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觸及率下降11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March 15, 2022

臉書觸及率下降

我接著把台灣主要政黨以及主要政治人物,在過去兩周發文的讚數都抓下來分析,同樣以4月9日為中界點。 首先,從網路聲量比較高的蔡英文跟羅智強來看,其實在4月9日前後,臉書發文獲得的讚數是差不多的(我刪去那些直播的讚數,除了陳柏惟以外,因為陳的發文主要就都是影片)。 光從趨勢來看,4月9日調低觸及率後就算有影響到網路聲量,但並沒有影響到這些政治人物從支持者獲得的讚數。 如果是個人品牌的話,就更簡單了,你只要把自己帶入貼文即可,如果你本人真的很無聊,那…請努力讓自己變得有趣一點,若你為了增高互動,老是模仿別人的發文,到最後會很痛苦的,做個人品牌如果做得很不像自己,成功會比失敗還痛苦。 雖然臉書更喜歡圖片,但簡單的文字分享會讓你更像他們的朋友。

臉書觸及率下降

超過250人的社團就沒有辦法看到這篇貼文觸及過多少人,而我剛好擁有兩個250人以下的社團,這兩個社團不約而同在8/8之後貼文觸及率下降很大。 Hootsuite 整理品牌端最適合發布貼文的時間,並且分為是企業對企業(B2B)、以及企業對消費者(B2C)兩種型態。 台中地理位置坐落在台灣中心,更是南北的重要樞紐,對於人口已然不堪負荷的雙北,台中誠然會是移居、宜居的其中一個選擇,這也是為何唯獨台中市、桃園市人口還在正向成長的原因,考量各個地區均衡發展,完善台中交 通網絡,增加人口移入的誘因並改善台中交通問題將更有助於國家發展。

臉書觸及率下降: 什麼是國際淨灘日?一起響應淨灘活動,保護海洋生態

而我在另外一個社團的觀察,也跟以上的結果吻合,兩個社團都不約而同在8/8之後被調降觸及率到6%左右。 臉書觸及率下降 而以產業來看,我們也可以從2019年的數據看到,以貼文數與互動效益來看,表現最好的是酒類、旅館類以及食物類。 若以 Likeboy 粉絲數 Top10的粉絲團績效來看,TAT%就慘不忍睹,最高0.5%,七家連0.1%都沒有。 不過當然時事也不是無腦跟就好,有適合自己粉專的題材實再跟就可以了。

臉書觸及率下降

Facebook 為了要整頓動態時報(臉書貼文過去總是遭到許多人抗議),它們的演算法將會自動調整發布「互動誘餌 (engagement bait) 」式的貼文,並有可能被列為「垃圾貼文」。 幾個月內,歌迷利用這套平台建置出超過3萬5千個歌迷網站,這紀錄在當時,是任何藝人都不曾創下的。 而2年內,因為這樣的平台建置,還有一些社群科技結盟平台合作,讓她的歌迷停留在她網站的時間,從原本不到30秒,延長到不只22分鐘。 派拉蒙影業常常使用「對群眾提問」的策略,例如請粉絲找找有哪個朋友讓他們想起電影預告片中的某個角色,或問「你最希望和誰一起體驗這樣的故事?」這很廣泛、相關,而且群眾很輕易就能把朋友拉進來。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所有有夢想、敢實踐的品牌與個人,快速的與有才能的斜槓青年連結,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務。

臉書觸及率下降: (影)賴桑去叨位!賴清德父親節與多元家庭對談 分享育兒生命故事

阿內森(Latham Arneson)表示,身為行銷人員,你的任務是給人們一個理由讓他們能把其他人拉進來,「而不是單純告訴他們該做什麼」,請自問,為何他們想要把認識的人帶進你的對話裡。 根據AutoLikes的統計,2017年,臉書每篇貼文的平均互動率是0.17%,而到了2018年,平均互動率降至0.16%。 自從臉書在2019年初更新了臉書政策與演算法後,2019年的臉書每篇貼文的互動率降至0.14%,到2020年更降至0.09%。 但抽獎活動就像是類固醇一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他像是短期的興奮劑,而且效果會越來越差,除非你禮物越送越好(根本不敷成本),所以請酌量使用,越把你粉絲當朋友對待,他們就會像朋友般的回報你。

臉書觸及率下降

根據 臉書觸及率下降 Likeboy 的台灣粉絲團排行榜統計,台灣有26,177個臉書粉絲團,其中粉絲團人數超過20萬的有1,332個。 若加上族繁不及備載的臉書個人帳號及社團,在臉書這個虛擬社交網站裡其實是相當擁擠的。 換言之,僧多粥少下,臉書粉絲團觸及率下降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粉絲團的定位原本就有別於官方網站,是希望能拉近企業與大眾、消費者的距離,提升受眾對品牌的好感度才需要經營粉絲專頁,因此不論是在回覆訊息或是發布貼文,都應該展現出「人味」讓粉絲覺得小編很親切、有趣,自然會提升粉絲與粉專互動的意願。

