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跌股2023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August 18, 2020

抗跌股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今年前三季EPS強勁,但股價回檔修正頗深的集中在面板雙虎、貨櫃三雄及記憶體股,上述產業與報價有關,但隨著股價修正之際,市場也觀察產業也並未如預期的悲觀,反而吸引資金回補。 法人建議股票為兼具對抗低利率及通膨的標的之一,選對台股高現金殖利率股可打敗通膨怪獸,依據條件選出中信金(2891)、長榮(2603)、友達(2409)等15檔。 雖然表2中的4檔高股息ETF同樣都具有「高殖利率」因子,但以這次空頭表現看來,兼具多種選股因子的高股息ETF似乎更能抗跌,同時也能看出,相較於單一金融股,ETF確實有分散投資的效果,且當特定族群表現不佳時,也會有其它產業做支撐。 不過若像是過度集中在單一產業的主題式ETF(如電動車、半導體、元宇宙等類型...),可就沒有分散風險的特性,這點在投資時也得留意。 《財訊》從第7屆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20%的公司中,找出具有中長期營運潛力的個股,篩選標準包括:1、連續3年獲利且有配發現金股利;2、去年EPS逾2元且ROE逾10%;3、今年上半年EPS逾1.5元且每股淨值逾15元等,共篩選出30檔。

股市就是當個股和大盤在跌的時候,投資人要在第一時間作出判斷,要看得懂盤勢的漲跌。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提醒,儘管目前大盤融資維持率不及斷頭臨界線,但融資維持率接近140%時,仍須留意可能會有更多融資殺出情況出現,投資人主要持股若是低融資維持率族群,應謹慎觀察,擇機調節,避免走勢下探帶來斷頭風險。 因為目前查不到直接給的玉山金和兆豐金長期的年化標準差數字,所以我們改用另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亦即最大下跌幅度(Max Dropdown,或譯最大回撤)來比較,這個數值是用來衡量在某次嚴重下跌中,從最高點回落的比例,相較於標準差,有時更能反映對投資人心理上造成的最大影響。 從這個走勢來看,可以證明兩個論點,第一個是中華電的籌碼確實與三大法人買賣超關聯不大,另外是外資在盤差狀況下確實轉進中華電信,但大家所期待的外資避險帶動股價行情,以近期股價發展與法人籌碼對照後並沒有正相關,或許期待國安基金的行情還比較實在(笑)。 本篇跟大家分存股的三個指標,最後一個就是「董監持股」,這道理很好理解,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大部分都在董監事手上,他們因為要申報股票買賣,要突然大賣的機率相對小很多。

抗跌股: 股價急跌,如何搶反彈?

但光憑價格是不夠的,還要搭配交易量來判斷,因為當市場大量恐慌的時候,所有人都一起出售股票,讓交易量比平常還要多,當價格跌出下軌,加上交易量大於前幾日平均,就是市場超賣,可以準備搶反彈了。 布林軌道是一種數學上的常態分佈,會有 95.4% 的股價會在這個範圍區間,因此如果當股價跌破下軌道,就代表現在是非常極端的時候,股價會回歸到軌道裡面,因此如果跌出下軌道之外,就是一個搶反彈的其中一個徵兆。 但別忘了目前大趨勢仍偏空,疫情的變數仍在,故也不能在這個位置all in,僅能使用總資金的10%分批布局。 花仙子去年整年EPS高達5.37元,公司決議每股配發3.76元現金股利,以3月25日天收盤價54.5元來計算,殖利率高達6.9%。 非電子股部分,今有汽車、食品、紡織等表現強勢,汽車股龍頭指標和泰車(2207)稍早勁揚6%。

抗跌股

台灣證券交易所及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在8月7日成立,在碳權議題持續發酵下,華紙盤中高點至33.20元,上漲2.1元,漲幅6.75%,其他包含正隆 (1904) 、永豐餘 (1907) 則一度漲逾2%。 例如復華富時高息低波的選股邏輯就是只重點考慮股利率跟波動度,先選股利率最高60檔,再從中選擇波動度最低40檔作為成分股,然後單一個股權重不超過10%。 輝瑞(Pfizer)在 XLV 占比約 5.9%,是一家跨國製藥、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於紐約,負責開發、製造、銷售醫療保健產品於世界各地。

