名的是過去曾替波音公司改裝全球唯一的747超大型貨機Dreamlifters,長榮航太創下全球第一,技術含金量更上層樓,後來獲得波音20架 客機改貨機的合約,近年來也陸續交機,改裝業務在國際揚名。 一位曾待過航空維修界的人說,長榮航太的維修實力在國際間已經是擠身最強之列。
AI熱潮興起,相關股票廣達(2382)股價表現亮眼,17日上漲2.5元,收盤272.5元。 不過PTT網友卻質疑,廣達主要業務只是「組裝」,可能稱不上「AI股」,若以同類型業務來看,鴻海市占率更高,然而卻只有廣達頻頻上漲,「這個邏輯就是沒有邏輯」。 楊元慶在財報中指出,上個季度宏觀環境充滿挑戰,硬體產品業務依然處於調整階段,服務導向的轉型業務增長強勁、盈利能力穩固,個人電腦以外業務在集團整體營業額中的占比得到進一步提升,體現多元化增長引擎的建設成效。 第二季財報全出爐了,即使近期仍然是下跌的,當然要一併檢視「老牛私藏股」的表現如何? 長榮航看好航空貨運商機,積極擴增運能,日前宣布與波音訂購一架777F貨機,預計2023年底交機,同時也將三架波音 ER客機改為貨機,委由以色列航太工業公司(IAI)改裝,預計2025年將陸續交機,屆時長榮航的貨機將達12架。 長榮航4月貨運收入為91.60億元,年增41.73%,月增1.85%,占營收比重83.2%,至於客運收入為6.54億元,年增20.12%,月增13.69%,占營收比重為5.95%。
長榮營收: 去年全體上市公司營收38.1兆元 航運業成長最大
法人分析,長榮減資後股價走勢,最大的關鍵將是運價表現及8月營收表現,這兩個成為長榮減資後股價變化的重要觀察指標。 就2022年的展望來看,目前長榮股價淨值比(PBR)僅1.3倍,評價委屈。 2021年獲利大豐收,以現金股利發放率5成計算,預估2022配息22元,隱含高殖利率題材。
- 但是公司想要操弄 12 個月的營業額(營收)就較不容易,因為這就是「財報作假」!
- 一位曾待過航空維修界的人說,長榮航太的維修實力在國際間已經是擠身最強之列。
- 貨櫃大哥長榮6月營收年減63%,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步衰退逾61%,對海運股營收未見起色,引發PTT網友正反討論。
- 當紅AI概念股、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廠世芯-KY(3661)於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上修今年營運展望,從全年8億美元營收目標,提到為9億至9.5億美元。
- 最受矚目的長榮首季合併營收668.27億元,年減60.8%、季減39.8%,不過首季毛利率22.15%,大幅優於疫情前水準,稅升稅前盈餘162億、稅後純益50.43億元,EPS達2.38元。
- 長榮表示,海運市場後市仍須視全球政經發展、庫存去化情形,及各區域供需變化影響而定,對未來市場復甦態勢審慎樂觀。
- 外資在最新貨櫃航運報告中看好貨櫃航運前景,其中,美系外資重申長榮「加碼」評等,目標價上看208元;亞系外資看好長榮76%的船已配備脫硫器,相較於其他同業,具有較佳的成本結構,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215元。
世芯第2季合併營收為79.28億元,季增38.7%、年增1.66倍,創單季新高,獲利為7.35億元,也同攀高峰,季增約26%、年增71.7%,每股純益為10.16元。 長榮航指出,積極擴充運力,2021年第四季完成3架777新貨機引進,貨機機隊由5架擴大至8架,同時利用客機客艙空間載貨,挹注貨運運能。 長榮(2603)(2603)今(18)日開高走高,開盤價為106元,最高價來到110.5元,而萬海(2615)(2615)開盤價格為48元,盤中最高價到51.8元,航運股表現抗跌強勢,盤中類股漲幅逾2%,主要由散裝族群領漲,表現相對較強勁。 另外,航運股和重電類股也表現活躍,華城(1519)(1519)、華電網(6163)(6163)等個股均有不錯的漲幅。 根據Alphaliner最新資料顯示,長榮運力達147.85萬TEU(20呎標準櫃),居全球第七大,與第六大ONE僅差不到5萬TEU,長榮今年有19艘新船投入,新增19.37萬TEU運力,下半年贏過ONE指日可待,市占率逐步提升。
