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用電量排名10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August 13, 2022

台灣用電量排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根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僅因為網購而產生的包裝垃圾,就已經逼近千萬噸之譜。 回到台灣,其實我們也同樣面臨因為網購交易量增加,包裝垃圾增長速度加快的問題。 根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去年(2022)全國的一般廢棄物,高達1185萬噸,不只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更是繼2021年之後,垃圾量連續第二年突破1000萬噸。 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期,民眾多半利用網路購物、餐食外送,商家為了確保商品不會在運送的過程中受損,利用各種方式加以保護,使得不管是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量,都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分析,2016年台灣住宅、服務業和機關部門(通稱為住商機關)的總用電量均上漲,其中住宅部門成長率5.46%,是所有用電部門之冠,也創下近十年的新高。

台灣用電量排名

各行業中用電量有五分之一集中在單一個行業,而且用電需求還在持續上升中。 而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則是在2000年時用電量成為第一,當時用電量約90億度。 之後用電量持續快速成長,近年來的用量已經超到300億度電,成長了三倍多。 在2017年的用量達到346億度電,已經比2017年的商業售電量(335億度)還多,跟2017年得住宅售電量(448億度)相比,相差約102億度。 根據台電的歷年行業別用電資料,2017年時,用電量前五名的行業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22.6%)、鋼鐵基本工業(7.1%)、其他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修配業(4.0%)、塑膠製品製造業(3.3%)、資料儲存及處理設備製造業(3.1%)。

台灣用電量排名: 發電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智慧家庭的詳細介紹,不妨參考以下幾篇相關文章。 一般的智慧插座都建議搭配非電子式的家電,像是電鍋、風扇等開關式的傳統電器。 而且在使用智慧插座時,請先檢視電器商品的電壓規格是否符合其電力最大承載量,以確保居家用電安全。

從歷年資料來看,在2000年之前,用電量最多的行業是鋼鐵基本工業,當時每年大約使用80多億度的電。 之後被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超越成為第二名,近年來的用電量,已超過100億度電。 產業能源大用戶(指用電契約容量超過800瓩以上),根據能源局2015年列管的大用戶有4,778家,總用電量約為1,420億度,占全國用電比例約57%。 此外,因為受訪者家中有超過一半比例的孩童曾經歷過腸病毒感染,考量到腸病毒有極高比例是在學校等群聚場合感染.

台灣用電量排名: 我們用了多少電?

他們用一個禮拜的時間,拜訪德國所有的最重要的車廠,像是賓士、福斯和保時捷等大廠,受到高度關注。 格斯強調,廠內設備經改良後每年可節省超過7000萬度電;廠區同步設有廢水回收再利用機制,有效節省水資源;廠區更嚴格執行碳足跡檢驗以符合國際標準。 台灣用電量排名 前五名的用電比例差異大,第一名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就佔了22.6%用電量,其他四名都低於10%,甚至不到5%。 從比例來看,1998年時工業用電的佔比是50.01%,而2017年時則上升到55.82%;商業用電在1998年時佔比16.77%,2017年時佔比為15.45%;而住宅用電,在1998時的佔比是24.54%,2017年時則是20.63%。

台灣用電量排名

2021 年相較於 2020 年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太陽光電提升 5.6 %,慣常水力維持不變,風力下降 2.5 %。 尤其在職涯中,選擇具有遠見、多元佈局的公司,也能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加分。 錠嵂保經不只將公司版圖限縮於保險業務,更跨足健康養護領域,讓員工有機會與營養師學習健康飲食知識,也提供網路直播技巧的培訓,讓職涯不只是職涯,更是自我學習與成長,並成為客戶、朋友與家人的人生全方位的私人顧問,達成幸福事業的更高使命。 工作不僅可以提供報酬,更重要的是建立關係,並很大程度決定了你會擁有怎麼樣的人際環境,以及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台灣用電量排名: 台灣用電量達2830億度,創十年新高

