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2023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December 25, 2018

新產業

全球最大影音揚聲器系統ODM製造商東科控股公布2023年第2季單季每股盈餘(EPS)2.04元,上半年稅後盈餘2億元,EPS3.14元,年成長217%,創上半年歷史同期新高。 至於在iPhone生產方面,鴻海鄭州廠正在趕工,目前推出返費(獎金)至人民幣8,000元,大舉招募人力,衝刺本季業績表現,同時,蘋果計劃生產8,630萬支的iPhnoe 15系列,鴻海拿下約六成比重、立訊28%、和碩13%、緯創1%,蘋果供應鏈業績本季下旬可望動起來。 市場傳出,蘋果今年新一代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兩款機型將有新色,最大亮點在於粉色、玫瑰金以及橙色,希望透過多變的顏色衝刺買氣,鴻海(2317)(2317)、和碩與立訊等iPhone組裝廠正如火如荼趕出貨中,力拚帶動第4季旺季業績。 黃文清也說,台灣有八座晶圓廠興建,帆宣、京鼎、家登、光罩等營運將與晶圓廠同步走揚,大啖龐大的晶圓廠設備支出商機。 不動產估價跟所有資產估價一樣,最困難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未來走勢。

IC設計廠凌陽創新(5236)(5236)擴大自家人工智慧(AI)產品布局,且將其應用在筆電、視訊及安防等相關市場,全面大啖邊緣智慧(edge AI)商機。 法人指出,英特爾(Intel)將推出的全新筆電平台 Meteor Lake 將整合 VPU 加速器,強化AI運算效能,將可望讓筆電AI需求明顯看增,屆時凌陽創新亦可望大啖客戶訂單。 這場 AI 的革新也促使對新世代 AI 系統單晶片 (SoC) 的需求隨之增加。 隨著具備機器學習功能的物聯網設備快速成長,智慧城市的發展也帶動市場成長,2026 年全球 AI 晶片組的市場價值預計將從 2019 年的 80 億美元成長超過 700 億美元。 2021 年第三季 179 億美元的全球投資新紀錄,反映出人們對於AI無所不在的世界的顯著需求。

新產業: 未來5年終端應用將提供半導體有力支撐

但是,隨著信任鏈(trust chains)在當前供應鏈問題中的重要度日益增加,企業間將需要一個能貫串整個工作流程的信任鏈。 有了物聯網邊緣技術的商機 (如擴增智慧和元宇宙的開發),大公司會重新將其戰略重點放到最需要處理即時資料的領域,並針對能從 AIoT 設備成長中獲利的 AI 創新技術進行投資。 應用人工智慧 (AI) 協助企業獲得成功的程度,已超出數年前人們的想像。

安德膜斯生醫團隊成功開發子宮內膜異位症居家體外檢測技術服務,婦女不用到醫院檢查,只要在家中檢測,將檢體寄回實驗室,就可得... 近期中國大陸房企從恆大、碧桂園到SOHO中國以及中融信託中植系集團頻頻暴雷,引發投資人對台灣金融業對大陸曝險的疑慮。 1990年代,正是全球PC產業風起雲湧之時,當時仍在宏基集團的童子賢毅然辭職,找來徐世昌、廖敏雄及謝偉琦四人共同創立華碩,選擇切入主機板市場,短短幾年迅速晉升全球主機板領導品牌,隨後切入筆電市場,當時... 印度(Aadhaar), 澳洲(myGovID), 新加坡(Singpass)等國家也都陸續建構 了自己的數位身分體系。 人力結構改變造就了零工經濟每年14%的成長,人力市場將出現越來越多高度彈性、約聘或短期兼職型式的工作機會。

新產業: 疫情帶動宅經濟需求,受惠於宅經濟,以及加上玻璃基板及 IC 等零組件供應吃緊推波助瀾之下,2020 年 6 月起面板價格大漲,也使得友達、群創去年營運亮眼,雙雙轉虧為盈。