臉書觸及率下降: 網路行銷課程推薦

Facebook最近的算法機會強調了有意義的交互。 因此,該算法將更多權重分配給活動信號,因為它們會驅動有意義的交互,例如評論,回复,喜歡和分享。 例如,來自朋友和家人的帖子,您加入的群組以及喜歡的專頁都會被加入Facebook分析的清單裡面。

  • 網路每天產出無數文章,小編們能夠在不太偏離粉絲團主題太多前提下,精選對於粉絲有用或興趣的文章並加以短評引起共鳴,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其實是非常累人的事)。
  • 國票投顧表示,上周五觸及季線並以十字線作收,短線出現止跌回穩跡象,周一隨著AI概念股再度奮起,指數強彈挑戰萬七關卡,短多士氣已明顯受到提振,推估有機會延續多方攻勢,建議可因應盤勢發展,擇優題材股偏多操作。
  • 幼兒食品在媽媽社團中開團、或是相關資訊散播在媽媽社團中 都會有不錯的觸及效果。
  • 在FB演算法不斷調整的情況下,行銷人員的工作是越來越多,隨著演算法不斷調整內容,但最後還是回到產品內容,好的產品內容搭配有效的行銷創意,就不怕好東西被埋沒了。
  • 其實臉書演算法的改變,是為了讓臉書上的內容品質更好,才能留住眾多的粉絲。
  • 就對於真正的部落客而言,粉絲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章觸及率行銷工具,流量來源佔部落格總流量10%~30%都是相當普遍的事∘若以痞客邦 Top 部落客粉絲團績效來看,粉絲團人數17,286~733,740不等,TAT%由0.9% ~12.9% ,差距不小。
  • 我接著使用同樣新文易數網站的資料,收集我國主要政治人物過去這段時間在臉書上的聲量變化,其中以調整觸及度的4月9日為中間點,前後各取4天的資料。

因此,原本各個政治人物的死忠支持者,本來就會看到文章按讚,而4月9日之後同樣會看到文章按讚(包括政治人物哀嘆說觸及掉了的文章)。 但對於本來只是當初有粉專按個讚、文章偶爾滑過去看看的那些網友,在改變觸及後就可能再也無法被動看到政治人物的粉專發文了。 第一,這當然可能是各政治人物小編們將士用命,努力撐起按讚數、改變發文內容,因此讓我們從外面看,看不出按讚數的差距。 但是我認為這應該效果有限,單純從發文內容或設計來看,在4月9日前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在同時,對其他一些政治人物來說,因為跟蔡英文相較本來就沒有很高的聲量,所以受到的影響也沒有很大。

臉書觸及率下降: 行銷人-宏林跨媒體維運

臉書貼文可以透過不同的發文形式而產生不同觸及率,建議可以優化每次的發文後,觀察哪一種形式的貼文的觸擊率最高,研究哪個形式最適合自己的粉絲。 大部分的粉絲團都已經提升的懂得提供實用內容給消費者,現在我們建議,提供實用內容是必要,也可以試著提供能引發共鳴的貼文。 其實這沒有一定的答案,這會依據不同行業還有產品而不同,因此建議可以觀察一下同業平均觸及率如何。 把粉絲當成是個人臉書帳號裡的好友而不是讓你免費行銷的工具/傻蛋,就會停止怪罪臉書的運算法及抱怨 FB 粉絲團並沒有已死或凋零,而是乖乖捲起袖子努力耕耘對你有期待的粉絲了。 小編的價值在於精選文章的挑選及對分享文章所做的短評! 網路每天產出無數文章,小編們能夠在不太偏離粉絲團主題太多前提下,精選對於粉絲有用或興趣的文章並加以短評引起共鳴,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其實是非常累人的事)。

  • 臉書曾經在2月初就宣布要調降政治文在河道(Newsfeed)的比例,除非是跟疫情有關的、或者跟政府機構有關的發文。
  • 但對於本來只是當初有粉專按個讚、文章偶爾滑過去看看的那些網友,在改變觸及後就可能再也無法被動看到政治人物的粉專發文了。
  • 由此可見,社交貼文能獲得高分享與高曝光的關鍵就是驚喜感,如果用戶都知道你要幹嘛了,也就毫無動力去點閱或分享。
  • 像是全聯的這則Po文就成功引起1.4萬粉絲的共鳴,粉絲們也在貼文下面滔滔不絕的留下和自己的經歷相關的留言,越多粉絲參與互動,自然觸及率就會提高。
  • 時事潮流,本來就是大家當下所關注的消息,尤其在新聞的推波助瀾之下,大家只要看到相關的素材,通常都會有高度的興趣。
  • Datatilsynet可以將該罰款決定提交給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如果它同意,罰款將成為永久性的。

