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鏡頭手機7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January 18, 2019

雙鏡頭手機

先看看產品外觀,iXCharger 看起來與普通充電插頭無異,方型機身採用時尚白色系,頗有向 Apple 全系列產品看齊的意思。 雖然體積比想像中略大一點,不過 iXCharger 重量相當輕巧,帶在身上並不會增加太多負擔。 問題是「雙目疊加」和「雙目視差」的設備,在目前的科技下仍然是個矛盾命題:雙鏡頭的兩個影像的差距愈少愈好,系統才能更準確的把影像無瑕疊加,故此,兩個鏡頭必須盡量靠攏在一起;但 VR/AR 所用的雙目視差,兩個影像必須有夠差距,兩者之間的夾角才能增加,運算精度才能提高,所以兩個鏡頭之間的距離必須愈遠愈好。 當年使用者會被 iPhone 5s 的鏡頭所打動,但很難再為 iPhone 6s 的鏡頭而心動。 同樣地,我們不是說單鏡頭不能再繼續提升, 但改良鏡頭時所付出愈來愈多的成本、在機身裡所作出愈來愈多的妥協,只能換來攝影愛好者的讚美,但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卻是愈來愈微不足道 。 同樣地,iPhone 7 絕不是第一個採用雙鏡頭設計的手機 ,但考慮到 iPhone 的影響力,或許手機的雙鏡頭年代即將開始。

以最具代表性的 iPhone 7 Plus 為例,其主鏡頭為等效焦距28mm、光圈f/1.8的配置,第二顆則是等效焦距56mm、光圈 f/2.8的望遠鏡頭,在使用手機時按下「2X」變焦按鈕就會將取景畫面切換至第二顆鏡頭,並用較遠的焦距來拍攝照片。 目前市面上採用類似配置的還有 ASUS ZenFone 3 Zoom,它採用標準廣角25mm 與2.6倍鏡頭的配置,望遠端焦距為等效58mm,相較於 iPhone 7 Plus,它的廣角端更廣且望遠端稍遠一些。 但是,這類雙鏡頭的3D 應用並未在市場上獲得成功,LG 與 HTC 在這兩款3D 手機之後亦沒有推出更具代表性的續作,而隨著時間推移,雙鏡頭在智慧手機身上又衍伸出一項更具價值的應用。 HTC U12+在相機部分採用前後雙鏡頭設計,後置相機左方的是1200萬畫素f/1.75廣角相機,右方的則是1600萬畫素f/2.6望遠相機。 另一方面在前置相機中,則都是800萬畫素的配置,光圈值皆為f/2.0。

雙鏡頭手機: Doogee V30 雙5G三防手機 支援eSIM 15+256GB 10800mAh 1億像素鏡頭 夜視鏡頭 安卓12

一般認為等效焦距50mm 左右最接近人類用一隻眼睛觀看的視角,在攝影名詞中,50mm 的鏡頭也往往有著「標準鏡頭」的稱呼,而一般的廣角焦段24mm∼28mm 乘以兩倍就接近50mm 的標準鏡頭,在構圖與視角上更加直覺,這也是第二顆鏡頭為什麼是兩倍的原因。 此外,上面列出的這兩台手機都可以使用數位變焦的功能,iPhone 7 Plus 具備10倍數位變焦,其原理是將第二顆二倍鏡頭放大五倍以求得十倍的數位變焦倍率,ZenFone 3 Zoom 也是採用相似的原理,但它的數位變焦倍率最高可達12倍之多。 HTC於日前發表了2018年的旗艦機種HTC U12+,是搭載6吋Quad HD螢幕的旗艦手機,並使用前後雙鏡頭設計,在DXOMARK拿下103分。 此外,在應用面亦有大幅進化,像是可以單手操作並感應左右手的EDGE SENSE 2,以及能拍出類似棚拍效果的相機,還有電影般運鏡功能,讓U12+在應用面更勝以往。

雙鏡頭手機

Honor 90 Lite 沿用上代 Honor 的設計風格,採用 6.7吋 LTPS LCD 平面超窄框屏幕(2388 x 1080),並設有硬淨的金屬邊框,而機背淩角形攝像模組囊括了三攝像頭。 由於採用平面超窄框屏幕設計,令 Honor 90 Lite 的手感比 Honor 90 更理想。 A15 仿生配備 5 核心 GPU,驅動各項最新功能,為需要大量繪圖處理的遊戲和 AR app 帶來超順體驗。 兩款機型均配備亮麗的超 Retina XDR 顯示器,並採用 OLED 技術,可呈現明亮的白與深邃的黑。