但2021年疫情因導入疫苗而舒緩,加上主要國家實施振興經濟政策,全球汽車零組件銷售值達1.53兆美元,將較2020年成長6.3%。 新產業2023 自駕、聯網、電動、共享趨勢下,疫後車市已擺脫疫情干擾,2022年可望重回疫前水準。 然而晶片短缺、缺櫃塞港等不確定因素,卻為全球車市投下陰霾,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全面剖析全球汽車產業概況和發展趨勢,提出五大策略,助臺廠布局轉型方向,掌握智慧車輛商機。 雲端運算成長快,網路巨擘Google、蘋果、Facebook與亞馬遜對高運算力晶片需求大增。 劉美君指出,因製程演進趕不上數據增長與AI需求,運算消耗電力大增,網路巨擘開始投入專用AI晶片的設計與開發,盼以最低功耗發揮最大效能,此一趨勢對晶圓代工將是大利多。

新產業

2022所發生的許多產業風險,都與產業營運機制缺乏監督造成崩壞的風險有關,「去中心化」在商務應用中也隱然出現危機。 特別是與幣圈相關的新興金融應用,如加密貨幣、NFT等商品或服務,處處充滿無法預期的風險。 生物科技業是照護產業最優先考慮的產業,這兩類產業過去持續有多元合作的經驗,這也是整體大健康產業的主要前進趨動力;其次則為科技與電信產業,利用數位化來提高資訊蒐集及臨床流程簡化的經營效率;再者是基礎建設及金融產業,因近年來照護產業在銀髮照護之住宿機構與智慧醫院的設置上都有更密切的合作需求。 台灣也觀察到這一股風潮,2022年底施行的企業併購法修正案,其內容特別為促進新創公司之併購,減輕稅負成本對於個人股東併購意願的影響,隨著立法通過並施行後,應可使併購成為更具可行性的選項。 2022下半年也出現美國金融科技企業Circle併購台灣金融科技新創博歐科技(Cybavo)、走著瞧(Gogolook)併購AI新創治略資訊(Crowdinsight),新創出場不再只有IPO選項,併購漸漸成為大部分新創的出場選項。

新產業: 數位部推動低軌衛星資安檢測 年底高雄建立實驗室

此轉變更意味著,企業客戶仰賴更為彈性多元的計價方式,與面對大環境不確定性的避險作為。 尤其,2020年因疫情更加速工作典範的轉移,與生活型態大幅改變,預期至2022年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對於伺服器的需求占比大約50%;而ODM Direct代工模式將讓出貨比重成長逾10%。 KPMG從全球總體角度及亞太地區區域市場視角,提供創投投資趨勢及地區經濟體巨擘企業變化軌跡。 KPMG觀察到此趨勢,陸續設立幾個機制陪伴新創前進資本市場及拓展國際視野。

  • 在區域市場上,中國大陸、日本及美國蟬聯電動乘用車單國銷量前三大國家,成長率均超過90%。
  • 此外,全球創投對泛能源的興趣增長非常迅速,部分原因是許多政府開始優先考慮能源獨立一事,以及許多公司考慮能源替代品和在能源成本飆升情況下的提高效率工具。
  • 此外,面對過去幾年電動車快速崛起,隨著傳統車廠陸續推出電動車款,市場也逐漸打破一家獨大的局面。
  • 中科院航空所座落於台中市都心,跟漢翔航空總部就在咫尺之遙,像是中台灣航太產業雙子星。
  • 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倡議》(PMI)後,宣告全球生技醫藥產業進入「精準醫療時代」。
  • AI 晶片龍頭輝達(NVIDIA)開出極為亮眼的第二季業績表現,並提出樂觀且強勁的財測,然而財報開出後 AI 族群隨即開高走低。
  • 相較FinFET的三面式包覆,GAA為四面環繞閘極,源極(Source)及汲極(Drain)通道由鰭式立體版狀結構改用奈米線(Nanowire)或奈米片(Nanosheet)取代,藉以增加閘極(Gate)與通道的接觸面積,加強閘極對通道的控制能力,有效減少漏電的現象。

