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目標價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August 15, 2019

大立光目標價

中信投顧則提出,2022年包括音圈馬達(VCM)、車用、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等智慧機鏡頭以外的應用將陸續開始產生貢獻,但這些領域目前所需的產品規格不高,難以對毛利率帶來正面挹注。 董座林恩平強調,庫存去化未改善,手機市場需求惡化,相較三個月前,目前庫存去化狀況沒有變好,預估1月拉貨動能較去年12月差,2月也會比1月差,今年因競爭更加激烈,降價壓力大。 國產豬肉短缺,接近中元普度的需求旺季,拍賣價格屢創新高,彰化縣肉品市場拍賣每公斤均價曾到98.76元,規格豬70公斤以上拍賣均價更逼近百元大關,不過彰化縣肉品市場研判彰化消費仍屬農業縣型態,中元節前毛豬拍賣價格應該不會破百。 探究車輛類貨物稅的開徵,是否為當時正在進行中的賦稅改革委員會(第一次賦改會)所建議,已不可考,但與當時賦改會之「籌增政府財源」目標一致。 小客車在初期15% 稅率並不算高;調升為25%、35%與60%之三級稅率結構後,因加入國際組織考量,而調整為目前之25%與30%兩級稅率。 與新車價格直接有關的稅賦,首先是關稅,進口小客車關稅稅率為17.5%;即使是國產車,引擎等零件的進口,也會面臨5%至17.5%的關稅稅率。

尤其iPhone新機將採用潛望式鏡頭,不僅能提升大立光平均售價,也有助帶動整體手機產業升級規格,預估大立光明後年營業利益將年增10%至16%,優於2020年至2022年的年減12%至28%。 由於智慧手機需求疲軟,大立光在下半年仍可能面臨壓力,但可能很快將從規格升級受惠。 儘管近期需求不確定,但大立光在下半年到2023年看到更多高階產品訂單。 大和預計,該公司在 年營業利益率將恢復兩位數的年成長,主因是新iPhone採用潛望式鏡頭,大立光將會是主要的鏡頭供應商,料推動2023年智慧手機恢復規格升級。 至於玉晶光,瑞銀證券指出,玉晶光第1季獲利不如預期,主因高研發費用致獲利率較低,營收及毛利率也不理想,則因產品混合價格不利及價格侵蝕。

大立光目標價: 《光電股》外資看大立光評等不變 目標價喊高至2500元

2家美系外資考量通路庫存偏高恐影響獲利,將大立光目標價降至2080元、1900元;日系外資維持目標價2200元,另一家日系外資調升目標價至2220元。 統一投顧最新針對大立光(3008)出具報告指出,8P(8片薄塑膠鏡片堆疊)將讓大立光2022年重返榮耀,對今年每股獲利(EPS)預估值從128.59元調升至151.96元,並調升大立光評等由中立至買進,目標價更從2,100元至3,000元。 業界人士認為,雖然iPhone 15高階機種很可能因鏡頭感測元件因素延遲上市銷售時程,但對整體銷售量影響不大,畢竟下半年手機市場新品中,蘋果是唯一的重頭戲,對蘋果用戶而言,強烈的換機需求不會因高階機種延遲幾周發售就消失。 全球手機市場歷經長達一年之久的寒冬期,隨美國升息步調開始放緩,加上經濟景氣開始逐漸擺脫谷底,本次iPhone 15各項硬體規格全面升級,頗具市場吸引力,被外界視為下半年度最有機會引領手機產業迎向復甦之路的關鍵產品。 大立光第2季表現好壞參半,合併營收為96.75億元,季減5%、年減4%,低於市場普遍預期。 在更好的產品組合下,Q2毛利率達55.79%,高於市場預期的53-54%。

瑞銀預期玉晶光第2季動能仍疲弱,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及iPhone需求仍弱。 但在下半年,玉晶光及大立光都將出現在iPhone 15潛望鏡頭模組供應商名單上,瑞銀對於玉晶光評等為「買進」。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光學族群市場最糟情況已過,智慧機可能在第2季到第3季去化庫存,出貨量可望逐漸正常,潛望式鏡頭將成趨勢,蘋果將發布混合實境(MR)產品,大立光及玉晶光都可望受惠,因此投資評等都調高到「優於大盤」,目標價分別為2,700元與450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大和資本(Daiwa)報告指出,大立光(3008)將成為恢復規格升級的主要受益者,下半年仍可能面臨壓力,但預計將成為一個好的進場點,料 年營業利益率穩定成長,將大立光從「持有」上調為「買入」,目標價2200元。 美系外資指出,大立光股價在修正 36% 後,且表現落後台股,預估大部分利空消息已經反映在股價,預估明年第二季或第三季時,部分高階智慧手機鏡頭規格將升級,大立光可望受惠。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 外資升目標價