長榮營收: 運價走弱 長榮海運8月營收574億、月減逾8%
長榮航太目前客戶涵蓋全球40多家航空業者,有4個棚廠,長榮航太的維修品質,在航空界相當有口碑,尤其長榮航空的業務僅占長榮航太兩成,其餘八成都是來自國際航空公司的訂單。 華航表示,12月客運收入年增9倍,創疫情以來最佳,其中大洋洲地區增班策略奏效,包含雪梨、布里斯本及墨爾本等航線增班,滿足因耶誕節連假增加的旅客人次;另東南亞各線持續增班也挹注客運營收。 華航因應過年旅運需求,Q1再增班3成以上,春節連假平均訂位率超過8成,新開航點宿霧、峴港、清邁及獨家航線帛琉的詢問度高,也新增復飛日本高松、廣島。 法人分析,2月市場不好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中,今年航運股逐漸回到常態也是許多投資機構的共同看法,貨櫃輪這邊也同受到農曆年節過後,貨物量不多影響,SCFI貨櫃運價指數也跌破千點關卡,全球貿易減少、通膨問題何時解決及老舊船舶退出市場的數量,成為海運業復甦的重要指標。 長榮航指出,貨運部分受國際經濟景氣下行影響,終端需求仍顯疲弱,價量較去年同期呈現下滑的趨勢惟已放緩,且仍優於疫情前水準。
-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國際邊境封鎖,長榮航空客運受到明顯衝擊,雖然貨運表現不錯,仍無法挹注整體營收表現。
- 長榮(2603)去年合併營收為4,894.07億元,年增136.34%,毛利率達61.69%,稅後盈餘2,390.15億元,年增880.98%,EPS為45.57元,每股淨值也躍升至61.76元。
-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中國十一長假後,連續走跌,不過,在航商運價、運量都未減少下,長榮(2603)、陽明(2609)10月營收再創新高,萬海(2615)則因航次結算(結航)影響,營收出現衰退。
- 因為一般公司通常在沒有收入下預備資金 大致落在 6 個月左右,所以最新營收公布若低於 12 個月基本上不用期望公司會有什麼大作為,反而要擔心若虧損時,還有多少的「祖產」可以燒、會不會黑字倒閉。
- 東北亞及東南亞客運市場復甦亦漸入佳境,12月有顯著成長,到農曆春節期間更有將近9成的訂位率,部分日期的熱門航線訂位率甚至達到100%。
- 就2022年的展望來看,目前長榮股價淨值比(PBR)僅1.3倍,評價委屈。
另外,長榮航太也公布4月營收10.94億元,年增率14.16%,累計前四個月營收為44.07億元,年增率為19.26%。 長榮(2603)最新 6 月營收為 93.5(億), 2023 年累積至今的月營收為 1342 (億)。 6 月的營收表現在歷年營收中排名為第 29 高、單月(同比)為第 3 高。 若從 2023 年累積至今月營收(同比)歷年排名來觀察,長榮 6 月累積營收歷年排名是第 3 高。 此外,長榮集團加速海空分治,長榮航大股東長榮國際繼6/9、6/30各申讓5萬張後,昨再度處分8萬張,長榮航持股將由71萬2296張降至53萬2296張。 市場解讀,大哥張國華有意解散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EIS),為縮小規模、處理資產,因此頻頻申讓持股。
長榮營收: 長榮2603