而根據國際能源署2019年的預測,2024年時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的佔比將達30%。 台灣有低廉的電價、超高的人均用電,但上面我們又提到2018年台灣家庭的平均用電只有292度/月,那電到底都被誰用掉了呢? 其實,台灣用最多電的是工業部門,其電力需求佔了台灣整體電力消費的53.21%。

台灣用電量排名

高茹萍秘書長認為目前國家規範的再生能源目標,在訂定2050淨零碳排目標後有必要更積極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並應更加強要求用電大戶訂定短中長期使用更高比例再生能源的義務量。 目前能源局預估用電大戶條款僅能在2025增加再生能源發電設備1GW,將離我國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進一步檢視TRENA提出的報告,其數據來源為各家企業公開的ESG報告書,因各家資訊揭露程度不同,導致計算方法略有差異。 如台積電僅公布全球用電量約160億度,換算在台灣使用6.6億度綠電才得出4.11%的數據,與其他企業是以在台綠電使用量除以在台總用電量的算法不同,如台灣中油以國內用電量16億度為分母,並以綠電發電量約0.02億度作為分子換算。

台灣用電量排名: 住宅用電成長 5.5%

冷氣不只有分窗型、分離式,也有分變頻與定頻,差別在於當溫度到達你設定的數字,壓縮機運轉和輸出功率會不同,其中變頻會以較高功率達到速冷效果,而當達到指定溫度時,冷氣就會改以較低運轉速來達成省電效果,因此,網路上不少網友都推薦買冷氣就該買變頻的。 氣候先鋒者聯盟表示,備轉容量是用來當事故發生後,頻率掉下去,把系統救上來的能力,又分為熱機備轉和冷機備轉,在系統運轉上會優先配置熱機備轉做預防性的措施,因此備轉容量的餘裕對電力穩定供應非常重要。 民報之前曾由資深記者及編輯部團隊合力分析及撰發台灣電力供需現況及困境。

住宅、商業與其他的用電,在2005年之前上升的速度較快,2005年之後則變為緩步上升。 其中屬於民生的住宅用電,在2000年之前,每年大約使用300多億度電,近幾年則是使用約440億度電。 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真實世界中執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追蹤長達2年,且在追蹤期間施打疫苗的受試者皆無輕重症感染;安特羅/國光無臨床疫苗有效性保護力及長期追蹤數據,無法實證是否能有長期保護效果。 然而,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曾看過網路上關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相關新聞;也聽聞過身邊朋友分享家中小朋友感染腸病毒,但很快就復原的例子。」究竟為什麼腸病毒會有重症、輕症之分? 新加坡自去年下半年起呈現調漲趨勢,去年第3季調幅19.29%、第4季為12.51%、今年首季調22.54%、第2季續漲23.9%。

台灣用電量排名: 民眾黨二百元的世界觀

如果是你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希望能擁有美好幸福的職涯與人生,可以將根據上述三個原則作為找工作的參考,並且一定要記得,你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可以嘗試,不要當一個眼高手低的人,應該積極的去探索各種可能性,在做中學,勇敢去累積自己的能力、人脈與視野。 這些年輕人之中,不少人都在畢業時剛好遇到疫情,求職的挑戰十分嚴峻,而在機緣巧合下加入錠嵂。 雖然很多人對傳統保經產業有著刻板印象,但在實際加入職場後,他們發現只要採用正確的視角,一般人排斥的銷售工作,本質是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們建立保障。

台積也承諾,2030年全公司將有25%廠房、100%的非生產用廠房使用再生能源,並在2050年底前全球營運據點都100%使用再生能源。 工商協進會前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未來一段時間的電力高度依賴天然氣,照樣排碳,且政府宣示二○二五年綠電占比要達到百分之廿,經濟部長王美花已坦承做不到,政策注定跳票,這代表電力排碳降不下來,企業減碳成本也會很高,勢必影響企業生存。 去年雖有旱象,但用電大成長的主因是台商回流擴廠等工業用電拉升,能源局認為這部分的用電成長較難精準掌握。 能源局統計,去年用電量最多的是工業部門,約一六一四億度,占全體五成七,工業用電較前一年增加約一○七億度,創史上最高工業用電量,成長幅度也是近年最高,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最大宗。 不過,全台年用電量連兩年創新高,經濟部能源局統計顯示,二○二一年我國總用電量高達二千八百卅億度,增幅百分之四點三,是近十年來最高。 能源局二○二○年的電力供需報告曾預估,二○二一至二○二七年的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百分之二點五,但才短短一年,增幅就差點翻倍。

台灣用電量排名: 台灣的電價貴嗎?