統一投顧投研部指出,大立光經歷2020~2021年的鏡頭產業競爭,獲利直直衰退。 研究部認為,2022年大立光獲利有望恢復成長,主要原因就是8P鏡頭的技術仍遠優於競爭對手。 首先是非蘋手機品牌商小米與OPPO紛紛在2022年第一季分別推出高階機種,並且使用8P鏡頭,尤其小米高階手機將學習華為創新的能力,採用客製化鏡頭感應器(Sensor),因此8P鏡頭不可或缺。 蘋果今年新iPhone手機傳將搭載潛望鏡頭,美系外資認為,大立光可望受惠潛望鏡頭平均單價、市占率拉高至75%、明年的新iPhone 16可望採用創新摺疊鏡頭、及安卓品牌手機規格提高等因素,重申大立光加碼評等,目標價上調至2,550元。 報告指出,短期內智慧手機的需求能見度仍有限,但大立光高層對於可能的規格升級表達正面看法,呼應大和的正面立場。 美系外資強調,看好大立光在手機鏡頭的領先技術;但繼續關注產品線集中、日益激烈的競爭、智慧手機鏡頭設計見頂等議題,另外,下半年品牌廠紛紛推出規格更優的智慧手機機型,但是市場需求不確定,將是大立光營收持續成長的不確定性。

大立光目標價

如果要有比較正面看法就是下半年蘋果新機推出、今年的鏡頭是有感的升級,因潛望式鏡頭ASP比現在其他鏡頭多2-3倍,加上主鏡頭只有大立光一家獨拿。 根據多家外資出具最新報告來看,一家美系外資及日系外資都給予「買進」評等,美系外資將目標價由2680元調高至2800元,日系外資則將目標價由2580元調高至2860元。 另外一家美系外資則給予大立光「建議買進」評等,目標價為2700元;另外兩家包括日系及美系外資給予「中立」評等,但美系外資將大立光目標價由2484元調升至2645元。 大立光法說會後因市場認為沒有亮點,儘管外資普遍樂觀調高目標價,但股價呈現開低走跌,盤中跌幅逾五成,股王寶座再度拱手讓人當。 另一家日系外資因反映新台幣匯率及毛利率提升,認為大立光可望受惠蘋果iPhone 15 Pro Max在2023年下半年有機會採用潛望式鏡頭,調升今、明年獲利預估12%及3.5%;但由於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疲弱,對大立光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由1865元調升為1930元。 美系外資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大立光客戶明年將採用潛望式鏡頭是正面因素,有望挹注明年下半年營收超過新台幣15億元,相當於6%營收占比;但大立光昨天法人說明會也提到通路庫存偏高、手機規格升級有限,考量毛利率將持續受到影響,因此維持大立光「中立」投資評等,目標價從2100元調降至2080元。

大立光目標價: 力麗傳奪蘋單 獲利帶勁

不論是根據一般車價的跨國比較,或是根據特定車款價格的跨國與在世界各主要城市間的比較,台灣車價確實偏高... 大立光目標價 這4種稅,不僅是稅基重疊、重複課稅,計算下一層稅負時,更是將上一層稅負包括在內,而有「稅上加稅」的情形。 例如,進口車之貨物稅,係按計算關稅之價格加計關稅之總額進行計算;說得明白一點,除車子要繳貨物稅之外,「關稅也要繳貨物稅」。

  • 大立光今年2月合併營收25.65億元,月減21%,年減2%,為四年來單月新低,由於3月工作天數優於2月,預估計3月拉貨動能將比2月優於,業績有望回溫。
  • 民國68年5月29日《貨物稅條例》修正公布,針對:2000立方公分以下、2001立方公分以上與3601立方公分以上之小客車,分別採:25%、35%與60%之稅率。
  •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立光(3008)昨天召開法說會後,儘管7、8月營收逐月成長,包括2家美系及一家日系外資都調高大立光目標價,最高看到2800元,但因第三季是往年旺季,目前拉貨狀況卻只看到8月,顯示下半年可能沒法像往年那麼好,大立光今天股價開低走跌,盤中跌幅逾五成。
  • 大和證券在大立光(3008)法說之後發布報告,重申大立光的買進評等,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58%,對大立光的目標價從2,580元調高到2,860元,為目前外資圈最高價位。
  • 摩根士丹利證券說明,大立光第二季營收不振、營業利益不佳等壞消息,都已反應在股價上,下檔風險有限,隨出貨量加溫、潛望鏡新品問世,將推升大立光的營收與獲利,進一步驅動重新評價(re-rate)行情,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2,700元。