雙鏡頭手機: 雙鏡頭手機徹底解析- 兩顆眼睛拍照更有趣

然後,產業之間開始不斷的增加鏡片數目、也不斷的增大鏡頭光圈、不斷的增大 CMOS 面積、不斷的加入光學防抖等零部件,直至連 iPhone 也有一個醜得不能再醜的凸出鏡頭(下圖),直至連 iPhone 也要為加入光學防抖而砍掉 3.5mm 耳機,大眾才開始留意到:手機內部已經難以單純透過硬體來提升成像能力。 與 Nokia 1020 使用 4100 萬畫素裁切來達到無損變焦不同,Corephotonics 的作法是利用一顆廣角鏡頭與一顆變焦鏡頭,同時拍下兩張照片來做組合,從而做到無損變焦的效果。 而 Corephotonics 也做出自家規格的 OIS 光學防震構造,將會更薄、且效果更好。 除了極致的光學鏡頭外,Xiaomi 12S系列更增加了「徠卡原生雙風格」,傳承徠卡百年影像美學,完美複刻徠卡影像審美,提供「徠卡經典」與「徠卡生動」兩種攝影風格選擇。

雙鏡頭手機

在MWC 2019上,諾基亞發表五鏡頭手機Nokia 9 PureView,三星和華為也推出折疊手機Galaxy Fold與Mate X,其中Galaxy Fold內外共搭載六顆鏡頭,顯示三鏡頭以上手機蔚為趨勢。 反之,大立光主要鎖定高規格手機鏡頭產品,基於車用鏡頭量不大和技術規格不高,車用鏡頭非大立光經營重點。 拓墣產業研究院透過調查各手機品牌前鏡頭、雙、三、四鏡頭以上的導入狀況與搭載數量(不涵蓋3D感測鏡頭),估算全球手機鏡頭增量趨勢,201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鏡頭出貨總量將上看近43億顆。

雙鏡頭手機: HTC U19e / Desire 19+ 規格列表

其中後置主相機支援1.85至2倍光學變焦,以及支援10倍光學變焦,並搭載OIS光學防手震與HDR Boost 2技術。 相機測試方面,DXOMARK拿下103分高分,在雙鏡頭領域中是目前最高分的手機。 第一類型可說是雙鏡頭最早的應用,約莫在五∼六年前,在手機與電視上開始吹起一股「3D」風潮,以達到裸視3D 以及類3D 的效果為號招,當時就有一類的智慧型手機為了能夠拍攝3D照片因而採用兩顆鏡頭的配置。 這是為了模擬人雙眼所觀看的視差,如同我們平常用雙眼觀看物體會較有立體感,用單眼則較難分辨距離的原理一致,在2011年推出的代表性手機如 LG Optimus 3D、HTC EVO 3D 這兩款即是採用雙鏡頭視差的原理來拍攝3D 照片。

直至 HDR (High Dynamic Range) 流行後,手機廠商才開始採用多重照片合成,來改善相片品質。 由外型上來看,全新的 ZenFone 4  不同於 ZenFone 3 系列強調的金屬材質機身,而是在螢幕及背蓋都採用 2.5D 雙鏡頭手機 玻璃材質,並加入華碩特有的同心圓設計,於不同角度及光線照射下,機身上會呈現折射的光澤,讓看似低調的外型又添增亮眼的元素,且除了會有黑、白兩色之外,還會推出少見的薄荷綠色。 ▲超廣角鏡頭的拍攝效果一般手機鏡頭約略僅能拍攝等效24∼28mm 左右的視角,但透過 LG 雙鏡頭手機2023 G6的第二顆超廣角鏡頭,就可拍下更廣闊的視角與更多的景物。 ▲拜爾濾鏡的原理由於感光元件並沒有辨認色彩的能力,在光線進入 CMOS 之前必須先加入分離三原色的拜爾濾鏡,再分別偵測 RGB 三色的強度處理成彩色照片,因此凡是經過拜爾濾鏡的光線都會有所衰減。