在用電大戶條款即將於11月公布的此刻,我們期許用電大戶可以負起環境責任,經濟部更應該給予更積極的政策工具促進用電大戶參與能源轉型。 尤其在規範用電大戶義務人時,目前皆已與台電簽的契約容量作為規範依據,但應以實際用電量為主,否則就會有自有汽電共生與發電廠的企業,因不需跟台電大量買電,就未被規範在「用電大戶名單」中。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排碳大戶應該檢討淨零承諾的設定,不要玩數字遊戲,誤導大眾,同時,我們也要求排碳大戶應盡速提出具體的製程改善與再生能源規劃,確保淨零轉型得以落實。 除了建置再生能源「開源」以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柯乾庸也強調,製程「節能」也是必須持續進展的目標,且效果應反映在企業碳排放上。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台灣前20大企業的碳排放略有下降,但仍佔了全台總排放量的44.6%。

  • 韓國今年因電價凍結,韓國電力公司(KEPCO)首季虧損已創下歷史新高,雖已宣布第2季將調漲電價,但政府考量疫情及通膨影響,並沒有讓韓電足額反映,預估虧損雪球將越滾越大,與台電面臨的狀況如出一轍。
  • 日本政府與東電稱,排放入海的核廢水,經過「多核種除去設備(ALPS)參考」除污後,可以去除絕大多數的核種,僅存污染性最低的核種「氚」,經過大量稀釋後,對於人體無害。
  • 他認為電價必須適度調整,增加民眾及企業節約用電的誘因,否則只是將電價調漲壓力累積、延後。
  • 再生能源整體發電量,從2019年的152.4億度,降至2020年的151.1億度,減少了1.3億度。
  • 「燃煤發電占比降至45%,是2000年以來最低值,」且燃煤火力發電量較2019年減少0.4%,用煤量更減少0.7%。

也就是說,以目前來看,民生用電大約佔了總量的二成,而非民生用電大約佔了總量的七成,其中工業用電甚至佔了一半以上的總用電量。 而工業用電則是逐年快速上升,從1998年時的約640億度,到2017年時已經增加到1212億度以上,增加近一倍的量。 其中只有在2001年與2009年時,曾經有下降過,尤其2009年時下降幅度較大,可能與當時的金融海嘯有關。 當問卷調查中進一步問到是否有意願讓孩子施打疫苗時,有高達92.6%的家長有意願,顯示大多數家長對於保護孩子免受腸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終生殘疾甚至死亡有極高的關注和重視。 所以,雖然多數腸病毒感染屬於較輕度病例,但部分類型如腸病毒71型,致死率可高達19.3%,重症的發病過程很快速,大多於發病後2-7天出現,平均為發病後3天出現併發症,可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 台灣用電量排名 當孩子感染腸病毒時,父母最好多陪伴、多觀察,一旦出現重症徵兆,應盡快就醫。

台灣用電量排名: 國際能源總署

這樣的結果,我們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仍有相當的朋友,願意肯定我們存在的價值,憂的是,這一次仍然是以我們很不願意的「告急」方式,才能得到一定的成績。 全國發電結構仍以火力為最大宗,共2425億度,占83.4%,燃煤、燃氣發電全國占比分別為44.3%及37.2%。 從台電的售電統計[1]來看,整體製造業用電約1265億度,其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占用電最大宗,約540億度,其次是金屬製造業144億度。

