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禁運2023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July 10, 2021

石油禁運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原本對禁運俄羅斯能源有所遲疑的德國,近期態度發生轉變。 美國媒體報導,德國正在準備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這為歐盟禁止進口俄國原油做好準備。 由於市場特性、替代性與依賴度的不同,歐洲國家可以用石油禁運制裁俄羅斯,但卻無法忍受俄羅斯的天然氣制裁。 在石油危機逐漸退場下,下一輪要登場的將會是由天然氣危機所帶動,結合電力危機與氣候危機的三重危機。 由於俄羅斯每天出口約700萬桶的原油,約占全球供應量的7%。

不過美國將暫時允許八個國家或地區,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印度、日本和南韓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豁免有效期為半年。 今年九月十六日,中國發改委要求江蘇、廣東部分企業「開二停二」,以達成年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目標。 不僅如此,中國其他地區的工廠亦因主要發電原料「煤炭」價格過高,被要求限電停產,影響層面擴及到許多在中國投資的台廠,對全球電子業的供應尤其形成壓力。 無獨有偶,之後的缺電危機更擴大到歐洲和印度,影響層面不僅在工業用電,甚至已波及民生用電。 石油禁運2023 外交官們指出,波羅的海國家都希望儘快實施石油禁運;德國和義大利則依賴俄國天然氣較多;另外對德國、波蘭、丹麥而言,制裁俄羅斯煤炭是一條禁止的紅線;而對荷蘭和德國而言,石油禁運也是觸碰不得的議題。

石油禁運: 石油危機時代的投資避風港

連續7個月超過上年,作為7月數據,自2015年以來再次創出歷史新高。 德國檢方指出,嫌犯供應的貨品,是俄羅斯海鷹-10(Orlan 10)無人機的一個常用零件,而這款無人機正是「俄羅斯武裝部隊目前使用於烏克蘭」的軍事設備。 一名德國和俄羅斯雙重國籍男子疑似違反禁令,將用於軍事設備的電子零件賣到俄羅斯,包括俄軍目前攻擊烏克蘭所用的無人機零件,他今天因此遭到德國當局逮捕。 在中國宣佈這一禁令後,許多日本人甚至在推特上慶祝這一禁令——他們諷刺地表示,這可能意味著日本國內的魚會更便宜。

石油禁運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最大頁岩油運營商--先鋒自然資源(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執行長Scott Sheffield表示,美國今年還無法替代俄羅斯原油供應,儘管他對美國制裁俄羅斯石油表示贊同。 「此舉可能會導致原油價格飆升,因為美國生產商無法迅速填補供應缺口。如果歐美國家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將有可能漲到每桶200美元。」 紐約期油4日每桶盤中來到112美元,比一年前足足高出90%。 美國目前的石油產量為每天1160萬桶,遠低於疫情前近1300萬桶產量的峰值。 先鋒自然資源公司曾披露,計劃今年石油產量將提高不超過5%。 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英語:1970s energy crisis)導致石油價格暴增、歐佩克賺得盆滿缽滿,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

石油禁運: 沙國可能延長每日100萬桶石油減產至9月 國際油價走高

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為,如果歐美禁運俄羅斯石油,代表全球油市將出現至少700萬桶的缺口,將加劇油價飆漲,可能從100美元翻倍至200美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克里姆林宮週一表示,如果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運,歐洲將受到沉重打擊,影響歐洲大陸的能源平衡,但不會影響美國。 部份歐盟國家的外交部長正在推動石油禁運,作為對俄羅斯進一步制裁的一部分。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向記者說,任何石油禁運的問題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 拜登也希望美國民眾理解,許多歐洲國家無法響應美國的禁運措施,但歐美會繼續發展能降低對俄能源依賴的長期戰略。 作為美國在歐洲最忠實的盟友,英國宣布將以2022年年底為限,逐步排除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石油禁運

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可做成塑膠袋、保麗龍、玩具、水壺、杯、浴缸。 酚生成聚碳酸酯可做成手機外殼、筆電外殼、電動工具外殼、電氣儀錶零件、照相機機體。 丁二烯─供應下游公司生產合成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丁腈橡膠、氯丁橡膠、異戊橡膠)、ABS塑膠(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膠)、耐隆66等化學品。 乙烯─供應下游公司生產聚乙烯、聚苯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1, 2-二氯乙烷、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烷、2-氯乙醇等化學品。 聚乙烯可做成塑膠袋、塑膠殼;乙二醇可做成抗凍劑、聚酯纖維衣服、寶特瓶。 潤滑油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

