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財報8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14, 2020

聯發科財報

種種不確定因素,聯發科經營團隊下修2022 年全年展望,全年營收達「將近 20%」,這與今年1月結算2021年全年成果時的樂觀展望,有著微妙不同,當時蔡力行預估,全年營收「超過20%」,毛利率目標則在 48 至 50%。 本季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總計為新台幣1,648億1仟萬元,佔總資產的27.1%,前一季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為新台幣1,591億9仟3佰萬元,2021年同期則為新台幣2,047億6仟4佰萬元。 廣達受惠 AI、雲端伺服器及電動車 ECU、ADAS 產品兩大產業需求成長趨勢,法人預期 AI 伺服器將自9月底開始量產出貨,明顯挹注第 4 季營收並能延續至 2024 年,而電動車新專案陸續放量,有助於產品結構優化,獲利貢獻轉佳效果顯著。 預計運用Llama 2模型開發的AI應用將在年底最新旗艦產品上亮相,為使用者帶來突破性的生成式AI應用體驗。 聯發科將藉由公司在智慧手機、無線網路晶片的領先優勢,有助於打入NB、AR、遊戲機、車用、智慧家庭等新領域,在非手機產品線,打造出下個新的成長動能。 聯發科提出未來三大產品線目標市場的成長藍圖,整體目標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800億美元,大增至 2024年的1400億美元。

聯發科財報

聯發科提出未來三大產品線整體目標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800億美元,大增至 2024年的1,400億美元,成長動能明確。 其中 Mobile 營收 YoY+51%、QoQ-9%,持續受惠 5G 手機放量及公司在高端市場市佔率增加,公司 2021 年 5G 手機營收佔比已超過 50%,毛利率則與公司平均毛利率相當。 本季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總計為新台幣1,873億4仟4佰萬元,佔總資產的30.8%,前一季現金及金融資產-流動為新台幣2,382億8仟1佰萬元,去年同期則為新台幣1,843億1仟萬元。 本季營業外淨利益為新台幣29億3佰萬元,佔營業收入2.2%,主要來自利息與股利收入。 本季營業利益為新台幣292億8仟7佰萬元,較前一季增加1.6%,較去年同期增加100.2%。 本季營業利益率為22.3%,低於前一季之22.9%,高於去年同期之15.0%。

聯發科財報: 財報亮麗

此外,天璣 9200+ 支持Wi-Fi 7,傳輸速率理論峰值可達 6.5Gbps、2×2+2×2 高速連網,同時支持藍牙 5.3,為使用者帶來快速、穩定、順暢的連網體驗。 MediaTek Hyper Coex 超連接技術助力智慧手機同時連接 Wi-Fi 網路、新世代藍牙音訊 LE Audio 和無線周邊,無需等待,讓使用者享受更高音質、更低時延、遊戲搶先出招。 達發科技除藍牙晶片外,業務包括可穿戴設備和無人機衛星導航系統(GNS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晶片,以及路由器、網路交換機、網路設備及網路基礎設施晶片。 至於藍牙晶片領域的競爭對手有瑞昱(Realtek)、高通和中國藍牙晶片龍頭恆玄科技(Bestechnic)等。

聯發科財報

聯發科 23 日宣布與 Meta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運用 Llama 2 模型以及自家最先進的 AI 處理單元和 AI 開發平台,建立完整的終端運算生態系統,加速智慧手機、汽車、智慧家庭、物聯網等終端裝置上的 AI 應用開發。 聯發科下一代旗艦晶片組天璣 9300 預計 10 月發表,將與高通 Snapdragon 8 Gen 3 競爭。 繼高通後,聯發科也找上 Facebook 母公司 Meta,將在今年稍晚推出的旗艦晶片組導入 Meta 日前剛發表的大型語言模型 Llama 2,有望是天璣 9300 這款產品。 財報之外,輝達並宣布董事會已授權進行 250 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 按各事業來看,輝達上季業績主要是由資料中心業務所驅動,收入為 103.2 億美元,年增 171%,創紀錄新高。 目前規模仍較小的遊戲業務也實現成長,收入達 24.9 億美元,年增 22%。

聯發科財報: 財務結構健全,營運發展無虞

本季本期淨利、本期淨利率與每股盈餘較前季增加,主要因本季毛利率較前季增加。 本季本期淨利、本期淨利率與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本季營收與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 本季本期淨利為新台幣334億1仟3佰萬元,較前一季增加10.8%,較去年同期增加29.6%。 本季本期淨利率為23.4%,與前一季相同,略低於去年同期之23.9%。 每股盈餘為新台幣21.02元,高於前一季之新台幣18.99元,及去年同期之新台幣16.21元。 本季本期淨利及每股盈餘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本季營收與毛利增加。