另外預期,大立光2022年iPhone 14的主鏡頭Sensor將會升級,並且採用8P鏡頭。 大立光目標價 這些都會是大立光獨家供應,而8P鏡頭價格預估仍有3.5美元以上,遠優於7P鏡頭2~3美元之間,獲利恢復正成長,調升買進建議,目標價從2,100元上調至3,000元。 大和資本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黃奎毓對大立光未來成長性抱持正面態度,她指出,下半年即將問世的新iPhone高階機款導入潛望鏡,重啟規格升級趨勢,大立光的營業利益將逐步回溫,估計大立光2024、2025年營業利益的年增率將為14%~18%,終結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衰退12%~28%窘境。 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陳佳儀指出,智慧機需求依然疲軟,大立光營收卻可望逐月增長,最可能的成因來自大立光在iPhone的占有率上升,以及新潛望鏡放量,也就是說,在旗艦機種相機規格提升的潮流中,大立光的表現將會優於其他智慧機供應鏈同業。 大和證券表示,雖然短期內智慧手機的需求能見度仍然有限,但新iPhone可望採用潛望式鏡頭,預估大立光第3季的營收將達新台幣129億元,季增58%,年減4%。 報告分析,今年下半年問世的新款iPhone可能採用潛望式鏡頭,更多的安卓(Android)旗艦機也可望跟進採用,大立光即使不是唯一鏡頭供應商,也會是主要供應商之一。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目標價 爆炸性新低

大和證券表示,新iPhone可望採用潛望式鏡頭,預估大立光第3季的營收將達129億元,季增58%,年減4%。 大和證券在大立光(3008)法說之後發布報告,重申大立光的買進評等,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58%,對大立光的目標價從2,580元調高到2,860元,為目前外資圈最高價位。 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看好手機產業 2022 年的復甦力道,且配置的鏡頭組將會升級,光學元件廠大立光 (3008-TW) 將成為受惠的主要廠商,將評等由原先的「中立」調高至「加碼」,並將目標價由 2300 元調高至 2600 元。 不過展望未來,大和對大立光正面看法維持不變,因為新iPhone將採用潛望鏡頭,規格可能升級,都有助大立光獲利。 光學族群否極泰來,雖然4月營收及第1季獲利不夠理想,但第2季可望是谷底,美系及日系證券商發出看多訊號,認為最糟情況可能已過,紛紛調升大立光(3008)或玉晶光評等或目標價。

大立光8月合併營收44.42億元,創今年來高點,月增14%,年增11%;累計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281.41億元,年減5%;受惠於蘋果iPhone 14系列新機備貨進度超前,8月的月增幅度略優於市場預期,且高階鏡頭占比明顯提升;大立光預告9月拉貨動能將比8月好一點。 不過,摩根士丹利證券反其道而行,認為市場擔憂大立光市占流失、毛利率壓力、缺乏新成長動能等利空,大多數都已為市場知悉,判定大立光投資價值優於競爭對手舜宇光。 其次,瑞聲科技試圖搶攻市占率,在低階領域的價格競爭愈演愈烈,大立光雖避開低階市場殺戮,然因為高階相機與智慧機需求積弱不振,加以上述中階規格降級趨勢不止,麥格理研判,大立光今年的產能利用率恐會更差,給毛利率蒙上更深一層陰影。 大立光2月合併營收降至26.09億元,連兩個月走跌,年減19%,麥格理證券指出,大立光營收表現不僅受到農曆年工作天數較少影響,研判與智慧機相機需求持續不振也有關聯,整體而言,大立光1、2月營收合計僅63.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9%,目前狀況遜於市場期望。 另一家日系外資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2,580元;美系外資則是重申減碼評等,目標價維持1,700元。 但另一家亞系外資則是重申減碼評等,且調降目標價,由1,300元降至1,200元;同時下修今明年每股純益預估,降幅分別為9%、7%。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林恩平:需求惡化 手機廠幾乎都非常悲觀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立光(3008)昨天召開法說會後,儘管7、8月營收逐月成長,包括2家美系及一家日系外資都調高大立光目標價,最高看到2800元,但因第三季是往年旺季,目前拉貨狀況卻只看到8月,顯示下半年可能沒法像往年那麼好,大立光今天股價開低走跌,盤中跌幅逾五成。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昨天指出,市場普遍對高階鏡頭仍感到悲觀,客戶有意將手機鏡頭規格升級但市場買單狀況不高,高規鏡頭賣不好,中低階相對好一些。 今年高階旗艦機會延後出貨,主要在於Sensor有良率問題、良率不太好造成遞延。