石油禁運: 俄羅斯對設置價格上限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

緻密油(也稱為頁岩油、頁岩儲層油或輕質緻密油,簡稱 LTO)是在低滲透率而含油地層中的輕質原油,通常為頁岩或緻密砂岩[27]。 有經濟效益的緻密油地層生產,需要水力壓裂和水平井技術,與生產頁岩氣相同。 緻密油與油頁岩(富含乾酪根的頁岩)或頁岩油(從油頁岩中提取的油)常被混淆[28][29][30]。 因此,國際能源署建議使用「輕質緻密油」一詞來指代頁岩或其他滲透率非常低的地層生產的石油,而世界能源理事會的 2013 年世界能源報告則使用「緻密油」和「頁岩儲層油」 [31]。 美國零售汽油價格於年初觸低點後受煉油季節性影響,短暫攀升。 零售汽油未持續下降,初估為季節性因素,後續觀察零售汽油價格是否跟隨原油持續轉弱。

後來的發展證明俄羅斯減少的產量不但遠不如預期,全球石油市場反而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未來超漲的部分將會逐步修正。 彭博報導,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周一(30 日)在布魯塞爾峰會上表示,這項制裁將禁止俄國透過海運向歐盟成員國輸送原油和石油產品,但不包括俄國透過陸上輸油管供應的能源。 綜合外媒報導,為了加大施壓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美國與歐洲盟友正在考慮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油價也飆升到2008年以來最高。

石油禁運: 油價飆漲助攻普丁 歐盟禁運石油還得搭配「這招」才能打到俄羅斯痛點

俄羅斯能源買家所支付的部分金額,應作為賠償轉移給烏克蘭,或者存在特殊信託帳戶直到能正式賠償烏克蘭。 能源顧問公司「Turner, Mason 石油禁運 & Company」執行副總奧爾斯(John Auers)表示,美國政府可以透過對委國進口原油實施階段性逐步制裁,減緩衝擊,也反應出美國煉油廠已對這種長期趨勢有了抗體。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拉丁美洲能源政策學者莫那迪(Francisco Monaldi)指出,委國石油產品迅速崩解,許多委國客戶、包括美國都已適應供應量下滑的情況。 委國長期身為美國第3、第4大的原油供應國,照理來說,任何進口中斷都將造成巨大損失。 匈牙利政府此前宣稱,該國約65%石油和85%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需要3年半到4年的時間才能擺脫俄羅斯能源,並進行鉅額投資,以調整經濟,在所有問題都獲得解決前,不會支持歐盟提議的石油禁運。 8月29 日,日本經濟安全保障相高市早苗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針對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産品一事,"我們現在正處於考慮以某種形式採取反制措施的階段"。

華爾街日報報導,國際金融協會(IIF)副首席經濟學家瑞伯柯娃(Elina 石油禁運 Ribakova)說,俄羅斯現在是「錢淹腳目」,今年1~7月靠銷售石油和天然氣賺進970億美元,其中約740億美元來自石油。 IEA數據也顯示,俄羅斯7月每日平均出口740萬桶的原油、及柴油和汽油等油品,只比今年初減少約60萬桶。 美國周二大動作宣布禁運俄羅斯能源進口,事實上,禁止俄羅斯石油,對美國本身的影響並不大,美國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度相當低,且完全沒有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 它禁止每桶價格高於60美元的俄羅斯原油使用G7和歐盟的油船、保險公司或信貸機構。 如果德國立即停止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進口的話,將致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在2023年之前急劇衰退。

石油禁運: 100!德國會壓倒性通過 提供烏克蘭重型武器

由於中國大陸等的進口限制強化,在宮城的部分漁場,鮑魚的産地交易價格(岸邊價格)已經下降了3成左右。 據悉,從2022年秋季起表現堅挺的扇貝價格也在走弱,面向海外的冷凍貝柱的交易正在銳減。 農林水産品在日本對華出口中所佔的比例僅為1%左右,還不足以撼動整體出口。 不過,日本提出到2025年推動農林水産品出口達到2萬億日元、到2030年達到5萬億日元的目標,正在推進擴大出口的措施。 高市表示,向WTO上訴主要由外務省和經濟産業省管轄,「我作為經濟安保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在俄羅斯石油禁運期間,受益最大的應該就是中國與印度2個亞洲大國了。 基於俄羅斯已開始對歐洲部分國家減供或斷供天然氣,今年冬季俄羅斯將斷絕歐洲天然氣供應,幾乎已成為歐洲各國的共識。 IEA要求歐洲各國立即削減天然氣消費,否則就可能在冬季被迫實施天然氣配給。 包括法國、比利時、德國等為此已啟動緊急應變計畫,主要是填滿直到冬季的庫存。 依照明日智庫的分析,主要原因是美國沒有像對伊朗一樣,對俄實施二級制裁,使得一些沒有參與制裁的國家例如中國及印度仍可以大肆自俄羅斯進口石油。 石油禁運 德國智庫表示,歐美對俄羅斯祭出的經濟和金融制裁規模史無前例,將重創俄國經濟,會使民間不滿情緒升高,預期西方接下來將對俄國實施石油禁運。