本季營業利益率為25.6%,高於前一季之23.1%,及去年同期之18.7%。 聯發科在第一季天璣9000、WiFi及電源管理IC等產品線出貨全面暢旺成長帶動下,成功推動營收及獲利雙創歷史新高,毛利率亦超越50%,接近財測上緣,稅後淨利除了創下新高更寫下連續七季改寫新高,並成功賺進超過兩個股本。 從智慧手機、電視、語音助理到 Chromebook,以及家用 Wi-Fi 路由器,都來自於聯發科技。 達發科技為 SONY、蘋果 Beats、JBL 和小米提供晶片。 知情人士指稱,在最新一輪私募中,達發將 10% 股份以每股 650 元價格,提供給風險投資基金和機構投資者。 按照目前 1.45 億股計算,該公司估值約新台幣 945 億元。

聯發科財報: 產品與服務

展望本季,輝達財測優於市場預期,符合期待,除 Datacenter 業務受惠生成式 AI 趨勢帶動,前景光明外,上季表現較弱的較為悲觀的 Gaming 及 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業務已見落底,庫存調整完成。 企業在變賣所有資產,並償付所有債務後,剩餘的資金分配給每一股可得的金額。 不過,以聯電近期釋出的展望來看,成熟製程的供需缺口最快在 2022 下半年,最慢在 2023 年就會緩解甚至供過於求,因此再來 IC 設計廠要再進一步漲價的壓力將變大,其毛利率也很可能開始衰退,因此後續需關注 IC 設計廠的相關漲價計畫。 針對有癌友為減輕門診用藥費用負擔,以住院來請領商業保險理賠,壽險公會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已悖離整個醫療險設計的目的,同時也造成健保制度及醫療量能負擔,誠非保險業者所樂見。

聯發科首季營收1080.33億元,季增12.1%,年增77.5%,營業毛利率為44.9%,營業利益為201.98億元,季增31.4%,年增248.1%,本期淨利為257.77億元,季增72.3%,年增344.1%。 聯發科已公告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427.11億元、年成長32.1%,除改寫單季新高之外,更衝破原先財測1,321億~1,415億元的財測區間。 法人指出,聯發科第一季合併營收主要受惠於天璣9000、WiFi及電源管理IC等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暢旺,帶動合併營收繳出亮眼成績單。 聯發科財報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號:2454)擬於2023年7月28日(星期五)舉行2023年第二季財報暨營運線上說明會,由執行長蔡力行先生以及財務長顧大為先生擔任主講人,報告本公司的營運成果並回答投資人提問。 庫存調整之下,預期聯發科第三季營收將在 聯發科財報 1417 億~ 1542 億元之間,相較前季下降 1~ 9%,與去年同期成長 8%至 18%。

聯發科財報: 金融業法說 獲利受矚目

人工智慧(AI)族群發威,台股試圖反攻月線,智慧型手機、顯示器等消費性電子景氣落底,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聯詠(3034)庫存持續去化,下半年營運回溫,24日股價展開落後補漲,漲幅均逾2%。 以目前約 1100 元股價計算之 Forward P/E 約 15 倍,低於 IC 設計平均 P/E 倍比較,加上公司 2022 年將有約 6.7% 高現金殖利率保護,研究團隊認為目前股價並未被高估。 公司也預估整體智能裝置潛在市場規模將從 2021 年 800 億美元成長到 2024 年的 1400 億美元,三年 CAGR+20.5%,成長潛力極大。 PMIC 2021Q4 營收 YoY+30%、QoQ+3%,其中 PMIC 搭載公司自家晶片出手的佔比達 30%,而車用、工規則佔 10%,剩餘 60% 包括快充、Type-C、記憶體等應用,預計未來都將保持穩定的成長。 聯發科技今(26)日舉行2021年第三季財報暨營運線上說明會。 本季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出為新台幣43億2仟3佰萬元,前一季淨現金流入為新台幣281億3仟1佰萬元,去年同期淨現金流入為新台幣318億3仟9佰萬元。

內部的創意發想,也實踐到紐約的海上太陽能發電,是最直接的成功案例。 實現社會和環境的永續性是全球的重要議題,而西門子持續領先經營永續概念。 聯發科財報2023 負責低壓變頻器與伺服馬達的楊子慶產業發展經理分享,作為全球企業的領頭羊,西門子把將六大優先永續指標,定義出「DEGREE 框架」,鼓勵內外部共同往「營運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舉例來說,西門子數位工業的「客戶審視服務」就能協助客戶了解企業大方向的資安現況,以及未來可以著重的管理作為,整體審視之後,客戶在考量現有的人力與財力資源,決定使用西門子的哪些軟硬體產品線,以實現未來的發展藍圖、面對資安風險。