台灣用電量排名

軟包電芯的優點包含:高能量密度、大容量減少組裝成本、低溫昇相對也會更安全。 格斯科技26日於中壢工業區舉辦中壢廠區啟用典禮,象徵台灣鋰電池產業進入新的里程碑。 而本座工廠是台灣首座GWh規格電池芯超級工廠,主攻鈦酸鋰(LTO)及高鎳三元材料系統,而其對大的特色就是「台灣國產的軟包電芯技術」。 格斯科技今日落成啟用的全台首座GWh級規格電池芯超級工廠,投資新台幣40億元,實現鋰電池生產規模化。 疫苗的安全性往往需要透過大型的臨床試驗來測試,通常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會有較多受試者參與,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可以透過「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來了解。

台灣用電量排名: 冷氣設定27度不夠涼?日本節目實測多增加1步驟,2分鐘內快速降溫還更省電

若是發現電費異常時,就能查閱電器在平日裡的使用情況,特別適合精打細算的人。 除了上述啟動相關機制外,也需要注意應用軟體是否具備權限分享功能,如此一來便可讓家中其他成員,一同管理插座的使用情形與直接做操控等,購買時建議配合使用情境、人數等需求做選擇。 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比特幣已經從密碼學家才懂的邊緣技術,變成世界第九大最有價值的資產,其革命性分散式技術創造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但是也帶來了副作用。 在2018年全國用電量排名中,以廣東省所耗電量最多,為6323.35億千瓦時,江蘇省6128億千瓦時排名第二,山東省6083.88億千瓦時第三,之後依次是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內蒙古、四川、福建、遼寧省分別占據名單的前十名。

台灣用電量排名

台灣 97% 以上的能源需求依賴進口,天然氣和煤炭是該島主要的能源來源。 在 2011 年日本發生福島核事故之後,民進黨強調「用愛發電」,主張廢除島上的核電站,最終導致台灣政府決定在 2025 年關閉所有的核電站,到時候除了少量的風能、光能,台灣地區主要的電力需求全部來自化石燃料。 觀察歐洲大陸,以最大經濟體德國為例,根據經濟部提供資料,今年首季較去年同期大漲16.5%,主因天然氣價格暴衝,牽動電價上漲。

台灣用電量排名: 服務

各國政府為避免電價上漲可能助長物價,初期策略都是「盡量吸收」,然而,隨著能源成本上漲時間與幅度越演越烈,電力公司自行吸收、政府預算撥補的壓力鍋快炸開,最後面臨「不得不調」的決策。 台灣用電量排名 在此次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台灣前15大的排碳大戶中,真的有比較積極使用綠能寥寥無幾。 這次僅公佈前15大排碳大戶,另外300多家5000kW用電大戶,名單沒有被公開,還躲在用電大戶條款的遮羞布後面,還透過工總商總大言不慚地要求用電大戶條款延到2030年,希望這些用電大戶能夠跟進國際企業紛紛購買綠電的責任。

因此,在這裡,我們挑選出了九個最關鍵的能源數據圖表,希望透過這些圖表,讓大家更清楚的理解能源的現況。 電子業中的龍頭,被視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雖然在節能與綠能的投資上不遺餘力,不過近年因為產能不斷擴張,用電量呈現約每五年翻倍的趨勢。 根據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台積電2014年用電量為70多億度,到2019年用電量為143.27億度,台灣廠區為130億度,相當於台北市九成的用電量。 台電說明,今年因水情好轉,水庫蓄水量高,整體水文狀況相比去(110)年相對良好,且歲修機組已於6月陸續歸隊加入供電,日間也有太陽光電量挹注系統供電能力,夜尖峰時段必要時也可啟動抽蓄水力、輔助服務、需量反應及用電大戶支援應變等多元措施,確保穩定供電。

台灣用電量排名: 發展再生能源是口號還是實質投資?