雙鏡頭手機: 5 吋、Full HD 螢幕,玻璃機身設計

你可以短握壓或長握壓手機兩側,以啟動相機或是Google語音搜尋功能,也可以自訂成音樂控制、開啟手電筒等功能。 當你持握手機時,用拇指輕點邊框兩下就能啟動單手模式,而且不論左手或是右手操作時,系統都能自動辨識持握的方向。 IXCharger 可搭配專屬免費應用程式「iXflash_Cube」APP 使用,安裝完畢後從主頁進入設定,可自訂備份時的各種細項,例如若擔心備份到一半沒電,可設定電量低於 30% 時自動暫停備份,當電量超過 50% 才會繼續備份。 事實上自手機進入智慧化時代開始,開發者就不斷為手機鏡頭加入「拍照」以外的新功能 : Scanner Pro 會把手機鏡頭當作掃描器 (Scanner),許多軟體也大量把手機鏡頭當成二維碼掃描器,甚至用作行動支付之用;也有程式能把鏡頭用作測距,或是把鏡頭作為 AR 運用。

雙鏡頭手機

▲可設定快捷選的功能愈來愈多, 也提供 NFC 近場通信功能,可支援  Android Pay 付款。 1080P/60fps 的動態高速錄影,搭配Mio獨家專業影像調校技術,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降低影像殘影。 主機1080P/60fps 的動態高速錄影,搭配Mio獨家專業影像調校技術,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降低影像殘影。 HTC U19e 自 6 月 12 日起在全台 HTC 專賣店、HTC 網路商店以及全台通路陸續開賣,6 月 17 日於全台中華電信門市獨家電信開賣,搭配新精選 1,399 方案,手機只要 0 元起,搭配新精選 999 方案,手機 3,990 元。

雙鏡頭手機: 支援最大128G 記憶卡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並不需要完全迷信單鏡頭或雙鏡頭,視自己的需求來選購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在錄影方面,有著號稱直逼好萊塢等級的影片效果,像是視覺焦點技術,可以讓你拍影片Zoom In時,能讓收音效果更加聚焦,比起U11的效果提升33%。 運鏡時也能透過變焦功能平順地縮放,搭配剛剛的視覺焦點技術,讓聲音更具焦在主體上。 在拍照與錄影App方面HTC做了不少的強化,先從拍照來說,這次主打的是專業散景特效,能拍出類似棚拍的柔焦效果。 改善的HDR Boost 2新功能,可以在高反差的拍攝環境中,像是逆光或是夜拍都不會拍出太暗或是太亮的照片,讓人容易拍出清晰銳利的影像。 Xiaomi 12S系列真實地將徠卡帶入到手機,相機植入徠卡同款濾鏡、徠卡經典快門聲和徠卡浮水印,手裡拿到明明是手機,但卻像拿著徠卡相機。

雙鏡頭手機

▲光學變焦設計過去如 ZenFone Zoom 等手機曾採用光學式變焦設計,但因為體積較大且光學限制較多,故其下一代機種 ZenFone 3 Zoom 轉投雙鏡頭手機懷抱,獨立設計出一顆焦距2.3倍的第二顆鏡頭。 比較有趣的還有固定螢幕方向的握持手勢,以前我們看影片或是滑App時,經常因為動了一下就讓手機的螢幕方向跑掉。 透過EDGE SENSE 2的握持手勢功能,只要你握著手機就算把手機轉90度也不會翻轉螢幕。 這次HTC在U12+提供EDGE SENSE 2功能,除了過往熟悉的側框啟動外,還有新的手勢操作。