抗跌股: ♗ Q3 台股最強棒 ! 每日早晚報免費送給您

00713今年下半年的成分股,金融股佔比僅有5%對於下半年看好金融股發展的人,00713並不符合您的需求。 另外兩檔00701/00731的金融股占比仍是高達40%以上預計換股後,也是差不多的比例。 過去一年持有台積電造成070的績效被拖累,所以2022年10月更換成分股時,要注意台積電有無被剃除,這會影響到日後該如何分析00701的漲跌。

抗跌股

華碩7月營收375.65億元,月減21.87%,年增2.2%,累計今年前7月營收2,646.66億元,年減12.4%;仁寶7月營收848.47億元,月增4%,年減13.09%,為九個月來最佳。 兩人現皆為財務獨立FIRE運動的實踐者、專職投資人、全職影像創作者、柴鼠兄弟YouTube頻道創辦人、柴鼠兄弟FB專頁管理者。 你說一次二次可能是剛好,但每次遇到暴跌都出現差不多的結果,就不能否認兆豐金真的有抗跌體質,除了「不死鳥」還可以再多加一個「抗跌王」。 在這一天除了跟原物料直接相關的鋼鐵股是紅的之外,其他幾乎全倒,尤其是電子、半導體、觀光和運輸的跌幅最重。 蔡明翰建議,半導體還是以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為主;砷化鎵(PA)族群,可留意穩懋(3105)和宏捷科(8086);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可觀察欣興(3037)、南電(8046)、景碩(3189);被動元件則是國巨(2327)和華新科(2492)。 統計至29日止,投信持股比率逾10%的14檔個股,有健策、奇鋐、世芯-KY、金像電、嘉澤、閎康、台半、智原、台光電、智伸科、雄獅、家登等12檔收平或收紅,逾九成都見到中場過後或尾盤拉抬現象,作價動作明顯。

抗跌股: ✎ 市場觀注 2000 億美元關稅開徵議題

新冠疫情衝擊式微,美股重啟奔牛行情,繼27日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分別創下歷史和波段新高,28日多頭稍歇,許多投資人仍看好今年樂觀的耶誕行情,預告明年元月續升;華爾街機構並推薦進場首選科技股。 抗跌股2023 法人表示,近期美股聲勢銳利,但台股掛牌許多主題式ETF,不是檔檔都能跟進創高又抗跌,主要是持股分散的ETF,才能在下跌段抗震,反彈時先漲,同時掌握輪動,表現脫穎而出。 而全球型5G ETF的元大全球未來通訊及元大未來關鍵科技都有此特色,這波走勢最穩健。 觀察標普500指數26、27日連續創高,台股海外主題型ETF僅元大全球未來通訊及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在27日率先攻頂,28日持續上漲,29日早盤則雙雙跌少於0.5%,低於那斯達克及費半指數跌幅,堪稱這波最跟漲抗跌的科技股ETF。 目前元大全球未來通訊最大持股正是蘋果,投資權重將近9%,第二大的博通也持股8%多,還有台積電為前五大持股,近一月ETF漲幅直逼一成;元大未來關鍵科技前五大成分股則有科林研發、應材等。

嬌生 2022 年第 1 季(指財報季度)營收 234 億美元,年增 5%,其中製藥及醫療設備均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6%;稀釋後 EPS 達 2.67 美元,年增 3.1%,優於市場預期的 2.58 美元。 雖然目前嬌生新冠疫苗銷售趨緩、供需存在不確定性,加上美元升值的匯率衝擊,使嬌生略為調降 2022 年財測,但預期嬌生依舊能維持穩健成長,今年以來股價十分抗跌。 不過最後我還是要幫富邦公司治理這檔ETF平反一下,我就非常納悶00692規模為什麼會比00900還要低呢? 在配息表現上,00692去年一整年配了1.97塊,今年上半年配了1.48塊,殖利率也非常好。 如果就00900跟00692這兩檔ETF比較,我覺得00692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台灣指數公司18日發布公告,00900成分股總共30檔,這一次就更換了27檔股票,中鋼就是其中之一。

