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華碩2023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Tommy on April 29, 2019

股票華碩

股息(Dividends)是台股投資人特別喜歡討論的數據,因為台股市場相對於美股來說,股息殖利率多半比較高,也是台股市場的投資優勢。 股票華碩2023 大摩升評華碩,理由有三:首先,華碩積極處理庫存,存貨水位愈來愈健康;其次,華碩推出首款電競掌機ROG Ally,市場反應不錯;再者,華碩增聘新員工、推出AI伺服器,顯示在發展伺服器業務上是「來真的」。 大陸地產開發商頻爆雷,據工商資訊平台天眼查顯示,深圳寶能投資集團(寶能集團)旗下寶能地產日前新增一則人民幣100億元(約... 根據IDC公布的2023年第2季中國手機跟蹤報告來看,華為靠4G手機從去年第2季的7.3%殺回今年第2季的13%,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借用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華為已經渡過至暗時刻。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EPS)是一種評估企業為普通股東賺錢的財務數據或公司能力指標,它可以評估一家公司的賺錢能力,以及分辨同產業但不同規模的公司之間的獲利能力比較。 華碩電腦是全球主機板、顯示卡的主要供應商,市佔率居然高達40%,同時它也是全球筆記型電腦的領導品牌。 摩根士丹利證券調查發現,PC需求終於不再進一步惡化,見到穩定跡象,庫存水位變得更為健康,判斷產業最差谷底時期已過,2024年起將持續復甦,日前升評華碩至「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拉上475元,與瑞銀賦予的550元相呼應。 連乾文補充,市場信號警覺方面,若出現大量長黑,表示賣壓增加,可能下跌,而強勢股量能明顯萎縮,可能預示趨勢即將反轉,另外也要觀察量價背離,注意量價的關係,特別是量能明顯萎縮的情況,可能是趨勢轉折的信號之一。

股票華碩: 華碩品牌與代工事業分家

隨著近四、五年華碩在ODM Direct伺服器市場陸續爭取到歐、美地區之在地CSP業者訂單,並逐年緩步增長下,華碩也已兩年多前正式將伺服器事業分為兩大部門,分別聚焦以傳統品牌為主的企業級伺服器業務,與聚焦CSP的資料中心伺服器業務,整體伺服器事業的規模也擴大至500人以上。 人工智慧(AI)超級法說日報佳音,兩大AI硬體指標股廣達(2382)、華碩(2357)不僅第二季繳出亮眼財報,市場對後市展望更感驚喜,挾AI伺服器營運貢獻逐步加大,內外資觀點更為正向,瑞銀、摩根士丹利證券均看好華碩後續上漲力道。 華為「捅破天」的時刻即將來臨,多位知情人士向陸媒《IT時報》透露,華為最早可能於今年9月發布支持衛星語音通話功能的消費級手機,使用的是天通衛星。 為達成五年內業績拚增五倍的目標,品牌廠華碩加緊衝刺伺服器事業,華碩營運長暨全球資深副總裁謝明傑預估,明年華碩AI伺服務業績至少有翻倍增揚的表現。

多位航太體系專家認為,2023年到2024年將會是手機直連衛星的爆發期,但旗艦手機標配的衛星通信功能初期仍會以短訊為主。 不是,而是辣個男人鮑爾又要講話,去年全球央行年會鮑爾演講讓全球股市崩盤,這次會嗎,影片有說明。 儘管發布AI伺服器的時間點看似稍晚,但謝明傑強調,華碩在投入開發這一波新世代AI伺服器的time to market,與所有ODM/OEM台廠一樣、都在第一時間就參與。 謝明傑指出,早在這波AI題材被炒熱之前,華碩就為了手上的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搶先向輝達下了不少GPU訂單,且下單量之多,甚至「讓老闆都有點驚嚇」。 2023年9月預計有中石化(1314)等12家上市公司假證交所場地自行辦理法人說明會,統計2023年迄目前為止,國內上市... ※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股票華碩: ( 華碩 歷史股價