雙鏡頭手機: 手機鏡頭作為感應器

HTC Desire 19+ 為 HTC 旗下首款三鏡頭手機,分別是 1300 萬畫素 f/1.85 主鏡頭、800 萬畫素 120 度超廣角鏡頭、500 萬畫素景深鏡頭,內建人像模式,可以即時調整散景,前鏡頭為 1600 萬畫素 f/2.0 大光圈、即時人像景深模式和美肌模式。 相機為 1200 萬畫素 + 2000 萬畫素雙主鏡頭,前鏡頭為 2400 萬畫素 + 200 萬畫素,支援兩倍光學變焦和十倍數位變焦,並有 AI 場景辨識功能。 HTC 今日在台灣推出 HTC U19e 新機,型號中的 U 代表了 U 系列手機、19 為年度產品代號、e 為娛樂取向設計。 ▲iPhone 7 Plus 與 ZenFone 3 Zoom 的雙鏡頭這兩台手機的雙鏡頭不僅外觀類似,功能也幾乎相同,兩者的第二顆鏡頭都是提供較遠的變焦倍率,iPhone 7 Plus 是2倍變焦,ZenFone 3 Zoom 則是2.3倍變焦。 ▲LG G6的雙鏡頭LG 的做法是賦予第二顆鏡頭更短的焦距與更廣的視野, 在最新旗艦 G6身上搭載了視角71度的主鏡頭與視角125度的超廣角鏡頭。

製造手機的時代已經改變,手機廠商將很難光以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以採購元件和把開源系統稍稍改進,就能推出手機。 但是這代表蘋果「未來」真的不可能透過相機頭加入 VR/AR 陣營嗎? 但是,蘋果 CEO 庫克對 VR 和 AR 兩者,他們更重視的是 AR。 除了是雙鏡頭距離之間的矛盾之外,目前使用雙目視差來進行 3D 建模,所需要的計算能力遠遠比影像疊加要高。 大疆 Phantom 4 就以專門的 FPGA 來進行雙目運算,而 HTC Vive 雙鏡頭手機2023 更需要高端桌面電腦來能推動,而坊間大部份的無人駕駛汽車也要使用「核彈頭」級別的專門圖像處理器來計算。 但以目前手機晶片的處理速度和手機的續航力來說,根本不足以進行 3D 建模。

雙鏡頭手機: 手機鏡頭的死胡同

當動作開始時,運用強化的 OIS 和 VDIS 功能,錄製時就能保持流暢穩定。 強大的處理功能使超級夜間解決方案能減少最多雜訊,在深夜進行拍攝也清晰無比。 而雙鏡頭同時也能夠捕捉的兩種拍攝場景的訊號,進入 Corephotonics 的 ISP 中處理,可以從兩張場景照片中取出更佳的像素來組合成一張成像更好的照片,Corephotonics 表示這能夠大幅的改善低光源的拍照效果。 舜宇除了布局7P和玻璃鏡片、塑膠鏡片混合的手機鏡頭外,潛望式設計鏡頭模組也已量產,基於市場對3D感測相關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舜宇也開發TOF(飛時測距)模組和結構光模組,並對手機品牌客戶出貨。 充電部份,iXCharger 支援氮化鎵 GaN 技術,最高可支援 65W 大功率快充,我們實際測試充電速度,幫第六代 iPad(電池容量 8,827mAh)充電 10 分鐘,電力從 44% 增加到 48%,幫 vivo X80(電池容量 4,500mAh)充電 10 分鐘,電力從 71% 增加到 76%。 IXCharger 搭載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充電插頭可直接當作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 iOS、Android、Windows、Chrome OS、masOS 等作業系統,無論 iPad、iPhone 或安卓陣營的手機、平板統統都沒問題。

雙鏡頭手機

▲在安兔兔測試下,大約測得 112,564 分左右,不是當前旗艦機等級,維持中階效能手機表現。 而在 Geekbench 4 測試下, 單核心測得約 1,616 分,多核心測得 5,782 分,與同級規格手機相差不多。 設計靈感源於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極地景色,透過光線折射的不同色澤做為延伸,使 realme X50 呈現宛如置身於北極般閃爍耀眼。 點進主頁下方「X Cube」圖案,可瀏覽目前儲存在 iXCharger 裡的所有資料,會以日期、名稱依序排列好,APP 也提供簡單的編輯工具,若要搬移、複製、重新命名都沒問題,另外也可利用上方搜尋 bar,輸入關鍵字找到想要的檔案。 想必大家應該都有過類似經驗:「突然想找某個曾備份過的檔案,卻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存在哪裡?」沒錯,雖然外接硬碟、各種雲端儲存好方便,但若忘記儲存的位置,就只能土法練鋼一個一個平台找,不僅浪費時間又耗心力。