抗跌股: 存股新手遇上全球股災!如何不讓資產縮水?專家:這十支「抗跌股」幾乎毫髮無傷

進入3月,許多公司陸續召開董事會,除了公布去年財報、營運狀況,更重要的是決議去年度股利的配發。 電子權值股部分,台積電開高震盪,盤中最高達558元,力守5日線,但位居月線、季線之下。 聯電(2303)同樣小漲震盪、漲幅位在0.5%~1%;聯發科(2454)7月營收雙衰退,股價價壓回修正逾2%;鴻海(2317)則在平盤下狹幅震盪。 廣達7月營收868.91億元,月減3.64%,年減32.88%,累計前7月營收5,981.01億元,年減14.76%;本土法人預期廣達將是2023~2025年AI伺服器需求攀升的主要受惠者,目前評等為「增加持股」,目標價300元。

尤其,配息政策是「人」決定出來的,很多神通廣大的大戶們或許早已悄悄布局,觀察近期主力買賣超,即可大約看出「大戶」對該檔股票未來的看法。 抗跌股2023 除此之外,配息是否真的配得「穩」,我還會觀察比較全年EPS及每股配息,若1檔股票的每股配息遠高於全年EPS,代表每股配發的股息多於每股賺到的錢,那麼就很有可能是挖老本來配給股東了,也就是從法定盈餘公積或資本公積中發放出來的。 這樣一來,到了除息日公司的淨值也就會掉下來了,這類標的就比較像是短線投機,也不是我的菜。

抗跌股: 兆豐金、玉山金...金融股會比0050更抗跌嗎?從過去5次大跌找答案:金融股風險未必較小

隨各家7月營收陸續出爐,市場高度關注的AI概念股中,技嘉(2376)(2376)、廣達(2382)(2382)、華碩(2357)(2357)都是出現較上月衰退的情況,廣達甚至年月雙減,早盤股價開低走低,一度亮燈跌停,技嘉也重挫亮燈,華碩、仁寶(2324)(2324)盤中則大跌。 我們來看當天15檔金控股的表現,照跌幅大小由低到高,紅色這條是當天的大盤,可以看到去年漲很多的,像開發金、新光金跌幅最深。 抗跌股2023 另外跌幅較大的包含像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可以發現這些金控共通點,就是他們保險屬性都比較強。 3月7日外資再度從台股大提款,單日賣超822億,創下台股單日賣超第二大的金額。

抗跌股

而寶雅在3月9日法說會中表示,至2025年為止,旗下門市將從目前的284家增至575家,同時獲利持續提升。 在2020年,寶雅EPS年增11.86%,達21.6元,將在2021年配發股利19元。 但如果覺得績效不是重點,而是以為重押金融股風險會比較小,或覺得看到有好的配息就可以心安,那就是比較大的誤會了。 換句話說, 如果隨便亂選股票,每 2檔就有 1檔會選到這種小型股。

抗跌股: 績效對決

以2022年至今的績效來看,00701的績效被台積電今年跌幅超過20%拖累,好險其他的成分股績效卓越,能拉起00701的整體績效。 反過來說,若是00701在2021年10月沒納入台積電,則今年00701的績效是會大幅領先00713/00731。 三檔ETF皆有約10%佔比為電信類股,受到月租499元雙飽資費影響,每戶平均收入(ARPU)至今已連續5季成長,以電信三雄的股價走勢來看,加上配息,在今年大盤空頭的行情之下,硬是繳出了正報酬的成績單。 投資一定有風險,本文僅為個人投資紀錄回顧與心得整理,文中個股僅為文章範例,並無任何推薦股票買賣的意思,亦不負擔買賣盈虧的法律責任,任何的金融投資皆須自行評估與研究,自己的投資人生請自己負責。