長榮航表示,目前到下半年機票都處於高票價,意即2023年全年都是高票價,且有望維持到2024年第1季。 主計總處今(18)日將基本生活費調升至20.2萬元,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會計師楊建華表示,5口之家若112年申報時仍適用基本生活費扣除,則為101萬元,比去年增加扣除3萬,用稅率5%計算,可省稅1500元。 達人點出,最近運價又小幅回跌,美西幾乎回到2020年首季的最低點,美西和中國相關,中國起不來,美西好不了。 有人說長榮今年第1季很爛,但運價一樣爛,長榮大賺,陽明接近兩平,萬海小賠,結果賺最多的長榮被噹到亂七八糟,卻沒有人去噹陽明和萬海。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間SCFI價格跌了2/3,CCFI跌了1/2,但長榮的營收只少了25%,稅後純益則砍了2/3(排除異常稅金計)。
長榮航7月營收186.91億元,年增57.51%,連2月創歷史新高,月增6%,累計前7月營收1117.26億元,年增48.4%。 外資在最新貨櫃航運報告中看好貨櫃航運前景,其中,美系外資重申長榮「加碼」評等,目標價上看208元;亞系外資指出長榮76%的船已配備脫硫器,在高低硫油價差擴大下,長榮可以使用價格便宜許多的高硫油,成本較其他同業低,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215元。 長榮營收 長榮航太維修事業體,現有4個棚廠,可以同時容納9架廣體機、3架窄體機維修,未來將視市場供需,不排除新增棚廠。
長榮營收: 長榮(2603)6月最新營收?
對此,本土法人指出,農曆春節初一,工廠停工及停止出貨,航商卻調漲運價,顯示供不應求嚴重,第1季淡季不淡。 長榮營收2023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受惠整體運價上漲,長榮(2603)2021年12月營收522.25億元,月增2.3%,年增112.47%,僅次於10月的527.3億元,創歷史次高,全年營收4893.97億元,年增136.1%,創歷史新高。 長榮(2603)對交易風格是趨勢追蹤的投資人,記得要在順著市場「資金脈絡」走。 對長榮營收年減6成,PTT網友熱議,有人認為第1季最慘時,每股稅前盈餘就達7元,Q2營收673億元比Q1好,不僅不用擔心虧損,也代表Q2利空出盡,下半年起除非全球景氣L型復甦有變,否則確實可以長期投資,嗨喊要狂噴了,提醒水手要開船了,不要不信。 長榮目前營運船隊213艘、運能166.4萬TEU,簽約新船訂單尚有46艘、運能約42萬TEU,隨新船投入營運,持續升級各航線船型,汰換老舊船舶。
針對市場傳出,萬海將美西線船舶抽回跑亞洲線一事,萬海指出,第4季已進入亞洲線傳統旺季,且近期美西塞港嚴重,部分船舶塞在美國沒有及時回來亞洲,且因亞洲客戶出口需求很強,因此會多著力亞洲線經營,目前美西會維持原本航線配船,不再增投加班船。 長榮在2.4萬TEU(20呎櫃)大船陸續投入下,10月營收527.29億元,月增7.3%、年增1.59倍,累計再1-10月營收3861.3億元,年增加1.36倍。 第2艘2.4萬TEU(20呎櫃)長儀輪9月10日投入遠東到歐洲航線,第3艘2.4萬TEU的EVER AIM 10月28日交付營運。 根據Alphaliner去年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全球貨櫃船公司當中,新船訂單艘數最多的是我國長榮海運,有83艘,扣掉去年第四季交的10艘與預計今年交的19艘,後續也還有約54艘。
長榮營收: 長榮航前三季獲利63.89億元 EPS 1.21元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2603)公布6月營收603.44億元,月增3.22%,年增59.75 %,第二季營收1750.04億元,季增2.4%,年增75%,上半年營收達3,458.33億元,年增82.09%。 貨櫃大哥長榮6月營收年減63%,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步衰退逾61%,對海運股營收未見起色,引發PTT網友正反討論。 有熱心網友點出,雖6月營收續處低谷,但第2季較首季季增,以第1季淡季EPS仍有2.38元來看,Q2可望更佳,上半年賺進5元無虞,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全年EPS至少10元起跳,嗨喊下周會狂噴、船要開了別不信。 