從下圖的華碩本益比河流圖可以得知,目前華碩本益比落在平均偏下一點的位置,代表股價可能稍微被低估,考量到2021年度EPS可能創下近年新高,只要股價合理、有銀彈可以投入,投資人可以抓準機會分批進場。 從下表華碩的獲利能力報表可以發現,華碩在2020年創下EPS歷史新高,比2019年同期成長2倍以上,近一季2021Q1更是比前一年同期的2020Q1成長將近11倍之多,投資人可以期待2021年度再創EPS新高,這也是今年華碩股價破新高的主因。 美系外資估算,華碩2023年EPS為15.44元,即為近年谷底,2024年將跳增逾倍,回溫至31.7元,2025年再成長1成以上、進步至35.43元。 另外,華碩公告6月自結 EPS 1.55元,優於凱基預估與市場共識,受惠PC與零組件進入旺季,預估第3季品牌營收將季增,公司將自2023年末開始出貨AI伺服器,並於2024年帶來更高的營收貢獻。

考量2024年PC需求復甦與伺服器營收擴張,投顧團隊將投資評等上調為「增加持股」,目標價調升至425元,基於15倍2024年 EPS 預估。 股票華碩 華碩(2357)近日表現強勢,今(24)日開高走低隨後攀升,盤中最高價來到438元再創新高價,成為近期AI股中,外界相當關注的個股之一,法人預估第3季品牌營收將季增,2024年帶來更高的營收。 近期有消息稱,華為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從年初設定的3,000萬支提升至4,000萬支。 截至去年底為止,華碩整體伺服器業務在集團營收比重仍僅占低個位數,今年上半年並有雙位數年增長,內部並訂下希望以至少40%的年複合成長率、在2027年時達五倍增長,其中,針對資料中心伺服器業務,更設下五年內增長十倍的目標。 華碩電腦是台灣電腦硬體業的第一把交椅,在全球電腦主機板、顯示卡更是穩坐龍頭寶座,尤其是筆記型電腦的銷量與知名度,透過全球規模經濟以及高額股利政策的護城河,更是讓它成為法人外資的投資寵兒。

股票華碩: 盤中速報 - 富驊( 股價急跌至44.6元,跌幅達7.08%

群益投顧表示,目前高算力AI占各半導體廠的營收比重低,其他非AI的訂單需求仍弱,因此,對台積電的投資建議為區間操作。 最後,進入全功能圖表,你可以在這個畫面查看更多有關「華碩股票」的股價走勢、K線圖即時行情,以及使用多種技術分析功能。 華碩針對伺服器業務提出 5 年成長 5 倍的目標,日前法說會華碩表示,包括 AI 伺服器在內的伺服器業務貢獻今年第二季營收年增 40%,但對公司整體營收占比仍低,華碩將加大投資力道、全力衝刺伺服器業務。 除了透過Goodinfo股票資訊網、Cmoney網站來查看華碩股票基本面資訊之外,站長我非常推薦你使用「TradingView」這款看盤軟體來分析股價走勢。

  • 連乾文補充,市場信號警覺方面,若出現大量長黑,表示賣壓增加,可能下跌,而強勢股量能明顯萎縮,可能預示趨勢即將反轉,另外也要觀察量價背離,注意量價的關係,特別是量能明顯萎縮的情況,可能是趨勢轉折的信號之一。
  • 大摩升評華碩,理由有三:首先,華碩積極處理庫存,存貨水位愈來愈健康;其次,華碩推出首款電競掌機ROG Ally,市場反應不錯;再者,華碩增聘新員工、推出AI伺服器,顯示在發展伺服器業務上是「來真的」。
  • 台股退守半年線後反彈,AI供應鏈、網通股及軍工股相對較強,台幣貶值壓力大,對網通及下游系統廠商較有利;內需股獲利仍有看點。
  • 可以從下圖得知:從2020年底至今的華碩股價表現是上漲趨勢,雖然目前華碩股價和移動平均線處於「盤整」的型態,但考量基本面的利多資訊,長期來看還是看漲的機會較高。
  • 截至去年底為止,華碩整體伺服器業務在集團營收比重仍僅占低個位數,今年上半年並有雙位數年增長,內部並訂下希望以至少40%的年複合成長率、在2027年時達五倍增長,其中,針對資料中心伺服器業務,更設下五年內增長十倍的目標。