由於未來電源開發上線變數仍多,2026及2027年備用容量率則採寬鬆估計,各自為17.9%、19.9%。 張家祝昨日早上接受飛碟電台專訪時提到,10月電價是非漲不可,但並不是台電績效不好所以漲價,而是過去十年來未反映國際燃料成本。 從民國92年至今,國際燃煤價格上漲168%、燃油209%、燃氣100%,但是我國電價只有漲32%,造成台電累計虧損達2,270億元。 回顧過去停水情形,2002年5月台北市實施「供4停1」,屬於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水範圍的台北市、新北市板橋、新店、桃園部分地區總計347萬戶受影響,前後歷時49至54天;2015年4月,新北市板橋、新店、桃園共116萬戶「供5停2」,直至6月梅雨才解除。 2021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台中、苗栗、北彰化歷經史上最長的限水危機。

台灣用電量排名

便宜的水價確實可能讓民眾忽略省水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的用水量不僅每年增加,且遠高出其他國家。 剛度過百年大旱危機的台灣,必須設法建立節水習慣,不能總是大旱望雲霓,等到限水才喊痛。 台灣用電量排名 都會地區因為商業活動多,用水量相對較高,加上人均用水是以戶籍人口來計算,有不少在生活在都會區的民眾未設籍於此。 水利署也提到,外籍勞工用水量無法算進戶籍,也可能導致人均用水量增加。 不過,因為地勢高聳,河川短小流急,不容易留住雨水,再加上台灣人口稠密,每年每人可分配的降雨量僅有世界平均的1/5,早已經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排名第18位具缺水危機的國家。 如果家中慣用多項小米智能周邊產品的話,只要再配合這款智慧插座使用,便更能達到全自動化的目的。

台灣用電量排名: 生活與休閒

而且壞消息還在後面,由於最新的 EUV 光刻機的耗電更高,台積電預計到 2030 年用電量將增加 267% 。 鑒於該公司在台灣整體能源消耗中占比最大,導致能源進口量還將飆升。 然而台灣地區的能源儲備設施卻嚴重不足,目前台灣的天然氣儲備只能維持 11 天,煤炭儲備只能維持 39 天。 這意味著,只要解放軍封鎖臺灣地區海上航線一個月,臺灣的經濟就基本上崩潰了。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就指出,水情不佳、光電與離岸風電發展不如預期,導致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增反減。

台灣自2020年以來防疫有成,全球轉單及半導體擴廠效應,加上台商回台投資方案 ... 臺東縣有聚電企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所投資興建之卑南上圳小型發電廠。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發展快速,智慧家庭的概念也逐漸廣為大眾所知,並且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向,如今不少家電商品也開始採用智慧化設計。 但若全數更換現有的家電也將是一大筆開銷,加上有些電器還算堪用,這時候不妨可以參考添購智慧插座,讓舊電器重生為智慧家電減輕生活負擔。 台電財務體質若不健康,臺灣電力結構難以改善,也將拖累中央能源政策、綠電普及與達成臺灣淨零碳排目標的腳步。 因此,台電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可謂合情合理,綠色和平也鼓勵用電大戶趁此機會重新盤點用電,大力節能與發展再生能源,將有助台電集中資源解決跳電問題。

加上其支援的智慧家庭系統眾多,操作及連線方式也簡單易懂,更無須費心準備閘道器搭配,不愧是來自知名網路設備品牌的產品,推薦給平時不需要太多複雜功能的讀者參考。 奧創智慧是一間致力於打造舒適居家環境的台灣團隊,其運用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備,跨足了智慧家庭、物流及零售等領域,可以一併參考產線中豐富多元的智慧週邊配件,來建造理想的生活環境。 而且插座的本身設有 LED燈號指示,能夠辨別開關提示和當作夜間小夜燈使用。 如此貼心的多樣設計,讓人能更輕鬆融入智慧家庭之中,享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性。 插座畢竟是連接電器使用的產品,所以挑選時也需注意是否具有多重電路保護等功能,確保其在電壓超過最大負載時,會啟動自動斷電的安全機制,這樣便能降低過載燒壞、釀災等電器火災問題產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