展望2023年,隨海運新環保法規上路,長榮海運持續優化各航線規劃及營運策略,以應變供需變動大的市場,並提升航線的準班率及客戶服務品質,可望展現更高的營運彈性與競爭力。 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0.83%,態勢轉變,符合長榮總經理謝惠全日前法說會第二季優於第一季的預測。 2020年11月,長榮航太因過去幾年都賺錢,現金充足宣布辦理現金減資30億元,一方面是發動機維修業務於2019年12月31日移轉予集團子公司「長異發動機維修(股)公司」後,營業額隨著縮減,所需的營運資金亦相對減少,另外考量為提升股東投資報酬率,將股本以現金退還予原始股東。
此外,張榮發為了掌握維修才能掌握飛安,堅持航空公司成立時就直接重金投資機務維修中心,自己建立維修量能,又因為引擎都選奇異,再決定要讓機務部門切割出來成立公司,專門維修飛機,並引進奇異的資金入股20%。 長榮營收2023 也因為有奇異入股,不但讓長榮航太被指定為奇異亞洲指定維修廠,吸收更多歐美技術,更帶進其他的業務量,一路壯大。 長榮營收2023 長榮航空成立之初,機隊建置的規劃為飛長程的波音747、區間航線的波音767以及MD-11,長久以來,航空公司最怕機隊機型太亂,維修營運成本高,但多數的航空公司受制於各項因素,不但機隊亂,引擎也會有不同廠牌的問題。
長榮營收: 散裝族群表現相對強勁 長榮、萬海股價走高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中國十一長假後,連續走跌,不過,在航商運價、運量都未減少下,長榮(2603)、陽明(2609)10月營收再創新高,萬海(2615)則因航次結算(結航)影響,營收出現衰退。 法人指出,在中國恢復供電重新開工、東南亞擺脫疫情逐步復工下,眾多廠商已紛紛趕工出貨,對第4季貨量將有幫助,且最新一週SCFI為4535點,明顯高於第3季平均的4281點,推估貨櫃三雄第4季營收不看淡。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在客機重返天空的需求帶動,負責飛機維修、製造業務的長榮航太(2645) ,在維修業務營收年增10%,製造業務成長幅度更大下,全年營收可望較去年96.16億元成長,重返百億元大關。 長榮航空去年底法說會上指出,2020年是百年航空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一年,根據預估,今年航空業虧損創史上新高,全球航空業恐虧損1200億元美元,明年下半年才可望逐步復甦,但虧損也將400億元上下,且後續仍有航空公司破產倒閉等,在全球疫情至今沒有緩減下,航空客運景氣未來3-5年,復甦可期。 市場擔心運價下跌後,貨櫃三雄的營收、獲利會跟著走低,長榮海運7月營收再創歷史新高,來到627.99億元,年增幅度為36.88%,年增率4.08%;前七月營收4086.23億元,年增率72.39%。
華航(2610)12月合併營收為141.76億元,月增15.62%、年減16.21%。 其中客運收入61.36億元,月增60.61%、年增941.77%,主要是因為旅運需求逐步增強,並陸續迎接返台過年的旅客人潮,致使整體客運收入較前一年同期增加。 貨運收入為72.29億元,月減5.33%,受到通膨升息、高能源成本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致使整體貨運收入減少。 即便逢農曆長假,貨櫃的運價走勢平穩,農曆年前運價修正不到5%,遠優於過往同期約20%的修正幅度,以艙位利用率來看,北美、歐洲需求最為強勁,艙位利用率接近滿載。 2/10長榮公布1月營收568.4億元,月增8.8%,年增100%,優於市場預期,在海運運輸增加下,預期長假之後,北美補庫存需求將延續,長榮22Q1營收動能可望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