雙鏡頭手機: 補光燈 手機鏡頭廣角微距魚眼美顏自拍補光燈直播神器 雙十二購物節

此外,以具備 Dual-Pixel PDAF 技術,在每個像素點中加入兩組可同時提供成像與對焦的二極體,使對焦範圍更廣、受光量更高,以及第二代雷射對焦以及動態追蹤功能,可以更快速的鎖定拍攝物體,再搭配上 OIS 及 EIS,也能提升拍攝時的穩定度,畫面不易晃動模糊。 而為因應雙鏡頭拍攝,拍照介面的快門旁可見「山」的圖示,要切換廣角鏡頭時,按下圖示變成三座小即完成切換,此外,再提供 Pro 模式,可自由調整快門、EV 值、白平衡…等參數,人像模式則能營造景深效果。 「雙鏡頭」的應用可不是只有一種而已,透過不同品牌的研發,目前雙鏡頭技術在手機身上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應用層面也相當廣泛。 除了垂直的雙鏡頭配置之外,OPPO 也將發表新一代採用雙鏡頭配置的手機 R11,預計會以1600萬畫素廣角搭配2000萬畫素長焦鏡頭的樣貌現身。 華碩在近日發表一系列 ZenFone 4 手機中,除了搶眼的代言人孔劉之外,並全部採用雙鏡頭設計,這也是華碩繼二月推出首款雙鏡頭手機 ZenFone 3 Zoom 之後,再次將雙鏡頭的設計應用在全線手機上。 在一系列手機中,最先上市的將會是 ZenFone 4 及 ZenFone 4 Selfie Pro,當中,ZenFone 4 採用近期流行的玻璃機身元素,呈現高質感的透亮光澤,除了 1,200 萬像素的主相機外,再搭配800萬像素的第二相機,並提供 120 度廣角,讓拍攝的角度更廣。

  • 6 月 1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間至神腦線上預購 HTC U19e,享有舊換新加碼折 1,000 元優惠及神腦配件購物金 1,000 元。
  • 最後在外型上提供了多彩的紅色以及略帶透視感的藍色,讓U12+在旗艦手機中讓人更為矚目。
  • 本段就來實測備份與快充,備份方面 iXCharger 可搭配「iXflash_Cube」APP 使用,不過目前只提供於 iPad 與 iPhone 版本,以下我們以 iPad 進行示範。
  • 相機為 1200 萬畫素 + 2000 萬畫素雙主鏡頭,前鏡頭為 2400 萬畫素 + 200 萬畫素,支援兩倍光學變焦和十倍數位變焦,並有 AI 場景辨識功能。
  • 外型設計的部分,HTC U12+維持U11的特殊色彩,這次有黑色、紅色(Flame Red)、藍色(Translucent Blue)。

按下快門的瞬間,光像引擎立即發揮超越相機的功用,它能保留更豐富的影像資料,使低光源下拍的照片呈現更明亮、更逼真的色彩以及精美細緻的質感。 多角度拍攝模式擴大你的導演視角,從全新的角度來拍攝自己、朋友或演員。 8 一旦你的電影準備首映,只要輕鬆上傳到社群媒體,就等著雪片般飛來的讚嘆吧。 這系列可摺疊產品採用我們史上最堅固的傑作:獨家康寧 Gorilla® Glass Victus®+。 要辨別手機是否採用雙鏡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手機背面的主鏡頭有幾顆。 左邊是採用雙鏡頭的 iPhone 7 Plus,右邊的則是單鏡頭設計的 HTC 10。

雙鏡頭手機: 專業防震表現,Vlog 不受限

6 月 1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間至神腦線上預購 HTC U19e,享有舊換新加碼折 1,000 元優惠及神腦配件購物金 1,000 元。 持限定機型 HTC U11、HTC U Ultra 及 HTC 10 至全台 HTC 專賣店,舊換新購買全新 HTC U19e,HTC U11 折 5,000 元、HTC U Ultra 折 4,000 元、HTC 10 折 3,000 元。 ▲黑白照片和一般單純套用黑白濾鏡的照片相比,以黑白鏡頭拍出的照片通常更細膩,陰影和灰階處理也更出色。