委託開發生產公司(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在藥品產業鏈碎片化、新興藥物崛起的環境,以及突來的龐大疫苗需求下,突顯其在藥品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亦將CDMO納入為適用範圍。 建議企業應以自身優勢投入高門檻創新生物技術CDMO、數位醫療、新興療法等臺灣醫藥產業未來發展重點領域,掌握產業鏈重塑契機。 智慧儲能委員會主席暨台達電子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表示,聯盟積極推動儲能產業發展條例的制定,為儲能產業建立穩定、制度化且永續發展的環境,並堅信儲能與綠色能源的整合應用,將大幅提升電網韌性,加速永續進程。 數位創新服務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數位創新轉型策略服務,從設立目標到導入創新方法與科技應用,我們致力於協助企業持續淬鍊產品與服務,並提升組織營運效能。 同時,我們著重於發展數位生態系中的應用場景及串連合作夥伴,希望陪伴企業迎接數位顛覆時代的轉變。 以伺服器市場來看,資料中心彈性的價格策略與服務的多元性,直接驅動近兩年企業對於雲端應用需求;若以伺服器供應鏈角度分析,這些轉變已促使供應鏈模式由ODM Direct代工逐漸取代傳統伺服器品牌廠的商業模式,而既有品牌廠業務模式將面臨結構性的轉換,如提供租賃業務與一站式方案的上雲輔助等等。

新產業: 相關新聞

然而透過長期的追蹤我們也發現,從媒合雙方到新創團隊正式被大企業投資或合作,其實是非常漫長的一段過程,中間也有不小的溝通及磨合成本。 不像VC的本業就是在未知與風險中取選擇好的投資標的,所以不管是建立投資 Pipeline、DD 或者是衡量公司的價值與未來的表現,以及投後管理,都會有一套比較成熟的作法。 受惠5G和AI的高效能運算需求,全球晶片需求強勁,臺灣半導體產業連續2年成長超過兩位數,今年產值更首破新臺幣4兆元關卡;電動車也是後勢看漲,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9成,車用電子市場規模也突破2,300億美元;電動車也帶動智慧座艙興起,全球車用面板產值朝百億美元邁進。 而臺灣的電子零組件產值合計也有新臺幣2.5兆元,機械產業已成為為臺灣重要的兆元產業。 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指出,政府重視新創發展,除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修正相關法規,並進一步主動率領新創組團出國,積極佈局國際市場和行銷,要讓台灣新創具備國際領導地位和話語權。 國發會從過去關注早期階段新創,逐漸延伸到成長階段的新創公司,政府持續努力協助新創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並成為新創與其目標市場之間的橋樑,要讓台灣成為國際新創生態的重要匯聚地(Hub),讓Startup Island TAIWAN成為台灣另一個重要的發展基礎和光環。

美中日歐政府投入大筆政策補助,積極扶植關鍵技術與供應鏈落地,強化晶片自主;全球科技與電子大廠亦積極分散供應商與生產地,打造韌性供應鏈,促使全球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發生重組與位移。 在汽車領域,市場對車用晶片需求仍強,預計至2030年,每輛車的半導體價值將成長10倍。 然而根據勤業眾信《2022高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趨勢預測報告》,全球晶片短缺現象在2022年恐仍將持續,部分電子產品交期將推延至2023年,企業應做好充分準備。 儘管如此,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仍見成長25%,2022年可望再成長10%,預期半導體市場的強勁需求將持續帶動全球產業與經濟發展。 在永續風潮下以及近年政府政策推動角度,可以預見食農及綠能產業將高度發展,帶動市場投資相關產業鏈。

新產業: 台灣正努力擴大再生能源裝置量,加速太陽能、離岸風電設置以實現 2025 年能源轉型目標,不過今年裝設進度受到原物料上漲、國內 COVID-19 疫情爆發,衝擊裝置進度,使得今年難以達標。