大立光目標價

由於大和對於規格升級的前景更為樂觀,因此對於大立光2024~25年的EPS預估比同業高出4~11%。 彰化縣肉品市場表示,毛豬飼養半年可拍賣,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小豬、藍耳病造成的飼養隻數缺口在7月底到8月浮現,掀起豬價高檔風,國人需求800萬頭,每日屠宰670萬頭,不足的由進口填補,如果要回到供需平衡狀態,可能中秋節過後(10月)逐漸回到正常。 不論是根據一般車價的跨國比較,或是根據特定車款價格的跨國與在世界各主要城市間的比較,台灣車價確實偏高,但並不至於高的離譜。 唯外界在探詢車價過高或偏高的問題上,往往忽略各國供給與需求情形、市場結構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等條件的差異,而將焦點聚集於稅制;是以,應該釐清稅制與車價之間的關聯性。 經濟部官員指出,綠電買家一多,開發商就有更多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價格談判空間。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盤中逆勢抗跌 法人預計:第3季營收季增45%

根據麥格理觀察,Android陣營中階機種規格降級情況仍未改變,部分機種採1,300畫素加200萬畫素雙鏡頭,部分主鏡頭規格由6,400、4,800萬畫素降至4,800、1,300萬畫素,部分機種則把鏡頭數量由四或三鏡頭,降規至三或雙鏡頭。

  • 彰化縣肉品市場表示,毛豬飼養半年可拍賣,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小豬、藍耳病造成的飼養隻數缺口在7月底到8月浮現,掀起豬價高檔風,國人需求800萬頭,每日屠宰670萬頭,不足的由進口填補,如果要回到供需平衡狀態,可能中秋節過後(10月)逐漸回到正常。
  • 大和估計,大立光2024~2025年的營業利益可望年成長14~18%(對照2020~2023年上半年營業利益年成長12~28%)。
  •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昨天指出,市場普遍對高階鏡頭仍感到悲觀,客戶有意將手機鏡頭規格升級但市場買單狀況不高,高規鏡頭賣不好,中低階相對好一些。
  • 經發局說明,此次招商標的西屯區經貿段6、8地號,合計占地約3.86公頃,坐落水湳經貿園區第二種經貿專用區內,緊鄰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及水湳轉運中心,擁有建蔽率80%、容積率 500%高使用強度。

大立光股價年初的高點至今已修正了30%,大和認為這已反映了多數負面因素,建議投資人可在相對平緩的下半年期間增持。 大和將大立光 年每股盈餘預測下調3-11%,以反映智慧手機需求疲軟,目標價從1800元上調至2200元。 大立光第2季營收82億元,比分析師的預期減少7~11%;毛利率為49.3%,符合市場預期;營業利益比市場預估減少10~15%;匯兌收益有助於第2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69元,比分析師預估高出20~30%。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4日電)光學鏡頭廠大立光第3季每股賺進61.01元,創12季來新高。 2家美系外資考量獲利恐受到通路庫存影響,將大立光目標價降至2080元、1900元;日系外資維持目標價2200元,另一家日系外資調升目標價至2220元。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10月14日電)光學鏡頭廠大立光 (3008)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目標價 第3季每股賺進61.01元,創12季來新高。