隨2024年PC營收復甦與伺服器營收擴張,加上利潤率亦將回升,看好調升2024年 EPS 預估至28.36元,年增115%。 從產業鏈消息來看,華為若在9月發表衛星通話功能,或再拿下全球首發,比起衛星短訊,在大眾手機上搭載衛星通話是革命性的。 綜合此前產業鏈消息,華為將在9月發表Mate60系列手機,基於成本等因素的考量,華為極有可能在Mate60系列的高端型號上搭載衛星通話功能,該機型被視為華為捅破天的代表作品。 股票華碩2023 另一方面,華碩在瑞傳樹林廠區中租用、並於去年下半年啟用的自有智慧產線,已開始投入伺服器前段的SMT/PCBA等板接生產外,近期於桃園蘆竹幾近建置完成的智慧工廠,最快年底、最慢明年上半年也將加入投產,將以伺服器及IoT相關之少量多樣、複雜度高的產品為主。 市場上對股票價格特別有影響力的人,有外資、投信、自營商等三大法人、公司內部人士(董監持股),以及有實力購買千張股票的市場大戶。

股票華碩: Nvidia 財報、財測超預期 法人看好將成第4季股市定海神針

台股今(25)日開盤下跌62.34點,開盤指數16,708.53點,早盤挫逾200點,來到16,524.88點;台積電(... 今(25)日大立光(3008)雖然開低,不過盤中走勢逆勢抗跌,截至上午10時,早盤最高1,965元,漲幅1.30%,上漲... 世芯-KY (3661)法說會釋出亮眼展望,昨(21)日股價隨即跳空漲停,達一周以來盤中新高價位,站上2,165元。 股票華碩 ChatGPT 熱度竄升,帶動「生成式 AI」熱潮激增, 而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財報遠優於市場預期,並調升AI的...

股票華碩

◆ 別忘了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 按讚追蹤並設定為搶先看 ,成為我的專屬鐵粉,才不會錯過更多實用內容和最新文章分享。 若你還沒有TradingView的看盤帳戶,請先點我免費註冊+試用30天 (升級帳戶再送30美金),才可以查看商品圖表的實用功能。 透過TradingView圖表,我設定了三種華碩股票不同時區的MA(移動平均線),分別是紅線(5日)、藍線(10日)以及黃線(20日)。 免責聲明: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股票華碩: 華碩 2023 年「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獲獎產品簡介

凱基投顧提出,隨庫存問題緩解、PC需求觸底反彈,加上PC與顯卡、主機板等零組件進入旺季,預估華碩第三季品牌營收將季增9%;受惠下半年營收復甦,預估營業利益率將回升至3.5%~4.2%。 另一方面,華碩多年來持續提升業務多樣性,近期推出搭載八顆輝達H100 GPU的AI伺服器,將自年底開始出貨,並於2024年帶來更多營收貢獻。 凱基投顧報告指出,華碩於AI伺服器的布局將推升其評價,過往本益比區間為7-13倍,當前多數伺服器 ODM 業者交易在19-22倍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預估。

華碩(2357)今(18)日開高至399元創波段新高,向400元叩關,華碩為近期AI概念股中長期被看好的個股。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22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預計2023年全年香港零售額同比增長17%至4080億港元,假設沒有任何... 但AI族群今天仍然是殺盤重心,與其說是利多出盡,不如說是利多實現,短線獲利了結賣壓湧現,但也如同提醒的,不追高、拉回守穩承接,本來就是近期操作重點。 不過,儘管提前大舉採購GPU的超前部署,謝明傑坦言,輝達為優先滿足Tier 股票華碩 1的大型CSP業者大量訂單、而交予台ODM/OEM廠生產的部分專案,華碩的確會略晚。 台股退守半年線後反彈,AI供應鏈、網通股及軍工股相對較強,台幣貶值壓力大,對網通及下游系統廠商較有利;內需股獲利仍有看點。 輝達(NVIDIA)財報大放利多,但AI概念股上攻油門沒催到底,台股開高震盪,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93.97點,收在167...