石油禁運: 美國石油產量的下降

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引用美國海關的資料顯示,2018年夏季,墨西哥灣沿岸的委國原油進口量猛增,部分原因是重質原油(heavy-crude)市場緊縮。 但長期趨勢來看,美國對委國原油的依賴程度下降,根據S&P數據,美國東岸煉油廠自2017年後,都未進口委國原油。 石油禁令是歐盟對俄第六輪制裁的一部分,其他措施還有:再從Swift全球金融交易系統移出3家俄羅斯銀行,其中包括俄羅斯最大銀行Sberbank、在歐盟境內營運的3家俄羅斯廣播公司將被關閉,以及對俄羅斯軍方官員及寡頭的個人制裁。 在全球汽車廠商向EV轉型的背景下,AESC也在增加對車載電池的投資。

台北市消保官今下午會同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到場稽查,由於現場大門深鎖並無營業,且無人回應,後續將由體育局進行行政調查,並要求業者提出具體退費方案。 除了銀行貸款和政府補貼以外,AESC還以海外基金等為認購對象推進增資,以此來籌集用於設備投資的資金。 不過,AESC的一位高管表示:「出資比例今後仍有可能發生變化,我們正在與股東繼續協商。這並不代表要脫離日産」。 AESC的前身是日産和NEC等成立的「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

石油禁運: ‧ 瓜地馬拉「總統當選人」政黨遭停權 要求推翻決議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見聞》報導,歐盟約40%的天然氣和25%的石油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美國產量短期無法快速提升。 面對俄烏局勢的不斷升級,美國和歐盟使出一輪又一輪“大招”,從制裁大型銀行、影響外匯結算、斬斷高科技產品,將部分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系統等,還不斷把對峙從國家層面延伸至企業層面,使得各行各業的歐美企業與俄羅斯“割袍斷義”。 儘管制裁手段不斷升級,美國財政部還是為俄羅斯能源交易“大開後門”。 據MarketPlace網站,倫敦ESCP商學院經濟學家Mamdouh Salameh表示,全面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的可能性不大。 「真正的大問題是來自德國的,因為德國無論如何都是歐洲的領導力量,而該國相當嚴重地依賴俄羅斯的能源。」 德國官員表示,他們反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 相比之下,美國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要低得多,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不到4%,也沒有天然氣。

石油禁運: 俄羅斯東部軍演9月1日登場 中國將參加

但是,本月較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稱油價上限是一個「虛弱」的辦法,不夠「嚴厲」,難以打擊俄羅斯經濟。 他說,新的制裁措施比從前的要更加嚴厲,但是「還沒有到可以制止1945年以來歐洲最殘酷的一場戰爭的程度」。 其後1990年波斯灣戰爭,也同樣發生產油減少、推高油價的情形;2010年爆發阿拉伯之春,油價上漲,及後引發埃及革命成功推翻穆巴拉克政權、第一次利比亞內戰,油價再度攀高。 日本共同社12月份派員入境朝鮮,正值平壤大雪紛飛,但記者察覺許多設施在寒冬下仍然沒有供暖。 雖然日常商品價格未見顯著波動,一些當地居民向共同社表示,生活變得艱苦。

  • 在日本乾海參和乾鮑魚的水産加工企業的出口目的地中,香港、台灣和新加坡佔7成。
  • 這項措施獲得歐洲議會廣泛支持,詳細內容4日將承交給各成員國大使,預計本週稍晚會正式通過。
  • 另一個反對價格上限的常見論點,在於它恐刺激黑市活動,這確實是一個風險。
  • 在歐盟成員國,德國、波蘭及荷蘭為俄油的最大買家,在2021年,德國從俄羅斯進口了價值236億美元的原油、汽油及柴油產品;波蘭其次,進口額為147億美元;第三的荷蘭則為114億美元。
  • 不過,首爾大學醫院核醫學專家姜建旭(Kang Gun-wook,音譯)指出,如果民眾擔心含氚量的問題,那麼吃海鮮反而會比吃肉更安全,因為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體內的含氚量,其實比海洋中的海鮮還要高。