持續提供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想想你為什麼要製作這份內容,你的客群會喜歡嗎? 如果對內容行銷不是那麼熟悉,可以參考FB、Google演算法都說「內容」最重要,內容行銷是什麼? 歡迎分享這篇文章給你朋友,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經營粉專之路帶來一些啟發與靈感,如果你有一些其他的秒招,也歡迎你分享給我,讓我們一起在這條孤獨之路上壯大起來吧! 5種逆轉觸及率降低的方法與範例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這篇文章給你朋友,推薦你延伸閱讀本站更多關於FB文章。

臉書觸及率下降: 臉書開始大幅調降社團的觸及率- 你可能開始看不到一些比較不常互動的社團貼文了!

第一,根據新文易數網站的分析,這波調降不只發生在政治人物,台灣前10大的新聞網站在臉書的社群聲量全部都降低了。 臉書觸及率下降2023 而且看不出任何轉移的方向,也似乎沒有特定的政黨傾向。 臉書團隊審查了數十萬則貼文並進行分類,讓機器學習模型根據這些資料,藉由偵測不同類型的互動誘餌,將減少顯示使用這類手法的貼文。 想想看在滑臉書的時候是不是常常看到類似「雙魚座請按讚!」「認同就+1」「Tag一位好友就能抽獎」「喜歡就按愛心」等等的貼文,會被認為是誘導用戶對無意義的貼文做互動。

這就是所謂的「行為定向廣告」,那是一種科技巨擘常用的商業模式。 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Facebook上有大量直播出現,當中因為直播而出名成為網紅的人不計其數,也有不少商家因為這個方式賺了很多錢,而且直播也是一個增加您的自然覆蓋面的快速途徑。 如果您能對Facebook的規則了解多一點,並可以利用自然流量讓粉絲關注您的內容,就可以節省部分廣告洗費,把廣告開支集中於某部分的活動、產品等地方。 另外,若是個人粉絲專頁經營,越有人味越好,以某個角色作為經營臉書專頁的主體,以「人物名」+「動作」或是「人物名」的「專業」這類排列組合命名,像是:「律師娘講悄悄話」或是「Amy的私人廚房」這類一眼就能讓受眾了解粉專主題的命名方式。 最能引起共鳴時事話題,社群操作中最常運用的技巧”跟風”,當甚麼事物最熱門,通常在使用者之間的討論度也會相對高,這時候如果品牌產品也可以搭上這波熱潮,大家對於品的熱度、喜愛度也會相對提高。 臉書觸及率下降 使用Facebook的絕大多數人可能不在乎對FB的爭議,或是他們只是覺得沒有其他選擇,可以為他們提供類似服務。

臉書觸及率下降: 蔡英文憂「臉書觸及率下降」王鴻薇:台鐵意外解決了、究責了嗎?

而不是按時間順序發佈內容,而是根據Facebook認為與您(用戶)相關的內容來顯示帖子和廣告。 Facebook的互動方式有四種:按讚(心情)、留言、分享以及點擊,前三種會顯示在貼文底下,所有看到該貼文的粉絲都能看到,而點擊只有經營粉專的管理員能看到。 FB社團是很多人現在經營的方向,社團除了能更加凝聚粉絲的向心力,甚至可以在社團內聚集一群相同興趣的人,商品貼文分享在同性質的社團中,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像是 團購社團、團媽社團等,增加FB觸及率也能增加商品導購。

我們也建議在貼文中提供對社會有益(而且是目標客群也關心)的內容,讓粉絲覺得這類貼文是值得分享出去,分享數的增加也對增進觸及率有相當大的加分。 舉例來說,如果目標對像是上班族,在貼文內容中就能帶入關懷上班族的辛勞工作或生活點滴的發文,並讓這些粉絲在留言中討論與分享他們的心情與故事,若粉絲願意回應得越長,臉書也會判定會更直得散播的內容。 如果是一篇有粉絲互動的文章,臉書演算法就會理所當然認為,你一定是發了很好的素材,吸引住粉絲的眼光,才會讓粉絲停留在這篇文章,留言、按讚或分享。

臉書觸及率下降: 觸及人數比粉絲人數重要

如果你對增加來客以及轉單仍有困惑,推薦你來學習Power漏斗學或者自來客行銷,幫助你更快、更有效的創造行銷效益。 電商修煉有數千名同學,跟你一起在電商創業這條路上成長茁壯。 雖然觸及率很重要,但集客數據行銷也建議企業在經營社群時,最重要的還是要緊扣自己的商業目標,也許你創造了很多有創意的貼文,因此觸及率不斷增長,但若這些貼文與你的業務無關、不能幫你帶進轉換以及收入,那你的努力可能就會白費掉。 很多人在臉書成立粉絲團的目標相當多元,通常的終極目標就是想做免費的行銷。 按讚的粉絲,就是一群願意無怨無悔每天收到一堆良莠不齊廣告宣傳的傻蛋嗎?