股票華碩: 華碩 相關新聞

華碩是少數提供 NVIDIA OVX 伺服器系統的供應商之一,結合自家開發的創新 AI LLM 技術,提供全面的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 為了利用生成式 AI 進行轉型,企業需要更大規模部署更多運算資源,搭載最新 NVIDIA L40S GPU 的華碩 ESC8000 和 ESC4000 伺服器,已準備好提供客戶下單。 華碩近期發布採用輝達(NVIDIA)HGX H100的高階AI伺服器,及L40S GPU架構的NVIDIA OVX系列AI伺服器,目前皆緊鑼密鼓地在新北樹林的自有智慧工廠內排程、準備生產,預計年底將推出採用超微(AMD)MI300 GPU架構的AI伺服器新品。 透過下圖華碩的三大法人持股狀況,可以發現超過50%的華碩股票都是由外資持有,其餘兩大法人的持股合併過後僅不到5%,而董監持股方面僅有4~5%。 下圖Cmoney整理的技術分析概覽可以快速查看股價、成交量、KD、MACD、RSI…等技術指標(由上而下)。 技術面分析非常仰賴於資料驗證、圖表分析及指標訊號,常見的技術分析有:各類型的技術指標、支撐/壓力線、型態學…等方法。

股票華碩

至於人事部份,母公司華碩董事長仍由施崇堂擔任,而兩家子公司董事長則由原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出任。 華碩公司發言人資深經理張偉明表示,華碩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分割可以使品牌及代工事業都有機會追求更好的資源運用及營運成長的目的,藉由組織重整與專業分工,更專致於品牌經營與製造代工業務的運作,以使公司獲得整體經營績效和競爭力的提昇。 張偉明表示,基於更有效的資源利用與分工切割兩家子公司,讓公司未來的策略布局更有彈性,而若垂直整合順利,也不排除和碩與永碩有再合併的可能。

股票華碩: ( 華碩 近三年高低點

本次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華碩另同步於現場展出專為智慧工廠與Edge AI應用而生的最佳硬體選擇,像是首度在台亮相、支援高達200W TDP GPU的PE6000G邊緣運算電腦。 ※本站的所有文章內容(文字、圖片、表格)均為智慧財產,若有內容引用需求,請來信提出授權要求,如有私自引用、複製、轉載的情形,本人將保留法律追訴權,請勿以身試法。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專屬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數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經營網站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但這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市場上的技術指標還有非常多種,每種指標都有各自的擁護者,沒有一個正確答案或是穩賺的聖杯指標,通常都需要指標們互相搭配以確認行情訊號。 大多數的投資人通常是看現金股利為主,也有一些人會將股票股利和現金股息合併後再得出實際股息,個人認為並沒有對錯,取決在公司當年的股利政策。

除此之外,華碩已經開始供應 AI Server 等產品,如H1、L40等,其中AI Server 的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在2023/24年將成為重要的營收來源。 華碩計劃將旗下品牌與代工業務清楚切割分家,未來代工業務將由和碩與永碩兩家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負責,而華碩母公司將專心於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業務與經營。 輝達(NVIDIA)公布第2季財報,營收與獲利表現皆優於市場預期;AI應用旺,台積電(2330)積極擴充CoWoS產能以紓緩目前供不應求的局面,其他半導體廠也跟著投入相關2.5D封測相關產能。