歷經大環境充滿挑戰狀況,陸續鬆綁政策及調整,截至2022年12月底,「戰略新板」已有18家公司登錄掛牌、「台灣創新板」已有1家完成登錄掛牌。 其中走著瞧(Gogolook)為少數成功拓展海外市場的軟體服務新創,2022年底決定在台灣申請台灣創新板進入資本市場籌資。 台灣資本市場隨著大環境變化持續優化及調整,新設立的板塊對台灣新創進行籌資也越來越友善並具有提升國際能見度及競爭力,也將成為台灣新創考慮的出場選項。 目前AI晶片的應用範圍,已從雲端運算走向邊緣運算,晶片的設計、生產與封測也結合AI技術。 在這波AI浪潮下,業者多已陸續宣示AI晶片計畫或推出相關產品,像是於手機、智慧電視、智慧音箱、低功耗AI攝影機、AI視覺感測、輔助駕駛系統、車用影像及家用安防等,應用面可說十分廣泛。 「因應車輛電子化趨勢,以往主攻PC與手機的國內供應鏈,也開始布局車用領域,」范哲豪表示,國內IC設計廠已先後推出智駕平台、車用乙太網路晶片、智慧座艙系統、車載資通訊系統、車用顯示晶片、車用微控制器(MCU)等多元車用產品及技術,目的就是搶攻未來商機。

新產業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蘋果今年仍會繼續推出標準版大紅色的iPhone 15 Pro機型、還有銀色、金色,以及深空灰。 利機評估到明年,散熱片加上銀漿占整體營收比重提升至20%,3年內(到2026年)及5年內(到2028年),散熱片和銀漿合計業績占比目標分別要到30%及40%。 張宏基指出,可辨識後視鏡車用元件和無線射頻辨識(RFID)元件用客製化銀漿,以及車用LED高導熱銀漿已進入量產,車用MOSFET元件和LED車尾燈用高導熱銀漿已進入生產驗證測試(PVT)階段,射頻元件用低溫燒結銀漿也進入PVT階段。 中科院航空所座落於台中市都心,跟漢翔航空總部就在咫尺之遙,像是中台灣航太產業雙子星。 筆電(NB)產業逐漸復甦,代工廠雖對下半年表現展望保守,但供應鏈人士透露,NB將迎來開學採購潮挹注,下半年還有耶誕節拉貨...

新產業: 生成式AI這麼美好,為什麼一般企業還不敢用?

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暨聯合再生能源太陽能事業總經理沈維鈞表示,完善地面型與屋頂型太陽光電的空間規劃,以及維持穩定的躉購費率與合理的自願性產品驗證(VPC)政策,將是台灣太陽光電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展望今年和明年營運,張宏基指出,今年整體產業景氣相對保守,不過利機下半年營運可較上半年佳,預期明年業績可較今年成長,明年毛利率目標重返30%,並挑戰2019年毛利率30.78%歷史高點。 不過也有另外一派的新創與企業服務,希望將AI 模型開源,讓更多的企業開發者可以以更少的成本獲取更多的創新可能。 例如新創Hugging Face就以AI 界的Github 角色投入市場,希望打造一個開源平台讓更多的開發者可以更輕易的找到適合的AI 模型。 新創公司Together 也希望透過開源的方式降低企業使用AI 基礎模型的成本,而不用支付大筆的費用給 Azure、Google、AWS等雲平台。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的逐年下降以及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走向競標方式,將帶動綠電的交易逐步走向自由化,企業紛紛轉向再生能源開發商購買綠電,企業的購售電合約成為開發商除了台電之外,另一個取得長期、穩定收入的替代方案。 KPMG安侯建業今(13)日首次發佈《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報告,探討後疫情時代台灣新創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產業發展。 新產業2023 報告顯示未來新創產業將聚焦三大面向,包括疫情將加速醫療科技、零售產業、電子科技暨智慧製造應用等數位化發展;新技術帶動金融科技、Web 3.0領域創新應用;此外在ESG永續風潮下,食農科技、綠能產業投入將更加顯著。 勤業眾信《亞洲的元宇宙 – 加速經濟影響的策略》預測至2035年元宇宙產業將為台灣帶動 億美元經濟影響,佔GDP 1.3%-2.4%。

新產業: 促進淨零願景!SEMI 能源產業部更名為「GESA 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