大立光目標價: 內外資升評喊買 大立光目標價直逼3字頭

根據市調機構推估,蘋果今年iPhone 15系列出貨上看8,900萬支,比iPhone 14同期的7,800萬支成長約14%,凸顯蘋果不但對新機頗具信心,且認為手機市場即將走出谷底。 大和證券指出,大立光發布4月營收並預期5月營收低於4月,主因需求疲弱。 整體而言,iPhone採用潛望鏡設計後,不僅可以帶動單位售價走揚,也將刺激智慧機規格升級步調,一掃過去三年的下行頹勢。 大和資本建議旗下客戶,現在就是加碼的好時機,並把推測合理股價升至2,860元。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14日在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目前客戶訂單看來7月會比6月好,理論上8月比7月好,主要是受惠季節性新產品出貨挹注;雖然高端鏡頭並無太大競爭壓力,但需求相對較疲弱,客戶依舊相對悲觀。 大和預估,大立光今年的本業EPS為133.605元,明年為148.772元,2025年為166.878元。

不過,美系外資仍然擔憂智慧手機市場的復甦程度,因此下修今明年的獲利預估,每股純益降幅7%及2%;美系外資下修大立光今年第1季每股純益至26.4元,幅度達10%,預估首季營收97億元,毛利率也由原預估52.9%略修至 52.7%,較去年第4季毛利率低。 大和證券在大立光(3008)(3008)法說之後發布報告,重申大立光的買進評等,預估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58%,對大立光的目標價從2,580元調高到2,860元,為目前外資圈最高價位。 大立光第2季營收82億元,比分析師的預期減少7-11%;毛利率為49.3%,符合市場預期;營業利益比市場預估減少10-15%;匯兌收益有助於第2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27.69元,比分析師預估高出20-30%。

大立光目標價: 台股高檔震盪站回月線 法人:關注鮑爾演說

半導體材料大廠默克指出,去年默克宣布在台灣投資設廠,可縮短原料產品碳足跡,對台積電或其他客戶都有助益。 台積電2021年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已擬定相關減緩措施、持續強化各項綠色創新作為,並積極採用再生能源,設定短期目標為2025年達到排放零成長,並於2030年回到2020年排放量。 台積電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甫獲德國經濟辦事處「創新企業社會責任獎」的德商巴斯夫(BASF)與默克(Merck)皆表示,作為供應鏈一環,持續支持台積電永續目標,包含採購綠電、就近設廠減低碳足跡等。

大立光目標價

大立光今年2月合併營收25.65億元,月減21%,年減2%,為四年來單月新低,由於3月工作天數優於2月,預估計3月拉貨動能將比2月優於,業績有望回溫。 【時報-台北電】大立光(3008)苦盡甘來,法說會重獲法人青睞,並有多家外資將其目標價調升至二字頭,股王寶座持續坐穩,15日股價更挾著法說會餘威,盤中一度站上2,010元,雖然尾盤未能守住2,000元整數關卡,但仍以1,990元、上漲4.46%作收,將周漲幅推升至6.42%。 美系外資重申大立光賣出評等,目標價下看1,490 元;大立光重新奪回股王,今(6)日以1,960元開出,一度拉升至1,965元,盤中漲幅1.29%,表現相對強勢,且帶動鏡頭股上漲。 鑒於產品組合與產能利用率不佳,衝擊毛利率表現,外資財務模型顯示,大立光每股純益可能從2021年的138.22元,2022年進一步衰退15.2%,降至117.16元,2023、2024年的估值則是129.15與146.68元。

大立光目標價: 大和:重申買進大立光 目標價從2580調高到2860元

在新iPhone出貨成長的推動下,大和預計,大立光Q3營收為119億元,季增23%、年減1%。 摩根士丹利證券說明,大立光第二季營收不振、營業利益不佳等壞消息,都已反應在股價上,下檔風險有限,隨出貨量加溫、潛望鏡新品問世,將推升大立光的營收與獲利,進一步驅動重新評價(re-rate)行情,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2,700元。 (中央社台北15日電)股王大立光法人說明會釋出毛利率止跌回升、營收可望隨季節性新品拉貨連續走揚等正面訊息,部分外資調升目標價。 大和估計,大立光2024~2025年的營業利益可望年成長14~18%(對照2020~2023年上半年營業利益年成長12~28%)。 另外,大立光的虛擬實境(VR)業務也有增長空間,但大和在評估獲利時並沒有考量這項業務。 台股前股王大立光(3008)2月營收持續不見起色,前二月營運表現遜於外資圈預期,麥格理證券又出手,將大立光推測合理股價從1,689元砍到1,393元,改寫外資看大立光最低評價,對股價已失守「2」字頭的大立光來說,無疑構成另一壓抑力道。

大立光目標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