抗跌股

另外,再從中篩選出在個別產業具有競爭力的台積電、聯發科、研華、台達電、中租KY及普萊德等6檔個股,以供投資參考。 市場擔憂全球疫情再度升溫,台股29日隨國際股市同步收低,險守萬四關卡,結帳賣壓告一段落後,健策(3653)(3653)、奇鋐、世芯-KY等投信高持股比率個股積極作價,股價逆勢抗跌,「hold住」績效意味濃厚。 【財訊快報/黃啟乙】台股週五開低回神走揚,長榮海運(2603)除息強勢漲停帶領航運表現精采,加上AI類股領航之下,季底指數收紅留下影線,大盤低檔出現抗跌力,題材股買盤明顯回溫,預料下週將陸續公佈6月份營收時刻,部分個股表現或會較想像更強。 其中,權王台積電(2330),今日尾盤近8,000張拉抬,以576元日高收市,或有準備再攻的味道,也許下週,台積電又將扮演多頭指標。

抗跌股: 台股早盤漲逾百點 MSCI 新增成分股、技嘉開漲4元

那麼00900的股價可能就會隨著每一次的配息,越配越低,導致離15塊發行價越來越遠。 我們都知道,填息才代表真正賺到股息,在沒有填息的情況下,配息就等於退還本金。 以和碩為例,6月底剛除息,可是缺口還這麼大,00900已經賣掉來換下一支了。 抗跌股 回顧今年以來大部分高股息ETF的走勢可以看到,大盤同期的還原跌幅是16.78%,下圖7檔高股息ETF,大部分都有贏過大盤績效,唯獨2檔輸給大盤,一檔是0056,另一檔就是00900。 投資ETF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但哪怕是分散風險的情況下,我們最害怕的還是大盤一把火把所有籃子都燒了,今年就是這樣的情況。

抗跌股

眼看台股守不住「萬3」大關,金管會今再擴大限空令,宣布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行情偏空,集中市場融資餘額近一周減少137億元,為7月以來單周最多,融資餘額跌破1,800億元來到1,777億元,是2020年12月17日以來新低。 觀察相關題材個股,如倉佑(1568)、世德(2066)、長園科(8038)飆上漲停,元山(6275)、康普(4739)、裕隆(2201)、智伸科(4551)也都維持上漲格局。 再看到2022年全年EPS預測,公司派已經說了,全年最大衰退4.6%,年增最優異則是0.8%,顯然連內部人對公司獲利也不樂觀。

抗跌股: 抗跌股基本資料、歷年股利與殖利率摘要表

長榮(2603)雖然在貨櫃航運題材上已經熄火了一陣子,但除了運價題材以外,也有因高額獲利加發股利的可能。 抗跌股 長榮去年前三季獲利就有30元,推估全年獲利可能達標45元的天價,這樣巨額的獲利邏輯上公司發放股利也會大方一點,若以2021年盈餘分配率50%來算,股利可能落在22元左右,殖利率可能高達17%,但要注意這不是常駐的,不能視為每年都有這樣利率。 AI股今開盤出現跌深反彈走勢,多數呈現小漲格局,其中,MSCI季調台股成分股新增技嘉,帶動技嘉開盤最高來到307元、上漲11元或逾3%,但較緯創及、緯穎、廣達漲逾4%略低。 还有最重要的纳斯达克,代表美国乃至世界最高增速的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纳斯达克在危机中有着相当坚挺的表现,并且在危机后带来的收益是所有其他行业都望尘莫及的。 台廠同致 (3552-TW) 受惠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及自動駕駛需求快速成長,加上中國車市強勁復甦,今明年獲利成長可期,獲得法人調升目標價至 432 元,激勵今日股價爆量噴出漲停,衝破 300 元大關,來到 311 元,創近 4 年新高。

  • 如果一支股價突然暴跌,常常就會有敢冒險的人想去「搶反彈」,因為如果你抓對時機,基本上可以穩賺這一小段行情!
  • 比如这个股票的b-A是5分钟的,那我们的操作级别就是5分钟,一旦5分钟上涨结束了,比如背驰或者出现2卖了,我们就要走人了。
  • 而且同樣的和潤去年營收也創歷史新高,加上又是低beta公司,所以走勢相較其他個股就強勢許多了。
  • 展望後市,大型本國投顧認為,目前大盤探底風險尚未完全解除,但下檔已面臨波段重要支撐,止跌訊號呼之欲出,相關弱勢個股可先不殺低,但短多仍優先聚焦利多題材發酵以及技術面強勢個股的表現。