此外,對部分新創企業而言,由於大型科技企業釋出人力此時也正是吸納人才的好機會。 新產業2023 而2021年臺灣電動車市場在HEV帶動下,總銷量有望挑戰6.5萬輛規模,占臺灣整體汽車市場14.9%。 全球17家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獲利逾百億美元,半導體廠資本支出也創下新臺幣4.2兆元的新紀錄。 展望2022年,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受惠新興應用、數位轉型以及政策助攻,全球半導體榮景可望延續。

KPMG數位創新服務副總李祖康認為,未來企業與新創的合作可加速金融科技發展以及開放金融將成為金融業趨勢,嵌入式金融的發展更讓金融服務無所不在,滿足消費者對多元金融服務的需求,實現 ”生活金融,場景金融” 的發展願景。 疫情下,改變了人們生活與工作情境,加速企業投入數位轉型的意願,並嘗試導入新科技,因而虛擬會議、AR遠端協作、模擬設計等新型態AR/VR應用的採用率也隨著提高;另一方面除了遊戲應用外,虛擬社群帶來的各種遠端互動功能也將成為廠商發展AR/VR市場的重要應用。 因此在硬體採取低價策略、以及應用情境接受度提高的情況下,2022年AR/VR市場會出現明顯的擴張,並促使市場追求更加真實化的AR/VR效果。 例如,透過軟體工具打造影像更擬真的應用服務,引入AI運算進行輔助,或是搭載更多種類的感測器,以提供更多真實數據轉化為虛擬反應,例如眼球追蹤功能就成為Oculus、Sony等廠商在未來消費產品上的搭載選項。

新產業: 科技、媒體與電信業

根據KPMG Enterprise發佈的《創投脈動:全球創業投資分析》報告指出,2022 年對全球創投投資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儘管創投資金籌資活動活躍且市場上有大量可用的乾火藥,然而,烏俄持續的衝突、快速上升的利率、高通膨以及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共同導致創投投資總額下降。 這一轉變反映出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s, LP)將投資重點放在具有長期成功記錄的成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上,而非首次投資的基金。 2022下半年陸續有國際型大企業傳出裁員動作,在新創企業中也陸續出現裁員現象,新創公司將需要更重視業務規模調整,以保存現金推遲新一輪融資,並面對投資方要求提高效率的壓力。 隨著新創企業開始耗盡現金並且無法吸引新投資資金,唯有創造正向現金流才是新創公司存活下去的方法,而併購活動也可能會增加。

新產業

KPMG發佈2022《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報告,報告中引用台灣經濟研究所(TIER)FINDIT團隊2022年臺灣早期投資專題數據做為依據,KPMG專家觀點、投資人觀點、台灣政府推動策略,探討後疫情及資金寒冬時代。 報告顯示未來新創將聚焦三大面向,包括疫情將加速醫療科技、零售產業、電子科技暨智慧製造應用等數位化發展;新技術帶動金融科技、Web 3.0領域創新應用;此外在ESG永續風潮下,食農科技、綠能產業投入將更加顯著。 KPMG專家亦於報告中分享產業趨勢觀點,在大環境多變的局勢下發掘契機並協助把握商機。

新產業: 半導體、電動車與永續製造需求驅動資本資出大幅增加

首要可以看到持續進化的折疊設計,在輕薄與省電效益上更加優化;除了過去看到的左右摺疊設計外,上下摺疊類似Clamshell設計的方式,讓產品型態更貼近現行的手機設計,此外,訂價也貼近主流旗艦手機的價格帶,可望帶動銷售成長。 其他摺疊型態的嘗試,包括多折式與卷軸式,在不遠的將來也可望獲得實現,TrendForce集邦預期,摺疊手機滲透率在2022年將突破1%,2024年挑戰4%。 此外,LTPO背板的搭載,將改善在5G傳輸以及高刷新率規格而衍生的耗電問題,預期將逐步成為旗艦機的標準規格。 新產業 而經過了兩年的開發與調整後,屏下鏡頭模組終於有機會在眾品牌的旗艦手機上陸續亮相,可望實現真正的全螢幕手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