聯發科財報: 淨利年增344%好猛!聯發科首季每股大賺16.21元

首先,在各產品線的成長與技術發展,並駕齊驅廣泛產品組合帶來結構性均衡的成長部分,蔡力行強調,2019 年聯發科率先全球推出 5G 晶片,不斷地採取積極主攻的態勢,搶佔市場先機,獲得市場的成功,這絕不是隨著整體業界成長而借風飛起。 相信聯發科在技術上的能力,全方位且多元的產品組合,以及與客戶深度的夥伴關係,更是我們能夠站穩領先地位的主因。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4季營運展望,以美元對新台幣1比31.5元計算,季營收將約1,080億至1,194億元,季減16%至24%,約年減7%到16%,毛利率將約47%至50%。

聯發科財報

聯詠2024年展望較佳的產品,包括手機OLED、AI功能的高階PC/NB所帶來換機潮,而電視SoC亦有新客戶導入。 每股盈餘是反映公司過去的獲利情形,以股本10億的公司來看,其每股盈餘10元表示公司稅後盈餘10億,即所謂的賺了一個股本。 聯發科 2021Q4 帳上現金為 1,837.1 億元(若包含現金等價物、金融資產則為 2,047.6 億元),佔總資產 31.0%,整體現金水位充足。 研究團隊認為聯發科在 IoT 領域已深耕多年,近期更一舉攻入高端手機市場,佈局已趨完善,未來將是萬物互連趨勢的實質受惠者。

聯發科財報: 市場看好輝達聲浪正興 郭明錤卻潑了盆冷水

透過公司系統的最佳化分析,產品是否適用或替換都能被檢測出來,減少可能的資源浪費。 再進一步配合西門子的軟硬體,即能把產品的生命週期優化,往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朱軒逸副協理表示,西門子數位工業同仁有 ISO 的認證,有能力用一天的時間,完成到場評估客戶工廠的資安現況;西門子總部亦提供工具掃描、找出漏洞,以提供客戶完整報告。 報告包含公司的方針、結合數據後的解決策略,以及不斷期的行動方案,一條龍內容如同企業量身的健康檢查清單。 西門子也鼓勵內部每個人提供各種減碳發想,以「創新孵化器」的概念,找到更多永續的可能性。 如針對西門子自家工廠產品,進行碳量計算,以利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處於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聯發科仍需不斷投資以利公司長期發展,因此近三年派息率約 65% ,歷年平均現金殖利率為 3.5% ,與產業平均差異不大。 至於在費用部分,聯發科屬於IC設計公司,所以最主要的成本來自人資、研發。 隨著中國供應鏈的崛起,兩岸之間開始在搶人才,使得人力成本逐漸上升,另一重要的成本就是研發支出,為了搶佔 聯發科財報2023 5G 商機,近幾年研發費用占比從 20% 左右逐漸提升至 25% 。 身為全球前 5 大IC設計公司的聯發科( 2454-TW ),在了解其經營策略後,接下來分析其財務數據的表現,是否能隨著全球 5G 發展,有機會重新取回其市佔率。 聯發科指出,公司未來成長動能充足,對未來三年營收複合成長率(CAGR)中雙位數(midteens%)增長的目標深具信心。 本季存貨週轉天數為105日 (以本季平均存貨淨額及當季銷貨成本年化為計算基礎),相較於前季之100日,及去年同期之72日,主要因先進製程的交期較長。

聯發科財報: 客戶庫存降至健康水位 聯發科下半年逐季成長

而針對 2023 年第二季的營運目標,將反應客戶對於市場需求的謹慎展望,以及我們在這個競爭環境中的策略。 因此,聯發科預期第二季營收以美金對台幣匯率 1 比 30.3 計算,將在 918 億元至 995 億元之間。 與第一季相較,約下降 4% 至成長 4%,與 2022 年同期相比,約減少 41% 至 36%。 營業毛利率預估將為 47.0% ± 1.5%,費用率預估將為 33% ± 2%。