觀察上述強勢股主要分布於電動車、伺服器、矽智財、台積電供應鏈等族群,多為法人預期在明年景氣混沌未明下,能見度相對較高的產業。 中國大陸鬆綁防疫政策,導致疫情迅速蔓延,後續更開放民眾出國旅遊,多國海關如臨大敵,市場憂慮疫情升溫再度衝擊經濟,加上美科技股持續弱勢,外資調節賣壓不斷,台股昨日回測萬四,改寫本波修正以來低點。 第一金投顧表示,台股周三(2日)跌破月線,通常破月線需要幾天整理,目前市場籌碼凌亂,不急著抄底。 持股嚴格停損,並且等待重新站回五日線轉強後再行接回,可以等待創意翻紅收漲時在跟著參與。 以上十支抗跌股以後是否持續抗跌,加思揚也不知道,但就近二個月的走勢而言,持有以上股票的投資人肯定感到欣慰,而且這些抗跌股也都是股利發放穩定的存股概念股,或許肺炎風波過了以後,反彈幅度不如現今跌深的績優股,但「抗跌」+「股利穩定」的兩大特質,確實是存股族可以考慮持有的股票。

抗跌股: 籌碼都在董監手上,要跌到哪裡去?

因此將績效拆分為空頭、多頭時期檢視,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3檔ETF中最抗跌又最能跟漲的是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若不拆分時期以近3年的投資績效來看,也是有同樣的趨勢,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年化報酬率最高,有17.92%,例外2檔年化報酬率則只有10%~11%。 這3檔低波ETF同時也都是訴求高息的ETF,因此我們可以了解這3檔ETF設計原理是希望「透過持續穩健的股息配發來穩定股價的波動」。 因此基本選股的邏輯共同的都是先由市值、流動性條件出發,接著再利用股利作為篩選條件,最後再加入波動度條件得到最後的成分股,然後避免個股權重過大增添波動風險,所以會設有個股權重上限。 疫情過後,人們對醫療的重視更加深刻,不管是政府、企業及一般民眾都是醫療保健相關服務的重要客戶。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醫療產業也得以進一步發展,除了精進本身的核心業務,實行策略併購也是許多公司維持成長的方法。

抗跌股

正常來說,單一股票的非系統風險會更高於整體產業,但實際上的例子,也許還需要數據來說明,因此以下我們就不只用整體的金融股ETF,而是使用目前應該是最多人存的民營金控玉山金(2884),和最多人存的官股銀行兆豐金(2886)的股票來比較看看。 台積電盤中跌逾1%暫失季線,不過AI指標股廣達、技嘉回神,台股盤中跌幅收斂,重返16800點整數關卡。 台股這一波彈上去受制於季線反壓,現在又開始回檔,尤其科技股反彈上來,高點離低點也已經有一段距離了,接下來預期台股都會維持在這個底部區盤整震盪,但6月中後就有機會脫離底部區反彈向上,相關大型指標股都可以先在近日考慮逢低承接。 一般的小型股, 大約30~70%的股份掌握在 大股東 和 內部人 的手裡, 內部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公司派”。 基本上, 他們有公司的經營權、第一手訊息, 如果不是法規有限制,這些人是最容易操縱股價的一群人。

抗跌股: 只投入100萬本金,30年就能夠變1181萬?理財達人示範:「台灣50( +定存」這樣買無腦翻十倍

因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像我曾存台灣保全龍頭的中保科(9917),期間也遇過其轉投資的復興航空倒閉而影響獲利。 所以非常多存股族喜歡重壓單一個股,這風險相當大,因為存10年與20年後,產業的變化是如何,無人可以預期。 很多人天真以為存股就是拉長時間就能享受「複利」,但其實公司每年面對的產業競爭卻是水深火熱,因此存股過程中會遇到相當多企業獲利起伏的波折,唯有選對生意與搞懂營運模式,才能存到長期績優的企業,以及在公司低潮時還敢勇於加碼,逆勢投資。 記憶體模組廠創見董事會通過去年每股稅後盈餘5.72元,擬配息5.6元,隱含現金殖利率達7.88%。



Related Posts