歐盟與國際能源組織(也稱國際能源署, IEA)擬定的這些措施每年將為一個典型家庭節省450歐元(約等於3100人民幣)的開支。 即使沒有獲得國會表決同意,拜登也能採取緊急或其他權力來實施石油禁運,以便在局勢趨緩或油價急遽攀升之下,具備更大的靈活性來取消貿易限制。 外交官員們表示,會議上還討論其它的制裁方案,包括關閉俄羅斯寡頭使用信託基金的漏洞、擴大制裁黑名單人士、阻止俄羅斯船隻停靠歐盟港口、對更多俄羅斯銀行切斷與SWIFT支付系統的連繫。 俄羅斯近日對馬立波(Mariupol)港口的包圍和轟炸,增加了歐盟施加進一步制裁的壓力。 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Josep Borrell稱俄國的圍攻馬立波,是嚴重的戰爭犯罪。

石油禁運: 日本排放「氚」核廢水 食藥署監測13種高風險海鮮

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已經減少美國對能源進口的依賴[1]。 根據智庫Bruegel,截至2020年,俄羅斯每日出口到歐洲的280萬桶原油裏,約四分之三是通過船舶運達的。 而餘下的四分一,主要就是透過德魯日巴(Druzhba)輸油管道系統。 就包括德國及波蘭通過該輸油管道的北部支線進口俄國石油,但兩國都已承諾全面停止從北線進口俄油。

石油禁運

汽油在引擎內被壓縮的過程中有時會自動燃燒造成爆震,抗爆震的能力以辛烷值量度,分為92無鉛汽油、95無鉛汽油、98無鉛汽油。 汽油辛烷值愈高,抗爆震能力愈佳,也就是汽油在引擎內被壓縮的過程中愈不會自動燃燒。 92無鉛汽油適用於引擎壓縮比較低的車子,98無鉛汽油適用於高引擎壓縮比的車子。 從輕油分離塔頂部取出初級產品戊烷(主成分:五碳烴),送入異戊烷分離工場的異戊烷分離蒸餾塔,因異戊烷沸點比正戊烷低,異戊烷由蒸餾塔塔頂取出,正戊烷由蒸餾塔塔底取出。 異戊烷的辛烷值高,送入輕油摻配工場作為摻配車用汽油、航空汽油、4號航空燃油(JP-4)的原料。

石油禁運: 相關貼文

針對找尋俄國原油的替代供應源,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有了實際行動,讓歐洲禁運俄油的辯論,在近日出現決定性轉變。 但外交人士指出,匈牙利、義大利、奧地利、希臘等部分歐盟成員國,對於俄國石油禁運衝擊經濟,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 歐盟老大哥德國一向反對以禁運俄國油氣,作為制裁莫斯科手段,據德國官員透露,蕭茲政府態度出現軟化,準備停買俄國原油,無疑為歐盟祭出俄油進口禁令掃除障礙,國際油價29日漲勢再起。 范德賴恩承認,有鑑於一些歐盟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這項禁令實施起來不會容易,但歐盟還是得這麼做。

石油禁運

然而分析師對民眾的態度沒有信心,認為一旦油價真的飆漲,民眾對俄態度即使不會180度大轉彎,也會出現軟化。 因此美國政治風險評估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建議,拜登要嚴厲制裁俄羅斯當打鐵趁熱,在「民氣可用」之時盡快執行。 歐盟外交部長在周一舉行會議,對於是否對俄羅斯採取石油禁運,各國意見分歧。 特朗普在今年五月宣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在八月重啟對伊朗一系列非能源領域制裁,今次是重啟剩餘部分制裁,伊朗對美方的決定表示強烈譴責。 美國財長姆努欽亦表示,重啟制裁後,超過七百多間伊朗公司和個人會被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站上載一張模仿電影海報的照片,指制裁在下周一便會來臨。

石油禁運: 相關

在80年代,歐佩克開始為其成員國制定生產目標:一般來說是通過減少石油產量使價格上漲。 該組織2008年和2016年的裁決減少了供過於求的石油供應。 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英語:1970s energy crisis)導致石油價格暴增、OPEC賺得盆滿缽滿,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

拜登宣布能源制裁前,根據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報導,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警告禁運將為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後果」,油價可能飆出每桶超過300美元的天價。 美東時間8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宣布制裁俄羅斯能源產品,美國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拜登指這意味「美國港口不再接受俄羅斯石油,美國人民再次重擊這台戰爭機器」。 部份歐洲國家針對莫斯科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議對俄羅斯石油實施進口禁運,升高制裁力度,克里姆林宮今天(21日)對此表示,對俄國石油實施禁運將對每個人產生直接影響。 石油危機的時代,往往經濟整體受損,只有石油公司受益,必然會導致政府出台各種各樣的政策進行石油價格管制——管制能源價格,並非是發改委的專利。 但這種管制實際上只能降低危機沖擊力,代價卻是延長高價能源的時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