臉書觸及率下降

影片觸及已經是提升FB觸及率的公開秘密,但是當這個秘密公開到每個人都知道後,FB又將影片的觸及率調低,這時影片內容的呈現是否吸引人就是關鍵,甚至可以讓人在看完影片後想購買影片中的商品。 臉書觸及率下降 民進黨籍立委高嘉瑜今天就開玩笑表示,看得到她貼文的人可以去買樂透;粉絲團「不禮貌鄉民團」也在臉書上測試包括「香港」和「緬甸」等敏感單字是否會出現在貼文上,許多臉粉都留言說真的有些敏感詞不見了。 由此判斷,臉書應該是認為他們針對社團的演算法已經成熟,新的演算法會針對社團中比較會跟貼文有互動的人做曝光,沒什麼互動的人就停止曝光。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第3,則是臉書這次調整演算法之後,只讓關心政治的人關心政治。

臉書觸及率下降: 製作短影片

FB在台灣爆紅至今已進入第11年,對於網路產業極大變化,許多人都預言臉書將要進入衰退, 很多數據都指出FB的用戶成長數趨緩, 也有人說FB已經趨於老年化, 有更多年輕人只用IG ,但路上、捷運上滑手機的人大部分是滑FB還是IG呢? 這也是大家對於FB是否適合當作行銷平台的一個考量因素。 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曾在今年2月表示,將降低緬甸軍方所有貼文和帳號的能見度,因為他們自2月1日發動政變逮捕多位文人政府領袖之後,「持續散播不實消息」,今天 (10) 日,就有許多臉友表示他們的貼文似乎曝光率變小了。 這樣的貼文不僅能夠提升你的自然觸及率,也可以利用粉絲對產品的忠誠度來說服其他消費者下單購買。 幸運的是,現在就算是沒有影片製作經驗的人,也有很多現成素材、資源可以製作出看起來很專業的影片! 例如: Vyond ,可以讓你輕鬆製作一支動畫影片,如果你想學習怎麼在Facebook製作優質的影片內容,你可以參考怎麼製作Facebook影片廣告的文章。

臉書觸及率下降

就對於真正的部落客而言,粉絲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章觸及率行銷工具,流量來源佔部落格總流量10%~30%都是相當普遍的事∘若以痞客邦 Top 臉書觸及率下降2023 部落客粉絲團績效來看,粉絲團人數17,286~733,740不等,TAT%由0.9% ~12.9% ,差距不小。 假設你有100個粉絲,不下廣告的情況下,貼文讓1個人看到,自然觸及率就是1%自然觸及率好的話,代表不用下廣告就可以直接讓粉絲看到我們的貼文。 表情符號是FB鼓勵大眾表達心情的方式,但是若用互動誘餌誘使粉絲透過表情符號來投票,如「喜歡請按愛心、不同意請按怒」等文字。 國票投顧表示,上周五觸及季線並以十字線作收,短線出現止跌回穩跡象,周一隨著AI概念股再度奮起,指數強彈挑戰萬七關卡,短多士氣已明顯受到提振,推估有機會延續多方攻勢,建議可因應盤勢發展,擇優題材股偏多操作。 自6月以來指數在萬七附近與月線上下震盪,形成整理格局,在操作上仍要留意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擇股應加強基本面的考量,操作可聚焦於7月營運動能增長與第二季獲利表現正向的族群與個股。 監管單位主管Tobias Judin說,從下周一開始,每天開罰100萬。

臉書觸及率下降: 怎麼抓FB廣告費用?評估FB廣告預算的4大準則!

在上一個法則談到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特定情緒,一個能引發互動的貼文,通常都要能激發情緒。 但也要小心,不是所有情緒都會帶來粉絲們大量的互動,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如何創造病毒式貼文」研究中就顯示,若你的貼文能激發某些特定情緒,那這篇貼文獲得互動的機會就會大大提升。 拿我以前公司的貼文來舉例,我們臉書專頁的粉絲近6,000個,表現好的貼文可以觸及到將近4,700人左右(算是超級好的成績)表現差的就只有384人。 要經營好粉絲團,重點在於必須先了解自己粉絲專頁的粉絲是誰? 臉書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裡清楚的告知粉絲的特徵 (性別/年齡/所在地/國家..)。 但是影片千萬別拍得冷冰冰,因為大家在臉書上不喜歡看太嚴肅的素材。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