  • 本季營業外淨利益為新台幣15億3佰萬元,佔營業收入1.1%,主要來自利息與股利收入。
  • 本季存貨週轉天數為86日 (以本季平均存貨淨額及當季銷貨成本年化為計算基礎),高於前季之81日,及去年同期之57日。
  • 經濟日報為您整理聯發科法說會五大重點如下,可快速掌握最新動態。
  • 本季營業毛利為新台幣522億6仟1佰萬元,較前季減少25.4%,較2021年同期減少18.1%。
  • 在2010第一季後,發哥的營收年增率趨勢反轉下滑,股價也毫不留情的由552元下跌到現在的339元均價。
  • 公布前一年 12 月的月營收,這時就可以知道去年整年度公司營收狀況,若利潤率穩定,可以推估出 Q4 的盈餘情況。
  • 關於聯發科技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WSE:2454)是一家全球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在智慧手持裝置、智慧家庭應用、無線連結技術及物聯網產品等市場位居領先地位,每年約有20億台內建聯發科技晶片的終端產品在全球上市。

本季營業利益率為18.7%,高於前一季之15.9%,及去年同期之9.5%。 整體而言,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下修,相對於電腦、電視等宅經濟產品,手機市場疫情時期,並沒有撿到太多便宜。 聯發科有四大產品線,分別為手機、物聯網、智慧家居、Power IC,前兩年在手機以外的三大平台慢慢布局,雖然,在去年底開啟的強大景氣逆風之下,其他平台尚不能完全支持成長動能,但也給予了不少支持。 展望第四季,聯發科指出,在全球總經環境及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下,即使通路及客戶庫存已較前一季減少,但多數客戶下單仍然保守。 因此,預期客戶的這些調整對我們業務的最大影響將會反應在第四季。 觀察到較早大幅庫存管理的客戶第四季恢復部分拉貨動能,這表示 2023 上半年有機會看到更多補庫存需求。

聯發科財報: 營收數字很美,但展望卻不美

經歷了 2017 ~ 2018 年產品組合的調整後,聯發科從失誤中記取教訓,改善成本競爭力不如人的窘境,穩步扎根,營收在經歷過一段停滯期 2 ~ 3 年後, 2019 年有逐漸改善的跡象, 2020 年 1Q 營收年增 15.44% 。 自 2015 年以來,全球智慧型手機步入成熟期,出貨成長率逐年遞減,為因應產業變化,聯發科便積極往 5G 、物聯網等新興產業佈局。 2019 年營收比重為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運算產品占 40% ,AI、 5G 、物聯網等成長型產品占比提升至 33% ,電視等成熟型產品占比降低至 27% 。

聯發科財報

本季本期淨利為新台幣275億8仟7佰萬元,較前一季增加7.0%,較去年同期增加277.4%。 聯發科財報2023 本季本期淨利率為22.0%,低於前一季之23.9%,高於去年同期之10.8%。 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7.44元,高於前一季之新台幣16.21元,及去年同期之新台幣4.58元。 本季本期淨利、本期淨利率與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本季營收與毛利提升。

聯發科財報: 營收、財報查詢教學

徐敬全強調,終端生成式AI裝置,帶來更多令人振奮的人工智慧創新機會和產品體驗。 能夠離線運算,擁有節省成本的多項優勢,將生成式AI普及至每個人,AI手機的到來將為市場帶來質的轉變、進一步量變,迎來終端應用新的契機。 科技業者指出,聯發科在AI、Auto雙引擎加持之下,將帶動營運重返榮耀。

聯發科財報

根據日經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聯發科計劃將旗下專攻藍牙晶片的子公司「達發科技」(Airoha)最快 6 月底前將登錄興櫃,以籌措研發資金,並且半導體人才短缺情況下招募更多新血,提升競爭力。 台積電週四法說會,市場聚焦在上半年財報外,所有要問的問題全部集中在AI,包括先進製程產能是否支應需求,明年AI占資本支出比重等等,龍頭股本週開盤陷入整理,原先外資高喊的600元與700元目標價不見身影,顯然市場回歸基本面理性思考。 蔡力行坦言,今年有許多無法預期的國際事件、地緣政治的不利影響及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儘管全年營收將低於原先預期,但今年仍是全年營收及獲利歷史新高。 蔡力行強調,即使通路及客戶庫存現已接近正常水位,在未來的需求展望仍不明朗下,許多客戶依然非常謹慎控管庫存,降低第4季對零組件的訂單。

聯發科財報: 智慧家庭

財報顯示,聯發科 2023 年 4 月營收金額為新台幣 283.5 億元,較 2022 年下滑 46.13%,較 3 月也下滑 34.01%。 累計,2023 年前四個月營收為 1,240.01 億元,較 2022 年同期下滑 36.52%。 聯發科提供三星、小米、亞馬遜、Google、Oppo 和 vivo 的主要行動晶片,市值僅次於台積電。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