股票華碩: 華碩伺服器新品搶搭 NVIDIA L40S GPU,供客戶下單

華碩(2357)近日表現強勢,今(24)日開高走低隨後攀升,盤中最高價來到438元再創新高價,成為近期AI股中,外界相當... 至於原位於北美加州弗利蒙(Fremont)的生產、倉儲據點,和歐洲捷克維修中心,也已改建作為後段組裝廠區,將可支援華碩分別在美、歐地區CSP客戶的出貨需求。 中央銀行今(24)日公布7月金融情況,象徵散戶投資信心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增至3兆4,522億... 今(25)日台股表現相對波動,開盤後出現明顯的跳空缺口,統一投顧陳杰瑞表示,台股關鍵支撐16,588點是否能夠維持,成為...

股票華碩

AI伺服器業務將帶動2024年公司伺服器營收成長,使伺服器營收佔營收比重提升至3%-4%。 根據元大投顧報告表示,華碩預測,本季度的個人電腦市場將有望實現季增兩位數的增長率,展望下半年營運將保持穩健增長。 華碩估計,這款限量筆電將成為下半年個人電腦市場的亮點,有望在第3季度旺季營收中實現季增16%,達到1億元,年減6%的每股盈餘(EPS)預計為11.08元,季增幅達218%,恢復到往年正常水準。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其實早在2022年9月首發第一代單向衛星短訊功能之前,華為就已接觸過天通衛星,最後選擇北斗短報文,是因為不用大改原有的手機設計,可見,其衛星通話的研發專案早已啟動。 華為「捅破天」的衛星通訊功能被視為與蘋果對決的重要技術,早在2022年9月,iPhone 14與華為Mate 50的對決,意外地膠著於這項「捅破天」技術,華為全球首發衛星通信功能的時間,只比蘋果早一天。

股票華碩: 華碩股價分析(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

可以從下圖得知:從2020年底至今的華碩股價表現是上漲趨勢,雖然目前華碩股價和移動平均線處於「盤整」的型態,但考量基本面的利多資訊,長期來看還是看漲的機會較高。 從下圖可以發現華碩的股利政策皆屬於「現金股利」,創下近年EPS新高的2020年,理所當然股利也同樣創新高,成長將近1倍多的股息,如果今年度EPS繼續創下近年新高,我相信也會連帶反應在股利政策,以股票分析的角度屬於利多的消息。 從基本面來分析華碩股票要考量的層面須非常全面,從企業護城河、賺錢能力、財務報表及體質等各項數據,進而了解企業的真實價值後,再估算出華碩當前股價是合理、昂貴或便宜,最後在決定是否買進持有股票、出清倉位或空手觀望。 華碩,華碩電腦,公司全名: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名:ASUSTeK Computer Inc.,ASUS,它是來自台灣的一間跨國電子科技公司,也是全球電腦主機板、顯示卡的龍頭廠商。 以輝達(NVIDIA)剛公布的財報來看,他指出,顯示未來的期望值高,但目前仍是剛萌芽的階段,雖然市場呈現樂觀趨勢,但在投資中仍需謹慎並採取適當的策略,要設停損點,避免過大損失時進行操作。

華碩(Asus)宣佈將旗下品牌與代工事業分家,預定2008年1/1起切割出兩家代工子公司:和碩聯合(簡稱和碩)與永碩聯合(簡稱永碩)。 華碩是在證交所公開此項訊息,表示未來旗下ASUS品牌的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手機等自有品牌產品均交由母公司負責,而從事電腦相關產品零組件的代工製造業務則是交給切割出的和碩,至於原本的機殼模具製造與非電腦類相關代工業務則是轉移給永碩負責。 以品質聞名的華碩自有品牌主機板產品為例,切割後,品牌主機板業務將由華碩負責,而主機板製造則交由和碩負責。 目前切割基準日暫定為明年1/1生效,母公司華碩原有的1400億資產,預計將分出700億的資產與負債給和碩,而永碩則將分得120億的資產,而由於兩家子公司股權仍百分之分掌握於母公司手中,因此華碩表示,切割後因淨值與資產都未改變,故對股東之權益影響不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