雙鏡頭手機

但如何發揮雙鏡頭的優勢,關鍵已經不單單是光學,而是合成算法 ── 蘋果近年雖然在人工智慧上默默無聞,但實際上他們早就對此深度研發;剛好在 iPhone 7 的發佈會上,蘋果高層 Phil Schiller 指出,他們在 iPhone 7 的鏡頭裡大量使用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下圖)。 當時就有不少評測者,開始把 iPhone 5s 與專業級的單鏡反光相機 (DSLR) 相比;但這絕不是指 iPhone 5s 的真的達到專業級相機的水平,而是指一般使用者開始不太在意手機與專業級相機照片的細微差距 ── 儘管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差別是巨大的。 後來,華為偷偷的把佳能相機的照片,偷偷扮成是旗下手機拍攝的照片(下圖),就已經反映了就連廠商也覺得普通使用者根本也不在意,所以才敢指鹿為馬。

雙鏡頭手機: 採用Sony的星光級感光元件

華為P30主要採用超廣角搭配廣角、長焦鏡頭的解決方案,而華為P30 Pro和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則將長焦鏡頭改為潛望式設計;vivo是超廣角搭配標準、景深鏡頭解決方案的主要採用者,並積極將此方案推至中、高階產品線上。 雙鏡頭手機 亞洲光學是推動G+P(玻璃鏡片與塑膠鏡片混用)鏡頭最積極的廠商,其2款G+P手機鏡頭分別可應用於廣角及變焦,亞洲光學也著手針對G+P、潛望式鏡頭設計和鏡片切邊等技術,打造G+P的5倍光學變焦鏡頭,並積極爭取Android陣營的3D感測發射端鏡頭訂單。 上游供應商可供應塑膠和玻璃材料等功能性元件,中上游供應商為有能力生產可成像的各式鏡片(Lens),並可進行鏡頭研磨,並將光學鏡片組裝成鏡頭組,主要廠商有台灣的大立光、玉晶光、亞洲光學,中國的舜宇、華鑫光學,以及日本的康達智Kantatsu、韓國的Sekonix、Kolen等。 在手機鏡頭發展的初期,手機的拍攝質素實在太爛,所以我們可以每一次增加分辨率、每一次增加新的鏡片、每一次加大鏡頭和感光元件,都會帶來使用者在拍攝體驗上的成長。

雙鏡頭手機

細相位置固定在左上角,按制拍照後,會先用主相機拍攝,跟著再會用前置相機拍照。 中間會有短暫約半秒的延遲,這是因為 Android 系統跟硬件未能支援所致,不過半秒延遲問題不算太大呢。 2018年中、高階手機朝雙鏡頭以上發展,華為2018年推出的旗艦機型P20 Pro及Mate 20三鏡頭手機也備受市場青睞。

雙鏡頭手機: 觀看影片

相反,目前不少非手機設備的雙鏡頭運算,卻是以「視差」來測距,借此進行 3D 建模。 目前的體感遊戲設備、VR 設備、以致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汽車的自動避障功能,均過雙鏡頭攝影機透過鏡頭之間的距離,使影像出現「視差」,然後再把兩個不同的影像數據對比,用三角算法計算出鏡頭與對像之間的距離(下圖),並即時繪畫立體影像,借此渲染虛擬影像、或計劃安全的行駛路線。 HTC One 和 iPhone 7 一樣,均以雙鏡頭為手段,讓手機在沒有變得更厚的情況下,把兩個影像數據對比,然後進行像素疊加,借此達至無損/低損的數碼變焦功能。 單純從硬體來看,雙鏡頭拍出來的成像,極其量就是兩張不同像素的照片,單獨看起來意義不大。

▲在前置鏡頭拍攝時,可以啟動美顏模式,並可以依柔膚、美白、大眼...等,自由調整等級,通常 Auto 下會太過美顏,建議手動調整較佳。 ▲在拍照介面按下 Pro 鍵,即進入專業模式,可自由調整快門、EV 值、白平衡…等參數,人像模式則能營造景深效果。 在效能測試部分,利用安兔兔進行測試,跑分大約為 112,564 分左右,由於不是當前旗艦機等級規格,跑分維持中階效能手機表現。 再以 Geekbench 4 測試,單核心測得約 1,616 分,多核心測得 5,782 分,至 3DMark SlingShot 項目測試下,則獲得 2,052 分,整體效能表現與同級規格手機相差不多,要應付一般需求使用,大都不成問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